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8世纪西方文明
14--18世界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
![14--18世界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https://img.taocdn.com/s3/m/8974b550a26925c52cc5bffc.png)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世界与中国(14-----18世纪)之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高考真题】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学习目标】1.明确掌握十四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中期(中国的明清时期)中西文明的基本史实。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明清时期的衰落和西方的崛起和发展3.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世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导入复习】【概念解析】:文明的碰撞:西方文明的扩张,中西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排斥。
文明的交融: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一、知识结构(14、15世纪—18世纪中期)(明清时期):中西文明的演进状况二、中西文明的碰撞材料一明清之际,在中国学界出现了一股西学风潮,它在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清新气息的同时,也引起了中国各阶层保守人士的竭力反对,因为传教士们所宣扬的基督教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毕竟有着很大的差异和分歧,而他们传播的科学知识仅是传教士们传教的辅助活动,更基于传统的华夷之见,清初的保守派官员杨光先提出“宁可使华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的高调,向西方传教士发难,后由于西方教会内部的礼仪之争,进而扩大了基督教与中国传统习俗和文化的歧异,1704年罗马教宗克勤门十一世发布上谕,明令中国信徒禁止祭祖祭孔,干涉中国内政,引起罗马教廷与满清王朝廷之间教权与皇权的对歧与冲突,到雍正皇帝时终于颁发了禁教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逐渐被禁止,由此开始了120年的禁教时期,经西洋传教士吹起的“西学之风”也渐趋衰落下去。
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1fc1b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b.png)
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介绍西方文明的起源及其重要发展阶段。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文明逐渐形成。
古希腊思想家们开创了哲学、科学和政治学等领域,以理性和思辨为核心,尤其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为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帝国则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也是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欧洲及地中海地区大部分。
罗马提倡法治和公民权利,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和行政机构。
罗马帝国还在工程、建筑、文学和法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转折点。
在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陷入动荡和黑暗时代。
然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和修道院学校的兴起,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封建制度和条约法律的发展,也为现代民主体制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时期。
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出现了一股追求自由、独立思考和艺术创新的风潮。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开始,艺术家和学者们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重新研究和模仿古代艺术和文学作品。
这一运动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对教育、宗教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蒙运动则是西方文明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追求智慧、理性和人权的思潮。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倡导人类解放、社会进步和民主原则。
他们对神权和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些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方案。
启蒙运动的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其他民主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西方国家在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变得更加强大。
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也逐渐传播到全球,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体而言,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明历史大事年表
![西方文明历史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09255cb569dc5022aaea00e1.png)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1381年英国瓦特。
泰勒起义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十五世纪桑海兴起十五世纪晚期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1517年马丁。
世界史重要时期阶段特征1-3
![世界史重要时期阶段特征1-3](https://img.taocdn.com/s3/m/ede0e401f12d2af90242e62b.png)
1、14世纪——18世纪总体特征:由封建社会向资木主义社会转变;世界各地由相对隔绝到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重大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
主要表现:(1)经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速西方封建衰落,促进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各国专制王权强化但渐趋衰落,英法美三大资阶革命爆发并逐步确立民主政体,为世界确立民主范本。
(3)思想: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相继爆发,重创神学和专制思想体系,极大推动思想解放、资义发展、资阶革命和社会进步。
2、 18世纪中期——19世纪6、70年代总体特征:资木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重大事件: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资木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工业革命。
主要表现:(1)经济:工业革命相继展开并,将人类逐步推进“蒸汽时代”,主要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同时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代议制民主政体在欧美大陆不断扩展、完善和巩固,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西方政治文明的转型完成;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3)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自由主义兴起;基于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反思之上的浪漫主义和批判、革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兴起。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资木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即资木主义一统天下最终形成。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表现:(1)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模式基本成熟;同时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西方完成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政治:资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巩固。
(3)思想文化:自由主义受到垄断组织的影响;基于物理学发展之上的印象派艺术开始流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四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四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https://img.taocdn.com/s3/m/f6043cc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7.png)
