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成为了每位音乐教师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就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语言描述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教师要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使他们能够用音乐去感知和表达内心世界。

二、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选取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在选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选择简单明快、优美动人的儿童歌曲或者民族音乐,如《茉莉花》、《小星星》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触音乐。

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肖邦的《夜曲》等,让学生懂得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听力训练法: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并进行相关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内在含义。

2. 视听训练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来感知音乐作品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交流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评价手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手段应注重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反应和表现,以及学生的听力测试、作业和课堂参与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发展全面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音乐欣赏教学更加生动和有效。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对人的情感、思维和创造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爱好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课教学时,应选用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表达,而音乐欣赏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比如,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情感共鸣中感悟音乐的美。

二、多媒体辅助,丰富音乐欣赏内容多媒体辅助是现代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播放音乐视频,展示音乐家的演奏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表现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配以图文说明,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和含义,提升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音乐选择每个学生的音乐喜好和欣赏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音乐选择。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引导他们从中深入了解音乐的内涵和特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音乐欣赏作品进行展示,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四、创新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传统的音乐欣赏课评价方式主要以听力测试为主,但这种评价方式容易简单化,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评价方式,如设计听音乐感受作文、音乐创作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延伸音乐欣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音乐欣赏课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平台。

因此,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如学习一种乐器、参加合唱团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和审美素养,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音乐。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育也正朝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音乐欣赏课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素质的提升。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设计有针对性、创新性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和课堂管理策略,将有助于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设定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设定是小学音乐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有效指导教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音乐欣赏课的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感受音乐的美好,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目标还应包括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音乐的概念、音乐的分类、音乐家及作品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欣赏课的目标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审美品味。

音乐欣赏课的目标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音乐合唱或合奏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音乐欣赏课的目标设定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感知、情感和能力发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素质。

2.2 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是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教学内容应该涵盖不同类型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从音乐欣赏的概念、教学目标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音乐欣赏的概念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观察和思考,倾听、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美感、艺术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的过程,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和理解的活动。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旨在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让他们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来培养自己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感受音乐的需求,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情感和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2.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对不同曲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分析和鉴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乐曲中的音响效果、音乐元素以及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策略1. 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

可以在教室中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环绕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美好。

2. 选取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选取一些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理解的音乐作品,以便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和欣赏。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故事情节或有趣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等,给学生播放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审美感受。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而要想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教师们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下面将从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浅析。

一、教学目标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领略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在制定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音乐知识的传授。

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择那些旋律优美、简单易懂的作品,用心挑选,做到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在音乐知识的传授上,教师需要将音乐知识贯穿于音乐作品的欣赏之中,通过讲解音乐史、音乐家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启发法、实践法等。

讲授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的基本方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含义和内涵。

示范法是教师通过示范演奏或演唱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启发法是通过发问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自主探究音乐的奥秘。

实践法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演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常用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听力训练、音乐游戏等。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将音乐作品的视频和音频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听力训练是通过反复听取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鉴赏能力。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音乐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音乐欣赏的定义、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音乐欣赏的概念和目的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观看和思考音乐作品,领略和欣赏音乐艺术的美、情感和内涵。

音乐欣赏不仅仅是对音乐作品的感官体验,更是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感和培养美育情感的重要途径。

音乐欣赏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音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

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

音乐欣赏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文化素养,使他们在音乐艺术中得到身心的享受和满足。

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欣赏中不仅能愉悦耳朵,而且能丰富情感,增长见识。

三、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一)设置音乐欣赏情景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设置、故事串联等方式,将音乐和情境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中去。

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后播放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音乐,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加学习的乐趣。

(二)导入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在开始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之前,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该首音乐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音乐的特点、表现形式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了解音乐的来源和创作背景,增加对音乐作品的认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欣赏课,学生可以了解、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如何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是每位音乐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2.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他们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妙,增强对音乐的热爱;3.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自主品味和评价能力,让他们能够形成独立的审美观点和态度;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二、教学内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取一些简单易懂、富有特色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欣赏。

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背景介绍、音乐形式分析、乐曲欣赏等内容,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和音乐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1. 听力训练: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听辨能力;2. 观摩欣赏: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观看音乐作品的演出视频,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音乐作品的演奏形式、表现技巧和舞台效果,增强他们的音乐欣赏体验;3. 课堂讨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形成自己的音乐观点和见解;4. 创造表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音乐器材或教具,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天赋和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而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

而要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鉴赏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不同风格和时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去欣赏和感受音乐。

老师还可以结合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乐器、曲式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音乐作品。

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为他们今后更深入地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二、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老师需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音乐是一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而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接受程度。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中。

