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遗传学 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肾脏疾病》课件

《肾脏疾病》课件
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之一。体内的各种代谢产物、剩余的 水和电解质以及某些有害物质大部分都由肾脏排出。它对调节和 维持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人体的内环境稳定起了主要作 用。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占人口的1%以上,且患者大都是儿童及青 壮年,是危害人类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肾脏疾病与营养因素关系密切。近二十年来在饮 食治疗上有很大进展,在配合医疗上起到了一定 的疗效作用。使许多病人病情得到缓解,延长了 生命。现将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 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结石、透析疗法等 分别简要介绍其病理及临床表现,并结合临床营 养和我国饮食特点提出肾脏疾病的饮食治疗原则。
慢性肾炎高血压型:除普通型临床表现外,尚有持续性中度以上的高血压症状。
隐匿性肾炎:可为慢性肾炎的轻型,肾功能损害轻,预后较好。
01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目的首先在于减轻肾脏负担,消除或减轻临床 症状。肾小球肾炎分型多,临床表现交叉复杂,故饮食治
02
疗的原则主要应根据病人蛋白尿的程度及肾功能善来确定, 此外也要兼顾病人的浮肿、高血压等情况综合考虑。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弥漫性毛细血管 内皮增生及系膜增殖性改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 可见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有轻中度增生,系膜细胞 也增多,重者增生更明显,且有炎症细胞浸润等渗 出性改变。增殖的细胞及渗出物可引起肾小球毛细 血管腔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一般在4~6周内逐渐恢复,少数呈进行性病变,演 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个别患者病变严重有毛细血 管襻坏死及新月体呈现急进性肾炎表现。
甲鱼
77
沙丁鱼
130
大黄鱼
79~98
羊心
140

80~101
羊舌

肾病ppt课件

肾病ppt课件
7
四、临床表现
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2-4:1),患儿起病前常有上呼 吸道感染。 (一)症状与体征 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仅表 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重者全身凹陷性水肿,阴囊水肿使表 皮光滑透亮,阴茎包皮或大阴唇水肿可影响排尿;严重水 肿可伴发腹水和胸腔积液。患儿常有疲倦、厌食、苍白和 精神萎靡等症状。血压多数正常,少数患儿有高血压症状。
10
五、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定性多数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超过0.1 g/kg,一次尿蛋白(mg/dl )/肌酐(mg/dl)>2。可有透明 和颗粒管型。血浆总蛋白显著下降,白蛋白低至10g-20g/L; 胆固醇明显增高。血沉增快,可达100mm/h以上。血清蛋白 电泳显示白蛋白和γ球蛋白低下、α2球蛋白显著增高。肾 功能、血清补体和血尿等因临床类型而异。
4
三、病理生理
大量蛋白尿可引起以下病理生理改变:
(一)低蛋白血症 血浆蛋白由尿中大量丢失和从肾小球滤 出后被肾小管吸收分解是造成NS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 蛋白丢失超过肝合成蛋白的速度也致使血浆蛋白降低。患 儿胃肠道也可有少量蛋白丢失,但并非低蛋白症的主要原 因。
(二)高脂血症 患儿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极低密度脂 蛋白增高,其主要机制是低蛋白血症促进肝合成蛋白增加, 其中的大分子脂蛋白难以从肾排出而蓄积于体内,导致了 高脂血症。
11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国内儿科的诊断标准为:大量蛋白尿(++ +~++++)持续时间>2周,24小时尿蛋白总量>0.1g/kg或 >0.05g/kg;血浆白蛋白<30g/L;血胆固醇>5.7mmol/L; 水肿可轻可重。以上4项条件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为必备条件。

