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思考离不开逻辑学——读《身边的逻辑学》有感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篇一:逻辑学学习体会普通逻辑学基本内容与学习体会第一部分普通逻辑学基本内容普通逻辑,亦称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三大重要分支之一。
普通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方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在此次课程中,我们简要学习了其中一些重要的章节,总共有五大部分。
引论。
主要包括逻辑的概念,逻辑学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它的学习意义。
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迄今已经两千多年。
普通逻辑学作为分支之一,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发挥着基础的,重要的作用。
我国作为逻辑学发源国之一,《墨辩》,枚举思想为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同时,阐述了我们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让我们由自发的逻辑行为过渡到自觉的逻辑思维,学会严密的论证,反驳谬误,揭露诡辩。
概念。
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等同的适用于在它们外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它们是普遍的。
此内容包括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之间的关系,种类,还有关于定义的解释,下定义的方法,对划分的认识与相关规则,简明扼要的解释了这些基本要素本身以及之间所存在的联系。
判断。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判断包括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模态判断包括真值模态和规范模态;非模态判断包括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中,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是其主干,而复合判断包括负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联言判断。
我们的主要学习内容为非模态判断包括的多种判断类型。
以判断的多种类型为主线,串联不同种类判断之间的关系以构成该章节的知识结构重点。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普遍性结论是依据,而个别性结论是论点,它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
演绎推理主要包括简单推理判断和复合推理判断;简单推理判断包括囊括直接推理和三段论的性质判断推理和关系推理;复合判断推理包括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以及二难推理。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篇一《逻辑学导论》读后感哎呀妈呀,读了这本《逻辑学导论》,我这脑子啊,就像开了个新的窍似的!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呢:“这能有意思吗?”谁知道,读着读着,我就被它给“套牢”了。
书里讲的那些逻辑推理的方法和原则,就像是一道道神秘的密码,等着我去破解。
比如说,那个三段论,“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一开始我觉得这也太简单了吧,可仔细一想,这不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吗?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没搞清楚这些逻辑关系,才会在一些问题上犯迷糊。
我觉得逻辑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思维里那些紧闭的门。
可能有人会说,生活中用得着这么较真吗?但我觉得,还真用得着!比如说,在和别人争论的时候,要是能有理有据地用逻辑说话,那不是能把对方说得心服口服?不过,读这本书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那些复杂的概念和例子,让我觉得自己的脑子都要打结了。
我就会想,这玩意儿咋这么难呢?难道是我太笨了?但又一转念,嘿,这才是挑战嘛,要是都那么容易,还有啥意思?总之,读了《逻辑学导论》,我是又爱又恨。
爱它让我变得更聪明,恨它有时候让我头疼。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路读下来,值!篇二《逻辑学导论》读后感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一本叫《逻辑学导论》的书,这感觉,真是一言难尽啊!一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这本书的,心里想着:“逻辑学?能有多神奇?”可没想到,这一读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书里的各种逻辑规则和推理方法,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我眼前蹦跶。
比如说归纳推理,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这多有意思啊!我不禁想到,我们平时做的很多判断,可能都是基于这种不太严密的归纳,也许这就是我们会犯错的原因之一呢。
但是,读着读着,我也有点迷茫了。
那些复杂的符号和公式,让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一个迷宫,怎么都走不出来。
我就问自己:“我真的能搞懂这些吗?”可能对于一些逻辑天才来说,这都不是事儿,但对于我这个普通人来说,真的好难啊!不过,我又想,正是因为难,才有挑战的价值嘛。
逻辑学读后感怎么写
逻辑学读后感怎么写?逻辑学读后感1一直很敬重文学,数学,哲学这些基础学科,虽然相比一些应用学科这些可能不会在实际生活中有立竿见影的效用。
整天琢磨这些的人可能还给人一种吃饱了没事找事的感觉。
了解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之后,觉得所有复杂问题都可以简化为一串符号连接的公式,一目了然。
万物都充满了最严格的规则和秩序,了解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秩序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和解决方法。
我们有时候使用自以为正确的信息和方法进行推论,殊不知认识基础可能就有错,前提错误,推理再正确,也不会有正确的结论。
如罗素关于火鸡的故事:饲养场里一只爱作归纳的火鸡发现,第一天,主人一打铃就给它喂食。
然而,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并不马上做出结论,它继续收集事实并在多种情况下观察:雨天和晴天,热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
