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的固相合成钟国清等应用化学

合集下载

微波辐射固相法合成缩二脲铜配合物

微波辐射固相法合成缩二脲铜配合物

第 一 作 者 : 国 清 , ,7岁 , 教 授 ; 究 方 向 : 位 化 学 、 品 与 饲 料 添 加 剂 。 钟 男 3 副 研 配 食
玛 瑙研 钵 中在 室温 下 充分 研 磨, 并 在 微 波炉 中档 功
率 条件 下 辐射 反应 2 n 然后 用 无 水 乙醇 浸泡 2 , mi。 h 抽 滤, 无水 乙醇洗 涤 ,于 装有 P0 干燥 器 中干 燥 4 : 天 , 浅绿 色 产物 3 1 g 产 率 9 . % 。 液相 法参 考 得 .4 , 21 文 献 在 无水 甲醇溶 剂 中合 成 , 产 品 2 5 g 产 率 得 .2 ,
硝酸铜 [ u N : 3 : C ( O ) ・ H 0】与 缩二 脲 配合 物 B 按 上述 类 似 的 固相方 法合 成 ,得浅 绿 色产 物 3 5 g . 8.
产 率 9 .% 。 09
2 结 果 与 讨 论
2 1 配合 物 的组 成 及有 关 性质 . 配合 物 中铜 含量 采 用 间接 碘 量法 测 定, 氯 离子 含 量 采用 氯 离子 选择 性 电极 法 测 定, 有 关元 素 分析

良的反刍 动物 非 蛋 白氮 添 加 剂, 为 了研 究 微量 元 素 与缩 二脲 形成 配 合物 后 动 物 对微 量 元 素和 氮 的利 用 率 , 们合 成 了一 系列 缩二 脲 与 金属 的配合 物 。 我 自从 G d e等 在 1 8 ey 9 6年 利 用 微 波 辐 射 有 效 地 加 速 了 有机 反应 后 .微 波辐 射 作 为 一种 新 的合 成 技术 引起 了化 学工 作 者 的广 泛兴 趣 。 固相反 应 是一 种 简便 的 合 成 方法 . 用这 种方 法 已合成 了一些 配 合 物 " l 本 一。 文采 用微 波辐 射 固相反 应 法 合成 了硝酸 铜 、氯化 铜 与缩 二脲 的 配合 物 , 用元 素 分 析 、 尔 电导 、 外 光 摩 红 谱、 电子 光谱 、 化 率 、 重 差热 分 析及 XR 磁 热 D进 行 了 表征 。实 验表 明, 用 微 波辐 射技 术 , 使 可使 反 应 时间 大大 缩短 . 而且产 率 明显提 高 。

固相合成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固相合成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固相合成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随着有机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不断寻求更高效、更环保的合成方法。

其中,固相合成技术无疑是有机化学领域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固相合成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优势以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具体应用。

固相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反应物固定在固相载体上,通过反应物分子及固相载体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反应,从而实现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与传统的溶液相合成方法相比,固相合成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固相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效率。

在溶液相中,反应物需要在大量溶剂中扩散,导致反应速度较慢。

而固相反应中,反应物附着在固相载体上,反应速度更快,反应效率更高。

其次,固相合成具有更好的产品纯度。

在溶液相合成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难以分离。

而固相反应中,反应物与副产物分离更容易,从而得到更纯的产物。

并且,固相合成还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易于回收利用等优势。

固相合成技术在有机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典型的应用之一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溶液相合成中,药物合成常常需要进行复杂的中间体纯化、溶剂蒸馏等步骤,有时甚至需要反复多次才能纯化得到目标产物。

而利用固相合成技术,可以直接将中间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减少中间体的纯化过程,降低合成成本。

此外,固相合成技术还在多肽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肽作为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药物研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固相合成技术可以有效地合成大量的多肽序列,提高合成效率。

并且,由于固相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的特点,所合成的多肽产物更易于进行下一步的生物活性研究。

另外一个重要的有机合成领域是材料化学。

固相合成技术在材料合成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固相合成技术可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形状的纳米材料。

传统的合成方法往往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而固相合成技术可以将反应物精确地控制在固相载体上进行反应,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减轻环境负担。

固相化学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固相化学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固相化学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固相化学是一种化学合成方法,通过在固体材料中进行反应,从而合成新的化合物。

其原理是利用固相反应的特性,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使反应物在固体相界面上发生化学反应。

固相化学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催化剂设计、药物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1. 材料合成:固相化学方法可以用于高温固相反应合成陶瓷材料、合金和氧化物等材料。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原料组分,可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优化。

2. 催化剂的设计:固相化学方法可用于制备各种催化剂材料。

例如,用合适的反应物在催化剂颗粒表面上发生固相反应,可以形成活性组分和载体的复合催化剂。

3. 制备纳米材料:固相化学方法可以制备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薄膜等纳米材料。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配比,可以实现对纳米材料形貌和尺寸的调控。

4. 化学传感器:固相化学方法可应用于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通过固相反应,在传感器表面形成特定结构,以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5. 药物研究:固相化学方法在药物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固相合成方法
可用于合成多肽、核苷酸和药物前体等化合物。

需要注意的是,固相化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具体取决于所研究或应用的化合物或材料类型。

因此,在具体的研究或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条件控制。

氨基酸锑(Ⅲ)双核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表征

氨基酸锑(Ⅲ)双核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表征

[ 摘
要 ] 采 用 室温固相反应 法合成 了甘氨 酸 锑和 苯丙 氨 酸锑双 核 配合 物 , 用
元素分析 、 远红 外光谱、 重差 热分析及 x射 线粉 末 衍射进 行 了表 征. 热 两种 配合 物 s 2 5 2 5 O( bL X・ .H2 L=gy p e X=C 或 I 的 晶体 结构 均属 于 单斜 晶系 , l,h ; I ) 甘氨 酸锑 配合 物 的 晶胞 参 数 为 : 日=0 6 26a b=1 2 2 71 f .8 r , .5 m, . 2 m, =1 3 77rn 2 l
1 2 氨 基 酸 钠 的 制 备 .
取 2mo・ I N O l 1 a H标准溶 液 5 L OmL, 按摩尔 比 1 1 入甘 氨 酸或 苯丙 氨酸 固体 , :加 电
磁 搅拌反应 1 n 然后用水 浴加 热浓缩 至近干 ,0℃真 空干燥 2h 得 甘氨 酸钠 ( a l・ 5mi, 6 , N gy
维普资讯
第 1 8卷 第 2期 20 0 2年 6月






