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论文
高血压护理的毕业论文
高血压护理的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的毕业论文引言:高血压,也被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
高血压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篇毕业论文将探讨高血压护理的相关问题,包括高血压的病因、护理目标、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评估等。
一、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的病因非常复杂,常见的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因素等。
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近亲中有高血压患者,那么他本身患高血压的风险就会增加。
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过量、缺乏运动等,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二、高血压护理的目标高血压护理的目标是降低患者的血压,控制病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来说,护理目标包括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心理压力、预防并发症等。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达到这些目标。
三、高血压护理的措施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控制是降低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如减少盐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等。
此外,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是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
3.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士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4.并发症预防: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风险因素。
四、高血压护理效果的评估护理效果的评估是高血压护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血压控制情况:护士应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如果患者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护理效果良好;如果血压仍然较高,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护理措施毕业论文怎么写
高血压护理措施毕业论文怎么写----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篇一:《高血压病的护理对策》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靶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病、长期的慢性病,护士对高血压病病人的护理也是长期的,因此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现谈谈对高血压病的护理体会。
1 非药物治疗的护理[1]1.1戒烟戒酒饮酒量与血压水平以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呈线性关系。
酒精可以减弱降压药物的效果。
因此,患者要限制饮酒量。
男性每日乙醇量不超过20--30g,女性不超过10--20g。
吸烟可以使血压升高,又能增加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所以,吸烟的高血压病人都要劝其戒烟。
1.2低盐饮食钠盐的摄入与血压升高有关,并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
因此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肥胖者与老年人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每日钠的摄入应小于100或氯化钠每日小于6g。
1.3合理饮食素食者血压低于肉食者,含钙、镁、锌的食物对血压有益,应多食蔬菜、水果和鱼类,减少脂肪摄入,减少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高血压病人应以清淡易消化食品为主,肥胖者宜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1.4控制体重身体脂肪过多是促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减少总热量摄入和增加体育锻炼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1.5体育活动根据病人具体清况制定合理活动计划。
轻度运动较强大运动更能有效地降低血压,指导病人选择规则的轻度有氧运动,如健步或游泳,每次30--45分钟,每周3--4次,避免快跑、举重等活动。
1.6心理护理患者多表现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与本病密切相关。
因此,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论文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03-01【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临床护理干预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78例,对其护理方法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69例患者在原基础上收缩压平均下降 12-30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0-21mmhg,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
其余患者血压趋于平稳。
结论从饮食、运动、心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的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病情。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饮食;运动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头疼、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等,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本文通过分析于我院就诊的7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临床护理干预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78例,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岁。
78例患者均根据who/ish及我国新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
其中1级高血压22例,2级高血压41例,三级高血压10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例。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了解患者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家庭环境、工作压力、及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情况,分析患者的高血压与遗传、肥胖、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哪些因素有关[1]。
记录患者发病时产生的最高血压、之前和当前得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
多种体位,重复测量患者血压,病情严重者,对其血压进行逐日多次检测。
1.3 诊断标准:按照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120~129mmhg,舒张压80~84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 ~159mmhg,舒张压90 ~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 ~179mmhg,舒张压100 ~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2]。
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护理论文
浅谈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摘要】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
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84-0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96例,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
1.2 方法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酒精消耗量)。
体位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3次,间隔3~4min,取平均数。
1.3 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ⅰ期;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ⅱ期;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
2 治疗及护理2.1 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
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mmhg为宜。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2.2 护理措施2.2.1 合理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
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
采编优秀的高血压护理论文范例鉴赏(共6篇)
采编优秀的高血压护理论文范例鉴赏(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高血压患者在门诊及病房非常常见,长期存在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脏肥大、肾功能衰竭、血管内膜损伤,长此以往可威胁患者健康甚至生命。
我国对高血压认知不够,普及范围不广,人们认识不高,服用药物不合理因此导致不良后果。
现将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住我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依据第八版《内科学》作为参考标准:收缩压在(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90mmHg)应视为正常血压。
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5mmHg)者为高血压,二者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高血压患者,年龄63~78岁,平均年龄(69±)岁;男37例,女23例,病程3~13年,吸烟32例;高学历23例,中等学历28例,低学历9例;规律服药12例,间断服用30例,不服用8例;高血压但无器质性损伤患者29例,高血压有心功能损害患者22例,高血压心衰患者11例。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入选本组的患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结果采用t检验,设定P<表示数据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对比,见表1。
