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钠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钠-教学教案

钠-教学教案
第3页 共8页
〔2〕娴熟的写出碱金属的名称、符号及核电荷数。 3.老师强调 重视学问的内在联系,以构造为根底,以性质为重点,以构 造→性质→存在和用途为主线造就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 4.钠的物理性质 演示课本第 28 页[试验 2-1],请一位学生切割钠〔以调 动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加强动手操作实力〕。并指导学生阅读钠的 物理性质的课文〔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实力〕。 5.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响 [提问]在空气中,新切的钠面上有什么改变? 演示:课文第 29 页[试验 2 一 2]并补充钠在纯氧中燃烧 的试验。 [总结]依据视察到的现象及课文有关钠与氧气反响的内容, 理解常温下“发暗”,“燃烧黄色火焰”,“淡黄色”固体等关 键的现象的根本缘由,以理解促进记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 式
演示[试验 2-3],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在一 U 形管中参加少量 水后滴加 1 滴酚酞再参加一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投影于屏幕上, 可使学生更清楚地视察到试验现象:“浮”〔钠浮在水面上〕,“熔” 〔熔为小球〕,“游”〔快速游动〕,“红”〔酚酞水溶液变红〕
[演示 2-4],重点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引导学生视察产生 有关现象的缘由,造就学生从试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实力。
教学设计例如 课题:钠 重点:从钠的原子构造特征相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这是元素化合物的第 1 个主族元素的学习,应采纳从 构造到性质至用途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主族元素的 学习开好头。 〔2〕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程序。 〔3〕介绍第一节钠在全章内容中的重要性。 2.练写碱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原子构造示意图 〔1〕老师指导学生在书后的周期表中查出碱金属元素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并指导学生驾驭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变的规律。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钠和氧气、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
1.性质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推理。
2.能从微观视角分析物质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预测钠的可能性质。
一、钠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1】
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
二、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2】
①钠与氧气反应:新切开的钠块表面的银白色很快变暗,就是因为钠与氧气常温下发生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层氧化物。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化学必修一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研究,理解到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3)作电光源:高压钠灯。
四、焰色试验
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表现出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试验。
【小结】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局部,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若将过量钠投入稀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
2Na+2HCl == 2NaCl+H2↑,2Na + 2H2O == 2NaOH + H2↑
【知识拓展】将金属钠投到CuSO4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浮、熔、游、响、蓝
【总结】钠与酸碱盐反应的一般规律
三、钠的重要用途
(1)钾钠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大单元教学设计)

钠及其化合物大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化学 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物质的量一、教材与教学内容继〝物质及其变化”之后,本章开始学习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中学化学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构成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要想了解物质世界,就要从组成常见物质的典型元素人手。

本章选取了典型金属元素——钠,典型非金属元素——氯。

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所学习的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补充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后面继续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建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本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定性研究物质的基础上,本章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一一物质的量,建立物质的一些宏观量与微观粒子数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从定量角度认识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包含三部分内容: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物质的量。

这些内容分别属于课程标淮中“内容标准”的“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这两个主题,涉及金属、非金属、化学基本概念等,知识的跨度较大。

在节的设计上,本章按元素类别编排,第一节是典型金属元素,第二节是典型非金属元素;每一节内部都按照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分类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突出了第一章中分类研究的思想。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一、教材与教学内容二、核心素养与学业要求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化学探究问题,能作出预测和假设。

能依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验方案,能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2.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具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一、教材分析《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本节课为《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以钠的性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不仅与本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可以进行金属与非金属上性质上的对比学习,而且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

同时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将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相关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钠的原子结构,知道当元素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容易失去电子,同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使学生对钠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上一章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为学生推测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实验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存在不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沿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有效地利用了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依据这些规律性知识,进一步对钠的性质作出推断和预测。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钠的性质,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2.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身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一节-钠-教学设计

第一节-钠-教学设计

第一节-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钠元素的基本性质、化学家族、价态和反应。

2. 掌握钠元素在电解质中的化学反应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钠元素在电解质中的化学反应。

