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教案优质课
词类活用优秀教学案
词类活用教学案概念阐述在古代汉语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
是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比如“雨”字,在造字之初就身兼名词和动词两类,如“天雨雪”(《苏武传》)中的“雨”本身就是动词,但是现在的“雨”却只具有名词的词性,人们就把这句中的“雨”字看作活用了,《项脊轩志》中的“乳二世”的乳也是这样。
如果谓语是不及物动词的话则不能带宾语。
主语和宾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谓语主要由动词充当,定语主要由形容词充当,状语主要由副词或介宾短语充当。
判别词类活用的最好方法是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分析。
在文言句子中,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分析就是看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
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现代汉语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前后文的意思来判断。
1、名词(1)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活用为状语(3) 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2、动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2)使动用法/为动用法3、形容词(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4、数词(1)数词活用为动词(2)数词活用为形容词(3)数词活用为名词(4)数词的意动用法词类活用的规律方法探究1、名词活用为动词(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3)沛公欲王关中。
(王:为王、称王)(《鸿门宴》)(4)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鸿门宴》)(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天津市蓟县燕山中学教案词类活用
天津市蓟县燕山中学教案——词类活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中的常见词类及其活用方式。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词类活用进行句子构建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特点的认识,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意义。
2.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活用方式及示例。
3. 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应用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词类活用的概念、活用方式及应用。
2. 难点:词类活用在实际句子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活用方式及示例。
2.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活用方式及示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构建,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运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词类活用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对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个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了解其对词类活用的兴趣和主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练习题。
2. 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词类活用的概念和意义。
2. 第2周:讲解动词的活用方式及其应用。
3. 第3周:讲解形容词的活用方式及其应用。
4. 第4周:讲解名词的活用方式及其应用。
5. 第5周:进行词类活用的练习和讨论。
6. 第6周:进行教学评价,总结课程内容。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2. 教学方法和进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十、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
一、《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第一章:名词活用1.1 教学目标:(1)了解名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活用方式;(2)掌握名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能够正确运用名词活用进行句子构建。
1.2 教学内容:(1)名词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名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名词活用实例分析。
1.3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名词活用的概念;(2)讲解:讲解名词活用的分类、规则和特点;(3)练习:分析实例,让学生掌握名词活用的方法;(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名词活用的理解。
1.4 课后作业:(1)整理本节课所学的名词活用规则和特点;(2)运用名词活用方式,构建五个句子。
二、《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第二章:动词活用2.1 教学目标:(1)了解动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活用方式;(2)掌握动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能够正确运用动词活用进行句子构建。
2.2 教学内容:(1)动词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动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动词活用实例分析。
2.3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动词活用的概念;(2)讲解:讲解动词活用的分类、规则和特点;(3)练习:分析实例,让学生掌握动词活用的方法;(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动词活用的理解。
2.4 课后作业:(1)整理本节课所学的动词活用规则和特点;(2)运用动词活用方式,构建五个句子。
三、《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第三章:形容词活用3.1 教学目标:(1)了解形容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活用方式;(2)掌握形容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能够正确运用形容词活用进行句子构建。
3.2 教学内容:(1)形容词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形容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形容词活用实例分析。
3.3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形容词活用的概念;(2)讲解:讲解形容词活用的分类、规则和特点;(3)练习:分析实例,让学生掌握形容词活用的方法;(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形容词活用的理解。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词类活用》
• 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淑 《为学》
• 7、听妇前致词 前: 走上前
《石壕吏》
• 8、以故其后名之曰 名: 命名
《游褒禅山记》
• 9、吾师道也 师: 学习
《师说 》
• 10、范增数目项王 目: 使眼色
《鸿门宴》
• 四、课堂延展
• 【高考例题】1、(2012湖南卷)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 译文: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 三、课堂训练
•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
• 1、恵子相梁 相: 做宰相
《恵子相梁》
• 2、一鼓作气 公将鼓之 鼓: 击鼓
《曹刿战》
• 3、左右欲刃相如 刃: 用刀杀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4、沛公军霸上 军: 驻军
《 鸿门宴》
• 5、履至尊而治六合 履:登上
《过秦论》
6、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做宾客 《伤仲永》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根据习题总
结并掌握文言实词活用之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般 规律和方法。
•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根据每组习题
的共同点讨论归纳总结规律,并能够准确的完成
对应习题。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
只要用心总结规律,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 教学重难点 :1、总结方法规律,并能准确完成 习题
正 • 2、(2011山东卷)出令不改,则民 矣。
。 • 译文: (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单马数仆 • 3、(2010重庆卷)遂微服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古汉语知识。
