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献综述_王坤

合集下载

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研究对象

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研究对象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蔡莉高志刚一直以来,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

认识和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引起包括政府、学者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重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山北坡经济带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开发区,是新疆现代农业、工业、科学教育、交通运输等最为发达的区域,同时也对全疆经济发展起着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在新疆“十二五”规划中,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范围被扩大为东起哈密,西至伊宁,东西相距1000多公里。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规划》,规划的实施将加快推进天山北坡经济带开发开放,对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可见,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央政府的关注。

同时,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区域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要]文章以2000年~2011年连续时间序列为研究时段,选取人均GDP为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运用加权标准差和加权变异系数测度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采用泰尔指数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进行测度,并利用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对总体经济差异进行分解。

最后运用Geo DA、Arcview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

研究结论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内经济绝对差异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但相对差异在逐步缩小;泰尔指数也呈降低的趋势,且总体经济差异在2009年以后主要是由核心区域和非核心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所造成;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东部及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较滞后;且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极化效应”阶段,“扩散效应”还不明显。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一直是焦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区经济差异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

相比之下,中西部内陆地区则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经济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为更直观地了解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我们选取了全国31个省会城市作为样本,根据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进行综合排名。

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城市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排名靠后的城市则集中在中西部内陆地区。

这表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地位,而内陆地区则处于相对劣势。

然而,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挥自身产业优势,逐步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

例如,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结论与对策建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象仍然存在,但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下对策建议可供参考:继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中西部内陆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水平。

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建立跨地区合作园区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互补。

FDI、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

FDI、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
术溢出效应是发 展 中国家技术进 步的主要 推动
20 02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对外 贸易和经济
增长的关 系进 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 明: 中
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为因果 的关
系, 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 , 中国进 口增长 和出口 增长都是 G P D 增长的 Gagr r e 原因, n 对外贸易在中
口贸易对 区域 经济增 长影 响 的传 导情 况进行 研究 。论 文后 面 的内容 安排 如 下 : 一 部分 是 在系 统 回顾 当 第 前 已有研究 成果 的基础 上 , 绍本 研究 的学 术 意义 和 创新 点 。第 二 部分 是 统 计 数 据 的来 源 、 量 的选 取 介 变 以及样 本 的说 明。第三 部分是 通过 建立 V R模 型分 析三 个 区域 F I进 出 口贸易对经 济增 长 影 响 的动态 A D、 机制 , 就不 同地 区波 动影 响传导 的方 向和力度 进 行实证 研究 。最 后是本 文 的结论 和启示 。 并
源、 数量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研究 了我国 17 年后 98
王坤 、 张书云(04 根据协整理论 , 20 ) 利用 中国 17 98

经济发展中 F I D 的作用 , 表明 F I D 不仅促进了我
国的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 , 而且改善 了国内国际投资与跨 国经营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 的竞争力 。D eo 19 ) e l (99 研究表 明,D 的技 m l FI
G P与 F I D D 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循环式结构进
资企业对外 贸易对不 同 区域 的经 济影 响进行研 究, 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
正模型 , 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对外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问题研究综述