S ENC CI E
vd . 8 No 2 1 .
J OURNAL OF M OLEG ̄
J n 0 2 ue 0 2
[ 章 编号 ] 0 0 9 3 ( 0 2 0 - 1 30 文 1 0 05 2 0 ) 20 0 —6
14 0
分 子 科 学 学 报
第1 8卷
1 实验 部 分
1 1 试 剂 和 仪 器 .
试剂 : 氯化锑 、 三 三碘 化锑 ( 分析 纯 , 上海化 学试剂有 限公 司) 甘氨 酸 、 丙 氨酸 ( , 苯 生化 试剂 , 上海伯 奥生物 制品有 限公司 ) 氢氧化钠 、 , 无水 甲醇及 其他试剂 均为分 析纯 . 仪器 : 大利产 C r ra1 0 意 al E b 1 6型全 自动微 量有机元 素分析 仪 , 国产 N cl D— o 美 i e5 ot F T光谱仪 , 日本产 R gk  ̄ uD/ l ~Y a I ̄ Vn B型 x射 线粉末 衍 射仪 , C L T一1型 热天 平 , Z 0 D 6 型电热恒 温真空 干燥箱 .

无机化学中的固相合成反应机制解析

无机化学中的固相合成反应机制解析

无机化学中的固相合成反应机制解析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反应性质的科学领域。

其中,固相合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通过在固相条件下进行反应,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无机化合物。

本文将从反应机制的角度对固相合成反应进行解析。

一、固相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固相合成反应是指在固相条件下,以固体物质为反应物,通过热力学驱动力进行反应,得到所需的产物。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固相反应物的热力学性质,通过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反应物相互作用并形成新的化合物。

二、固相合成反应的反应机制1. 离子交换反应机制离子交换反应是固相合成反应中常见的一种机制。

在这种反应中,固相反应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与溶液中的反应物发生交换,形成新的化合物。

例如,氧化铝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氧化钠的反应可以描述为:Al2O3 + Na2SO4 → NaAl(SO4)2 + Na2O2. 氧化还原反应机制氧化还原反应是固相合成反应中的另一种常见机制。

在这种反应中,固相反应物中的元素发生氧化或还原,并与其他反应物发生反应。

例如,氧化铁和铝反应生成铝氧化物和金属铁的反应可以描述为:Fe2O3 + 2Al → Al2O3 + 2Fe3. 水合反应机制水合反应是固相合成反应中的一种特殊机制。

在这种反应中,固相反应物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水合物。

例如,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铜的水合物的反应可以描述为:CuSO4 + H2O → CuSO4·H2O三、固相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固相合成反应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1. 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反应物的粒度、形状和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会影响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

通常情况下,反应物的细粉末形式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 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和压力是固相合成反应中重要的控制参数。

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压力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的纯度。

3.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是固相合成反应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固固相反应合成牛磺酸水杨醛钾与锑、铋的配合物

固固相反应合成牛磺酸水杨醛钾与锑、铋的配合物

物具有抗癌 、杀菌等生物功能 J ,因此合成新的锑 、铋 的配合物不仅对生物无机化学而且 对 医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牛磺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含硫氨基酸 , 而一些席夫碱及其金属离子配合物具有 抗菌、抗癌等生物活性 。尚未见牛磺酸席夫碱与锑铋离子固体配合物的合成报道。采用室 J 温固固相反应 , 我们合成 了牛磺酸水杨醛锑、铋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 、 红外光谱、X射线 粉末衍射进行 了表征,并对 X D衍射数据指标化 ,丰富了 X D数据库 。 R R
1 实验部分
1 试 剂 和仪器 1
三氯化锑 、三氯化铋 ( 上海化学试剂有 限公 司) ,牛磺酸 ( 生化试剂 ,上海伯奥生物制 品有限公司) ,水杨醛 ( 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使用前重新蒸馏 ) 全部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C r ra10 a oEb 16型全 自 l 动微量有机元素分析仪 ( 意大利 ) i l ga R 5 ;Nc e Man. 5 ot I 光谱仪 ( 美国) ia / xY ;Rgk Ma.B型 x射线粉末衍射仪 ( 本 ) Z 0型电热恒温真空干 uD 日 ;D 6

要:合成了牛磺酸水杨醛钾 .并采用 室温 固固相反应法合成 了牛磺酸水杨醛钾
与三氯化锑和三氯化铋的配合 物,其组成为 :K MCl 0 N s M =S i 2 8 22( H2 b B) 。两种 配 合物 的 晶 体结 构 均 属 于单 斜 晶 系 ,锑 配合 物 的 晶胞 参数 为 :。 = 126 m, 89 n 6= 】 6 6n lc=1 97n _ 3 l 7 T 1 札 =9 .9 ;铋配合物的晶胞参 数为:Ⅱ=l 7 0n 9 37 。 _ 7 m, 4 6=203 札 c .1 9 r, = 40 。 . 4n 3 =20 4 ¨ n 9 . 红外光谱表 明 N,c 原子参与 了配 位 .中 5 1 1离子的配位数为 5 2 , 。 关键词 :牛磺酸水杨醛钾 ;锑 、铋配合物 固固相合成 :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 化

固相化学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固相化学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固相化学方法的原理与应用1. 简介固相化学方法是一种利用固相化学反应进行化学合成或分析的方法。

通过将反应物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纯度,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固相化学方法在有机合成、生物化学、环境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原理固相化学方法的原理基于固相反应物的固定和反应的进行。

通常,固相材料是一种多孔的载体,比如硅胶,聚合物凝胶等。

反应物通过物理吸附或共价键结合的方式固定在固相材料上。

固相化学方法的关键在于固相材料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良好的稳定性,从而提供了充分的反应接触面积和持久的反应条件。

3. 应用固相化学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3.1 有机合成固相化学方法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固相合成法。

通过将反应物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可以实现高度选择性地合成目标化合物。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繁琐的分离纯化步骤,提高合成效率。

此外,固相化学方法还常用于合成组合化合物、催化剂的合成等。

3.2 生物化学固相化学方法在生物化学研究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固相抗体技术。

通过将抗体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可以实现高效的分析和检测。

固相抗体技术在临床诊断、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 环境分析固相化学方法在环境分析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固相微萃取法。

通过将萃取剂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可以实现对环境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富集和浓缩。

固相微萃取法在水质分析、土壤污染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4 药物分析固相化学方法在药物分析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固相萃取法。

通过将待测物质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可以实现对复杂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富集和分离。

固相萃取法在药物代谢研究、药物残留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总结固相化学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和分析的方法。

