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基本知识
摩擦学知识点总结
摩擦学知识点总结摩擦是指两个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受到的阻力。
摩擦学是研究摩擦现象的科学,涉及到力学、材料学、表面科学、润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摩擦学的研究对于工程和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摩擦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摩擦力的产生机制、摩擦系数、摩擦的影响因素、摩擦的应用以及摩擦的减小等内容。
一、摩擦力的产生机制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两个表面之间的微观不平整的凸起和凹陷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当两个表面接触时,由于其不光滑的表面,导致表面之间存在着局部的微小接触点。
在这些接触点处,由于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斥力,产生了摩擦力。
这种微观不平整的表面结构导致了摩擦力的产生,这也是为什么光滑的表面摩擦力更小的原因。
二、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是用来描述两个表面之间摩擦性质的参数。
通常用符号μ来表示。
摩擦系数的大小取决于两个表面之间的物理性质以及表面之间的状态。
通常来说,摩擦系数分为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静摩擦系数是指在两个表面相对静止的情况下,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与正压力之比。
而动摩擦系数是指在两个表面相对运动的情况下,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与正压力之比。
摩擦力与正压力之比就是静摩擦系数或者动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差异很大,所以在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摩擦系数。
三、摩擦的影响因素影响摩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1. 表面形状和粗糙度:表面的形状和粗糙度对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很大。
通常来说,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 正压力大小:正压力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
正压力是指两个表面之间的垂直于接触面的力。
3. 材料的性质: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是不同的,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表面粗糙度都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4. 温度: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摩擦力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使摩擦力减小。
5. 润滑情况:润滑剂的使用会减小摩擦力,从而减小磨损和能量损失。
四、摩擦的应用摩擦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总结摩擦学是研究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摩擦学原理包括摩擦的定义、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摩擦力的类型、摩擦力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通过了解摩擦学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在工程、物理学和机械设计等领域得到应用。
一、摩擦的定义摩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表面上由于微观不平整而发生的阻力,这种阻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力,通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忽略它的存在。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积等因素。
二、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的不规则微观结构,当两个物体表面接触时,这些微不足道的不规则结构会相互干涩地牵引、压迫、撞击对方而产生的一种相对运动阻力。
三、摩擦力的类型1、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会产生一个阻碍相对滑动的摩擦力,这就是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F_s = μ_sN,其中F_s为静摩擦力大小,μ_s为静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通常比动摩擦力大,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小于静摩擦力时,物体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一旦施加的力达到或超过了静摩擦力,物体就会开始发生相对滑动。
2、动摩擦力当物体产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会产生一个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即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静摩擦力相关,通常小于静摩擦力,通常F_k = μ_kN。
其中F_k为动摩擦力大小,μ_k为动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的大小。
动摩擦力通常比静摩擦力小,所以一旦物体开始运动,需要施加的力就变小了。
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静摩擦力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F_s = μ_sN。
其中F_s为静摩擦力大小,μ_s为静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的大小。
静摩擦系数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它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静摩擦系数的大小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查找资料获得。
2、动摩擦力的计算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_k = μ_kN。
摩擦学基础知识综述
剪切强度)和屈服极限。
(2)粘着理论基本要点:
摩擦表面处于塑性接触状态:实际接触面只 占名义面积很小部分,接触点处应力达到受 压屈服极限产生塑性变形后,接触点的应力 不再改变,只能靠扩大接触面积承受继续增 加的载荷。 滑动摩擦是粘着与滑动交替发生的跃动过程: 接触点处于塑性流动状态,在摩擦中产生瞬 时高温,使金属产生粘着,粘着结点有很强 的粘着力,随后在摩擦力作用下,粘结点被 剪切产生滑动。
属摩擦副摩擦系数较大;二者之间容易发生 粘着,而互溶性差的金属不易发生粘着。
2.摩擦副表面特性:
(1)表面粗糙度:非常粗糙的表面,表面须
越过另一表面的微凸体,摩擦系数高。非常 光滑的表面摩擦系数甚至更高:实际接触面 积大,分子作用增强。在塑性接触下,实际 接触面积总是与载荷成正比,表面粗糙度的 实际影响并不大。
(4)无法解释脆性材料具有的和金属材料相
似的摩擦性能。
(5)粘着理论很好解释了“相溶性较大的金
属之间容易发生黏着,摩擦系数较大”现象.
对于大多数金属, τb =0.2σs ,计算的摩擦系数 为 0.2左右.正常大气中测的摩擦系数都高达 0.5 ,在真空中更高.
