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书笔记4000字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4篇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bd775676a20029bd642dc5.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4篇《人类简史》是一部历史学著作,主要介绍了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历史。
那么以下是为大家的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本书简述了人类从动物通过不断的进化演变,变成至今食物链最顶端的高级动物(上帝)的过程。
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演绎出人类一步步的变化。
其中,书中有几个观点,比较触动人的思考:1、关于人类体格的进化。
作者把采集狩猎阶段人类的体格与农业社会阶段相比较。
由于农业耕作的需要,人类的体型与采集狩猎时期相比相对没有那么健壮及灵敏。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现代的科幻片中的画面,试想随着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体力等粗重活都由机器人所代劳,繁琐的事情都由计算机来处理。
人类只需开发和创造更多的程序及机器人即可。
由此推导,将来人类的大脑将越来越发达,身体四肢将越来越羸弱。
或许到了后期,人类的存在形式只需要有一个大脑即可了。
2、关于信仰的力量。
人类从单个的个体到群体再到部落到现在变成了国家、社会。
为了维系社会秩序,产生了宗教、制度、法律等,也形成了道德和文化,当然还有信仰。
若信仰缺失,人们就会失去精神上的约束,失去对事物的敬畏之心,而如果思想无限膨胀,就会做出许多伤害自然、伤害他人的事情。
如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酒驾、儿童拐卖以及当街砍杀等现象。
当然,若信仰过分被强调或被利用,也会出现危机,如早前法国遭受的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恐怖袭击等。
信仰是一把双刃剑,必须使用得度才能国定家安。
3、关于虚构与想象。
书中有很多的观点都会提到,制度是人虚构出来的、金钱是人虚构出来的、宗教信仰是人虚构出来的其实,除了我们的实体以外,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人虚构出来的,换句话说人类就是生活自己创造出来的想象之中。
而如果这些“虚构”出来的东西都成为了我们共同认可的东西,或者说成为一个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那这些虚构与想象就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大的约束和影响。
但有时人类却为了虚无缥缈的名利追逐,去伤害自然、伤害身边的人,甚至是迷失了自己。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54fdc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a.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超级有意思的书,叫《人类简史》。
这书啊,就像一个神奇的时光机,带着我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畅游了一番。
书里开篇就讲了人类的起源,原来咱们的老祖宗是一群在非洲大陆上到处晃悠的猿猴。
那时候的他们可没啥特别的,每天就是找吃的、睡觉,过着简单又平凡的日子。
但是慢慢地,这些猿猴开始发生了变化,学会了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
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神奇的技能包,让他们能够做更多的事情啦。
比如说,双手解放出来后,他们可以更灵活地使用工具。
想象一下,一群原始人拿着自己打磨的石器,去猎杀野兽的场景。
那场面肯定既紧张又刺激。
他们可能一开始笨手笨脚的,好不容易靠近了猎物,结果一个不小心弄出了声响,把猎物给吓跑了。
但是他们不放弃呀,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慢慢地积累经验,终于能够成功捕获猎物,然后大家一起欢呼庆祝,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美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学会了用火。
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进步!火不仅能让他们取暖,还能把食物弄熟。
煮熟的食物可比生的好吃多了,而且更容易消化,这让人类的身体得到了更好的营养,大脑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然后就到了农业革命。
这在人类历史上可是个大事件!以前人们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到处流浪。
但有一天,有人发现把种子种在地里,就能长出更多的食物。
于是,大家纷纷开始种地,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可是这农业革命也不全是好的。
以前采集狩猎的时候,人们吃的东西可丰富了,各种果子、野兽肉。
但种地之后,天天就只能对着那几种农作物,生活变得单调了不少。
而且为了种好地,人们得从早忙到晚,累得够呛。
再来说说宗教和文化。
在古代,宗教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人们相信神灵的存在,通过各种祭祀活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
有时候为了建造一座神庙,大家会齐心协力,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那场面一定是热闹非凡,工匠们精心雕刻着每一块石头,人们怀着敬畏的心情搬运着材料。
建成之后,神庙里香烟缭绕,人们虔诚地祈祷,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护。
精选人类简史读书笔记5篇范文
![精选人类简史读书笔记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fdfed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7.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人类简史》中提到这样一段话:时至今日,这个40亿岁的自然选择系统却面临了一项完全不同的挑战。
在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里,科学家正在努力改造生物。
他们打破自然选择的法则而丝毫未受处罚,就连生物最基本的原始特征也完全不看在眼里。
诞生于2013年的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已成功运用到定点敲除大、小鼠的基因,且效率高、速度快、简便易行,它也有望根除致病基因在世代间的传递。
2016年,我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团队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了人体,中国也成了世界上首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