最后它的良心感到满意,得出结论“主人打铃后就会给我喂食”。
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圣诞节前夕,主人打铃后它跑出来觅食,主人却把它一把抓住,宰杀烹调后送上了餐桌。
“谎言重复千百遍就会被误认为是真理”,一个人长期处于各种错误信息的包围一种,处在不可靠的数字,数据,报表的包围中,久而久之也会有意无意的把它们当作是真的东西加以接受,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书中举了很多命题和推理的例子,很有意思。
据说苏格拉底曾劝男人们都去结婚,他的规劝是这样经行的:如果你娶到一个好老婆,你会获得人生的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个坏老婆,你会成为一个哲学家;你或者娶到好老婆,或者娶到坏老婆,所以,你或者获得人生的幸福,或者成为一位哲学家。
(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看来他对自己的职业还挺满意的。
据说他老婆不好,经常河东狮吼。
据说他长的很丑,又没钱,一天到晚就知道跟人辩论,以此来证明别人的无知,并证明他自己除了知道自己无知外其实一无所知。
给这种人做老婆还真是需要经常发发火,要不然怎么继续人生道路啊。
逻辑学读后感2上个月在旧书店看到了《逻辑学是什么》这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于是就做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逻辑学入门观后感
逻辑学入门观后感最近看了逻辑学入门的相关东西,那感觉就像是突然拿到了一把能打开好多神秘大门的小钥匙。
以前总觉得逻辑这东西挺玄乎的,就像是那种只有超级聪明的人才能玩得转的游戏。
但是看了入门的知识之后,我发现其实逻辑就在我们身边,就像个调皮的小影子,一直跟着我们,可我们却没怎么正眼瞧过它。
书里或者课程里讲的那些基本概念,一开始有点像一团乱麻。
什么命题啊、推理啊,就像是一群奇奇怪怪的小怪兽,每个都有自己的脾气。
比如说命题吧,简单一句话,但是这里面就有真假之分,就像生活里有些人说的话靠谱,有些就纯粹是瞎扯。
这让我想到平时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有些话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仔细一琢磨,按照逻辑的规则来分析,就漏洞百出。
就像那种“我吃得多,所以我长得胖,那所有吃得多的人都胖”的想法,这在逻辑里就是以偏概全的错误。
现在明白了这个,再听到类似的话,我就想在脑袋里举起个小牌牌说“逻辑错误啦”。
推理部分更是有趣。
就像是在玩一场思维的捉迷藏。
从前提推出结论,就像是沿着一条小路去寻找宝藏。
不过要是中间哪一步走错了,那就可能掉进陷阱里,找到的不是宝藏而是一堆麻烦。
我就想起那些侦探故事,那些大侦探们其实就是逻辑大师。
他们通过一点点的线索,按照严密的逻辑推理,最后找出真相。
像福尔摩斯,他看到一个人的鞋子上有泥,就能推断出这个人去过哪里,这背后就是逻辑的力量。
而我们平常人可能看到泥鞋子就只是觉得脏,根本想不到背后的那些逻辑关联。
而且啊,学习逻辑学入门还让我在吵架(当然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吵架啦)上有了新的底气。
以前和别人争论,常常是自己觉得有理,但是被对方说得晕头转向,不知道怎么反驳。
现在呢,我就可以冷静地分析对方的话,看看他的逻辑是不是有问题。
要是他是在瞎搅和,我就能指出他的逻辑漏洞,就像找到对方防线的弱点一样,一击即中。
比如说,如果有人说“因为他学习好,所以他什么都好”,我就可以说“这可不对,学习好只是一方面,不能代表所有方面都好,你这是逻辑上的错误推理哦”。
逻辑学读书心得精选(6篇)
逻辑学读书心得精选(6篇)在这一周内,我品读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麦克伦尼编撰的《简单的逻辑学》。
正如书名所言,他将大众认为晦涩的逻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展现给了大家。
作为读者的我品尝这本书,不但体会到了逻辑学的高深,也丝毫没有丧失阅读的兴趣,甘之若饴。
正所谓逻辑原理简单,但是其作用和威力却大得惊人!读完可以看出麦克伦尼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很直接,那就是很多人日常逻辑性不突出,展现出低素质。
这是因为他们逻辑思考的能力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所受教育中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会导致很多麻烦的发生。
所以这本书在我看来更是一本工具书,没有任何理论教条,也不是正式的教科书。
第二章讲述了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第三章论证了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第四章逐个探讨了非逻辑思维的根源;第五章逐个解释了逻辑谬误的具体形式。
在全书第一章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重点刻画了什么是“观念”。
观念不是无根之花,对客观事物接触越多。
理解越深刻,观念就会越清晰。
我们人的认知啊,大体来说分为三个部分:客观存在的事物、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和我们为它创造的语言。
一个真命题的作用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与相应事物的客观事实联结起来;为伪命题就是观念偏离了事物的本源,错误观念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做出一厢情愿的假设的结果,它只能由我们自己负责;而语言的作用就是与观念相匹配,使得沟通清晰有效。
在前段时间参加的辩论赛我就认识到,辩论双方有时要互换论点进行辩论,很多时候在有限的时间就是煽动情绪,使用技巧为了反对而反对,并无坚持自己的真理可言。
这也是我本人不大热爱辩论的原因,没有求真,很难做到让真理越辩越明!总而言之,在这一周的阅读后,我头脑中的“逻辑”观念,更加地刻骨铭心。
可以这么说,倘若我们日常生活中缺乏逻辑的,那必定是“庸人自扰”,面对很多事情都会情绪失控,做不到真正的“不卑不亢”。
如何跨越“经历”和“阅历”的一词之差的鸿沟?我想可能这本书就是为我们搭建的桥梁吧。
逻辑学读书心得范文600字
逻辑学读书心得范文600字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
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
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
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
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存在就是合理”。
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
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
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其次,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