5.机械—粘着—犁沟综合作用理论 粘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机械—粘着—犁沟”
摩擦学基础知识
概述
1. 摩擦的定义:
两个接触物体表面在外力 作用下相互接触并作相对 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在 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切向运 动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 现象就是摩擦。
2 . 摩擦的分类 1. 摩擦按摩擦副运动状态可分为: 静摩擦:两物体表面产生接触,有相对运动趋势但 尚未产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 动摩擦:两相对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 2. 按相对运动的位移特征分类: 滑动摩擦:两接触物体接触点具有不同速度和(或) 方向时的摩擦。 滚动摩擦:两接触物体接触点的速度之大小和方向 相同时的摩擦。 自旋摩擦:两接触物体环绕其接触点处的公法线相 对旋转时的摩擦。
摩擦学基础知识
(1)表面被污染,摩擦系数主要取决于材料 组合、表面特征和环境条件。
(2)粘着起作用,摩擦系数开始上升,假如 微凸体断裂,产生旳磨粒将产生犁沟作用, 使摩擦系数升高。
(3)滑动表面旳磨粒数增长,犁沟作用增大, 摩擦系数急剧上升。
(4)进入和离开界面旳磨粒数相等时,摩擦 系数保持不变,即稳定摩擦状态。
摩擦学基础知识
概述
1. 摩擦旳定义:
2. 两个接触物体表面在外力 3. 作用下相互接触并作相对 4. 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在 5. 接触面之间产生旳切向运 6. 动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 7. 现象就是摩擦。
2 . 摩擦旳分类
1. 摩擦按摩擦副运动状态可分为:
静摩擦:两物体表面产生接触,有相对运动趋势但 还未产生相对运动时旳摩擦。 动摩擦:两相对运动表面之间旳摩擦。 2. 按相对运动旳位移特征分类:
(2)具有牵引力旳滚动---滚动元件受到法向 载荷和牵引力旳作用产生旳滚动形式。
(3)伴随滑动旳滚动---几何形状造成接触面 上切向速度不等时,必将伴有滑动。
3. 滚动摩擦系数
(1)有量纲滚动摩擦系数: 驱动力矩与法向载荷之比,即: μ=FR/W=W´e/W=e
(2)无量纲滚动摩擦系数:
称为滚动阻力系数,数值上等于驱动力矩 在单位距离所作旳功与法向载荷之比,即:
(4)无法解释脆性材料具有旳和金属材料相 同旳摩擦性能。
(5)粘着理论很好解释了“相溶性较大旳金 属之间轻易发生黏着,摩擦系数较大”现象.
对于大多数金属, τb =0.2σs ,计算旳摩擦系数 为 0.2左右.正常大气中测旳摩擦系数都高达 0.5 ,在真空中更高.
5.机械—粘着—犁沟综合作用理论
(了解)当刚性滚轮沿弹性平面滚动时,在 一整周内滚轮走过旳距离要不不小于圆周长。 (了解)当弹性滚轮沿刚性平面滚动时,在 一整周内滚轮走过旳距离要不小于圆周长。
摩擦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摩擦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摩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车辆行驶时的轮胎与路面摩擦,人行走时的脚与地面摩擦,任何实体在相互接触时都会产生摩擦。
而摩擦学正是研究物体在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的学科,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非常重要。
一、摩擦的基本原理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在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间的不规则性,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就会产生。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它们通常都是与物体间接触的表面粗糙程度和材料特性等因素有关。
2.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摩擦力与物体间接触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接触面积越小,摩擦力越小。
这是因为物体直接接触的表面积越大,表面之间的微小凹凸就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3. 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成正比例关系。
即当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物体间的压力越大,表面间的不规则性就越小,微小凹凸就进一步压缩,摩擦力就会增大。
二、摩擦学的应用1. 制动系统摩擦制动是利用静摩擦力使车轮停止转动的一种制动方式。
汽车、自行车等的制动系统都是靠摩擦制动来实现的。
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器上的刹车片与转动的车轮表面接触,产生静摩擦力使转轮停止转动。
而刹车片与车轮的表面摩擦系数大与小的不同,就会影响到制动效能和制动距离的长度。
2. 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是常用的一种紧固连接方式,它通常用于连接杆件、面板、封板等部件。
在螺纹连接时,利用螺纹外螺距不等的原理,使螺栓和螺母之间相互旋转,从而将拼接的两个构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要求计算螺栓和螺母的摩擦力,以保证连接牢固。