这表明基因编辑技术相关的临床研究已然拉开了帷幕,而早在其一年之前,来自中山大学的中国科学家已经成功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修饰人类胚胎细胞并将成果发表在Protein& Cell上。
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在婴儿出生之前运用这样一个过程消除严重遗传病基因,可以有良好的治疗效益。
但其他人认为,这样的工作已经跨越了道德界限。
事实上,很多遗传学家也认识到,胚胎基因编辑研究中存在潜在的技术风险和负面的社会影响。
1、胚胎本身已经是一条新生命的开始,而从胚胎中提取实验用干细胞导致胚胎死亡,有亵渎生命的嫌疑。
2、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的基因是可遗传的,这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而且可能造成的结果仍然未知。
3、胚胎基因编辑技术如果得以允许对人类全体伦理观念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进而造成倍的甚至成指数级的伤害。
从胚胎基因编辑开始逐步放松底线甚至允许克隆人的研究,将极大损害人类社会的基于伦理关系的稳定性。
中山大学的科研人员本身为了人类福祉而进行胚胎基因编辑实验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不得不反复提醒我们的是,针对胚胎基因编辑的工作已经逼近了人类的道德底线,而我们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包括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评估社会影响等等。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2在看完了《人类简史》之后,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多少人对这个命题进行研究,但却几乎都是站在了某个预设立场,很少有将变量考虑齐全的。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5篇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7ad4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0.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5篇《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作者尤瓦尔.赫尔利,1976年生人,以色列历史学家,牛津毕业,希伯来大学做历史学研究,出版《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他本人是历史学家,但是其书中融合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知识。
书中用几近于上帝之眼的高度,俯瞰人类从东非一个普通动物发展到目前地球的控制者,地位直追造物神的历史历程。
主要经历了三件事,一是认知革命,从猴子到统治者,二是农业革命,从打猎到帝国,具有了文明,三是科学革命,推动发生骤变。
一、认知革命大概在600万前,猴子作为全部人类祖先出现在地球上,250万前,出现大批人类,包括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梭罗人、匠人、智人等多个人种,人一开始是非常弱势的状态,人最早用石器就是吃骨髓,在各类动物之后吃剩下的,同时人的身体不行,直立行走后骨盆变窄,生育风险很大,人类容易早产,同时需要父母好几年生养。
大概30万前,人类学会用火,森林烧完后,可以食用熟食,原先吃生肉,需要消化很长时间,同时人的用餐时间变短,使得有时间思考、发明工具,大脑开始有营养,脑容量开始增加,也造就了智人走向食物链顶端。
大概7万前,基因突变,智人语言发生巨变,描述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出现复杂的语言,调动更多的人来一起工作,同时部落中发现艺术品,有想象了,开始消灭其他生物,他们从东非出发,跨海,到澳大利亚。
造图腾、造艺术品。
语言和想象力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因为仅有利益是无法长久的,分肉无法长期,但是有想象力、有图腾后,塑造出神后,原始人战战兢兢,心灵上有依靠,形成以虚构前提形成的组织团体。
这就是认知革命带来意义。
企业,有实体,但是什么是公司,公司不是资产,不是人,公司其实人们虚拟出来,相信有公司存在,对所有人有保障,都相信,如果大家都不相信,没有信誉了,信任不再了,公司就不再,所以人和动物之间的认知,人开始相信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强大,成为人类的洪水,开始摧毁其他物种。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0篇)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7eefc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2.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0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类简史》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1《人类简史》这本书讲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
全书不仅是站在某个民族(国家)或者人类的角度,而是也站在动物植物、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发展历史。
从数百万年前讲起,一直讲到现代,并在结尾迎来的全书的高潮,那就是人类的可能的未来,最后的部分给人的感觉才是最震撼的。
作者从远古生物进化,讲到农业革命,从帝国主义讲到资本主义,一段段历史娓娓道来,并在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加入了作者自己视角,剖析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进化是人类前进的永恒旋律。
人类从低级动物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才逐渐成为当今的现代智人,虽然现在人类是整个生物链条的最高级物种,但并不意味着进化已经结束了,相反,人类也许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进化。
进化真是始于人类在大脑、身体、以及心理等不同层面的不完善,也恰恰是因为现代人身上仍然存在这种不完善,认知偏差和谬误导致了很多现代问题,丹尼尔。
卡尼曼的书中对此做了很多很好的描述。
未来人类还将不断进化,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和认知上的偏差,只有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
历史的发展交织着很多偶然性因素。
人类和黑猩猩拥有共同的祖先,而数百万年前基因的偶然突变导致人类这个新物种的诞生。
基督教的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一样有其偶然性,罗马皇帝偶然发现了这个当时籍籍无名的小教派,并发现通过宗教能够更好的统治国家,也因此在罗马帝国的强力支持下,基督教一举成为世界上大教派。
而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更是充满了偶然性,很多科技发明都是偶然的因素导致人类有了新的发现。
