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的基本识别xialiping
合集下载
常见心电图的基本识别 ppt课件
34
二、房性期前收缩:
来自于心房异位兴奋灶的 房性期前收缩产生一个比预
期早的异常P波。
因为这种兴奋不 是起源于窦房结, 所以它的形态与 同一导联中的其 他P波不同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基本概念
除极
极化状态
复极
细胞内部由负 电荷变为正电 荷的过程叫除 极。
除极完毕时,心肌 细胞膜内带正电荷, 膜外为负电荷,此 时称为极化状态
细胞内部由正 电荷变为负电 荷的过程叫复 极。
除极与复极都是电现象5Fra bibliotek当心肌细胞内除极的正波向正的电极(皮肤)移动时, 在心电图上就记录一个正向(向上的)波。
22
加压(A增加V电
压)肢体导联
aVL(left)——左上肢 aVR(right)——右上肢 aVF(foot)——左下肢
号外:aVF最容易反映左心室下 壁的心肌缺血
23
肢体导联平行于病人胸 部的平面——(额面) 胸导联将病人身体分为 上下两半——(横断面)
24
每个肢体导联从不同的角度记录 心脏活动,每个导联(I、II、 III、AVR、AVL、AVF)是同一心 脏活动的不同视图。
30
近似心率: A:100次/分 B:60次/分
31
缓慢心率快速计算:
缓慢心率:找到两个3秒节 中出现的R波数乘以10记为 心率
32
复习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p) 成
结间束
PR段)
房室结(停留1/10s形
心室(QRS)
左右束支
房室束
33
常见的心律失常
一、心房纤颤
房颤是由心房内多个兴奋 灶的发放所引起的,没有 一个冲动使心房除极,并 且偶尔有一个兴奋能通过 房室结。所以,我们看不 到任何真正的P波。
二、房性期前收缩:
来自于心房异位兴奋灶的 房性期前收缩产生一个比预
期早的异常P波。
因为这种兴奋不 是起源于窦房结, 所以它的形态与 同一导联中的其 他P波不同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基本概念
除极
极化状态
复极
细胞内部由负 电荷变为正电 荷的过程叫除 极。
除极完毕时,心肌 细胞膜内带正电荷, 膜外为负电荷,此 时称为极化状态
细胞内部由正 电荷变为负电 荷的过程叫复 极。
除极与复极都是电现象5Fra bibliotek当心肌细胞内除极的正波向正的电极(皮肤)移动时, 在心电图上就记录一个正向(向上的)波。
22
加压(A增加V电
压)肢体导联
aVL(left)——左上肢 aVR(right)——右上肢 aVF(foot)——左下肢
号外:aVF最容易反映左心室下 壁的心肌缺血
23
肢体导联平行于病人胸 部的平面——(额面) 胸导联将病人身体分为 上下两半——(横断面)
24
每个肢体导联从不同的角度记录 心脏活动,每个导联(I、II、 III、AVR、AVL、AVF)是同一心 脏活动的不同视图。
30
近似心率: A:100次/分 B:60次/分
31
缓慢心率快速计算:
缓慢心率:找到两个3秒节 中出现的R波数乘以10记为 心率
32
复习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p) 成
结间束
PR段)
房室结(停留1/10s形
心室(QRS)
左右束支
房室束
33
常见的心律失常
一、心房纤颤
房颤是由心房内多个兴奋 灶的发放所引起的,没有 一个冲动使心房除极,并 且偶尔有一个兴奋能通过 房室结。所以,我们看不 到任何真正的P波。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 ppt课件
可行性
• ST段:为QRS综合波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 段,其后4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波为T波
ppt课件
19
正常心电图图解 意义 原理
可行性
• T波: 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下,T 波的方4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
ppt课件
20
正常心电图图解 意义 原理
可行性
• Q肌-除T间极期4和:复从极Q全波过起程点所至需T时波间终,了正,常代为表0心.3室2 ~0.44sec
11
意义
原理
可行性
• 纵坐标代表电压:每1小格=0.1mV • 横坐标4表示时间:每1小格=0.04sec
每1大格=0.2sec
ppt课件
12
心率的检测 意义 原理
可行性
4
R-R间距为0.6sec,心率=60÷0.6=100次/min
ppt课件
13
心率估算法 意义
• 一个RR间期的大格原数 理(0.04x5)
宽大畸形的QRS波
4
ppt课件
33
心房扑动 意义
•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原、理形态、间距可一行致性的f波 • 频率为250-350次/分 • 固定比例下传时,心律规则;反之,心律不规则