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原因是一系列的。
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C接着带来了D……,如图示:A→B→C→D……假设图中D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决事物的正确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
逻辑思路走到这里是值得表扬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还不够远。
C确实是导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
因果链的源头是A,A导致B,B导致C。
B和C都是一个过程结果,关于B的问题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够的干预,否则D的问题就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
陈院长常提到的“灯不亮了”故事就是一个典型,还有我们所知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
读《逻辑学导论》有感
读《逻辑学导论》有感逻辑学是研究概念、命题和推理的,特别是研究思维形式,并揭示与之有关的思维规律及思维方法的。
而要进行思维活动,就离不开运用概念、命题和推理;正确运用思维形式,遵守思维规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正确地进行思维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可以说,凡是在有思维活动的地方,就会有逻辑学的作用。
所以,我选择了逻辑学来学习。
人们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正确地进行思维活动,而逻辑学正是为人们正确地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规范。
由于逻辑形式、规律和方法是贯穿于具体思维活动中的,许多人虽然没有专门学过逻辑,但在长期、反复的思维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也可以自发地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并自发地使自己的思维合乎逻辑。
但是,仅仅靠自发是不能系统地掌握逻辑知识的。
与自觉的逻辑思维相比,自发的逻辑思维往往是有欠缺的。
特别是当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逻辑问题时,学过逻辑和没学过逻辑,逻辑学得好和学得不好就大不一样了。
而任何科学都是由概念、命题、推理组成的逻辑体系。
列宁曾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
”科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也就是运用逻辑形式、规律和方法的过程。
特别是在现代,逻辑学更是被直接应用于数学、语言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中,成为这些学科的必备的基础性研究手段。
总之,逻辑学对于认识事物、表达思想、开展论辩、进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作用。
在各门知识中,逻辑学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本《逻辑学导论》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是逻辑和语言,演绎,和归纳。
本书内容精妙详细,难以短时精读全书,以下仅述前两部分。
第一部分逻辑和语言这部分内容是逻辑学的基础,所以我花了最多时间在这部分上面,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这部分内容里,我感觉到自己领悟的知识最多也是最实用的。
逻辑逻辑学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们可以确认自己的一些天赋能力,并通过训练增强这些能力。
正确推理的界定有着许多客观标准,而如果不了解这些标准,也就无法运用它们。
学习逻辑学心得体会
学习逻辑学心得体会【篇一:逻辑学学习感受】201140503009工业设计钱心怡生活处处有哲学——在逻辑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现我错了,逻辑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很有意义,或者通俗点说,是很有用的学问。
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印度就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逻辑学说。
伴随着时代进步,逻辑学被广泛应用与其他科学领域,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不断革新,日益体现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走进了逻辑学习的神秘殿堂。
概念、定义、划分、判断、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原本以为晦涩深奥,抽象难懂的东西,经老师与实际相结合的讲述,一下子便豁然开朗。
以前总以为逻辑远在天边,没想到它就在我们眼前,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它解难答疑。
逻辑试题,尤其是老师上课偶尔展示的公务员的考试题中,大多是实用性的。
逻辑当中有一些定义是要牢牢记住的,但要重在理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例如划分、定义的规则,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真假性的断定,周延不周延的判断,除牢记规则外,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理论联系实践,注重运用,这是最为重要的。
经过了半年的学习,越来越感受到逻辑的魅力。
它不仅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更准确的论证和表达思想,揭露谬误,驳斥诡辩。
【篇二:学习逻辑学感想】结合本人实际,简述学习本课程后的体会(收获);并且提出对本课程的教学意见和建议。
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
时间过的真快啊,不知不觉间,学习逻辑学的课程也结束了。
在这段时间里面,伴随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使我们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迷茫,显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整天都不知道干什么。
就在我们处在迷茫的时候,它走进了我们的身旁,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它就是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
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使人在头脑中得到真正纯粹的思想,因为这门科学乃是思维的思维。