3护理策略心理宣教老年患者通常有基础疾病,被告知再患有高血压时,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现患者有疾病常识,高血压通常可导致其他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部分患者可产生焦虑情绪。
此时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向患者详细解释高血压的病因及并发症,明确告诉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高血压可以恢复[1]。
我们在病房内定期组织患者观看宣传视频,并配有护士进行讲解和补充,对患者提出的疑虑给予系统解答,同时在科室内制作高血压宣传专栏。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高血压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高血压患者数量超过2000万,到2020年全国高血压患者总数将达到2.5亿人。
高血压患者既有较高的危险性,又是导致许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高血压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血压的实用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过大。
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种:1. 遗传因素:具有家族史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高。
2. 神经因素: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功能障碍,使血管平滑肌收缩或扩张失衡。
3. 内分泌因素:肾上腺素过多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引起高血压。
4. 心血管因素:动脉硬化、心脏肥厚等病变可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对患者的影响高血压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1. 心脏病:高血压是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心脏肥大、心房颤动、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
2. 脑血管病:高血压可导致脑缺血、脑出血、脑梗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肾脏病:高血压可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4. 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和失明。
高血压护理的方法对于高血压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必不可少。
下面是几种高血压护理的方法。
1. 均衡的饮食: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低盐、低脂肪和高纤维的饮食,食物中应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钙、镁、钾等微量元素。
2. 合理的运动: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跳舞、太极拳等,缓解身体紧张状态,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压。
3. 控制体重: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态,减轻身体的负担和血管的压力。
4. 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将自己的血压记录在日记本中,以便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合理用药:高血压患者应该按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治疗,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回访医生,同时避免自行加药或减药。
高血压患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高血压患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1.对象与方法研究方法:我们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在学习个系统疾病的护理时认真的选择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的选择也比较适合于课堂上的模拟。
比如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病都很常见,而且在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中,也有一部分患有这些病,所以以这些病为特定的情景,能够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够更好的体会和展示。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模拟中更加了解这些疾病的相关知识,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更好的自我护理,或者对于家人朋友在这些疾病方面有更好的护理。
并对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健康指导作用。
在进行模拟教学之前,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病例的教学,提供一份准备好的病例资料。
根据病例资料,比如以高血压为例,找到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其他的症状,以及提出治疗的药物,对于高血压病人发病后的护理等等。
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后进行提问:1患者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患者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以及护理评估所需要的资料;2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机制;3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2.高血压情境教学的实施根据高血压这一病例的实际需要,要求学生根据高血压的临床情景进行整个护理过程的演示。
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小组成员自己根据小组的讨论自己选择不同的角色扮演,比如医生、护士、护士长、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等等。
在演示之前,老师对学生进行检查示范,引导学生在模拟中按照护理的程序进行合理有效地演示。
在演示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载体,在相对应的场景里展现出病人高血压的复杂表现,比如高血压病人并发时带来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面部浮肿等等。
然后再分发模拟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比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等。
模拟之后每个小组都要进行成员之间的分析、讨论、并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详细记录,完成一份标准的整体护理计划。
3.结果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教学进行评价,从调查的结果看,有93%的同学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同时,对于两个班的同学进行知识考评,发现应用了情景教学法的这个班级对于这一病例的思考要更加的深刻,同时,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的熟练。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高血压护理论文。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的病因、症状、治疗和护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特点和护理方法,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病因;症状;治疗;护理。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血压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高血压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高血压的病因、症状、治疗和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护理水平,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首先,遗传因素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近亲患有高血压,那么他本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其次,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长期的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再次,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多的食盐摄入、高糖高脂肪饮食等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二、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通常是隐匿的,很难被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发现。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此外,高血压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三、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最新护理学毕业论文5000字(7篇)
最新护理学毕业论文5000字(7篇)护理学毕业论文5000字一高血压病护理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科20xx年6月-20xx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4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组病例400例,其中男281例,女119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41岁;合并脑梗塞64例,脑出血8例,冠心病93例,肾衰10例。
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对高血压病人,全面收集病史极为重要,应包括: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水平,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及其疗效和副作用;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痉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的症状或病史及其治疗情况,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生活方式:仔细了解膳食中的脂肪、盐、酒摄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询问成年后体重增加情况;药物致高血压:详细询问曾否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心理社会因素:详细了解可能影响高血压病程及疗效的个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及文化程度。
3.1一般护理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
3.2饮食护理饮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
护理学高血压毕业论文
