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后期备考复习建议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1 高考前一周化学复习策略和应考技巧

2018届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1 高考前一周化学复习策略和应考技巧

高考即将到来,在后期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复习并在高考时发挥最佳水平呢?第一,考前应回归课本和错题笔记,对基础知识查缺补漏,尤其要对自己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留意,如:熟记酸碱盐溶解性、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及每一主族元素、金属活动顺序表、电解时离子放电顺序、以及电解的四种基本类型等;第二,温习重要的基本规律及题型应用范例,巩固重要的解题技巧。

如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理论、电离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基本题型、典型范例、近几年高考题型变化趋势,重要元素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规律、重要的化学反应等,尤其对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热点物质,如氯气、次氯酸(盐)、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钠、过氧化钠等的性质、制法、有关题型等,应重点复习;第三,在最后的冲刺中,不要再做难题、新题,把精力用在清理和回顾上,因为现在是巩固成果、提高自信的时候了。

高三我们已经做了足够多的题目,有些题目甚至已经做过几遍了,这时只要做好归纳总结的工作,温错而知新,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将过去重要模拟考试的试卷认真看一看,重点看当时教师评讲记录和自己对重要题目的错误反思,并由此及彼地纵横联系,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读书先是由薄变厚,现在应该是由厚变薄,我们掌握的题目先是由少变多,现在该是由多变少的时候了。

我们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整理、打包分成若干类,使知识、题型主线清晰起来,这才算是完美的收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脑轻松起来,亮堂起来;第四,考前几天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预防疾病、调整心态、做好考前各项准备工作。

在高考之前,考生都是身经百战,应该已经积累了不少考试经验,要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在高考时派上用场。

考前要进一步熟悉考试规则(尤其注意与往年不同的变化),充分做好考试用品的准备工作,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充分休息和合理饮食,但不宜打乱平常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忙而不乱、外松内紧。

高考理综化学的复习技巧总结

高考理综化学的复习技巧总结

高考理综化学的复习技巧总结第1篇:高考理综化学的复习技巧总结1.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

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

强化记忆,为高考取胜做好基础保*。

2.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

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理解,有针对*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

广东卷化学考题风格是考核基础重视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干知识上。

这二十几天要高度重视选择题训练,稳拿基础分;四个大题中力争有机题、原理化学反应题不失分,重视实验能力、新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训练。

实验探究和基本计算能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地方,在最后的阶段可重点做几个实验(如摩尔盐的制备、物质分离、离子检验、食学习方法醋总*量的测定),全程完成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答好实验题。

3.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

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

学会把握时间,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

特别是多练中等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高考理综化学的复习技巧1。

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

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

强化记忆,为高考取胜做好基础保*。

2。

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

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理解,有针对*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及备考经验(20190927182336)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及备考经验(20190927182336)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及备考经验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已经开始,复习进度大致相同,不少考生进入一轮复习的后阶段,会感到困难重重,问题越来越多,因为总结归纳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综合性越来越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顺利通过一模检测,取得优异成绩,直接影响二模,直至高考。

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总结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希望能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立足教材,吃透知识点
从现有的一轮复习资料看,知识点是全面的,所以吃透知识点的关键不是资料,而是学生自己。

在考试中,由于能力的要求会将知识点进行变体,提供变体的信息,就容易导致考试无法应对,造成失分的现象。

究其原因,考生在复习中习惯进行死记硬背式学习,不喜欢自己进行思考。

不注重知识点的内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须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建议考生回归课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全部熟读吃透,力求扎实掌握。

在复习中能够认真理解和透彻领悟知识点的内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

2018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2018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一、专题综合复习
化学实验(定性、定量) 化学计量(化学计算、物质分类) 化学反应与能量(包括电能、热能、氧化还原反应) 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 平衡) 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离子的 关系) 元素化合物(常见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工业流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
有 机 化 学 复 习 核 心 体 系