懂点逻辑真的很重要啊 ——读《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
懂点逻辑真的很重要啊——读《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逻辑是什么?如果让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他或许会说的头头是道;而这个问题如果抛给中学生,他或许就懵了。
一般社会人士事实上也是不讲逻辑的。
特别是近年的那些社会上的一些奇闻怪谈中的人物(一些悲剧事件不在此列,因为用纯理性的逻辑来说受害者应该怎么做,显然有些“冷冰冰”),多是不讲逻辑造成的。
例如电信诈骗这件事情,或者杀猪盘一类的事情,只要在短时间,例如刚刚从网上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其实很多时候网上认识的“女孩”,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女的)或者是一个帅气的男生,没几天对方开始以各种借口张口借钱,那么从很多经验来看,多是骗子。
正如“今日说法”节目的专家曾经给出的建议:电话直查123,半年不动情与钱。
这里的逻辑就是一个三段论的推理:凡是骗子都是想要骗钱的这个人这么快就开始向我借钱——————————————所以,十有八九这个人就是骗子你看,这里就运用了我们很熟悉的推理: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是要死的。
如果稍微懂点这样的逻辑知识,我想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桃花运或者发财机会,应该就不会让我们再轻易相信了。
当然,我们也就减少了被骗的概率。
好了,说回惟实推荐大家阅读的这本书:《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应该在这里先做个介绍,如果对逻辑问题感兴趣,可以先看看这两位老师都写了些啥书,以便自己学习之用。
先说彭漪涟老师。
彭老生于1935年,重庆涪陵人。
他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系主任,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逻辑学会会长。
长期从事逻辑学的教学与研究,曾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上海市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1961年,年仅27岁的他在《光明日报》连续发表了《关于形式逻辑科学与“正确思维”》等一系列的文章。
那本著名的《形式逻辑》就是彭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理出版的。
此书后经教研室同仁集体修改,多次再版,获得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逻辑学学习感受
逻辑学学习感受逻辑学是一门系统而严密的学问,由于其在哲学、数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我在大学期间也有幸接触到了这门学科,学习逻辑学对我的启示和帮助非常大。
首先,学习逻辑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不同,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
逻辑学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如何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如何从“因”推导出“果”,以及如何从“果”反推出“因”。
这样可以使我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避免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也可以预测和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变化。
其次,逻辑学的学习帮助我更好地掌握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在日常交流中,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但是语言自身也具有很多的缺陷和局限,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逻辑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审计语言的表达是否明确、准确、无歧义,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和推导说话者的意图和目的。
通过掌握这些技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言论,并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达成更加顺畅和有效的交流。
第三,逻辑学学习让我更加注重细节和精确表达。
逻辑学强调严密的证明和推理,要求每一步的过程都必须是准确的、逻辑清晰的。
这就需要我们注重细节,并准确表达每一步的思考过程。
在我学习逻辑学的过程中,每次做题都需要我认真琢磨题目中的细节要点,精确地梳理推广过程。
这种精细工作贯穿于整个逻辑学学习过程,这种精细和细致的工作习惯在其他学科领域也同样得到了体现。
最后,逻辑学的学习让我对于常识和哲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逻辑学是在对于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和命题进行深度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出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于领域中的常识和哲学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通过逻辑学的学习,我能够从对于命题和概念的详细分析中洞察到领域内部的哲学思考,这种深度思考也让我更能够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含义。
总的来说,逻辑学的学习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很多启示,让我更加注重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在学术和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逻辑读后感
逻辑读后感在逻辑学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思考与推理的方法和原则。
通过学习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我不仅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价论证,还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首先,在逻辑学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正确的论证。
论证是一种通过提供有力的证据和合理的推理来支持自己观点的方法。