2. 钠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演讲式教学2. 微实验3. 讨论式教学五、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5分钟)展示钠元素样品,向学生提问:你们上次在实验课中是否见过这种元素?是否了解这种元素的性质和应用?通过提问增加学生的兴趣,为今天的学习引入一个话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2.基本概念(20分钟)介绍钠元素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孤立原子、颜色、熔点、沸点、密度等,并让学生比较它与其他金属的一些异同之处,引导学生探讨它们之间的原因。

接着介绍钠元素的化学家族,结构及基本性质,再介绍元素的化学反应,让学生了解钠元素的化学反应,如钠在氧气中的燃烧和与水的反应。

分析电解质的基本特征、离子的作用和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3.微实验(25分钟)以微实验的形式进行学习,通过操作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钠在电解质中的化学反应。

首先,演示钠在氯化钾溶液中生成氯气和氢气的化学反应;然后,以钠和水的反应为例,深入了解电解质的反应特点。

4.讨论(20分钟)针对前两步中钠元素基本性质、化学家族、价态和反应等知识点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补充其它的钠元素相关的性质及应用领域。

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找出这些知识点在生活和工业产品制作中的实际应用,了解和掌握它的实际用途。

5.总结(10分钟)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对钠元素的理解。

帮助学生加深对钠元素基本知识的了解,加深对它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为下次学习建立知识储备。

六、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要保证实验场地的安全,注意操作方法和实验器材的使用。

2. 学生讨论时要注意积极交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提倡学生放手操作、自主发现,提高他们实践经验的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钠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钠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钠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钠元素的性质和存在形式;
2. 掌握钠与水、氧气的反应规律;
3. 理解钠的应用领域;
4.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钠元素的性质及存在形式;
2. 钠与水、氧气的反应规律。

三、教学难点:
1.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解释;
2. 钠的应用领域及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钠元素的性质及存在形式(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钠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让学生看图,形象地展示钠元素的状态和性质。

2. 钠与水的反应(20分钟)
a. 实验操作:将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b. 实验现象和解释: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了解钠与水的反应规律,并向学生解释反应过程;
c. 问题探究: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为什么钠与水反应会如此激烈。

3. 钠的应用领域(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钠的应用领域,包括制取金属钠、制取氢氧化钠等领域。

4. 实验探究(2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用小块钠与水反应,并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钠与水反应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10分钟)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

六、作业布置:
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布置相关的问题作业。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钠元素的性质和存在形式,掌握钠与水、氧气的反应规律,理解钠的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中新版化学钠教案

高中新版化学钠教案

高中新版化学钠教案第一节课:钠的性质和存在形式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钠的性质和存在形式;
2. 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学习内容
1. 钠的性质: 金属性、活泼性;
2. 钠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

三、学习重点
1. 了解钠的金属性和活泼性;
2. 熟悉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四、教学过程
1. 钠的性质介绍(10分钟)
- 介绍钠的金属性和活泼性;
- 讲解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钠的存在形式(15分钟)
- 分析自然界中钠的存在形式,重点介绍氯化钠的含量; - 通过图例展示钠在海水中的含量与分布。

3. 案例分析(10分钟)
- 展示化学实验中钠的应用及反应特点;
- 讨论钠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4. 课堂练习(10分钟)
- 完成钠的性质和存在形式相关练习题;
- 确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钠的性质和存在形式,加深了对钠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学习铺垫基础。

(注:以上教案仅为参考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2.学习钠的化学符号、原子量和电子结构;3.熟悉钠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4.掌握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教学重难点1.钠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2.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实验器材、安全防护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化学元素阶段性归纳和目标任务,引出今天将学习的元素——钠。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①记录学生对钠的初步了解,简单介绍钠的基本概念;②介绍钠的性质和应用,解释钠重要性。

2.钠的化学符号、原子量和电子结构①介绍钠的化学符号、原子量和电子结构,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并牢记笔记;②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学习者理解。

3.钠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①教师通过示意图或视频,演示钠的制备方法,让学生了解制备工艺;②钠在空气和水中的反应特点,包括外观变化、放热等。