时代的进步夹杂着局限与包容。
远古时代,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有限,人们信仰各种神灵,通过神灵来解释大自然的种种现象。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81f0ae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0a.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人类简史》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一部惊世之作,它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有了全新的认识。
赫拉利在书中首先阐述了人类的认知革命。
七万年前,智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独特的语言能力。
这种语言不仅能够传递关于客观事物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讲述虚构的故事,比如神话、宗教和国家等概念。
正是这种虚构故事的能力,让大量陌生人能够有效合作,从而形成了部落、族群和国家。
这种大规模的合作是人类战胜其他物种,主宰地球的重要原因。
农业革命被赫拉利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同时也是一个“骗局”。
从表面上看,农业革命让人类能够获得更稳定的食物来源,人口得以迅速增长。
然而,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农民的生活比采集者更加辛苦和单调。
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每天为了农作物的生长而辛勤劳作,却面临着更多的疾病和饥饿的风险。
而且,农业的发展也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不平等的加剧。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金钱、帝国和宗教三大秩序。
金钱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它超越了种族、宗教和国家的界限,成为了一种通用的价值衡量标准。
帝国的扩张则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虽然过程中充满了血腥和暴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宗教则为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和行为准则,对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从 1500 年左右开始,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方法的出现,使得人类能够以实证和实验的方式探索自然规律,从而推动了技术的飞速发展。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核武器威胁等。
赫拉利认为,人类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往往陷入了误区。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923ca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b.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超级有趣的书,叫《人类简史》。
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对人类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里一开始就提到了人类的祖先——智人。
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可不止智人这一种人类。
像尼安德特人、直立人等等,都和智人一起生活过。
那时候的世界,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舞台,各种人类都在上面演绎着自己的生存故事。
说到智人能够脱颖而出,统治地球,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们会讲故事。
这可不是一般的故事哦,而是那种能把一大群人团结起来的超级故事。
比如说,宗教、国家、金钱,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概念,在当时可都是超级厉害的“故事”。
靠着这些故事,智人们能够大规模地合作,一起去狩猎、种地、打仗。
想象一下,一群智人围坐在篝火旁,听着部落首领讲述着关于神灵的故事,然后大家都深信不疑,觉得自己是在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这种力量,简直太神奇了!还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就是农业革命。
以前我一直觉得,人类从狩猎采集走向农业种植,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但这本书却告诉我,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完全美好的事情。
在农业革命之前,智人们虽然要到处奔波寻找食物,但他们的生活其实挺自由自在的。
每天只要找到足够吃的东西,就可以休息、玩耍。
可一旦开始种地,人们就被固定在了土地上,每天都要辛苦地劳作。
而且,为了种植农作物,还得担心天气、病虫害等等问题。
感觉就像是从自由自在的小鸟,变成了被拴在田地里的老牛。
就拿种植小麦来说吧。
为了种好小麦,人们得先开垦土地,把石头、杂草都清理掉。
然后,要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浇水、施肥。
小麦可娇气了,稍微照顾不好,就长不好。
到了收获的时候,还得赶紧收割,不然一场大雨或者一阵大风,可能就把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而且,种了小麦还得想着储存,不然冬天就没吃的了。
这一连串的事情,可把人们累得够呛。
我还记得小时候去乡下姥姥家,亲眼目睹了他们种地的辛苦。
姥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田里浇水、除草。
夏天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烤得人都快熟了,姥姥还在地里弯着腰干活。
人类简史书籍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人类简史书籍读书笔记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3a832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0.png)
人类简史书籍读书笔记范文五篇人类简史书籍读书笔记范文1现在的我挺喜爱看那种会冲击思维,特殊是转变思索方式的书;小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会诞生呢,假如不是我,是不是会有另外一个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那还会有我吗?诸如此类的问题,长大了才发觉,这可以算是哲学范畴的思索吧。
这本书亮点许多,当然,也很可能是我本身的学问储备不够,所以才会觉得很新颖,给了我许多启发,假如是一个很有学问储备量的人来看,或许还能发觉其中有失偏颇的地方;至少于现在的我,有许多心得,只想一吐为快。
