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

兰亭集序王羲之〔魏晋〕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原文: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趣一作:曲)译文: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8《兰亭集序》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8《兰亭集序》课件(共41张PPT)

王羲之——兰亭序
兰 亭 集 序
【初读思考】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结构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B.文章二、三段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 C.全文的感情变化可概括为“乐”“悲”“痛”。 D.《兰亭集序》表达了王羲之豁达的生死观,批判了当 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明确: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贤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雅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闲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永和…癸丑…暮春…” “…兰亭…” “群贤…少长…” “此地有…,又有…” “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信可乐也”
【明确】选C。应是“乐”“痛”“悲”。
整体感知
一(1、2)介绍兰亭集会


二(3)抒发人生感慨

三(4)简述写作缘由


小组合作讨论:
一、文章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 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 受?
二、举例子说一说你对第三段的理解。 作者“痛”什么?
三、作者写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悲什么?先来看后世文人“其致一也”的诗 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 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 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 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 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 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 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 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示例文章篇一:哇塞!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知识可真是不少呢!就像一个装满宝贝的大箱子,得好好打开瞧瞧。

《兰亭集序》这篇,那可真是经典中的经典呀!王羲之的文笔简直绝了!他描写兰亭的景色,“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画面感,难道不就像一幅超级美的山水画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吗?他对人生的感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不就跟我们有时候一会儿想安静待着思考人生,一会儿又想出去疯玩一场一个样吗?还有《赤壁赋》,苏轼这家伙太有才啦!“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简简单单几个字,那江上的清风、平静的水面就好像在我面前似的。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难道不是在说我们在这广阔的世界里,就像小小的蜉蝣和一粒米那么渺小吗?苏轼和客人的对话也超有意思,客人说这人生苦短,苏轼就说别这么悲观,要享受当下。

这就好像我们遇到困难,有人鼓励我们要向前看一样。

《游褒禅山记》也很有料!王安石写自己去游山,“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不就好比那些珍贵的机会,往往藏在困难和挑战的背后,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得到吗?文言文里的实词、虚词那也是重点呀!像“之”“而”“以”这些虚词,用法那叫一个多,一会儿表示顺承,一会儿表示转折,一会儿又当介词,哎呀,真是让人头疼又得好好记住!实词就更不用说啦,一个字有时候有好几种意思,不认真积累可不行。

还有那些特殊句式,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啥的,一开始真把我绕晕了。

不过多做几道题,多分析分析,好像也没那么难啦。

总之,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知识就像一座大山,刚开始觉得高不可攀,可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总能爬到山顶看到美丽的风景!我可得加把劲,把这些知识都装进我的脑袋里,变成我的宝贝!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呀,说到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那可真是让我这个小学生头疼了一阵呢!先来说说《兰亭集序》吧。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兰亭集序》一、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例:所之既倦。

(2)代词,例:以之兴怀。

(3)结助,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例:暮春之初。

(一)一(1)例:若合一契(2)例:其致一也(3)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例:一觞一咏三、词类活用少长咸集:映带左右:齐彭殇为妄作: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固知一生死为虚诞:足以极视听之娱:四、通假虽趣舍万殊亦由今之视昔或悟言一室之内五、古今异义【其次】古义:今义:【斯文】古义:这篇文章。

如:亦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六、特殊句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引以为流觞曲水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悟言一室之内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当其欣于所遇虽无管弦之盛【本课成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赤壁赋》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山川相缪4、杯盘狼籍5、举匏尊以相属(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正襟危坐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侣鱼虾而友麋鹿(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凌万顷之茫然(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望美人兮天一方2、歌:扣舷而歌歌曰倚歌而和之3、如: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然: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5、长: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7、而: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之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耳得之而为声8、之: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9、其: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徘徊于斗牛之间3、何为其然也4、而今安在哉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又何羡乎7、凌万顷之茫然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2)教师用书:第8课 兰亭集序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2)教师用书:第8课 兰亭集序 含答案

品味自然1.大自然就是大境界:高山、河流、海洋、湖泊、蓝天、白云、明月、星光、花草、树木、飞禽。

山巍峨,去天三尺三;海广阔,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娇艳,云想衣裳花想容;草茂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有人说,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章;阳光灿烂,是大自然露出的最温馨的微笑;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

我想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人类幸福的源头!拥抱大自然吧!你会感受到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清香,夏天清泉带来的阵阵清凉,秋天凉风送来的累累丰收,冬天雪花飘来的朵朵洁白。

你会发现,能够拥抱大自然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3.找一条小溪,选一块石头,然后静静地听着水流过的声音,流过你的脚边,也流过你的心间。

