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术欣赏《墨竹图》郑板桥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详案《郑板桥的墨竹图》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详案《郑板桥的墨竹图》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详案《郑板桥的墨竹图》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并欣赏古代名画家郑板桥的艺术作品-《墨竹图》2.能够掌握基本的墨绘技法,如点画、搓染、洒淋、笔画等3.能够自主创作一幅具有风格特点的竹子画二、学情分析大班儿童已经能够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一些拼贴和画画等美术制作活动,但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墨竹绘画的认真程度和耐力还需要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名画家郑板桥,让学生了解墨竹画的基本特点2.老师展示郑板桥的代表作品《墨竹图》,并引导学生通过品味画作来了解竹子图的构图和艺术要素。

2. 操作说明(5分钟)1.老师介绍墨竹画绘制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绘画具材的使用。

2.老师示范二种基本的墨绘技法的应用(点画和搓染)。

3. 操作演示(15分钟)1.老师示范学生如何使用点画和搓染技法。

2.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跟随老师一起用笔墨练习一些基本的技巧。

4. 操作实践(30分钟)1.老师布置任务——用墨画出一幅自己喜欢的竹子图2.老师在此期间巡视学生,关注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并主持一些答疑环节3.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品贴在课堂墙上,与班级的同学分享并交流学习心得。

5. 总结(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2.最后,鼓励学生多做练习,进一步精进学习,同时对于操作不熟练或有疑问的学生,予以额外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效果评价本节课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自身素质水平设计,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墨绘技法,同时也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了适当的指导。

在听课期间,教师能够及时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针对性和有效性较高,操作实践环节的学习效果也相对理想,部分孩子的作品较为突出。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详案《郑板桥的墨竹图》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详案《郑板桥的墨竹图》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详案《郑板桥的墨竹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画中常见的描绘墨竹的方式。

2.认识中国画大师郑板桥及其作品《墨竹图》。

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毛笔和墨汁描绘墨竹的基本形态。

2.学会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完成自己的墨竹作品。

3.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水墨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1.能够体验绘画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2.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墨竹图》及其作者郑板桥。

2.描绘墨竹的基本形态。

难点1.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完成自己的墨竹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1.教师出示郑板桥的《墨竹图》。

2.引导学生观察,询问学生对画中墨竹和墨色的看法。

2. 理论学习环节(10分钟)1.教师简要讲解中国画中常见的墨竹描绘方法及特点。

2.介绍郑板桥及其作品《墨竹图》。

3. 实践操作环节(30分钟)1.教师示范用毛笔和墨汁描绘墨竹的基本形态。

2.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练习描绘墨竹。

3.学生利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完成自己的墨竹作品。

4. 作品欣赏与评价环节(10分钟)1.学生互相赏析自己的墨竹作品。

2.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5. 拓展延伸环节(10分钟)1.引导学生探索使用其他颜色和素材完成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2.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发挥创造力,创作自己喜欢的主题和题材。

四、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主要以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作品欣赏为主线,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水墨画与练习基本技法,同时认识中国画大师郑板桥,领略其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墨竹基本形态的记忆较快,但在画画时,有的学生还是没有完全掌握描绘墨竹的方法。

因此,我在教学后收集了学生的作品,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指导和纠正,并鼓励学生多画多练,提高绘画技能水平。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说课稿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说课稿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墨竹图题诗说课稿《墨竹图题诗》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墨竹图题诗》是清朝诗词书画家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法:“三位五环”教学模式学法:自主合作质疑探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5分钟)(一)导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

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

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一)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和“诗画欣赏”的内容。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自己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衙斋疑是些小吾曹吏一枝一叶关情3.从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学法:查字典,借助诗画欣赏理解,做批注。

)学习时间:5分钟(二)全班交流自学结果1、指名读,自由评议2、弄懂下面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衙斋:衙门里官员休息居住的地方。

萧萧:竹枝竹叶摇动的声音。

些小:小小的。

吾曹:我辈,我们这些,我这样的。

吏:古代衙门里的小官。

一枝一叶:画面上的枝枝叶叶,也指竹枝竹叶,比喻民间的各种动静动向。

关情:牵动感情。

诗意: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三、合作学习质疑探究:(15分钟)要求:1、诗人为什么会把萧萧竹叶声联想成饥民疾苦声,而不想成别的?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2、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含义。

