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
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交通信号灯的基本概念,掌握红、黄、绿三种颜色灯的含义及其在交通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描述交通信号灯的运作原理,了解信号灯的控制方式。
3. 学生掌握与交通信号灯相关的交通规则,如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法,车辆在信号灯变化时的应对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交通场景,判断在不同信号灯下的正确行为。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交通信号灯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交通信号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交通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树立安全文明的交通观念。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合作、分享、互助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认识到科技在交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结合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学习交通信号灯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交通信号灯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介绍交通信号灯的定义、作用及其重要性。
- 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及其含义。
- 交通信号灯在保障交通安全中的作用。
2. 交通信号灯的运作原理- 简述信号灯的运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 介绍信号灯的定时控制、感应控制等不同控制方法。
3. 交通规则与信号灯- 学习与交通信号灯相关的交通规则。
- 行人在交通信号灯下的行为规范。
- 机动车在交通信号灯变化时的应对措施。
4. 实践活动:制作简易交通信号灯模型- 分组讨论,设计交通信号灯模型。
交通信号灯的课程设计
交通信号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交通信号灯的基本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交通信号灯的颜色代表的含义及其相关交通规则。
3. 学生能够了解交通信号灯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识别并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交通信号灯模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交通信号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交通安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交通信号灯,培养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交通信号灯在维护交通秩序、保障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科学学科课程,结合交通安全教育,以实践性、互动性为主。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尚需巩固和深化;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交通信号灯的基本构成:介绍交通信号灯的三个颜色灯(红灯、黄灯、绿灯)及其作用,让学生了解信号灯的基本组成部分。
2. 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含义:详细讲解红灯停、黄灯注意、绿灯行的规则,并举例说明。
3. 交通信号灯的运作原理:简要介绍信号灯的切换机制,引导学生了解信号灯的运作过程。
4. 交通规则与信号灯: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遵守交通信号灯的重要性,强调安全意识。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简易交通信号灯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交通信号灯知识。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交通信号灯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交通信号灯的基本构成和颜色含义。
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
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交通信号灯的色灯意义及其对应的交通规则。
3. 学生能够了解交通信号灯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交通信号灯的工作过程。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培养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安全的意识,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观念。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交通参与者的角色和责任。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交通安全知识的理解有限。
教学要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交通信号灯的基本概念- 信号灯的组成与功能- 交通信号灯的种类及特点2. 交通信号灯的工作原理- 信号灯的控制方式- 信号灯变化规律及原理3. 交通信号灯的色灯意义-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的含义- 闯红灯的危害及后果4. 交通规则与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与交通规则的关系- 不同场景下的交通信号灯应用5. 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意识培养- 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6. 实践活动- 观察和分析学校周边的交通信号灯- 设计简单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交通信号灯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交通信号灯的工作原理第三课时:交通信号灯的色灯意义第四课时:交通规则与信号灯第五课时:交通安全教育第六课时:实践活动教材章节:《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红绿灯的秘密》。
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报告
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颜色信号指示道路的交通流量,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交通的安全和高效。
本报告旨在探讨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原则、信号灯的种类、信号灯控制算法以及未来交通信号灯发展的趋势。