4
ppt课件
34
心房颤动 意义
• P波波,消频失率,为代35之0以-60大0小次原、/分形理,态R、-R间间距期不绝可一对行致不性的规f 则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意义 原理 • 认识正常心电图
可行性
• 识别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4
ppt课件
2
心电图 意义 利用心电图机从原体理表记录心可脏行每性一心
心电图简单识别方法 PPT课件
P-R间段
节律 心率
QRS波群
窦性停止时便出现不规则。 一般是正常的,但有时过慢
正常,窦性停止时便没有此波 群
ppt课件 49
ppt课件
50
房性早博
P波 早出的心房节律,其P波的形态与 窦房结所产生的不同,当心律过速 时P波会藏于上一个T波中 正常或稍长 除早博出现外,是规则的。 正常 0.04-0.10秒
ppt课件 2
第一节、心脏概述
左心房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ppt课件
3
第一节、心脏概述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第一节、心脏概述
心脏由心房、心室构成,其主要功能是“泵 血功能” 解剖上心房、心室连在一起,但房室不会同 时收缩。 房室呈顺序收缩和舒张,这种机械性活动是 由“心电”所决定
0.04-0.10秒
ppt课件
59
ppt课件
60
护理措施
记录 监察心排血量减少的体症。 电复律 抗心律失常药物
ppt课件
61
室性早博
P波 室性早博前没有P波
P-R间段
节律 心率
不能测量
除早博出现外,是规则的 心室率以房室传导反应而定。
QRS波群
形态异常,时限增宽,超过0.12秒;
正常心电图
P波 直立向上而顶端钝园平滑,电压 <0.25MV,时间为0.06-0.12秒, 每一个QRS波群前均有 下移小于0.05MV,上移小于 0.1MV 规则 每分钟60-100次
P-R间段 0.12-0.20秒 S-T段 节律 心率
QRS波群 0.04-0.10秒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ppt课件
确诊
24
急 性 非
ST 抬 高 型 心 肌 梗 死 心 电 图 演 变
25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 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 序的异常
• 按其发生原理,区分为冲动形成异 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26
心脏冲动形成与传导系统解 剖及动作电位特征
27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一.冲动形成异常 异常自律性、触发活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折返
折返是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28
房性早搏(期前收缩)
• 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不 完全性代偿间歇居多;QRS波群形态通 常正常,有时也可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早二联律
29
描述早搏的几个概念
• 偶发:每分钟少于3—5次 • 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 • 二联律:一个窦性搏动继一个早搏 • 三联律:真性(一个窦性继两个早搏)、假
• 室颤的波形、振幅、频率均极不规则, 无法识别QRS波群、ST段、T波
45
人工起搏心电图
• 脉冲信号波:垂直型、占时短(2 毫秒)的所谓钉样标记
46
窦性心动过缓
• 具有窦性心律的特征 • 窦性节律频率减慢:成人<60次/分
47
窦性停搏
• 窦房结在某个时期内兴奋性降低,不能 产生冲动,而使心房暂时停止活动,称 为停搏或窦性静止
与某些内分泌疾病对心肌的影响 • 在心脏介入治疗及心脏手术中心电监护
3
心电图的组成及命名
4
ST段的判断
近似缺血型
水平型
下垂型
下斜型
5
快速目测法
• 口对口向左走,尖对尖朝右偏
6
正常心电图
杏树林讲座正确识别心电图
逆钟向转位 LV向前向后,使V3以至V2、V1呈现LV表面 波型(R波为主)
顺钟向转位
Ⅰ
Ⅱ V6
Ⅲ V5
aVR V1 V2 V3 V4
aVL aVF
Ⅰ Ⅱ Ⅲ aVR
aVL aVF
逆钟向转位
V6 V5 V1 V2 V3 V4
(四)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1.P波:表示心房除极,宽度不超过0.12s;振幅 在肢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0mV
如何辨识此图?