在过去,我常常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见和情感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明白了只有提供充分的证据和严密的推理才能够让人信服。
因此,我会更加注重事实和证据,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逻辑学中,我还学到了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推理。
错误推理是指在推理过程中犯下的错误,例如武断、诉诸感情和搬弄是非等。
以前,我常常会因为情绪的影响而犯下这些错误推理,导致我无法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学会了如何分辨正确的推理和错误的推理,并如何运用逻辑原则来纠正错误的推理。
这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冷静和理性,避免了一些常见的思维误区。
此外,逻辑学还教会了我如何分析和评价他人的论证。
在过去,当我阅读一篇文章或听一场演讲时,常常无法全面地理解和评价其中的论证。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学会了进行逻辑分析,包括辨别前提和结论,评估证据和推理链的合理性等。
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论证,发现其中的逻辑问题,并提出批判性的问题。
这不仅使我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他人的观点,还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理性的讨论和辩论。
最后,在逻辑学中,我学会了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作为一个思维科学,逻辑学强调思考和语言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清晰、简明和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逻辑原则不仅能够帮助我整理自己的思绪,还能够帮助我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让我的写作和演讲变得更加地有条理和有力。
总的来说,学习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不仅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价论证,还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逻辑学的读书笔记
逻辑学的读书笔记逻辑学,这门古老而深邃的学科,宛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思考的路径,指引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辨别真伪,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清晰思考和理性判断的大门。
在逻辑学的开篇,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
它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盒子,我们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放进同一个盒子里,从而方便我们对它们进行分类和理解。
例如,“水果”这个概念,就包含了苹果、香蕉、橙子等各种具有特定特征的食物。
清晰准确地定义概念对于我们的思考和交流至关重要,否则就容易产生混淆和误解。
命题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
命题有真有假,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需要依据客观事实和逻辑规则。
比如“今天是晴天”这个命题,其真假取决于当天的实际天气情况。
而复合命题,如“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带伞”,则涉及到条件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根据各种命题来做出决策和行动。
推理则是从已知的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过程。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的结论,具有必然性。
比如“所有的人都会死亡,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亡”。
而归纳推理则是从特殊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具有或然性。
比如我们观察到很多天鹅是白色的,从而得出“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结论,但这并不是绝对肯定的,因为可能存在其他颜色的天鹅我们还没有发现。
在学习逻辑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逻辑谬误的存在。
常见的逻辑谬误有偷换概念、循环论证、以偏概全等等。
偷换概念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悄悄地改变了某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导致论证的错误。
循环论证则是把需要证明的结论当作前提来使用,没有提供真正的证据。
以偏概全是根据个别事例或不充分的样本就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这些逻辑谬误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果我们不加以警惕,就很容易被误导。
学习逻辑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学术研究中,严谨的逻辑能够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学习逻辑学的心得(通用4篇)
学习逻辑学的心得(通用4篇)学习逻辑学的心得篇1学习逻辑学的心得自从我开始学习逻辑学以来,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思维的学科,它帮助我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一、理解逻辑学的重要性我开始学习逻辑学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它在我的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中有多么重要。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明白了逻辑学是如何塑造我们的思考方式的。
无论是进行有效的沟通,还是解决复杂的问题,逻辑推理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习基本逻辑概念在学习逻辑学时,我首先学习了基本逻辑概念,如命题、前提、结论和推理。
这些概念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非常有用。