肾脏疾病ppt课件

肾脏疾病ppt课件
病理机制
继发性肾脏疾病的病理机制与原发病相关,如糖尿病肾病中高血糖引起的肾小 球基底膜损伤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遗传性肾脏疾病
病因
遗传性肾脏疾病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具有家族聚集性。
病理机制
遗传性肾脏疾病的病理机制与特定基因的突变有关,如 Alport综合征、多囊肾等。
肾脏疾病的治疗
04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肾脏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控制病情。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透析技术的改进、肾移植手术 的规范化等,都为肾脏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学
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肾脏 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通过对患 者的基因组、表型等进行全面分析,可 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
影像学检查
总结词:定位诊断
详细描述: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可对肾脏进行定位诊断,了解肾脏形态、大小、结构等 方面的异常,有助于发现肾脏肿瘤、结石等病变。
病理学检查
总结词:明确诊断
详细描述: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肾 脏疾病的金标准,包括肾穿刺活检、 组织学检查等,可了解肾脏病变的性 质、程度以及病因等情况。
VS
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的理念是通过精准的诊断和精准 的治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在肾脏疾 病领域,精准医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 准确地诊断疾病、预测病情进展和评估治 疗效果。
预防策略与公共卫生措施
预防策略
预防是肾脏疾病控制的重要手段。通 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慢性病 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肾脏疾病的发 生率。
肾脏疾病的病因与
03
病理机制

肾脏疾病遗传学ppt课件

肾脏疾病遗传学ppt课件

人类基因组计划
↓ 基因组医学 (Genomic Medicine) 成为医学研究的主流
基因病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致病基因 相关基因 易感基因
诊断 治疗 预防
疾病的发生发展
基因病
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 获得性基因病
经典 孟德尔 遗传病
多基因 多因素 疾病
• 遗传性疾病 ≠ 先天性疾病 • 遗传性疾病 ≠ 家族性疾病
•父母双方均携带遗传基因才有可能使子女发病(发病率为25%, 基因传递率为50%) •父母本身均不患病,可能发现患者的父母是血缘性婚配
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XY
XX
XX XY XY XX
XY • 遗传与性别有关 • 父患病,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儿子不会患病
肾脏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遗传性囊性疾病 染色体异常性疾病
发展、治疗反应和预后
GENETIC SYMBOLS GENETIC SYMBOLS