3. 轴承轴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器设备中的组件,主要用于支撑机器转动部件,并在其旋转过程中承受轴向和径向的载荷。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滚动体或滑动体之间的摩擦来实现支承转动。
因此,轴承性能的好坏与其摩擦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 润滑油润滑油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润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其作用是减小机械件表面的摩擦,以达到降低能耗、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的效果。
摩擦与润滑基础知识
摩擦与润滑基础知识目录一、摩擦学概述 (3)1. 摩擦定义及分类 (4)2. 摩擦现象产生原因 (5)3. 摩擦学研究内容 (6)二、润滑基础 (7)1. 润滑概念及作用 (8)2. 润滑剂的种类与选择 (9)3. 润滑剂的性能指标 (11)三、摩擦与润滑原理 (13)1. 摩擦原理 (14)(1)干摩擦与湿摩擦 (15)(2)静摩擦与动摩擦 (16)(3)摩擦系数 (17)2. 润滑原理 (17)(1)液体润滑理论 (18)(2)边界润滑理论 (19)(3)混合润滑理论 (20)四、摩擦与润滑影响因素 (21)1. 材料性质影响 (22)2. 载荷影响 (23)3. 速度影响 (24)4. 温度影响 (24)5. 环境影响 (25)五、摩擦与润滑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26)1. 机械设备中的摩擦现象分析 (28)2. 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 (29)3. 典型机械设备的润滑设计实例 (30)六、摩擦与润滑的试验方法及设备 (31)1. 摩擦试验方法及设备 (32)2. 润滑试验方法及设备 (3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34)七、摩擦与润滑的故障诊断及维护保养 (35)1. 摩擦故障类型及诊断方法 (36)2. 润滑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 (38)3. 设备维护保养策略与建议 (39)八、摩擦与润滑的未来发展趋势 (41)1. 新材料在摩擦与润滑领域的应用 (42)2. 智能润滑技术的发展趋势 (43)3. 绿色环保理念在摩擦与润滑领域的应用前景 (44)一、摩擦学概述摩擦学是研究摩擦现象及其产生机理、摩擦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摩擦性能和润滑技术的一门科学。
它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摩擦学对于提高机械效率和可靠性、节约能源、减少磨损和延长设备寿命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摩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任何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都会产生摩擦。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
绪论1、摩擦学定义:是对于相对运动的互相作用表面的科学技术,包含摩擦、润滑、磨损和冲蚀。
2、摩擦学研究内容主要包含:摩擦、磨损、润滑以及表面工程技术。
3、摩擦:是抵挡两物体接触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切向相对运动的现象。
4、磨损:侧重研究与剖析资料和机件在不一样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发生规律和磨损特征。
5、润滑:研究内容包含流体动力润滑、静力润滑、界限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等在内的各样润滑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6、表面工程技术:将表面与摩擦学有机联合起来,解决机器零零件的减摩、耐磨,延伸使用寿命的问题。
第一章1、表面容貌:微观粗拙度、宏观粗拙度(即涟漪度)和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2、表面参数:(1)算术均匀误差 Ra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均匀值。
(2)轮廓的最大高度 Rz 是在一个取样长度 lr 内最大轮廓峰高 Zp 和最大轮廓谷深 Zv 之和的高度。
( 3)均方根误差 Rq是在一个取样长度 lr 内纵坐标值 Z( x)的均方根值。
3、对于液体,表层中所有分子所拥有的额外势能的总和,叫做表面能。
表面能越高,越易粘着。
4、物理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因为分子或原子互相吸引的作使劲而产生的吸附叫做物理吸附,是靠范德华力维系的,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小。
物理吸附薄膜形成的特色是吸附和解吸附拥有可逆性,无选择性。
5、化学吸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电子发生互换形成化学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且极性分子呈定向摆列。
化学吸附的吸附能较高,比物理吸附稳固,且是不完整可逆的,拥有选择性。
6、粘附:是指两个发生接触的表面之间的吸引。
7、影响粘附的要素:①湿润性,②粘附功,③界面张力,④亲和力。
8、金属表面的实质构造:(1)表面层:①污染层,②吸附气体层,③氧化层;( 2)内表层:①加工硬化层,②金属基体。
第二章1、固体表面的接触分类:(1)点接触和面接触。
(2)①弹性接触(赫兹接触),②塑性接触,③弹塑性接触,④粘弹性接触。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摩擦表面).