轻快的水声,渐渐取代了一直盘桓在你心头的纷纭之声。

单纯地聆听自然的声音,单纯地贪图自然的节奏,这时,你会感到身心一致的和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荡气回肠的壮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种困境中的惊喜;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种放逐的悲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流露的是一种思古的忧伤。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是人生的源泉,亲近大自然,让大自然多一些人类的足迹,也让心灵多一份大自然的光芒,找寻一个归宿和家园。

一代“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官至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自成一家。

其所作《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书法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快雪时晴》《丧乱》《兰亭集序》等。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刚健秀美,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8.《兰亭集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8.《兰亭集序》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上 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照分别评 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 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 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
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 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集会之乐而发, 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其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忧, 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动到 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子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 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兰亭集序
写作背景 基础知识 全文分析 名家点评
写作 背景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 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 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 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 水之美和集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名家 点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九:“此文一意反复生死之事甚疾,现前好 景可念,更不许顺口说有妙理妙语,真古今第一情种也。” 李兆洛《骈体文钞》卷二十一:“雅人深致,玩其抑扬之趣。”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七:“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 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疡,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 若有余病。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浦起龙 《古文眉诠》卷四十二:非止序禊事也,序诗意也。修短死生,皆一时诗 意所感,故其言如此。笔情绝俗,高出选体。

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

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

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
《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文论,作于公元353年。

以下是《兰亭
集序》的完整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兰亭集序》翻译: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青琐、白日依山尽。

回也不见妾,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馀香在,宜作绵绵思追恨!
行吟己觉、苦恨年年望穷秋,怅寥廓、此日此时雪深坑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
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兰亭集序》知识点:
1. 《兰亭集序》是一篇赞美文章,以描写王羲之的诗文聚会为主线,表达了对流逝时
光和逝去事物的怀念和感叹之情。

描写了离别时的别离伤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 这篇文章以寒蝉、长亭、饮酒、兰舟等景象以及行吟己觉、怅寥廓、黄河、杨柳等
词语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

3.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凄切、留恋、泪眼、暮青琐等,使整个文章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和美感。

4.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其书法成就极高。

《兰亭集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5. 《兰亭集序》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对后世文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和文论写作中。

希望以上的翻译和知识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文言文《兰亭集序》译文讲解及作者情感剖析

文言文《兰亭集序》译文讲解及作者情感剖析

《兰亭集序》译文讲解及作者情感剖析【原文】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永和⑴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⑵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⑶山阴之兰亭,修禊(xì)⑷事也。

群贤⑸毕至⑹,少长(zhǎng)⑺咸⑻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⑼,茂林修竹⑽,又有清流激湍⑾,映带左右⑿,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⒀,列坐其次⒁。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⒂,一觞一咏⒃,亦足以畅叙幽情⒄。

是日也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⒆。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shèng)⒇,所以(21)游目骋(chěng)(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

或取诸(26)怀抱,悟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

虽趣(qū)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快然(31)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

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f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

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注: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不知老之将至”之前并无“曾”字,而且从原文图片中也可看到没有“曾”。

应该是后人所加。

请广大网友注意。

【讲解】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

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1 之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⑴ 若合一契(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 其致一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⑵当其欣于所遇⑶终期于尽⑷不能喻之于怀⑸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⑴仰观宇宙之大⑵俯察品类之盛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三)省略句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兰亭集序原文及解析

兰亭集序原文及解析
第三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三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作品思想】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精美)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精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一词多义
01
02
修禊事也(动词,做,举行) 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
2.修
俯仰一世(数词) 一死生为虚诞(意动,把……看做一样) 其致一也(一样,相同)
1.一
一词多义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仍然) 亦犹今之视昔(如同、好像)

惠风和畅(舒适、舒畅) 亦足以畅叙幽情(尽情地、充分地)
耐得寂寞 拥得繁华
好像这样久了,倒是会忘记开始遇到的困难,渐渐地变成自己生活的旁观者,看着生活平静地流淌。都说人是慢慢成长的,其实不是,人是瞬间长大的,就像是突然间沉淀一般,突然不会谈恋爱了或者说不想谈恋爱了,一个人生活单一却也不会觉得无聊,即便很多时候还是会迷茫却也不会觉得烦躁了。 去年的今天我在不一样的城市,背着不一样的书包,留着不一样的发型,走着不一样的路,想着不一样的事情,有着不一样的心思。谁说改变需要十年呢。 身边的牛人倒是不少,像是神抵一样的存在,我也只是羡慕想着反正自己也不会变成那样的人,直到有一天一个学长跟我聊起来,才知道原来他也有看不进去书的时候也有写论文写到想撞墙的时候,我们都忘了他们是用怎么样的一个代价才换取来了这样的一个人生。他说,如果你想要去实现梦想,孤独是你的必修课。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就没有办法去实现它,因为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孤独能让你更坚强,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虚词

