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个体行为概述
个体心理与行为激励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而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满因意素的对立面是没有满 意,不满满意 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没意有。满意
保健因素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2021/5/20
一、理论阐述
激励因素: 与工作内容、 工作本身有关
2021/5/20
保健因素:
与工作环境 和工作条件
有关
一、理论阐述
1.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 ①公司的政策与行政管理; ②技术监督系统; ③人际关系; ④工资; ⑤工作环境条件;
2021/5/20
第一节 需要层次论
2021/5/20
自我实现 审美需要 求知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马斯洛认为需要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1)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但这种次序不 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 发展。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 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2021/5/20
第三节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一、基本含义
ERG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 授奥尔德弗提出的需要理论。
该理论的全称是“生存(Existence)、 关系(Relatedness)、成长(Growth)理论”, 因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词英文的字头分 别是E、R、G故简称为“ERG理论”。
2021/5/20
三、评价
1.ERG理论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 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 要的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 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
2.ERG理论认为,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 可能会降而求其次。
激励理论与个体行为
第二节 激励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并重 (2)加强对激励因素的研究和应用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二、过程性激励理论
(一)弗鲁姆(H.Vroom)的期望理论( 1963)
•个人努 力
•做出成 绩
•组织奖 励
•图7-5 弗鲁姆理论模 型
•个人需 要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1.强化类型
(1)正强化 (2)负强化
2.强化的方式
(1)完全强化(连续强化) (2)部分强化(间歇强化) (3)固定比例强化 (4)变动比例强化
第二节 激励理论
3.个人行为的矫正—行为塑造 组织行为矫正具体分为五个步骤:
(1)识别与绩效有关的关键行为。 (2)关键行为规范化 (3)失效行为的原因分析 (4)政策干预 (5)绩效评估
、工作的再设计、员工持股和负激励制度等。
第一节 激励原理
一、激励的定义 (一)满足需要 (二)激发动机 (三)鼓励行动
•需 要
•动 机
•行 为
•图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人类行为模式示意图
第一节 激励原理
二、正激励和负激励 (一)正激励
•未满足的需 要
•动 机 •组织目标
•图7-2 正激励模型
•行 动
第三节 激励与制度设计
四、负激励制度
•维护现有利 益
•动 机 •组织目标
•行 为
•图7-8 负激励模型
第三节 激励与制度设计
(一)应用负激励措施应具备的条件
1.组织目标要清晰明确 2.负激励制度的实施要通过制度和环境来实
现 3.负激励制度威胁的对象必须与个体的需求
高度相关 4.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 3、动机理论
♫ 1)快乐主义理论
♫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 指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人的本性就 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人生的快乐、幸 福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是评判一切的标准,是人生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 终目的仍是得到快乐。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 个体的行为除了受动机的支配外 ,还受外部环境状况的影响。
♫ 动物实验发现,已经吃饱、停 止进食的小鸡看到另一只非常饥饿 、刚刚开始进食的小鸡时,也会跟 着吃,而且会多吃50%。
♫ 同样,如果一名员工想晋升当 经理,但公司短时期内不会有空缺 职位,他也只是想想而已。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 4)环境的影响
♫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人类行为取决于 内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们的需 要尚未得到满足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内 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外在因素) 起导火线作用, 行为公式:B=f(P×E)
B——行为 P——个人的需要(内在心理因素) F——代表系数 E——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社会)
♫ 内在性需要:层次较高,要用 友谊、尊重、认可、表扬、荣誉等 社会感情性的资源来满足,不能靠 外部组织分配资源来直接满足。如 个人自身对工作的兴趣、对组织目 标的认同、责任心、工作挑战性等 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概念与原理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概念与原理组织行为学是对个体、团队和整个组织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探讨了人们在工作场所中的行为、态度、动机以及他们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理解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概念与原理,可以帮助组织有效管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一、个体行为的相关概念与原理1. 个体动机与激励:个体的行为受到内外部激励的影响。
内部激励源自于个体对于完成任务和个人成长的动机,而外部激励则来自于组织提供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了解个体的动机和激励机制,可以帮助组织制定适当的激励政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2. 个体学习与发展:个体通过学习与发展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技能。
学习可以是通过经验获得知识,也可以是通过教育培训进行系统学习。
组织应该提供学习的机会,并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促使员工不断发展和提升。
3. 个体情绪与情绪智力:个体的情绪状况会影响其工作表现和团队合作。
组织需要关注员工的情绪状态,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培养员工的情绪智力,提高员工的情绪管理能力。