(3)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固体表面的基本形貌, 又称表面微观粗糙度,波距小,约 2~800μm,波高较低 0.03~400μm, 属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主要与切 削加工方法、刀具的运动轨迹、磨损 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有关。 GB1031-83 规定了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和数值。工程上通常采用表面粗糙度 表征表面的形貌参数。
吸附热值低,可逆,单层或多层分子,可在任何表 面形成
化学吸附膜: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发生电 子交换时(即改变了吸附层分子的电子分 布),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的作用是化学 键结合,称化学吸附膜。吸附热值高,单 分子层,有一定选择性。 反应膜:极压添加剂(EP剂),S,P,Cl 等极性有机化合物。复合添加剂 表面氧化膜
面轮廓曲线与中线交点各波形之间距离的算术平 均值。该参数反应了表面不规则起伏的波长或间 距以及粗糙峰的疏密程度。
(5)支承面曲线:即能表示粗糙表面的微凸体高
度分布,也能反映摩擦表面磨损到一定程度时支承 面积的大小。主要用于计算实际接触面积,一般用 二维作图法求支承面曲线。
(1)以通过最高峰顶点的直线为零位线,在标准长 度L的轮廓曲线上,作与中线平行的一系列直线, 如h1、h2、h3….. (2)将各平行线截取轮廓图形中微凸体的长度相加, 画在轮廓图右侧,直到轮廓图形的最低点为止,连 接图中各点,即得到支承面曲线。 (3)描述参数(GB3505-83): 相对支承长度率:
8 固体表面的接触
1.接触的本质:两个粗糙表面在载荷作用下相互接触时,
最先是两表面上一些较高的微凸体发生接触,这些不连续 的微小接触点的变形构成了真实的接触面积。随着载荷的 的增加,其它次高微凸体也逐渐发生接触。
2.接触表面的相互作用:
物理摩擦知识点总结
物理摩擦知识点总结摩擦是一种物理现象,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间的微小不平整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它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摩擦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摩擦的定义、摩擦力的产生原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的作用以及摩擦力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摩擦的定义摩擦是一种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于两个物体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抵抗力。
摩擦是由摩擦面之间的不规则微小凸起和凹陷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引起的。
摩擦可以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两种。
静摩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动摩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在一些情况下,两者的大小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由摩擦面间的不规则微小凸起和凹陷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引起的。
二、摩擦力的产生原理摩擦力是由于物体接触面间的不规则微小凸起和凹陷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产生的。
在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两者的不规则微小凸起和凹陷会发生相互间的阻碍,这种阻碍会使得物体产生相对运动时受到一定的抵抗力。
此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摩擦力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摩擦面间,分子之间会发生弱的静电引力、分子间的磁力等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会导致物体相对运动时受到一定的抵抗。
三、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质、接触面的压力以及相对运动速度等。
首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会越大。
其次,接触面的材质也会对摩擦力的大小产生影响,不同材质的摩擦系数不同,从而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再次,接触面的压力也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般来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会越大。
最后,相对运动速度也会对摩擦力大小产生影响,通常来说,相对运动速度越大,摩擦力也会越大。
四、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摩擦学基本知识
H
H
3. 磨 损
• 磨损是伴随摩擦而产生的必然结果,是相互接触的物 体在相对运动时,表层材料不断发生损耗的过程或者 产生残余变形的现象。 • 磨损不仅是材料消耗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机器使用 寿命的主要原因。
• 材料的损耗,最终反映到能源的消耗上,减少磨损是 节约能源不可忽视的一环。 •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连续化的生产中,某一零件的磨 损失效,就会影响全线的生产。
H
3. 密封摩擦学基本知识
实现以人为本— 健康 安全 环保 经济 —现代化生产新理念 主讲人: 郝木明,孙鑫晖
H
目 录
(参阅:顾永泉《流体动密封》)