其通过固定反应物在固相材料上,提供了良好的反应条件和高效的反应接触面积。

固相有机合成

固相有机合成
11
无机载体:包括硅胶、氧化铝等。 在有机类载体中,由于聚苯乙烯树脂具有价廉
易得、易于功能基化、稳定性好等诸多优势而成为 目前应用最多的高分子载体。 根据载体的物理形态,又可分为: 线型、交联凝胶型体 Merrifield 树脂就属于此类。它是一种低交联 的凝胶型珠体。凝胶型聚苯乙烯树脂通常用1% 或2%二乙烯苯交联。一般说来,凝胶型聚苯乙 烯树脂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胀性并具有较 高的负载量,但是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差, 所以它们不适合连续装柱方式操作,反应温度 不能超过100℃。 另外还有大孔型树脂,它具有较高的交联度, 机械稳定性好,在溶剂中溶胀度低,但是负载 量较小。
(2) 易于实现自动化:固相树脂对于重复性反应步 骤可以实现自动化,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7
(3) 高转化率:可以通过增大液相或固相试剂的量来 促进反应完成或加快反应速率,而不会带来分离操 作的困难;
(4) 催化剂可回收和重复利用:稀有贵重材料(如稀 有金属催化剂) 可以连接到固相高分子上来达到回 收和重复利用的目的;
29
2、物理稳定性
物理稳定性包括机械强度、耐磨损、耐压力负荷及 渗透压变化等。在应用上,尤其在自动化操作上 更为重要。无机载体耐辐射性能比较好,而有机载 体均易降解。有机载体在一般情况下,交联度越高, 物理稳定性越强。一般对有机溶剂,包括醇、醛及 酮类都比较稳定。有机载体热稳定性一般不如无机 载体好,常见的凝胶型树脂使用的上限温度为 120℃,大孔树脂有的可达150℃。
(linker); (3) 固相载体上的化学反应及条件优化; (4) 产物从固相载体上解离的方法。
9
(一)固相载体的要求
在进行固相有机合成之前,要选择和寻找适宜 的固相载体。通常对载体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固相有机合成方法及应用

固相有机合成方法及应用

-*)).’/ 反应 $01’,2*33*4 反 应 $ 臭 氧 分 解 反 应 $ 环 丙 烷
化反应 $ 自由基反应等 " 固相多肽合成中多使用聚苯乙烯及二乙炔基苯 和苯 乙 烯 共 聚 物 等 高 聚 物 的 衍 生 物 为 载 体 # 还 有 各 种 专门 应 用 于 某 一 特 定 类 型 反 应 的 新 型 树 脂 # 如 专 门 应 用 于 合 成 56/57*.67+ 及 8*9:’6) 加 成 的 &7’5)6( 高 载 树脂 与 马 来 酰 亚 胺 树 脂 % 具 有 高 度 交 联 和 低 溶 胀 特 性 的 074;<;76 树 脂 % 适 用 于 亲 核 取 代 反 应 的 =’+7*/ 和
固相有机合成方法及应用
洛阳职工科技学院 董 均
&’() 年 *+,,-.-+/0 发 明 了 多 肽 的 固 相 合 成 法 ! 为
有机合成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 固相有机合成反应产物 分离 # 提 纯 方 法 简 单 ! 环 境 污 染 小 ! 是 一 种 较 理 想 的 合 成方法 " 近年来 !随着对连接分子和切割方法研究的不 断深入以及各种新型树脂的发明 ! 固相有机合成技术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 成为目前有机化学 的重要领域之一 " 因此 !研究固相有机合成具有重大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为发展绿色化学与技术开拓了 新途径 " 一 # 固相有机合成技术进展 固 相 有 机 合 成 $ 12/-034561+ 2,768-9 1:8;5+1-1 ! 简 称 <=><% 就是把反应物或催化剂键合在 固 相 高 分 子 载体 上 ! 生 成 的 中 间 产 物 再 与 其 它 试 剂 进 行 单 步 或 多 那么第一个通道下一次开始播放的时间相对第八个 通道 也 是 延 时 ? G H 时 间 播 放 " 这 样 相 邻 通 道 播 放 的 是 相 同 节 目 ! 但 时 间 间 隔 均 是 ? G H" 用 户 点 播 时 ! 其 点播 信 息 经 节 目 请 求 计 算 机 处 理 后 ! 由 节 的 通 道 号 # 授 权 等 信 息 返 送 给 用 户接 收 设 备 ! 用 户 在 ? G H 时 间 内 就 可 看 到 自 己 点 播 的节目 "

含铋(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铋的配位性质

含铋(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铋的配位性质

找测定铋的适宜条件[9 —11] ,或者研究其生物结合特 性以发挥其药物功效[12]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人们 开始以有机物作配体通过合成固态铋配合物来研究 其配位化学性质[13 ,14] 。自然界中铋主要以三价和五 价形式存在 。其中三价铋离子半径大 (1117! ) ,有较 强的变形性和极化能力 ,在形成配合物时可以克服 空间位阻 ,作为 Lewis 酸 ,接受电子对形成高配位数 配合物 ,和同族元素 As、Sb 相比 ,配位数可高达 10 。 而且因外层轨道存在一对孤对电子 ,也可作为 Lewis 碱提供电子对形成特殊配合物 。同时正是外层孤对 电子的立体化学活性 ,使形成的配合物具备结构多 样性 。由于五价铋不稳定 ,已合成的五价铋配合物 很少[15 ,16] ,对其结构和性质研究较为困难 ,因此对铋 的配位化学性质以及配合物合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635 ·
三价 。目前 ,在合成含铋 ( Ⅲ) 配合物时 ,国外一般采 用溶剂法 ,而我国学者钟国清等[17 —20] 根据无机铋源 易水解特性 ,通过探索 ,已在室温条件下用固相法合 成了一系列铋的配合物 。下面主要根据配体性质 , 对三价铋离子配合物的形成 、结构以及铋 ( Ⅲ) 与配 体的配位方式等进行概述 。
分别与不同的中心离子配位 , 水分子也参与了配 位[29] 。BiMttha (M = Pr 、La) 的 合 成 是 考 虑 Pr3 + 、 La3 + 与 Bi3 + 离子半径相近且具有相同的价态 ,其电 荷 和 空 间 排 斥 力 近 似 , 因 而 结 构 更 稳 定[24] 。 [ (Bi x Tb12x (nta) ·2H2O ]的合成是在沸水中由 Bi ( nta)
在以 H5 hpdta 为配体而合成的多核配合物 Bi12 (H2 hpdta) 4 ( Hhpdta) 6 晶体中 ,存在各含 6 个铋原子 的反对称结构 。由于在该配体中存在有羟基基团 , 配位方式不全同于氨羧类配体配位 ,10 个配体分子 围绕两条链中的 6 个铋原子 ,而且有双齿桥链羧基

