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合集下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PAGE

� � � �
凝胶浓度的选择与被分离物质分子量密切相关
二、电泳的原理
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native-PAGE)

生物大分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与分 子筛效应。不同的核酸或蛋白质,它们的分子量大小及构 型不同,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不同。电泳时的泳动率就不 同,从而分出不同的区带。在电泳分离后能保持蛋白质和 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生物活性。
三、电泳操作流程 (SDS-PAGE)
1.制备PAGE胶
固定玻璃板 灌注分离胶,水封, 静置待凝固 吸干水,灌注浓缩胶,插入梳子, 静置待凝固
注意: a.催化剂TEMED要在注胶前加入,否则胶凝结而无法灌注. b.空气中的氧气的存在影响凝胶的聚合,因此,水封的 目的是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并且使分离胶顶部平整。
相对迁移率 mR =
蛋白质样品区带中心迁移距离(cm) 溴酚蓝区带中心迁移距离(cm)
四、电泳的应用
常规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适合于核苷酸多态性和蛋 白质的分析、分离。 SDS-PAGE则常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蛋白质的 亚基数。目前已发现有些蛋白质不能用 SDS-PAGE测定分 子量。如电荷异常或构象异常的蛋白质,带有较大辅基的 蛋白质(某些糖蛋白)以及一些结构蛋白,如胶原蛋白等。
c.Acr和Bis具有神经毒,操作时应戴手套。Acr/Bis储液于棕色 瓶4℃保存。
2.加样
电泳槽内注入电极缓冲液, 使其完全淹没浓缩胶顶部, 小心拔出梳子
经SDS处理的样品, 于沸水中加热3 min, 以除去亚稳态聚合。
用微量移液器于距 槽底三分之一处进样
3.电泳
加样后的凝胶,应立即电泳。 样品进浓缩胶,电流控制在20-30 mA; 样品进分离胶,电流控制在40-50 mA。 待溴酚蓝条带泳动到距离胶板前沿约1-2cm处, 停止电泳。

电泳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电泳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电泳技术.第一节第二节电泳技术概述常见电泳技术.常见电泳技术第二节纸电泳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梯度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印迹电泳毛细管电泳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称Acr) 和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m ethylene-bisacrylamide,简称Bis)在加速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并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以此凝胶为支持物的电泳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PAGE应用围广,可用于蛋白质、酶、核酸等的分离、定性、定量及少量的制备,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等。

.1、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特点①可用于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特点②更高的灵敏度:10-9~10-12 mol/L③化学惰性好,电泳时不会产生“电渗”④电泳分离的重复性好⑤透明度好,便于照相和复印⑥机械强度好,有弹性,便于操作和保存.⑦无紫外吸收⑧可用作固定化酶的惰性载体2、凝胶聚合的原理及有关特性(1)聚合反应凝胶单体丙烯酰胺加速剂四甲基乙二胺AcrTEMED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催化剂过硫酸铵(AP) 或核黄素.(2)凝胶孔径的可调性及其有关性质①凝胶性能与总浓度及交联度的关系T(Acr和Bis总浓度)(%)= C(交联剂百分比)(%)= abmbab100100其中a=Acr克数,b=Bis克数,m=缓冲液体积(mL)a/b(W/W)与凝胶的机械性能密切相关a/b>100 a/b=30 凝胶脆易碎,坚硬呈乳白色凝胶呈糊状,易于断裂完全透明而又有弹性C=6.5−0.3T不同浓度的单体对凝胶性能影响很大,Davis的实验发现Acr<2%,Bis<0.5%,凝胶就不能聚合。

