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电大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及部分答案必考重点

合集下载

2020年电大、成教《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2020年电大、成教《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统计学练习题(三)一、单选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表现B.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特殊性矛盾D.社会经济现象存在的条件及环境2.现有20个工厂全部职工每人工资资料,如果要观察这20个工厂的职工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20个工厂B.20个工厂的全部职工C.20个工厂的全部工资D.20个工厂每个职工的工资3.数量指标是反映()。

A.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B.总体单位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C.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D.总体的相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4.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调查方法属于()。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5.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统计调查的组织工作B.明确统计调查的任务和目的C.统计调查经费D.统计调查的时间和地点6.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A.正比 B.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 B.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C.运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 D.分组形式的选择8.某纺织企业女职工占全厂职工的五分之四,这是()。

A.比较相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9.某工厂计划单位产品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2%,则计划完成程度算式为()。

A.2%3% B.3%2% C.98%97% D.102%103%10.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11.在某次数学测验中,随机抽取了10份试卷,其成绩如下:72, 77,79,81,81, 81,82,83,85,89.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与中位数分别为()。

A.81,82,81B.81,81,76.5C.83,81,77D.81,81,8112.增长量指标就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统计学》2020年07月春季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1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统计学》2020年07月春季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18)

女生中抽取 8 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
A. 系统抽样
B. 分层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2. 为了解某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 8000 户进行调查,其中 80% 回答他们的月消
费在 3000 元以上, 20% 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 300 元以上,此处 8000 户是
合计
工作人员数(人)
6 14 24 18 12 18 14 6 112
A. 37
B. 35
C. 36
D. 39
页764 眉页脚可删除,欢迎下载!
越努力,越幸运!欢迎下载!
得分 1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1. 概率抽样 12. 中心极限定理 13. 误差减少比例 14. 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
为 71-75 分, 76-80 分, 81-85 分, 86-90 分, 91-95 分, 96-100 分。 (3 分)
(2) 如果各组组距不相等,则称为不等距分组。 (2 分)例如,在分析人口时,往往将人口分 为婴幼儿组 (0-6 岁),少年儿童组 (7-17 岁),中青年组 (18-59 岁),老年人组 (60 岁及以上),该
=2<P(2) — 1(3 分)
由题得, <P(2) =O. 9772, 所以 2<P(2)-l=O. 9544,95% 的女生体重在 40 千克— 60 千克之
间。 (1 分)
页眉页脚可删除,欢迎下载!
767
D. 自变量 x 对因变量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9. 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用方差分析?(
A. 性别对收入的影响
) B. 专业对收入的影响

社会统计学基本公式及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及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基本公式及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及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12231 3.322log 4×6i i i i i i i i i i i i u l u l u l u ll Rh N h R N AA B =-+-==+=+=====+第三章、组距 h (上限 下限)2、组中值 m 或 m 、斯特奇斯公式 (:组距 :全距 :总体单位)频数频率、频数密度 频率密度组距组距标准组距5、折合系数实际组距标准组距频数实际频数折合系数、基尼系数 G 111111n n i i i ii i PI P I --++===-∑∑ 或 G(i i P 是横轴上的累积百分数;I 是纵轴上的累计百分数)洛仑兹曲线P iI iAB1(2))(1)1221222d d X X X N fXX fN NN NN F L ==++-=+∑∑∑第四章1、算术平均数()()未分组资料 分组资料 注:对于单项数列分组,X即为变量值,若为组距式分组,则X为组中值 f:各组频数2、中位数(M 未分组资料 若N为奇数,则取第位上的变量值为中位数,若为偶数,则取第 位和第位上的两个变量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分组资料 M 112h h L : 2m m d m m m m m N F U f f f F F N---⨯=-⨯或 M 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 小于中位数所在组的各组频数之和(向上累计) h : 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U: 中位数所在组的上限: 包括中位数所在组的各组频数之和(向上累计) 注: 中位数所在组由确定11111111133333334h :h 34h :N F l f F l f NF l f F l -=+⨯-=+⨯3、四分位数(1)第一四分位数 Q :小于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各组累计频数(向上累计)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2)第三四分位数 Q :小于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各组累计频数(向上累计)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3311212h 1h :h 5o o o oo o f L L ∆=+⨯∆+∆∆∆下限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4、众数(M )()未分组资料 先将所有数据顺序排列,观察某些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最多,这些变量值就 是众数(2)分组资料 M 众数所在组的下限:众数所在组频数与前一组频数之差 :众数所在组频数与后一组频数之差 :众数所在组的组距、几何平均数11lg lg anti(lg )(2)1lg lg anti(lg )g g g g g gg g g X Nf X NX ========∑∑(M )()简单几何平均数 M 或 M M M 加权几何平均数M 或 M M M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则为组中值3112316)(1)111111...(2):312=23h h N h d o g h N Q Q NX X X X XNNf XX f X X -==++++==-≥≥-⋅∑∑、调和平均数(M 简单调和平均数(未分组) M 加权调和平均数(分组)M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为组中值 各组频数7、各种平均数的关系2M M M M 第五章、全距 R=X X 、四分位差 Q D、平均差=2=::X X Nf X XfX f X f -⋅-⋅∑∑(1)未分组资料 A D ()分组资料 A D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为组中值 各组频数4、标准差(S)(1)未分组资料(2)分组资料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为组中值 各组X X S-频数5、标准分 Z=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一、变量的测量层次61(2)37=1:83(o o oR R M M M o d o R X X SXN f f NNf X M X M X M S Sαα⋅⋅=-⋅=----==A D 、变异系数()全距系数 V =A D平均差系数 V =()标准差系数 V 、异众比率(非众数的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值) V R 众数的频数、偏态系数())偏态=二、判断变量层次的技巧1.首先所有的变量都是定类变量。

