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诗歌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复习专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复习专题

斑斓
(lán)
残羹 (gēng) 罗绮(qǐ) 发酵 ( jiào)
嘶哑 (sī)
埋怨(mán) 粗糙 (cāo) 枯槁(gǎo)
埋藏 (cáng)
佝偻(gōulóu) 倾圮 (pǐ)
踟躇(chíchú)
第二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积累下面文言知识 匪我愆期----拖延 载笑载言----一边……一边 将子无怒---请
册诗歌单元复习专题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注意下面字词的读音 百舸(gě)争流 寥(liáo)廓 浪遏(è)飞舟 干瘪 (biě) 纤绳 (qiàn) 胚芽 pēi 绯红 fēi 召唤 zhào 桂冠 guān 山冈 gāng 屏息 bǐng 窠臼 kē 懊丧 àosàng
满载(zài) 笙箫 (shēng ) 翡翠(fěi) 霉菌 (jūn)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不得超过50个字。)
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 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边烽不过秦”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无与士耽----沉溺
渐车帏裳----溅湿,浸湿 士贰其行----不专一 ,有二心
自我徂尔---往
女也不爽---差错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 与子偕作----一起行动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宁溘死以流亡兮-----
美丽 等待
突然,忽然
罪过 步行,使动用法 告诉,偏在姥 可爱
忍尤而攘诟-----步余马于兰皋兮-便可白公姥— 可怜体无比— 昼夜勤作息— 于今无会因— 足下蹑丝履—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复习专题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复习专题 人教版

无与士耽----沉溺
渐车帏裳----溅湿,浸湿 士贰其行----不专一 ,有二心
自我徂尔---往
女也不爽---差错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 与子偕作----一起行动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宁溘死以流亡兮-----
美丽 等待
突然,忽然
罪过 步行,使动用法 告诉,偏在姥 可爱
忍尤而攘诟-----步余马于兰皋兮-便可白公姥— 可怜体无比— 昼夜勤作息— 于今无会因— 足下蹑丝履—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文复习-课件-(共53张)语文必修三复习-集体备课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文复习-课件-(共53张)语文必修三复习-集体备课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飞》中湍写瀑出流水争石喧相豗激,、砯山崖谷转轰鸣石的万惊壑险雷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就属于诸子散文一派,前者属于对话体的论辩文,语言犀利,
步步紧逼,气势逼人,后者为长篇论文的节选,句式整齐,善
用多样化的比喻。西汉时期,贾谊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
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写了著名的《过秦论》。这篇文章通篇
一气贯之,气势充沛,雄辩有力。到了唐代,韩愈倡导

”,继承古古文人运用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
以时入山林: 按
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
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第一个食,吃,动词;第二个,

为王,动词,读wàng
食物,名词
• 梁惠王曰

君王, 名词,读wáng
之: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音节助词,不译 五亩之宅: 取消句子独立性
“的”,助词
• 6.指出下面加线词的词类活 用现象,并解释
• 填然鼓之: 名作动,击鼓
• 涂有饿莩:涂,
通“斑’。头发花白
• 王如知此,则无同望“民途之”多,于道邻路国。也/无失其时:无,
通“毋”,不要。
• 3.说说下面加线词语古今意义的不 同
• 河内凶: •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恶,
残暴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 弃甲曳兵而走: • 古义:逃跑;今义:指一般的行走。 • 邻国之民不加少: • 古义:更;今义:增加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古义:开仓救济;今义:发现、出发 • 王无罪岁:

必修三诗歌复习

必修三诗歌复习
2、最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想象、寓情于景 和以景结情的手法。(2分,答出两种2分,一 种1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自己 挂帆远去的情景(1分),以寂寥、凄清的环 境氛围,烘托诗人因不遇知音而产生的孤寂、
知识点解说
表达技巧是指诗词运用了哪些写作 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诗词的内容。 在诗歌鉴赏中,有时表达技巧也被称作 艺术手法。
包括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
[考查重点]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 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 技巧在诗词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 什么内容情感。
1、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必修三诗歌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背诵名篇,默写常见名句。 2、 通过吟咏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情 感。 3、掌握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方法以及 审题答题规范。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
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
句子是:


