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情境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从而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得积极而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创设情境,练中求活,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进入积极的求知状态。
关键词:情境教育;激趣;释难;活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15-01
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多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习惯于把接受知识当作学生的主要任务,要求学生”静心”听讲。儿童的思维活动无形中养成一种定势,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人”,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情境教育正是根据儿童心灵上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从而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之中。
1.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一定情境,使儿童多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感,从而不由自主地投入教学情境相关的对象上,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我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给大家讲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做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
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甲一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乙两块。猴丙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切成12块,分给猴丙3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的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课伊始,趣顿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得积极而主动。
2.创设情境,巧释难点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学活动是具有鲜明目的的活动。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把教学意图明确地、直接地灌注给学生,已成为多数教师的习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口头编应用题是一大难点。有的老师为了突破难点,就把自己编的应用题抄到黑板上,让学生背。这样答卷上是做出来了,可这样的学习很难成为儿童的内在需求,被动学习成为必然的结果。儿童潜在能力的充分发展无疑会受到阻碍。
我抓住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给学生创设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活动的主体。
我先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了要求口头编应用题的算式后,首先让学生将算式与实物或图形挂钩,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模型。如
出示9-3=?学生在头脑中首先呈现的是9个实物或图形,然后被去掉3个,问题是还余几个。这种模型,不管他想的是苹果、梨、鸭子、五角星、圆圈等等都可以。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组织语言,将模型置入不同情境,叙述出图意。如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9个苹果,去掉3个,还剩几个。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叙述。(1)我有9个苹果,被我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2)小红有9个苹果送给奶奶3个,还剩几个?(3)爸爸、妈妈共买回9个苹果,妈妈买回3个,爸爸买回几个?等等。
这样一来,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3.创设情境,练中求活
由于儿童年龄的特点,一堂课自始至终处于同一种状态是很少见的。教师应随时有效地调控课堂气氛,使各种积极的课堂气氛合乎规律地交替出现,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的课堂气氛中。
比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后,在巩固练习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写出10个百分号,要求一个比一个好看。学生都照着书上的样子认真地写起来。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我突然说:”停”!让学生数一数自己的个数,然后问:”你能告诉老师完成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我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说:”你能用今天刚学的百分数知识来说一句话,告诉老师你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积极思维后,回答出不同的说法:
“我完成任务的40%”,”我已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等等,这个练习的设计,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进入积极的求知状态。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灵活运用情境教育,把教材中那些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在情境的创设中变得生动、形象、真切。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