◆ ◆ ◆
有机化学式的确定、分类和命名
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应用

有机反应类型 有机物的转化、推断和合成
有机化学中的实验
◆ ◆
二、难点突破 针对化学实验
(2013.26 2014.10、28 2015.12、13、28
2016.9、26 2017.9、26)
⑶正极反应
酸性溶液中: O2 + 4H+ + 4e- = 2H2O 碱性溶液中: O2 + 2H2O + 4e- = 4OH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O2 + 4e- = 2O2熔融碳酸盐电解质: O2 + 2CO2 + 4e- = 2CO32-
(4)负极反应式书写
①写出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标
2018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2018.2
近年高考特点
注重双基
更注重能力
不考知识储备
考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选拔学习水平高的人
高考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 力:一方面是学生已经具备 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学 生可能具有的潜在的学习能 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通过对主 干知识的运用来进行考查。运 用体现在在现有知识背景下面 对新情境、新问题进行归纳、 演绎、分析、综合等方面。

2018届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2018届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学科特点与研究方法”、 “学习能力”——明确为 什么这样考
研究 什么
7. 研究学生 明确学生哪里丢分, 为什么 丢分,明确备考重点
5. 研究《试题分析》 与“试题评价”——理 解命题人与评价专家的 想法,预测明年可能会 怎样考 8.研究教学方法—— 明确怎么抓落实、提 效益、多得分
6.研究教材——深入 挖掘课本中的重要案 例,将课本原型知识 模型化
调布局 克难点
全面推进 2017年
打基础 抓施工
增加使用全国卷的省份
2016年
一点四面
一纲多卷:26省份完成命题格局调整 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 修订考试大纲
6
明确几点 指导工作方向
高考改革历程
按照《实施意见》部署,我国高考改革2014年“拿图纸、出方案”,制 订了高考内容改革规划和分省命题省份使用全国卷的调整方案。 2015年“打基础、抓施工”,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并顺利实现7个省份使用全 国卷的平稳过渡。 2016年迈入“调布局、克难点”的关口,科学实行“一纲多卷”,平稳完 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通过加强法治化建 设强化考试管理和秩序,进一步提升了全国高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好高考 “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并通过修订考试大纲、 改进评分方式及评卷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措施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可 持续性,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7
5
明确几点 指导工作方向
高考改革历程
《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扎实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助力提高教育质量》 拿图纸 出方案 《高考改革与核心素养》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最新2018】高考化学复习五大技巧-精选word文档 (2页)

【最新2018】高考化学复习五大技巧-精选word文档 (2页)

【最新2018】高考化学复习五大技巧-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化学复习五大技巧一、认真研读“考纲考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不能随意地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这一点在第二轮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第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不能在“深”“难”“偏”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和失去自信心。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高考完后感觉在复习中做了很多“无用功”;也有人感觉,容易的题反而丢分了。

其原因是考纲研究不够,解题后的反思太少。

做高考试题的目的一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在二轮复习时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比,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通过对近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二、规范训练,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科学有效的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包括选择题、无机综合推断、有机合成与推断、化学实验、化学反应原理等。

通过训练,以便总结各类试题的解题要点、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

二轮复习,训练很多,但要限时限量,规范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训练的习题要精选,训练更要规范。

三、注意纠错,培养习惯及时地纠错反思,减少失误。

纠错反思是有效复习环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建议大家建立错题本,主动地收集自己的答题错误,研究透彻,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点在各道试题上的具体运用。

根据错题和自己的弱点,回归课本,要加强对主干知识,尤其是感觉零碎的知识进行整体化、系统化。

比如复习铁元素,我们可以从铁单质到铁的氧化物,再到它的一些盐加以总结,具体如Fe3+的性质,一是水溶液的酸性;二是氧化性;三是可以和KSCN络合。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备考复习策略及命题趋势分析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备考复习策略及命题趋势分析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备考复习策略及命题趋势分析2018年3月一、对全国化学高考Ⅱ卷的反思(一)2017全国化学Ⅱ试卷整体认识与往年相比,理综化学部分最大的变化是选做题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删掉了选修二),其他题型与之前相比基本相同,但细节上仍存在一些变化,贯彻了新大纲的思想,难度略有上升。