我学会了如何用这些概念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使我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更有信心。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学教会了我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深入分析问题,质疑表面观点,并寻找真相的能力。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逐渐养成了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这使我能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更准确地评估证据,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四、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学也教会了我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需要推理和思考,而逻辑学正是提供了我们进行有效推理的工具。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学会了如何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学习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
我学会了如何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些技能不仅在我的学术成绩中有所体现,而且在我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强烈建议大家学习逻辑学,无论你是否有志于成为一名逻辑学家,逻辑学都能帮助你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你在任何领域都能更好地发挥。
学习逻辑学的心得篇3学习逻辑学是一种非常有意义且充满挑战性的经历。
自从我开始学习逻辑学以来,我逐渐认识到,逻辑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更多人分享这一领域的乐趣。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最新3篇)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最新3篇)逻辑学作为人们进行思维所必须运用的思维工具,是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的。
那么学习逻辑学都有哪些心得体会呢?的精心为您带来了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最新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人作为万物之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而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的规则,也就是需要应用必要的逻辑学知识,否则就达不到认识世界的目的。
正应为如此,所以世界各国历来就有把逻辑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文化基础课而加以研习的传统。
因此,学习逻辑学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一、上课体会通过一学期逻辑课的学习,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得到了改变。
比如学完复合命题及其推理后,我发现推理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帮助。
例如:如果捕杀了田鼠,那么蜜蜂繁殖多;如果蜜蜂多,那么传授花粉好;所以,如果捕杀了田鼠,那么三叶草就丰收。
其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如果q,那么r;如果r,那么s;所以,如果p,那么s.假言连锁推理的结论虽然由于是假言命题而是不完全确定的,但由于假言命题的前后件具有蕴涵关系,所以该种推理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特别是在法庭辩论中,就经常要运用这种推理。
而归谬推理在证明和反驳过程中经常运用,这是一种颇具力度的间接反驳方法二、逻辑学的意义(一)对现实生活的意义1、学习、掌握逻辑学知识,有助于人们获得新的知识。
人类的一切真知,就其根源而言,都只能来源于变革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一切知识的获得都必须亲自去实践。
事实上,人类的许多知识都是通过间接的途径获得的,这就是所谓的间接知识。
人们要获得间接知识,就需要运用推理等逻辑知识。
2、学习、掌握逻辑知识,有助于人们准确的表达思想,严格的论证思想。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离不开思想交流的。
而要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就需要把自己的思想准确的表达出来,并加以论证,以便让别人能够理解。
在思想的表达和论证过程中,都要运用概念、命题、推理等逻辑知识。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
逻辑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逻辑学学习感受】生活处处有哲学——在逻辑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在大一下学期,接触到逻辑学这门学科。
起初,感觉它很神秘,同时又感觉它可能很无聊,因为在我以前的意识中,逻辑学是很形而上的,似乎很空洞,可当我真正接触到它时,我发现我错了,逻辑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很有意义,或者通俗点说,是很有用的学问。
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我的感受——生活处处有哲学。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被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
”第一堂课上,唐老师就向我们讲述了逻辑学的重要地位。
逻辑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唐老师这样总结到。
在真正学习逻辑之前,我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便有幸去接触逻辑学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印度就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逻辑学说。
中国的明辩、印度的因明和西方的逻辑,三大逻辑流派各自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在世界逻辑史上鼎足而立,交相辉映。
传统形式逻辑、现代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逻辑学大家族十分兴旺。