改 革 开 放 后 我 国经 济 发展 取 得 了 巨 大成 效 , 区 域 发 展 的 格 局

书 中提 出了 与缪 氏两 大 效 应 相对 应 的 “ 涓 滴 效 应 ”和 “ 极 化 效
认 为 在 经 济 发 展 的初 级 阶段 , 极 化 效 应 占主 导 地 位 , 区 发 生 了重 大 变 化 , 但 是 东 、 中 、西 三 大 地 带 却 呈 现 出了 不 平 衡 发 应 ”概 念 , 域 差 异 会 逐 渐 扩 大 。但 从 长 期 看 , 涓 滴 效 应 会 缩 小 区 域 差 异 。 并 展 的态 势 , 甚 至 一 些 地 区之 间 出现 差 距 不 断扩 大 的迹 象 。这 一 现 一 个 国 家 象 引起 了 国 内 外众 多学 者 的广 泛 关 注 , 不 断呈 现 出大 量 具 有 价值 指 出产 业 之 间缺 乏 相 互 联 系 是 欠 发达 地 区 的典 型特 征 , 应 当选 择 联 系 效 应 较大 的产 业 优 先 发展 , 以此 来 带 动 其 他 产 业 的 的研 究 成 果 。
Ma c r o s c o p i c e c o n o my l 宏观经济
我 国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问题研 究综 述
吴南 长 春 财 经 学 院 吉林 : 改革 开放后 , 我 国区域 经 济发展差 距不 断扩 大 , 国内外 学者 对此进行 了广 泛研 究。本 文通 过参 考 国内外的重
要文献 , 从 区域 差 距 的 测 度 方 法 、 发 展 趋 势 及 差 距 扩 大 的 影 响 因素 等 方 面进 行 概 括 总 结 与相 关 评 述 , 并 指 出 了区域 差距 问题研 究的新 思路 , 对于如何缩 小我 国东西部 地 区的差距具有重要 意 义。 关键 词 : 区域 差距 ; 理 论综 述 ; 趋势; 因素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作者:黄祖宇来源:《商情》2013年第29期【摘要】区域经济的差距及其协调发展正日益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新焦点。

本文试图通过从不同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中国三大经济板块的发展进行研究,发掘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深刻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模型对全国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未来走向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实现各区域共同富裕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区域差异经济增长经济板块一、选题的背景中国近30多年来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为世界所瞩目,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一个逐渐显现的问题就是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东部与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差距出现了持续的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有碍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所在。

二、文献综述杨开忠(1989)指出,新中国成立40 年来,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水平的关系没有发生变化。

并且,随着人口和国民收入区域间增长趋势的叠加,致使我国以人均国民收入所表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呈U 型变化的趋势。

青年学者蒋岳、刘垠(1992)等人利用计量工具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研究。

严汉平、白永秀(2007)将中国现阶段的区域差异成因归结为投资分布、FDI 分布、资金使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环境、体制差异、市场化程度、专业分工和发展战略原因。

胡永平,张宗益(2004)通过建立储蓄增长、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采用Granger 因果检测检验各地区三者间关系。

魏后凯(2001)曾经使用“失衡的中国区域经济”概括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全面探讨了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地带、地区与省际间的差异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Kim和Knaap(2002)利用泰尔指数研究各产业的地区差异,结果显示,造成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的区域政策,而解决这一差距的着力点也应放在区域政策的制定上。

新疆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现状与动态分析

新疆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现状与动态分析

新疆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现状与动态分析
韩延玲
【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2004(27)2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收入差异两方面对新疆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和启示 :(1)北疆和东疆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而南疆与它们则有较大的差距 ;(2 )在三大区域之间 ,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差异要远大于城镇居民货币工资收入差异 ;从全部居民人均消费较大的相对差异中可以透视出 ,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的相对差异也较大 ;(3)北疆、东疆与南疆之间的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4)北疆、东疆与南疆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和相对差异在 2 0世纪 90年代后基本呈扩大态势 ;(5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及其过大 ,会对经济、社会、政治、民族等各方面产生诸多消极影响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总页数】6页(P273-278)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差异;动态分析;新疆
【作者】韩延玲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学院统计与信息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社会各阶层如何看待新疆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新疆区域经济差异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 [J], 高志刚
2.湖北省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动态分析 [J], 胡友;孙卫青;吴雪莲
3.加强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与预警研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J], 高志刚
4.新疆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动态分析 [J], 刘军
5.20年来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动态分析 [J], 高志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献综述_王坤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献综述_王坤