• 1.前言 • 2.摩擦 • 3.磨损 • 4.润滑
H
1.前 言
• 摩擦学:研究作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及其有关理 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包括摩擦科学和技术。 • 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 涉及三部分内容:摩擦、磨损和润滑。 • 摩擦(Friction):研究具有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 的表面间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两个相互接触物体 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着有相对运动趋势 )时产生切向阻力的物理现象。 • 磨损(Wear):摩擦产生的重要现象之一,由于表面 相对运动而不断发生损耗的过程或者产生残余变形的 现象。 • 润滑(Lubrication):降低磨损和减少磨损的主要措 施。
H
磨损量-时间曲线与磨损速度-时间曲线
H• 3.3 减少磨损的基本措施
• ①.材料的选择:相同金属材料的磨损率大于不同金属材 料的磨损率,金属材料配对摩擦副的磨损率大于金属材料 与非金属材料配对的摩擦副。 • ②.润滑:使摩擦副在流体润滑状态下工作。 • ③.表面强化处理:渗碳、渗氮、喷沙等表面处理工艺。 • ④.结构设计:如采用转移性原则,使一摩擦面磨损而保 护另一摩擦面。 • 如:滑动轴承表面油槽的布置,提高其承载能力。 • ⑤.使用保养。
摩擦学基本知识48页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摩擦学基本知识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摩擦表面)解读
(3)描述参数(GB3505-83): 相对支承长度率:
支承面积: Ax离峰顶h处面积 Ao离峰顶最大高度面积
(4)按支承面积的大小将轮廓图形分三个高度层:支承面积小 于25%的部分称为波峰,为最高层;在25%~75%之间部分称 为波中,为中间层;大于75%部分为波谷,最低层。
塑性接触状态:
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为线性关系,而与高度分布函 数ψ(z)无关。 结论: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取决于表面轮廓 曲线和接触状态。当为塑性接触时,无论高度分布 曲线如何,实际接触面积都与载荷成线性关系。在 弹性接触状态下,大多数表面的轮廓高度接近于正 态分布,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也具有线性关系。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
1 摩擦表面
1.表面形貌组成:
固体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即形状公差、波 纹度和表面粗糙度统称为表面形貌。
(1)表面形状误差:
实际表面形状与理想表面形状的宏观 偏差,是一种连续而不重复的形状偏差。 它是机床- 工件- 刀具系统的误差和弹 性变形等造成,如机床和刀具精度不够、 不正确的加工规范或温度应力等。表面 形状误差的数值由最大偏差表示,国家 标准 GB1182~1184-80 规定了形状和 位置公差。
(4)四次矩-峰态K:分布曲线的陡峭度。正态K =3,K<3概率分散,表面凸峰较平缓。K >3概 率集中,凸峰较尖锐。
(3). 自相关函数R(l):
反映了相邻轮廓的关系和轮廓曲线的变化趋势。 对于任一条轮廓曲线,自相关函数是各点的轮廓 高度与该点相距一定间隔处的轮廓高度乘积的数 学期望,即
离散函数:测量长度内测量点n,高度值xi,则
摩擦学基础知识
τb、σs分别是较软材料的剪切强度极限(或界面 剪切强度)和屈服极限。
精品文档
(2)粘着理论基本要点:
摩擦表面处于塑性接触状态:实际接触面只 占名义面积很小部分,接触点处应力达到受 压屈服极限产生塑性变形后,接触点的应力 不再改变,只能靠扩大接触面积承受继续增 加的载荷。
当两表面的材料分子接近时,分子之间的吸引作 用是产生摩擦阻力的假说,利用分子力与分子之 间距离的关系导出了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积成正比:
F=f(N+pAr) p为分子引力,Ar为真实接触面积
精品文档
3. 分子—机械理论
克拉盖尔斯基1939年提出分子-机械摩擦理论,认 为摩擦阻力是由机械变形抗力和分子引力的综合, 并非常量,用摩擦二项式定律表示: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表面膜效应:
当摩擦副表面生成氧化膜或被污染形成污染 膜时,摩擦系数将降低。污染膜的剪切强度 较底时,粘着结点增长不明显。当剪切应力 达到污染膜的剪切强度时,表面膜被剪断, 摩擦副开始运动,摩擦系数表示为:
μ= τ f /σy
只τ f适界用面与膜金的属剪摩切擦强副度。, σy金属副的屈服强度,
Stribeck曲线表现了这些摩擦状态,u、η、p 分别表示速度、润滑剂粘度和压力。
精品文档
摩擦的基本特性
1. 古典摩擦定律 (称为阿蒙顿-库仑定律):
(1)摩擦力和载荷成正比,即 F= f N 。除了在重载 荷下实际接触面积接近表观面积外,都是正确的。 (2)摩擦系数与(名义)接触面积无关。一般仅对 具有屈服极限的材料如金属材料是满足的,不适于 弹性和粘弹性材料。 (3)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不适于粘弹性材 料,尽管改材料究竟是否具有静摩擦系数还没定论。 (4)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无关。金属材料基本符合, 粘弹性显著的弹性材料,与滑动速度有关。
摩擦学基本知识