第24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竞赛项目参加答辩项目名单(81项)

第24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竞赛项目参加答辩项目名单(81项)

第24 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竞赛项目参加答辩项目名单(81 项)项目编号城市项目成员成员性别成员年级项目标题学科分类项目类型学校名称指导教师PH09019 阿坝州陈云虎男初一花椒采摘器物理学个人松潘县白羊中小学傅之屏/ 熊惠兰PH09033 巴中市李可男初三瓜类削皮器物理学个人南江县沙河中学马时雨SO09021T 巴中市张人丹/ 周伦阳/ 李平女/ 男/ 男高二对得胜镇农村家庭环保节能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社会科学集体四川省平昌中学周平儒/ 张金诚/ 潘宇BI09001T 成都市杨昕燕/ 陆雯琦/ 吴军均女/ 女/ 男高二高二高一环境因素对中江丹参丹参酮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生物化学集体成都市第七中学汤洋BO09007T 成都市杨粟洁/ 陈诗怡/ 叶晗女/ 女/ 男高二川麦42 中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的分子标记鉴定及其遗传效应分析植物学集体成都石室中学岳琴/ 王庆秋CH09005 成都市蒲易女高二β- 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化学个人成都市玉林中学程卡CH09006 成都市万锴男高二V2O5 空心微球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化学个人成都市玉林中学程卡EN09009 成都市熊宁男高二踩动滑板工程学个人四川省双流县华阳中学李德彬EN09016T 成都市冯采/ 朱远翔/ 邓坚男高一椭圆轮工程学集体成都市树德中学成都市第七中学成都市玉林中学芳草校区张铮EN09020 成都市王务鹏男高三一种银行取款安全保护装置工程学个人四川省双流县华阳中学龙新明EN09026 成都市何野男初三实用新型羽毛球筒工程学个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宣耀文EN09039 成都市刘沄樵男高二电缆破冰器工程学个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李敬东EN09054 成都市易鼎东男高三电动车智能断电充电器工程学个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蔡泽勇/ 陈阳勇EN09056 成都市赵洧男高二边坡崩塌的振动波监测与预警装置的研究工程学个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文宗/ 蔡泽勇EN09095T 成都市陈彦如/ 杨昶/ 王子豪女/ 男/ 男高一高一高二智能家用浴室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工程学集体成都石室中学杨洪/ 熊冲/ 李显清EN09112 成都市谢航男高二仿鼻功能嘴呼吸器工程学个人成都市第二十四中学汪中/ 袁怀炳EV09015 成都市刘彦琳女初一汶川大地震对地表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环境科学个人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吴旭光MA09004 成都市张云地男高二Logistic 竞争模型在城市用水预测中的应用数学个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赵凌/ 黄明勇SO09005 成都市魏嘉仪女高二《关于灾后重建阶段受灾群众生活及心理需求的调查报告》社会科学个人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徐玉秀SO09008 成都市唐沐天男高一对现行电子支付密码器的质疑与改进社会科学个人四川省成都第七中学罗芳秀SO09032T 成都市程心韵/ 王文锦/ 赵真臻女高三高三高二四川省未成年人犯罪因素的调查与析社会科学集体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文宗/ 蔡泽勇SR09012 成都市邓冲寒男小五淀粉绿色去污剂的制备研究和使用化学个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童培杰/ 张万春/ 张家强TE09017T 成都市黄亚熙/ 曾天睿女/ 男小五圆心定位器技术发明集体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吴让洁ZO09004T 成都市黄子潇/ 武霁青男/ 女初三成都居民家庭室内“黄蚂蚁”的危害及防治研究动物学集体成都西川中学田洪BO09004 达州市洪敏嘉女高三磷酸二氢钾糖醋混合液对西瓜生长影响的试验植物学个人达州市高级中学莫荣斌EN09081 达州市谢彤颖女高二残疾人上下公交车系统工程学个人四川省渠县中学谢渠/ 郑丽娜/ 邹建芳EN09088T 达州市张馨允/ 罗意/ 蒲麒舟女/ 男/ 男高三高二高一实用型农舍自动抽水系统工程学集体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刘联/ 徐文涛/ 李启文PH09043 达州市陈敬榆男初三防脱落安全插头插座物理学个人四川省万源中学王伟/ 张树超/ 苟跃东TE09044 达州市谢天天女小五滚动升降黑板技术发明个人达县麻柳镇中心小学杨旭EN09028 德阳市包冠男男高二玻璃瓶罐开瓶器工程学个人德阳市第五中学吴兴汉/ 陈相洪EN09031T 德阳市张锦玥/ 肖卓行女初三虹吸引水倍增工作模型工程学集体四川省广汉市金鱼中学校包维蓉/ 包小苹/ 张育培EN09038 德阳市宋雷女初三立体指针可读数的气泡水平仪工程学个人绵竹市遵道学校陈勇/ 高吉富/ 苏焕祥EV09013 德阳市陈禹林男高二红灯时在路口等待的汽车如何节能减排环境科学个人四川省德阳中学王善云/ 喻承平SR09001 德阳市邓琳女小六地震后饮用水井中“红丝虫”的调查环境科学个人什邡市隐峰小学李绍贵TE09012 德阳市廖述鑫男小六省材、防松脱钉子技术发明个人绵竹市遵道学校袁朝安/ 朱永秀/ 廖纪勇EN09043 广安市邹宓敉男高一省力刨板工程学个人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陈万明EN09050 广安市杜浪男高二健身抽水机工程学个人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陈万明/ 游元鸿/ 陈小勇TE09050T 广安市秦蓉蓉/ 秦瑶女小六水稻半旱式起垄器技术发明集体广安市邻水县九龙镇中心小学刘汝春/ 雷波/ 黄文兰EN09047 广元市罗通男高二天然气灶自动调节火焰大小的解决方案工程学个人四川省广元中学向红/ 杨永宏/ 岳定海CS09014 乐山市王宇江男初三开平方求准确值工具计算机科学个人峨眉山市第一中学张晓容/ 杨光俊/ 刘胜EN09089 乐山市董涛男高二带散热风扇的水杯盖工程学个人乐山市第一中学兰岳EN09093 乐山市杨磊男高三夜间多用途发光手套工程学个人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校兰岳TE09041 乐山市谢瑜书男小五多功能安全镰刀技术发明个人井研县研城小学谭克特/ 梁玫春PH09092 凉山州谢文琪女高二食物保鲜箱物理学个人西昌市第一中学张毅夫SR09036 凉山州杨次尔友珍女小六西昌市小学课本循环利用状况调查社会科学个人西昌市第一小学周文/ 丁先兰/ 王立EN09036 泸州市陈炳旭男初三电转角度定位器工程学个人泸州市第七中学校袁瑜芳TE09001 