最新电大《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简答题与计算题复习资料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简答题与计算题复习资料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电大社会统计学复习材料考点归纳总结简答题1、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1、精度: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2、准确性: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3、关联性: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4、及时性: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5、一致性: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6、最低成本: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2、抽样误差及其影响因素:1、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带来的误差;2、所有样本可能的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性差异;3、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的因素:样本量的大小,总体的变异性。

3、判断计量优劣的评判标准:用样本的估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点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4、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1)陈述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6)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5、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及其之间的关系错误:1、第Ⅰ类错误(弃真错误)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a,即显著性水平;2、第Ⅱ类错误(取伪错误)原假设为假时未拒绝原假设,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记为b。

a和b的关系就像翘翘板,a小b就大,a大b就小。

因此,在样本容量n固定情况下,不能同时减少两类错误!一般采用增加样本容量的办法来解决。

关系:当显著性水平a减小时,由于拒绝域的减小,弃真的错误会减小,但由此而来的是接受域增大了,因此纳伪的概率b要增大。

反之亦然(P235)。

也就是说如果要减小b,就增大显著性水平a。

6、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关系表达式:称作置信区间。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形成性考核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形成性考核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第一套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1. 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同类集合2. 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属性。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 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不清晰的变量是()。

A. 一列车的煤炭B. 滇金丝猴种群C. 大兴安岭的树D. 工业流水线的一批产品4.()是选择个体及采集个体属性值的途径。

A.调查方法B.调查工具C.调查准则D.调查程序5.从某生产线上每隔 25 分钟抽取 5 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C. 整群抽样D. 分层抽样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7. 按随机原则进行抽样的抽样称为()A.问卷设计B.调查C.抽样设计D.随机抽样8. 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之为()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9. 根据总体的形态,总体可以分为()A.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10. 统计工作过程由()两个步骤构成。

A.统计设计和统计实施B.统计实施和调查设计C.现场调查和调查设计D.统计设计和调查设计二、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计 10 分)1. 按照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2. 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 下列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一片草地D. 大兴安岭的树4. 现场调查方法包括的方式有()A.访问B.观察C.实验D.测量5. 按照调查的范围划分,调查分为()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概率调查D.非概率调查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1.文字是一种数据。

电大统计学原理专科期末重点复习题与参考复习资料

电大统计学原理专科期末重点复习题与参考复习资料

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A)。

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B.品质标志具标志值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3.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1日B.1个月C.1年D.1年零1个月4.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属于(B)。

A.数量标志B. 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7.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8.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 )。

