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策略本章内容在本模块中是相对独立的,应该以植物体是一个生命系统的思路来理解本章教学。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以科学探索的过程为脉络安排教材内容,适当总结提升。

因此,建议教师时刻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的魅力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

(一)巧妙设疑,层层探究激素又称化学信使,在第2章中,已经认识到激素可随着血液流到人体和动物体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那么,植物体能不能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本章的篇首页,感悟诗的意境,进入问题情境。

并借助“问题探讨”栏目,引出问题,接近要点。

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正栏和旁栏中所列出的问题串,层层深入地进行。

(二)指导预习,领略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方法方法1:和达尔文一起“思考”,与詹森、拜尔同感“刺激”,随温特揭示生长素的奥秘。

由于高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所以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选择不同方式展示本小组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理解。

如果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投入较多,不妨提议学生代表提前制作演示文稿以备上课时用。

利用此内容,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

改变过去教师一人提前备好演示文稿,上课一人演示、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

可以让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阐述和分析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和结论。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和发言后,及时地评价学生对科学发现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达尔文设计实验的要点。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案例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案例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案例一、授课背景1.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讲述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活动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等内容。

以生长素的发现为主线,引道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节与第2章内容进行对比,反映出动物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差异,但又都是属于个体层次生命系统调节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和衔接,故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动物的调节方式过程,对植物的调节有着很大的疑问和兴趣,在加上对于自然界植物的向光性、顶端优势的现象,学生经常能观察到,对此也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农业生产的知识也有一定的接触,因此本节课授课过程中可以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方便学生理解知识。

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②能力目标: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设计方法。

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③情感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情景再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问题导入:师:取办公室已表现出向光性的盆景,学生观察,让学生猜该盆景在办公室的位置。

提出问题:这些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长的这么有美感呢?生:弯曲生长!向光生长了!……因为它要获得更多的阳光!师:这种现象叫做向光性。

讲解向光性的概念,并强调单侧光这一外在因素。

师: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向光性的例子?生:红杏出墙!马路两旁的树像阳光多的一侧生长旺盛……师:同学们可知道,对于这些常见的现象,我们不足为奇,可是达尔文却进行了实验探究,最终导致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在众多科学家们的探索下,植物生长素发现了!2.新课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通过设置问题串,指导学生思考讨论,自主探究学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第2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科学史可以展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使人感受科学发展是一个线性累积、不断壮大的过程,领会“变化”才是科学本身具有的惟一不变特性。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很好地展现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的素材。

因此,本文基于以下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与处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等内容。

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对教材知识作了适当调整(含顺序调整),本节课只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分析、评价实验设计的技能训练。

2、学情分析曾学习过“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等,有一定的思考方法基础,且学生的观察、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都较强,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对实验设计的各种能力(语言表达、实验分析、深入思考等)都有待提高,所以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学习任务分析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生长素发现的过程,更要掌握对简单实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感悟科学发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辨证过程,需要实事求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对于以上的教学分析,需达到的教学三维目标(见表1)。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五、教学流程表3 教学流程中各环节相关要求和时间分配表六、教学过程太可惜了,那么好的一盆花!”据知情者说,这盆花的主人很懒,把它放到外面窗台上好长时间了。

请思考:为什么长期位置不动的花盆会掉下去呢联系生活回想、交流见过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

植物生长素教案

植物生长素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生长素的发现》教案姓名:邓莲英班级:2010级5班学号:222010317011151【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决方法]动画再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引领,步步为营,寻根问底。

【教材分析】《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内容,在《必修3》模块中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板块。

教材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实验设计与评价”等内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情分析】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奇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学生有探究的欲望。

必修2中学习孟德尔分离定律时,接触过“假说──演绎法”,学生对求解向光性成因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方法基础。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白色)一.相关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白色)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白色)1946年(红色)高等植物中分离出IAA1931年(红色)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白色)温特的实验(红色)结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白色)拜尔的实验(红色)结论: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詹森的实验(红色)结论:“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白色)达尔文的实验(红色)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1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教学设计_教案_2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1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教学设计_教案_2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燕麦实验,培养学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自然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学习,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教学难点⑴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⑵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分析。

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生物,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通过看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引入本节课,提问: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生:朝向光源生长。

引出向光性,介绍向光性的定义.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呢?植物的向光性早在19世纪就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并深入研究发现了生长素,做出突出贡献的有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