2、使学生的文言翻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教学设想:通过大量训练,加上老师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这方面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一、思考在现代汉语中,1、名词能否做谓语?一般是由动词充当。
2、名词能否做状语?一般是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3、形容词动词能否做主语、宾语?一般是由名词充当4、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一般是由及物动词充当例句:二月草已()请分析成分。
空处应是谓语,必由动词充当。
空处是“芽”,今天看,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发芽。
(明确:处在这个位置上,得有这个词性。
语言环境决定词性。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2.名词作动词。
3.名词意动用法。
4.名词使动用法。
5.动词作名词。
6.动词使动用法。
7.动词为动用法。
8.形容词作名词。
9.形容词作动词。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
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规律一:名词不带宾语,带的话一般活用为动词。
如:1、籍吏民,封府库2、大楚兴,陈胜王(注意:人名、地名、物名之类的名词或代词不活用。
)规律二: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那么名词如果出现在副词后边就要活用为动词。
如:1、范增数目项王2、汉水又东规律三:“能愿动词”是要出现在一般动词前面的,“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如: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语、形容词语前面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示例: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词类活用》教案
《词类活用》教案第一篇:《词类活用》教案《词类活用》教案【教学章节或主题】词类活用【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动词的条件与规律,熟悉使动与意动用法的特点;了解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之间的差异,了解词类活用的界定及词类活用的基本类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名词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难点:使动与意动的判别【授课用时】 1学时【教学内容】一,名词用如动词,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名词带宾语(尤其宾语是代词):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2)助动词或副词后的名词: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3)介词“于”前面的名词(若句中无动词):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4)“所”字后的名词: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5)连词“而”连接的并列成分,一端是动词,则另一端的名词用如动词:且秦无已而帝.(战国策.赵策)二,名词作状语:动词前的名词,若不是主语,就作状语.1)表比喻,名词前隐含动词“如,像,似”等词,见教材例句.2)表示待人的态度,在名词前隐含介词“以”,相当于“以+名词”构成介宾词组作状语.3)处所或工具,名词前隐含介词“于”或“以”.也是介宾词组修饰动词.4)时间名词作状语的特殊含义.三,动词,形容词用如名词1在“其,之”字之后作中心语: 1)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4)秦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史记.刺客列传》)2作中心语兼作主语,宾语亲爱在离居(曹植《赠白马王彪》)(按:白马王为曹植的异母弟曹彪)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老弱转乎沟壑.(《孟子.梁惠王下》)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3形容词在数词后作中心语1)《黄鸟》,哀三良也.(《诗经.黄鸟序》)四美具,二难并.(王勃《滕王阁序》)四,数词用如动词:在“之,其”前,带宾语1)孰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2)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经.秦风.黄鸟).(秦穆公死,以一百七十七人殉葬,其中有为人所敬重的子车氏三兄弟,哀悼他们.)3)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五,使动用法: 1 1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施行谓语所代表的动作.不及物动词经常有使动用法,这样它就带有宾语: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记》)及物动词本来带宾语,它的使动用法与普通带宾语的用法在形式上没区别,区别在意义上.比较: 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前例是使动,后例是普通及物动词带宾语.使动用法又叫致动用法,因为动词对其宾语含有始令,致动的意义.这种用法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的内容,使句法非常精炼.现代汉语少用这种形式,它被以下两种方式替代:一:用含有“使,令”义的动词的兼语式;二:将动词换成动补结构的双音词:“活之”换成“救活他”,“鸣鼓”作“打响鼓”或“敲响鼓”.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见p.347书例.3 名词的使动用法:活用为动词.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吴王我:使我像吴王一样被刺杀.)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诠《上高宗疏》)(刘豫投降金.)六,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这是一种主观的看法,客观的事实不一定就如此.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语主观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后面的名词性成为它的宾语,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充国年七十矣,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2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1)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2)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战国策.赵策)意动用法也是兼语式的省略,它把兼语后的形容词或名词移到兼语前面成为及物动词,后面的成分作它的宾语.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使动是谓语动词“使宾语怎样”,是一种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谓语动词“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成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形容词带宾语用于使动还是意动要据上下文分析:1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国语·越语上)2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小国寡民)例1中“洁”“美”“饱”用于使动,例2中“洁”“美”“饱”用于意动.【思考与练习题】什么叫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两类用法有什么区别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要说明原是那一种词类,如何活用的)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左传·鞌之战)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记)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2 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列子·说符)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苦,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字·汤问)10)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记)附:参考答案什么叫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两类用法有什么区别使动用法指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成为什么,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二者的区别: 1)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于使动,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2)使动是“使宾语怎样”,是一种客观的结果;意动“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成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3)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带宾语用于使动还是意动要据上下文分析.2 