3、《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
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 衬托 \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起兴、抑扬、照 应、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以乐 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分析技巧题型答题指导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1、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 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6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诗歌单元复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诗歌单元复习》
常用到的重要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诗歌单元复习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复习目标:
1、背诵默写名句 2、鉴赏诗歌的形象
名句默写:
鉴赏诗歌的形象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中 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地寄 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 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物
形 象
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 人自己) 或者诗中塑造的人 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事物 物象 主要是咏物诗
【提问形式】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 分析。
2.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结合 诗句加以分析。
掌握规范答题的技巧: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 身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 情感)。
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 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哀叹昔盛今衰等。
答: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 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 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 雅情趣。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诗词复习资料1. 蜀道难李白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翻译:啊!何其高竣,何其峭险!蜀道难走比登上青天还要难,古蜀国先王的事迹久远渺茫。

岁月漫漫过去四万八千年,蜀道还未能与秦地相通人烟。

西边太白山上只有一条鸟道,才能从秦地横越过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压死迎亲的五壮士,才能修成栈道与陡峭山路相接,上有高峰神仙也要绕路而行,下有河川冲波倒流漩涡转动。

翱翔高飞的黄鹤尚不能越渡,攀援敏捷的猿猱更一筹莫展。

青泥河的小路曲折又蜿蜒,走一百步就要绕路而行,伸手可触星辰快快屏住呼吸,用手抚住胸口坐在地上叹息。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tuān)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

其险也如(若)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翻译:请问你这次西方游历何时归?山路险道峭岩实在难以攀登。

只听见古树枝头飞鸟在哀号,雄雌相随林间飞绕徘徊不前。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词复习专题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词复习专题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
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
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光
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考查要点:AB项字词理解,C项修辞方式,D项抒情方式
错点归类
表达技巧:误解抒情 方式
12.07.2019
诗词鉴赏
24
附:2000年春季高考第8题
D 对唐代虞世南的《蝉》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 垂绥,指蝉。蝉头部有伸出的触项,状似下垂的冠缨
开创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 田园诗派 陶渊明 闲适冲淡
★南北朝 山水诗派 谢灵运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乐府双璧”
12.07.2019
南照北信
鲍照(七言)、庾信(边塞)
诗词鉴赏
5
曹氏三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禹 应炀 刘桢
竹林七贤:阮籍 嵇康 山涛 向秀 刘伶 阮咸 王 戎
。”“暧暧远人村,依
墟里烟”;“开轩面场圃,把酒话依桑麻”;“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
锄归”。 12.07.2019
诗词鉴赏
19
④.《长歌行》中告诫我们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是哪一句?
语文册期末专题复习
■诗词专题■
12.07.2019
1
[教学大纲]:诵读诗词,理解词句含义和作
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量的名篇。
[考试说明]: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初步鉴
赏评价诗词的形象、内容、语言、表达技巧。

高中语文_必修三诗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必修三诗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诗歌单元复习导学案编制:审阅:复习目标1、复习必修三唐诗单元2、背诵并默写名句3、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重点:背诵并默写名句,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难点:鉴赏诗歌的形象一、导入新课二、学习过程(一)明确考纲要求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明确复习目标(三)依据考纲复习课本,掌握名句名篇1.回顾课本,背诵诗歌2.情景示例,加深理解(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组合作,情景提问4.巩固背诵,理解默写(1)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琵琶行》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四)鉴赏诗歌的形象考纲要求,能够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

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古典诗歌的形象一般包括三部分: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必修三第二(诗歌)单元复习提纲

必修三第二(诗歌)单元复习提纲
——《鹤林玉露》
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王昭君自恃美貌,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 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对 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北宋王安石这样 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君出塞之 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君不见咫 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是因 为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入朝不得 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 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附录: 闺怨诗鉴赏
《琵琶行》
整体感知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歌(《长恨歌》)、行、引(《李凭箜篌引》) 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 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多采用五言、七言、 杂言的古体,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本诗中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的 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 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琵琶女矜节自持, 羞涩腼腆,多愁善感,才艺惊人;“江州司马”感情 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飞扬。
蜀道难
解说文题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 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 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 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 ,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 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 ,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 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 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 作特点。
颔联:繁弦一曲 ,惊醒诗人梦境 颈联:巧借典故 ,生发绮丽联想
尾联:直抒胸臆 ,徒留无限惆怅
马嵬之变(对比)
义山之叹(对比、反问)
诗歌