当增加Acr浓度时要适当降低Bis的浓度。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7、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30.3gTris,188g甘氨酸,10gSDS,用蒸馏水溶解至1000ml,得0.25mol/L Tris-1.92mol/L甘氨酸电极缓冲液。临用前稀释10倍。
8、转移缓冲液:配制1L转移缓冲液,需称取2.9g甘氨酸、5.8gTris碱、0.37g SDS,并加入200ml甲醇,加水至总量1L。
ß
把膜置于第二抗体中,温和振荡2小时
ß
在TBST中洗膜1小时,中间更换4次
ß
显影,定影这一步骤为最重要的步骤之一,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必须小心仔细,我们在实验中采用的是上海康成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化学超敏发光试剂盒,说明书另附PDF。在实验中发现有时发光很快减弱;肉眼可以看到发光,但是底片显不出来等问题。联系了康成公司的技术员,改动如下:膜与发光显色剂接触时间改为2分钟(不是说明书中的5min),底片压片时间2分钟。显影时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如严格的避光,压片前注意排除气泡,压片过程中底片不能接触液体等,按照一定的规则放置膜。将底片压片曝光结束后,将其中一角折起以助定位。定影后将膜贴于显出的条带,条带旁表明marker条带。底片注明实验日期、名称。
(2)分类
western显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i.放射自显影
ii.底物化学发光ECL
iii.底物荧光ECF
iv.底物DAB呈色
现常用的有底物化学发光ECL和底物DAB呈色,体同水平和实验条件的是用第一种方法,目前发表文章通常是用底物化学发光ECL。只要买现成的试剂盒就行,操作也比较简单,原理如下(二抗用HRP标记):反应底物为过氧化物+鲁米诺,如遇到HRP,即发光,可使胶片曝光,就可洗出条带。
2.针对样品的常见问题
B.做线粒体膜UCP2蛋白的Western Blot(以下简写成Western Blot),提取线粒体后冻存(未加蛋白酶抑制剂),用的博士德的一抗,开始还有点痕迹,现在越来越差,上样量已加到120μg,换了个santa cruz的一抗仍不行。是什么原因?蛋白酶抑制剂单加PMSF行吗?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1.仪器装置通常由稳流电泳仪和圆盘或平板电泳槽组成。

其电泳室有上、下两槽,每个槽中都有固定的铂电极,铂电极经隔离电线接于电泳仪稳流挡上。

2.试剂(1)溶液A 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6.6g,四甲基乙二胺0.23ml,加0.1mol/L盐酸溶液48ml,再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置棕色瓶内,在冰箱中保存。

(2)溶液B 取丙烯酰胺30.0g、次甲基双丙烯酰胺0.74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滤过,置棕色瓶内,在冰箱中保存。

(3)电极缓冲液(pH8.3) 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g、甘氨酸28.8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置冰箱中保存,用前稀释10倍。

(4)溴酚蓝指示液取溴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0ml 与90%乙醇5ml,微热使溶解,加20%乙醇制成250ml。

(5)染色液取0.25%(W/V)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2.5ml,加12.5%(W/V)三氯醋酸溶液至10ml。

(6)稀染色液取上述染色液2ml,加12.5%(W/V)三氯醋酸溶液至10ml。

(7)脱色液 7%醋酸溶液。

3.操作(1)制胶取溶液A2ml,溶液B5.4ml,加尿素2.9g使溶解,再加水4ml,混匀,抽气赶去溶液中气泡,加0.56%过硫酸铵溶液2ml,混匀制成胶液,立即用装有长针头的注射器或细滴管将胶液沿管壁加至底端有橡皮塞的小玻璃管(10×0.5cm)中,使胶层高度达6~7cm, 然后徐徐滴加水少量,使覆盖胶面,管底气泡必须赶走,静置约30分钟,待出现明显界面时即聚合完毕,吸去水层。

(2)标准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电泳将已制好的凝胶玻璃管装入圆盘电泳槽内,每管加供试品或标准品溶液50~100μl,为防止扩散可加甘油或40%蔗糖溶液1~2滴及0.04%溴酚蓝指示液1滴,也可直接在上槽缓冲液中加0.04%溴酚蓝指示液数滴,玻璃管的上部用电极缓冲液充满,上端接负极、下端接正极。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步骤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步骤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步骤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蛋白质的方法。

以下是一般
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步骤:
1. 制备凝胶:将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通常是二甲基亚砜)在缓冲液中混合,加热溶解,然后迅速倒入电泳槽或制备模具中,留下一端可以装入电极。

2. 固化凝胶:将凝胶慢慢冷却至室温,使其固化。

这通常需要约30分钟至1小时。

3.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与一定体积的加载缓冲液混合均匀(可以包含甲基绿或其他荧光染料),并加热处理。

这样做是为了使样品蛋白质裂解、去除二硫键、破坏二级和三级结构,以使所有蛋白质都呈线性链状。

4. 加载样品:用微量移液器向凝胶中的小孔加入已经处理好的样品。

5. 进行电泳:将电泳槽连接至电源并设定合适的电压和电流。

根据待测蛋白质的大小和分子量,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泳条件(如电压、电流和时间)。

6. 着色和显影:电泳结束后,用染料染色或其他方法可视化蛋白质。

通常使用染料如明胶蓝或银染法来增强蛋白质的显色。

7. 分析和解读:根据电泳图像,分析和解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情况,如判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纯度等。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为一般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步骤,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有所变化。