让我们回到19世纪末,和达尔文一起“思考”,与詹森、拜尔同感“刺激”,随温特揭示生长素的奥秘。

达尔文是最早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并进行深入研究的,他是怎样研究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实验一: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一段时间后,发现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到底是哪一部分起作用呢?达尔文又进一步做了实验,我们看他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实验二:单侧光照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发现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结论: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达尔文还有一个更巧妙的实验,同学们想知道吗?实验三:用锡箔小帽套住胚芽鞘顶端,用单侧光照射,幼苗继续直立生长;用锡箔小帽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用单侧光照射,幼苗向光生长。

结论: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思考①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的一段呢?这样做是彩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高中生物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人教版必修3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③(必修)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后面几节的过渡章节。

本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及发展历程,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①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②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①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②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其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观察、比较和总结、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还通过运用图解法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图解法的妙用。

【教学准备】1.课前培养发芽的小麦、玉米或大豆种子。

(可以选择培养其中之一,常用的是玉米)2.课件制作:制作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幻灯片。

本节1课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以科学探索的过程为脉络安排教材内容,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的魅力为主线。

【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意义。

2.掌握生长素的作用、产生、运输及生理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及生理作用。

难点: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生理作用机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向学生提问:达尔文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达尔文没有发现生长素?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介绍温特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提问:温特实验是如何证明存在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2)讲解生长素的命名,引导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3)展示生长素的发现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逐步揭示生长素奥秘的。

3.生长素的作用(1)展示生长素的作用曲线,引导学生分析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讲解生长素的作用,包括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插条生根等。

(3)举例说明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棉花保蕾、防治番茄落花落果等。

4.生长素的产生与运输(1)介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引导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合成途径。

(2)讲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3)分析生长素运输的生理意义,如促进植物器官的分化、调控植物生长等。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机制(1)介绍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包括促进细胞壁松弛、调控基因表达等。

(2)分析生长素与其他激素的相互作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3)讨论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的研究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启示?7.作业布置(2)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生长素作用曲线的绘制,加深对生长素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1.讲解生长素的作用机制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2.在分析生长素运输方式时,可以结合实际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3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重点介绍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来表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关,对理解适合性等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

【学习目标】(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

(2)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 使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实行的实验的介绍。

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学法指导】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如:植物向光性、向重力性等等。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学生发表见解过程中,教师要从中发现问题,纠正、补充出现的差错和漏洞,协助学生准确表述。

2.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途径思考。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1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教学设计_教案_1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1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辨别植物的向性运动。

2、知道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发现过程。

3、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史,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和生长素发现的系列实验并预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重新发现生长素的科学实验设计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2、学习科学家们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实验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从中感受探究知识的乐趣。

3、通过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与向光性有关的科学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1、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

2、依据观察现象,科学分析实验过程,推导实验结论。

3、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向性运动课件展示:1、向日葵会跟随太阳转2、窗台的盆花会弯窗外生长3、豆芽弯向一个方向生长提问:每张图片中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讲授】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植物向光性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P46第一节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四组,见教材46页)。

并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小组成员中参与讨论。

)1. 实验第一组得到什么结论?2、第一、二组对照的目的是什么?3、对比分析第一、三组说明什么?4、第三、四组与第一组对照说明什么?5、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詹森的实验,(一组,见书P47)并提出问题:詹森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詹森选择什么材料证明“刺激”向下传递?多媒体展示拜尔的实验,(一组,P47)回答下列问题:1、拜尔的实验为什么选择黑暗的环境?2、实验结论是什么?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都证明了“刺激”可以向下运输,“刺激”是什么?科学家推测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节内容则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

(2)生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种代谢活动及生殖发育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需要各系统、器官及细胞的协调统一;生物体作为环境的成员,能够生存下来,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本节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

并且,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有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科学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生长素发现的过程。

②领会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④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于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知识基础上,高二的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了解达尔文、拜耳、郭葛等科学家的实验思路和方法。

2. 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如光照、温度、浓度等。

3.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显微镜、琼脂块、植物幼苗、生长素溶液等。

2. 教学用具:PPT、黑板、实验报告册等。

3. 视频资料:达尔文、拜耳、郭葛等科学家的实验视频。

4. 课前预习:学生了解达尔文、拜耳、郭葛等科学家的生平及实验背景。

5. 课后作业:完成实验报告,总结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作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讨论和总结以及课后作业和反思。

1. 导入新课:首先,我们将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生长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植物会朝着阳光生长?”“为什么植物会弯曲生长?”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教学:我们将通过讲述科学家们探索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影响因素。

这部分的教学将分为几个阶段:(1)展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史,介绍相关科学家及其贡献;(2)详细解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特点;(3)通过实验展示生长素的作用,让学生直观了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4)介绍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差异。

3. 课堂讨论和总结:在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对植物生长的理解,讨论如何更好地促进植物生长。