人教版必修三 诗歌复习 课件语文课件PPT

人教版必修三 诗歌复习 课件语文课件PPT
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分析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 边地苦寒,环境艰苦,生活孤寂,反衬戍边将士
报国之志。(渲染氛围、借景抒情、反衬烘托)
4、分析“暗”“穿”对表达情感作用(词语作用)
• 暗,遮蔽;穿,穿破、打破。(1、解释词语)
特殊句式 宾前:未之有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状后:树之以桑 定后: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44.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 38.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美妙的乐曲。 82.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有本事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40.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 10.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40.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 1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3.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孩子不简单。 65.上有天,下有地,中间站着你自己,做一天人,尽一天人事儿。 17.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成清醒剂,就千万别让成功变成迷魂汤。 2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88.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成功,可问题是大多数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他们不相信通过奋斗可以成功,于是放弃了梦想,最终果然走向了失败 。
• 写出环境恶劣战斗频繁。(2、字面意思)
• 突出将士坚定的报国之志。(3、表现情感)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人物形象)

人教版语文必修34诗歌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必修34诗歌单元复习资料

诗歌单元复习资料一、诗歌鉴赏知识1、古典诗词鉴赏技巧①看诗题把握大意:通过诗题我们可以大略把握诗词的大意,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感知情感:有时诗人会把诗眼放在诗题上,通过诗题我们可以抓住诗词的中心,感知诗人的情感。

如《书愤》。

了解写法:有的诗题点名了作品的体裁,或暗示了作品的表现手法,如《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可以看出借景抒情的手法。

②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思想、风格,有助于我们准确解读。

③看诗句i.明内容,分类型。

读完诗句,确定诗词的类型,然后按照类型欣赏,可以降低欣赏难度。

ii.抓关键语句,品思想感情看意象。

如“残月”、“杨柳岸”“晓风”,传达的是伤别情怀。

看抒情字眼。

如“怎一个愁字了得”。

看写法。

即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④看注释。

2、诗歌的表达技巧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②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主要有渲染(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衬托(如《琵琶行》中对月色的描写)、对比(如“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用典、象征等。

③修辞手法:比喻、比拟: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夸张、设问、反问:突出诗的主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3、答题格式①意象的含义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②所抒感情题: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或揭露)什么感情③品味关键语句题: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二、宋词(一)单元知识整合1、词:萌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盛于宋代。

也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

写词称“填词”,要遵循词牌要求。

“词牌”是词的调式(即音乐)名称,不同词牌在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上都有相应的规定。

词的“段”称作“片”或“阙”,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为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必修三诗歌单元复习

必修三诗歌单元复习

• 3、这首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 分析。
• 这首诗通过写巫山巫峡凄清冷落、阴暗萧 条、动荡不安的秋景和丛菊、孤舟两个意 象,以及千家万户捣衣裁制衣服准备过冬 等生活场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独漂泊, 忧伤国事和思念故土的用?请简要 分析。 • 诗人借丛菊两开,言漂泊之久,羁旅之 苦之浓。孤舟说明诗人无亲朋好友,形单 影只,倍感孤独之情,两个意象充分表达 了诗人漂泊他乡,思念故土的感情
9.山河沦丧的痛苦
10.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
11.羁旅愁思
12.思亲念友 13.边关思乡 14.闺中怀人
诗歌鉴赏,课内范例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1、诗的前两联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
• 诗的前两联描写了高阔的天空,猎猎的秋 风,悲啼的猿声,清白色的沙洲,回旋的 鸟群,以及无边的簌簌落叶,滚滚东逝的 长江,营造了出了一种境界阔大,气势恢 宏,苍凉悲壮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羁旅漂 泊,孤独寂寥,穷困潦倒,忧国伤时的情 怀。
• 5、请体会诗的尾联中“催”和“急” 两字的妙用。
• “催”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 出了时光紧迫,寒冬逼近,人们忙着赶制 冬衣的情境,“急”字生动地写出了白帝 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两字 暗示时光匆匆,岁暮将至,又一年要过去 了,真切的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之苦和对 故乡的思念之情
• 6、请品味诗的最后两句的意蕴。
• 诗的最后一联转入了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 写。表面上写风霜凄紧,严冬将至,家家 户户响起了急促的“刀尺声”和“捣衣 声”,准备赶制过冬的衣服。实际上是写 诗人流转他乡,孤独漂泊,凄苦思乡之情。 语言含蓄蕴藉,余意绵绵。

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知识点复习

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知识点复习

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知识点复习教学博苑03-04 1724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知识点复习教材篇目《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单元目标1.识记本单元出现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并掌握诗歌阅读考查的基本要求和答题规范。