比如可以让学生模仿音乐中的动物、自然风景等声音,或者编排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合跨学科教学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结合跨学科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比如可以结合历史课程,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时代背景;结合地理课程,介绍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和特色;结合美术课程,介绍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丰富音乐欣赏课的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音乐。

四、组织音乐会和演出组织音乐会和演出是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逐渐更新,小学音乐课程已经从纯粹的音乐技能教学转变为一个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学科。

而小学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课程的核心之一,更是承担了引导学生倾听音乐、品味音乐、理解音乐的重要任务。

怎样才能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做好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的工作呢?笔者认为,教师策略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核心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而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

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开展音乐听辨活动通过给学生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进行听辨活动,这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不同类型音乐的风格特征。

例如,播放巴赫的《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摇滚乐队的歌曲、深夜电台的节目等,让学生去寻找这些音乐的异同点,即对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

2. 聆听名曲与流行歌曲在欣赏课教学中,不能单纯地把焦点都放在名曲上。

音乐风格繁多,流行歌曲同样有其特点和魅力。

通过让学生听一些欧美的音乐,如John Lennon的《Imagine》、Beyoncé的《Halo》等,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音乐的魅力所在。

3. 理解音乐认识只是简单的听歌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该教授学生从曲调、旋律、乐器和歌词等方面来理解和认识音乐。

例如,向学生介绍帕汀娜·玛拉涅的《风雨无阻》,让学生回顾这首歌的歌词、旋律和结尾处的过人情感,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好的音乐教学策略,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欣赏音乐。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感官刺激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实现,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实现丰富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知。

例如,将不同类型音乐的MV播放在屏幕上,学生通过听和看,不仅对音乐产生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受,而且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浅析。

一、目标的明确二、内容的选择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知识的层次来选择教学内容。

应选择一些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富有节日气氛的乐曲作为教材,以便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欣赏。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如儿歌、童谣、民歌等,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欣赏课来感受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三、方法的运用1. 视听结合法:教师可以通过放映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音乐的形象、节奏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2. 听辨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相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聆听比较、判断和辨别,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辨识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

3. 分析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中的乐器、旋律线索、节奏特点等,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构成,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情感的培养小学音乐欣赏课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赏音乐表演、参与音乐制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热爱。

五、评价的方法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音乐能力的评价。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学生的听辨能力、分析能力、表演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评价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人特长的尊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欣赏课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

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音乐欣赏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音乐作品来欣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音乐的美妙和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艺术,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难以理解乐曲的内涵,缺乏音乐素养以及缺乏参与意愿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重视教学策略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参与意愿。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就音乐欣赏的目标、内容和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划与设计,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乐器、曲式等)以及乐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水平。

3.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如演奏、创作、欣赏等。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针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1. 观摩演奏观摩演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观看其他人的演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和情感内涵。

同时,观摩演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2. 知识点讲解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知识点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乐曲的内涵。

例如,可以讲解乐曲的曲式结构、音乐元素的运用、作者的创作背景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3. 互动式欣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互动式欣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可以选取一段有代表性的乐曲,让学生先听一遍,然后再进行问答和讨论,不断引导学生去理解乐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4. 视听结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视觉和听觉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乐曲。

例如,在听取乐曲的同时,可以播放演奏视频或背景介绍短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引言音乐欣赏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学目标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意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在选择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来确定。

可以选择简单易懂、旋律动听的音乐作品,如民间音乐、儿童音乐等。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小夜曲》等,以启发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1.情感教学法: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应通过展示一段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来理解和欣赏音乐。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2.聆听教学法:音乐欣赏注重的是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和感受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聆听音乐作品,在聆听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妙和韵律。

聆听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专注地欣赏音乐,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互动教学法: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根据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创作一段舞蹈或编排一段表演,以展示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互动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教学评价与反馈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直接的口头评价。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填写反馈表或写一份简短的学习日记,让他们对自己在音乐欣赏课上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浅析,探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课堂氛围是影响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音乐欣赏课中,创设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氛围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音乐欣赏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或分角色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是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色、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

还可以从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中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进行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是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演示法、互动讨论法等。

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解读和分析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来感受音乐。

还可以通过语言、肢体和表情等方式来模拟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应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选择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教学内容,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

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和审美情感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音乐欣赏课,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愉悦和收获。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欣赏课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过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儿歌、民歌、动画片配乐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音乐的魅力,进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外,音乐欣赏课还要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曲式、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去理解音乐作品。

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鼓励他们用音乐术语描述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故事以及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进行共鸣。