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要说明原是那一种词类,如何活用的)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左传·鞌之战)难:形容词用于意动,以……为难事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记)目:名词用作动词,以目示意3)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吴王:名词用于使动,使……成为吴王4)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小:形容词用于意动,认为……小,即小看,轻视5)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生:动词用于使动,使……复生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列子·说符)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衣带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苦,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儿: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小孩般……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字·汤问)箕畚: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用箕畚……10)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记)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待人的态度,如对待兄长般……第二篇:词类活用教案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案教学要点: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公开课)课件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即谓语动词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的看法、态度等,如“不耻下 问”(《论语·公冶长》)中的“耻”,就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耻”。
意动用法的动作行为,有时也可通过兼语式来表达,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齐景公有疾,孟子见之。公曰:‘老矣,病 有所终不免。”中的“病有所终”,就是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以为)病有好的结局”。
03
子中的语法结构, 判断其词性是否产生了变化。
详细描述
语法结构分析法主要根据词语在句子 中的位置、功能和与其他词语的关系 来判断其词性。例如,在句子中某个 名词后面出现了动词的特征,那么这 个名词可能活用为动词。
词汇对译法
总结词
通过对照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相同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其是否产生了词类活用。
详细描述
在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改变一个词的词性或功能,可以使语 言更加丰富多样,表达的内容更加细腻深刻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本来是形容词,但在这里用作动词,形象地 描画了春天到来后,江南岸一片绿色的景象
,增强了语言的视觉效果。
丰富语言内涵
总结词
词类活用能够赋予语言更丰富的内涵,使读者在理解 表面意义的同时,能够领略到更深层次的含义。
02
词类活用的常见类型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即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 为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由宾语发出,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 年》)中的“亡”,就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灭亡”。
使动用法的动作行为,有时可通过兼语式来表达,如“聊斋志异·促织》中的“昂 其直,居为奇货”中的“昂”,就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其值)昂贵”。
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教案标题: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2. 掌握文言文中词类的基本特点和活用方法。
3.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词类知识,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名词的活用规律和用法。
2. 动词的活用规律和用法。
3. 形容词和副词的活用规律和用法。
4. 介词、连词和助词的活用规律和用法。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文言文词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课文,提问其中出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意义。
步骤二:讲解名词的活用规律和用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讲解名词的基本特点和活用方法,包括名词的单复数形式、格位变化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和分析例句,理解名词的用法和意义。
步骤三:讲解动词的活用规律和用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讲解动词的基本特点和活用方法,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气、体态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和分析例句,理解动词的用法和意义。
步骤四:讲解形容词和副词的活用规律和用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讲解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特点和活用方法,包括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和分析例句,理解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和意义。
步骤五:讲解介词、连词和助词的活用规律和用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讲解介词、连词和助词的基本特点和活用方法,包括介词的用法和搭配、连词的连接作用、助词的辅助作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和分析例句,理解介词、连词和助词的用法和意义。
步骤六: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子,判断句中词的词类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错误。
步骤七: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能够熟练辨别和运用词类活用,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2. 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3. 词类活用的规律: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来判断词类活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2. 难点:辨别和运用词类活用,特别是在复杂句子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类型和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词类活用的运用方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2. 讲解词类活用的类型:分别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并举例说明。
3. 分析实例:分析具体例句,让学生观察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类活用方面的差异。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效果。
3. 介绍一些经典的词类活用案例,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七、教学互动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词类活用的实例,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2. 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3. 角色扮演:设计一些文言文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文言文词类活用29564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2.友 ⑴原文:天子 不 得 臣,诸侯 不得 友。 释词:天子 不 能 臣,诸侯 不 能 朋友。 使动:天子不能使他成为臣,诸侯不能使他成为朋友。 意动:天子不能把他作为臣,诸侯不能把他作为朋友。 ⑵原文:侣鱼虾而友麋鹿。 释词:伴侣 鱼虾 而 朋友 麋鹿。 使动:使鱼虾成为伴侣,使麋鹿成为朋友。 意动:把鱼虾看成伴侣,把麋鹿看成朋友。
【分析】“舍”后带了介词构造“于其址” 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 居”;“寿”活用为动词“祝寿”。 【规律】名词+补语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②刑人如恐不胜。 ③籍吏民,封府库。
【分析】“王”与“陈胜”构成主谓关系, “刑”与“人”,“籍”与“吏民”是动 宾关系,都作动词。译为“称王、处分、 登记”。 【规律】名词+名词(非修饰关系)
C.亦已审˙矣
审:拟定
D.足下言˙已白常州煦仆 煦:关照
˙
˙
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
(2)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 中国,何遣不若汉! (3)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 日闻所不闻。 近几年旳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 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旳课文亲密有 关。
❖ 我没有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 称王,假设我身处中原,怎么比但 是汉王!