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

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

教案名称: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墨竹的绘画技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审美能力。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墨竹的基本画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掌握墨竹的基本画法。

2. 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墨竹的绘画技巧。

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墨竹绘画作品的图片或视频。

2. 墨竹绘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毛笔、墨、纸、水等)。

3. 参考书籍和资料。

学生准备:1. 美术本和绘画工具。

2. 提前了解墨竹的相关知识。

1. 导入:教师展示墨竹绘画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墨竹的绘画技巧和特点,讲解墨竹的基本画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墨竹的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一幅墨竹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线条流畅、墨色适宜、构图合理等。

2. 学生对墨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能否独立完成作品,是否有自己的创新。

3. 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绘画活动,是否主动请教和帮助他人。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绘画其他的中国传统题材作品,如山水、花鸟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墨竹绘画展览或艺术家工作室,加深学生对墨竹绘画的了解。

3.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表现墨竹,如剪纸、雕塑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墨竹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墨竹的形态特征和绘画风格。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墨竹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墨色、构图等方面的运用。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墨竹的绘画过程,特别是对竹叶、竹节等细节的处理。

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范文

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范文

精选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郑板桥及其墨竹画的艺术特点,培养幼儿对国画的认知和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幼儿学习墨竹的基本画法,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郑板桥及其墨竹画的艺术特点2. 墨竹的基本画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郑板桥及其墨竹画的艺术特点,掌握墨竹的基本画法。

2. 教学难点:墨竹的构图、线条运用和墨色搭配。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墨竹画册、郑板桥墨竹作品、毛笔、墨汁、宣纸、水盆、毛巾等。

2. 材料:画纸、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郑板桥的墨竹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和讨论,激发幼儿对墨竹画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郑板桥及其墨竹画的艺术特点,让幼儿了解墨竹的基本画法。

3.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墨竹的画法,引导幼儿动手实践,掌握构图、线条运用和墨色搭配。

4. 创意发挥: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墨竹作品。

5. 总结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内容。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堂所学,完成一幅墨竹画作品。

六、教学拓展:1. 了解郑板桥的其他画作和艺术成就,如《兰石图》、《梅石图》等。

2. 引导幼儿欣赏其他著名画家的墨竹作品,如齐白石、徐悲鸿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幼儿的作品,关注其在构图、线条运用和墨色搭配等方面的表现。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九、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

大班美术教案郑板桥的墨竹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郑板桥的墨竹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郑板桥的墨竹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作,能够准确理解画作的寓意,懂得欣赏美的东西,学习并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典型化教学法,分析郑板桥的墨竹图,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并通过展示、分析、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画作的寓意和表达方式,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3. 教学步骤3.1 引入出示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作,让学生欣赏和观察画作,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了解画作的主题和寓意。

3.2 展示介绍和展示郑板桥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分析墨竹图的基本结构和创作过程及技巧,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墨竹图”的历史发展。

3.3 演示老师现场演示绘画墨竹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用线条和墨水表现画作中竹子的柔和之处。

3.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进行基本线条练习,熟练掌握墨水的表现,重点练习画作中的不同竹叶形态。

3.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画作,老师进行全班评价,帮助学生加深对画作表现和审美的理解。

二、教学反思作为老师,我发现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需要关注和改善的方面。

1. 教学形式的适应性大班学生年龄普遍较小,教学形式难免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生理发展方面。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图文并茂,简洁明晰,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 教学内容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偏向于教授墨竹图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缺乏对于画作寓意和文化背景的深入解释和探究。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涵盖更多的知识点和维度,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

3. 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大班学生中,群体特点和差异比较明显,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主学习。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算令人满意,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改善和提高的方面。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选编了六篇关于介绍“岁寒三友”的名家名篇。

其中《墨竹题图诗》就是其中的重点阅读篇目。

《墨竹题图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表达了诗画家淡泊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诗歌仅仅四句,却句句含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似写竹,实写人,写出了世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作者以竹喻人,表现了他特立独行的地品格和爱民思想。

文中的“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一个凄风冷雨之夜,“竹”依然傲然挺立,丝毫无风吹雨打之姿,更让人对竹充满敬佩之意,对诗人充满仰慕之情。