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故事或者情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找到共鸣点,引发他们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四、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学生们在表演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实际的乐感体验;可以进行听力训练与游戏,让学生通过各种听音识曲的游戏,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可以进行课外音乐作品的赏析与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的活动中去,从而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教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采取一些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观点。

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环节。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短暂,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游戏等方式,使音乐欣赏课更加有趣。

在介绍一首音乐作品时,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曲目的背景和主题,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欣赏游戏,比如听音乐猜曲目、打节奏等,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欣赏音乐。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

音乐是通过听觉传达的艺术形式,因此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对于音乐欣赏课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倾听不同音乐元素,比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师还可以将音乐欣赏与动作、情感等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身体感知音乐的表达和感情的传递。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过程。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以他们的主动性为基础,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让他们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来。

可以通过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有一定限制,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旋律优美的曲目,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欣赏。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曲目,让学生能够感知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应注重生动有趣、培养听觉感知能力、鼓励学生参与、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等方面。

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并且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情感、智力和审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

一、开展多元化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应该多元化、丰富多样,既包括传统的听歌欣赏,也包括音乐会、剧场、电影等多种形式。

教师可以选择多样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歌、流行音乐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和剧场演出,让他们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提供富有互动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应该富有互动性,而非仅仅是教师进行单一的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视频,展示音乐家的演奏技巧和表演风采,使用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特点和风格。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运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设计情景,让学生体验不同音乐作品所营造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首具有强烈节奏感的摇滚乐曲,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在演唱现场,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激情和活力。

通过情景教学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魅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的游戏和活动,如听音识曲、填词唱歌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音乐作品,并组织学生在欣赏课上进行分享和推荐,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环境应该积极向上、轻松愉悦,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情感体验的场所。

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舒适的教室环境,如音乐海报、音乐专辑、乐器等,营造音乐的氛围。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下面就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希望能对音乐教师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听音乐、观看音乐影视作品、欣赏音乐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情感投入。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欣赏课制作成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课程。

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听音乐、观看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乐器演奏等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探究、发现和思考的教学方法,对于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非常适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作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觉得这首曲子表达了什么情感?你能听出曲子中的旋律和节奏吗?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组织音乐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是学生音乐素养养成的关键时期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小学生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认知能力,引导他们通过音乐作品去感知和理解不同的情感,甚至是复杂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音乐的共鸣和情感回应。

二、多样化的音乐作品欣赏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接触相对较少,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现更加多样化的音乐作品。

可以选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等等。

通过多样的音乐作品欣赏,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性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作品的演奏、歌唱、舞蹈等表现形式,或者通过讨论、分享和表达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的欣赏和交流中来。

通过互动性的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他们的合作精神。

五、结合生活实际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去感悟和欣赏身边的音乐元素。

可以引导学生去倾听生活中的自然声音、民间音乐、流行歌曲等,甚至可以通过带着学生去音乐会、音乐剧等音乐活动来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六、情感启蒙与价值观引导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作品来进行情感启蒙和价值观引导。

可以选择那些具有积极、健康、正面价值观的音乐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一、选择优质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欣赏课程的核心,音乐作品的选择应该是教学中重点的关注。

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品味和素养,在考虑选择哪些音乐作品时,应该综合性地考虑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形式、音乐风格等因素,并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进行选择。

同时,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平衡性,选择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相似之处的同时,也能够发现音乐之间的变化和差异。

二、情境营造在进入音乐欣赏环节之前,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情境营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认知。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文、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减少学生的防御情绪,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欣赏中来。

三、情感引导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结构的堆积,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义,教师需要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作品的情感世界中。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采用不同的情感引导方式,例如通过文字朗诵、画面、情感词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内容。

四、视觉感知视觉感知是音乐欣赏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一些视觉形象的呈现,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幻灯片、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看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的形象等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视频、舞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魅力和感染力。

五、互动体验音乐欣赏课教学需要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者,即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例如通过唱歌、跳舞、合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活跃和积极地参与。

在促进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意愿,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欣赏路径和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在小学音乐课中欣赏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

”[5]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音乐欣赏课教学,是音乐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当前现状看,它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作品本身缺乏吸引力;2.教学设备落后,影响听觉效果;3.教师上课形式单调,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4.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没有目的性。

本文就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作以下三点阐述。

一、运用多媒体音乐理论家修海林曾说过:“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

”[6]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渠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音乐欣赏课,只有开放学生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欣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强烈的情绪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意境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新技术,以其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巧妙地运用它,教学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

(一)引情激趣,营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二)突破难点,优化教学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