①置所罾鱼腹中。 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③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分析】“罾、志、货”本为名词,与 “所”一起构成“所字构造”,活用为动 词,意思分别是“捕获”、“立志”、 “购置”。 【规律】所+名词
① 汝幸而偶我。 ② 驴不胜怒,蹄之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分析】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 用在代词“之”旳前面,活用为动词,意 思分别为“嫁给、用脚踢、命名”。 【规律】名词+代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
和平中学梁老师
教学目标:
1、以现代汉语中和日常口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以高考真题为例,了解考纲要求,培养高考意识。
3、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规律。
4、要求学生找出文言句子中活用的文言词,并流畅翻译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辨文言词类活用现象,并流畅翻译。
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文言的情感。
方法:识记积累,讲练结合。
课前准备:PPT课件、词类活用练习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什么是词类活用呢?我们知道不同词类有不同的语法功能,比如名词,它一般充当主语或者宾语,而不能做动词谓语。
苹果,可以说,苹果掉了,我吃苹果,但不能说,我苹果。
当某些词类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就是词类活用。
比如:非能水也?这个水就是做谓语动词,游水。
这虽然是一种古老的语言现象,但它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今天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这不仅体现在现代汉语中,在日常口语中也依然保持着它鲜活的生命力。
二、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和日常口语中的体现,及其意义。
1、现代汉语中的典型例子
a.老栓,就是运气了你。
(鲁迅《药》)名词—动词
b.他家里有吃有穿,生活并不太差。
动词—名词
c.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
(歌曲《发如雪》)形容词—动词
d.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
(歌曲《七里香》)动词—名词
2、日常口语中的典型例子
高富帅、白富美、牛人、狗伟(梁朝伟小名)
3、词类活用的意义
词类活用可以使语言变得更为简洁,也可以使语言变得更富有音律之美。
我想,这就是它的意义,也是它能延续至今而活力不减的重要原因。
三、文言词类活用在古诗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1、文言词类活用现象不仅经常出现在文言阅读中,也经常出现在古典诗歌中。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b.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名词作动词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名词作状语
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名词作动词
2、在高考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点。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2015全国卷1》名词活用为动词
课文例句:沛公欲王关中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015全国卷1》名词作状语
课文例句: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译文:(1)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他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四、名词活用为动词分类讲解
1、名词后面带宾语
a.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籍”后面带了宾语“吏民”,用作动词“登记”。
b.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词“名”后面带了宾语“之”,用作动词“取名”。
2、名词前面或后面带介宾短语
a.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渔樵”后面有介宾短语,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b.而此独以钟名。
名词“名”前面有介宾短语,用作动词:“命名”。
c.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名词“市”带介宾短语用作动词“做买卖”。
3、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水”前带有能愿动词“能”,用作动词“游水”。
b、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刃”前面带能愿动词“欲”,作动词“杀”。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名词“王”前面带否定副词“不”,作动词“称王”。
4、小结
名词活用为动词:
a名词后接有宾语(名词或代词)
b名词前后接有介宾短语
c名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
记住:名词活用为动词以后,在语法上就具备了动词的特点。
5、课堂练习: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
a、有一母见信(韩信)饥,饭信。
b、驴不胜怒,蹄之。
c、五十者可以衣帛。
d、慧褒始舍于其址。
e、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f、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g、道芷阳间行
五、名词作状语分类讲解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
例句:
a、席卷天下席:像席子一样
b.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云
c.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2、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
例句: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坐车
余自齐安(地名)舟行适临汝(地名)舟:坐船
臣请剑斩之剑:用剑
得佳者笼养之笼:用笼子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方位。
(在……,向……)例句:
a、浔阳江头夜送客
b、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卒廷见相如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4、时间名词作状语
a、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
例:夜缒而出乃夜驰之沛公军
晓行夜宿夙兴夜寐
b.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此用法多是用在“日”“月”“岁”等词中,解释为“每……”)
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日夜望将军至
c.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
例:而刘病日笃日削月割日积月累
5、小结
名词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
普通名词做状语。
(方式状语)
方位名词做状语。
(地点状语)
时间名词做状语。
(时间状语)
6、课堂练习: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a、朝济而夕设版焉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赢粮而景从
e、顺流而东也 / 顺流而东进也
f、笼之 / 笼养之
六、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wàng,使……做王
齐威王欲将孙膑将:使……担任将领
注意:名词用作使动词,翻译时多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七、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侣、以…为友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带宾语,用作意动:以……为师
注意:名词意动用法,多翻译为:把……当作……;把……作为……
八、总结
名词活用的四种类型:
1、名词作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的使动用法
4、名词的意动用法
九、课后练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