心电图的阅读
– 导联是否完整、连接正确 – 纸速、电压是否标准 – 判断主导心律 – P、QRS是否顺序出现,两者的相关性 – P波的形态、PR间期、QRS的形态、ST段
、T波、QT间期是否正常, – 如有异常心律,应判断其性质 – 测定心电轴
目录
一、心电图学基础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③,下移的ST段与R波的夹角>90o
心肌损伤
①
②
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 加重,而出现心肌损伤,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 改变。
心电图特征主要为ST段的偏移。
心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 联的S-T段平直压低①;心外膜面心肌损伤时, 面向损伤区导联的S-T段抬高②。
心肌梗死
更进一步的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 死,并影响其一系列的修复过程。
I、aVL、V5、V6 V1、V2(reciprocal
changes) Ⅱ、Ⅲ、aVF
V3R、V4R
心肌梗死的定位 前间隔梗死:V1-V3出现坏死型Q波
V1
V2
V3
心肌梗死的定位 前侧壁梗死:V5-V6、Ⅰ、Ⅱ出现坏死型Q波
Ⅰ Ⅱ
顺钟向转位
Ⅰ
Ⅱ V6
Ⅲ V5
aVR V1 V2 V3 V4
aVL aVF
Ⅰ Ⅱ Ⅲ aVR
aVL aVF
逆钟向转位
V6 V5 V1 V2 V3 V4
(四)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1.P波:表示心房除极,宽度不超过0.12s;振幅 在肢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0mV
如何辨识此图?
心电图的阅读
– 导联是否完整、连接正确 – 纸速、电压是否标准 – 判断主导心律 – P、QRS是否顺序出现,两者的相关性 – P波的形态、PR间期、QRS的形态、ST段
、T波、QT间期是否正常, – 如有异常心律,应判断其性质 – 测定心电轴
目录
一、心电图学基础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③,下移的ST段与R波的夹角>90o
心肌损伤
①
②
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 加重,而出现心肌损伤,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 改变。
心电图特征主要为ST段的偏移。
心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 联的S-T段平直压低①;心外膜面心肌损伤时, 面向损伤区导联的S-T段抬高②。
心肌梗死
更进一步的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 死,并影响其一系列的修复过程。
I、aVL、V5、V6 V1、V2(reciprocal
changes) Ⅱ、Ⅲ、aVF
V3R、V4R
心肌梗死的定位 前间隔梗死:V1-V3出现坏死型Q波
V1
V2
V3
心肌梗死的定位 前侧壁梗死:V5-V6、Ⅰ、Ⅱ出现坏死型Q波
Ⅰ Ⅱ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
各波段时间的测定
P波和QRS波时间 应分别从12导联同步 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 波终点以及从最早QRS波起点测量至 最晚的QRS波终点。
PR间期 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 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
QT间期 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 的QRS波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
2、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口诀:口对口左边走,尖对尖向右偏
正 常 心 电 轴 与 其 偏 移
电轴的意义
患一侧心室肥厚者,该侧较强的电活动, 电轴就偏向该肥厚侧;
心肌梗塞时,心脏存在一个坏死区,丧 失了血液供应,不能产生电兴奋,故QRS向 量就会背离此梗死区;
总结:电轴可以用来判断心室肥大和心肌 梗塞。
形态和振幅:在V1、V2导联多呈 rS形,RV1<1.0mV。在V5、V6导 联可呈qR、 qRs、Rs或R型,RV5 或RV6<2.5mV。
自V1至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 变小,V1导联R/S<1,V5导联 R/S>1。
V3或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 体相等。
在肢体导联,I、II、III导联的QRS 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 主波一般向上。
V2对着房室结,它除极的方向是左后 下,因为后背部是负极,所以V2的QRS波 一般向下(负极)!