今日我们在公司上班,是由于大家信任共同的“故事”,对公司文化的认同也好,对制度的遵循也罢,重要的是,大家基本上有共同的目标---赚钱;所以数以万计的人们才能在彼此不熟悉的状况下有序的协同工作;而领导也不断的跟我们说,大家要一起努力,为公司的幻想努力,公司赚钱,个人才有钱途,不断的强化这个“故事”;但其实,这些都是虚构的,不是么?所以我现在很敏感别人对我的“洗脑”,特别敏感;包括传媒,它总是会告知你,你要这样的身材,这样的容貌才会完善,你要吃这个才会健康,你要买这个才会欢乐,类似这样,林林总总;第三、我看到市场自由带来的无限贪欲是如何把我所知道的世界历史如何串起来的;之前看过央视版本的大国崛起,也许了解了一下世界史;第一个大国就海上霸主西班牙;哥伦布就像一个现代的创业者,在游走了多个国家遭到拒绝后,最终劝说伊莎贝尔女王投资了他的船队,我很赞美女王的眼光,同时也很佩服麦哲伦的士气和韧性;可以说女王的投资是相当胜利的,由于哥伦布发觉了新大陆;有了前面的胜利阅历,人们越来越情愿把手上的钱投资给这些船队,等待他们去发觉这个世界其他角落的黄金,矿产,烟草,然后把金银财宝运回国,美梦成真;第四、为什么现在的人如此执着于房子?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需求?从作者叙述人类由采集狩猎者变成农夫的这里,我得到了一些启发;书中原文是这样写的:“远古狩猎采集者的活动范围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e0dc8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b.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西塞罗有句名言: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工作繁忙,但是坚持每天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仅手机版信息就让人应接不暇,看了头昏眼花。
读一本好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学会系统性地认识和思考一些问题,释疑解惑,感知未来。
《人类简史》的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
赫拉利,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从智人出现到当今,又到未来人类发展全过程。
书中确定了人类历史的三个关键节点: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认知革命是指距今7万到3万年,人类出现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能够通过语言传递事实和信息。
认知革命以前,人类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认知革命以后,传说、神话、神及宗教出现,人与人之间通过这些虚拟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纽带,协作和活动范围大幅扩张。
认知革命以前,人类只有生物学上的特征,认知革命后,便产生了历史学,有了文化意义上人类历史。
农业革命指大约1万年前,人类通过种植、驯养等方式,由狩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
通过发展农业,人类获取食物来源更有保障,为养活更多的人创造条件。
人口大量增加,人类开始定居,农业社会形成,出现了商品交换,出现了统治阶层,进而出现了村镇、城市、王国。
关于农业社会有两个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第一,到底是小麦利用了人类还是人类利用了小麦?从生物角度看,一个物种繁衍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则意味着这种物种在物竞天择中取得了成功;反之,濒临灭绝的物种则意味着物种失败。
因此,人类大规模的小麦种植活动对人类繁衍和发展的确有很大作用,但同时,小麦自身也因此获得物种的大发展。
这样看来,人类利用小麦加快繁衍生息,但从小麦角度来看,却是小麦利用人类扩张到全球,是共生的结果。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140f0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0.png)
《人类简史》详细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学到了一些关于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的重要观点。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认知革命”的概念,他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物种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能力,即能够创造和传播虚构的故事和概念。
这让我想到了在人类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文化和价值观都是通过故事和传说来传承和传播的。
书中还提到了“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概念,作者认为,农业革命使得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大规模的社会和文明,而科学革命则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和宇宙,从而推动了科技和文明的快速发展。
这让我想到了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如此巨大,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文化的演进”和“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也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认为,人类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而历史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的偶然事件和必然趋势所决定的。
这让我想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和现实。
《人类简史》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关于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的重要观点,更加深了我对人类进化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理解历史,也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考和决策。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并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就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4e6ad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e.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读起来更像哲学而非历史学的著作。