在 东 南 沿 海 各 省 的 内 部 地 区 存 在“ 俱 乐 部 趋 同 ”现 象 。 [19] Masahisa Fujita & Dapeng Hu (1999) 分析了 1985-1994 年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趋势,认为我 国沿海与内地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不断扩大,沿海地 区内部的收入差异缩小,并且沿海地区显示出较强 的生产集聚现象[20]。宋学明(1996)认为我国区域间的 收入在 1978-1992 年间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分析都 是收敛的,但是从经济增长的长期看,我国区域间的 差异会不断扩大,这是由于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和 知识积累的差别造成的[21]。宋德勇(1998)利用 Theil 指数计算我国中、东、西部 30 个省、市、自治区的收 入差距水平,研究表明 1978-1989 年间我国的区域 收入差异是下降的;1990 年后我国的区域差距随着 三大区域内部差异的扩大而逐渐扩大 [22]。周玉翠等 (2002)研究 1990-2000 年省际间经济差异的总体水 平及其变化特征,结果发现 90 年代以来我国的省际 间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增大,尤其是沿海与内陆的经 济发展差异扩大[23]。刘夏明等(2004)认为中国地区经 济的总体差距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有所下降,但在 90 年代却呈上升趋势[24]。管卫华等(2006)采用经验模态 方法对中国 1953-2002 年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 多尺度分析,结果发现 20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区 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呈缩小的趋势,90 年代以 后却在逐渐扩大[25]。杨永恒、胡鞍钢等(2006)认为改 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形成 了“一个中国,四个世界”的格局[26]。彭文斌、刘友金 (2010) 利用 Theil 指数的多层次分解法分析了我国 中东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趋势,认为三大区 域内部经济差距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但三大区 域之间自 1979 年来经济发展差异在不断扩大[27]。盖 文启等 (2010) 认为改革开放以来 31 年间 (19782008 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是趋异的,并采用灰 色预测法预测我国未来 20 年(2009-2028 年)的经济 发展差异态势是收敛的[28]。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这种不平衡过大,将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区间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资源禀赋差异很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总页数】5页(P4-8)
【作者】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不平衡的因素分析 [J], 聂玉梅
2.论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形成、扩大和缩小 [J], 李兴江;褚清华
3.论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形成、扩大和缩小 [J], 李兴江;褚清华
4.大国协调区域发展差距对我国的启示 [J], 杜娟
5.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多尺度考察及其“十四五”趋向 [J], 孙久文;张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连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的研究

大连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的研究

大连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的研究作者:姜卉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0期摘要:大连市是辽宁省内整体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也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连市还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性。

基于此,本文就大连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征的分析,制定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相关措施,解决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为大连市整体经济向前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大连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0-0-02引言确立全面发展观、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部分整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都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大连市尤其突出。

因此对于大连市区域经差异特征的研究是极其有必要的,只有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利因素,才能促进大连市整体经济向着健康的方向又好又快发展。

一、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征(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差异是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经济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而言,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不会阻碍整体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带来良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整合经济资源、调配产业结构,但是过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却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

以大连市为例,大连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在东北地区居于首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也有着其重要的地位。

虽然整体经济发展实力较强,但大连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城市南北经济实力差距的悬殊,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南部的经济实力较强,而北部的经济实力较弱。

经过研究发现,大连市南部的金州虽然只占大连市整体面积的一小部分,但由于经济发展快、实力强,对大连市整体的经济贡献能占到大约四分之三左右之多,而相反的,虽然北部的北三市占大连市国土面积的一大部分,但对大连全市的经济贡献却远远低于南部的金州。

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一个地区对当前形势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一个地区对当前形势以及发展战略的选择均来自于对本区区情的基本认识。

本文从经济规模、经济影响力两个方面对2000年以来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构建反映南北疆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标体系,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南北疆经济差异状况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北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南疆。

北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南疆。

北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南疆。

最后,最后,针对南北疆区域差异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一、 引言区域经济差异是在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而逐步出现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等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宋丽岩(宋丽岩 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学位论文2007年5月 1页)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各个区域之间不同的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当前所见到的各种地区经济差距现象,并不是一瞬间或者最近的一段时间产生的,而是在以往的十年、几十年或者更久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酝酿而形成的,而且当前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又会成为影响地区差距现象未来发展演变的前提条件。

区差距现象未来发展演变的前提条件。

诚然,区域之间适当的差异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的赶超动力,但是,区域差距的长期拉大或是拉的过大、过分悬殊,就会出现严重的负面影响。