伴随着时代进步,逻辑学被广泛应用与其他科学领域,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不断革新,日益体现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逻辑学是从结构方面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随着学习的深入,渐渐走进了逻辑学习的神秘殿堂。
概念、定义、划分、判断、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世界很是丰富多彩。
怎么才能学好逻辑学呢?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关注到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简单的背诵记忆,对于逻辑学的学习收效甚微,有很多东西需要去理解,“用心去学”。
消除神秘感,应该算是第一步,同时也是我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原本以为晦涩深奥,抽象难懂的东西,经老师与实际相结合的讲述,一下子便豁然开朗。
以前总以为逻辑远在天边,没想到它就在我们眼前,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它为我们解难答疑。
死记硬背应该说是中国文科学生的擅长,不会这项技能,很难经过那千军万马争渡的独木桥。
《逻辑学》读书笔记
《逻辑学》读书笔记《逻辑学》读书笔记篇1《逻辑学》读书笔记日期:2023年6月15日书名:《逻辑学》作者:X页数:100-120页【读书心得】《逻辑学》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逻辑学的本质和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逻辑学不仅仅是推理和论证,它还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逻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概念、推理、证明等,让我受益匪浅。
【主要内容】1.逻辑学的定义和作用:作者介绍了逻辑学的定义,即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
逻辑学在哲学、科学、法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概念的定义和分类:作者介绍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概念是逻辑学的基础,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是推理和论证的前提。
3.推理的规则和方法:作者介绍了推理的基本规则和常用的推理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
正确运用推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得出可靠的结论。
4.证明的定义和步骤:作者介绍了证明的基本定义和步骤,即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
证明是逻辑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正确证明论点是科学方法和法律论证的基础。
【思考问题】1.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学?2.逻辑学在科学方法和法律论证中的应用是什么?3.逻辑学的发展前景如何?【建议与改进】1.增加案例分析:建议作者在书中增加一些案例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逻辑学的应用。
2.强调实践操作:建议作者在书中强调逻辑学的实践操作,如写作、辩论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逻辑学的方法。
《逻辑学》读书笔记篇2《逻辑学》读书笔记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名为《逻辑学》的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逻辑学的理论和实践。
作者通过对逻辑学基本概念的阐述,阐述了逻辑学的历史和现代应用,并探讨了逻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作者详细阐述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如命题、推理、论证等。
作者还介绍了逻辑学的历史发展,从古希腊的逻辑学开始,一直到现在逻辑学的广泛应用。
其次,作者详细介绍了逻辑学的实践应用,包括如何运用逻辑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运用逻辑学来证明或反驳一个观点,以及如何运用逻辑学来编写有效的论证等。
《身边的逻辑学》读书报告
《身边的逻辑学》读书报告对于《身边的逻辑学》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是PDF版的,后来读着感觉挺不错的,又加上自己曾经是个理科生,也比较喜欢逻辑这个东西,于是在后期便买了这本书的纸质版。
买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稍微留意下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伯纳派顿,曾任贝勒大学医学院神经肌肉疾病部主任……总之就是神经科方面的医生。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神经科的医生,不去写医学方面的书,来写逻辑学,能写的好吗?这不是误人子弟吗!于是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确实不怎么样。
当我慢慢进入这本书的时候,渐渐的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思维方式存在许多漏洞,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清晰的思考,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更不能清楚的看到事情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这才发现这是经常错误的思考习惯所导致的,而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个矫正思维角度的作用。
虽然在这本书中,作者有时说话也是自我矛盾,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本不错的逻辑学书籍。
就像戴维罗森菲德医生所说的那样:“这本书讨论了神经学、政治学、经济学与社会学,除了带有自助读物的活力外,也不失哲学与逻辑学的本色……对逻辑学、哲学、政治学以及如何在职场生存有兴趣的人,会觉得这本书是相当有趣且极具娱乐价值的作品。
”以上是对这本书的大致感觉,下面我来具体谈谈读完这本书的感受。