摩擦学基本知识目录1. 摩擦学简介 (3)1.1 摩擦学的定义和学科范围 (4)1.2 摩擦学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5)2. 摩擦的分类与机制 (6)2.1 摩擦的分量和类型 (7)2.2 摩擦机理的基本概念 (8)2.3 不同表面相互作用的摩擦特性 (9)3. 摩擦因数的测定与预测 (10)3.1 摩擦因数的测定方法 (13)3.2 摩擦因数的预测模型 (14)3.3 摩擦因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6)4. 接触力与接触压力 (17)4.1 接触力产生的基本原理 (18)4.2 接触压力分布分析 (19)4.3 表面纹理与非线性接触压力 (21)5. 摩擦系数与磨损 (22)5.1 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 (23)5.2 磨损理论与磨损机制 (25)5.3 表面损伤与摩擦副寿命 (26)6. 润滑理论与技术 (27)6.1 润滑的基本原理 (29)6.2 润滑剂的种类与性能 (29)6.3 润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0)7. 润滑与摩擦学研究进展 (32)7.1 高温润滑与表面化学 (33)7.2 纳米润滑与摩擦纳米技术 (34)7.3 非传统润滑方法 (36)8. 摩擦与润滑系统分析 (37)8.1 摩擦与润滑系统的建模 (38)8.2 系统分析和仿真方法 (39)8.3 设计原则与优化方法 (42)9. 摩擦与润滑材料 (43)9.1 摩擦与润滑基体材料 (44)9.2 摩擦系数与材料特性 (46)9.3 摩擦与磨损材料的研究 (47)10. 表面工程与表面特征对摩擦的影响 (48)10.1 表面工程技术 (50)10.2 表面特征与摩擦性质 (51)10.3 表面处理与润滑原理 (52)11. 摩擦与润滑的可持续性与环境考量 (54)11.1 环境保护与绿色润滑 (55)11.2 可持续设计与材料选择 (56)11.3 摩擦与润滑的节能减排 (57)12. 摩擦与润滑的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 (58)12.1 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 (59)12.2 技术创新与科技伦理 (61)12.3 摩擦与润滑的社会责任 (62)13. 摩擦与润滑的未来趋势 (63)13.1 新兴技术的应用前景 (64)13.2 智能化与信息化在摩擦学中的应用 (65)13.3 摩擦学与当代科技发展的交融 (66)1. 摩擦学简介摩擦学是一门研究涉及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摩擦学基础知识
22
摩擦学基础知识
摩擦系数与一系列的材料参数有关,如
1.晶体结构
具有密排六方结构的钴,表现了最低的摩擦系数, 当在高温转变成立方结构时,摩擦系数迅速上升。 实验证明 2.晶体的各向异性
uhex<ufcc<ubcc
同一种金属,在不同的晶面和晶向会表现出不同的
摩擦系数,如在真空中钨对钨的摩擦系数在(110)面为 1.33,在(210)面为1.90,在(100)面为3.00。
18
摩擦学基础知识
(二)焊合、剪切及犁削理论 除焊合、剪切以外.较硬表面的微凸体对于较软材 料会造成犁削作用。它构成了摩擦力的犁削分量Fpl, 于是,总的摩擦力 F= Fadh+Fpl =A·S+Fpl 在大多数情况,Fpl与Fadh相比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 计。 则 F≈A· S u = F/P= A·S/A·p = S/p 式中p为材料的屈服压力。
年来,发现它并非材料的属性,而是受润滑条件、固体 材料、环境介质、工作参数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能在 很大范围内发生变化。
摩擦学基础知识
一、摩擦的种类 (一)无润滑摩擦(干摩擦) 这种摩擦经常用于制动器、摩擦传动和纺织、食品、 化工机械的部件(在那里无论从污染或安全的角度考虑, 润滑剂都是不允许使用的)。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机 械部件。 这种摩擦具有分子机械的特性,即在实际接触面积上 作用着分子引力,其作用距离比晶格中原子的间距要大 几十倍。并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分子引力可以引起局部 的粘着,粘着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施加的载荷通 过实际接触面积影响粘着力的大小。
15
摩擦学基础知识
用于阐明干摩擦特性的早期摩擦理论主要是: 1.机械联结理论 1699年Amontons和de la Hire提出,金属的摩擦可 能是由于粗糙表面的微凸体之间的互锁作用所引起。这 个理论对静摩擦的存在作了解释,同时它把动摩擦解释 为使上表面的微凸体越过下表面微凸体所需的力(见下 图)。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整理1.摩擦力的定义和表达式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通常用F来表示摩擦力,其大小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A和物体间的摩擦系数μ有关,可以用公式F=μN来表示,其中N是正压力。
2.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克服静摩擦力才能开始运动。
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大于动摩擦力。
一旦物体开始运动,摩擦力会变为动摩擦力,其大小通常较小,并且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3.摩擦系数的意义摩擦系数μ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摩擦程度大小的物理量。
摩擦系数越大,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的摩擦越明显。
摩擦系数的大小与物体的性质相关,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4.摩擦力的影响因素除了两物体间的摩擦系数之外,摩擦力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物体的表面状态、压力、速度等。
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压力的增大会使得摩擦力增大。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摩擦力就越小。
5.一维理想化模型和摩擦力的变化趋势在一维理想化模型中,摩擦力和物体的压力成正比。
当物体间的压力小于其中一临界值时,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大小为μsN;当压力大于临界值时,摩擦力为动摩擦力,大小为μkN,其中μs是静摩擦系数,μk 是动摩擦系数。
6.摩擦力的减小和消除为了减小或消除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在两物体接触面上涂抹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力。