(高志刚20年来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动态分析年来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动态分析 干旱区地理2002 03 5-6)国内外许多经验均已表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甚至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进而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阻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中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

中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

中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鲍辉
【期刊名称】《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3)003
【摘要】近年来,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中国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而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是显著的,运用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对四大区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各大区域内部差异不容忽视,因此建议政府采取措施降低经济差异,并要着力降低组内经济差异.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鲍辉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基于泰尔指数嵌套分解的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分析 [J], 刘金东;靳连峰
2.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 [J], 刘芳
3.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 [J], 刘芳;
4.中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 [J], 鲍辉
5.基于泰尔指数嵌套分解的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分析 [J], 刘金东;靳连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献综述参考

文献综述参考

文献综述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快速崛起,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伴随行业的发展质量事故问题也日益突出,做好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拟建的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的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场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合理,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实施,就可以使工程又好又快的完成。

其中质量控制必须以全面的视角对质量事故进行研究,对与质量相关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之后进行编制。

做好质量控制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控制,工程质量一、前言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质量的提高时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而质量控制更是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编制好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正文(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和以往的经验,以及邓学才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实施中指出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因此编制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认真贯彻基本建设工作中的相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和施工程序的相关要求。

2.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合同的相关规定及要求。

3.在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及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在多种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方案。

4.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各方面制订保证质量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

5.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管理方针,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重要文件,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重要保障。

区域经济战略研究文献综述论文

区域经济战略研究文献综述论文

区域经济战略研究文献综述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

主要包括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

其代表理论有佩鲁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型理论-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型理论。

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型。

4钟型发展理论1980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

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

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

作者: 王坤[1]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页码: 12-1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S2期
主题词: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我国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采用1999—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构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性进行实证分析,进而说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差异关联性。

结果显示:1.我国的产业集群的发育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2.三大区域产业集群的非均衡性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特别是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区域创新力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最后,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差异识别方法分析及实证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区域经济差异识别方法分析及实证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区域经济差异识别方法分析及实证研究——以青海省为例李玲;薛东前
【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卷),期】2013(29)2
【摘要】在对区域经济差异识别方法归类总结的基础上,以青海省为案例,选取标准差、锡尔系数和聚类法对1999-2010年7个市和43个县的GDP、人口数据、人均GDP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了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动态变化及1999年、2009年青海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变化,并给出了建议,旨在为今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基础.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迅速扩大,呈直线型的增长趋势,相对差异总体呈现逐年扩大趋势,说明青海省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性越来越明显,资源、交通条件和科技条件等都会扩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总页数】6页(P131-135,140)
【作者】李玲;薛东前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协调对策创新——以江苏为例的实证研究 [J], 司金銮;胡章俊
2.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新疆为例 [J], 何剑
3.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新疆为例 [J], 何剑
4.旅游产业空间集聚识别方法分析及实证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J], 高楠;马耀峰;李天顺;麻学锋
5.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J], 黄茂兴;黄晓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作者:郭晓宇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通过建立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2年新疆15个地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结果发现,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南北疆地区之间和内部各地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建议从国家、自治区和地州层面采取措施促进新疆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我国能源战略要地。

由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制约,新疆经济发展整体落后于我国内陆省份地区,新疆各地州市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建立一套适合新疆经济发展实际,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发现引起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1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水平区别于经济增长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容纳14项指标,包括五大方面: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资源状况,利用这四个方面共同评价了新疆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如表1。

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2.1 提取主成分公因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要求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本文通过SPSS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行性检验,本文所使用数据全部来自新疆2012年统计年鉴。

结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KMO检验值为0.5267,Bartlett s球体检验的Approx, Chi-Square为206.3496,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0,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我们从原始数据中萃取了四个公共因子(四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这四个因子可以解释84.37%的总方差。