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政治构想。经典力学的建立(1642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殖民扩张与争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欧洲国家的争霸。
总体特征:14—16世纪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期。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经济上:各国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思想上:理性与自由平等的思想迅速发展,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架构。 政治上:继英国革命后,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范围确立。 国际关系上: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8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大航海时代,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的历史。(1)史实: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
④国际关系
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实享乐。资产阶级反对教会专制主义的斗争此起彼伏,宗教改革运动,民族国家逐步形成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成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封建专制仍占统治地位。
4、国际关系方面:(1)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此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2)随着新航路开辟,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亚非地区的殖民扩张,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3)17世纪起,后起的英法等国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大肆殖民扩张,展开激烈的争夺殖民地和殖民霸权的斗争,英国后先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4)欧洲国家的争霸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8edc870168884868762d6fb.png)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出现“百家争鸣”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各民族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由君主专制到思想专制。
(亚洲文化国)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开发——佛教盛行,建筑、绘画、石窟4、隋唐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兼容并包、全面繁荣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外传6、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世界历史总纲•世界大事和分期,希腊罗马对应记;奴隶民主与法律,思想源于人主义;•宗教神学愚弄时,全部断送中世纪;航路新开近代期,文艺复兴新世纪;•近代科学哥白尼,启蒙思想创新机;立宪共和是政体,英国始建美独立;•三次革命强科技,蒸汽电气与信息;自由垄断两经济,二九全球现危机;•斯福新政挽消极,推波助澜凯恩斯;战后制度展新意,全球区域有良机;•本质揭开马克思,巴黎十月现代史;国际格局有两极,苏东巨变成多极;•和平发展两主题,世界历史最好记。
世界历史具体分期•一、奴隶社会: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律;人文主义起源。
•二、封建社会:(475——1500)宗教神学统治人们的思想,封建割据。
•三、近代社会:•(1500—1900)或(1640—1917),•一是从全球化考虑;二是传统观点,资阶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四、现代社会:•(1900—至今)或(1917—至今)一是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二是传统观点,无产阶级革命时期。
世界史特点及知识体系•1、上古史——奴隶社会:•小国寡民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罗马法律的不断成熟、思想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主要是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必修三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解释:小国寡民的奴隶民主政治决定希腊出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精神;而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反映当时的政治现状。
西方文明史概述
![西方文明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f583cf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e.png)
西方文明史概述西方文明史概述西方文明是一种以基督文化为核心的文明,从古代希腊时期开始起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形成了西方文明体系。
上古时期,希腊文明开创了西方思想史,罗马共和国建立了文明规则,而且将希腊文化进行了广泛传播;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开创了西方文化精神,兴起了封建文明,西方文学、绘画、建筑、书法等文化在中世纪进行了大规模的发展和创新;十六世纪以后,出现了科技革命,西方实现了思想上的前进,人文主义得到了发展。
18世纪,工业革命改变了西方人民的生活方式,20世纪,核爆炸使人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西方文明具有强大的普遍性、推动性和吸引力,它对世界文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方文明不仅给其他文明带来了思想洗礼,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世界文明一种博大的想象力和创新活力。
西方文明的精神比重高,侧重于明确的文字记载,凡是非文字的传说、歌谣等只能被称为“民间文学”,它们只有在口头中传播,才有可能传承下来,它们只能作为文学思想的补充,而不是西方文明史的基础。
西方文明体系最大的特征,就是它发展出一种独特的法治精神,它认为法律应该由人民自行制定,而不能依赖神的教导,法律就是至高无上的,人民对法律的尊重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特征。
西方文明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理性性,它强调的是理性的思考和行为,它推崇的是科学的发现和应用,它认为逻辑与推理可以解决社会和精神问题,它还敦促人们以正当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能依靠私心和欺诈来获取私利。
在西方文明中,人们对科学发展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它强调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从而形成以科学为核心的新型文明。
总之,西方文明从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到基督教时期,再到文艺复兴时期,最后是科技革命和工业时代,西方文明经历了数千年的变化,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体系,它的存在与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专题12 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的西方文明(14—18c中期的欧洲)
![专题12 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的西方文明(14—18c中期的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f93275ae284ac850ac024201.png)
沂源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三二轮复习学案序号:12 专题12 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的西方文明(14—18c中期的欧洲)编制者:李国生审核者:冯锋【考点分析】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人类开始迈向近代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世界由隔绝逐渐走向联合。
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4—16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世纪中期)。
涉及的主干知识有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科技的出现等。
教材内容包括必修一的第8、9课,必修二的7、8、9课,必修三的12、13、14课和15课的部分内容。
【阶段特征】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扩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进一步拓展。