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

在音乐欣赏课中,如采用多媒体,把视听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

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补充知识容量。

例如在欣赏教学中,以前总是对录音磁带进行剪辑,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理想,但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

《鸭子拌嘴》的乐曲发展顺序是出发——到池塘——拌嘴——回家,在录音时,可分四次将四个乐段分别命名录制,播放时点击哪个乐段,就会播放那个乐段,还可以将“拌嘴”这一乐段设定成循环播放,反复聆听,便于在欣赏时加深印象,对作品更深入的理解。

在欣赏《丰收锣鼓》第一乐段主题时,第一遍播放时,采用原速,学生听完后说表现的是人们敲锣打鼓,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第二遍,可放慢速度,学生听后发现,欢快,喜庆的情绪没有了,乐曲变得面目全非。

通过这样,让学生认识到速度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再如,欣赏《森吉德玛》时,轮到哪种乐器吹奏,就在屏幕上出现这种乐器,如单簧管、圆号等,既让学生欣赏了乐曲,又听辨了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了不少乐器。

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扩大了学生视野。

二、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审美活动的主导。

教师应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

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审美直觉力、音乐审美知觉力和音乐审美判断力等。

更好地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这种方法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灌输式进行了改革,而且有利于主体作用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等。

音乐欣赏中学生参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听、唱、想、说四个方面是引导学生参与的主要手段。

(一)“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采用提问法听和对比法听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行方法。

提问法听,也就是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

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学生来说,惟有对比才能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认识。

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在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

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比。

(二)“唱”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基础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

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唱主题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听前唱主题。

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

如欣赏《翻身的日子》,在听前可以先引导学生一起唱书上的四条谱例,也就是每个乐段的主题,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主题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

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

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

接着,给学生再放一遍录音,很多学生能说出:曲子是由引子加上三部分再加尾声构成的,每一部分音乐基本上是每一段主题音乐的重复和稍加变化的重复,整首曲子的情绪都是欢快的,表现了翻身农民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感情。

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在听赏时能进一步的人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二是在听后唱主题。

学生欣赏完音乐作品后,对这个音乐作品已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此时,再让学生学唱主题,可以让学生加深这个音乐的理解。

如欣赏《赞歌要比星星多》,可以先让学生欣赏,然后讲解这首合唱的内容、风格、根据哪个民族的曲子进行改编以及这首歌的衬词部分。

学生欣赏完后,对这首合唱的衬词“呀儿呀儿哟”已经很熟,此时再安排学生唱这首歌的主题便是点睛之笔。

(三)“想”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目的“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

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有感而发具有抽象性、多解性、模糊性等特点。

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

首先应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情绪进行体验,在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

第二要求学生对音乐的风格、体裁进行体验和判断。

第三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等等。

如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先不告诉学生曲目,让学生随着恬静优美的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结果有的想象为平静的江水、朦胧的月夜、幽静的田园、仙女的舞姿,也有的想象为秀丽的山川、深切的怀恋等等。

在学生叙述后教师再告诉学生所听的曲目,并适当地介绍作品的内容,待学生第二遍欣赏音乐时,要求学生根据曲目和提示对优美流畅的旋律进行更深的感受和体验,然后开展更深、更细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更趋完美;通过学生想的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审美判断力等,而且能使学生随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塑造出更多更完美的音乐形象,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还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

(四)“说”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深入“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

根据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作出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

[6]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是非常重要的。

如欣赏《翻身的日子》,听前教师对时代背景及曲作者已经作简单的介绍,学生学唱几遍主题音乐。

第一遍愉悦式聆听后让学生说说听后有何感受,同学们都觉得情绪是热烈欢快的。

第二遍分段细听,要求学生对各段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进行分析对比,说出每段不同的情感及风格特点,并说出想象中的音乐形象。

老师进行点评,部分强烈的鼓点般的节奏,流畅而又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人们喜庆翻身解放的热烈场面和欢快的心情。

第一部分,具有浓郁的陕北风味,跳跃、活泼、轻盈的节奏,描绘了翻身人们幸福甜美的心情。

第二部分,采用山东吕剧音调,活泼、欢快、喜悦之情盎然成趣,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三部分,借鉴了河北吹歌的发展手法,把音乐推向高潮,形成了更强烈的欢乐气氛,尽情地抒发了翻身农民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感情。

尾声变化再现了引子的旋律,前后呼应。

第三遍评价式聆听之后,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曲式为引子+A+B+C+尾声,整首乐曲情绪欢快热烈,带有很浓的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尽情地抒发了翻身农民幸福、欢欣的思想感情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欣赏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说的参与,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听赏过程能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达到深刻、高级的阶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