同时,操作和设备使用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 引言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方法。

通过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将蛋白质变性并赋予负电荷,在凝胶电泳中,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使蛋白质在电场中向阳极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SDS-PAGE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复杂蛋白质混合物的分离、蛋白质组学研究等领域。

它具有简单易行、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以及可以与其他技术(如质谱、Western blot 等)结合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SDS-PAGE的原理、实验步骤和关键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的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以便读者在实验中参考。

2. 原理SDS-PAGE的原理基于SDS的作用。

SDS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均匀地带上负电荷,同时使蛋白质变性并展开成线性构象。

在电泳过程中,SDS包裹在蛋白质中,使蛋白质的电荷密度保持均一,从而使蛋白质的迁移速率仅与蛋白质的分子量有关,而与蛋白质的电荷无关。

SDS-PAGE通常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稳定性强的凝胶材料,通过聚合物的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在凝胶电泳过程中,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蛋白质能够在凝胶孔隙中以不同程度的速率迁移。

3. 实验步骤3.1. 制备凝胶1.准备1.5 M的Tris缓冲液,pH 8.8。

2.准备汀凝胶的原液,将30%丙烯酰胺溶液、1.5 MTris缓冲液和10%过硫酸铵按照体积比例(29:1:10)混合均匀。

3.快速加入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溶液至原液中,并迅速倒入凝胶模具中。

4.在凝胶模具上方加入异丙醇以防止凝胶表面生成凝胶。

3.2. 样品处理1.取适量的蛋白质样品。

2.加入相应的样品加载缓冲液(含有SDS和还原剂,以及测量样品体积比例的溶液)。

3.在冰上煮沸5分钟,使蛋白质样品变性并带上负电荷。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子电泳分
离技术,它可以用来分离、鉴定、分析不同分子量的碱基链,以及抗
原和抗体。

PAGE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分离层来分离和分析物质
的一种电泳技术,具有灵活性好、精密度高等优点,一直被应用于生
物学研究中。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作为生物分子电泳的基础技术,用
于分离纯化各种类型的微缩生物,包括蛋白质,核酸和糖苷。

由于这
种技术具有灵活性强、精密度高,一直广泛应用于多学科领域。

分离Pakage包括多个步骤,包括以下几种步骤:样品制备、电泳、高压灌注、凝胶固定等。

PAGE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相中分子在凝胶中受到质子交换效应、静电力场和电迁移矢量力的影响,使不同分子类型在空间上形成
不同分布,进而可以检测出不同分子类型的特征。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
特点是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多种组分,而且可以快速、灵活、有效地
分离出不同的分子,可以用来分析多种环境和生物样本中的物质。

PAGE技术在生物研究中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使用PAGE可以快速、精准地检测出各种生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碱基链和抗原抗体。

另外,PAGE的质量控制指标相当严格,可以保证对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由此
可见,这种PAGE技术在分离物质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受到了生物
学研究的广泛应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SDS-PAGE分离蛋白质的原理;2.掌握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1、电泳:(1)定义: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

(2)影响电泳效果的因素:①带电颗粒的大小和形状:颗粒越大,电泳速度越慢,反之越快;②颗粒的电荷数:电荷越少,电泳速度越慢,反之越快;③溶液的粘度:粘度越大,电泳速度越慢,反之越快;④溶液的pH值:影响被分离物质的解离度,离等电点越近,电泳速度越慢,反之越快;⑤电场强度:电场强度越小,电泳速度越慢,反之越快;⑥离子强度:离子强度越大,电泳速度越慢,反之越快;⑦电渗现象:电场中,液体相对于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⑧支持物筛孔大小:孔径小,电泳速度慢,反之则快。

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1)定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以聚丙烯胺凝胶作为载体的一种区带电泳。

SDS-PAGE: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引进SDS(十二烷基磺酸钠)(2)SDS的作用SDS是一种阴离子去垢剂,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

由于SDS带有大量负电荷,好比蛋白质穿上带负电的“外衣”,蛋白质本身带有的电荷则被掩盖,即消除了蛋白质分子之间电荷差异。

因此在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度则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大小(3) SDS-PAGE分类:¾SDS-PAGE按照缓冲液pH值和凝胶孔径差异分为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两大类:连续系统: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和分子筛效应。

不连续系统:缓冲液离子成分,pH,凝胶浓度及电位梯度均不连续性,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因而其分离条带清晰度及分辨率均较前者佳(4)聚丙烯胺凝胶的生成:聚丙烯胺凝胶由丙烯酰胺单体(Acr)和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