本文的图,竹干很细,但细中有强;着色不多,却浓密有致,全用水墨,更显其傲骨,与众不同。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欣赏图画,理解图解诗的诗情画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体恤百姓的忧伤之情。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板书课题,导入:墨竹题图诗(1)这首诗的题目怎样读?你会吗?(2)墨竹|题图诗---墨竹是一幅画的名称,是一种单用墨画的竹子。

题图诗是一种诗的形式:就是为一幅画题一首和画内容相符的诗句。

(3)小结:所以说,无论是现代文的阅读还是文言文、古诗词的阅读,同学们都要注意读好文章的眼睛----题目。

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4)齐读课题:墨竹题图诗2、预习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1)在预习的过程中,你从这首诗中认识了那几个生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衙(yá):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斋(zhāi):屋子、书房或商店,本诗指的是郑燮的书房。

燮(xiè):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

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范文

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范文

精选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郑板桥及其墨竹作品,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郑板桥及其墨竹作品介绍2. 墨竹绘画技巧讲解3. 幼儿绘画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郑板桥及其墨竹作品,掌握墨竹绘画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墨竹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郑板桥墨竹作品的图片、绘画材料(毛笔、墨汁、宣纸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绘画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幼儿介绍郑板桥及其墨竹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墨竹画的韵味。

2. 新课讲解:讲解墨竹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用笔、用墨、构图等。

3. 实践环节:引导幼儿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墨竹绘画创作。

4. 总结与评价:组织幼儿相互展示作品,讨论交流绘画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为家人画一幅墨竹画,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实践环节,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作品的表现力,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鼓励幼儿参与课堂讨论,了解他们对墨竹画的认识和感受。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国画展览或博物馆,加深他们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

2. 邀请国画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国画的魅力。

3. 开展国画社团活动,为对国画有兴趣的幼儿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绘画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接触有害物质。

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

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

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画中情趣》中的第二节《墨竹图》。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竹子、了解墨竹画的基本技巧、学习运用毛笔和墨水绘制竹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认识墨竹画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运用毛笔和墨水绘制竹子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墨竹画的用笔用墨技巧。

教学重点:竹子的生长特点及绘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竹子、毛笔、墨水、画纸、画架、水桶等。

学具:毛笔、墨水、画纸、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利用PPT展示不同形态的竹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竹子的生长特点。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竹子的生长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竹子的结构。

(2)教师示范墨竹画的绘制方法,讲解用笔用墨的技巧。

3. 实践操作:(1)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运用毛笔和墨水绘制竹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在画纸上独立完成一幅墨竹图。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1. 《墨竹图》2. 内容:(1)竹子的生长特点(2)墨竹画的基本技巧(3)绘制竹子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墨竹图2. 答案:(1)竹子生长特点:高直、空心、有节、叶子狭长等。

(2)墨竹画技巧:用笔要灵活、用墨要浓淡相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竹子的生长特点和墨竹画的技巧掌握程度,以及绘画过程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植物,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

(2)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著名的水墨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墨竹画的用笔用墨技巧。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范文

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幼教老师,书写优秀的教案是我们职业的重要部分。

而在精选郑板桥的墨竹教案方面更是值得学习的部分。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份关于精选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优秀范文的文章,希望能够对广大幼教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在幼儿教育中,绘画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

它不仅可以启发幼儿的艺术潜能,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选题时我们选择了以墨竹为主题的绘画活动。

二、教学目标和内容1. 目标(1)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

(2)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2. 内容(1)幼儿绘制墨竹画,学习墨竹的形态结构和笔画技法。

(2)幼儿根据指导小样,自主创作一幅墨竹画。

(3)幼儿通过口头表达和书写来表达墨竹画。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1)师生互动问答:引导幼儿观察环境中的墨竹,了解其特点。

(2)师生共同欣赏墨竹画:向幼儿展示墨竹画,让幼儿尝试认知墨竹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互动探究(1)讲解墨竹的形态结构和笔画技法,分析墨竹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2)指导幼儿绘制墨竹画,让幼儿动手尝试自己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3. 探究创新(1)鼓励幼儿创作墨竹画,提供墨竹的小样,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

(2)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4. 总结回顾(1)幼儿交流墨竹画的心得和体会,鼓励幼儿表达感受,体验乐趣。

(2)对幼儿绘制的墨竹画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在互相欣赏中进一步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展示在本教案中,教师选择了以墨竹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在通过互动探究和创新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探索和发现艺术之美,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造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在互动和探究中收获了成功体验,更好地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