A.基础环节B.中间环节C.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0.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B.每旬统计产品道题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11.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1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1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14.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社会统计学》考题题库及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社会统计学》考题题库及答案
30
57
85
84
88
111
87
4
28
31
78
58
83
85
68
112
66
5
85
32
86
59
93
86
87
113
84
6
87
33
84
60
95
87
88
114
83
7
70
34
87
61
71
88
91
115
85
8
64
35
85
62
90
89
76
116
78
9
51
36
93
63
86
90
87
117
81
10
58
37
96
64
89
91
81
D
F
分数
90-100
86-89
83-85
80-82
76-79
73-75
70-72
66-69
63-65
60-62
0-59
表1某专业二年级同学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
学生
成绩
学生
成绩
学生
成绩
学生
成绩
学生
成绩
1
86
28
34
55
88
82
70
109
71
2
60
29
65
56
93
83
88
110
80
3
65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推荐下载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推荐下载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一、单项选择题(20=2×10)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

此处800人是.样本2.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3.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4.为了解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进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

此处5000户是样本5.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产品等级6.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工资收入7.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8.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属于分层抽样9.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10.某班级有100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消费水平,将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后,在前十名学生中随机抽出成绩为第3名的学生,后面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同学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属于系统抽样11.在频数分布表中,某一小组中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称为频率1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累积频率13.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14.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15.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环形图16.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线图17.当我们用图形描述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环形图18.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39.1919.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8920.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为 3250元21.为了解某行业12月份利润状况,随机抽取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65、23、54、45、39,那么这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45.222.某专业共8名同学,他们的统计课成绩分别为86、77、97、94、82、90、83、9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8823.某班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5.5小时24.对于左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众数>中位数>平均数2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6.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27.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但是标准差相等。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一、单项挑选题(20=2×10)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讨论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举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消遣消费在1000元以上。

此处800人是.样本2.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举行调查,以判断全部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

这项讨论的总体是 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3.小学后勤集团想了解小学22000同学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同学举行调查,以判断全部同学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

这项讨论的总体是 22000名同学的每月生活费用4.为了解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举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

此处5000户是样本5.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产品等级6.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工资收入7.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容易随机抽样8.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同学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同学,从女生中抽取8名同学举行调查。

这种调查办法属于分层抽样9.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纳容易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10.某班级有100名同学,为了了解同学消费水平,将全部同学根据学习成果排序后,在前十名同学中随机抽出成果为第3名的同学,后面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学生举行调查。

这种调查办法属于系统抽样11.在频数分布表中,某一小组中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称为频率1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累积频率13.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14.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15.假如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环形图16.某地区2023-2023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离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线图17.当我们用图形描述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环形图18.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离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39.19 19.某班级10名学生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离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果的中位数是 8920.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为 3250元21.为了解某行业12月份利润情况,随机抽取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65、23、54、45、39,那么这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45.222.某专业共8名学生,他们的统计课成果分离为86、77、97、94、82、90、83、92,那么该班考试成果的中位数是8823.某班级同学平均天天上网时光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5.5小时24.对于左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6.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27.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但是标准差相等。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普查是一种专门的调查,它是为了其中一种特定的目的而对总体中所有的个体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

例如,我们历年进行的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经济普查、统计基本单位普查等。

(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选取部分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根据抽取样本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5.普查P12普查是一种专门的调查,它是为了其中一种特定的目的而对总体中所有的个体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

例如,我们历年进行的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经济普查、统计基本单位普查等。

6.概率抽样P13概率抽样就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非零的概率入选样本,并且入选样本的概率都是已知的或可以计算的。

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7.众数P681、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值,用Mo表示。

例如,一个城市有多种产业,但如果以旅游业为最多,那么旅游业就是众数,这个城市也被称为旅游城市。

8.中位数P732、中位数中位数是中心趋势的一种测量,是将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用Me表示。

中位数处于中间位置,前后每部分均包括50%的数据,而且前面部分小于中位数、后面部分大于中位数。

例如,在职工收入水平差异比较大的单位要了解职工收入的一般水平,用职工收入分布的中位数作为收入水平的代表值要比用算术平均数更恰当,因为它排除了极端数据的影响。

9.均值P784、均值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值,它是将全部数据进行加总然后除以数据总个数,也称为算数平均数。

均值包含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它是先将所有数值进行加总,然后进行平均,在均值中所有数值都有所体现。