注意三个导联:
I导联、AVF导联、V2导联 复习: 1、I导联 (左手正极、右手负极)代表左右方向的
电轴。
2、 AVF导联(人体上半部为负极、下半部为正极), 代表上下方的电轴。
3、V2导联 (V2导联对着房室结),所以窦房结向 V2发出电冲动时,为正向波,向后背发出电冲动 时为负向波。 代表前后方向的电轴。
心电图基本常识-PPT课件
心房
心室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任一部位的不应期延长引起的冲动传导 迟延或阻断
按发生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 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按严重程度分为:Ⅰ度(传导延缓)、Ⅱ度 (部分激动发生漏搏)、Ⅲ度传导阻滞(传 导完全中断);
按变化过程分为: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 渐进性传导阻滞。
不变的:Ⅱ的P波始终直立,而 aVR的P波始终倒置,不论其它 的导联P波方向如何,可以肯定 心房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即窦 性P波。
正常窦性P波时间<0.11秒;电 压0.05~0.25毫伏。
P-R间期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始到QRS 波起始之 间的距离,代表激动从 心房开始通过交界区,希氏—浦 氏系统到达心室整个过程所需要 的时间。 正常P-R间期为0.12~0.20秒。
3个或3个以上
频率150240次/min 交界性心动过
连续≥3个早搏
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 心室律140200次/min
室速,
/min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多形性 心室律180250次
扑动、颤动
心房扑动:心房率250350次/min 心房颤动:P波消失,小f波,房率
T波: T波为心室的负极波。 方向:与QRS的主波方向一致。
AVR倒置,Ⅰ、Ⅱ、V4-V6直立,Ⅲ、 aVL、aVF、V1-V3可倒置。 电压:胸导0.4-1.5mv,肢导0.4-0.6mv, 在R波为主的 导联中,T波不应低于 1/10R。
Q-T间期
Q-T间期为QRS波群起点至T波 终点时间,代表心室除极、复极 过程中总共所需要的时间。
2.P-R间期≥0.12s; 3.频率为成人60100次/min; 4.同一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27
1.1房性早搏 特点: 1、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与正常P波不同。 2、QRS波不变形,P’-R>0.12s; 3、代偿间歇常不完全。
28
1.2室性早搏
特点:
1、提早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
QRS时限>0.12s(3小格)
2、QRS前面无相应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2、扑动波较规则,频率在240-430 bpm, 3、由心房内一个固定的异位兴奋灶发出冲
动。
47
心房扑动(呈2∶1下传)
48
3.3心室扑动与颤动:
A、室扑的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QRS-T波群,代 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呈正弦 波,频率达200~250次分,心脏失去排血功能。
B、室扑常不能持久,很快便会转为室颤(大小 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达200~500次分)而死 亡。它的出现往往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
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31
2.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特点: 1、连续3个以上房性早博 2、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心率常在100-150 次/分之间。P’波形态各异,P‘- P’、 P‘-R不规则、
杂乱无章。 “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有肺动脉疾患的病人
32
33
2.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6
左心房肥大
57
4.3、双房肥大
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 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 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 脏病。
58
双侧心房扩大
59
右室肥大的表现
1、V1导联出现正向波,R>S。
2、V1导联的大R波在V2~V6逐渐 变小,V5导联中S > R。
(右胸至左胸导联逐渐变小)
3、电轴右偏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 组成(3波3期)
1、P波 2、P-R间期 3、QRS波群 4、ST段 5、T波 6、Q-T间期
13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14