五、总结与展望选用精选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作为教学素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幼儿绘画艺术的培养方式和方法,教育出更多多才多艺的小天使。

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1)

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1)

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中国传统绘画》第三节《墨竹图》。

本节课主要详细讲解墨竹的绘画技法和步骤,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墨竹的绘画技巧,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墨竹的绘画技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

2.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竹子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墨竹的绘画技法和步骤,以及竹子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重点:掌握墨竹的绘画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墨汁、毛笔、宣纸、画竹子的示范作品、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墨汁、毛笔、宣纸、画板、画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风格的墨竹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竹子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墨竹的绘画技法和步骤,讲解竹子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现场演示墨竹的绘画过程,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绘画墨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墨竹图》2. 内容:墨竹绘画技法墨竹绘画步骤竹子的象征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墨竹绘画技法,创作一幅墨竹图。

2. 答案:无标准答案,根据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意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如梅、兰、菊等,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竹子的相关文化资料,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墨竹的绘画技法和步骤2. 教学重点:竹子的象征意义3. 例题讲解:现场演示墨竹绘画过程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5. 作业设计:运用所学创作一幅墨竹图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教学调整一、墨竹的绘画技法和步骤1. 勾勒竹干:运用中锋用笔,线条流畅,体现竹干的坚韧。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墨竹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七章《笔情墨趣》中的《墨竹图》。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水墨画的基本技巧、竹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墨竹的绘制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墨画独特的审美意蕴,掌握竹子结构的表现方式,进而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墨竹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2. 让学生掌握竹子的结构特征,学会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墨竹,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子结构的把握,水墨画技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墨竹的绘制步骤,竹子形象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墨画教材、示范用宣纸、毛笔、墨、颜料、教学PPT等。

学具:学生用宣纸、毛笔、墨、颜料、画盘、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风格的墨竹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激发学生对墨竹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讲解竹子的结构特征、墨竹的绘制方法。

3. 示范讲解(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墨竹的绘制过程,强调竹子结构的把握和水墨画技法的运用。

4. 随堂练习(30分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墨竹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墨竹图》2. 知识点:竹子结构、水墨画技法、墨竹绘制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墨竹”为主题,创作一幅水墨画作品。

2. 答案要点:竹子结构清晰,用笔流畅,墨色变化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水墨画作品,提高审美素养。

同时,尝试运用水墨画技法创作其他题材的作品,拓展创作空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竹子结构的把握。

2. 教学过程中示范讲解的详细程度。

3. 作业设计中答案要点的准确性。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2020-04-09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1设计意图: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

然而幼儿对国画的接触很少。

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选择我国古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创作的几幅《墨竹图》供幼儿欣赏,让幼儿通过看、摸竹子,在了解竹子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感受国画的表现特点和它的意境美。

以中国传统艺术——国画作品作为欣赏对象,旨在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国画的特点以及国画的绘画工具。

2、欣赏画家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事物,感受国画的意境美。

3、尝试用水墨画竹子、竹叶,体验动手画国画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萌发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用实物竹子布置活动场地。

郑板桥的《墨竹图》四幅。

2、通过录像欣赏竹林的美 3、国画材料和绘画工具教师和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实物竹子,通过让幼儿看、摸竹子,了解竹竿的颜色、粗细、形状以及竹叶的形状等。

师:竹子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用鼻子闻,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通过欣赏录像《竹林深处》,让幼儿感受一片片竹林的美。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走进竹林,你们感觉怎么样? 3、让幼儿欣赏国画大师郑板桥的《墨竹图》。

师:你们喜欢竹子吗?古时候的画家也很喜欢竹子,他们经常边欣赏竹子边把它们画下来。

(出示《墨竹图》) 师:这些画是简笔画吗?(让幼儿知道这是中国画) 师:它们是我国的国画大师郑板桥画的。

(简要的向幼儿介绍郑板桥) 师:你看到这些画有什么感觉?画面上的竹子颜色有没有一样?浓墨画出的竹子感觉离我们远还是近?那淡墨呢?(感受墨色的深浅变化) 师:这些竹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粗细、长短、直斜)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4、进一步欣赏下载的郑板桥的其他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图》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图》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郑板桥的墨竹图》一.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艺术大师郑板桥和他的作品《墨竹图》。