泸州市罗平男小六风力节能增氧机技术发明个人泸县玄滩镇中心小学田家孝SR09002T 眉山市章越杨/ 罗威林男小五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对稻田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与试验动物学集体眉山市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章晓斌/ 涂霞CH09018T 绵阳市张成乐/ 蒋雨芩/ 杨惠嘉男/ 女/ 女高二环保型抗菌内墙涂料的制备化学集体绵阳东辰国际学校何登良/ 唐小丽/ 魏开CH09019 绵阳市邓晓耕女高二乌蕨不同提取液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化学个人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高中部罗娅君/ 唐德富/ 魏开CH09022 绵阳市钟文卫男高二天冬氨酸碘化砷配合物的固相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化学个人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魏开/ 钟国清CS09013 绵阳市杨雨山男高一REEHAM E - LEARNING 系统的设计计算机科学个人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米志坚/ 吴长俊/ 黄强EN09109 绵阳市杜石雨女高二基于隐形云梯多人高层建筑逃生系统研制工程学个人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宋宏文/ 魏开/ 唐德富EN09111 绵阳市刘子琨男高二立体摄象机镜头的探究工程学个人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魏开/ 章凯ES09005T 绵阳市吴浩/ 杨琴/ 祝楠女/ 女/ 男高一汶川大地震中的北川县城(曲山镇)地球与空间科学集体四川省北川中学四川省北川中学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邵镪钎/ 杨中秋/ 张春波ES09007 绵阳市宋敏女初二唐家山堰塞湖的出现、现状及其未来地球与空间科学个人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唐明/ 刘福音/ 田丽蓉EV09035 绵阳市李言蹊女高一绵阳市芙蓉溪水体中苯及其同系物的检测及分析环境科学个人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魏开/ 黎国兰/ 唐德富EN09102T 内江市邓笑/ 陈佳羽/ 陈璐女高三高二高三自行车可调控坐垫撑杆工程学集体内江市第六中学陈加速ME09009 内江市魏秋涵女初一内江二小高年级学生嗓音现状调查研究及保护对策医学与健康学个人内江市第二中学罗勇/ 陈秀清TE09088 内江市黄威棋男小五三角板扣技术发明个人四川省内江市实验小学赖国祥/ 罗军/ 尤成懿ME09002 南充市蒋跃州男高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医学与健康学个人南充高级中学王松涛CS09011 攀枝花王曦文男高一网上竞答( 竞猜) 系统计算机科学个人四川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杨俊林EN09078 攀枝花胥思齐男高一防“打结”纵波演示器工程学个人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杨小林TE09038 遂宁市王铁霖男小五自发电环保遥控器技术发明个人遂宁市船山区顺南街小学王宇TE09074T 遂宁市汪治宇/ 苏杭男小五异型固体无损比重仪技术发明集体遂州外国语小学张仕志/ 郑燕/ 罗丽EN09069 雅安市高占男初三多功能犁工程学个人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初级中学何国林/ 杨德敏/ 艾磊EV09033 雅安市郑燚男高一学校教育在农村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研究环境科学个人四川省雅安中学姜岸/ 郑文华/ 高本斌MA09009 雅安市任珮嘉女高二现代仓储的蜂巢模型研究数学个人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余浩/ 王红梅/ 沈康军SO09029 雅安市何李女初一瀑电库区民建村8 组移民外迁前后生活状况对比调查报告社会科学个人四川省汉源县第二中学何军廷/ 李惠庆/ 康元超SO09042T 雅安市季宇希/ 罗雅范女高二四川茗山茶业有限公司生存情况考察分析社会科学集体四川省雅安中学姜岸/ 刘川/ 杨秀云SR09019 雅安市吴曦月女小六摸“福”为何那么难?数学个人雅安市雨城区第八小学余淑琴/ 周瑞君SR09026T 雅安市黄轩恺/ 孙振华/ 彭丽颖男/ 男/ 女小五小六小六式环毛蚓再生的探究动物学集体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四小学李斌/ 谢建明/ 郭顺跃ZO09005 雅安市高建才男高一不同驯养条件对红嘴相思鸟换食情况影响的研究动物学个人四川省天全中学沈康军/ 刘毅/ 白瑞天CH09007T 宜宾市曾一潇/ 陈羽莎/ 邹雨昕男/ 女/ 女初二学生用物质微型导电仪化学集体四川省宜宾市二中凌受仁PH09020 宜宾市陈洪飞男高二母子感应器物理学个人四川省兴文县第二中学校吴卫EN09079T 资阳市李博/ 甘雨平/ 刘佳鑫男/ 女/ 男高二防震自救床工程学集体四川省简阳中学四川省资阳中学四川省安岳中学庞义/ 王平EN09007 自贡市虞楠溪女高一地震安全生存空间工程学个人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张亚平/ 赵建明/ 申正文MI09002T 自贡市张铃羚/ 程楚峣/ 洪小川女/ 女/ 男初三发酵温度对沼气产量的影响微生物学集体四川省富顺县城关中学张正宏/ 钟红英/ 洪富祥SO09028T 自贡市肖云萍/ 李峥女高一富顺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调查及对策社会科学集体富顺第一中学校张勇/ 古纯一TE09004 自贡市温建军男小六能多方向使用的遥控器技术发明个人荣县东兴镇学校何高红/ 晏晓华TE09020 自贡市冷宛殊女小五简易五线格排笔技术发明个人荣县旭阳镇东街小学校刘川芳/ 刘咏梅/ 金亦农备注:以上项目必须到展示现场接受答辩,集体项目只来第一作者(成都地区集体项目 3 个作者均要参加答辩)。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一种新型有机矿物元素添加剂,被称为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

由于其稳定性好、生物效价高、易消化吸收、抗干扰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在各种动物生产中广泛应用。

本文就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理,在畜牧业、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况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营养特性制备方法作用机理应用推广前言:微量元素和素氨基酸是动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在动物饲料中含量虽少, 但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体几乎所有生理和生化过程,与动物生长和健康密切相关。