导论:简单的真理不简单“我们有大脑,却为什么不能清晰思考、理性生活?”书的第一页就突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这么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是的,每个人都有大脑,每个人的大脑都能具有思考的能力,当然,排除一些确实有思维障碍的人;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会有人,因为一时冲动杀害了自己岳父一家?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人不能认清真相,老老实实的把钱交给骗子?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不能做正确的事,以及正确的做事?原因虽然不是极其肯定,但也占了绝对的比例:我们不能清晰的思考!为什么不能清晰的思考?因为我们懒,因为我们懒得去仔细思考,我们习惯于依赖长久以来建立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就像是动物的应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晰思考离不开逻辑学
——读《身边的逻辑学》有感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说“逻辑没有爱情的一半重要,但它能证明事情。
”逻辑能证明人们是不是在跟你胡扯,这样你就能知道真相。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这句取自《圣经》的箴言镌刻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总部的大厅内墙上。
由此可见,唯有清晰思考才能认识真理,洞悉现实,了解事物的真貌。
伯纳·派顿(Bernard M. Patten)的这本《身边的逻辑学》是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学入门书,它通过引用我们身边的大量实例,不仅说明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教人如何清晰思考和理性生活,目的是让我们辨别出充斥于政治、经济、广告等等之中那些看似合理、实际是谎言的说辞。
书中用传统逻辑学的理论分析了日常交谈、投资建议、传媒宣传等诸多领域的“谎言”:过度概括、模糊定义、错误类比、片面拣选证据、集体思维、回避问题等等。
这本书条理分明又不失幽默,解说深入浅出,举例广泛遍及社会各个领域。
每一章节后还设计了小练习,这让读者阅读时兴趣十足。
最后一章以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故事重温全书的重点。
联系到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书可谓亲切通俗、简单实用。
下列略举一二。
(一)广告中的过度概括
在数学上,从概括到特定的推理称为演绎推理,从特定到概括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找到反例,就能证明概括有误。
所有科学原则都是暂定的。
比如,光速不变原理是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但2011年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研究结果,科研人员在让中微子进行近光速运动时,其到达时间比预计的早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对此,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中微子是以比光速快60纳秒的速度运行。
如果这一发现被验证为真,将颠覆支撑现代物理学的爱因斯坦相对论。
科学原则尚且如此,我们欣赏过的广告又如何呢?广告中的不合理因素有很多,作者重点研究了过度概括,指出:广告的概括合理必须建立在证据上,而证据必须包括公平的样本,而非刻意挑选的例子。
例如,某明星使用某品牌洗衣粉,一方面说明明星拿的报酬越多,她的代言越可能带有偏见;另一方面,广告暗示我们也该使用该洗衣粉,作者称此为“隐含缺乏保证的概括”,而且即使一个明星使用洗衣粉后有效并不能说明广大的消费者使用后也有效。
许多广告含有非理性的过度概括。
(二)错误类比是一种思考错误
作者指出:人类与机器的类比通常是错误的。
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将整个美国政府比作一艘航行在历史航道上的巨轮,林肯总统就是这艘航船的船长,这首诗感情诚挚,感人颇深。
尼克松总统也经常说,他是驾驶国家之船的船长。
然而,总统与船长的权力地位完全不同,所受约束的对象也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地方只是“绝对的指挥权”,这正
是尼克松所需要的,不过他因为滥用权力,最后不得不辞去总统职务。
作者导出一个教训:机器类比很容易让人上当,要小心。
在数学中,类比推理是推理与证明中的重要思维方式,但是类比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却形似神离。
例如以下两小题:
①设函数f(x)=x2+bx, (x≥1),若f(x)是递增函数,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②设数列{a n}的通项a n =n2+bn, (n∈N*),若{a n}是递增数列,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这两小题都涉及到单调性,但对象完全不同,第①题涉及的是函数,第②题考查的是数列,它们在单调性方面的定义并不相同,因此这两题的解法也完全不同。
(三)集体思维的盲点
集体思维是社会思维的形式之一,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
但为了顺从团体而远离真理,并以团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时,就出现了“团体盲思”的现象。
作者举了这么一个例子: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实验室进行实验,要求123名受试者比较一条线与其他三条线,而这三条线中只有一条线与第一条线长度相同。
在个别作答时,正确率达99%,在分组作答时(里面掺杂研究助理,以错误答案误导受试者),却有36.8%的人接受团体的错误判断,四分之一的人能维持独立思考,而这些人当然也就不会接受错误判断,大多数未能独立思考的人,认为与团体立异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因此无论如何都要避免,而一部分能独立思考的人,却仍然接受错误判断,因为他们“不想破坏结果”。
曾有研究报告指出,当群众人数越多时,群众的智商就越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广告不需要过于复杂,只需要能让群众快速理解。
因此,千万不要一味地跟着群众起舞,维持独立思考,才能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不能坚持独立思考,觉得“别人是对的,自己是错的”,或者听从大多数人的结果。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可以引导每一位学生对提出的各种结果进行评价,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用实例或演绎来证明真伪。
逻辑,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或显现,或隐藏。
伯纳·派顿的《身边的逻辑学》以崭新的视角、详实的事例和严密的推理引导读者清晰思考,辨别真伪。
那么,这本书中所有的原则和教训都是正确的吗?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即可:“不要不假思索地接受任何简单答案,尤其是回答复杂问题的简单答案。
”
阅读,给我的最大馈赠是精神的愉悦与涤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