二、团队行为的相关概念与原理1. 团队动力与凝聚力:团队的成员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团队动力与凝聚力。
组织需要建立明确的团队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2. 团队决策与沟通:团队的决策和沟通是团队运行的关键。
有效的团队决策需要充分的信息共享和多样化的观点,并采用合适的决策方法。
良好的团队沟通则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协作。
3. 团队文化与领导:团队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团队文化和领导力。
团队文化是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集合,可以促进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有效的团队领导可以为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
三、组织行为的相关概念与原理1.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的结构决定了组织内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职责。
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提高信息流通和决策效率,促进协作和创新。
组织设计则考虑了组织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员工能力等因素,以优化组织的运行效率。
个体行为与激励概述
(二) 目标与动机
★目标是动机指向的对象,是人们在活动中期望达到的结 果,而动机则是失去推动人们去实现目标的动因。在人们的 行动中,有时目标相同,而推动人们达到目标的动机可能不 同。有时人们出于相同的动机,却达到了不同的目标。 ★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很遥远。一时又难以达到,这时往往 会在动机和目标之间产生一种比较容易实现的“中间目标” 或“过渡目标”。这种中间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最后实现远 大的目标。
(四)、影响动机的心理因素
1、嗜好或兴趣。决定动机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方向。 2、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好坏、善恶以
及重要性的评价。它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 理基础。
3、抱负水平。是指一种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
量标准的心理需求。一个人的嗜好和价值观决定着人 的行为动机的方向,而抱负水准则决定着动机行为要 达到的程度。有三个因素影响抱负水准:成就动机的 强弱,过去的经验和第三者的影响。
(二)具备条件
1、激励主体; 2、激励手段; 4、激励目的; 5、激励过程。
3、激励对象;
(三)激励要点
▪ 1、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动力,使 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 2、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起点,没有需要,动机也就无从 产生。
▪ 3、激励必须是领导者利用某种外部诱因。 ▪ 4、激励的实现,必须使外部诱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二)动机的产生
动机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需要; 二是具有满足需要的目标和诱因。
(三)动机的功能
1、发动功能。因为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动机引起 的,即动机对行为起发动作用。
2、指向功能。动机具有维持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 功能。这就是说,动机能使人的行为沿着某种特 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进行。
心理学激励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激励的名词解释激励是指在心理学中,通过动机和目标驱动个体行为的一种力量。
激励是人们不断追求成功和成就的重要动力,它在塑造个体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动机:激励的核心要素之一动机是激励的核心要素之一。
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力量,使其寻求满足和达到目标的欲望。
动机可以是内在的,如渴望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可以是外在的,比如追求奖励或避免惩罚。
人们的动机可以源自各种各样的因素,如生理需求、社会关系、个人价值观和意义。
2. 自我决定理论:动机的内在驱动力自我决定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动机的重要理论之一,提出了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感、能力感和归属感。
自主感是指个体追求独立性和自主选择的愿望,能力感是指个体感知到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信念,归属感是指个体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获得支持的欲望。
满足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能够激励个体积极地追求目标和自我实现。
3. 赞扬和激励:外在激励的作用外在激励是指通过外部奖励、承认和赞扬等方式激励个体的行为。
赞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外在激励方式,它可以让个体感受到被重视和肯定的情感,从而增强他们对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动力。
研究表明,给予充分的积极反馈和支持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学习动机和表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依赖外在激励可能会削弱个体的内在动机。
当个体只追求外部奖励而忽视自主性和内在满足时,其动机和表现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4. 目标设定理论:明确目标的重要性目标设定理论强调通过明确目标来激励个体的行为。
明确的目标指导着个体的行动方向,并提供了一种评估和控制进展的方式。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具有挑战性和可衡量性的目标更有可能激发个体的主动性和努力。
定期回顾和调整目标能够帮助个体保持动力和专注,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和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除了明确目标外,目标设定理论还强调目标的自主性。
自主性目标是个体内在驱动的结果,能够增强个体对目标的投入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动机和表现。
组织行为学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03
知觉与个体行为
知觉过程
知觉选择性
人们只能选择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忽 略其他信息。
知觉理解性
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和 推断。
知觉整体性
人们将知觉对象视为整体,并依据经验对 信息进行整合。
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发生变化时,人们倾向于保持 对它的原有认知。
知觉偏差
01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对后续认知的影 响。
通过分析员工的离职率,评估激励实 践对员工保留的效果。
工作满意度调查
通过工作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激 励实践的感受和评价。
组织文化氛围评估