2.理解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条特点。

3.认识中国画的传统颜料和工具,掌握用笔和墨的技巧。

4.发挥创造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竹子。

二. 教学内容1.郑板桥简介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古迹画著称,尤以其格调高雅、文人雅士的书画著称。

他的名作《墨竹图》反映了他喜爱竹子的心情。

2.《墨竹图》的艺术表现《墨竹图》是一幅极其简洁的竹子画,表现了竹子的形态和特点。

画面中用简单的笔墨勾勒出竹子的纹理和枝条,给人以神秘、清新的感觉,反映出中国画的诗意和意境。

3.线条特点在郑板桥的《墨竹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线条的重要性。

线条清晰流畅,饱满有力,犹如运动一般,使整个画面生动有力。

三.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和观察练习,带领幼儿了解竹子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2.教学首先介绍大师郑板桥和他的画作《墨竹图》。

然后请幼儿们一起观察、发现和分析《墨竹图》的构图、线条特点和艺术表现。

接下来,教师用笔墨展示给幼儿看练习。

鼓励幼儿们模仿艺术家的笔触和线条,感受和理解它们传达的表意和情感。

3.实践让幼儿们准备中国画纸、毛笔、墨汁等,他们可以先观察老师在黑板上展示的画作,然后尝试在自己的画纸上练习,最后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竹子。

老师可以在一旁指导,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4.总结让幼儿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绘制的画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并引导幼儿们感受艺术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四.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主题讲解、示范教学、实践操作和互动答问的方式,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五. 教学评价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习兴趣:观察、练习、画竹子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

2.画作的质量:评价幼儿的画作是否准确表现了竹子的形态和特点,线条是否流畅、有力。

3.创造力:评价幼儿作品是否有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力。

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范文

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范文

精选幼儿园郑板桥的墨竹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了解郑板桥及其墨竹作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学习墨竹的基本画法,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绘画技能。

3. 通过墨竹画的学习,培养幼儿耐心、细心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郑板桥简介:介绍郑板桥的身份、绘画风格及墨竹作品的特点。

2. 墨竹画基本画法:学习墨竹的构图、线条、墨色运用等技巧。

3. 创作实践:幼儿动手绘制墨竹作品,展示个性化和创意。

三、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展示郑板桥的墨竹作品,供幼儿欣赏。

2. 绘画材料:毛笔、墨汁、宣纸、水盆等。

3. 教学视频:播放墨竹画的绘制过程,供幼儿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郑板桥的墨竹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作品的特点。

2. 讲解:介绍郑板桥的生平事迹,讲解墨竹画的基本画法。

3. 示范:教师演示墨竹画的绘制过程,幼儿跟随学习。

4. 创作:幼儿动手绘制墨竹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郑板桥及其墨竹作品的了解程度。

2. 幼儿掌握墨竹画基本画法的熟练程度。

3.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耐心、细心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画展,欣赏更多的墨竹作品,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教学活动1. 观看郑板桥墨竹画视频,让幼儿对墨竹画有更直观的认识。

2.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墨竹画展览,让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墨竹画。

3. 组织幼儿进行墨竹画创作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幼儿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学习墨竹画的基本技巧。

2.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幼儿在完成创作任务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同伴互助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绘画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接触到有害物质。

2.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注重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避免急于求成。

《墨竹图题诗》赏析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赏析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赏析与教学设计容墨竹图题诗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下,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使,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意:在房間里聽著沙沙的竹葉聲,好像是民間人民的生活困苦潦倒的呜咽之声。

只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一二两句托物取喻。

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

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三、四两句畅述胸怀。

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

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人物小传郑燮(1693-1765年),清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他出身贫苦,深知民间疾苦,曾发出“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的大胆议论。

乾隆年间中进士,曾官山东潍县知县,为官清廉,有政声,因性情耿直,屡屡得罪豪绅,终遭罢官。

寓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他的诗作没有沾染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而是真挚素朴由心而发。

他写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痛斥贪官污吏的诗作,如《悍吏》、《私刑恶》、《逃荒行》等。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中国画--墨竹课堂教案设计 教案 赣美版(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中国画--墨竹课堂教案设计  教案 赣美版(1)

中国画--墨竹课堂教案设计《中国画墨竹》教案教学内容《中国画墨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墨竹的绘画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绘画能力和欣赏水平;2、体会和感受写意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提高孩子们对中国画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墨竹的结构特征。