1.试卷整体结构从试卷结构来看,化学卷依然是7+4形式,即7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包括选做题),总分100分。

涉及知识覆盖了人教版两本必修和三本选修的内容(其中,选修4为必考内容;选修3、选修5为二选一)。

整体回归基础,选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比较今年与往年的试卷主干知识分布(见下表)不难发现,各知识点占比呈平衡之势。

必做题中,实验综合、化学反应原理、化工流程和元素化合物仍然是占分最多的3个部分。

尤其是综合了反应原理、元素化学、实验操作的“滴定”在今年考查力度较大。

选做题中的物质结构题和有机推断题都在以往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

整体来看,2017年理综化学卷保持了往年的命题风格,知识点基本覆盖了主干内容。

并且突出体现了化学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强调了化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2.题目特点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化学计量中的N A问题、元素周期律、有机物性质探究实验、电解池、水溶液中的平衡综合、元素化合物性质、探究实验等知识点。

总体立足平稳,重在基础,并凸显新大纲的特点。

如第7题考查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与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大纲“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

第8题属于传统题型,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思想。

第9题为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要求考生对“位-构-性”有充分的认识。

第10题以实验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性质的理解。

第11题以“电解氧化法”为背景考查电解池的基本原理。

第12题属于全国卷中比较新颖的题型,借助“物质的量分数-pH”图像考查学生对于水溶液中平衡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

2018年化学备考策略

2018年化学备考策略

2018年化学备考策略(1)理解各轮复习目标,加强复习的针对性高考化学的复习备考同高中化学学习一样,是分阶段、有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因此,高考化学复习备考也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进行“三轮复习”。

虽然,学生们每轮复习都是在教师教学指导下进行,但是,若能认识和理解每轮复习的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等,就会自觉而积极地主动学习,大幅度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第一轮复习:依据教材,夯实基础,加深理解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段约在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其主要目标是针对考点,夯实基础,加深对化学知识与原理的理解,各个击破,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还是从教材的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因此,第一轮复习应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在复习中不仅要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理清知识脉络,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与纠正,要避免复习中“只做题,不看书”或者“只看题,不做题”的现象出现。

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构建体系,加强应用第二轮复习的时间段约在2018年3月至4月,其主要目标是针对高考化学考点通过专题复习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以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自己的化学学科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因此,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轮复习则是“立体”结构。

从方法上来看,第二轮复习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重点的学习过程,这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复习的过程便是将这种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这有利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在不同问题境中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纳,是提高化学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

2018年高考化学最新备考建议

2018年高考化学最新备考建议

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建议一、复习技巧1、经常联想经过,第一轮的复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

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

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

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

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

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

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

所以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讲究方法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