因而,我们说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值。

10.方差与标准差P956、方差方差是各数值与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它是数值型数据离散趋势最主要的测量值。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社会统计学》考题题库及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社会统计学》考题题库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一表1是某大学二年级135个同学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请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并(1)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和分组(40分),(2)制作频数分布表(30分)并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30分)。

请注意分组时按照下列标准:表1某专业二年级同学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答案如下:1、按成绩低至高排序如下表:2、成绩分组表如下:3、制作频数分布表如下:4、频数分析统计图如下:形成性考核作业二表1为某大学对100个学生进行了一周的上网时间调查,请用SPSS 软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20分)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30分)。

(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

(20分)(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30分)表1某专业一年级同学一周上网时间(小时)答案如下:形成性考核作业三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C)A.22000名学生B.2200名学生C.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D.22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2.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C)A.专业B.性别C.产品等级D.收入3.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D)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4.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D)A.茎叶图B.环形图C.饼图D.线图5.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C)A.总体均值一定落入该区间内B.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不会落入该区间内C.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D.总体均值有1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6.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C)A.-0.89B.0.34C.1.32D.07.期中考试中,某班级学生统计学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分。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社会统计学》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从历史上看,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0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2、社会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现象的数理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3、对某城市社区居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A,每个社区B,该城市全部社区C,每个社区的全部居民D,该城市全部社区的全部居民4、社会统计调查分为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调查,是根据()oA.是否定期进行B,组织方式不同C.是否调查全部单位D,时间是否连续5、对学校的教师进行身体普查,调查单位是()。

A.学校全部教师B.学校每一位教师C.每所学校的教师D.学校6、某地区的社会扶贫投入2009年比2004年增长了58.6%,则该地区2004—2009年间扶贫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 ^58.6%B.边58.6%C. 058.6%D. §158.6%7、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 D.四项数值8、在社会统计指数的计算中,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o 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 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 D.时期是变动的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10%B. 7. 1%C. 7%D. 11%10、2009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 7万人,安置率达80. 6%,安置率是()。

B.变异指标 D,相对指标A. 总量指标 C.平均指标13、 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

A.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单位总量的比重很大B. 标志值很大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很大D. 在社会中的重点单位或部门14、 某村企业职工最高工资为852元,最低工资为54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oA. 142B. 52C. 312D. 26415、某领导小组成员的年龄分别为29, 45, 35, 43, 45, 58,他们年龄的中位数为()A. 45B. 40C. 44D. 43 16、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o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17、 某商品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10%,商品销售量增长10%,则商品价格( )oA 、 增长20%B 、 增长10%C 、 增长1%D 、 不增不减 18、 社会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19、 对某市1999-2009年教育投资支出(万元)的时间数列配合方程为y = 500 + 52?,这意味着该市教育投资支出每年平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及部分答案小抄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

此处800人是(B)A.样本B. 总体C. 统计量D. 变量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C )A.频率B. 累积频数C. 累积频率D. 比率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D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B )A. 50%的数据B. 68%的数据C. 95%的数据D. 99%的数据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 )A. 39.19B. 28.90C.19.54D.27.95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A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有效估计D.无偏估计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π)偏高。

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C)A.H:π≥0.1;1H:π<0.1B.H:π≤0.1;1H:π>0.1C.H:π=0.1;1H:π≠0.1D.H:π>0.1;1H:π≤0.1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D )A.-0.9B.0C.0.5D.1.2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C )A. 相关系数B. 离散系数C. 回归系数D. 判定系数11.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C )A.332.1万户家庭B. 3000户家庭C. 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D. 3000户家庭的年均收入12.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 )A.工资收入B. 产品等级C. 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D. 企业的类型13.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 B )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条形图14.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 C)A. 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 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C. 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 各组频数与最大一组频数之比15.两个定类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使用(C)A. λ系数B. ρ系数C. r系数D. Gamma系数16.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A.总体均值一定落入该区间内B.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不会落入该区间内C.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D.总体均值有1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17.已知某单位职工平均每月工资为3000元,标准差为500元。