3.掌握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方法以及审题答题规范。

重点难点目标3课时安排2课时一、字音A组:噫吁xū鱼凫fú猿猱náo扪参mãn以手抚膺yīng急暮砧zhēn朔漠shuî青冢zhǒng渚清沙白zhǔ荻花dí管弦xián迁谪zhã虾蟆hámɑ钿头diàn银篦bì惘然wǎng宵柝tuî吮血shǔn崔嵬wãiB组:飞来横祸hâng横绝hãng横行霸道hãng边塞sài塞车sāi敷衍塞责sâ幽咽yâ咽喉yān狼吞虎咽yàn二、字形(1)以手抚yīng 膺yàn品赝(2)群山万hâ壑一丘之hã貉(3)落木xiāo xiāo萧萧xiāo洒潇(4)穷困liáo 潦倒字迹liáo草潦(5)cāng海桑田沧cāng穹苍(6)xiāo柝宵凌xiāo霄三、素材集成1.《蜀道难》(1)素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适用话题:面对困境阐释:蜀道虽难,又怎比得上仕途之险恶。

人们说李白豪放洒脱,赐金放还后游于名山大川,诗酒一生。

他失意中发豪放之音,抑郁中唱洒脱之歌,终成就一代“诗仙”的美名。

一生的游历,半个盛唐都有阴郁的灰色。

2.《杜甫诗三首》(1)素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适用话题:正直阐释:汉元帝按图招幸宫人,宫人都贿赂画工。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总结复习一ppt 人教版优选精品PPT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总结复习一ppt 人教版优选精品PPT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下一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发展了词的创 作,其词开豪放一派先河。有《苏东坡全 集》。选入课本词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有《题西 林壁》(七绝)、《惠崇春江晚景》。辛
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 事中控 制不如 事前控 制,可 惜大多 数人均 未能体 认到这 一点, 等到错 误造成 了重大 的伤害 才寻求 弥补, 有时是 亡羊补 牢,为 时已晚 。 二、动机的寓言: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 ,叫声 连天。 几天过 去,老 人难以 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 分,对 他们说 :“你 们让这 儿变得 很热闹 ,我觉 得自己 年轻了 不少, 这点钱 表示谢 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 ,一如 既往地 嬉闹。 老人再 出来, 给了每 个孩子1 5美分 。他解 释说, 自己没 有收入 ,只能 少给一 些。15 美分也 还可以 吧,孩 子仍然 兴高采 烈地走 了。
弃疾,字幼安,号嫁轩,有词集《嫁轩长 短句》。选入课本的有《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渲染景物烘托感情,如 《静夜思》
情景 交融
景物描写寄托或暗示感情,如《涉江》
景物作为思想感情的某种象征, 如《石灰呤》
回主界面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石灰呤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 长的苹 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人教版必修三 诗歌复习 课件(共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 诗歌复习 课件(共9张PPT)

6、意象:物+情感 杜鹃(子规)、猿、水、月、枫叶、荻花
7、文学常识:
李 李白(诗仙):太白、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杜甫(诗圣):子美、现实主义、
忧国忧民(诗史)、沉郁顿挫、格律工整
白居易(诗魔、诗王) :乐天、香山居士、白文
公、现实主义、 “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何为事而作”讽喻现实、通俗易懂
必修三诗歌总复习
一诗歌分类:
1、题材(内容):送别诗、思乡诗、 咏史诗(抒怀、讽今)、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托物言志、闺怨诗
2、体裁(格律) 古体诗
近体诗
律诗(八句) 绝句(四句)
• 二、考察内容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通假字 无----毋 (不要) 颁-----斑 涂------途 輮-----煣(使弯曲) 有----又 生-----性(资质) 从----纵 不----否
3、重点字词 3、其 代词(自己) 副词 (难道、大概)
4、所以 用来 …....的原因
5、于 和 比 被动
6、句式 固定句式 或(有的人)…….或…… 直(只)…….耳(罢了), 是 (这)…….也 是何异于……. (这和…….有什么区别)
• 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联想/想象、描写)
• 雨后初晴,空气清新,特别明净。秋月银辉,洒 遍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雾气。山涧涨
溢,清泉淙淙,竹林深处传来欢声笑语,浣衣女 子结伴而归;荷叶哗哗摇动,那是小舟顺流而下。
• 2.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 手法+作用(表现什么)