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

因此,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高考理综化学学生自主复习建议

高考理综化学学生自主复习建议

高考考前理综化学学生自主复习建议一、重点题型(看看你会做哪些)(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实验安全标识、实验事故处理等)2.物质分类、类比判断(联测一)3.阿伏加德罗常数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简单离子推断5.实验基础(操作现象..、基本分离方法、实验仪器使用)..判断....结论6.化学实验的操作正误判断,误差分析7.电化学(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池、电荷守恒)8.化学平衡(图表..、图像、平衡判断、平衡移动、K计算)9.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盐类水解运用、PH计算、难溶物的溶解平衡........)10.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剂判断,氧化性强弱,配平)11.化学计算(得失电子数相等.......、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物质的量浓度涉及字母的计算)(二)物质结构试题1.元素推断、简单框图推断2.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电负性、第一电离能4.分子杂化(分子构型与VSEPR模型区别)、结构式、电子式、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5.配合物、含氧酸酸性、键能、晶格能6.氢键类型(分子间、分子内)、氢键表示(A—H…B)、氢键对物质性质影响(密度、溶解性、晶体结构、熔沸点、缔合分子)7.常见晶体(CO2、H2O、金刚石、石墨、NaCl、CaF2、CsCl、金属晶体非密置堆积、金属晶体密置堆积)7.均摊法计算化学式、原子(离子)周围配位数(三)化学实验1.猜想——验证、通过操作小结现象结论、通过实验结论推测实验操作2.通过结论进行理论解释(方程式+简单叙述)3.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4.溶液配制误差分析、定误差分析5.实验计算(元素守恒方向、Ksp计算)6.气体制备——净化——使用、性质检验——尾气处理7.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8.检查气密性、点燃可燃性气体、防止倒吸(四)有机题1.有机推断(分析分子式、判断熟悉的反应类型、已知反应分析、顺藤摸瓜各物质结构)2.官能团判断、反应类型判断3.方程式书写(醛基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等)4.同分异构体判断、书写(五)综合试题1.做题方法:将物质成分纳入框图分析2.可能会涉及大阅读量,要勾划出有用知识,要注意图中信息(比如:物质进、出)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盖斯定律、键能计算)4.电化学(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池)、电极方程式书写5.陌生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书写6.电解质溶液、平衡方面知识7.氧化还原计算(守恒法)8.可能会出现有机方面问题二、看、记、做(一)看书:实验知识、多看解释性知识(例:冰的密度为啥比水小)(二)记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有机官能团性质(三)做错题笔记、没错题笔记的要做自己资料上的错题(四)每天要保证至少做2——3个选择题;1个大题附件:书上重要知识点(仅供参考)必修一1.§1-1 安全标志、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分离名称、适用条件、操作方法)2.P16 溶液配制(仪器使用、误差分析)3.P26 溶液、胶体、浊液本质区别;氢氧化铁胶体制备;胶体性质4.P37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配套资料类容、常见产物)5.P48 铝箔加热实验现象及解释;P49 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及解释6.P56 Na2CO3与NaHCO3鉴别(分溶液与固体、离子方程式)7.P57 焰色反应操作方法、铂丝洗涤方法8.P58 氢氧化铝制备9.P59—60 几种铁的氧化物颜色;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关键要隔绝空气)10.P64—65 青铜、黄铜、钢11.P76 硅酸胶体制备;P77 资料卡片(硅酸盐组成的表示)12.P78 (最后一段)特殊功能性含硅物质;新型陶瓷13.P83—86 氯气与几种物质反应现象、产物溶于水后情况;氯水成分;新的自来水消毒剂;漂白粉;氯离子检验等(要细看)14.P88 第14题实验室制备氯气15.P90、93 SO2的生成(含硫矿物燃烧)、性质、污染;P91 硫酸的制备原理16.P91—93 NO、NO2制备、收集、污染、溶于水的计算(注意92页最下方程式)17.P94 资料卡片(防治酸雨的措施)18.P97 氮的固定;工业合成氨;喷泉实验(原理、操作方法)19.P98—99 铵盐的性质(受热、与碱反应、催化氧化);铵根离子检验;氨气制备(2种方法、干燥、收集)20.P100—102 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黑面包实验(说明浓硫酸的性质);铜与浓硫酸反应(说明浓硫酸的性质、产物检验);2个反应的方程式21.P102 金属与硝酸(方程式、相关计算)必修二1.P7、9 金属性、非金属性判断(下面注释)2.P5—9 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3.P15—16 科学探究;P18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4.P21—24 电子式;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氢化物沸点表;水的氢键5.P29 第9、10题6.P33—34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图像(坐标图,参考选修四P6);实验2—1、2—2方程式;实验2—3中和热7.P48 双氧水分解几种催化剂8.P51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9.P61 甲烷取代反应(现象及解释)10.P64 同分异构体、它们之间熔沸点关系11.P67 乙烯第一种制备方法12.P70 苯的结构特点及性质13.P73—76 方程式;酯化反应实验14.P78—82 《基本营养物质》仔细看一遍15.P88—89 金属冶炼原理;铝热反应实验16.P90—91 蒸馏实验;海带灰中碘单质实验17.P95—96 煤的干馏(化学变化);石油蒸馏(物理变化);裂化产物、方程式选修三1.P6 构造原理,电子排布式书写;P8 光谱分析;P11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2.P18—20 第一电离能;通过电离能判断最外层电子数;电负性;对角线规则3.P28—33 σ键与π键;键能、键长、键角;等电子原理4.P40—41 杂化轨道作用;VSEPR模型;分子空间构型5.P42 配合物;实验2—26.P48 缔合分子;分子间氢键与分子内氢键7.P50 溶解性规律8.P54 含氧酸酸性规律及原理解释9.P60—62 晶体与非晶体区别;晶体制备;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方法10.P64 均摊法计算化学式;金刚石晶胞11.P65—66 分子密堆积;水与冰密度;P69 常见原子晶体12.P76 资料卡片13.P79 配位数;P80 晶格能;P81 科学视野14.P86 部分选题参考资料选修四1.P4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2.P18 实验2—13.P20—23 中三个实验,两个科学探究;注意他们的方程式4.P26—27 实验2—5,实验2—65.P36 科学视野6.P49 资料——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7.P50—51 酸碱中和滴定(仪器使用方法、操作方法、误差分析)8.P57—58 盐类水解利用;P59—60 第9、10、11题9.P65—67 沉淀转化原理解释;溶度积10.P75—77 碱性干电池(方程式);铅蓄电池(充、放电方程式);燃料电池(电极方程式书写)11.P81 电解饱和食盐水12.P85 金属析氢腐蚀、吸氧腐蚀;P86 电化学防护选修五1.P17—19 蒸馏、重结晶、萃取;P19 色谱法2.P21 质谱法;P22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3.P42 科学探究;P43 科学视野4.P51 乙烯的第二种制法(实验室制乙烯)5.P52 实验3—26.P53 苯酚的两种检验方法7.P57 实验3—5 银镜反应;实验3—6 新制氢氧化铜与醛基反应8.P63 酯化反应实验;资料卡片9.P75 皂化反应10.P82 科学探究11.P88—91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12.P107—108酚醛树脂制备;实验5—113.P120(119页后)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018届高三化学后期复习备考应对策略与建议

