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马》教学设计1(实用文本)

合集下载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8 《世说新语》二则577教学设计设计新课教学(40) 分钟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题解:陈太丘,汉朝人,字仲弓,名陈寔,曾任太丘长。

古代习惯将官员所任职的地名附在姓氏后。

“期”是约定的意思。

标题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2.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请同学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小组内四人讨论合作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4.强调重点词语。

(1)与友期.行:约定。

(2)太丘舍.去:舍弃。

(3)去后乃.至:才。

(4)门外戏.:玩耍。

(5)尊君在不.:同“否”。

(6)相委.而去:舍弃。

(7)则是无信.:信用。

(8)下车引.之:拉,牵拉。

(9)入门不顾.:回头看。

5.试着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再读文章,探究文本1.“尊君”“君”“家君”各指什么?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的“您”。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理解并赏析文:字词和句子约使学生进一步事内容及中心明确与人交,“信”的重要性,新课教学(40)分钟2.文中不陈太」友人:元方:3.你认这是(1)认求全低劣(2)i错能一)有氵四、i(2)于(5玉日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板书内容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40)分钟2.文中有几位人物? 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陈太丘:严格遵守约定,不姑息不守信的人。

(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在“想象之翼"的主题下选编课文,这些文幸在内容主旨上有着共通性:生动有趣的故亭,引人深思的哲理,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形象来反映现实。

单元学习要点要求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自身的体验,发挥联想与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理趣。

同时,选编的几篇课文在体栽上又不尽相同,既有童话神话,又有中外寓言,还有现代诗歌。

其中,《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借助曲折离奇的故宰讽刺了统治者的愚味和社会的虚伪风气;《天上的街市》是现代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女蜗造人》是对古代神话的演绎,展示了先民创世文化的魅力,表现了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求索精神;最后,中外四则寓言故亭短小精悍,集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对今人也有很好的尼迪。

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从文章体栽出发,关注课文丰富的想象力和发人深省的理趣,一方面探究课文对现实的映射和对哲理的揭示,一方面发挥想象力换一种方式看世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完成一篇基于课文文本再创造的想象文创作"。

围绕这一任务,从各篇课文中分别学习相关写作方法。

《皇帝的新装》作为童话故举生动有趣,可从中学习夸张、反讽等写作手法;《蚊子和狮子》充分体现了寓言故宰以物喻人的特点,可从中学习如何借物喻人。

《天上的街市》和《女蜗造人》都和神话故宰相关,可从中学习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其他篇目,都有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思考,蕴含着哲理,可从中学习如何在想象文创作中融入现实主题。

在写作训练阶段,由于故举情节和主旨思想的不同,不同课文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写作,如《皇帝的新装》更适合续写,《天上的街市》更适合扩写。

教学推进中需抓住文本特征对课文进行处理,可以为学生的核心任务学习提供更好的抓手。

本单元的教学流程是:第一课段,熟悉单元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第二课段,重点篇目精读,力后面的整合对比阅读做准备;第三课段,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文章的体栽特点和以丰富的形式展示文本故丰,总结想象文写作的具体手法;第四课段,基于课文文本,完成想象文写作。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五篇语文教学案例一等奖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五篇语文教学案例一等奖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五篇语文教学案例一等奖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初中语文教师要写教学设计方案呢?以下是WTT为大家准备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目录▼▼《三峡》《岳阳楼记》《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渔家傲》《醉翁亭记》《三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1.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问:你知道三峡吗?知道些什么?播放有关三峡的风光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我国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人,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二、走进文本,解决字词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听读要求(划出难读的字);显示生字及其注音;提出小组合作理解句意的具体要求;多媒体逐步显示各个句子大意。

《老马》教学设计

《老马》教学设计

《老马》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本教学设计为一节语文课,预计课时120分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40分钟):导入与课文阅读第二部分(40分钟):课文分析与讨论第三部分(40分钟):情感体验与写作第一部分:导入与课文阅读1.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与马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马的兴趣,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引导:你们对马有什么了解?马在你们生活中有何作用?2.课文阅读(30分钟)教师将分发《老马》这篇课文给学生,并安排学生默读一遍课文。

然后进行整体朗读,强调音调、语调和情感表达。

接着,教师向学生解释生词,并逐段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师指导学生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