(二)正常心电图
(1)P波: 振幅0.20mv 时间<0.11sec Ⅰ,Ⅱ,avf,v4-v6直立,aVR倒置。 (2)PR间期:正常0.12 ~0.20 sec
阻滞部位有:窦房阻滞、 房室阻滞、束支阻滞
66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 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左足十);Ⅲ导联(左臂一,左足十)。 加压单极肢导联:aVR导联(右臂);aVL导联(左臂);
aVF导联(左足)。 单极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在V2与V4边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在腋前线与V5同一水平; V6:在腋中线与V5同一水平。
37
2.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A、QRS波宽大畸形>0.12s,ST-T改变,T波与QRS主波方 向相反,呈连续室性早博 B、心室律稍不齐,频率为140~200次/分
38
尖端扭转型室速(TdP)临床特点
尖端扭转型室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 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QRS波的尖端围绕基 线扭转,典型者多伴有QT间期延长。其发生机理与 折返有关,因心肌细胞传导缓慢、心室复极不一致 引起。常反复发作,易致昏厥,可发展为室颤致死。 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严 重的心肌缺血或其他心肌病变、使用延长心肌复极 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胺碘酮等)以及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缓慢心室率如III度 方式传导阻滞。
60
右心室肥大及心肌劳损
61
4.5 左室肥大
1.胸导联RV5或RV6>2.5mv,
RV5+SV1>4.0mv(男), RV5+SV1>3.5mv(女) 2.可出现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至0.1-o.11秒,但小于0.12秒。 4. QRS为主导联,其ST段下斜至0.05mv以上,伴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左室肥厚伴劳损
心率通常在160-220bpm。P可以埋藏于QRS波中而 不可见,也可能为倒置的逆行P波,与T波融合。 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辩,
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
3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5
预激综合征
典型预激的心电图: (1)P-R<0.12S (2)△波 (3)ST-T继发改变
36
21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60bpm (R-R间期或P-P间期>1.0sec)
窦性心律
22
窦性心动过速
(1)窦性心律,心率>100bpm; (R-R间期或P-P间期)<0.60sec
(2)P-R和Q-T间期减小; (3)S-T段轻度压低,T波低平。
23
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 (1) 在显著处长的PP间期内无P波,长PP与短
72
2、II度房室传导阻滞
(需要两个或多个心房激动才能兴奋心室)
莫氏Ⅰ型 莫氏II型
73
莫氏I型(Morbiz)传导阻
滞: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
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不能引出 一个QRS波,即脱漏一个QRS波群。 周而复始。 称为“文氏现象”。
74
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
75
莫氏II型(Morbiz II)
49
心室扑动与颤动
50
51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
典型改变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U波 增高QT-U间期延长。
52
四、肥大
肥大:指心肌壁厚度增大超过了正常的厚度。
53
4.1、右房肥大
特点: 1、右心房比左心房先除极,P波的高度增加, 并且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高大。
2、 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在II、III、 aVF导联表现最突出;
20
心律失常
因为冠状动脉或者心肌疾患等原因,正常的心律 会被打乱,而出现心律失常。
分类:
a房性早博
1、期前收缩(早博)b室性早博 c 交界性早搏
2、逸博与窦性停博
3、快速节律 a 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
b 心房纤颤 心房扑动
c 心室纤颤 心室扑动
4、无规律节律
窦性心律失常、游走心律
62
左心室肥大
63
总结:
阅读心电图,要想知道是否存在某侧心腔肥厚。 怎么办??
首先,要检查V1中P波是否是双向; 第二,检查V1中的R波及S波,再检查
V5中的R波。
这非常重要,请紧记!