2、墨竹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技法。

教学难点1、竹叶组合的虚实、浓淡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2、竹子形态变化的表现。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中国画绘画工具。

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个性备课(1)师:“同学们,你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画(板书中国画)。

(2)据老师了解你们都是第一次接触中国画,课前老师让大家去了解中国画的相关知识,你们了解到了什么?生:,,,,,(3)(课件一)师:“中国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气质,以其鲜明的特点和风格呢在世界画苑上独具体系,是中国独有画种。

(4)中国画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在战国时期的纺织品上,也就是说中国画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了。

(5)这是马王堆汉墓帛画在长沙马王堆出土长沙王夫人辛追,这幅帛画描绘的是天地人。

(6)师:“首先,请问什么是“中国画”?生:,,,,(课件二)教师小结:中国画是用毛笔蘸水,墨,中国画颜料作画于绢或者宣纸上的画,也叫“国画”。

(7)(课件三)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画的题材分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8)(课件四)技法分类(写实写意工笔)。

(9)历朝历代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中国画大家,你们知道哪位大家吗?生:,,,,,(10)(课件五)师:今天我们在学习中国画之前,也来认识一位中国画家。

他是谁?有同学知道吗?生:郑板桥师: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我们来欣赏几幅郑板桥的竹。

《墨竹图题诗》教案设计范例

《墨竹图题诗》教案设计范例

《墨竹图题诗》教案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墨竹图题诗》的背景及作者郑板桥。

(2)掌握诗歌的字词含义和诗句的意思。

(3)学会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墨竹图题诗》。

(2)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提高想象力。

(3)学会欣赏中国绘画艺术,提高艺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墨竹图题诗》的内容及意义。

(2)欣赏中国绘画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字词的含义。

(2)如何通过诗歌描绘画面。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墨竹图题诗》的背景及作者郑板桥。

(2)准备PPT,展示《墨竹图题诗》的图片和诗句。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墨竹图题诗》,了解诗句的大意。

(2)准备课堂讨论和发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墨竹图题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作者郑板桥及《墨竹图题诗》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墨竹图题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欣赏其他墨竹画作,提高审美能力。

(2)学生评价墨竹画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墨竹图题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 欣赏墨竹画作,写一篇观后感。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以墨竹为主题的诗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墨竹图题诗》的理解和墨竹画作的欣赏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郑板桥的《墨竹图》(教学方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郑板桥的《墨竹图》(教学方案)

( 美术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郑板桥的《墨竹图》(教学方案)Allow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art activities can cultivate their beautiful sentiment andcultivate their perfect personality.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郑板桥的《墨竹图》(教学方案)一、设计意图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

然而幼儿对国画的接触很少。

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选择我国古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创作的几幅《墨竹图》供幼儿欣赏,让幼儿通过看、摸竹子,在了解竹子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感受国画的表现特点和它的意境美。

以中国传统艺术——国画作品作为欣赏对象,旨在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国画的特点以及国画的绘画工具。

2、欣赏画家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事物,感受国画的意境美。

3、尝试用水墨画竹子、竹叶,体验动手画国画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萌发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准备1、用实物竹子布置活动场地。

郑板桥的《墨竹图》四幅。

2、通过录像欣赏竹林的美3、国画材料和绘画工具教师和幼儿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看实物竹子,通过让幼儿看、摸竹子,了解竹竿的颜色、粗细、形状以及竹叶的形状等。

师:竹子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用鼻子闻,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通过欣赏录像《竹林深处》,让幼儿感受一片片竹林的美。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走进竹林,你们感觉怎么样?3、让幼儿欣赏国画大师郑板桥的《墨竹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墨竹图》郑板桥
本科生论文
题目墨竹图郑燮
学院
系别年级
专业名称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3)
前言 (3)
正文
绘画背景 (5)
绘图风格和绘图功能认知 (5)
创作立意和创作手法 (5)
绘画过程 (5)
作者思想 (5)
提拔诗文 (6)
书法形式 (6)
文人画 (6)
结束语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墨竹图》郑燮
摘要
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在清代中期我国书画艺坛上,闪耀着无比灿烂辉煌的光芒。

作为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开创了我国绘画崭新的画风,为中国绘画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板桥的绘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

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复地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然后进行创作。