《中国药典》(2020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中国药典》(2020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五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法)SDS-PAGE法是一种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本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大多数蛋白质都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按重量比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分子所带的负电荷远远超过天然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消除了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电荷效应,使蛋白质按分子大小分离。

本法用于蛋白质的定性鉴别、纯度和杂质控制以及定量测定。

1.仪器装置恒压或恒流电源、垂直板电泳槽和制胶模具。

2.试剂(1)水。

(2)分离胶缓冲液(4×,A液) 1.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8.15g,加适量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值至8.8,加水稀释至100mL。

(3)30%丙烯酰胺溶液(B液)称取丙烯酰胺58.0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0g,加温水溶解并稀释至200mL,滤纸过滤(避光保存)。

(4)10%SDS溶液(C液)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四甲基乙二胺溶液(TEMED,D液)商品化试剂。

(6)10%过硫酸铵溶液(E液)称取过硫酸铵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建议临用前配制,或分装于-20℃可贮存2周。

(7)浓缩胶缓冲液(4×,F液)0.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5g,加适量水使溶解,用盐酸调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mL。

(8)电极缓冲液(10×)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0g、甘氨酸144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约800mL,用盐酸调节pH值至8.1~8.8之间,加水稀释至1000mL。

(9)非还原型供试品缓冲液(4×)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蓝20mg、十二烷基硫酸钠8.0g,量取甘油40m1,加水溶解并稀释至约80mL,用盐酸调节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mL。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作用: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糖核苷酸。

作用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

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

而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

该技术最初由shapiro于1967年建立,他们发现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电荷因素)。

SDS是阴离子去污剂,作为变性剂和助溶试剂,它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分子的二、三级结构。

而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能使半胱氨酸残基间的二硫键断裂。

在样品和凝胶中加入还原剂和SDS后,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和SDS 结合成蛋白- 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原有的电荷量,这样就消除了不同分子间的电荷差异和结构差异。

SDS-PAGE一般采用的是不连续缓冲系统,于连续缓冲系统相比,能够有较高的分辨率。

浓缩胶的作用是有堆积作用,凝胶浓度较小,孔径较大,把较稀的样品加在浓缩胶上,经过大孔径凝胶的迁移作用而被浓缩至一个狭窄的区带。

当样品液和浓缩胶选TRIS/HCL缓冲液,电极液选TRIS/甘氨酸。

电泳开始后,HCL 解离成氯离子,甘氨酸解离出少量的甘氨酸根离子。

蛋白质带负电荷,因此一起向正极移动,其中氯离子最快,甘氨酸根离子最慢,蛋白居中。

电泳开始时氯离子泳动率最大,超过蛋白,因此在后面形成低电导区,而电场强度与低电导区成反比,因而产生较高的电场强度,使蛋白和甘氨酸根离子迅速移动,形成以稳定的界面,使蛋白聚集在移动界面附近,浓缩成一中间层。

此鉴定方法中,蛋白质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与所带电荷和分子形状无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为PAG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一种常用电泳技术。

实验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实验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实验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目的1.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及其应用范围;2.熟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相关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原理1.聚丙烯酰胺凝胶简称为PAGE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

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

而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

3.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具有变性和助溶特性,可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并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使SDS蛋白质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4.SDS-PAGE可使蛋白质在Tris-甘氨酸(pH8.3)缓冲液中,通过电泳的方法分离不同分子量蛋白质或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实验技术。

实验步骤(一)相关溶液的制备1. 30%丙烯酰胺(Acr):称Acr 29g,甲叉双丙烯酰胺(Bis)1g,加蒸馏水至100mL,过滤后置棕色瓶中,4℃贮存可用1-2月。

2. 10%SDS(十二烷基磺酸钠):10g SDS 68℃助溶于纯水。

3. 1.5mol/L pH8.8 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18.2g,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8.8,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4. 1.0mol/LpH6.8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12.1g,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6.8,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5. 10%过硫酸铵(AP)6. TEMED(四甲基乙二胺)7. 2×样品溶解液:1.0mol/L Tris-HCl(pH6.8) 1mL, SDS200mg,β-巯基乙醇0.5mL (临用前加入,也可以200mmol/L二硫苏糖醇代替),溴酚蓝3mg,甘油2mL,最后定容至10mL。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名词解释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名词解释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凝胶电泳过程中使用一种带有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可以将蛋白质分子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使其在电场中按照分子质量大小进行迁移,最终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并且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生物工程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实验操作步骤以及相关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一、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SDS线性化蛋白质:SDS是一种带有强烈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在凝胶电泳过程中,SDS可以与蛋白质分子中的亲水残基相结合,并使蛋白质分子呈线性状态,从而使蛋白质的电泳迁移速率与其分子质量成正比。