通过评估组织文化氛围,了解激励实 践对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价值观与个体行为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和看法,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 一。
个体的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的目标设定、决策方式、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等 方面,例如有的人更注重个人成就,有的人更注重团队合作。
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是了解和尊重员工的价值观,并创造一个符合员工价值 观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差异性
个体行为因个体差异而异,不同个体在行为方式、 偏好和决策上存在差异。
可塑性
个体行为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可塑 性和适应性。
复杂性
个体行为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 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复杂性。
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
个体的生理特征、健 康状况和遗传基因等 生理因素对个体行为
通过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 施,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向 和努力程度。
工作设计与职业发展 员工参与与授权
通过合理的工作设计和职 业发展规划,满足员工的 内在需求和职业发展期望。
个体行为激励
3
研究激励的目的: 告诉管理者什么因素导致员工的特定行 为 调动积极性 完成企业使命(满 足顾客需要) 通过对激励的研究,采取合理措施,提 高绩效;吸引人才,是生存发展之本 运用激励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员工到底需要什么? 钱、地位、名誉等等 2.相同的需要可能表现不同的行为,以何 方式满足需要? 工资、奖金、分红等等
发 展 空 间
具 体 工 作 表 现
被动 工作
消极 工作
外 吸 力
工作行为的权衡选择过程
价值观 调节 分析评价 客观环境
权衡利害
选择行为
16
(五)激励
概念 心理学:激励指持续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 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本观:激励就是管理者通过采取各种能满足需 要的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挖掘其的潜 力,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高效地实现组织 目标的过程。 说明:激励是一个过程;激励过程受内外多种因 素的制约;激励具有时限性。
3.以目标为中心进行工作;
5.善于解决具体问题,在工作中承
完成的工作; 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 和反馈。
4.善于制定适当的、可操作的目标;2.及时准确地对他们
担具体的责任。
27
权力需要主导型员工的特点与激励措施
特 点 激 励 措 施
1.喜欢与他人进行比较 1.让他们做完整的工作, 2.渴望控制别人 避免让他们做协调性的工作; 3.喜欢参加能够获胜的竞赛 2.尽量让他们参加工作讨论, 4.希望能控制整个局势; 并参与决策的制定; 5.不喜欢通过团队来完成 3.使他们有权控制它们自身的 任务 工作。 6.害怕失败,并且不愿承认 错误
22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生来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 需要 、社交需要(爱的需要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需要(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自我实现 的需要
组织行为学-OB1-概述和个体行为
。
实践验证
通过实践来验证和修正 自身的知觉结果,不断 提高知觉的准确性。例 如,在工作中多与同事 交流、分享经验和观点 ,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人
的看法和需求。
05 价值观、态度与个体行为
价值观对个体行为影响
组织行为学-ob1-概述 和个体行为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 • 个体行为概述 • 知觉与个体行为 • 价值观、态度与个体行为 • 激励与个体行为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
探讨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的行 为规律,提高组织效能和员工满 意度。
研究背景
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和组织变革不 断,了解员工行为和心理对组织 成功至关重要。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等,而保健 因素如工资、工作条件等只能消除不满,不能产生激励。
期望理论
该理论认为激励取决于个体对目标实现可能性的期望和达成目标后所 获得的价值。
实施有效激励方法
目标设定与反馈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为员工设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 并提供及时的反馈,以增强其工作动力。
激励是指通过一系列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激发个体的动机,引导其朝着特定目标努力的 心理过程。
激励作用
激励能够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组织目标 的实现。
常见激励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 次,认为激励应满足员工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管理学原理第9章 激励
公平比较分为——纵向比较、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组织内自我比较;组织外自我比较 横向比较——组织内他比;组织外他比
公平理论
个人所得/付出=他人所得/付出
公平理论
个人所得/付出≠他人所得/付出
感到不公平的员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恢复 平衡。
采取某种行动使他人的付出或所得发生改变 采取某种方式使自己付出或所得 选择其他参照对象进行比较 离职
(2)主要观点
①人均有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 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②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 足的需要不在具有激励作用。
③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 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
④五种层次的需要还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前三个层次为 基本需要,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要,因为前三者的满足 主要靠外部条件和因素,而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 素。
第三节 管理实践中的激励问题
一、目标激励 一个为员工所接受的清除的目标,可以使
员工受到激励。 二、员工参与计划 主要四种形式: 员工持股制度、员工投资基金制度; 员工董事会制度; 劳资协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自律性工作小组、工作丰富化制度、质量管理
圈。
三、工作设计和工作满意度
1、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决定 人的行为的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些什么内容?