三、实验环节(40分钟)1.安全注意事项①密闭手套操作;②穿戴防护服、护目镜等安全防护用品。

2.实验操作①制备钠;②观察钠的外观、撕裂铝皮等现象,分析反应特点;③允许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技能。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着重强调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五、作业(5分钟)让学生思考钠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300字的应用报告,分享到学习共同体。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反馈。

学生通过写作业和自评,巩固和提高知识点掌握情况。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优秀3篇)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优秀3篇)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优秀3篇〕《钠的性质》教学设计篇一一、学习目标1.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建立钠原子结构决定金属钠的性质的思想。

4.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化学的魅力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设计思路整合由氯化钠制取氯气、溴和碘的制取线索,引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钠,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现象,逐一分析并总结出有关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介绍钠的用途的根底上,简单介绍钠的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由溴、碘和氯气的制取,推出它们和氯化钠之间的关系,再由电解熔融氯化钠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金属钠。

[板书] 2NaCl 2Na+Cl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与讨论]比照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推测金属钠可能的性质。

[观察与思考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外表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外表的颜色;将其放置放置在空气中,观察外表颜色的变化。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归纳、总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煤油大、0.97g/cm3。

二、钠的化学性质1.可与氧气发生反响4Na+O2=2Na2O白色[观察与思考2]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板书]2Na+O2 Na2O2过氧化钠,淡黄色[表达]同样是钠与氧气反响,但是反响条件不同时,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观察与思考3] 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然后向其中投入一小块〔约绿豆粒般大小〕金属钠,用外表皿盖在烧杯上,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熔点低,97.8℃。

二、钠的化学性质2.可与水发生反响2Na+2H2O=2NaOH+H2↑[思考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的讨论,能解决以下问题:1.金属钠为何保存在煤油中?2.为何有些保存在煤油中的钠外表不是银白色的?3.解释产生钠与水反响时现象的具体原因。

初中化学钠的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钠的教学设计

钠》的教学设计重庆市巴川中学校周德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课堂实验,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进而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2、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并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教学用品学生实验用品:钠、镊子、滤纸、玻璃片、小刀、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水、酚酞、试管等。

教师演示用品:钠、镊子、滤纸、玻璃片、小刀、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

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你们收看神七火箭发射升空的实况转播没有?想不想(再)看(一遍)?我今天首先请你们观看神七火箭发射升空的片断。

【投影】播放“神七火箭发射升空的片断”。

【引言】火箭升空后,如何确定它在空中的位置呢?这就需要钠蒸气来帮忙了。

火箭发射后,在大气层高空释放出钠蒸气可以产生明亮的橙黄色云雾,据此科学家就可确定火箭在空中的位置了。

由此可见,金属钠在尖端科技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金属钠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在哪些方面还有重要的用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碱金属元素——钠。

设计意图:利用神七火箭发射升空的实况转播片断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思维进入兴奋高潮。

【投影】第二章碱金属【设问】碱金属家庭成员都有哪些?请同学们看看教材25页的相关内容。

【投影】碱金属的名称、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钫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在中学阶段不讨论)【讨论】分析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你预测碱金属有什么性质?(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高中化学教案必修一钠

高中化学教案必修一钠

高中化学教案必修一钠
教学目标:
1. 了解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钠与水、空气的反应;
3. 了解钠的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 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钠与水、空气的反应。

教学难点:
1. 理解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机制;
2. 了解钠在空气中的自燃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小块钠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理论学习
1. 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介绍;
2. 钠与水的反应:示范实验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 钠与空气的反应:示范实验和相关知识讲解。

三、实验操作
1. 小组合作进行反应实验,观察产生的气体和现象;
2. 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结钠与水、空气反应的特点。

四、应用拓展
介绍钠在工业、医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探索钠的多样用途。

五、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应用案例,讨论钠的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六、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课外阅读或实验报告,加深学生对钠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钠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化学世界。

八、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进一步了解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和应用场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全面了解钟元素钠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钠教学设计钠教学设计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

首先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以启发质疑,引起学生好奇、惊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然后是实验探究,以准确的演示实验现象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从而归纳出钠的性质。

1、教材分析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提供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认识,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