2. 分子质量分析:在电泳过程中,由于SDS的作用,所有蛋白质分子都被线性化处理,并且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率只与其分子质量大小有关,因此可以根据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来推断其分子质量。

3. 分离效果:由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蛋白质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因此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可以在凝胶中得到有效分离,形成清晰的电泳带。

二、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分离与鉴定: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将混合蛋白质样品有效地分离并形成清晰的电泳带,便于后续的蛋白质鉴定和分析。

2. 蛋白质定量: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来确定实验结果。

3.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为进一步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SDS的作用下,蛋白质分子被完全 包裹,消除了电荷对分离的影响,仅 根据分子量大小在凝胶孔径中进行分 离。
在电场的作用下,小分子蛋白质可以 容易地通过凝胶孔径,而大分子蛋白 质则受到较大的阻力,无法通过,从 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蛋白质 组学研究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可用于 蛋白质的表达、纯化、鉴定和功能研 究。
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
引入实时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实时监测电泳进程并获 取更准确的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应用拓展
临床诊断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用于检测和鉴别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
生物医药研究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生物医药研究中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 学、药物筛选和生物标志物发现等领域。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目 录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介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操作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分析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缺点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发展趋势
0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泳简介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定义
准备凝胶制备所需材料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量的丙烯酰胺、 N,N'-甲叉双丙烯酰胺、SDS、 TEMED等材料。
制备缓冲液
根据电泳条件选择适当的缓冲液,如 TAE或TBE,并配置适量的浓度。
准备样品
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超声破 碎或离心取样。
操作步骤
制备凝胶
点样
按照一定比例将丙烯酰胺、N,N'-甲叉双丙 烯酰胺、SDS、TEMED混合,加入适量的 水搅拌均匀后倒入电泳槽中。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该技术首先在1967年由Shapiro建立,1969年由Weber和Osborn进一步完善。

一、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 (简称Acr) 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

因此,各种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棒长的函数。

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

由于SDS-PAGE 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略而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SDS—PAGE 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

SDS—PAGE 可分为圆盘状和垂直板状、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

本实验采用垂直板状不连续系统。

所谓“不连续”是指电泳体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缓冲液、pH 和凝胶孔径等所组成。

1.样品的浓缩效应在不连续电泳系统中,含有上、下槽缓冲液(Tris—Gly,、浓缩胶缓冲液(Tris—HCl,、分离胶缓冲液(Tris—HCl,,两种凝胶的浓度(即孔径)也不相同。

在这种条件下,缓冲系统中的HCl 几乎全部解离成Cl-,两槽中的Gly (pI=,pK a=只有很少部分解离成Gly 的负离子,而酸性蛋白质也可解离出负离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技术。

它基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电泳性质进行操作。

凝胶电泳是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分离介质来实现分子分离的过程。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具有孔隙和毛细作用。

在电泳过程中,将待分离的样品施加电场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由于样品分子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它们会在凝胶中移动的速度也不同,从而实现了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垂直凝胶电泳和横向凝胶电泳。

垂直凝胶电泳是最常见的凝胶电泳方法。

在该方法中,样品通过孔隙凝胶移动,根据分子大小的不同,分子越小的
越快到达电极。

凝胶中的孔隙大小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
分子大小的分离。

横向凝胶电泳是一种较为快速的凝胶电泳技术。

在该方法中,样品在凝胶板上水平移动。

电场以斜率施加在凝胶板上,从而实现不同大小的分子在凝胶上的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用于分析和检测许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

它在生物学、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SDS-PAGE实验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SDS-PAGE实验的操作流程;3. 分析不同蛋白质在SDS-PAGE中的分离情况;4.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总结。

二、实验原理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SDS将蛋白质变性并赋予等电点,将蛋白质按照分子量大小在凝胶中进行分离。