经过6次旋转后得到公共因子荷载矩阵(见表3)。

注:因子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旋转方法:方差最大旋转法。

本表经过6次旋转得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作者:袁东亮来源:《商场现代化》2020年第04期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GDP总量、人均GDP等各项经济衡量指标均持续增长,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和潜力。

但经济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区域经济差异和不平衡的问题,横向比较有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省份之间的差异及省域内各市县之间的差异,纵向比较有各项经济指标发展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协调不充分、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存在。

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成绩与问题并存。

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原因,不仅对于进一步破解制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有着现实意义,也是实现中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中国经济;GDP总量;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改革开放42年来及中国加入WTO 19年来,随着中国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中国依托国际及国内两个市场、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禀赋等要素,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被誉为“中国奇迹”。

1978年中国GDP总量为3678亿元,人均GDP 385元,外汇储备1.67亿美元。

2019年中国GDP达990865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70892元,外汇储备31079亿美元,最近5年均超过3万亿美元。

中国经济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因比较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政府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等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列车的高速前进。

另一方面,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持续扩大、区域经济不协调不充分、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制约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也容易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中国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旨在补齐经济发展落后区域的短板,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收入差异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收入差异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收入差异
魏后凯
【期刊名称】《经济科学》
【年(卷),期】1990()2
【摘要】自从1978年中央采取东倾政策,国家投资重点由内地转向沿海以来,我国区域收入差异的变动就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许多学者的流行看法是,1978年以来我国区域收入差异在加速扩大。

然而,至今为止,人们对我国区域收入差异的变动趋势及其决定因素,还缺乏较系统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区域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进而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和价值转移对区域收入差异变动的影响,以为未来中央政策特别是区域政策在保证效率目标的前提下获取区域平等目标提供一些参考。

【总页数】7页(P10-16)
【关键词】中国;国民收入;区域收入差异
【作者】魏后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7
【相关文献】
1.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 [J], 马戎
2.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区域收入差异与公共政策——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探讨
[J], 蒋涛
3.对外贸易收入分配与区域差异——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成因分析 [J], 覃华怡
4.论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 [J], 陈铁军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动研究——三种区域基尼系数的实证及对比 [J], 罗守贵;高汝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左洪霞
【期刊名称】《知识经济》
【年(卷),期】2011(000)019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各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资本积累量的差异、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各地区拥有的资源察赋差异、各地区拥有的人力资源差异、各地区拥有的技术水平差异等等。

本文拟选取地方基础设施、人均GDP、产业结构、资本几个方面的指标,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及特征分析。

【总页数】1页(P52-52)
【作者】左洪霞
【作者单位】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鹤岗分公司富力煤矿,15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4
【相关文献】
1.辽宁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J], 刘丹丹;狄乾斌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吸收FDI现状分析 [J], 夏文彬
3.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基于我国2002~2005年的数据分析 [J], 时若栋;李晶
4.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J], 宣霄;梁佳慧;何兵
5.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 [J], 刘金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扩大化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扩大化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扩大化的若干思考
焦梦雪
【期刊名称】《中国证券期货》
【年(卷),期】2013(0)6X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逐步加快,外商的直接投资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世界经济我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迅猛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直接的表现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都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