半个世纪以来,其发展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最初微量元素以无机盐的形式被应用(主要是硫酸盐),如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以及碘酸钙、亚硒酸钠等。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仍然是微量元素的无机盐,也有氧化物,在加工、配合以及动物吸收、利用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无机盐类虽然水溶性很好,但在动物消化道内易与饲料中的植酸阴离子、草酸阴离子在动物体内发生生化反应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盐,不易被肠道吸收,生物学效价低。

因此,人们开始使用第2代微量元素添加剂——有机酸盐,但同样存在生物学利用率低等不足之处。

随着饲料科学的发展,第3代微量元素添加剂——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AATMC),在2O世纪7O年代首先由美国ALBICN生物试验室研制成功。

我国从20世纪8O年代开始对AATMC进行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其特点是稳定、高效、毒性小,在肠道内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防治微量元素缺乏症,提高机体免疫力,并且有益于饲料中营养组分的利用,还兼有氨基酸强化剂作用。

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AATMC有利于促进我国畜牧、水产养殖和饲料业发展。

正文: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由氨基酸或短肽物质与可溶性金属盐中的金属元素离子通过化学方法螯合而成的一类具有独特螯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种接近于动物体内天然形态的微量元素补充剂。

固相合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固相合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固相合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固相合成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它通过固体支持剂作为基质,把反应物固定在上面进行有机合成反应。

它具有简单、高效、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固相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有机合成、药物开发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固相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固相合成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但是直到近年来,随着高分子、化学品、合成方法不断更新换代,固相合成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为了发挥其潜力,研究人员对其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固相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固相催化固相合成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固相催化。

传统的液相催化反应需要大量溶液和催化剂,而固相催化则可通过载固体催化剂实现催化反应。

固相催化剂具有特殊的结构,其内部对催化物质有着优异的接纳性和选择性。

这种固相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方便等特点,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

2. 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固相合成技术可以用于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进而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

固相合成技术可以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增加其特定的性能,如增强其稳定性、提高可溶性等。

此外,固相合成还可以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定量分析和纯化。

3. 药物开发固相合成技术在药物开发领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往的化学合成大多是在溶液中进行,但由于药物的性质较为复杂,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合成才能得到满意的成品。

使用固相合成技术可以将多个有机化合物在固相中进行反应,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成本。

并且,固相合成也可以减少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副反应和毒性。

固相合成技术的应用固相合成技术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更多的应用还包括:1. 高效分离和纯化固相合成可以将多种有机化合物固定到固相支持体上,使得其中不纯物质被隔离出来,从而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

固相合成可以根据不同的化合物特性选择特定的化学方法实现分离和纯化。

2. 新药研究和开发固相合成技术在新药研发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和药物筛选领域。

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固相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

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固相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

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固相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钟国清;王一安【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年(卷),期】2017(040)006【摘要】The complex of potassium copper(Ⅱ) oxalate was synthesized with potassium oxalate and copper acetate as the raw materials by a room-temperature solid-phase reaction.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ere characterized by titration analyses,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K2[Cu(C2O4)2]·2H2O belonged to the triclinic system with the space group P 1 and cell parameters of a=0.693 08(5) nm,b=0.869 91(6) nm, c=0.901 11(7)nm,α=108.315(2)°,β=99.906(2)°,γ=97.179(2)°,Z=2, and Dc=2.356 g·cm-3.The Cu(Ⅱ) ion was hexacoordinated by six oxygen atoms from oxalate ligands and water molecules, forming an axial elongated octahedral geometr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the complex in the nitrogen atmosphere was found to be in three steps:dehydration,carbon dioxide removal and carbon monoxide removal,with the final resi-dues to be Cu and K2CO3.%以草酸钾和乙酸铜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配合物,用容量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等方法进行组成与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组成为K2[Cu(C2O4)2]·2H2O,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 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69308(5) nm, b=0.86991(6) nm,c=0.90111(7)nm,α=108.315(2)°,β=99.906(2)°,γ=97.179(2)°,Z=2,Dc=2.356 g· cm-3.铜(Ⅱ)与草酸根中的氧原子及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配位数为6的变形八面体配合物.该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包括失水、脱CO2和脱CO,残余物为Cu 和K2CO3.【总页数】6页(P49-54)【作者】钟国清;王一安【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绵阳 621010;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绵阳 621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121【相关文献】1.配合物三水合草酸铝酸钾与二水合草酸铜酸钾的热分解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J], 何飞刚2.水合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控制制备 [J], 欧阳宇;米冉3.二水合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制备和组成测定 [J], 秦剑4.二草酸合铜酸钾产品探究 [J], 李俊玲;房川琳;邹清;白蓝;刘媛5.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基础化学实验课堂中的应用\r——以\"探讨二草酸合铜酸钾中铜离子测定条件\"为例 [J], 田笑丛;刘斌;芦昌盛;王凤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配合物的固相合成钟国清等应用化学

配合物的固相合成钟国清等应用化学
三氯化锑1.98 mmol与 牛磺酸水杨醛钾3.96 mmol于玛瑙研钵 中研磨约 2 h,手套箱中进行,呈黄色粉末。滴加 2~3滴无水乙 醇,室温研磨 30 min,如此反复。用无水甲醇洗涤,于装有 P2O5干燥器中干燥 ,产物为浅黄色粉末 1.3 g,产率 94.6%。
三氯化铋与牛磺酸水杨醛钾配合物按上述类似方法合成,其 摩尔比为 1: 2,产物为黄色粉末,产率 92.7%
按类似方法合成其它配合物,Tu与AsI3配合物(Ⅱ)为黄色 粉末,产率93.4%;半胱氨酸与SbCl3配合物(Ⅲ)为白色粉 末,产率92.3%;硫脲与SbCl3配合物(Ⅳ)为浅黄色粉末, 产率94.6%。
钟国清等. 应用化学,2002,19(9): 878-881
13
金属酞箐的固相法合成
锌酞箐的合成 500m1的特制金属容器中加20g苯酐、尿素50g、无水氯化锌4g,钼酸铵
分高温固相反应和低温固相反应(一般反应加热温 度不超过100℃)。低热固相反应能耗少,不使用或 少使用有机溶剂,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化 学的要求,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CuCl2 ·2H2O + 2AP == Cu(AP)2Cl2 + 2H2O
蓝色
2-氨 基 嘧 啶
绿色
5
氨基酸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6
甘氨酸锑配合物的晶胞参数为:a=0·6526 nm,b=1.2227 nm,c=1.3877 nm,β=97.88°,V=1.096 8 nm3, 苯丙氨酸锑配合物的晶胞参数为:a=1.0617nm,b=0.7839 nm,c= 1.5725 nm,β=92.32°,V=1.3077 nm3
7
8
10
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合锑(Ⅲ)、铋(Ⅲ)