两个基本观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
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 能够影响行为。 2、人的需要都有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 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1、需要层次理论
系。
期望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
管理心理学3个体行为动机及激励
(3)社交的需要:也即爱与归属的需要,包括友谊、人际关 系、被团体接纳等。
(4)尊重的需要:独立、自由、自信、名誉、地位、社会认 定、被他人尊重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理想与 抱负。
管理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管理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1)工资和奖金;(2)福利;(3)健康工作环境
管理措施:(1)工资和奖金制度;(2)贷款制度;(3)医疗保健制度;(4)工作时间 (休息);(5)创造健康工作环境;(6)住宅和福利设备
2.安全的需要:(1)职业职位保障;(2)意外事故的防止
(二)激励
1、激励: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 动性和创造性。
2、需要、激励与管理方法策略
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而需要的满足则是激励过 程的完成。管理则是控制和驾驭人的动力系统及人的行为的 方法、手段和策略,激励往往要有一定的管理方法策略才能 唤醒、激活。因此,三者在人的行为中统一起来,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2)价值观
人的价值观不同,其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和行为的动机也 不相同,如有的人认为人生应以社会服务、奉献为目的;有 的人追求真理为目标;有人则只追求个人享受等。
(3)理想与信念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目标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想象,一 个人有了理想和信念,就有了方向,行为也就有了动力,就 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终身。
4. 尊敬的需要:(1) 名誉;(2)地位;(3)权力与责任;(4)被人尊重与自尊;
(5)与他人工资奖金的比较
管理措施:(1)人事考核制度;(2)工作职称晋升制度;(3)奖金、奖励、表 彰制度;(4)建立责任制度;(5)择优进修制度;(6)委员会参与制度与提合理化建 议制度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在经济学中,激励相容是指制度或机制的设计能够使个体在追求自 身利益的同时,也能为集体或组织的利益做出贡献。
激励的社会学原理
社会认同理论
01
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将自己归类为某个群体来获得认同和自尊
,而激励可以通过提高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来实现。
社会比较理论
02
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从
高行动力。
目标设定
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能够激发 个体的积极性和动力,促使他们为实 现目标而努力。
情绪调节
个体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 极乐观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 压力。
对组织管理的建议
员工激励
组织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 晋升、奖励等,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
造力。
沟通与反馈
组织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绩效反馈体 系,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和改进方
向,促进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共同实现。
员工培训
组织应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 工提升技能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 感和工作满意度。
工作设计与职业规划
组织应关注员工的工作设计与职业规划, 为员工提供有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工作, 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和职业满足感。
THANKS
02 个体行为动机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动机来源于 潜意识中的欲望和需求,包括性 欲、攻击欲和自我保护欲等。
行为主义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动机是外部 刺激的结果,通过奖励和惩罚等 手段可以塑造个体的行为。
人本主义理论
该理论强调个体内在的价值观、 需求和潜能对行为的影响,认为 个体有追求自我实现和成长的内 在动力。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第11章激励
第三节 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方法和策略
二、激励的原则 (一) 物质与精神回步激励原则 (二) 引入竞争机制原则 (三) 公平、公正原则 (四) 组织与社会相结合原则
第一节 激励概述
• 二、激励的作用
(一)激励为行为提供动力 (二)激励可以发挥人的潜力