如果职工的月收入是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月收入在2500元—3500元之间的职工人数大约占总体的( B )A.95%B.68%C.89%D.90%18.方差分析的目的是( C )A.比较不同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B.判断总体是否存在方差C.分析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D.研究各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19.对于线性回归,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例越大,那么两个变量之间()A.相关程度越大B.相关程度越小C.完全相关D.完全不相关20.正态分布中, 值越小,则( A )A. 离散趋势越小B. 离散趋势越大C. 曲线越低平D. 变量值越分散21.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A.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分层抽样22.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 D )A.茎叶图B. 环形图C. 饼图D. 线图23.如果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值的标准分值为-1.5,这表明该数值()A.是平均数的-1.5倍B.比平均数少1.5C.等于-1.5倍标准差D.比平均数低1.5个标准差24.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A )A. 89B. 72C. 88D. 9525.某班级学生期末英语考试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10分。

如果已知这个班学生的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65-85之间的学生大约占全班学生的()A. 68%B. 89%C.90%D.95%26.已知某单位平均月收入为3500元,离散系数为0.2,那么他们月收入的标准差为()A.700B.0.2C.3500D.17500027.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A.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28.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两变量之间()A.相关程度越高B.相关程度越低C.完全相关D.没有任何关系29.从两个总体中各选取了6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为234,组内平方和为484,则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分别为()A.234,121B.117,121C.234,48.4D.117,8130.在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等于0,这表明( B )A. 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影响是不显著的B.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不显著的C. 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影响是显著的D.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显著的31.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属于(C)A.简单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分层抽样D. 系统抽样32.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以下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A.3000元B. 3500元C. 2500元D. 3250元33.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34.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但是标准差相等。

那么( )A. 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B. 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C. 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小D. 两组数据离散程度相同35.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值越小,那么检验的结果()A. 越显著B. 越不显著C.越真实D.越不真实36.如果物价与销售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7,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统计显著性,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A.高度相关B.中度相关C.低度相关D.极弱相关37.回归平方和(SSR)反映了y的总变差中()A.由于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B.除了x对y的现有影响之外的其他因素对y变差的影响C.由于x与y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D.由于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38.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0%的置信区间()A.以90%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绝对包含总体均值C.10%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D.绝对不包含总体均值39.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A.都有可能成立B.都不可能成立C.有且只有一个成立D.备择假设一定成立,虚无假设不一定成立40.在方差分析中,某一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称为( A )A. 组内误差B. 组间误差C. 组内平方D. 组间平方二、名词解释1.抽样单位与抽样框:抽样框又称“抽样框架”、“抽样结构”,是指对可以选择作为样本的总体单位列出名册或排序编号,以确定总体的抽样范围和结构。

设计出了抽样框后,便可采用抽签的方式或按照随机数表来抽选必要的单位数。

若没有抽样框,则不能计算样本单位的概率,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概率选样。

好的抽样框应做到:完整而不重复。

常见的抽样框:大学学生花名册、城市黄页里的电话列表、工商企业名录、街道派出所里居民户籍册、意向购房人信息册……。

在没有现成的名单的情况下,可由调查人员自己编制。

应该注意的是,在利用现有的名单作为抽样框时,要先对该名录进行检查,避免有重复、遗漏的情况发生。

以提高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例如:要从10000名职工中抽出200名组成一个样本,则10000名职工的名册,就是抽样框。

2.普查与抽样调查:普查是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

1.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2. 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未知数字特征;3. 最常用的调查方式;4. 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3.参数与统计量:4.方差与标准差: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标准差的平方称为方差。

5.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6.总体与样本:总体是一个特定研究中所有感兴趣个体集合;样本是从一个总体中选择出来的个体的集合,通常在研究中被期望代表总体;必须区分数据是来自总体还是样本。

描述总体的特性被称为参数;描述样本的特征被称为统计量参数和统计量是一个值,通常是一个数字值。

可分别从单个测量中得到,或从对总体和样本的一组测量中推导出来;通常,每个总体参数都与一个样本统计量相对应。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总体。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二者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变化而变化。

7.抽样分布: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把具体概率赋予样本的所有可能结果的一种理论分布。

有了抽样分布对概率分布的具体化,研究者便找到了一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有效途径。

抽样分布特指样本统计量作为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用数学语言来说,抽样分布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把具体概率赋予样本的所有可能结果的一种理论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