此书涵盖世界范围内的人种,生物,进化,语言,宗教,科学,文化,战争,地理,社会,心理,经济,科技前瞻,政治格局以及生命意义等所有和人类历史相关的一切,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最复杂的问题,让宏观的历史现象以微观的状态现实呈现,再还原回到浩渺的历史尘嚣当中,读者顷刻间使用上帝视角审视,转眼又坠入芸芸众生中与之并肩,你既不是旁观者,也非实际参与者,然而却能窥视到人类祖先的思想行为,了解他们如何推动历史巨轮滚滚向前,了解当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这样反思下来,很多问题能够茅塞顿开。
作者思想中立,不偏不倚,确信此书内容对的起《人类简史》这个名字。
作者尤瓦尔。
赫拉利,现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学教授。
惊讶于作者学识之丰富,逻辑之严整,心思之细腻。
但更让人惊讶的却是作者并非想像中的研究历史一辈子的耄耋老者,而是1976年生人,可谓青年才俊了。
如果非要给此书一个评价,那我只能说很幸运翻开了这本书,并且急于想读《未来简史》了。
另:本书译者也是妙语连珠厉害角色。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2人类是残忍的,只是偶然主宰了地球,因为有了认知有了集体想象,所以人类得以从动物之中脱颖而出,由于农业革命,人类得以大规模繁衍,在这过程中塑造适合的生存环境,有些物种因此遭殃,因为科学革命,人类越来越复杂,生活的巨轮越来越难以控制难以理解。
人类是残忍的,可是如果不是人类,狮子口中的羔羊,弱肉强食的丛林,难道就不残忍吗?人类是残忍的,可是人类幸福吗?历史上种种的苦难与无聊的厮杀,苦苦思索也不知为何。
全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类,有些角度真的很新奇,就比如说不仅仅要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如果从其他动物呢?是人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绑架了人类呢?书里说了好多对于人类来说难解的问题,困惑。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5篇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055981172ded630a1cb628.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5篇《人类简史》旨在提供一个可读的,简明的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总结,是一本关于人类历史的优秀书籍,涉及各个方面——进化论,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宗教,意识形态和人类的未来。
下面给大家分享《人类简史》读书笔记,欢迎借鉴!《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 西塞罗有句名言: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工作繁忙,但是坚持每天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仅手机版信息就让人应接不暇,看了头昏眼花。
读一本好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学会系统性地认识和思考一些问题,释疑解惑,感知未来。
《人类简史》的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从智人出现到当今,又到未来人类发展全过程。
书中确定了人类历史的三个关键节点: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认知革命是指距今7万到3万年,人类出现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能够通过语言传递事实和信息。
认知革命以前,人类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认知革命以后,传说、神话、神及宗教出现,人与人之间通过这些虚拟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纽带,协作和活动范围大幅扩张。
认知革命以前,人类只有生物学上的特征,认知革命后,便产生了历史学,有了文化意义上人类历史。
农业革命指大约1万年前,人类通过种植、驯养等方式,由狩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
通过发展农业,人类获取食物来源更有保障,为养活更多的人创造条件。
人口大量增加,人类开始定居,农业社会形成,出现了商品交换,出现了统治阶层,进而出现了村镇、城市、王国。
关于农业社会有两个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第一,到底是小麦利用了人类还是人类利用了小麦?从生物角度看,一个物种繁衍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则意味着这种物种在物竞天择中取得了成功;反之,濒临灭绝的物种则意味着物种失败。
因此,人类大规模的小麦种植活动对人类繁衍和发展的确有很大作用,但同时,小麦自身也因此获得物种的大发展。
这样看来,人类利用小麦加快繁衍生息,但从小麦角度来看,却是小麦利用人类扩张到全球,是共生的结果。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b3f441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7.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叫《人类简史》。
这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人类过去的神秘大门。
书里讲的东西太多太丰富了,从人类的起源一直到现代社会,那跨度大得让我惊叹。
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得是人类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的转变这一块儿。
咱们先来说说采集社会。
那时候的人类啊,可没有像咱们现在这样固定的住所和工作。
他们整天就是在大自然里溜达,找果子吃,追野兽跑。
今天在这个山头,明天可能就跑到那条河边了。
他们对周围的环境那叫一个熟悉,知道哪儿的果子最甜,哪儿的野兽最容易抓。
这可不是靠什么地图或者攻略,纯粹是靠经验和直觉。
比如说找果子吧,他们能一眼就看出哪种果子熟了,哪种还得再等等。
而且他们还特别聪明,知道有些看起来漂亮的果子可能有毒,不能吃。
这得是多少代人的尝试和积累才能有的经验啊!还有抓野兽,那可真是个技术活。
没有枪没有箭的,全靠自己的身体和智慧。
他们会观察野兽的行踪,找它们的弱点。
有时候为了抓一只大的,得好几个人一起配合,有人负责引开注意力,有人负责从后面偷袭。
这可不像咱们现在去超市买肉那么简单,那是真的要拼了命才能有口吃的。
而且采集社会的人可不像咱们现在这么忙。
他们有大把的时间用来休息和玩耍。
白天找够了吃的,晚上就围着火堆唱歌跳舞。
他们也不用担心什么工作没完成,什么业绩不达标。
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快乐得很。
但是后来,一切都变了,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
这一开始看起来好像是个进步,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不用再到处奔波。
但仔细想想,这也不全是好事。
农民们得整天守着自己的田地,担心天气不好,担心虫子吃庄稼。
以前采集的时候,要是这个地方没东西吃了,大不了换个地方。