政治上: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整合】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影响)2、早期殖民扩张(殖民国家和范围、目的:资本原始积累、荷兰英国的殖民方式、影响)【考向探究】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开辟了通向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从此,整体世界开始形成,欧洲影响世界的历史拉开帷幕。
2015年高考可能出选择题:(1)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影响。
(2)从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或从不同地区的人的看法)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
(3)考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情况及评价。
【复习目标】(1)从多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如新航路开辟与中国;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对亚非拉美的影响;对地区关系、世界市场、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高考专题3.2 14-18世纪东西方文明的兴衰与交流(14-18世纪西方文明勃兴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高考专题3.2 14-18世纪东西方文明的兴衰与交流(14-18世纪西方文明勃兴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b9e2ba9c77da26925c5b075.png)
深化探究 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间的关系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 来,主要侧重于使人获得或满足基本的生理欲望,是对基督教禁欲主 义的一种反叛。 2.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延续,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革的内容也蕴涵着 人文主义思想。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 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 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名师点拨】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 史观 解读 全球史观 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文明史观 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现代化史观 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革命史观 是殖民掠夺之路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 社会史观 惯
2.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发展 (1)背景 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 会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 裁。 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之间 的矛盾加深。
(2)马丁· 路德的主要观点 ①只要有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实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4)影响 ①削弱了教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 ②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 ③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 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 易。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 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 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下半 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 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课前读背14-18世纪世界历史阶段特征
![课前读背14-18世纪世界历史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b1b88dfc8d376eeaeaa3155.png)
对比分析 1.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中国内阁制有什么不 同?
英国 职权 掌握最高行政权 中国 咨询权,无决策权
君主权力 君主“统而不治” 君主专制,大权在 握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君主专制的产物 的产物
7.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 政党。( ) 8.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的目的和唐朝实行三省 六部制的目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 9.完成世界上首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 ) 10.新航路的开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 ) 11.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掠夺了大量财富,转 化为资本,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12.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课前读背:
14-18世纪世界历史阶段特征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 期的资本主义(14--18世纪)
一、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14世纪——18世纪政治、经济、 的历史知识,归纳阶段特征。 2.重点落实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美国共和 制的确立、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等相关知识。
二、学法指导
2.对学:小对子相互检查抽背(5分钟)
学习检测
1.“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和不彻 底的表现。( ) 2.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 制,从此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3.今天的英国国王既是英联邦的首脑也是英国政 府首脑。( )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光荣革命。( ) 5.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 6.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责任内阁制有本质区别 。( )
3.群学:(5分钟,学科长记录答案)
(1)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分 别是什么? (2)美国1787年体现了哪些原则?用史实说 明。 (3)如何用多种史观解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4.展示:群学的内容
公元14世纪—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
![公元14世纪—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https://img.taocdn.com/s3/m/e4b34aab84868762caaed5eb.png)
概念解析
2.开辟新航路
2.从多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
(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解析41
3.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甘薯与玉米的 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 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 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外交: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开始了 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面 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 州行,开始实行“闭关”政策,是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 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 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 渐落伍的根源之一。 文化:“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东来,传 播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
农耕文明顶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 展(风力水车、美洲粮食植物入华;棉布成为主