护理学高血压毕业论文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血压值持续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因为它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
为了控制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循某些措施,如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锻炼等。
在护理实践中,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值和缓解症状。
一、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涉及到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高血压可能的病因:1.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2. 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3. 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脏病、动脉硬化血管病等也可能是高血压的原因。
二、高血压的症状和并发症高血压有时候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当患者的血压值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以下症状:1. 头痛: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时候会伴随眩晕。
2. 呼吸急促: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比较严重的高血压病人中。
3. 视力模糊:由于高血压会影响视网膜血管的供血,导致视力减退和双眼模糊。
高血压会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脏损伤等。
三、高血压的干预措施护理干预是帮助患者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高血压的干预措施:1. 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并预防并发症。
例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 饮食控制:高血压患者需要避免高盐、高脂肪等不良饮食习惯,并应该选择低脂肪、低盐饮食。
3. 锻炼: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并有助于减轻肥胖状况和焦虑情绪。
4. 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甚至会发生抑郁等情况,因此适当的心理干预也对高血压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四、护理实践护理干预是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护理实践的主要措施:1. 监测血压:护士应该不断监测患者的血压值,并及时纠正异常值。
2. 给予支持:护士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护理(1)论文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34-01【摘要】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就是高血压病, ,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是在逐年增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以引起医学界广泛的重视。
其发病主要与下列情形有关: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压力大等。
如果能够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可以降低复发率。
现将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病护理高血压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1]。
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饮食及体重因素相关。
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神经递质浓度与活性异常,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使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测对其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 治疗及护理1.1 降压药物的使用适用于: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未获有效控制;高血压2级或以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有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者。
选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以产生协同疗效,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
1.2 护理措施1.2.1 一般护理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2~3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
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
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出对患者采用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扩、心理治疗的康复护理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方法: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护理的理论学习以及临床实践,从高血压病患病机理、危险因素及特点入手,同时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和理论知识。
结论: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通过充分运用以上环节,不仅可以使老年患者高血压病情得以有效及时的控制和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技能。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康复护理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1]。
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
在美国,老年人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病人超过60万,其中20万人死亡,因高血压引起心脏病发作的病人约100多万,其中死亡人数高达60万。
在英国,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已超过500多万。
我国约有1亿多高血压病人[2]。
高血压病已经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
目前高血压的诊治进展很快,对高血压的康复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我市铁路局老干部,自2021年至2021年体检548例,年龄60-84岁,平均68岁。
根据1993年美国JNC制定高血压诊断标准[3],确诊老年高血压病318例,发病率58%,其中单纯收缩性高血压64例,占20.1%,I期高血压80例,II期高血压138例,III期高血压100例,合并糖尿病28例。
2 治疗方法2.1 治疗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于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1.1 指导病人减少盐的摄入:老年高血压患者食盐,每人每天3g以下,宜尽量多食新鲜蔬菜,减少食用盐腌制的咸菜,咸鱼等,适当增加些糖、醋、麻辣等不含盐的调料,尽量减少罐装食品、方便食品的使用。
有关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有关高血压的护理论文【关键词】高血压护理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动脉压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同时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危险性也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很难在正常和高血压之间划一明确界线。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加强临床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生存质量,现对临床2021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收治的80例高血压病病人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4岁~81岁;Ⅰ级高血压12例,Ⅱ级高血压50例,Ⅲ级高血压28例;收缩压140 mmHg~20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0 mmHg~140 mmHg。
1.2 治疗高血压急症应迅速使血压下降,同时也应对靶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予以处理。
快速降压,首选硝普钠静脉滴注,开始剂量10~25μg/min,以后可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加量,直至血压降至安全范围。
硝酸甘油静滴5~100μg/min或硝苯地平舌下含服。
有高血压脑病时宜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亦可用快速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
有烦躁、抽搐者则给予地西泮、巴比妥类药物肌注,或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2 护理2.1 休息与饮食高血压初期可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
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兴奋。
指导病人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
劝戒烟,限饮酒。
2.2 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
护理人员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加重病人的不适感。
向病人讲解有关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症状、药物使用等相关知识。
高血压病人护理论文
浅谈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关键词】高血压病人;护理高血压病是指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血管性疾病。
高血压病是一种现代流行病,为俗话所说的一种富贵病,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迅速,人口的大部分老龄化,以及老年人主要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存在,逐步呈现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规范的治疗方式和良好的护理指导,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
医护人员的责任就是,引导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同时,提高病人主动意识,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很多医学报导及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病措施,和恰当预防保健护理指导,能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的复发和加重。