【总页数】1页(P168-168)
【关键词】地区差距;外商投资;要素流动
【作者】焦梦雪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从地区下策的差异看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J], 李卫华
2.我国经济发展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差异:兼论我国在亚太地区的贸易战略 [J], 张国福;秦海
3.差别人口迁移与性别构成地区差异的扩大化 [J], 张善余;张茂林
4.关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化的思考 [J], 严太华
5.关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化的思考 [J], 严太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3858/32-1312/c.2011.05.037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献综述
王坤
内容提要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 者关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三大趋势, 并从八个方面归纳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并作简要评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决于技术溢 出效应和吸收能力,而不仅仅是取决于 FDI 的数量, 并通过研究 FDI 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还证明了 FDI 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 。 [37] 魏后凯 (2002)指出东、西部地区之间 GDP 的增长率的差异 主要是由外商投资引起的,贡献率大约为 90%[38]。张 欢(2007)使用 1986-2001 年各省数据分析,认为三 大地带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原因是 FDI,并且 FDI 的制度变迁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东部地区影响大 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推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 长[39]。Puman Ouyang(2009)研究了 1996-2004 年中国 的 FDI 的空间集中机制对经济推动作用,结果发现, 集中在沿海地区的 FDI 带来了区域间的溢出效应, 这使得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比内地快,从而造成了 区域发展的差异[40]。许冰(2010)认为 FDI 是通过资本 和技术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但是投资有挤出效 应的。因此,吸引 FDI 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要看 FDI 对国内投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41]。
77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献综述
生产率,而且知识溢出效应还可以使边际生产力的 递增,促进经济长期的增长。随后,罗默和卢卡斯提 出的 R&D 模型,进一步说明了人力资本对产出的作 用。罗默和卢卡斯认为研究开发投入、知识积累、技 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 素,同时也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29]。Jian Chen and Belton M. Fleishe( r 1996)利用索罗增长模型考察 了中国 1978-1993 年各省人均资本产出时发现经济 趋同现象存在,认为造成趋同的原因是物质投资、就 业率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沿海区位 选择的结果[30]。
在 东 南 沿 海 各 省 的 内 部 地 区 存 在“ 俱 乐 部 趋 同 ”现 象 。 [19] Masahisa Fujita & Dapeng Hu (1999) 分析了 1985-1994 年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趋势,认为我 国沿海与内地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不断扩大,沿海地 区内部的收入差异缩小,并且沿海地区显示出较强 的生产集聚现象[20]。宋学明(1996)认为我国区域间的 收入在 1978-1992 年间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分析都 是收敛的,但是从经济增长的长期看,我国区域间的 差异会不断扩大,这是由于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和 知识积累的差别造成的[21]。宋德勇(1998)利用 Theil 指数计算我国中、东、西部 30 个省、市、自治区的收 入差距水平,研究表明 1978-1989 年间我国的区域 收入差异是下降的;1990 年后我国的区域差距随着 三大区域内部差异的扩大而逐渐扩大 [22]。周玉翠等 (2002)研究 1990-2000 年省际间经济差异的总体水 平及其变化特征,结果发现 90 年代以来我国的省际 间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增大,尤其是沿海与内陆的经 济发展差异扩大[23]。刘夏明等(2004)认为中国地区经 济的总体差距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有所下降,但在 90 年代却呈上升趋势[24]。管卫华等(2006)采用经验模态 方法对中国 1953-2002 年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 多尺度分析,结果发现 20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区 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呈缩小的趋势,90 年代以 后却在逐渐扩大[25]。杨永恒、胡鞍钢等(2006)认为改 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形成 了“一个中国,四个世界”的格局[26]。彭文斌、刘友金 (2010) 利用 Theil 指数的多层次分解法分析了我国 中东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趋势,认为三大区 域内部经济差距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但三大区 域之间自 1979 年来经济发展差异在不断扩大[27]。盖 文启等 (2010) 认为改革开放以来 31 年间 (19782008 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是趋异的,并采用灰 色预测法预测我国未来 20 年(2009-2028 年)的经济 发展差异态势是收敛的[28]。
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趋异论 Tsui K Y(. 1991) 利用我国的实际人均收入数 据,分析 1952-1970 年间中国区域差异变化不显著, 但是在 1970-1985 年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不断扩 大的[17]。Rozelle S(. 1994)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发现 1984-1989 年期间东部沿海省际间经济差异急剧扩 大[18]。Peter Pedroni & James Yudong Yao(2006)研究 发现,从长期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趋异的现 象无论在三大区域间还是省际间是普遍存在。但是,