64
五、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 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 滞、房室传导阻滞。
65
就阻滞程度可分为I度(传 导延缓)、II度(部分激动发生 漏搏)、III度(传导完全中断)。
15
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 16
正常心电图
(3)QRS波群: 宽度:0.06~0.10 sec,≤0.11sec 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V1导联R/S<1,而V5导联R/S>1 V6、V5导联R <2.5mv,V1导联R<1.0mv aVR导联R<0.5mv aVL导联R<1.2mv,,a VF导联R<2.0mv I导联R<1.5mv Q<0.04sec,<同导联/4R
3、补充知识:此心电图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
原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54
右心房肥大 55
4.2、左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 1、为P波增宽>0.11s,呈双向/峰型,以在V1导联上最 为显著。
2、双向P波的终末部分比较大而宽
3、补充知识: 该心电图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
尖瓣型P波”。
18
心率快速估算法
一个RR间期大格(5小格)数 心率
1
300
2
150
3
100
4
75
5
60
6
50
19
窦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律
1、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II、
III、avF导联P波直立。 通常P 波的振幅在II导联和V1导联最 高,
2、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高于100次/分称窦性心动 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时称窦性心动过缓,
3、常有完全的代偿间歇
29
1.3(房室)交界性早搏
1、QRS波与窦性者略有变异,因为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 传达心房,所以QRS波前会产生一个逆行P’波, P’-R<0.12s
2、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30
二、阵发性心动过速
来源:由异位起博点连续快速发出电冲动而形成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一)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使起博点至少暂停一个 周期,随后又再次恢复起博活动。
68
窦房传导阻滞
69
(二)房室传导阻滞
70
1、I度房室传导阻滞:主
要表现:P-R间期延长,在成人 若 P-R≥0.2s(5小格),则可诊 断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
71
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7s) >5小格
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
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27
1.1房性早搏 特点: 1、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与正常P波不同。 2、QRS波不变形,P’-R>0.12s; 3、代偿间歇常不完全。
28
1.2室性早搏
特点:
1、提早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
QRS时限>0.12s(3小格)
2、QRS前面无相应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2、扑动波较规则,频率在240-430 bpm, 3、由心房内一个固定的异位兴奋灶发出冲
动。
47
心房扑动(呈2∶1下传)
48
3.3心室扑动与颤动:
A、室扑的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QRS-T波群,代 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呈正弦 波,频率达200~250次分,心脏失去排血功能。
B、室扑常不能持久,很快便会转为室颤(大小 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达200~500次分)而死 亡。它的出现往往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
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31
2.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特点: 1、连续3个以上房性早博 2、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心率常在100-150 次/分之间。P’波形态各异,P‘- P’、 P‘-R不规则、
杂乱无章。 “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有肺动脉疾患的病人
32
33
2.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6
左心房肥大
57
4.3、双房肥大
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 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 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 脏病。
58
双侧心房扩大
59
右室肥大的表现
1、V1导联出现正向波,R>S。
2、V1导联的大R波在V2~V6逐渐 变小,V5导联中S > R。
(右胸至左胸导联逐渐变小)
3、电轴右偏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 组成(3波3期)
1、P波 2、P-R间期 3、QRS波群 4、ST段 5、T波 6、Q-T间期
13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14
(二)正常心电图
(1)P波: 振幅0.20mv 时间<0.11sec Ⅰ,Ⅱ,avf,v4-v6直立,aVR倒置。 (2)PR间期:正常0.12 ~0.20 sec
阻滞部位有:窦房阻滞、 房室阻滞、束支阻滞
66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 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左足十);Ⅲ导联(左臂一,左足十)。 加压单极肢导联:aVR导联(右臂);aVL导联(左臂);
aVF导联(左足)。 单极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在V2与V4边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在腋前线与V5同一水平; V6:在腋中线与V5同一水平。
37
2.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A、QRS波宽大畸形>0.12s,ST-T改变,T波与QRS主波方 向相反,呈连续室性早博 B、心室律稍不齐,频率为140~200次/分
38
尖端扭转型室速(TdP)临床特点