现在可不行,这块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而且为了种更多的粮食,他们得不停地干活,弯腰播种、除草、收割,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
我就想到我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那些农民伯伯。
夏天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他们还得在田里干活。
汗水湿透了衣服,顺着脸不停地往下流。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精彩10篇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精彩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d6429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1.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精彩10篇《人类简史》读后感篇一此书果然不负盛名!你若以为这是本历史书,却从未有如此跨度(从人类起源前到未来人类何去何从),更未有如此角度(绝非复制已知历史,而是客观辩证的分析与求证,对历史的分析都是记录而已,很少去分析缘由,更没有从人类是否感到幸福快乐的标准评价),更不用说如此深度(从金钱、帝国、宗教三方面分析人类的融合、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来分析人类的演化);你若以为这是本哲学书,却从未有如此对比思辨(挖掘了宗教的产生与演化,对比了各大宗教的异同),更从未有如此本质深刻(快乐幸福,源自内心,这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恰恰追求就是痛苦的来源,想要快乐幸福,除了要自知自足,也要放弃对追求的坚持,无欲则福。
这是建立在今时今日物质已经足够的基础上,但是对无知的认知,对无知的探索,还是要继续,这是幸福的支撑),也许在此能找到你人生哲学的答案;你若以为这是本经济学的书,也未尝不可,作者对金钱的出现、人类历史上对经济的短视、进步带来对未来的可期,进而带来了信用、互相推动经济的极大发展、现存各种思想主义对经济、人类自身的影响,难以列举;你若以为这是本启发人类的科幻书,其实也很好,作者真的不但能说出来人类从哪里来,更是思考了人类何去何从!这是一本不可多得、思考本质的书,相信会对你有启发!感谢作者的存在,这是个大大大大神!《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二文化总会说,它只是禁止“不自然的事”。
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是不自然的。
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自然,真正完全“不自然”的事,是指违背了自然规律,但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存在,所以也没有禁止的必要。
举例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会“禁止男性进行光合作用”,“禁止女性跑的比光速快”,或是“禁止带负电荷的电子互相吸引”,就是因为这讲了只是白讲,完全没有必要。
事实上,许多人认知的“自然”和“不自然”并不是生物学的概念,而是基督教神学的概念。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范文5篇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e3a0c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2.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范文5篇此书虽说叫简史,却不是一本史书,通过将自己世界观的线索连接起来,以独特视角,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当代人的价值体系。
另外,此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不如一般的史书枯燥乏味,而书中很多内容分析之精妙、观点之大胆、角度之奇特令人拍案叫绝,本书最大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给我们简单介绍人类的历史,而是从各类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观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哲学和人类的基本思考。
作为知识比较零碎的我们,读此书再合适不过了。
此书告诉我们,我们从动物到上帝的转变过程中有三个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而贯穿始终的是不可缺少的三个能力,分别是虚构故事的能力、思辨推理的能力以及认知自我的能力。
这三个能力中最令我感觉脑洞大开、新颖独特而思考后又产生非常强烈共鸣的是虚构故事的能力,我也将着重与大家分享对于这个内容的思考和体会。
人类的起源智人原本也属于动物的某个科,为什么和黑猩猩、巨猿从此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原因在于认知革命的影响,所谓认知革命是智人的认知能力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
认知革命之后,人类有了灵活运用语言和八卦周围事情的能力。
社会学研究指出: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队大约是150人,只要超过了这个数字,大多数人就无法真正深入了解。
即便是今天,人类团体还是继续受到这个神奇数字的影响,社群超过150人后,连接的紧密度下降,许多成功的家族企业也是因为规模越来越大,开始雇佣更多人时遇到危机。
八卦是最原始的合作基础,现在的新闻头条最多的莫过于某某明星又出轨了,于是人们群起而攻之,一时间大家同仇敌忾,宛如亲密无间的朋友。
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学校里,你总会发现有那么一群亲密的小群体,他们掌握着周边所有的八卦信息,风吹草动,草木皆兵。
即使是两个核物理学家坐在咖啡馆里,他们也更愿意讨论哪个人想当上系主任或院长,而不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八卦?因为八卦传递了群体的社会关系信息,这种信息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让大家知道谁可靠,谁不可靠,讨论八卦本身也增进了成员间的亲密程度,从而有利于组织社会活动。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5498a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8.png)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叫《人类简史》。
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带我穿越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
书里一开始就提到了人类的祖先——智人。
你能想象吗,远古时期的智人,每天都在为了生存而奔波。
他们没有舒适的房子,没有美味的食物,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他们得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窜出一只凶猛的野兽。