二、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原则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可视性:信号灯要能够清晰地展示给司机和行人,避免出现盲点或被遮挡的情况。
2. 易识别性:信号灯的颜色和形状应该简明易懂,让用户可以迅速理解所传达的信息。
3. 一致性:不同的信号灯应该保持一致的设计风格,避免混淆和误解。
4. 合理性:信号灯的时长和配时需要根据道路流量和交通状况进行合理分配,既可以确保交通的畅通,又避免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三、交通信号灯的种类交通信号灯的种类主要包括三色交通灯、直行箭头交通灯、左转箭头交通灯和倒计时交通灯等。
3.1 三色交通灯三色交通灯包括红灯、黄灯和绿灯,分别表示停车、准备起步和通行。
3.2 直行箭头交通灯直行箭头交通灯用于控制直行车辆的通行,可以与三色交通灯配合使用,增加交通效率。
3.3 左转箭头交通灯左转箭头交通灯用于控制左转车辆的通行,可以与三色交通灯或直行箭头交通灯配合使用。
3.4 倒计时交通灯倒计时交通灯通过数字显示剩余时间,告知驾驶员和行人可以通过的时间,增加通行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四、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算法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算法主要包括固定时间控制、感应控制和自适应控制。
4.1 固定时间控制固定时间控制是最简单的控制算法,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特点预先设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改变信号状态。
然而,这种算法无法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进行调整,容易造成拥堵或资源浪费。
4.2 感应控制感应控制利用传感器监测交通流量和环境状况,并根据实时数据调整信号灯的配时。
这种算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高通行效率,但对于复杂的交叉口和高峰时段的交通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数电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
数电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特别是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2. 使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灯的工作原理,并将其与数字电路设计相结合;3. 帮助学生理解交通信号灯时序控制的基本逻辑,并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时序电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数字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知识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所做的贡献。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性,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重点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包括逻辑门、逻辑函数及其简化方法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交通信号灯工作原理介绍:分析交通信号灯的红、黄、绿三灯的控制逻辑,讲解时序控制的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第二章 时序逻辑电路3. 数字电路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数字电路设计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字电路设计软件及其应用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操作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回顾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介绍交通信号灯工作原理;2. 第二周:讲解数字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电路设计;3. 第三周: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设计并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4. 第四周:验收成果,总结评价。
交通灯黄灯闪烁课程设计
交通灯黄灯闪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交通灯黄灯闪烁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学生掌握交通灯黄灯闪烁的相关法规和安全知识;3. 学生了解黄灯闪烁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交通场景中黄灯闪烁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交通法规和常识,设计简单的黄灯闪烁控制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2. 学生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3.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交通安全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交通安全教育课程,旨在通过黄灯闪烁现象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交通灯黄灯闪烁原理:介绍黄灯闪烁的基本电路原理,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黄灯闪烁的工作机制。
- 教材章节:《交通安全》第四章第二节“交通信号灯的工作原理”2. 交通法规与黄灯闪烁:讲解黄灯闪烁在交通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交通安全》第五章第一节“交通信号灯的法规规定”3. 黄灯闪烁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分析黄灯闪烁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交通安全》第四章第三节“交通信号灯的功能和作用”4. 实际案例分析:选取典型黄灯闪烁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 教材章节:《交通安全》第六章“交通安全案例分析”5. 小组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课程设计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在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交通信号灯工作原理,了解信号灯控制逻辑和时序关系。