工作绩效=f(能力X激励) 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而且取决于激励 的水平,即积极性的高低 (三)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兴趣 (四)激励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五)激励能够调动和提高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强化理论
• 管理者在实施强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⑤因人而异。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以获取最佳效果。 ⑥奖惩结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定期奖励与不定期奖励 结合、定值奖励与不定值奖励结合。
归因理论
• 归因理论最早由海德从关于社会知觉的人 际关系认知理论发展而来。美国斯坦福大 学的罗斯(Rose)等人应用归因理论来改变 人的认知,从而进行强化,最后达到改变行 为的目的。
第四篇 领导行为
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
• 第十章 领导与领导理论的发展 • 第十一章 激励
第十一章 激励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 一、激励概述 • 二、激励理论 • 三、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
所谓激励,一般是指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管理心理学中 的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加强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 鼓励个体向期望的目标迈进。 激励有三要素: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效应,即对谁激 励、怎样激励、激励效果。
现代管理心理学 程正方 第4版 第六章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第六章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第一节行为与动机一、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1.自觉性与主动性:自发、自觉,提高人的自觉性,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2.因果性:人的行为都是具有一定的起因,人的动机、需要等都是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3.目的性:人类的行动不仅有起因,更是有目标。
4.持久性、持续性:指导目标完成之前、向新目标调整5.稳定性与可塑性。
二、动机与目的1.动机(1)概念:动机是指把能激励人的行为,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新年等主观心理因素叫动机,引起个体行动,维持该行为,并向某一目标(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过程叫做动机,该行为为动机性行为。
(2).特征:原发性、内稳性、实践活动性(3)机能:始发机能:人的行为发动的动力和根本原因调节、定向、选择机能:是行为朝向特定的方向(4)产生:动机一般是由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欲望或驱力,而驱力是一种无特定方向的力量,需要、驱力和外界环境结合产生既有力量又有方向的动机,再由动机引导个体进行行动以达到目标(5).产生的条件:内部条件:个体自身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要,由身心失去平衡而感到的紧张状态或身体不舒服外部条件:个体身外的刺激诱因,声音、色、香味、奖金等管理者应做到,通过员工的外显活动,来了解员工的需要,通过实行有效的措施来满足员工的需要,唤醒员工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状态,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目的(目标)(1)概念:指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2)作用:启动作用、调节作用、激流作用、聚合作用(3)激励作用:目标具有诱发动机的作用,即把目标成为诱因,把诱发动机、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激励过程。
目标的激励过程主要体现的目标的选择的标准方面:——目标价值或效价标准目标的员工参与度目标的可能性或概率判断目标的低消耗标准目标的丰富性标准目标的最佳化、满意化标准3.动机与目的的关系一致性:目标属于动机体系的范畴,目标、动机对人类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目标具有诱发动机的作用。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讲义
搏弈结果:
1)专业分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2)民主选举分粥—逐步腐化 3)分粥、监督—由权力制约走向权力合作 4)轮流分粥—表面公平,资源浪费 5)分粥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
制约机制,但效率太低 6)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人最后领粥
60
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Victor H. Voom,《工作与激励》,1964)
37
马斯洛与阿德佛理论的比较
——马斯洛
1.生来就有,自然发 展;
2.各种需要逐层发 展,
3.发展趋势只有上 升,没有下降。
——阿德佛
1.有的是后天习得 的;
2.不一定严格按顺 序发展;
3.发展趋势可以上 升,也可以下降。
38