那时候的智人,获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是采集和狩猎。
他们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
比如说,要去狩猎一只鹿,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他们得先悄悄地靠近,不能让鹿发现。
这就需要他们对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知道哪里有可以藏身的地方,哪里的草丛不会发出声响。
而且,他们还得学会观察鹿的行为习惯,知道什么时候鹿比较放松警惕,什么时候是最佳的攻击时机。
一旦时机到了,他们就得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用手中简单制作的石器或者木棍去攻击鹿。
可别以为这样就能成功,很多时候,鹿会敏捷地躲开,然后跑得无影无踪,让智人白忙活一场。
采集果实也是个技术活。
他们得知道哪些果实是可以吃的,哪些是有毒的。
有时候,为了找到一些稀有的美味果实,他们可能要翻山越岭,走很远的路。
而且,采集回来的果实还不能一下子都吃完,得想办法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就需要他们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各样的储存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农业时代。
这在当时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其实也有不少麻烦。
以前采集狩猎的时候,人们可以到处走动,看到不同的风景,生活还算比较自由。
但开始种地之后,人们就被固定在了土地上,每天都要辛勤劳作。
想象一下,烈日炎炎下,农民们弯着腰在田地里插秧。
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流下来,滴进泥土里。
他们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但还是得继续干活。
而且,种庄稼可不像采集果实,不是说种下去就一定能有收获。
要是遇到天灾,比如干旱、洪水或者蝗灾,那可能一年的辛苦就都白费了。
那时候的人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心血被毁,却毫无办法,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本书分为四部分,讲述了人类的历史的推进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
最好的一点并不是内容的全面或是笔法的老练,而是作者总是能够跳出人类本身的角度,从其他角度考量和批判人类历史的沿革。
总是觉得看历史的书籍第一要素是客观,所有站在人生赢家角度写的历史都很偏狭,而能够全面看待人类整体以及除人类之外的物种和环境的历史资料,是不可多得的。
【大量剧透和读书笔记,渗入!】一、认知革命100万年前,智人通过认识革命,发展出庞大的大脑,并且学会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从食物链的中间靠采集为生,发展到食物链的顶端,追捕大型动物,造成生态灾难。
公元7-3万年,智人发明了船、油灯、弓箭、针、艺术品,还有宗教、商业和社会分层。
认知革命的主要成就是形成不同语言与文化。
不同的语言与文化奠定了智人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智人能够走到食物链顶端的重要原因。
认知革命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个组织,不论是国家也好,公司也好,教派也好,最重要的是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让组织成员能够共享一套相同的想象现实,并且让他们坚定地相信同一个想象现实。
就好比《共产主义宣言》的第一句话,有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飘荡在欧洲大陆上。
这样的书籍能够有效地团结无产阶级,让他们对于共产主义这个想象现实有更好的理解以及更坚定的信仰。
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同样是信仰耶稣,天主教认为教徒应该做善事才能够上天堂,新教认为不需要专门行善,上帝本身爱人,因为这个分歧两派可以自相残杀到数以万计的人丧生,归根结底,是两派的想象现实不一样,而且他们都发自内心地坚信自己的一派。
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么重视党建工作,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一条龙建设,让大学生们学习各种毛概、马哲、思修,让国企的员工经常去个井冈山什么的革命圣地旅游,所有的这些目的都是让他们坚信执政党所构建的想象现实,是否成功不论,努力倒是付出了很多的。
对于个人来说,也有很重要的启示。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个人价值观(想象现实),有助于自我驱动,甚至可以影响他人。
能够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更多的人,代表着影响力和领导力,是谋求个人福利的重要能力。
所以经常说,公司的CEO是会强调企业文化的,往往都是会讲故事的人。
哪怕是简单的申请学校、求职、找男女朋友,都和自身讲故事的能力挂钩。
而这个讲故事的能力,就是我们祖先能够在地球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农业革命人类创造了由想象构建的秩序、发明了文字,来维系大规模合作。
但是这些秩序就是公平、正义的吗?并不是。
历史从无正义。
自由人/奴隶,富人/穷人,白人/黑人,男人/女人之间的区别,并非是由于自然原因,而是后天的社会构建。
例如,偶然性的历史事件让白人控制了黑人,制定了种族歧视的法律,造成黑人普遍贫穷、缺乏教育,因此会让社会产生偏见,更加歧视黑人,认为他们本该遭受如此对待。
美国的《独立宣言》在当时是伟大的创举,可能它也规定了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区别。
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本来偶发的历史事件成了僵化的社会制度常规。
就像现今中国流传广泛的文章《寒门难再出贵子》,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的因素,某些偶然的历史事件(例如知情下乡)造成了一些家庭的贫困,由于他们贫困所以获得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都很匮乏,造成寒门子弟的思维模式和中产、上层阶级的下一代不同(例如较为看重短期利益),导致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无法取得成功,这样的结果加深了社会对于寒门的歧视,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的户籍制度就像是美国的种族歧视,在很大程度上让社会板结,用毫无根据的想象现实(户口)限定了很多人受教育的条件、医疗的环境、职业的选择、思维模式等方方面面。
连我这样右派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无法任由历史的发展,需要作出一些调解,让公平和自由取得平衡。
记得以前学习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时候,老师列举了罗尔斯和诺齐克,罗尔斯支持机会平等(当下的公平)并认为政府需要干预,让所有人有差不多的起点和机会,而诺齐克认为应该遵循历史的公平,让所有人自由的发展,因为上一代付出的努力也值得尊重,起点不一样是难免的事情。