3.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相关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实现交通信号灯的自动切换。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连接和调试PLC控制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在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性,激发对自动化技术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能够在课程实践中,体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学生能够关注交通安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应用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理解PLC在工业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2. 交通信号灯原理:讲解交通信号灯的工作原理、控制逻辑及时序关系,分析教材中相关实例,使学生掌握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3. PLC编程软件操作:教授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程序输入、调试和下载等操作,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学会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4. 传感器与执行器:介绍常用的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和执行器(如继电器、电磁阀等),并讲解其在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交通灯课程设计
交通灯课程设计交通安全一直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引导儿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和遵守交通规则,成为了教育领域和家庭教育的一大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针对小学生开设了交通灯课程,帮助他们全面了解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一、课程目标及基本内容此交通灯课程设计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全面掌握交通信号规则和交通安全常识,建立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负责。
1. 交通信号灯的功能——红绿灯、行人指示灯的含义及使用方法。
2. 如何过马路——过马路时应当如何看管交通信号灯,如何判断车辆行驶初始,以及交通信号变化时如何快速反应。
3. 确定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含义——学习并理解各类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含义,以及这些标志和标线对交通安全的作用。
4. 至迟上学的安全策略——如何在学校到上学途中最大程度地提高交通安全保障,让孩子能够安全到达学校。
二、学习策略本课程设计实施时,将会运用提高性和多元学习策略,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从了解和体验上加深对交通安全的认知,以便这些知识在实际情况中派上用场。
以下是主要的学习策略:1. 视听体验活动: 看交通信号灯变化和解释其含义,听取交通安全常识讲座,并亲身做出交通骑车经历以及在公共场合定制各种交通标志活动。
2. 讲解与模拟练习: 学生将通过直接参与学习类似现实情况复杂的交通场景模拟,学习制定和执行交通规则和对应行为。
3. 创意互动: 以创意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比如通过绘画、写作、表演,团队协作等,让孩子在互动中加深对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标志的理解。
三、评估方法为了开展有效的交通灯课程设计,我将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来检测孩子对课程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1.知识测验:通过关键的交通知识测试来检测孩子是否掌握了新知识。
2. 直接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学生在交通场景模拟中的表现,以及在教育学习场景中交通规则的表现。
3. 交通行为模拟评估:该方法通过观察孩子在现实交通场景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检查其对规则和标志的正确理解,并对其行为加以评估和总结。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引言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是城市交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交通信号灯控制可以提高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确保交通安全。
本文将以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为题,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二、系统需求分析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控制路口交通信号灯的开关以及信号灯的亮灭时长。
系统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够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以实现最优的交通流控制;2. 能够监测交通信号灯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报警;3. 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或本地操作对信号灯进行手动调整;4. 具备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能够对交通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信号灯控制器、传感器、通信模块和显示屏等组成部分。
信号灯控制器负责控制信号灯的开关和时长,传感器用于检测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通信模块用于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显示屏用于显示交通信号和系统状态。
2. 软件设计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信号灯控制算法、故障检测和报警系统以及数据存储和分析模块。
信号灯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自动调整信号灯的开关和时长,以实现最优的交通流控制。
故障检测和报警系统能够监测信号灯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报警。
数据存储和分析模块用于对交通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四、系统实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实施包括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系统的运行和监控以及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在系统安装和调试阶段,需要将硬件设备安装到路口,并进行相应的连接和配置;在系统运行和监控阶段,需要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在数据存储和分析阶段,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生成相关的报表和图表。
五、系统评估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评估主要包括系统的性能评估和应用效果评估。
系统的性能评估主要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响应时间等指标的评估;应用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交通流量的变化、道路通行效率的提高以及交通事故的减少等指标的评估。