2018届高三化学后期复习备考应对策略与建议
2018届高三化学后期复习
备考应对策略与建议
讲 座 提 纲
一、研究新时代的高考命题政策
二、落实新时代的高效备考策略
三、设计新理念题提高备考效率
一、研究新时代的高考命题新政策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高三复习 备考而言,‚彼‛即高考。认真研究高考命 题的新政策、新理念,分析高考试题设计的 新动向,关注考纲修订的新变化,反思以前 复习备考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是提高高三复 习备考针对性的关键应对策略。 1、认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2018年高考,肩负着进一步探索构建完善 ‚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 其核心点如下图:

“一体四层四翼‛从顶层设计上回答了高考 ‚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 题。教师设计高三复习课时,要在必备知识的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多下功 夫;通过加强基础性、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关键 能力和学科素养,通过增加应用性、创新性来 体现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并将立德树人的教 育方针贯穿高三复习的全过程。
(3)计算方面增加的内容:‚能正确计算化 学反应的转化率(α)‛。 ‚能利用电离平 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理解溶度积(Ksp )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等。 (4)增加‚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 (5)‚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修订为‚ 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提高了要求层 次。 解读:高三复习中要强化离子的检验,尤其 要注意常见离子在新情境(存在干扰)中的正 确检验。例如,在含有Fe3+的溶液中,如何 检验Fe2+?在含有S2O32-的溶液中,如何检验 SO42-?
(2)查阅文献: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H—H N—H N≡N 化学键 E / (kJ mol ) 436 946 391 氨分解反应[NH3(g) 1/2N2(g)+ 3/2H2(g)]的活化 能Ea1=300kJ•mol-1, 由此计算合成氨反应[1/2N2(g)+ 3/2H2(g) NH3(g)] 的活化能Ea2=_______ kJ•mol-1。 反应热(△H)等于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与 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H=Ea1-Ea2,Ea2= 300kJ•mol-1-46 kJ•mol-1=254 kJ•mol-1。

高考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后期复习策略爱学网编辑看着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高考也在一天一天的走进,但化学学科还有好多知识没有掌握怎么办?笔者认为学生在高考备考的后期首先应抓住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和能力(如下图所示)进行复习备考。