选择适当的材料,使接触表面光滑,也可以降低摩擦力。
此外,采取外力来克服摩擦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7.摩擦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总之,摩擦学原理是研究摩擦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它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摩擦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摩擦系数的意义和变化趋势,以及摩擦力的减小和消除方法,对于改进机械设备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摩擦知识总结(选3篇)
摩擦知识总结(选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条据书信、规章制度、礼仪常识、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normative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tiquette knowledge, self introdu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摩擦知识总结(选3篇)摩擦知识总结(选3篇)摩擦知识总结篇1[学习目标]1、了解滑动摩擦的条件,正确判断滑动摩擦的方向2、会用公式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了解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3、了解静摩擦的产生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的大小和方向4、了解最大静摩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4. 润 滑
• 是减少机械零部件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 为了减少机器的磨损和发热,保证安全运转,延长使用寿 命和降低能源的消耗,摩擦副表面间进行润滑。主要的 润滑剂为液体润滑油。 • 据推算,全世界用于动力的能源,约有30%~40%消耗在无
损就是一种复合磨损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应抓住主 要的磨损形式,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磨损,延 长寿命。 • 3.2 磨损规律及影响因素 • 机器零件的工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跑合阶段、稳定 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应尽可能延长稳定磨损阶 段。
• 磨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材料、表面硬度、滑动速度
、载荷、表面温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粘附物以及润 滑等。
(a) 一般情况;(b) 表面平行时
流体摩擦(润滑)
H • ③.边界摩擦:相对运动的表面之间存在极薄分子膜。
• 特点:极薄边界膜(厚度20纳米左右)起润滑作用,有 能力防止表面微凸体之间相互接触而不破坏,起良好的 润滑作用。但强度低,易破裂。
(a) 单分子层边界润滑模型;(b) 边界润滑机理模型 边界摩擦(润滑)
料的极限使用温度;f∝1/Pg,f∝V,而碳石墨和铸铁由于自
润滑性好,其规律与塑性相反。
H
摩擦工况
润滑状态 粘度影响 (μ)
表:各种摩擦状态及其特征对比
干摩擦
无
边界摩擦
分子吸附膜
混合摩擦
部分
流体摩擦
全部
无
无
部分
起决定作用
过程特征
微凸起接触
分子层、分子机 械作用
混合
流体动静压效 应
摩擦系数大小
0.1~0.6
• ④.微动磨损:两个表面之间由于振幅很小的相对运 动而产生的磨损。
• 如:花键、传动销、螺钉的结合面上等。
• ⑤.腐蚀磨损:在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作用下产生的 磨损,如氧化腐蚀磨损、特种介质腐蚀磨损、冲蚀和 汽蚀等。
• 如:水泵叶轮、水轮机叶片等。
H • 应当明确:多数磨损是以复合形式出现的,如微动磨
H
3. 密封摩擦学基本知识
实现以人为本— 健康 安全 环保 经济 —现代化生产新理念 主讲人: 郝木明,孙鑫晖
H
目 录
(参阅:顾永泉《流体动密封》)
• 1.前言 • 2.摩擦 • 3.磨损 • 4.润滑
H
1.前 言
• 摩擦学:研究作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及其有关理 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包括摩擦科学和技术。 • 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 涉及三部分内容:摩擦、磨损和润滑。 • 摩擦(Friction):研究具有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 的表面间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两个相互接触物体 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着有相对运动趋势 )时产生切向阻力的物理现象。 • 磨损(Wear):摩擦产生的重要现象之一,由于表面 相对运动而不断发生损耗的过程或者产生残余变形的 现象。 • 润滑(Lubrication):降低磨损和减少磨损的主要措 施。
H • ④.混合摩擦:摩擦表面之间同时出现以上几种摩擦
状态。 • 在工程实际中,大部分摩擦副(如:普通的接触式机 械密封)处于混合摩擦状态。
流体摩擦、边界摩擦与干摩擦的混合摩擦模型
2.4摩擦状态判断及摩擦特性 H• • ⑴摩擦状态判断:
摩擦状态可以利用摩擦副的 流体膜承载比 Kf(或xf)与相 对膜厚λ=h/σ的关系来判断,并以流体膜承载比作为主要判 据,区别摩擦状态是流体摩擦、混合摩擦还是接触摩擦;以 相对膜厚为辅助判据,区别接触摩擦中是边界摩擦还是干摩 擦。
H③、f-G特性具有最低f的状态转变点,该点说明了密封状态