模拟红绿交通灯课程设计
模拟红绿交通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交通信号灯的工作原理、交通规则等相关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并模拟红绿交通灯的工作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的意识。
通过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分析,明确课程目标,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介绍红绿交通灯的起源、工作原理和交通规则。
2.交通信号灯的设计:讲解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原则、电路图和组件。
3.交通信号灯的模拟: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模拟软件进行红绿交通灯的模拟设计。
4.交通规则与安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将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调整,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课程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讲解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和交通规则。
2.讨论法:学生讨论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和模拟方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交通信号灯的模拟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进行实验。
通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红绿灯课程设计
红绿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红绿灯的设置意义及其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描述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规律,掌握基本的交通法规知识。
3. 学生了解交通工具在通过红绿灯时的行为规范,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交通场景,正确判断何时应停车、何时可以通行。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针对交通信号灯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共同解决交通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养成文明交通的良好习惯。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明白遵守交通规则对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性。
3. 通过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特点,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主题,结合实际交通场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交通信号灯知识,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小学安全教育》教材中“交通安全”章节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具体安排如下:1. 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原理:讲解交通信号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红绿灯的重要性。
2. 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规律:详细介绍红绿灯的变换顺序、时间,以及各种信号灯所代表的含义。
3. 交通法规知识:讲解与交通信号灯相关的法规,如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在通过红绿灯时的行为规范。
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遵守交通信号灯的重要性。
5. 交通信号灯的改进与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交通信号灯,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
plc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
plc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2. 学生能掌握交通信号灯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交通信号灯控制流程中的逻辑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基本的编程操作,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PLC交通信号灯控制模型。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交通信号灯控制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的兴趣,增强对PLC技术应用的认知。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PLC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需要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的针对性。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 交通信号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交通信号灯控制逻辑- PLC编程基础与指令系统2. 实践操作:-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交通信号灯控制程序编写- 简易PLC交通信号灯控制模型搭建- 故障排查与调试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认识交通信号灯系统- 第二课时:学习交通信号灯控制逻辑,了解PLC编程基础- 第三课时:PLC编程软件操作教学,编写简单控制程序- 第四课时:小组合作搭建简易PLC交通信号灯控制模型- 第五课时:模型调试与故障排查,优化控制程序4. 教材章节:- 教材第四章:PLC原理与应用- 教材第五章:PLC编程与控制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以教材为依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红绿灯课程设计
小学 红绿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红绿灯的基本概念,掌握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及其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
2. 学生能描述红绿灯的运作原理,了解不同道路情况下红绿灯的使用规则。