其次,是复习备考要目的、目标明确。

参考微信hfzxxxzx,学生在备考时必须明白:广东高考化学要求的是什么?核心知识是什么?化学学科能力和观念是什么?解题程序和思路是什么?答题方式和格式是什么?根据一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一模后化学增分策略和方法是:一、分析自己的增分空间选择题常考内容包括离子反应或离子共存,阿佛加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元素化合物的用途,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原电池和电解池,有机基础,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基本实验操作,平衡图像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水的电离pH的计算,选择题的复习策略等,选择题中又包括常规题、易错题、热点题,针对选择题的训练包括限时、对答案、分析错题,总结选择题的核心点和易错点。

第II卷考查的核心知识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反应现象、反应产物),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据(定性和定量),考生应针对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二、二轮专题复习的目标和实现方式明确高考要求和老师目的例如探究题专题审题方式就是先明确探究目的,再根据目的和题目提出假设,然后方案设置的提示或限制,最后进行样品处理和提示。

三、三轮复习策略1.回归基础,包括回归课本、回归考纲(核心考点)、回归笔记。

2.精练,选择适合自己难度,最接近高考质量的题目;错题分析,回顾思路,分析是知识错误还是思路错误。

3.提高得分能力(能得分——得到分)对于常考核心知识建立解题程序,例如: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结构简式——先写碳链,再写官能团,最后补H;先写无机小分子,再写有机分子。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化学方程式;第二步,考虑反应条件,不是标准大气压和25°则写条件;第三步,根据条件标出s l g,第四步,计算并写出ΔH,检查正负和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 查 目 标
四层
2017高考为何特别重要? 探索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肩 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 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 为此,要通过修订《考试大 纲》、改进评分方式及评卷 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 措施,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 可持续性,力争实现新的突 破!
核心立场
考 查 要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 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 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 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 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 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 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 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 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 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
按照《实施意见》部署,我国高考改革2014年“拿图纸、 出方案”,制订了高考内容改革规划和分省命题省份使用全国 卷的调整方案。2015年“打基础、抓施工”,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 新精神的考查,并顺利实现7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的平稳过渡。 2016年迈入“调布局、克难点”的关口,科学实行“一纲多 卷”,平稳完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 题试卷,通过加强法治化建设强化考试管理和秩序,进一步提 升了全国高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外语“一年两考”即将在我 国高考历史上首次实施;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 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好高考“为什么考”“考什 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并通过修订考试大纲、改进评 分方式及评卷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措施增强改革的整体 性和可持续性,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3.研究《考试说明》中的 “学科特点与研究方法”、 “学习能力”——明确为 什么这样考
研究 什么
7. 研究学生 明确学生哪里丢分, 为什么 丢分,明确备考重点
5. 研究《试题分析》 与“试题评价”——理 解命题人与评价专家的 想法,预测明年可能会 怎样考 8.研究教学方法—— 明确怎么抓落实、提 效益、多得分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 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 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 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 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 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 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 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 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 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 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 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 《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 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 2016年10月17日教育部网站公布2017年高考 各学科考试说明的调整,对2017年高考《考试 大纲》修订和命题改革的重要性进行了权威解 读,并对2017年乃至今后几年高考的考查目标、 考查要求进行了详细阐释,具体回答了2017高 考 “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新课程下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
策略及命题趋势
一、分析2017年化学新课标Ⅰ卷的 命题特点 二、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的策略
一、2017年化学全国课标Ⅰ卷的命题特点
1、试卷结构、题型
有效研究贯穿备考始终
1. 研究《考试说明》 2.研究高考试题——明 中的“知识内 确怎么考(高频考点、 容”——明确考什 命题方式,设问的角度 么、考多难 与方式) 4.研究考试说明与 题型示例的变化— —明确明年可能考 哪个知识点与哪种 题型不考 6.研究教材——深入 挖掘课本中的重要案 例,将课本原型知识 模型化
高考内容改革的支撑体系——大纲修订的解读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能力 目标
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 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 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 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 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 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 例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 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 L–1 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 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 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 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 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 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 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 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