我是比较偏向诺齐克的观点,但是,政府如果有能力,还是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机会的平等,虽然历史从无正义,人类也应该为公平和正义做出一些努力。
三、人类的融合统一帝国。
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有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帝国必须统治者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
第二,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
帝国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能够纳入更多其他国家和领土。
这样的文化多元性和疆界灵活性,让帝国能够在单一的政治架构下纳入多远的族群与生态区,让越来越多人类与整个气球逐渐融合为一。
宗教。
宗教的法则是:1.信封的超人类秩序必须普世皆同,不论时空而永恒为真。
2.必须坚定地将这种信念传播给大众。
很多古代宗教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到了公元前1000年,才开始出现具备以上两个特征的宗教。
宗教对于人类统一的贡献不亚于帝国和金钱。
采集社会信奉泛神论,人和动物和平等的,要尊重每一个动物。
农业革命让动物从人类平等的生物,变成人类的所有物,形成多神论。
多神论逐渐被一神论所取代。
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私心,对于人类世俗欲望毫不在意,所以起球没有意义,它也不要求属民改变信仰。
一神论则不同,认为只有一个最高神明,祈求有效,热衷传教,不接受属民信仰其他宗教。
除了对神的崇拜,人类社会还发展除了对人的崇拜,例如人文主义。
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智人的独特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决定了宇宙一切事物的意义。
所谓的“至善”,讲的就是对智人好。
全球其他物种和生命,都只为了智人这一物种的利益而存在。
我们现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难免带入,认为全球变暖对人类有损害,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人类灭亡。
但是站在宇宙的角度来思考,其实人类灭亡不一定是坏事,跟远古时期的猛犸象灭亡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人类历史如果消亡了,以后还会出现其他物种的历史,或者其他星球的历史。
货币让全球人民能够互信并产生贸易,帝国能够消化不同的文化和疆域,宗教让人们产生一致的信念,三者让四分五裂的智人开始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四、科学革命现代经济之所以能够成长,是因为我们原因信任未来,资本家也愿意将利润再投入生产。
但经济成长也需要能源和原料,如果能源和原料有限并且有一天会用完,那经济系统是不是要崩溃?然而,有限也只是一种理论,是阶段性存在的。
当能源快要用尽时。
总能找到新的替代。
阶段改变,能源随之改变。
就像是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各种新能源。
乐观来说,能源是取之不尽的,只要科技能够不断发展。
工业革命后,动物们面临生存危机,智人成为全球霸主。
动物园本身的存在就说明了动物的处境,数量和品种上越来越少,行为上越来越受人类的控制。
智人隔绝了大自然,创造出一套标准来生活。
农耕时期看天吃饭,日出而起,日落而息。
现代社会有了时间的概念,把每一秒都弄得无比精确,让商业和交通得以按照标准的时间来运作,人们也有了新的作息方式和工作方式。
国家和市场正在取代过去的家庭和社群的方式。
国家和市场依靠想象的社群——“民族”和“消费大众”努力说服我们自己和其他数百万人是一伙的,认为我们有共同的过去、共同的利益以及共同的未来。
这并不是谎言,而是一场想象。
越多人相信这种想象,它就越真实。
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想象就变成现实。
如果都不信,想象就无法成真。
核力量成为新世界的唯一制衡标准和手段——核子和平。
真正的和平不该只是“现在没有战争”,而是“不可能发生战争”。
在过去从来没有这样的时候,但我们今天已经打破丛林法则,有了真正的和平。
因为战争不划算,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和平却成了一笔越来越划算的财富。
现在面临着全球帝国的形成,正因为去求帝国的疆域就是全世界,所以世界和平也就能得到有效的维持。
科技革命之后,人类整体经济指数增长,财富超过过去的想象,几乎有无限的能源。
但是,从个体出发,我们快乐吗?历史很少研究人类个体是否快乐,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在这方面有一些贡献。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金钱并非万能,金钱带来的快乐有限度。
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
对于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重要。
虽然过去两个世纪人类物质条件大幅提高,但因为家庭崩溃、社会失调,所以两者作用可能相互抵消。
快乐的标准如下:财富、健康、所处社群等客观条件与主观预期的吻合程度。
快乐的生物学解释等同于快感:产生足够多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
《美丽新世界》中,人类依靠药物来保持快乐。
但是如果所有人永远都是快乐的,那快乐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再值得追求。
相反地解释是,快乐来自于生命的意义。
快乐不只是“愉快的时刻多余痛苦的时刻”这么简单。
快乐要看的是某人生命的整体;生命整体有意义、有价值,就能得到快乐。
快乐还有重要的认知和道德成分。
正如尼采所言,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什么都能够忍受。
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如果快乐是在于感受快感,想要更快乐,就得操纵我们的生化系统。
如果快乐是在于觉得生命有意义,想要更快乐,就得要骗自己骗得更彻底。
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第三种答案来自于宗教(如佛教),认为快乐的关键在于追求真我、真正了解自己。
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
在将近40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每一种生物都遵循自然选择的法则。
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智人开始超越了自然选择的法则,由智慧设计法则取而代之。
有三种方式可能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仿生工程与无机生命工程。
智人通过接入机械(仿生工程)和其他生物(生物工程)创造来维持生命,智人的未来变成非智人的存在。
智能机器人(无机生命工程)产生独立意识,奋起反抗人类主人。
就像是《西部世界》里觉醒的主角们一样,把制造他们的智人无情地杀死(当然他们能够觉醒也是因为智人中有的人希望赋予他们意识)。
未来存在两种可能性:智人进化或被彻底抹杀,历史的发展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