杨伟民(1992)对我国 1978-1989 年间地区收入 差距进行分析,认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中东、西部之间 收入水平的总体差异水平是缩小[6]。魏后凯(1997)对 我国 1952-1995 年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
本文系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课题《基于资源型产业集群视角的经济发展形式转变研究》(08CJL005),主持人:王坤;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资源性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问题研究》(70863001)资助
来,经济发展存在着条件收敛,特别是在物质资本投 资、就业率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及沿 海地区的 GDP 等方面都存在着趋同,并且中国区域 经济发展差异正在缩小[4]。Tianlun Jian 等(1996)研究 了 1952-1993 中国各个省的实际人均收入,结果发 现,1952-1965 年间,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实际收 入并没有出现强收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51978),全国各个省的区域差距扩大;1978 年开始的 改革开放,使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1990 年以后,尽 管沿海地区的收入水平增长明显快于内地,区域间 的收入差距拉大,但是在沿海各个省内部却表现为 趋同[5]。
76
江 苏 社 会 科 学 2011 年 第 5 期
经济学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1952-1965 年间,随着工业化由沿海 向内地推进,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差距 缩小;1965-1978 年,由于我国投资政策的失误和“十 年动乱”的影响,收入差距扩大;1978-1995 年,随着 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落后地区与 高收入地区的收入差距大体每年以 2%速度缩小[7]。 刘强(2001)认为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 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并且不同地区间的产出 差距与宏观经济的波动状态存在着正相关关系[8]。沈 坤 荣 、马 俊(2002)对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的 经 济 增 长 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不 仅存在着“俱乐部收敛”,而且还存在着条件收敛的 特征[9]。赵伟、马瑞永(2005)分别对资本、技术以及劳 动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2 年间, 只有技术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作用显著,资本和劳动 生产率均表现出了“俱乐部收敛”特征[10]。许召元、李 善同(2006)认为 2000-2004 年间,中国地区经济发 展存在条件收敛性[11]。贾俊雪、郭庆旺(2007)认为 90 年代以来我国的区域差异扩大,但 2001 年以后开始 收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正处于倒“U”型曲线的 顶端,已经开始步入一个持续缩小的新阶段[12]。刘树 成、张晓晶(2007)认为我国在持续高增长中,省际间 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13]。彭 国华(2008)对我国 16 个省的人均收入回归分析发 现,我国的地区收入存在“俱乐部收敛”,产业结构差 异和国际贸易对“俱乐部收敛”的贡献很大[14]。金相 郁、武鹏(2010)研究了 1952-2008 年间中国区域经 济发展的差距趋势,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 差距符合收敛的假说[15]。潘文卿(2010)认为我国改革 开放以来存在着在全域范围内的绝对收敛特征。其 中,1990 年前,不仅全国范围内的绝对收敛特征显 著,而且存在着东部与中西部两大“俱乐部收敛”; 1990 年以后,两大“俱乐部收敛”也分化成了东、中、 西三大区域内部的“俱乐部收敛”[16]。
下面分别从技术水平、FDI、人力资本等八个角 度梳理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1. 技术水平与区域经济差异 颜鹏飞、王兵(2004)利用 DEA 指数法对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发现由于我国的技术效率的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不断提高,但是技术进步的减 慢,导致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 [31]。朱勇、张宗益 (2005)构建了 2000-2003 年间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列数据,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 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0.8 左右,而我国欠发达地 区的技术创新水平远低于发达地区,因此造成区域 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32]。朱承亮(2009)运用随机前 沿模型分析我国 1985-2007 年经济增长效率,认为 我国的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导致了技术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较低,这也是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33]。 2.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区域经济差异 Borenztein, Gregorio& Lee(1998)认 为 FDI 是 引 进新技术的重要渠道,当东道国具有较强的对新技 术的吸收能力时,FDI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国内 投资[34]。Jean-Claude Berthélemy and Sylvie Démurger (2000) 使用中国 24 个省 1985-1996 年间的面板数 据实证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证明 了 FDI 对我国各省的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对 长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35] 王成岐、张建华等 (2002) 认为 FDI 对东道主的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 FDI 是通过技术水平和政策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在经 济发达地区,其技术水平高,则 FDI 对于经济增长的 影响更强烈;在经济落后地区则相反。因此,技术水 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 FDI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 时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36]。张建华等(2003) 利用广东省 FDI 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