讨论结束后,我们将进行课堂总结,概括植物生长素的主要特点和作用,以及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4. 课后作业和反思:最后,我们为学生布置一些与植物生长素相关的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小论文,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生长素的作用等。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篇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最新精品)】案例名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参考课时为1课时。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章的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之一: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是极其重要的。

特别是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内容,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

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阐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技能目标:①了解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②根据本节相关原理,尝试设计一些独特盆景方案并思考操作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日常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关于植物生长素的感性认识,虽然在学习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植物激素还是相对陌生的。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是在对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和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基于对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和调节,并与1、2章内容并列共同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

本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这为进一步学习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说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两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稳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又是怎样的呢?它与动物的调节方式又有什么区别?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

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并且在学习孟德尔豌豆实验时,又学习了“假说演绎法”,已经有了基本的生物学科素养,小组合作意识较强,所以对于本节课“生长素的发现历程”的四个实验的设计,以及层层递进的推理过程都能很好地理解。

但对于实验的设计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要着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多媒体出示:向日葵图片。

讨论:(1)图中向日葵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2)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向日葵生长方向的改变?向日葵会朝向太阳生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现象。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能力方面: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四、教学用具:幻灯片五、课前准备: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步骤八:板书设计: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结论: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2、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二、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运输方向: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运输,不能反向。

3.分布情况:生长旺盛部位。

典型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解析:出现“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现象都是生长素的适宜浓度促进茎生长。

出现“顶端优势”是由于低浓度促进顶芽生长,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出现“根的向地性”是高浓度抑制根生长,低浓度促进根生长,但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

“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属于感性运动,不属于向性运动。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3单元第1课时生长素的发现授课年级高二课题第3单元第1课时生长素的发现课程类型新授课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4.简述植物激素的概念 5.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1.教师准备一盆植物,放在窗台上足够时间,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向光性,以备上课用。

2.准备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实验的图片,通过图片了解更直观。

3.准备学生预习以及课堂上要提问的问题,问题预先考虑更有针对性。

4.如果条件许可,从实验室准备琼脂块、锡箔、云母片等,让学生见识。

5.在内容教学之外,准备一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教育。

1.引题采用教师预先准备的盆栽植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2.不同科学家所做实验的本质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学生不容易识别,教师注意点拨。

3.通过实验,学习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其他实验设计中去。

4.明确几种胚芽鞘实验中常用材料的特性,如琼脂块、锡箔、云母片等。

5.正确理解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含义最好结合图进行,讲清两层意思:一是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二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

6.方法上,要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边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

“看”就是看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想”就是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比较”就是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程序学习内容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教师行为 1.展示弯向窗外生长的盆栽植物。

2.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弯向光源生长?教师准备问题,安排学生预习。

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所描绘的一枝红杏生长方向有何特点?可能是哪种因素的刺激引起的? 2.达尔文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呢?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哪一部分? 3.你能参照教材上温特实验的示意图,给其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吗?请描述你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生长素是什么?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
〖板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师: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是正确的;有的说是不能说明,因为不能排除琼脂块的影响。
教师总结:不能。因为没有排除琼脂本身对去尖胚芽鞘的影响。
(介绍实验的设计原则:)
1、单一的变量
2、要有对照组
〖旁栏思考题2、3〗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2.提示:因为该刺激(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分布(浓度)存在差异,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
分布情况:生长旺盛部位。
〖技能训练〗生阅读思考回答师提示
1.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
2.提示:结论2不严谨。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3.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典型例题
例1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
答案:B。
例2、(200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上图)。





业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让学生分别回答。最后总结: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鼓励学生从科学家的用词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要有事实求是的态度。))
(二)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c和d说明什么?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解析:出现“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现象都是生长素的适宜浓度促进茎生长。出现“顶端优势”是由于低浓度促进顶芽生长,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出现“根的向地性”是高浓度抑制根生长,低浓度促进根生长,但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属于感性运动,不属于向性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e和f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示:没有。他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这个推断的。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既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需要一定的想像力。
〖讲述〗由此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得出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后来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
〖板书〗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师生共同回顾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设计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指出:这是真理发现的模式之一)
〖板书〗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运输方向: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运输,不能反向。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课题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学
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教方学法
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具
实物投影仪,计算机。




讨论与总结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教师讲述:以上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种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动物则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
教师:“学生们继续思考胚芽鞘尖端真的会产生某种物质吗?这种物质怎么会影响下面部分的生长呢?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
教师:“现在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想是正确的吗?”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提示: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顶端。
解析: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导致的。实验设计原则有等量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本题着重突出了对对照原则的考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