通过电泳操作,蛋白质会根据其分子量在凝胶中移动,最终形成不同的条带,便于观察和分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获取需要分析的蛋白质样品,并进行处理使其可以被SDS-PAGE分离;2. 制备凝胶:根据实验需要,配置聚丙烯酰胺凝胶,并在凝胶板中固定好;3. 样品加载:将处理好的蛋白质样品加载到凝胶槽中;4. 电泳分离:在设定好电压和时间的条件下,进行电泳操作,使蛋白质在凝胶中分离;5. 染色观察:将分离后的蛋白质用染色剂染色,然后观察分离的条带;6.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蛋白质的分析和解读。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样品:蛋白质样品;2. 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3. 电泳槽:用于进行SDS-PAGE电泳的设备;4. 电源:用于提供电泳操作所需电压的电源设备;5. 染色剂:用于染色观察蛋白质条带的染色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SDS-PAGE实验操作,观察到样品中不同蛋白质在凝胶中的分离情况。

根据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形成了明显的条带,条带的位置和密度反映了样品中蛋白质的分布情况。

通过染色观察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组成和含量。

六、实验结论SDS-PAGE实验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分析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和分析,从而了解样品的蛋白质组成和特性。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SDS-PAGE可以有效地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电泳体系中所用的缓冲液 成分、 、 成分、pH、凝胶浓度相同
电荷效应 连续电泳 分子筛效应
PAGE
电荷效应 不连续电泳 分子筛效应 浓缩效应: 浓缩效应:不连续性所致
不连续SDS-PAGE 不连续
原理
凝胶的不连续性 缓冲离子的不连续性 pH的不连续性 的不连续性 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凝胶的不连续性: ① 凝胶的不连续性: 浓缩胶:大孔径。样品在其中浓缩, 浓缩胶:大孔径。样品在其中浓缩,并按迁 移率递减的顺序逐渐在其与分离胶的界面上积 聚成薄层。 聚成薄层。 分离胶:小孔径。 分离胶:小孔径。蛋白质分子在大孔胶中受 到的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到的阻力小,移动速度快,进入小孔胶时遇到 的阻力大,迁移速度减慢。 的阻力大,迁移速度减慢。由于凝胶的不连续 在大孔胶和小孔胶界面处就会使样品浓缩, 性,在大孔胶和小孔胶界面处就会使样品浓缩, 取带变窄。 取带变窄。 ② 缓冲离子的不连续性 ③ pH的不连续性 的不连续性 ④ 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 )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形状、电荷来分离蛋白质)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形状、电荷来分离蛋白质)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根据亚基分子量分离蛋白质) 根据亚基分子量分离蛋白质)
聚丙烯酰胺凝胶由丙烯酰胺单体( 聚丙烯酰胺凝胶由丙烯酰胺单体(Acrylamide, , Acr)和交联剂 甲叉双丙烯酰胺( )和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 甲叉双丙烯酰胺 ) 催化剂作用下合成。 催化剂作用下合成。 聚合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形成网状结构, 聚合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形成网状结构,具有 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 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 电荷效应(电泳物所带电荷的差异性) 电荷效应(电泳物所带电荷的差异性) 分子筛效应( 分子筛效应(凝胶的网状结构及电泳物 大小形状不同所致) 的 大小形状不同所致)

聚丙烯酰胺电泳的操作要点

聚丙烯酰胺电泳的操作要点

聚丙烯酰胺电泳的操作要点
聚丙烯酰胺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
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它可以根据分子的大小、电荷、形状等特性,将混合物中的生物大分
子分开。

以下是关于聚丙烯酰胺电泳操作的一些要点:
1. 准备电泳胶:首先准备好聚丙烯酰胺凝胶,通常是通过在甲醛和丙烯酰胺溶液中聚合产生的。

将混合好的聚合液注入电泳模具中,并固化成胶体。

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凝胶的浓度和模具的尺寸,以适应不同的样品。

2. 准备样品:将待分析的样品制备成均匀浓度的溶液。

通常会加入一些缓冲液和上样缓冲液来
调节样品的pH值和离子浓度,以提高电泳的效果。

3. 进行电泳:将固化好的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足够的电泳缓冲液。

将样品通过吸管或微量
注射器等工具均匀地加在凝胶上。

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正负电极以及电场的强度。

4. 分离和成像:通电后,生物大分子将在电场作用下向电极移动。

根据分子的大小和电荷,它
们会在凝胶中以不同的速度移动。

较小的分子会移动得较快,反之,较大的分子移动较慢。


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电泳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分离和分辨率。

完成电泳后,可以使用染
色剂、荧光探针等方法,将分离的带状物可视化,并进行成像和分析。

总结来说,聚丙烯酰胺电泳是一种基于电场作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操作时需要准备好电泳胶和样品,并在电泳槽中设置合适的条件。

通过电泳过程,可以根据分
子的大小和电荷,实现对样品中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分析。

实验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实验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实验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由称盘状电泳。