尖端扭转型室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 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QRS波的尖端围绕基 线扭转,典型者多伴有QT间期延长。其发生机理与 折返有关,因心肌细胞传导缓慢、心室复极不一致 引起。常反复发作,易致昏厥,可发展为室颤致死。 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严 重的心肌缺血或其他心肌病变、使用延长心肌复极 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胺碘酮等)以及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缓慢心室率如III度 方式传导阻滞。
60
右心室肥大及心肌劳损
61
4.5 左室肥大
1.胸导联RV5或RV6>2.5mv,
RV5+SV1>4.0mv(男), RV5+SV1>3.5mv(女) 2.可出现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至0.1-o.11秒,但小于0.12秒。 4. QRS为主导联,其ST段下斜至0.05mv以上,伴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左室肥厚伴劳损
心率通常在160-220bpm。P可以埋藏于QRS波中而 不可见,也可能为倒置的逆行P波,与T波融合。 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辩,
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
3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5
预激综合征
典型预激的心电图: (1)P-R<0.12S (2)△波 (3)ST-T继发改变
36
21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60bpm (R-R间期或P-P间期>1.0sec)
窦性心律
22
窦性心动过速
(1)窦性心律,心率>100bpm; (R-R间期或P-P间期)<0.60sec
(2)P-R和Q-T间期减小; (3)S-T段轻度压低,T波低平。
23
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 (1) 在显著处长的PP间期内无P波,长PP与短
72
2、II度房室传导阻滞
(需要两个或多个心房激动才能兴奋心室)
莫氏Ⅰ型 莫氏II型
73
莫氏I型(Morbiz)传导阻
滞: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
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不能引出 一个QRS波,即脱漏一个QRS波群。 周而复始。 称为“文氏现象”。
74
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
75
莫氏II型(Morbiz II)
49
心室扑动与颤动
50
51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
典型改变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U波 增高QT-U间期延长。
52
四、肥大
肥大:指心肌壁厚度增大超过了正常的厚度。
53
4.1、右房肥大
特点: 1、右心房比左心房先除极,P波的高度增加, 并且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高大。
2、 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在II、III、 aVF导联表现最突出;
20
心律失常
因为冠状动脉或者心肌疾患等原因,正常的心律 会被打乱,而出现心律失常。
分类:
a房性早博
1、期前收缩(早博)b室性早博 c 交界性早搏
2、逸博与窦性停博
3、快速节律 a 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
b 心房纤颤 心房扑动
c 心室纤颤 心室扑动
4、无规律节律
窦性心律失常、游走心律
62
左心室肥大
63
总结:
阅读心电图,要想知道是否存在某侧心腔肥厚。 怎么办??
首先,要检查V1中P波是否是双向; 第二,检查V1中的R波及S波,再检查
V5中的R波。
这非常重要,请紧记!
64
五、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 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 滞、房室传导阻滞。
65
就阻滞程度可分为I度(传 导延缓)、II度(部分激动发生 漏搏)、III度(传导完全中断)。
15
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 16
正常心电图
(3)QRS波群: 宽度:0.06~0.10 sec,≤0.11sec 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V1导联R/S<1,而V5导联R/S>1 V6、V5导联R <2.5mv,V1导联R<1.0mv aVR导联R<0.5mv aVL导联R<1.2mv,,a VF导联R<2.0mv I导联R<1.5mv Q<0.04sec,<同导联/4R
3、补充知识:此心电图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
原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54
右心房肥大 55
4.2、左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 1、为P波增宽>0.11s,呈双向/峰型,以在V1导联上最 为显著。
2、双向P波的终末部分比较大而宽
3、补充知识: 该心电图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
尖瓣型P波”。
18
心率快速估算法
一个RR间期大格(5小格)数 心率
1
300
2
150
3
100
4
75
5
60
6
50
19
窦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律
1、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II、
III、avF导联P波直立。 通常P 波的振幅在II导联和V1导联最 高,
2、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高于100次/分称窦性心动 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时称窦性心动过缓,
3、常有完全的代偿间歇
29
1.3(房室)交界性早搏
1、QRS波与窦性者略有变异,因为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 传达心房,所以QRS波前会产生一个逆行P’波, P’-R<0.12s
2、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30
二、阵发性心动过速
来源:由异位起博点连续快速发出电冲动而形成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一)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使起博点至少暂停一个 周期,随后又再次恢复起博活动。
68
窦房传导阻滞
69
(二)房室传导阻滞
70
1、I度房室传导阻滞:主
要表现:P-R间期延长,在成人 若 P-R≥0.2s(5小格),则可诊 断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
71
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7s) >5小格
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
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