3. 学生认识交通标志和标线,了解它们与红绿灯之间的关联。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交通场景,判断红绿灯的使用是否恰当。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交通信号灯系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改善交通安全的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2. 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观念,认识到红绿灯在保障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维护交通秩序做出贡献。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为目的。
学生特点: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交通安全已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认识。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红绿灯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介绍红绿灯的定义、功能及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 分析红绿灯对维护交通秩序的作用。
2. 交通信号灯的运作原理与使用规则- 讲解红绿灯的运作原理,如信号灯的变换规律、时间控制等。
- 学习不同道路情况下红绿灯的使用规则,如交叉路口、人行横道等。
3. 交通标志和标线- 识别常见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 探讨交通标志和标线与红绿灯之间的关联。
4. 实践活动- 观察和分析实际交通场景,判断红绿灯使用是否恰当。
- 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交通信号灯系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必备5篇)
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篇1正常红绿灯运行分有四个模式1.南北方向绿灯通行,东西方向红灯2.南北方向黄灯通行,东西方向红灯3.东西方向绿灯通行,南北方向红灯4.东西方向黄灯通行,南北方向红灯5.执行第一步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篇2本设计主要是介绍了单片机控制下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其各功能模块做了详细介绍,其主要功能和指标如下:东西、南北两干道交于十字路口,各干道有一组红、绿、黄三个指示灯,指挥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南北方向为主干道,通行时间为12秒;东西方向为支干道,通行时间为9秒。
通行时间最后3秒,绿灯灭,黄灯闪烁,黄灯闪烁完毕变更通行车道。
通行时间由数字显示器显示。
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篇3状态1:南北方向绿灯通行12秒,东西红灯禁止通行15秒,分别倒计时;状态2:南北方向黄灯提醒3秒,东西继续红灯倒计时;状态3:东西方向绿灯通行9秒,南北方向禁止通行12秒;状态4:东西方向黄灯提醒3秒,南北继续红灯倒计时;状态5:执行状态1,反复循环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篇4记住这个点就可以设计软件了。
首先要有时间基础,倒计时从哪来呢?1,延时通过死循环卡主软件的运行来达到延时效果,程序执行效率极低,不可取。
2,定时通过定时器产生时基。
软件设置50ms产生一次定时中断,在中断执行函数中做计数。
50ms执行一次中断函数,通过one_sec_flag累加到20判断时间过去了一秒。
设置一秒标志位scan_flag置一。
在主函数while循环里判断标志位,如果是1,则倒计时计数值减一,即完成了倒计时的软件设计思路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篇5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交通灯控制系统利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核心元件,实现了通过信号灯对路面状况的智能控制。
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路口堵塞、车辆停车等待时间不合理、急车强通等问题。
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实时性好、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1、课程设计目的⑴培养学生的数字电路的设计能力。
⑵掌握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组装和调试方法。
2、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⑴设计一个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电路,要求:①主干道和支干道交替放行,主干道车流量大,每次放行30S,支车道流量小,每次放行20S。
②每次绿灯变红灯时,黄灯先亮5S,此时原红灯不变。
③用十进制数字显示放行及等待时间。
⑵用SSI和MSI器件组成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并在DICE-3实验箱上进行组装和调试。
⑶画出各单元电路图,整机逻辑框图和逻辑电路,写出设计实验总结报告。
3、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原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灯指挥着行人和各种车辆的安全通行,示意图如下,有一个主干道和一个支干道,每边都设置了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可以通行,在绿灯变红灯时先要求黄灯亮几秒钟,各方向车辆都停止通行。
要实现上述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应有主控制器、计数器、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时器、8421BCD译码器和数码显示器、信号灯译码驱动器几部分电路组成,整机电路原理框图如实训图2⑴时钟信号发生器(秒信号发生器)数字系统是靠时钟信号来工作的,是主控制器和计时器的工作信号,获得脉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多谐振荡器直接产生,另外是利用整形电路将其它周期性波形转换成矩形脉冲,多谐振荡器的电路有多种形式,RC环形多谐振荡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CMOS多谐振荡器,秒信号发生器等。
在此我们提供了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参考电路。
要获得周期为1秒的矩形波,运用公式T=0.7(R1+2R2)C1合理电阻和电容的值取C1=0.01μF,则R1+2R2=?⑵主控制器十字路口车辆通行有如下时序图:①开始设主干道通行(主绿亮)支干道不通行(支红亮)持续时间30S;②30S后,主干道停车,支干道仍不通行,这种情况下主黄与支红亮,持续时间5S;③5S后,主干道不通行,支干道通行,这种情况下主红与支绿亮,持续时间20S;④20S后,主干道仍不通行,支干道停车,这种情况下主红与支黄灯亮,持续时间5S,5S后又回到第一种情况,如此循环反复。
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2篇
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2篇第一篇: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交通灯是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着道路交通顺畅、安全。