这种电泳是在区带电泳的基础上,以孔径大小不同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物,采用电泳基质的不连续体系(即凝胶层的不连续性、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pH的不连续性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使样品在不连续的两相间积聚浓缩成很薄的起始区带(厚度为10-2cm),然后再进行电泳分离。

圆盘电泳名称来源即由于此法的原理是依靠基质的不连续性(discontinuity),凑巧在垂直柱形凝胶上分散出的区带也很象圆盘状(discoid shape),取“不连续性”和“圆盘状”的英文字头“disc”。

因此英文名称为“disc electrophoresis”,中文直译为盘状电泳。

仪器装置:如图A所示,上下两个槽为圆形或方形,其中注入缓冲液(图中曲线表示缓冲液面)。

上下槽的缓冲液分别有正负电极通入。

下槽外壳在必要时可通入冷水促使降温,水流方向用箭头表示。

上槽底部有许多小孔,可插入装有聚丙烯酰胺的玻璃管。

图A在圆盘电泳过程中有三种物理效应:①样品的浓缩效应,②凝胶的分子筛效应,③一般电泳分离的电荷效应。

由于这三种物理效应,使样品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

下面就圆盘电泳过程中的三种物理效应的原理加以说明:1. 样品的浓缩效应:由于电泳基质的4个不连续性,使样品在电泳开始时,得以浓缩,然后再被分离。

(1)凝胶层的不连续性:浓缩胶:为大孔凝胶,有防止对流的作用。

分离胶:为小孔凝胶,也有防止对流的作用。

样品在其中进行电泳和分子筛分离。

蛋白质在大孔凝胶中受到的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进入小孔凝胶时遇到的阻力大,速度就减慢了。