政 治
命、价格革命),殖民掠夺、海外 要衣料;彩瓷、珐琅彩;私营工业超官营工业; 贸易、贩卖黑奴等促进资本原始积 商帮、中小市镇兴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累;重商主义(世界市场雏形拓展)重农抑商;大量白银流入、闭关海禁 反教权、反专制王权的资产阶级革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命发生,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少数国 (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采用八股取士); 家内确立:英国光荣革命,确立君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康熙-平三 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1787宪 番、设立台湾府,亲征平定葛尔丹、崇儒尊孔、 法、民主共和制;法国大革命开始 册封四大活佛。组织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 条约》
没有。特点:官商经营为主;生活性消费和奢侈品消费 为主;政府消费为主。
近代中西历史阶段特征对比
![近代中西历史阶段特征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ab0034ee518964bcf847c50.png)
思想 启蒙思想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和传播。 新思潮萌发;洪仁玕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早期维新思想出现。
具体表现:
西方 中国
政治 出现了宗教改革与尼德兰革命,英、美、法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少数国家建立。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经济 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逐步发展;国际贸易日益加强,欧洲出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宣传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
二、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向欧美扩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逐步战胜封建势力,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具体表现:
西方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战争从高潮到失败;中外反动势力从对抗到相勾结。
近代中西历史阶段特征对比
通过世界近代史中西阶段特征的比较,目的是有效解决明清时期中西科技发展的比较、明末清初民主思想和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中国的衰落与西方的优势开始形成的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影响等问题。
资本主义的兴起——14世纪-18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的兴起——14世纪-18世纪中期](https://img.taocdn.com/s3/m/448178a649649b6648d7477e.png)
第10讲资本主义的兴起——14世纪-18世纪中期通史体系建构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
政治上,在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
真题典例深挖考情晰方向1.(2019·全国卷Ⅰ)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并结合所学可知,拉丁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故选D项。
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受到奴役,排除A项;材料“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说明殖民统治不是原因,排除B项;北美也有非洲和欧洲移民,排除C项。
2.(2019·全国卷Ⅱ)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传播广泛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图片和文字介绍可知,15世纪欧洲许多城市出现了印书坊,这说明当时欧洲文化趋于活跃,A项正确。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8dcd789b6648d7c1c7467c.png)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文艺复兴:时间14-17世纪背景:西欧文化为基督教会垄断。
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没有成熟思想体系因此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代表人物及作品:1、“文坛三杰”薄伽丘《十日谈》贯穿人文主义思想(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但丁《神曲》歌颂现世生活彼特拉克人文主义设个,史作2、“艺坛三杰”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现实主义艺术新时代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解破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运用于绘画,手法写实。
米开朗基罗《大卫》《摩西》专注人体,体现人的美感、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圣母像优雅和谐人性化。
3、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意义:欧洲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宗教改革出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
宗教改革:时间16世纪新教路德宗(路德教):背景:天主教垄断西欧思想文化,讲究因行称义。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向教民兜售赎罪券。
内容:德国的马丁路德针《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又名《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
教徒只要内心虔诚悔罪就能得到救赎。
影响:是反对天主教的社会和思想改革运动。
新教登上历史舞台,拉开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新教加尔文宗(加尔文教):内容:1536,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提出“先定论”(核心)影响: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本质: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斗争深入展开,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1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1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84df0abef90f76c661371a52.png)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 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 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 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 民地的发展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2.英美民主政治中体现的妥协艺术 (1)英国:国王的权力并没有被彻底摒弃,而是被限制于议会两院之中,英 国的议会主权并非单一的人民主权,而是一种妥协,即国王在议会,这个议会 主权的权力也同样为国王所分享。所以,英国的政治权力是由三部分构成的, 国王在议会、人民在议会,而人民又分为上下两个等级层次,即贵族院与平民 院。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1)兴起原因
经济 原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需要科技知识,这在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同时 也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因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是近代 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前提
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三次科技革命贯穿于
政治 原因
影响
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思想文化层面
6.四个历史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与演变
2015高考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世界连成一体
![2015高考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世界连成一体](https://img.taocdn.com/s3/m/922e3912c281e53a5802ff8a.png)
工场手工业时期(17—18世纪)的西方 文明(本单元14世纪—18世纪60年代)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世界连成一体