因此,学生必须了解交通灯的作用和规则,遵守交通信号。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灯的作用和作用原理;2.掌握常见的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形状和指示意义;3.正确识别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信号;4. 能够遵守交通信号的规则并正确行车。
三、教学内容1. 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和作用原理交通信号灯是交通管理的一种手段。
它通过变化的颜色、形状、光线等方式来指示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行动。
交通信号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灯组中红、黄、绿三个小灯的强弱、亮灭来表示不同的指示信息。
2. 常见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形状和指示意义交通信号灯有红色、黄色、绿色三种颜色,形状不外乎红圆形、黄方形、绿箭头、绿人形和黄绿叉状。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黄灯表示减速行进,绿灯表示可以通行。
3. 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信号识别和遵守规则学生通过交通灯对不同颜色的轮廓,分辨出交通灯的颜色,并明确交通灯代表的行车意义。
从而正确地遵守交通信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和演示通过讲授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形状、颜色和指示信号等知识,使学生可以了解和正确理解交通信号灯的信息。
通过演示场景,播放短片等方式,模拟实际交通场景使学生将学习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
2. 情景教学在模拟市区交通道路,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参与道路交通,通过模拟交通广场、人行横道等不同路况环境,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技巧。
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交通信号灯的概念及作用原理。
1. 什么是交通信号灯?2. 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3. 交通信号灯的分类。
第二课时:交通信号灯的形状、颜色及指示意义。
1. 交通信号灯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解释和分类。
2. 交通信号灯对应不同的指示意义。
第三课时:交通信号灯的识别和遵守规则。
1. 认识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报告
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报告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交通信号灯成为了城市交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交通信号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于城市交通管理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通信号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3.学习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交通信号灯系统;4.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于城市交通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交通信号灯基本原理:讲解电路原理、控制方式等;2. 交通信号灯类型及应用:讲解不同类型信号灯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3. 交通信号灯系统设计:讲解如何根据道路情况和车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4. 实践操作:使用Arduino等开发板进行实际搭建并调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搭建交通信号灯系统并进行调试;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加深学生对于交通信号灯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交通信号灯原理及应用》(张三等编著);2. 《Arduino编程从入门到实践》(韩顺平著)。
六、实验器材及软件1. Arduino开发板;2. 交通信号灯模块;3. LED灯;4. 杜邦线等相关配件;5. Arduino IDE开发环境。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交通信号灯基本原理第二周:交通信号灯类型及应用第三周:交通信号灯系统设计第四周至第六周:实践操作八、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2. 实际操作成果评分;3. 课堂参与度评分。
九、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城市交通管理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交通灯课程设计
交通灯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管理中重要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之一,其作用是指示行人和机动车辆何时通行、何时停止,标明交通流的方向,保障交通安全。
本课程旨在通过交通灯的特点、种类以及运行原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交通灯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灯的种类、特点及运行原理;2.掌握安全文明出行的基本要求;3.能正确使用交通信号灯,培养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4.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做到自我保护与他人安全;5.鼓励学生加强交通安全宣传、积极参与交通安全活动。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时间:5个课时第一课时:交通灯的种类及作用1.交通灯的定义和作用2.不同颜色交通灯的含义和用途3.交通灯的种类及其区别4.交通灯的标志和标识第二课时:交通灯的运行原理1.交通灯电路结构及其原理2.交通信号控制器的原理和功能3.交通灯故障排除方法第三课时:交通灯的操作方法1.行人横道信号灯的使用方法2.机动车道信号灯的使用方法3.学生自主设计交通场景,进行模拟操作第四课时:交通安全意识教育1.解析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安全文明出行基本要求2.介绍常见且致命的交通安全隐患3.让学生探讨应对不同交通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第五课时:交通安全活动体验1.学生参加交通安全宣传活动2.学生参观交通控制中心,了解交通设施的科技创新和管理现状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竞赛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解、实物演示、模拟操作、互动讨论、现场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以学生实际操作的表现、交通意识的提升、交通安全活动的参与度、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竞赛的成绩等多个方面作为评估标准。