添加标题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助词,的)
添加标题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标志)
添加标题
悟(通晤)言于一室之内 (助词,无意义)
添加标题
不知老之将至(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添加标题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到、往)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兰亭集序》课文精讲(精品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兰亭集序》课文精讲(精品同步试题)

兰亭集序王羲之在这篇序文里把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于兰亭聚会的盛况作了生动的叙述,并抒发了个人的感情。

文章虽对人寿几何、老之将至发表了无限感慨,流露了惆怅万端的情绪,但他也对庄周宣扬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作了批判。

这种高远旷达之言在东晋玄谈之风正炽、消极思想流行的时候,颇起了不同的反响。

全文基本上分两部分:前部分从“永和九年……”到“……信可乐也”是叙集会之事;之后是就此事抒发感情。

第一句是总叙,点出时间、地点以及集会的原因。

接着分句来叙人、叙地、叙事、叙乐,用语既简洁又周到,而且做到虚实相间、叙义结合。

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时,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和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其后的一句也同样是叙议结合,其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二短句,形象简括地定尽良辰美景。

议论部分第一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是承“仰观……俯察……”句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

这里写了倦于涉猎游玩的和寄情山水旷达不拘的两种人,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总是一样怡然自得,又总是情过兴尽。

时间无情的推移,实在令人感慨!于是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笔意顺势成章而又轻灵迅疾,并用“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

文章的起承转合之处,正是进入作序的正旨。

接着便洋洋洒洒,从古今“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起,纯写感慨。

虽说作者自己也不完全领悟这大道理,但也不同怅惘无穷的悲观情绪;但若用批判的眼光来汲取其积极因素,这句话不也透露了“生生不已”的辩证法的思想吗?文章最后说到写序的目的,是要记叙这次盛会,引起后人的感怀。

文章结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邈不绝。

整篇文章触景兴怀、意在言外,把一股清新隽永的文风、文调,引进了当时枯寂的文坛,起了振颓拔俗的革新作用。

最后要说明的是,王羲之文中有一句“丝竹管弦”,因丝竹即管弦,有重复之嫌,后人常有訾议。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含答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含答案)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一、字音癸.( )丑会.()稽修楔.( ) 激湍.()流觞.( ) 管弦.()游目骋.( )怀彭殇.()二、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2、虽趣舍万殊三、古今异义词1、列坐其次..古义:今义: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今义: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今义:4、或取诸怀抱..襟怀抱负古义:今义:四、重要词语1、修禊.事也2、列坐其次.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极:信: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诸:悟:7、及其所之.既倦8、向.之所欣向:9、况修.短随化.修:化:10、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喻: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五、一词多义。

所以①所以游目骋怀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一①其致一也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③六王毕,四海一修茂林修竹修守战之具则修文德以来之乃重修岳阳楼六、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一觞.一咏3、死生亦大.矣4、所以游.目骋.怀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七、判断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引以为流觞曲水3、列坐其次4、放浪形骸之外5、不能喻之于怀八、翻译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获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4、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译文: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也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暂时得意,快乐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待到他对于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常识汇总文言文中会涉及到很多常识,高中学生在语文必修二课程学习中也不例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常识《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

《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发。

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重点句子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重点句子翻译

•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 畅叙幽情。
•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一边喝 酒,一边作诗,也足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 的感情。
•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 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 众多的物类,用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 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 6、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 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 翻译: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而停 止(不前),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 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 7、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 有悔。
• 翻译:但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结果却未 能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 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 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 翻译:大概我们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 游览的人尚且还不到其十分之一,然而看看 左右的石壁,来此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翻译: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 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以 至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 虽然他们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 各不相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 兴,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不知 衰老即将要到来。
• 7、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 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着产生了。
• 8、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 能不以之兴怀。
• 8、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 翻译:江水总是像那样不停地流逝,但它 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 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文言文《兰亭集序》古文赏析

文言文《兰亭集序》古文赏析

《兰亭集序》古文赏析【作品介绍】《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行书法帖。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原文】兰亭集序永和⑴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⑵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⑶山阴之兰亭,修禊(xì)⑷事也。