阶段特征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 的兴起阶段,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 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分散向整体过渡。资产阶 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逐渐建立 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 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资产 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 航路,并向世界各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 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 文主义的大旗,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推动了 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 宪法,实行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 政体。 (2)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对世 界其他地区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 1.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 生,出现寻金热;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三、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及自然科学的兴 起 1.思想解放 (1)文艺复兴: ①14~16世纪兴起,提出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 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 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把更多的 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类 生活的世界。
(三)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政体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1)根本原因: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英国殖民 统治的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英国政府不断增加各种赋税,北 美殖民地人民反抗。 (3)思想原因:启蒙思想的传播。 2.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3.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共和国确立—联邦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d8f44f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1.png)
《论人的 美德与尊
严》
曼内蒂
“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有力量 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 性”,并创造了这一世界交给人去统治与管理
——据孟广林《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整理
材料2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哪些新特点。
✓新特点:肯定人间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或追求现世的自由、幸福与享受);认为追求财现世源自乐人际关系等级观念
自由平等
知识价值
蒙昧主义
追求知识,崇尚科学
『史料实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内涵
材料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的作品(部分)
作品
作者
《歌集》 彼特拉克
《论贪婪》 波吉奥
内容简介
热情地褒扬人的纯真爱情
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财富,而不是为了拯救灵魂, “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即使是教士也是 如此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14-18世纪的西方世界
时空坐标·宏观把控单元知识
阶段特征·宏观把控单元知识
政 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
治 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上 经 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济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着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世 上 界市场得到拓展;人类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史料实证』文艺复兴兴起的历史背景
材料3: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 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 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现代意义上城市的出现, 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而文艺复兴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 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 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 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 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西方文化的近代转型
![西方文化的近代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8cf5da2927284b73f3425034.png)
• (二)政治上,封建政治结构开始发生 质的变化,教皇权威衰落,君主权力加 强,贵族地位下降,市民阶级上升。
• (三)思想文化上,服务于封建秩序的 神学与经院哲学出现了危机,要求改革 教会的异端运动与神秘主义思潮蓬勃兴 起;另一方面,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在西 欧社会形成,适应新生活需要的世俗文 学、教育与法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这种新兴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大大激发了人 们努力向上、发挥个人才能及追求现世幸福的 积极性,使社会出现一片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的局面,有利于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过 渡。
• 2、人文主义教育
• 杨·阿姆斯·夸美纽斯(1592-1670), 他被称作近代教育科学之父。
• 3、世俗生活的文明化
律的重视和研究间接主张了意大利知识分子的 世俗化倾向。学者们援引古罗马的范例来讨论 案例,这样就形成了运用古代知识来评论和抨 击时政的风气,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已经具备人 文主义精神性质了。 • 到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兴起, 为这种精神提供了社会和阶级基础,借助古典 文化复兴来进行反封建的斗争的条件基本成熟, 文艺复兴便在意大利蓬勃发展起来。
• 1、文学 • 弗兰西斯科·彼特拉克是意大利真正意义上的
第一个人文主义的文学家。代表作:《歌集》 • 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批判教会所宣言
•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 的人文主义者在文学、艺术、教育、政 治思想等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 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初步确立奠 定了基础。——西方近代第一次解放思 想运动。主要目标是反对封建思想。
• 这一运动的发展并非仅仅局限于人文学 科领域,它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人们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大大推进了欧洲社 会的近代化转型。
公元14世纪—18世纪的中国及西方
![公元14世纪—18世纪的中国及西方](https://img.taocdn.com/s3/m/d23ef13aa8114431b90dd856.png)
概念解析
2.开辟新航路
2.从多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
(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解析41
3.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甘薯与玉米的 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 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 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外交: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开始了 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面 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 州行,开始实行“闭关”政策,是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 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 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 渐落伍的根源之一。 文化:“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东来,传 播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