从流体润滑转变为混合润滑;该点取决于许多因素,对于一 般机械密封,Gmin=1×10-7~1×10-8 ④、流体膜承载比可用来判断摩擦状态;当xf≥1时,密封 处于流体摩擦状态;xf=0时处于接触摩擦状态,0<xf<1处于 混合摩擦状态。
f
• 摩擦表面几何形状由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和表面形状 误差(如机械密封端面平直度)三部分组成(表面几何 形状:图3-1) • 表面粗糙度是最常用的表面形貌参数,是取表面上某一 个截面的外形轮廓曲线来表示(表面轮廓曲线:图3-2 ~3-6)。
H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状
表面轮廓的算术平均差
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
H • 在工程条件下,摩擦表面上吸附着气体薄膜、蒸汽膜
或汽化层的摩擦通称干摩擦。 • 特点:摩擦系数大、能耗大、磨损严重、摩擦副有效 工作寿命短。
图3-16 干摩擦(固体润滑)
H
a)由于温度过高环表面出现热裂
b)金属环表面热(应力)裂(纹)
热裂(热应力开裂)
H古典摩擦定律:
对摩擦现象进行科学研究,最早始于十五世纪意大利的 文艺复兴时期,1508年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达· 芬奇首先着手 于固体摩擦的研究。 第一个提出:一切物体刚开始滑动,便产生叫做摩擦力 的阻力,并指出摩擦力与重力成正比,而与法向接触面积无 关。 1699 年,法国科学家 阿蒙顿 进行了摩擦实验,并建立了 摩擦的基本公式; 1780 年,由库仑在同样的试验的基础上, 完成了今天的库仑定律,即古典库仑定律。其内容: (A)F与W成正比,而与名义面积An无关。即F=f W,F∝ W (B)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 (C)F大小与接触面间的相互滑动速度无关。 (D)摩擦力方向总是与接触表面相对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反。
流体膜承载比Kf与相对膜厚λ=h/σ的关系
H • ⑵摩擦副的无因次特性
• 1)f-G特性
• 为无因次特性,反映摩擦状况和流体膜形成难易程度。 G A/W Vb/W 其中:
式中,μ为流体膜动力粘度,V为相对运动速度,b为摩擦 面的宽度,W为垂直作用力)。
①、摩擦系数 f 和工况参数G都反映摩擦副的摩擦工况, 后者不仅说明摩擦状态,同时说明状态的转变,成膜难易 程度和流体膜承载能力。 ②、对于不同状态的摩擦副,在确定工况参数时应考虑摩 擦状态,避免混淆不清、相互乱用;在计算f-G特性时, 可采用不同的f-G关系式[f=ψGm],特别是大多数摩擦副在 混合摩擦状态下使用,必须按混合摩擦状态计算出摩擦系 数和工况参数。
D
BL B ML HL (HDL)
C
A
G
机械密封的f-G无因次摩擦特性
H
• 2)f-Pg与f-V特性 ①、对混合摩擦,f∝1/Pg,f∝V,f∝1/V,与流体摩擦的成
分多少和载荷的轻重有关。
②、对边界摩擦,f 随Pg↑而↓,→C,随V而不变。 ③、对于干摩擦,其变化规律因摩擦副材料的不同而变化趋 势不一样。塑料不能用在高载荷的干摩擦场合;因其导热系 数低不利于摩擦热的排出,故密封面处的温度很容易超过材
H
磨损量-时间曲线与磨损速度-时间曲线
H• 3.3 减少磨损的基本措施
• ①.材料的选择:相同金属材料的磨损率大于不同金属材 料的磨损率,金属材料配对摩擦副的磨损率大于金属材料 与非金属材料配对的摩擦副。 • ②.润滑:使摩擦副在流体润滑状态下工作。 • ③.表面强化处理:渗碳、渗氮、喷沙等表面处理工艺。 • ④.结构设计:如采用转移性原则,使一摩擦面磨损而保 护另一摩擦面。 • 如:滑动轴承表面油槽的布置,提高其承载能力。 • ⑤.使用保养。
1 L 1 n Ra y ( x ) dx Ra zi L 0 n i 1
Rz
z
i 1
5
pi
zvi
i 1
5
5
H
全纵坐标分布曲线的画法
支承面积曲线
1-抛光表面;2-磨削表面;3-车削表面
轮廓支承面积曲线
H • 2.2 实际粗糙表面的接触
• (实际表面的接触状态:图3-7,图3-8)。 • 名义接触面积An:宏观几何尺寸所决定的面积。 • 轮廓接触面积Ac:两物体在外载荷作用下相互挤压时 ,接触斑点将出现在表面的波峰上,轮廓接触微元面 积的总和即为接触面积,其大小与轮廓形状及所受载 荷有关。
静摩擦系数与法向压力载荷
静摩擦系数与停放时间
H
尼龙6的摩擦系数与载荷关系 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的关系 酚醛塑料(A-1)的摩擦系数与载荷关系
H
摩擦力与滑动速度 d
尼龙6的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摩擦系数与表面粗糙度关系
H
常用材料的摩擦系数
三对摩擦副的摩擦系数
H
H
3. 磨 损
• 磨损是伴随摩擦而产生的必然结果,是相互接触的物 体在相对运动时,表层材料不断发生损耗的过程或者 产生残余变形的现象。 • 磨损不仅是材料消耗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机器使用 寿命的主要原因。
• 材料的损耗,最终反映到能源的消耗上,减少磨损是 节约能源不可忽视的一环。 •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连续化的生产中,某一零件的磨 损失效,就会影响全线的生产。
• 实际接触面积Ar:由微突体接触变形区域所形成的面 积之和。
• 对机械密封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0.05~0.2,实际接 触面积不到1%。
H
配合面的密封间隙由粗糙度比确定
接触面积及微凸体模型
H • 2.3 摩擦状态
• 按运动形式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 按摩擦面间的润滑状态分: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 摩擦和混合摩擦。 • ①.干摩擦(图3-16):表面之间不存在任何的润滑 物质。 • 用阿芒汤—库仑定律描述: F = f W 式中,F:摩擦力;W:法向载荷;f:摩擦系数。
•
•
• • 摩擦学是机器可靠的主要问题,而密封是机器可靠的核 心问题。
H
2. 摩 擦
• 两种相互接触的密封面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产生
切向运动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现象叫摩擦。
• 摩擦是一种重要的物理过程。 • 简要介绍工程摩擦现象、原因、摩擦主要形式。
H • 2.1 摩擦表面形貌与表面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