由于凝胶的不连续性,在大孔胶与小孔胶的界面处就会使样品浓缩,区带变窄。

(2)缓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

(3)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4)pH的不连续性:在浓缩胶和分离胶之间有pH的不连续性,浓缩胶应有的pH应为8.3,分离胶应有的pH为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 琼脂糖是从琼脂中提纯出来的,主要是由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 糖连接而成的一种线性多糖。 在 pH 值为 8.0~8.3 时,核酸分子碱基几乎不解离,磷酸全部解离,核 酸分子带负电,在电泳时向正极移动。采用适当浓度的凝胶介质作为电泳 支持物,在分子筛的作用下,使分子大小和构象不同的核酸分子泳动率出 现较大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核酸片段检测其大小的目的。核酸分子中嵌 入荧光染料(如 EB )后,在紫外灯下可观察到核酸片段所在的位置。 琼脂糖凝胶的制作是将干的琼脂糖悬浮于缓冲液中,通常使用的浓度 是1%-3%,加热煮沸至溶液变为澄清,注入模板后室温下冷却凝聚即成 琼脂糖凝胶。琼脂糖主要在DNA制备电泳中作为一种固体支持基质。
3.0
4.0 6.0
0.05~1
0.5~1
0.1~0.5 0.01~0.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注意事项
DNA分子带负电,从琼脂糖凝胶的负极向正极泳动,速度依赖于其分子质量。 小的紧密的DNA分子的较大伸展片断容易穿过琼脂糖介质。依据所要分离的 DNA分子的大小来选择琼脂糖的浓度。
注意: 1、 每孔点样的体积一般少于25ul。 2、 加一定量的蔗糖来增加样品的浓度,以使样品停留在点样孔中。 3、 加入水溶性的阴离子追踪染料(如溴酚蓝)。 4、 加入标准分子质量样品,根据已知分子质量的带相应位置做出标准曲线。 5、 电泳一般是在追踪染料泳动到胶的80%部位时停止。注意电泳期间,电 泳槽盖要安全盖好,以防止液体蒸发。 6、 将胶浸没在1mg/L的溴化乙锭(EB)中,5min后即可看到DNA带。 7、 在紫外灯下可以看到DNA带,这种方法检测的界限是每条带约10ng 。 8、 要对某一条带(如质粒)进一步分析,可将含该带的凝胶切割下来,回 收DNA
强度与DAN含量成正比
琼酯糖凝胶电泳的浓度及分辨率
琼脂糖浓度(W/V) 0.6% 0.8% 1.0% 1.2% 大小范围(bp) 1000-23000 800-10000 400-8000 300-7000
1.5%2%Fra bibliotek200-4000
100-3000
不同类型琼脂糖的性质
琼脂糖类型 标准琼脂糖 高强度琼脂糖 修饰的低熔点/ 凝点琼 脂糖 超低熔点 低黏性低熔点琼脂糖 凝结温度/℃ 35~38 40~42 34~43 25~35 35 8~15 25~30 38 30 熔化温度/ ℃ 90~95 85~90 85~95 63~65 65 40~45 70 85 75 不同厂家生产 的不同商品其 凝结温度和熔 化温度有一定 差异
电泳技术应用
电泳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多肽、 蛋白质、脂类、核苷酸、核酸等)和无机盐;也可用于 分析某种物质纯度,还可用于分子量的测定。 电泳技术与其他分离技术结合 电泳法与层析法结合 用免疫原理测试电泳结果 电泳与酶学技术结合 用于蛋白质结构的分析 提高对蛋白质的鉴别能力 发现同工酶,对于酶的 催化和调节功能有了深 入的了解
琼脂糖凝胶孔径较大适用于分离同工酶及其亚型、大分子 核酸等,应用较广。琼脂糖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大小和孔隙度。 琼脂糖凝胶分离DNA度大小范围较广,不同浓度琼脂糖凝胶可 分离长度从200bp至近50kb的DNA段。琼脂糖通常用水平装置 在强度和方向恒定的电场下电泳。目前,一般实验室多用琼脂 糖水平平板凝胶电泳装置进行DNA电泳。
由于琼脂糖凝胶的弹性较差,难以从小管中取出,所以一般琼脂糖凝 胶不适合于管状电泳,管状电泳通常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 胶通常是形成水平式板状凝胶,用于等电聚焦、免疫电泳等蛋白质电 泳,以及DNA、RNA的分析。垂直式电泳应用得相对较少。
目前多用琼脂糖为电泳支持物进行平板电泳,其优点如下: 1) 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简单,电泳速度快,样品不需事先处理就可 以进行电泳。 2) 琼脂糖凝胶结构均匀,含水量大(约占98%~99%),近似自由电 泳,样品扩散较自由电流,对样品吸附极微,因此电泳图谱清晰,分 辨率高,重复性好。 3) 琼脂糖透明无紫外吸收,电泳过程和结果可直接用紫外光灯检测 及定量测定。
不同类型琼脂糖分离DNA片段的范围
浓度 ( %) 标 准 (kb) 高强度 (kb) 低熔点 (kb) 低黏度低溶 点(kb)
0.3
0.5 0.8 1.0 1.2 1.5 2.0
1~50
0.7~25 0.5~15 0.25~12 0.15~6 0.08~4 0.8~10 0.4~8 0.3~7 0.2~4 0.1~3 0.8~10 0.4~8 0.3~7 0.2~4 0.1~3
4) 电泳后区带易染色,样品极易洗脱,便于定量测定。制成干膜可 长期保存。
操作
凝胶的EB染色
EB使用时的配制、贮存及使用 EB常用水配制成10 mg/ml的贮存液,于室温保存在棕色瓶或用 铝箔包裹的瓶中,使用终浓度为0.5 μg/ml 。
Goodview可与DNA分子形成复合物,发射的荧光 强度较游离的Goodview强度大10倍以上,且荧光
试验三
用于大分子分离的电泳技术
孔忠新 2009.11.06
电泳技术原理
电泳技术,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在由于所 带的电荷不同以及分子大小差异而有不同的迁移行为从 而彼此分离开来的一种实验技术。 许多生物分子都带有电荷,其电荷的多少取决于分 子结构及所在介质的pH值和组成。由于混合物中各种组 分所带电荷性质、电荷数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 在同一电场的作用下,各组分泳动的方向和速率也各异。 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各组分移动的距离也不同,从而达 到分离鉴定各组分的目的。
琼脂糖凝胶可以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的电泳支持介质,尤其适合于 核酸的提纯、分析。如浓度为1%的琼脂糖凝胶的孔径对于蛋白质来说 是比较大的,对蛋白质的阻碍作用较小,这时蛋白质分子大小对电泳 迁移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适用于一些忽略蛋白质大小而只根据蛋 白质天然电荷来进行分离的电泳技术,如免疫电泳、平板等电聚焦电 泳等。 琼脂糖适合于DNA、RNA分子的分离、分析,由于DNA、RNA分 子通常较大,所以在分离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摩擦阻碍作用,这时分 子的大小会对电泳迁移率产生明显影响。例如对于双链DNA,电泳迁 移率的大小主要与DNA分子大小有关,而与碱基排列及组成无关。 另外,一些低熔点的琼脂糖(62 ℃时熔化,因此其中的样品如 DNA可以重新溶解到溶液中而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