第二部分:课文分析与讨论1.主题明确(10分钟)教师提问: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学生思考后,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出主题是关于对老马的爱和怀念。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对马的情感和反思。

2.人物分析(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如老马、主人等,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3.情感表达(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老马的感情和思考,可以是对老马的怀念、感激、思考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深刻的一段记忆或感受,用文字或图片表达出来。

第三部分:情感体验与写作1.情感体验(2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活动,可以是观看油画、影视作品、听音乐或触摸马的毛发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马的美好以及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学生可以在体验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反应。

2.作文撰写(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课文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老马的作文。

作文内容可以围绕着对老马的感激、怀念或反思展开,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心表达自己对老马的情感。

3.分享和总结(10分钟)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分享自己的作文,让同学们互相倾听、交流和学习。

初中课文马教案

初中课文马教案

初中课文马教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老舍,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马吗?马在你们的心中是怎样的形象?2. 简介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三、合作探讨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马的特点?问题2:作者为什么说马是“兽中的王”?问题3:课文中的“龙马精神”指的是什么?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马的作文,题目自拟。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对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有了体会。

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的总结不够全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马》教案设计

《马》教案设计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 者对马的赞美之情,以及马在人
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讲解、示范、演示等多种教 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与马相关
的知识和技能。
巩固练习
让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 识。
布置与马相关的练习题,让学 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 与马相关的话题,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和认识。
讨论法
总结词:激发思考
详细描述: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精神,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 与《马》的主题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
总结词:实践应用
详细描述: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通过分 析具体的马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的反思
总结词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详细描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传授知识,还注 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引 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 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 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讨论和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和沟通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马》教案设计
汇报人:
2023-12-29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目录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01
掌握与马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文化 背景。
02
理解课文中描述的马的形态、特 征和习性。
能力目标

初中《马》教案

初中《马》教案

初中《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欣赏描绘动物的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欣赏描绘动物的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马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马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马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解释其含义。

(2)学生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课文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解释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2)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马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互相交流和评价。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马的短文,可以描述马的特点、生活习性或者与马有关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马》1. 马的特点- 形态优美- 力量强大- 耐力惊人2. 作者情感- 喜爱- 赞美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马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马教案1

七年级语文马教案1

七年级语文马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掌握《红楼梦》第一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学常识,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
章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1.《红楼梦》第一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运用所学的文学常识,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
2.小组讨论
3.课堂互动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询问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程度,引出今天的课程内容。

2.课文内容学习
(1)教师介绍《红楼梦》第一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回,并就文中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
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学习总结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今天课上所学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并要求学生用自己
的语言,简洁、准确地概括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展示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育思考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人的语言为对象、以人的语言活动为基础的文学艺术学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学习,让他们通过课堂实践和实际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发展全面素质。

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认知世界、赏析文化、感悟人生。

2024新版七年级上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名师教案)

2024新版七年级上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名师教案)

8 《世说新语》二则【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难点)◎语言运用: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反复诵读短文,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重点)◎思维能力: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感受文言文语言精练、叙事简约之美。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完成《》本课预习部分。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咏雪》中的两个比喻。

3.反复朗读,感受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由《三字经》引出谢道韫师: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里面有一段话:“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蔡文姬从小便能分辨琴韵,谢道韫能出口成诗。

这里的谢道韫就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大将军谢奕的女儿,是当时有名的才女,文能吟诗咏雪,武能提刀杀敌。

让谢道韫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就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今天我们学习的《咏雪》就记载了这句话。

2.介绍文学文化常识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见《》本课“编者简介”“素养提升”栏目)【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可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并通过对人物、《世说新语》的了解,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疏通字词,把握文意1.听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划出朗读节奏,标注重点字的读音。

预设课件出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学生齐读、个别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3.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

(见《》本课“字词句式”栏目)课件出示:重点句子的理解:(1)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2)撒盐空中差可拟。

马说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马说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马说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马说》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的自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论说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形象的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伯乐不识马的根本原因。

与其说是写千里马的遭遇,不如说是写人才的遭遇,表达作者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控诉。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初中文言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能疏通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目的。