1. “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表现和影响 (1)价格革命的表现: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投机活跃。价 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 (2)商业革命的表现: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 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强国的崛起,开始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处于中心地位的是西欧。
外 早期殖民扩张。原因、国家、影 (1)由开放到封闭,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表现、影响)———落伍于世界潮流 交 响(灾难、促资) 英国崛起。原因、战争及结果
之战、《尼布楚条约》)
(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领土主权(雅克萨
理学占统治地位(陆王心学)早期反封建民 思 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 主思想出现(李、黄、顾、王);明清小说繁 文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自然科学发展(牛顿经典力学)
中西方文明的对比
![中西方文明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2337ab6dd3383c4bb4cd26f.png)
中西方文明的对比一、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德国思想家亚斯贝尔斯语),东西方的文明舞台上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位“灯塔式”的伟大思想家,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
前者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伦理学的先河,是西方文明的奠基者之一;后者是中国两千多年正统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作为人类文明的导师,两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很多,但其思想的可比性主要体现在: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寻求,这是他们思想的出发点。
苏格拉底寻求的是雅典城邦中充满人的民主和正义的德性社会,孔子想构建针对统治秩序中的等差有别、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1)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1)社会背景:中国:①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②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
雅典:①民主政治发展,但世风日下;②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自我价值。
(2)两位思想家以探寻理想社会秩序为出发点,探讨的共同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他们思想主张的核心。
(2)共同问题:①都注重对人的研究;②注重道德和教育。
思想主张的核心:①孔子提出“仁”,要求“仁者爱人”。
提出“礼”,要求“克己复礼”。
②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变式问法】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共同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共同主张:重视伦理道德。
(孔子:提出“仁”,要求人要爱人;苏格拉底:人应该具备美德)背景:孔子: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苏格拉底: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批判——继承——发展”的历程,结合史实回答:A.从“发展”的角度看,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怎样被发扬光大的?A:①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了一门科学:②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宣扬人性、人文主义;③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摆脱教会束缚;④启蒙运动提倡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反封建,提倡自由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
掀起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内涵不断 丰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国际交流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开始了全球性的交往和早期殖民扩张
背诵
知识结构
政治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原因、过程、特点) 2、美国共和制(标志、1787宪法内容和意义)
经济
思想 文化
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 (2)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 2.内容:反对—?提倡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 5.影响
▪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 制统治。
▪ (2)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蓝图。
(6)英法争霸
概(7括)18英世纪崛中起后期成最为终确殖立了民世帝界殖国民的霸权手段和特点。
政府支持、垄断贸易、殖民掠夺、 经济打击对手、殖民争霸战争。
总体暴力战争
3、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 4、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经济影响:
▪ 新航路的开辟比郑和下西洋要晚近半个世 纪。新航路开辟是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产 物,其目的是掠夺金银,对欧洲乃至世界 产生重大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小 农经济长期积累的产物,其目的是炫耀国 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 目的,没有产生多大正面影响。之所以出 现这么大的差别,是由于航海的动力不同 。
最高法院
平衡利益 三种矛盾 中央与地方:联邦政体 大州与小州:参众两院的议员分配 南方种植园主与北方工商资产阶级: 黑人的计算
体现原则
① 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即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 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的区别
▪ [答案] D
▪ 1.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 》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 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 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 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 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 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 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 )
启蒙运动还集中在_政_治_思_想_领_域_中进行。
▪ 二、从“人与国家”、“人与自我”两个层面探
启蒙思想家们是如何运用理性探索人类自由之道
1.在“人与国家”层面,启蒙思想家用自然权利说、 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说、分权学说构筑了人间 的“自由王国”。“人生而自由”、“天赋人权”是 自然权利学说中的重要法则,这一学说为启蒙思想家 设计近代民主国家提供了理论的基点,这些原则后来 写入民主国家的宪法之中,从而成为近代以来政治文 明进步的基本支柱之一。社会契约论探讨了国家权力 起源问题。“主权在民”说是“天赋人权”自然法则 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赋予公民以国家的主权。 分权学说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 了理论基础。在启蒙思想家的理想中,只有这样的民 主国家才能保障每个人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财产 自由(体现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政治
新航路开辟(根本原因、过程、影响) 早期殖民扩张(匍、西扩张时间和特点;英崛起条件及 称霸过程
文艺复兴(实质、核心、代表、影响) 宗教改革(背景、实质、内容、意义) 启蒙运动(内容、性质、人物及观点、意义) 经典力学(奠基、内容)