3、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David.C.Meclelland) 认为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后,主要的需要 就是权力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 他根据人们成就需要的差异,把人分为高 成就动机者和一般人两类。 他认为高成就动机者的数量是决定一个单 位或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管理现实:
有动机无效果----有效果无动机 评价时重态度、动机还是重行为、效果?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不足 或过强均降低效率。 2)容易任务:动机↑,效率↑ 3)适中任务:动机中等,效率↑ 4)困难任务:动机↓,效率↑
16
5、目标的含义
目标是指人们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 果,也就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一种期 望。
33
(1)关于需要的层次划分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34
自我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2)需要层次间的关系
35
(3)需要层次与管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去激励因素的含义
去激励因素是与激励因素而言的, 它是指那些抑制或消减人们工作积极 性的因素。去激励因素使组织成员产 生不满意感,使其工作效率降低或维 持在低水平状态。
第六节 激励理论的综合应用
工作激励从理论到应用的各种层次
特殊措施 报酬、分配制 度人事制度等
…… 一般措施 ① 目标设计② 奖励制度 ③ 工作设计④ 组织行为矫正
(二)期望理论的模式
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大= 大 * 大 小= 小 * 小 小= 大 * 小 小= 小 * 大 大= 大 * 中
(三)期望与现实的关系
⒈期望小于现实; ⒉期望大于现实; ⒊期望等于现实。
(四)期望理论的实际应用
⒈处理好三个关系 ⑴努力与成绩的关系; ⑵成绩与奖励的关系;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 2时59 分42秒 下午2 时59分 14:59: 4220. 11.19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 1.192 0.11.1 914:5 914:5 9:421 4:59: 42Nov -20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 2020年 11月1 9日星 期四2 时59分4 2秒Th ursda y, November 19, 2020
(四)挫折理论的实际应用
挫折→激愤→发泄
指向人或事 指向社会 指向自己 指向事业
美国:泄气服务公司 日本:精神健康室
第五节 正、负激励与去激励
一、正激励因素与负激励因素的含义
激励的两层含义: 其一是激发、鼓励和诱导→正激励因素; 其二是约束和归化→负激励因素。
二、正激励因素与负激励因素的关系
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在对员工 行为的影响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没有 正激励因素的作用,就难以引发员工行为 的内在动力;没有负激励因素的作用,就 难以保证员工起码的努力程度和努力方向。
Q
I
2.相对公平
人们都关心自己收(Q1)与支出(I1) 的比例同条件相同的人的(Q2)与(I2)的 比例关系。若两个比例相同,则产生公平感。 即:
Q1 = Q2 I1 I2
这时,公平的概念是:条件相同的人, 无差别的分配是公平的。
⒊适宜差别公平
条件不同的人,无差别的分配是不公平的。 这时,公平的概念应该是:条件不同的人, 适宜差别分配是公平的。
⒌社会公平
人们的收入分配与市场竞争适当分离,让 一部分残疾、老、弱、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有基本生活保障。这有利于社会安定,符合人 道主义。同时,通过政府行政干予,调节过高 收入,避免引发劳资对立。
(二)两种意义上的分配公平
1、分配法则的公平 即分配标准、分配模型设计要公平。 2、分配结果的公平 避免收入差别过大,形成两极分化。
二、挫折理论
(一)挫折的含义 ⒈人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由于种种 原因使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⒉人们的需要的满足受阻或处于中断 状态。
(二)挫折的客观性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⒈客观事物不仅纷繁复杂,而且不断发 展变化;
⒉要达到某一目标,总有一个积聚力量, 创造条件的过程。
⑶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⒉适当降低人的期望值
现实值 情绪指数 = ----------- >1
期望值
二、公平理论
公平分配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 分配不公,必将导致人心不稳甚至 社会动乱。
(一)公平的概念 1.绝对公平
人们都关心本人的收入(Q)与支 出(I)之间的关系,若两者成正此,则 产生公平感。即:
(三)挫折的两重性
⒈挫折是坏事 挫折会使人失望、痛苦、消积、颓 废、一蹶不振;消极对抗、激化矛盾; 对工作、生活、人生、未来失去希望, 以至最终走上极端;
⒉挫折是好事
挫折会给人以教益,使人更聪明,吃 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 失败之母;砥砺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 坚强、激人努力、从逆境中奋起。
3、例外情况
把自尊看得更重要 天赋创造性的人,创造性的驱动力很强 抱负水准永远压抑或低下 病态人格缺少“爱”的需要 崇高追求的人,理想主义
二.双因素理论