系 谱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

男女发病机率相等 父、母有一方患病,子女获得疾病基因的可能 性为50%,基因携带者必发病 非患病的子女不携带致病基因,其子女(孙代) 不会发病,亦即不会隔代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肺 发 育 不 良 , 高 血 多 尿 , 贫 血 , 心律失常 ,皮损,视网膜、脑或肾肿 ESRD 压 脑力迟钝 瘤,嗜铬细胞瘤
囊肿癌变或并发
无报道
无报道
罕见
偶见
常见
临床标准
(B超标准)
ADPKD鉴别诊断思路
单基因遗传病研究策略
收集家系 绘制家系图 收集家系成员表型 检索相关数据库 OMIM: /omim GeneCard: http://bioinfo.weizmann.ac.il/cards 已报告的疾病 尚未报告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遗传病
-- Mendelian Traits
符合垂直传递、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 由单基因的变异或突变所致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性染色体遗传
非经典遗传病 --Complex Traits
涉及一个以上的致病易感基因 发病机理十分复杂
• 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的 相互作用影响疾病的发生、 发展、治疗反应和预后
人类基因组计划
↓ 基因组医学 (Genomic Medicine) 成为医学研究的主流
环境因素
基因病
遗传因素
致病基因 相关基因 易感基因
诊断 治疗 预防
疾病的发生发展
基因病
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 获得性基因病
经典 孟德尔 遗传病
多基因 多因素
疾病
• 遗传性疾病 ≠ 先天性疾病 • 遗传性疾病 ≠ 家族性疾病
• ………
Xq22.3, 2q36-37 2q36-37,Xq22 19q13 19q13; 11q21-22;1q25-31 6q22-23
遗传性肾脏疾病分类(1)
主要累及肾小球的遗传性疾病
• Fabry 病 • 甲—髌综合征 • 肝纤维化伴肾小球病 • 糖原累积病 • 家族性脂蛋白肾病
• ………
PKD 的基因诊断基础
PKD 症前、产前诊断必备条件
• 完整的家族史(家系图) • 可靠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结果 ) • 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
家系成员:至少有两代人 至少有两个以上 PKD 患者 至少有两个 >30 岁的正常人
鉴别要点
遗传方式 致病基因 起病年龄 肾脏表现
肾脏体积 血尿 肾功能
肾脏疾病
分子遗传学
张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
人 类 的 染 色 体
人类基因组计划
1953 James Watson and Francis Crick discover the double helical structure of DNA (Nature).
2001 The HGP consortium publishes its working draft in Nature (15 February), and Celera publishes its draft in Science (16 February).
ADPKD临床诊断标准
主要诊断标准
次要诊断标准
3个以上液性囊肿弥漫分布在双侧肾皮、 多囊肝
髓质
血缘亲属中有明确的ADPKD患者
肾功能不全
腹部疝
心脏瓣膜异常
胰腺囊肿
颅内动脉瘤
精囊囊肿
眼睑下垂
符合两项主要诊断标准和任意一项次要诊断标准就可诊断ADPKD
超诊断ADPKD的标准
年龄 30岁以下 30~59岁 60岁以上
肾外表现 多器官受累
主要并发症
与ADPKD相鉴别的常见遗传性肾脏囊肿性疾病
ADPKD
常染色体显性
PKD1, PKD2 成人
ARPKD
常染色体隐性
PKHD1 儿童,成人少见
MCKD
常染色体显性
TS
常染色体显性
MCKD 儿童/成人
TSC1、TSC2 成人/儿童
VHL
常染色体显性
VHL 罕见
增大
增大
缩小
正常或增大
合并肿瘤时增大
多为镜下血尿
偶发肉眼血尿
罕见
偶发,肾出血, 肾肿瘤患者
早期只有浓缩功能下降, 胎 儿 或 婴 幼 儿 期 下 20岁前进展到尿 一定程度受损
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XY XX
XX XY XY XX
XY • 遗传与性别有关 • 父患病,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儿子不会患病
肾脏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遗传性囊性疾病 染色体异常性疾病
遗传性肾脏疾病分类(1)
肾小球损害为主要或唯一表现
• Alport 综合征 • 薄基底膜肾病 •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 家族性肾病综合征 • 家族性IgA肾病
囊肿数* 患者单侧或双侧至少有3个囊肿 患者双侧肾脏至少各有2个囊肿
患者双侧肾脏至少各4个囊肿
* B超可发现直径为 0.5-1 cm 的囊肿,增强CT和MRI可发现直径为 0.3-0.5 cm 的囊肿
*如果同时具有其它ADPKD表现(如肝囊肿等),肾脏诊断标准 可适当放宽
基因诊断的途径
直接诊断: 检测特定基因的存在和/或变异
• 婴儿型多囊肾病 6p12, 13q12
• 髓质囊性病
1q21
• Bourneville氏病
• Lindau氏病
• Wilms瘤
• ……….
遗传性肾脏疾病分类(4)
染色体异常型肾脏病
• 染色体三体
• 染色体缺失或重叠 肾脏不发育/发育不良 异位肾 结节状胚胎肾/分叶肾 集合管囊性扩张 肾胚胎细胞瘤 双肾盂或双输尿管
成人型多囊肾
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PKD)
• 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
发病率:1:1000 中国有约有130万患者
• 肾功能受损
85%~90%的患者40~60岁进入ESRD 占ESRD患者的5~10%
肾外表现
多器官受累
肝脏
胰腺 结肠
颅内动脉
心脏 肾脏 脾脏
Xq21-22 9q34
遗传性肾脏疾病分类(2)
以肾小管/ 间质损害为主要表现
• Bartter 综合征 • Liddle 综合征 • 家族性间质性肾炎 • 特发性 Fanconi 综合征 ……….
遗传性肾脏疾病分类(3)
肾脏囊肿性疾病
• 成人型多囊肾病 PKD1(16p13.3)
PKD2(4q21-23) PKD3?
间接诊断: 利用RFLP进行家系连锁分析
ADPKD致病基因的特性
PKD1位于16p13.3 基因全长14.5 Kb
PKD2位于 4q21 基因全长5.6 Kb
462 KD
110KD
Polycystin-1是作为一种膜蛋白受体,能够结 合并与多种蛋白、糖类和脂类相互作用,通过 磷酸化途径导致细胞内的各种反应;而 Polycystin-2是一种钙通透性通道
家 系 谱 图 例
GENETIC SYMBOLS GENETIC SYMBOLS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男女发病机率相等 • 父、母有一方患病,子女获得疾病基因的可能
性为50%,基因携带者必发病 • 非患病的子女不携带致病基因,其子女(孙代)
不会发病,亦即不会隔代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父母双方均携带遗传基因才有可能使子女发病(发病率为25%, 基因传递率为50%) •父母本身均不患病,可能发现患者的父母是血缘性婚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