我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感知课文大意。

2、反复诵读、培养语感,能熟读成诵。

3、会记笔记积累词汇,了解文体把握托物寓意写法。

4、感受千里马的遭遇,深刻理解课文含义。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托物寓意写法,理解伯乐千里马所象征的含义。

学情分析:农村中学的初二学生虽然接触了文言文,但基础薄弱,还没有学会积累文言字词的习惯,很难顺利的翻译一篇文言文。

所以,继续加强文言字词的基础教学仍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因为文言字词是读懂读通文言文的基础之基础。

鉴于此,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为了达成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方法。

1、文本赏读法:学生诵读,教师范读,通过文本解读文意。

2、问题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体悟,通过文意理解内涵。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节是自主学习课,学生提前预习为主;第二节是合作探究课,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完成。

教学过程:导入以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切入,问一个适合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吊起学生的胃口,驱动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

都说21世纪,是竞争人才的世纪。

那么请问什么是人才?如何成为人才?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需要思考的问题,为自己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做准备。

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就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打开课本向韩愈索解吧!接下来,我将发挥班班通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展示演示文稿出示预习提示,快速高效的告诉学生文明接下来要干什么怎么干?这节省了时间,更是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

七年级语文马教案2

七年级语文马教案2

七年级语文马教案2教学目标1.能够阅读理解课文《父亲的荷包》;2.能够正确理解并使用相关的成语;3.能够正确运用描述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阅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2.掌握相关成语的用法;3.运用描述词语表达观点和感受。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相关成语的用法;2.能够灵活运用描述词语表达观点和感受。

教学步骤情境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们平时和家人在家里最常用的成语是什么,让学生们说出来,并解释其中的意思和用法;2.导入课文《父亲的荷包》,简要介绍故事情节。

阅读活动(20分钟)1.给学生们看课文《父亲的荷包》,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2.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关于课文的问题,例如:“主人公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这个故事中有哪些重要的语段?”等;3.学生们第二次阅读课文,了解父亲在故事中的角色,以及他的荷包对于故事主人公的作用。

讲解成语(20分钟)1.老师给学生们讲解本课需要掌握的成语,例如“不屑一顾”、“刻苦自励”等;2.老师让学生们练习成语的用法,例如“不屑一顾”用于表达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轻视,或者“刻苦自励”用于表达为达到某个目标而必须辛苦努力。

探究词语(20分钟)1.老师让学生们阅读故事中的相关描写,例如“清风一般的背影”、“父亲的沉默”等;2.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描述词语的含义以及他们对于情感和情绪表达的作用。

练习运用(20分钟)1.老师给学生们几个运用成语的例句,并让学生自己试着组织成语,表达自己的意思;2.学生们练习使用描述词语,表达自己对于“父亲的荷包”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感受。

总结归纳(10分钟)1.由学生们总结本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2.老师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常见问题进行归纳讲解。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阅读课本上相关的课文,掌握相关成语和描述词语的使用方法。

教学资源1.课本《语文》;2.课件《父亲的荷包》;3.成语练习资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课文《父亲的荷包》,让学生们掌握相关成语和描述词语,并在课堂练习中运用这些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语文:《马》教学设计1(实
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七年级语文:《马》教学设计1(实用文本)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语句赏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马图书法,激趣引读
1、马图书法:
教师展示有关马的各种书法作品并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①看了这些书法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更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

2、激趣引读:
教师: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灵,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给这些“朋友”画像,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了人性光彩的马儿吧。

下面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

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

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有情朗读:
①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

②学生个别朗读比赛,其他同学适当加以朗读评价。

2、整体感知:
①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吗?
(家马:“驯良”、野马:“自由奔放”)
③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勇毅。

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驯良。

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

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

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

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

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
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②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

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③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

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
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
④“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讨论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

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

2、赏读品味:
请同学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赏读品味,特别要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描写的语句。

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赏读感受。


四、揣摩体会,对比描写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
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2、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

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

)
3、请用对比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班级交流。

五、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①你认为人工与天然究竟哪种更美?(可不局限于有关马的探讨。


②在你看来,家马的驯良是天性的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驯良”的。

③在你看来,我们该不该驯化动物呢?
④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呢?
⑤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可各抒己见,可从不同的角度评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

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2、拓展延伸:
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段),并写好自己的感受。

②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并作读书摘记。

③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不少于300字。

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突出事物的特点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