(1)时间:17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后期 (2)含义: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
▪ 【例1】 (2013年高考江苏卷)西班牙在 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 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 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特权的贸易公司出现; D、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价格革命:
A贵金属涌入西欧
内容:B金属货币贬值 影响: C商品价格上升
---根本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扩张对中国影响及中 国反应。
▪ 对中国的影响: ▪ A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海疆,葡萄牙强
租澳门、荷兰侵占台湾;
▪ 1.文艺复兴
▪ (1)背景: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 的形成;意大利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 (2)实质:早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 。
▪ (3)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4)成就:“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
▪ (4)影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传播了人文主义 思想,为启蒙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有利于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 三、启蒙运动
▪ (1)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 观点。
▪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3)启蒙运动的影响。
▪ 1.背景 ▪ (1)17、18世纪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
▪ (3)启蒙思想家提倡理性、科学、自由、民 主和平等,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精神 财富。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没有否定宗教,也 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他们只是批判了封 建教会,主张把封建势力从宗教中驱赶出 去,特别是力图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符合 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
▪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阶段、内涵 及其历史作用
▪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向美洲的殖民
▪ 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
▪ 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的航行
▪ 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来思考。“生态学者 ……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 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故B 正确。
▪ 答案:B
▪ 多种史观看待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
▪ 1.阶段: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 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 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的历程。
▪ 2.内涵
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关注人和为人类社会,主张人为中 心,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秘的意志和权威。
2、文艺复兴:批判都会禁欲观和对人的束 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对幸福 的追求和个性解放。(反宗教神学)
②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推进资 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和世界历史进步(政治)
5.确立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统治的确 立;民主意识的增强。
6.确立的途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和美国;改革,如 俄国和日本,完成统一,如德国和意大利。
7.实质(局限性):代议制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它维 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8.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关系
▪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一、二、三”
▪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史实?
▪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 不断增强。
▪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 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 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 到公民民主。
▪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 [解析]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 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新航路开辟后,商路 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冲击了 封建生产关系;但是资金并未在西班牙转 化为资本,而是流入工业相对发达的英国 等国,由此可知A、B、C表述错误,D为 正确答案。
3、宗教改革:反对盲从教皇和都会的说教,提出人的 个性解放,崇尚平等和精神的自由。(不反对宗教)
4、启蒙运动:反封建专制制度、提倡民主和科学、建 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 治制度,后增加浪漫主义。
3.各个阶段的历史作用
探究: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新发展, “新发展”体现在哪里?
▪ 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是法国,总统制共和 制的典型是美国。
▪ 两种政体的差别: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对国会 负责,而政府是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 对总统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 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
A
重点分析
商业革命内容: A、商品种类增多
B、贸易范围(市场)扩大;
①文艺复兴主要_反_对_教_会__对人的束缚; 启蒙运动_批_判_天_主_教_会_和_封_建_专_制_制_度_。
②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披__着_宗_教_的_外_衣; 启蒙运动_完_全_抛_开_宗_教_与_神_学______。
③启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④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
对外:世界市场出现雏形并发世纪
总特征
西方处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是从手工工场向 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工业文明)过渡的准备时期
政治
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启,资本主义代议 制民主政治初步建立,为西方代议制提供了范本
经济
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西欧封建社会 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兴起、发展,世界 市场出现雏形并发展,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 进。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3)代议制分类、最典型的代表:
君主立宪制 分类
民主共和制 (4)共同特点:
英国:一元制君主立宪制(典型)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典型)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①选举和议会立法;②分权制衡;③政党政治; (5)作用:
①调节社会矛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 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 上说,美国是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