固相合成法PPT教案

固相合成法PPT教案
扩散系数 :
K=Aexp(- GR ) RT
D=D0exp(-
Q) RT
温度升高,质点热运动动能增大反应能力 和扩散能力增强。 通常,因为:扩散活化能< 反应活化能,即Q < GR, 则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影响较大。
第39页/共65页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 应
压力的影响 对纯固相:压力可显著改变粉料颗粒间的 接触状态,如缩短颗粒间距离,增大接触 面积,提高固相反应速率;
第12页/共65页
2.1 固相合成反应类型
固相反应
高温固相反应中温固相反应低温固相反应
高温: 高于 600℃
中温: 100600 ℃
第13页/共65页
2.1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

高温固相反应:反应温度高于600 ℃。高热固相反 应已经在材料合成领域中建立了主导地位,虽然还 没能实现完全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目标合成,在预 测反应产物的结构方面还处于经验胜过科学的状况 ,但人们一直致力于它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 经验,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定会在合成化学 中再创辉煌。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固体原料混合物以固体形式直接反应过程 是制备多晶固体(即粉末)最为广泛应用 的方法。固体混合物在室温下经历一段时 间,并没有可觉察的反应发生。为使反应 以显著速度发生,通常必须将它们加热至 甚高温度,一般在1000 ~ 1500℃。这表明 热力学和动力学两种因素在固体反应中都 极为重要:热力学通过考察一个特定反应 的自由能来判断该反应能否发生,动力学 因素则决定反应进行的速率。
第17页/共65页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 高温术反应
设备: 电阻炉
感应炉
电弧炉
放电等离子烧结炉( Spark Plasma Sintering )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绿色合成与结构表征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绿色合成与结构表征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绿色合成与结构表征钟国清【摘要】以草酸钾与氯化铁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SH反应合成了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配合物,用滴定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草酸根中的氧原子与铁(Ⅲ)形成配位数为6的变形八面体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分4步,最后的残余物为FeO和K2 CO3.这些测试表征结果可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6(033)009【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综合设计实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室温固相合成;晶体结构【作者】钟国清【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23;O6-3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是良好的有机反应催化剂,在污水处理、水溶性染料的光降解中有重要作用。

水溶液中Fe3+与可形成3种稳定的配合物,即[Fe(C2O4)]+、[Fe(C2O4)2]-和[Fe(C2O4)3]3-,它们都有光化学活性,其中[Fe(C2O4)3]3-的光化学活性最强[1-2]。

国内外已开发了UV/Fe(Ⅲ)-Ox/H2O2复合类Fenton光催化剂体系,对染料、农药、酚类有机物等有毒物质进行光氧化降解,取得了良好效果[3-5]。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除了其工业应用外,也是很多高校开设的综合性或者设计性实验,其制备实验的基本操作较多,涉及到称量、水浴加热、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倾析、过滤、抽滤、单晶培养等一系列化学基本操作,以及氧化还原、杂质去除、提高产率、防止副反应发生和绿色化学教育等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6]。

传统教材上的制备方法存在试剂用量大、实验时间长、实验操作步骤较笼统、很难控制好操作条件、易发生副反应,导致许多学生只得到较少的产物,而且晶体颜色不好或晶体质量差,甚至无法得到晶体[7],因而无法完成本实验的组成测定与结构表征,而这一部分恰好是该综合设计实验最重要的内容。

饲料添加剂-柠檬酸铜螯合物的微波固相合成

饲料添加剂-柠檬酸铜螯合物的微波固相合成

饲料添加剂-柠檬酸铜螯合物的微波固相合成龚玉琼;夏鸿;钟国清;刘杨;谭玺【摘要】The copper citrate chelate was synthesized with citric acid and copper acetate as raw materials by mi-crowave solid state reaction.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hela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titration analysis ,elemental analysis,X-ray powder diffraction,infrared spectra and thermal analysi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pper citrate was [Cu(H2cit)(H2O)3]·2H2O.The copper ion was coordinated by the proton free carboxyl oxygen atoms and hydroxyl oxygen atom from the citrate ligand and the oxygen atoms from coordination water molecules.The XR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elate was single phase.The copper citrate chelate had good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residue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was copper oxide.%本试验以柠檬酸和乙酸铜为原料,通过微波固相反应合成了新型饲料添加剂柠檬酸铜螯合物,用ED-TA配位滴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热分析等方法对螯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 LⅣ.一步法低热固相合成Co(Ⅱ)、Ni(Ⅱ)、Cu(Ⅱ)Schiff碱配合物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 LⅣ.一步法低热固相合成Co(Ⅱ)、Ni(Ⅱ)、Cu(Ⅱ)Schiff碱配合物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LⅣ.一步法低热固相合成Co(Ⅱ)、Ni(Ⅱ)、Cu(Ⅱ)Schiff碱配合物贾殿赠;忻新泉【期刊名称】《应用化学》【年(卷),期】1992(9)6【摘要】本文研究了Co(Ac)_2·4H_2O,Ni(Ac)_2·4H_2O,Ca(Ac)_2·H_2O与5个有代表性Schiff碱的低热(<70℃)固相化学反应。