为确保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宣传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期实现交通安全教育的全方位覆盖与促进。
交通灯课程设计 《交通信号灯》教案(3篇)
交通灯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教案(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作者爱岗的小编燕子帮大家分享的3篇交通灯课程设计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交通信号灯》教案篇一活动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标志的需要越来越多了,这一方面对幼儿也是很重要的。
这是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交通标志的认识和交通规则的提高可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1. 认识目标:认识交通标志的作用,并学习相关词语。
2. 技能目标;激发幼儿对各种交通标志的兴趣,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达。
3. 情感目标:增强交通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幼儿了解各种交通标志的用处,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激发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兴趣。
活动准备1. 图片。
(红绿灯,斑马线)2. 材料:白纸,彩纸。
3. 过马路视频或图片。
4. 教师自制红绿灯。
5. 儿歌《交通灯》挂图。
活动过程一。
基本环节:[一]导入部分。
1.用过马路的视频或图片引入。
2.围绕视频或图片提问,引入交通安全标志。
[二]展开部分。
1. 出示红绿灯图片,请幼儿自由发言,说一说红绿灯的作用。
教师提问:“小朋友爱那里看过红红绿灯?它有什么作用?”2. 教师念一遍儿歌《交通灯》。
3. 在室内布置十字口场景,请幼儿表演过马路,以加深幼儿对红绿灯的'理解。
4. 请幼儿观察挂图,并说出图片内容。
5. 请幼儿画一画绿灯,红灯,黄灯,一边画一边说一说它们的用处。
6. 老师请幼儿跟着自己读几遍儿歌《交通灯》。
二.结束部分。
1. 教师小结:红红绿灯时交通标志,红灯时让人,车停止前进的,绿灯是让人,车继续前进的。
有了红绿灯,人车行走就有秩序了。
斑马线,过街天桥是人们安全过马路的地方。
2. 展开幼儿的作品,并即兴表演。
三.延伸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过马路,进行实地感受。
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3)一、交通信号灯的设计目的以及要求 (3)二.交通信号灯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 (3)三、主控制器 (5)3.1 74LS90引脚排列图与逻辑图 (5)3.2 74LS90的功能表及引脚功能. (6)四、计数器 (8)4.1计数器的作用 (9)4.2计数器的工作情况 (9)4.3控制信号灯的译码电路的真值表 (11)4.4秒信号产生电路 (12)五.译码显示电路 (14)5.1译码显示电路连接图 (14)5.2 CD4511译码器 (14)六.交通灯总体框图 (16)七.组装和调试过程 (16)总结 (17)参考文献摘要: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
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当前,大量的信号灯电路正向着数字化、小功率、多样化、方便人、车、路三者关系的协调,多值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有许多设计工作者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设计了许多方案,而大多数都为交通指挥灯,本电路也正是基于前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全部有数字电路组成,比较以前的方案更为精确。
关键词:控制器计数器信号灯译码电路引言黄色信号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深造,在大发明家爱迪生为董事长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
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红灯而正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
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
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
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指挥信号家族,遍及全世界陆、海、空交通领域了。
中国最早的马路红绿灯,是于1908年出现在上海的英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摘要: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有序、安全、快速运行的重要保障,而保障交通信号灯正常工作就成了保障交通有序、安全、快速运行的关键。
为此,设计交通灯控制电路,配以七段共阴极数码管显示时间的显示模块,交通灯显示模块,调时模块,实现根据实际车流量通过设置红、绿灯燃亮时间以及双位数码管显示倒计时,三种颜色灯交替点亮以及紧急情况下的中断处理功能。
本系统性价比高,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功能全面。
关键词:计数器;交通灯;控制电路AbstractTraffic lights in urban traffic in an orderly, safe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fast running, and the protection of traffic lights to protect the normal work of the traffic has becomeorderly, safe, fast running key. To this end, the use of single-chip device designed as the central traffic light control circuit, with a total of cathode seventh time the digital display module, the traffic light display module, transfer module, crystal oscillator circuit, reset circuit and chip set red, green and double-time to kindle a digital countdown display, The turn of the three colors of lights and emergency lighting in case of interruption of processing. The system cost-effective, practical, simple, full-featured.Key words: counter;traffic light;control circuit目录摘要--------------------------------------------------------------------1 ABSTRACT------------------------------------------------------------------2第1章交通信号灯的设计目的以及要求----------------------------------4第2章设计原理分析----------------------------------------------------6第3章主控制器--------------------------------------------------------9第4章计数器------------------------------------------------------244.1计数器的作用-------------------------------------------------244.2 