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应根据患者情况,起到防病治病,促进康复为目的而达到护理目标。
制定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在日常治疗和护理中按护理要点实施护理计划,着重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的观察、注重降低高血压对血管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提高高血压病护理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1 一般护理及病情观察1.1 一般护理1.1.1 注意休息高血压患者,适当的休息和充分的睡眠对降低血压有很大的好处。
病人除了保证足够的休息外,还要注意生活起居有规律,不宜过度劳累,适当加强锻炼,运动量要小。
经常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避免过度活动,以防劳累造成心脏负担加重。
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要指导病人做有氧代谢运动,这样运动队心率快的高血压病人效果较好。
病情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病情,如出现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休息,住院观察治疗,防止病情持续加重。
1.1.2 创造良好的环境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使患者感觉到环境舒适,安静,护理服务亲切,热情,增强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早日得到康复。
住院患者要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护理操作亦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加重患者的不适感。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我院56例患者(男4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
结果:5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高血压概念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和/或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
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
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疾病简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参考] 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参考] 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浅谈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摘要: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它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临床经验,还要充当起教育者的角色,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健康教育,以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护理心理护理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逐年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40%--60%,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并可并发和促进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甚至致残或猝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诊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心理护理发病诱因: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便秘、情绪激动、大喜大悲、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下,会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
因老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而易于急躁和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性格情趣以及家庭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心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对存在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安慰、解释等心理护理,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赠送健康保健手册、杂志、介绍同病病友等,使患者由配合治疗改为主动参与治疗,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2、健康知识指导加强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处理、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进行个性化健康知识教育,并且对患者家属进行示范、指导,针对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建立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体系,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主动地建立起科学的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
【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我院186例患者(男110例,女7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饮食习惯,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
结果 18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控制。
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饮食习惯,睡眠,心情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90-02
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亦可说其是以收缩和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可由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液内泌遗传,肾脑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以及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均可导致高血压病。
它最大的危害在于对全身血管造成长期超极限的额外压力,导致血管的脆性损伤,最终引起血管的破裂、堵塞,可以说高血压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更为严重的是高血压还与高血糖、高血粘、高血脂等疾病紧密联系在一起,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慢性损害,导致脏器功能的丧失,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186例,其中,男110例,女7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0岁。
1.2 方法
住院后24~48 h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睡眠、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脑出血、心力衰竭、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
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睡眠)。
体位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2次,间隔3~4 min,取平均数。
对于可疑对象应逐日多次监测血压,然后探讨、总结。
1.3 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正常血压为130/85 mm hg以下,130~139/85~89 mm 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 mm hg为高血压ⅰ期;160~179/100~109 mm hg为高血压ⅱ期;180/110 mm 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
2 治疗及护理
2.1 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选用钙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药
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
降压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40/90 mm hg为宜,合并糖尿病患者降至130/80 mm hg以下。
2.2 护理措施
2.2.1 合理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钙、铁、锌,但不宜过量。
适宜吃含蛋白质高的物品,如豆类及豆制产品、蛋清、牛肉、鱼类等;忌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2.2 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但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来决定运动量。
2.2.3调节睡眠,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有睡眠障碍,可适当予以阿普唑仑等药物改善睡眠。
2.2.4 合理饮食,减轻体重饮食中脂肪的增加会促进有肥胖倾向者的危险,体重增加明显者应减少肉类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既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又可以控制肥胖,是高血压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保护措施。
3 结果
18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①食盐的摄入与血压呈正比。
血压对盐的敏感性通常涉及种族、精神状况、社会因素、肾脏功能和饮食等方面。
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建议每人每日摄入食盐量少于6g。
②肥胖症患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体重增加与否是监测高血压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标尺。
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
③保持好的心情及睡眠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患者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
[2]李金枝.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j].中国现代医
生,2008,46(6):126.
[3]张学安,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9.
[4]刘治全.血压的盐敏感性与盐敏感性高血压[j].高血压杂志,2005,13(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