必修三 诗歌复习 课件

必修三 诗歌复习 课件
必修三诗歌总复习
一诗歌分类:
1、题材(内容):送别诗、思乡诗、 咏史诗(抒怀、讽今)、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托物言志、闺怨诗
2、体裁(格律) 古体诗律诗(八句)来自近体诗绝句(四句)
• 二、考察内容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分析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 边地苦寒,环境艰苦,生活孤寂,反衬戍边将士
报国之志。(渲染氛围、借景抒情、反衬烘托)
4、分析“暗”“穿”对表达情感作用(词语作用)
• 暗,遮蔽;穿,穿破、打破。(1、解释词语)
2、通假字 无----毋 (不要) 颁-----斑 涂------途 輮-----煣(使弯曲) 有----又 生-----性(资质) 从----纵 不----否
3、重点字词 3、其 代词(自己) 副词 (难道、大概)
4、所以 用来 …....的原因
5、于 和 比 被动
6、句式 固定句式 或(有的人)…….或…… 直(只)…….耳(罢了), 是 (这)…….也 是何异于……. (这和…….有什么区别)
李商隐(小李杜):义山、玉溪生、
咏史诗、无题诗、词藻华丽、构思新奇
1、文学常识: 孟子(亚圣):名轲、字子舆、战国、儒家、
《孟子》(七篇)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儒家、强调后天 学习、
《荀子》(32篇) 贾谊:西汉、文学家、“贾生”、《新书》 韩愈:字退之、“韩昌黎”、“古文运动”、 “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首”

复习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复习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二长安十年时期 三战乱流离时期 四漂泊西南时期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
读 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 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
• 本单元所选唐诗作者有白、杜甫、白居易、商隐.09年 高考考的唐诗作者有:杜甫广东卷和天津卷、白居易、 杜牧、司空曙等;08年高考考的唐诗作者有:白湖南卷 和江苏卷、王昌龄等;07年高考考的唐诗作者有:吴融、 约、高蟾、韦庄、王维等;06年高考考的唐诗作者有: 商隐、严维等;05年高考考的唐诗作者有:白福建卷和 卷、柳宗元、白居易、王昌龄等.高考考查的基本是名 作家的作品,如白、杜甫、白居易、王昌龄等都是常考 的作家.
表达方式
• 基本的表达方式有: • 议论、抒情、描写、记叙、说明. • 古代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抒情和描写
答题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1、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1明确概念: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巧、艺术手法、 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包括抒情方式、狭义的表现手法、 修辞技巧.
2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整理归纳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 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 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 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 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 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 被世人尊为诗圣.
•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高水急——感叹 蜀道的艰险可畏.
• 第三节,摹剑阁之险要,想战祸之烈—— 叹战祸之烈,有告诫之意.
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在全诗有什么作用 这句在诗中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小结复习 PPT课件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小结复习 PPT课件 人教版

②女子十三岁:豆蔻; ④男子二十岁:弱冠; ⑥四十岁:不惑; ⑧六十岁:耳顺; ⑩八九十岁:耄耋;
注意《孔雀东南飞》中的“初七及下 九”“六合”“黄昏—人定—夜半—鸡鸣— 平旦”“初阳岁”等相关知识。
扈江离与辟芷兮, 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来吾道夫先路。
盈盈一水间, 性本爱丘山。
名 句 背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 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 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 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 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 代的就叫“汉乐府”。汉乐府叙事性强,语言 形式多样,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它不仅继 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又继承和发展 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它可与《诗经》 《楚辞》鼎足而立。《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 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 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吟” 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 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 比较自由。(梦游,梦中游历。留别, 临别留下的赠言。)文人诗题目中有 “歌”“谣”“行”“引”“吟”字样 的诗,一般都是古体诗。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律诗”) 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它跟 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唐代以 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代以后才有格 律诗。
李 贺 辛弃疾
回主界面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 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 大都是贵族作品;“颂”,都是贵族统 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诗经》艺术表现手法: 赋、比、兴。 重章复唱也是《诗经》民歌常用的创作 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单元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复习必修三唐诗单元
2、背诵并默写名句
3、鉴赏诗歌的形象
复习重点:背诵并默写名句,鉴赏诗歌的形象
复习难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过程
(一)明确考纲要求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明确复习目标
(三)依据考纲复习课本,掌握名句名篇
1.回顾课本,背诵诗歌
2.情景示例,加深理解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组合作,情景提问
4.巩固背诵,理解默写
(1)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四)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纲要求,能够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

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古典诗歌的形象一般包括三部分: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而每一种形象的鉴赏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题目。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请简要赏析诗中“山客”的形象。

答:
(五)链接高考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
三、归纳总结
补充资料: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形象是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王昌龄《闺怨》春日登楼赏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妇形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一个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满心凄苦愁楚的天涯游子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白居易《卖
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

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2.诗人的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①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潇洒、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中的景和物,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如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是纯自然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诗人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意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景物都是诗歌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

(三)事物形象
就是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咏物诗”,即托“物”言志诗。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