钠是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金属,学好钠的性质可为后面学习其它碱金属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

1.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目标分析2.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一次在高中阶段遇到一族元素,要指导学生去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为以后学习其它族元素作一个铺垫。

2.2在能力方面,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创造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过程分析(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直接放入空气中会变成什么呢?把钠投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会不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二)演示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实物钠归纳出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演示钠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产物;再演示钠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后我归纳其反应现象:“浮”、“球”、“游”、“消”、“红”。

(课本上对生成气体的检验方法效果不好,我对此进行了改进:用一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黄豆大的钠的大头针,瓶倒置使钠和水充分反应,取下塞子、点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锐的爆鸣声,效果得到大大改进。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精品教案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精品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钠及化合物(第1课时)单元 2 学科化学年级学习目标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了解钠的制取和用途。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制取和用途。

重点 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

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展示图片)教师: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Na2CO3、Na2SO4等,钠的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式制得。

(展示图片)教师提问:钠有哪些性质呢(展示图片)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钠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

图文并茂,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

简单的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

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思考讨论】实验室中,通常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展示被保存的钠的图片)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呢教师: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该电子很容易在化学反应中丢失。

教师总结: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思考讨论】教师: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展示图片并向同学们演示该过程)教师:这里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钠,而要用镊子夹取。

【新课讲解】钠的物理性质:①质软,能用刀切割②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和老师一起思考答案。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钠的物理性质。

记录笔记,在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帮助同学们理解概念。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新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进行分析,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2.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慢慢学会如何较为全面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3.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受到实验是认识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

【学习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性质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法指导】1.利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2.具体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去认识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理解性的记住化学方程式,并用前一章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钠的强还原性,学习中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化学用语、文字表述等。

【学习过程】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重要作用。

人类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4/5是金属元素。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因此,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的元素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不同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相差很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一、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钠的表面。

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切口处在空气中很快变钠是一种硬度小、熔点低的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极(2)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

(3)观察完毕,将钠块全部放回原试剂.....瓶中。

...暗易被氧化温馨提示: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与活泼金属钠反应生成了氧化钠,从而使金属钠失去了光泽,纯净的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

钠说课稿(必备7篇)

钠说课稿(必备7篇)

钠说课稿(必备7篇)钠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

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初步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德育目标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观念。

3、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二、说教法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2、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

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

(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材分析】《钠》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加以应用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中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的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1)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理论知识,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但可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通过初中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可能不够全面。

(2)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3)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可能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能还有不足。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化学新课程主张“教”要服务于“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宗旨。

主张教师要从“传授者”的身份向“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转变。

在《钠》的教学设计中我以一演示实验为背景提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然获取知识。

同时设计一系列的学生实验(包括两个探究实验),在学生的极大的兴趣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其大致思路见下图所示:钠的物理性质(色,态,密度,熔、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水点燃酒精灯钠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钠与氧气反应,钠与其他非金属反应,钠与水反应)探究实验(生成气体的探究,嘶嘶爆炸声来源的探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全体同学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本节课的讲解使全体同学能认识到钠的强还原性,能描述钠与氧气、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够用双线桥法标出其电子转移,能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钠与水的反应过程。

3、通过实验使全体同学能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使全体同学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让全体同学亲身参与实验的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应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实验探究让全体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及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学科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钠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之一。

金属钠是最典型的活泼金属,学好它的性质对其它活泼金属的学习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钠的性质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本节课学习所涉及的一些方法如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是今后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论基础,所以方法教育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钠与水的反应,方法教育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方法教育【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中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讨论法等,以学生的探究和讨论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教学用具】实验仪器用品:烧杯、镊子、小刀、滤纸、蒸发皿、铁架台、火柴、酒精灯、滴管、玻璃片实验试剂:金属钠、蒸馏水、酚酞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教学过程】(情景创设)大家在初中的时候是用什么来点燃酒精灯?可以用水来点燃酒精灯吗?今天我们就用水来点燃酒精灯!演示:取出酒精灯,在其灯芯上放上一小块钠,再用滴管往小块钠上滴水,一会儿后酒精灯就燃起来了!请同学们思考酒精灯为什么会燃起来?对了,老师在滴下水之前已经在酒精灯灯芯上放了一小块钠,那么钠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呢?钠又有些什么样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钠(第一课时)(板书)一、钠的性质(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分析)初中时我们已经知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还知道钠是11号元素!(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探究)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