(一)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⒈外部因素(保健因素):工作条件、工资奖金 待遇、福利设施、人事关系…… 外部因素不满足,人们不满意;外部因素满足了, 只能消除不满,而不能使人很满意。故称为保健因 素。 ⒉内部因素(激励因素):工作责任、事业发展、 工作成就感、信任与认可、工作挑战性…… 内部因素的满足,是人的行为的动力之源。故称 之为激励因素。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1.19 2020 年11月 19日星 期四2 时59分 42秒2 0.11.1 9
谢谢大家!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 20年1 1月19 日星期 四下午 2时59 分42秒 14:59 :4220. 11.19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 2020年 11月 下午2时 59分2 0.11.1 914:5 9Nov ember 19, 2020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 月19日 星期四 2时59 分42秒 14:59 :4219 November 2020
第三章 激励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 激励即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以促使个体 有效地完成行为目标。 绩效函数: 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动机激发程度
二、激励模式
动机激发的过程就是通过外界的刺激(外因)
使人的内在动机(内因)发生强化作用,从而增强人
的内驱力。
角色 概念
激
努
励
力
绩 效
奖励 或 惩罚
公满 平足
技术与 能力
三、激励的作用与重要性
吸引优秀的人才 开发员工潜能 留住人才 组织内的良性竞争
四、激励与绩效的关系
积极性是取得高绩效的关键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高激励并不一定是 高绩效。
五、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综合激励理论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三、工作设计
发展趋势: 工作扩大化 工作丰富化
四、激励机制设计
1.含义 2.内容
激励机制设计内容:
组织 目标体系
分配
行为
制度
规范
诱导 因素集合
信息交流
个人 因素集合
3.激励机制中的三个支点 组织目标体系 诱导因素集合 个人因素集合 4.激励机制中的三条道路 分配制度 行为规范 信息交流
各种工作激励理论
一、目标设置
目标难度
工作绩效
奖酬
目标明确性
1.目标设置的原则 2.目标管理
满足感
工作动力
目标管理的过程:
为推行目标管理 作组织准备
2
制定总体目标 和行动计划 1
制定个人目标 3 和行动计划
5
对结果作最 后评估
4
定期评估取得 进程的反馈并
作出调整
二、奖励制度
1.激励制度的原则 2.奖励的形式 3.奖励制度的维度 4.各种奖励方式的比较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人是由满足许多需求的欲望所激励的, 这些需求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人本主 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 论,系统的阐述了人类需求的规律。
1. 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⑴人类的多种需要可归纳为五类,并有层次。重需要
精神
2
社交需要
1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物质
⑵人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低层次 需要满足以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 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 行为。
第四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挫折理论
一、强化理论
(一)强化的概念 ⒈强化是指加强或削弱人的行为的一种刺激。 ⒉强化理论是研究行为结果对动机影响的理论。
动机
产生 反作用
行为(结果)
(二)强化的种类
⒈正强化:能使人的行为得到加强以至 重复出现的刺激。它属于积极的强化。
例如:表扬、奖励、晋升、评比、认可、 肯定……
⒉负强化:能使人的行为得到削弱以至 消失的刺激。它属于消极的强化。
例如:批评、处分、罚款、扣分、舆论 谴责……
(三)强化模型
外界刺激 (强化)
行为反应
结果
奖励→更加努力→ 惩罚→减弱努力→ 中性→努力消失→
(四)强化理论的实际应用
⒈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 化物;
(强化物即运用于强化的刺激物) 2.信息反馈要及时 ⒊正负强化相结合; 4.正负强化都要实事求是。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 1.192 0.11.1 9Thursday, November 19, 202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4:59: 4214: 59:42 14:59 11/19 /2020 2:59:42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19 14:59 :4214 :59N ov-20 19-No v-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14:5 9:421 4:59: 4214: 59Thu rsday, November 19,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 1.192 0.11.1 914:5 9:421 4:59: 42Nov embe r 19,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 20年1 1月19 日下午 2时59 分20.1 1.192 0.11.1 9
即:条件不同的人,分配的比值保持适宜 的差别,双方才会有公平感。若分配差别过 大(悬殊差别)或差别太小(无差别),都 会造成人们的不公平感。只有适宜差别分配 才能使人产生公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