关键词郑板桥、墨竹、清代中期、扬州画派、文人画
前言
通过这学期的课堂学习及课后查阅资料,我对中国古代美术有了些许了解与思考。

历史长河浩瀚无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源远流长,从远古至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明。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即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

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明清时期的美术成就颇丰,扬州画派创作了美术史上的辉煌。

《墨竹图》的作者是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

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传世代表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处的《墨竹图》轴、《兰竹图》轴等。

有诗文集行世。

他的诗书画作品皆清新雅致、内涵蕴籍、格调超人。

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他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他的画,竹子劲秀挺拔,兰花秀妍柔美。

有时竹石相间,有时兰竹相伴,但无论哪幅画,都是充满“空山新雨后”的自然气息,却丝毫不见半点媚态,一如他的性格。

正文
《墨竹》整画尺寸:38*138CM,,画芯尺寸:29.5*61CM。

画中修竹数竿,高低错落,挺拔清秀,颇具清爽高洁之精神。

用笔道劲圆润、疏爽飞动。

竹后石柱挺立,纯用淡墨,与竹叶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妙趣横生,气势骏逸,傲气风骨令人感慨。

图中几竿修竹倚石挺立,突兀的巨石之中长出一丛兰草。

竹之劲、兰之清、石之坚,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人坦荡与落拓之感。

(清)郑燮:《墨竹图》,纸本水墨画纵138厘米横38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从绘画背景上看,清末年间,绘画作品已具有商品的性质,卖画几乎成为画家维持生活的基本手段,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爱国主
义思潮日益高涨的日子里,其作品透露着不安、苦闷、愤怒与反抗的时代精神。

在审美价值取向上既不失文人画的优雅、含蓄的底蕴,又考虑到市民阶层的欣赏水平,因而具有“特大写意”、“雅俗共赏”的时代特征。

从绘画风格和对绘画功能认知上看,布局不泥古法,大胆巧妙,重视创新。

郑板桥画竹几乎都用墨笔,笔法圆浑而不失劲秀,奔放而不流于狂纵。

可见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不落旧套,怒不同人。

画家贯穿看艺术要反映“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文人画家主张纯粹“自娱”。

从创作立意和创作手法上看,郑板桥追求“艺术的自然美”,主张直抒真气,表达真意,予人真趣,反对矫揉造作。

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俗中见雅,雅中蕴俗,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高超境界。

从绘画过程上看,郑板桥曾自述画竹的情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他的这话道出了绘画创作的规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即看竹、思竹至画竹。

这便是著名的三段论。

从作者思想上看,郑板桥的竹风韵超然,因其喜竹爱竹。

他认为竹子坚强:不管风吹雨打还是严寒烈日,都是身板挺直,青青郁郁。

竹子“虚心”:不论山野巨竹还是房前青枝,都是空心如一,
从不妄自尊大。

竹子有“节”:经得起磨难不“变节”。

竹子的风格与板桥的脾性契合,物我交融。

从题跋诗文上看,作者以气味隽永,寓意深远“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题跋诗文寓社会伦理教育于画中,托物取喻拓宽了诗歌的内涵。

形神毕肖,移情予物,托物寓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却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的难能可贵。

从书法形式上看,其“六分半书”书法以画法入笔,折中行书和隶书之间,古拙遒劲,沉雄谲诡,将真、草、隶、篆融于一炉,纵横错落,整整斜斜,如乱石铺街,不落前人窠臼,别具一番风味,勾画出一个思想家风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欣然之感。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

其形式是诗书画印,诗情并茂。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书画合一”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郑板桥成功地推出独创的画风和精彩的绘画理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但又超越了传统文人画的风格,在绘画史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故我说:中国古代美术史亦有大美。

美史大美,美在境界,美内涵,美在寓意,美在格调,美在形象,美在创新,美在轻盈。

结束语郑板桥关注现实、注重生活,以不拘形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创作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格,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进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不愧为中国杰出的画家。

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没有中断过。

时代在发展,中国美术史焕发着持久蓬勃的生机。

中国古代美术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亦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致谢
感谢老师这几周的谆谆教诲。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都受益匪浅,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中国美史的生意盎然。

学习美史能增长见识,修身养性,实诚感谢。

参考文献
[1]吴泽顺,郑板桥集,岳麓书社,2002
[2]周积寅,郑板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3] 清代画家郑板桥《墨竹图》赏析.豆丁网.2015-04-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