通过上述固相反应合成了9个钴、镍、铜的Schiff碱配合物。

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DTA等测定,确定了固相合成产物组成。

讨论了配体的结构及Co(Ac)_2·4H_2O、Ni(Ac)_2·4H_2O、Cu(Ac)_2·H_2O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固相反应;络合物化学;席夫碱【作者】贾殿赠;忻新泉【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1.4【相关文献】1.微波技术在固相配位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Ⅰ)——Co(Ⅱ)、Ni(Ⅱ)、Cu(Ⅱ)配合物在微波条件下的固相合成 [J], 贾殿赠2.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IXV)——醋酸铜与Schiff碱在室温下的固相化学反应[J], 林建军3.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双硫腙的Hg(Ⅱ)An(Ⅱ)配合物 [J], 李人宇;杜江燕;周益明4.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LXV)──醋酸铜与Schiff碱在室温下的固相化学反应[J], 林建军;郑丽敏;傅岩;忻新泉5.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ⅩⅩⅩⅩⅩⅡ.室温固-固相化学反应合成氨基酸铜配合物[J], 贾殿赠;忻新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a = 1.0103 nm, b = 1.3264 nm, c = 1.9999 nm, β= 96.23°
a = 1.2869 nm, b = 1.7636 nm, c = 1.9917 nm, β= 93.79°
a = 1.4770 nm, b = 2.0334 nm, c = 2.0149 nm, β = 94.05°
2
配合物制备是配位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取新的 配合物,不但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新材料,而 且为制备化学和理论化学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所以, 化学家们对新配合物的合成总有着极大的兴趣。配合物 的制各最重要地是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它要求该实验 方法既要有较高的产率,又要有简便而有效的分离提纯 手段。由于目前新型、特殊配合物的不断涌现,配合物 的种类和数目日益繁多,欲用统一的模式总结出它们的 制备方法,显然是不可能的。
元素分析、XRD,中红外、远红外光谱和TG-DTA
11
a=1·2988nm b=1·5822nm c=1·9509nm β=94·3°
a=1·3068nm, b=1·5854nm, c= 1·9482nm, β= 94·04°
12
砷(Ⅲ)、锑(Ⅲ)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半胱氨酸与AsI3配合物(Ⅰ)的合成:取1.86 g (4.08 mmol) AsI3与1.48 g (12.24 mmol) L-Cys在玛瑙研钵中于室温下反 复研磨约4 h (固相合成反应操作在手套箱中进行),再于 40℃真空干燥2 h。用无水甲醇洗涤数次后真空干燥,得橙 色粉末产品3.02 g,产率90.4%。
三氯化锑1.98 mmol与 牛磺酸水杨醛钾3.96 mmol于玛瑙研钵 中研磨约 2 h,手套箱中进行,呈黄色粉末。滴加 2~3滴无水乙 醇,室温研磨 30 min,如此反复。用无水甲醇洗涤,于装有 P2O5干燥器中干燥 ,产物为浅黄色粉末 1.3 g,产率 94.6%。
三氯化铋与牛磺酸水杨醛钾配合物按上述类似方法合成,其 摩尔比为 1: 2,产物为黄色粉末,产率 92.7%
分高温固相反应和低温固相反应(一般反应加热温 度不超过100℃)。低热固相反应能耗少,不使用或少 使用有机溶剂,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 的要求,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CuCl2 ·2H2O + 2AP == Cu(AP)2Cl2 + 2H2O
蓝色
2-氨 基 嘧 啶
绿色
5
氨基酸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3
制备方法分类 根据反应类型可分为: 加成(合)反应、取代反应、解离反应、氧化还
原反应等。 根据反应进行的体系可分为: 液相反应、固液相反应、固固相反应等。
4
1、配合物的低热固相合成
固相化学反应能否进行,取决于固体反应物的结构 和热力学函数。所有固相化学反应和溶液中的化学反 应一样,必须遵守热力学的限制,即整个反应的吉布斯 函数改变小于零。在满足热力学条件下,固体反应物的 结构成了固相反应进行的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1、配合物的低热固相合成 2、微波固相合成 3、固相合成的机理
1
自从Werner在1893年提出配位理论以来,配位化学的发 展已有112年的历史。到了21世纪,配位化学已远远超出 无机化学的范围,正在形成一个新的二级化学学科,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处于现代化学的中心地位。
如果把21世纪的化学比作一个人,那么物理化学、理论 化学和计算化学是脑袋,分析化学是耳目,配位化学是心 腹,无机化学是左手,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是右手,材料 科学是左腿,生命科学是右腿。通过这两条腿使化学学科 坚实地站在国家目标的地坪上。
按类似方法合成其它配合物,Tu与AsI3配合物(Ⅱ)为黄色 粉末,产率93.4%;半胱氨酸与SbCl3配合物(Ⅲ)为白色粉 末,产率92.3%;硫脲与SbCl3配合物(Ⅳ)为浅黄色粉末, 产率94.6%。
钟国清等. 应用化学,2002,19(9): 878-881
13
金属酞箐的固相法合成
锌酞箐的合成 500m1的特制金属容器中加20g苯酐、尿素50g、无水氯化锌4g,钼酸铵
Schiff 碱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牛磺酸水杨醛钾与锑、铋的配合物
牛磺酸水杨醛钾的合成: 30 mmol牛磺酸及 KOH 30 mmol溶于 4 mL 水,加入6 mL 乙
醇,再加30 mmol水杨醛的 乙醇溶液,室温搅拌反应 3 h,抽滤, 分别用乙醇、乙醚洗涤。产物用 水-乙醇重结晶,得亮黄色片状 晶体 ,产率 89.8%。 配合物的合成:
氨基酸锑(Ⅲ)双核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甘氨酸与锑的配合物:SbCl3 2·9176g (12.8mmol)与 Nagly·H2O 3·6839 g(32·0 mmol)置于玛瑙研钵中,在室温下 充分研磨,反应约2h,整个操作在手套箱中进行。然后用无 水甲醇洗涤以除去生成的NaCl等杂质,于装有P2O5干燥器中 干燥4d,得产物4·2g,产率为94·6%。 苯丙氨酸与锑的配合物:将SbI3与Naphe·H2O按摩尔比1∶2·5 混和置于玛瑙研钵中,用上述类似方法合成,得产物产率为 92·7%。
10
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合锑(Ⅲ)、铋(Ⅲ)
5 mmol SbI3和5 mmol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于玛瑙研钵 中加3~5滴甲醇混合、研磨、缓慢变干,由深红色逐渐 变成桔红色、黄色,同时变蓬松。室温研磨反应8h, 50℃恒温反应12h,用乙腈洗三次,再用丙酮溶解、过 滤,滤液蒸发至近干,40℃真空恒温干燥4h,得桔黄色 粉末状固体,产率88%。 同法制得水杨醛缩氨基硫脲铋配合物,桔红色粉末固体, 产率89%。
6
甘氨酸锑配合物的晶胞参数为:a=0·6526 nm,b=1.2227 nm,c=1.3877 nm,β=97.88°,V=1.096 8 nm3, 苯丙氨酸锑配合物的晶胞参数为:a=1.0617nm,b=0.7839 nm,c= 1.5725 nm,β=92.32°,V=1.3077 nm3
7
8
0.5g,搅拌下加热至尿素完全溶解,再加氯化铵和无水碳酸钠,恒温0.5h 后升温至280℃,保温4-5h,得到的固体用稀盐酸浸泡12h,过滤,将滤饼 用热水洗涤10次,干燥后将粗品溶于98%的浓硫酸中,用玻璃砂心漏斗 过滤,滤液用冰水稀释,析出锌酞箐,水洗至中性,再依次用DMF、乙 醇和丙酮洗涤,干燥得纯品。 其它金属酞箐的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