计数器的工作情况----------------------------------------------274.3控制信号灯的译码电路的真值表--------------------------------------4.4置数电路-----------------------------------------------------------4.5状态译码电路-------------------------------------------------第5章译码显示电路----------------------------------------------------315.1共阴极LED七段数码管-----------------------------------------315.2CD4511译码器-----------------------------------------------------31第6章555振荡器构成的秒脉冲电路-------------------------------------336.1 555 定时器的引脚--------------------------------------------6.2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6.3 555 定时器工作原理---------------------------------------------第七章程序设计-----------------------------------------------------------34第八章组装和调试过程---------------------------------------------------36第九章总结------------------------------------------------------------------参考文献-----------------------------------------------------------------36附录1 程序----------------------------------------------------37附录 2 交通灯信号灯控制总体框图-------------------------------第一章、交通信号灯的设计目的以及要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指挥着行人和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
实现红绿灯的自动指挥是城市交通自动化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利用数字路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要求。
1.掌握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一个大的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2.运用数字电路理论知识自行设计并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小型数字系统。
通过系统设计、电路安排与调试、写设计论文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应用水平;3.学会用中规模器件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系统,并熟悉常用中规模器件的用法。
4.学会按照电路图在面包板上合理布局使各器件在系统中的连线更简单,清晰;5.掌握连接实物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系统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6.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7.主干道的通行时间长于支干道的通行时间;8.每次由绿灯变为红灯或由红灯变为绿灯的前5秒四个路口要亮黄灯以提示过往车辆及行人注意路灯变化,安全通行;9.设计正计时30s、20s计时数码实现电路,要求每秒钟改变一次数字;第二章、设计原理分析1、首先了解实际交通灯的变化情况和规律。
假设一个十字路口如上图所以,为东南西北走向。
初始状态0为东西南北都红灯亮。
然后转状态1东西绿灯通车,南北红灯亮。
过一段时间后,转状态2,东西绿灯灭,黄灯闪几下,南北还是红灯。
再转状态3,南北绿灯通车,东西红灯亮。
过一段时间后转状态4,南北绿灯灭,闪几个黄灯,东西还是为红灯亮,一段时间后,又循环至状态1。
列出交通信号灯的状态表如下:(其中,1代表灯亮,0代表灯灭)2、对于交通信号灯来说,应该有东西南北共四组灯,但由于同一道上的两组的信号灯的显示情况是相同的,所以只要用两组就行了,因此,采用单片机内部的I/O口上的P1口中的6个引脚即可来控制6个信号灯。
3、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来模拟交通信号灯的管理。
每延时一段时间,灯的显示情况都会按交通灯的显示规律进行状态转换。
4、通过延时时间送显,可以在原有的交通信号灯系统的基础上,增添其倒计时间的显示功能,实现其功能的扩展。
第三章、主控制器3.1 74LS90引脚排列图与逻辑图十字路口车辆运行情况只有4种可能,实现这4个状态的电路,可用两个触发器构成,也可用一个二-十进制计数器或二进制计数器构成。
我采用二-十进制计数器74LS90实现。
采用反馈归零法构成4进制计数器,即可从输出端Q B Q A得到所要求的4个状态。
图4-1 74LS90管脚排列图,逻辑图如图所示。
为以后叙述方便,设X1=Q B,X0=Q A。
74LS90计数器是一种中规模二一五进制计数器,管脚引线如图3.6-1,功能表如表3.6-1所示。
表3.6-1 7490功能表A.将输出Q A与输入B相接,构成8421BCD码计数器;B.将输出Q D与输入A相接,构成5421BCD码计数器;C.表中H为高电平、L为低电平、×为不定状态。
74LS90逻辑电路图如图3.6-1所示,它由四个主从JK触发器和一些附加门电路组成,整个电路可分两部分,其中F A触发器构成一位二进制计数器;F D、F C、F B构成异步五进制计数器,在74LS90计数器电路中,设有专用置“0”端RR2和置位(置“9”)端S1、S2。
1、74LS90具有如下的五种基本工作方式:(1)五分频:即由F D、F C、和F B组成的异步五进制计数器工作方式。
(2)十分频(8421码):将Q A与CK2联接,可构成8421码十分频电路。
(3)六分频:在十分频(8421码)的基础上,将Q B端接R1,Q C端接R2。
其计数顺序为000~101,当第六个脉冲作用后,出现状态Q C Q B Q A=110,利用Q B Q C=11反馈到R1和R2的方式使电路置“0”。
(4)九分频:Q A→R1、Q D→R2,构成原理同六分频。
(5)十分频(5421码):将五进制计数器的输出端Q D接二进制计数器的脉冲输入端CK1,即可构成5421码十分频工作方式。
此外,据功能表可知,构成上述五种工作方式时,S1、S2端最少应有一端接地;构成五分频和十分频时,R1、R2端亦必须有一端接地。
第四章、计数器4.1计数器的作用计数器的作用有二:一是根据主干道和支干道车辆运行时间以及黄灯切换时间的要求,进行30s、20s、5s 3种方式的计数;二是向主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主控制器根据状态转换信号进行状态转换。
4.2计数器的工作情况计数器除需要秒脉冲作时钟信号外,还应受主控制器的状态控制。
计数器的工作情况为:计数器在主控制器进入状态S0时开始60s计数;30s后产生归零脉冲,并向主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使计数器归零,主控制器进入状态S1,计数器开始5s计数;5s后又产生归零脉冲,并向主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使计数器归零,主控制器进入状态S2,计数器开始20s计数;20s后也产生归零脉冲,并向主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使计数器归零,主控制器进入状态S3,计数器又开始5s计数;5s后同样产生归零脉冲,并向主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使计数器归零,主控制器回到状态S0,开始新一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