群贤⑸毕至⑹,少长(zhǎng)⑺咸⑻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⑼,茂林修竹⑽,又有清流激湍⑾,映带左右⑿,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⒀,列坐其次⒁。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⒂,一觞一咏⒃,亦足以畅叙幽情⒄。

是日也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⒆。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shèng)⒇,所以(21)游目骋(chěng)(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

或取诸(26)怀抱,悟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

虽趣(qū)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快然(31)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

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f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

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重要实词】
1、临
①面对。

(本文: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注】本文引申为“阅读”)
②从高处向下看。

(例:《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
③到;靠近。

(例:《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④将要;快要。

(例:《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2、一
①一边;一面。

(本文:“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②同一;一样。

(例:《察今》:“古今一也。

”)
③看作一样。

(本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注】本文的一为使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④统一。

(例:《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
⑤专一。

(例:《劝学》:“用心一也。

”)
⑥全,一概。

(例:《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⑦一旦。

(例:《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⑧才;刚刚。

(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
⑨初次。

(例《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
3、次
①旁边,水边(本文:“列坐其次。

”)
②临时驻扎和住宿。

(例:《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③按顺序排列,次序。

(例:《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④在排列上次一等。

(例:《<论语>十则》:“多见而识广,知之次也。

”)
⑤及,到。

(例:《刘东堂言》:“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衔之次骨,或至相殴。


⑥次,回。

表示动作的次数。

(例:《游黄山记》:“历险数次。

”)
4、致
①情致;情趣。

(本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②说;回答。

(例:《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③达到。

《劝学》:“假舆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④获得;得到。

(例:《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
⑤招致;引来。

(例:《信陵君窃符救赵》:“致食客三千人。

”)
⑥招请;招集。

(例:《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⑦致使;使得。

(例:《孔雀东南飞》:“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⑧送还;交还。

(例:《柳毅传》:“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焉。

”)
5、修
①高。

(本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②长。

(本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③善;美好。

(例:《离骚》:“老冉冉其将至,恐修名之不立。

”)
④修理;修造;修建。

(例:《过秦论》:“修守战之具。

”)
⑤整治;治理。

(例:《隆中对》:“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
⑥修养;修行。

(例:《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
⑦效法;学习。

(例:《原毁》:“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

”)
6、期
①及;至。

(本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②时限;期限;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例:《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③期望;要求。

(例:《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④预料;料想。

(例:《水浒传》:“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杰,不期今日得会。

”)
⑤时日;日期。

(例:《促织》:“业根,死期至矣!”)
⑥必定;必然。

(例:《西门豹治邺》:“然百岁后期令子孙思我言。

”)
⑦约定。

(例:《陈太丘与友期》:“君与家君期日中。

”)
【重要虚词】
1、之
①动词,往,到达。

(本文:“所之既倦”)
②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本文:“以之兴怀”)
③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

(本文:“夫人之相与”)
④结助,定语标志。

(本文:“极视听之娱”)
⑤音节助词。

(本文:“暮春之初”)
2、以
①把,介词。

(本文:“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用来,介词。

(本文:“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③因,介词。

(本文:“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所以
①表原因。

(本文:“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②以此,用来。

(本文:“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
③表方法,译为“怎么”。

(例:《墨子》:“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
4、于
①在,介词。

(本文:“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
②对,介词。

(本文:“当其欣于所遇。

”)
③到,介词。

(本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5、虽
①虽然,连词。

(本文:“虽趣舍万殊。

”)
②以此,用来。

(本文:“虽世殊事异。

”)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映带左右(带:环绕)
2、一觞一咏(觞:喝酒)
(二)动词作名词
1、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所以游目骋怀(游:使……纵展,骋:使……奔驰)
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怀)兴,即意为使感叹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贤,贤德之人,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2、少长咸集(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3、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
4、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五)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作动词(数词的意动)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等同,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1、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如:或取诸怀抱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以为
古义:把……作为。

(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5、所以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如: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如: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

(【注】:语意上构成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介宾短语后置(【注】“于+宾语”也叫状语后置):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不能喻之于怀。

应为:不能于怀喻之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

应为:亦将于斯文有感
④当其欣于所遇。

应为:当其于所遇欣
2、定语后置:
①虽无管弦之盛。

应为:虽无盛之管弦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应为: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2、省介词宾词:
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这里的“之”代指溪水)
3、省介词“于”:
①映带(于)左右
②悟言(于)一室之内
③放浪(于)形骸之外
【成语】
1、群贤毕至
2、崇山峻岭
3、放浪形骸
4、情随事迁
5、感慨系之
6、游目骋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