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一段时间之后,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试描述之。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沸点低。

(设问)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分析)原来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而这个最外层的1个电子非常容易失去,使得其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钠很容易与氧气等强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体现出其强还原性。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板书)①与氧气反应4Na + O2=== 2Na2O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学生实验探究)把这一小块钠放在蒸发皿上,加热,并罩上一个干燥的小烧杯,有什么现象?试描述之。

(说明:若用石棉网的话,只要实验中钠燃烧时未及时把酒精灯移开,学生就很难判断其黄光到底是钠燃烧的颜色还是酒精灯火焰的颜色!且在石棉网上进行时学生看到的现象通常为生成黑色固体,故本实验采用的是蒸发皿。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在烧杯壁上有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Na2O2)出现(这里指的是反应的主要产物,由于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因此可能还有一些同时发生的其他反应)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潜水艇在紧急情况时也可用过氧化钠来供氧。

这说明,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得到的产物也不同。

(板书)2Na + O2点燃Na2O2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探究)既然钠的还原性很强,那么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板书)③钠与氯气反应:2Na + Cl2点燃2NaCl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④钠与硫反应:2Na + S===Na2S(师)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通常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

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事实上在本课一开始老师就给大家演示了一个钠与水的反应!那钠与水到底是怎么反应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讨!从课前的演示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钠与水的反应是非常剧烈的!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一点: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取钠,这样做不仅不规范而且很危险。

(学生实验探究)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水中,迅速盖上玻璃片,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现象及原因)(总结)通过实验我们不难发现,该实验产生了气体,那么这个气体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探讨!(探究)今天我们分为四小组探讨,要求第一二组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来验证(提示: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理论),另外两组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结论)。

(师)注意引导,同时总结同学们的讨论结果。

(分析)根据化合价升降分析产物,钠失电子显正价,那么得电子的必然是水中显正价的氢元素,水中的氧元素为- 2价,不可能再得电子而降价了,所以反应生成这种气体只能是H2。

(分析)通过讨论,同学们得出方案,老师指导大家完成实验。

同学们经分析得到结论,该反应气体产物为H2。

(注意:引导同学们得到多种实验方案,再权衡利弊得到最优方案)(探究)通过实验,我们还发现钠与水反应时发出嘶嘶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总结。

(分析)嘶嘶声是爆炸是发出的,那爆炸又是怎样发生的呢?如前所述,漂浮在水面上的钠,在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同时,尽管没有燃烧,但裸露在空气中的那部分钠,无疑会有较多的Na2O和少量的Na2O2生成,并立即与水反应生成NaOH。

最初2Na + 2H2O = 2NaOH + H2↑+ Q1Na溶化后4Na + O2 = 2Na2O + Q2(燃烧前) 2Na2O + O2 = 2Na2O2(少量) + Q3Na2O + H2O = 2NaOH + Q42Na2O2 + 2H2O = 4NaOH + O2↑+ Q5以上均为放热反应。

但是由于H2的燃点高达585℃,所以首先着火的不是H2,而是Na:2Na + O2点燃Na2O2在继Na着火之后,立刻就是H2被钠焰点燃,呈现Na、H2同时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

2H2 + O2(空)点燃2H2O与此同时,Na燃烧生成较多的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2Na2O2 + 2H2O = 4NaOH + O2↑当反应生成的O2与H2在它的爆炸极限以内就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钠球附近产生嘶嘶的爆炸声。

(这是关键)可见,钠与水反应的燃烧现象,不仅有钠在燃烧,也有氢气在燃烧,而且是钠球先着火再引燃氢气;钠与水反应的爆炸现象,则主要是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氧气与钠跟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混合后被点燃引起的。

我们注意到,这种燃烧和爆炸,总是受钠球上方空气中O2的量所制约的。

当钠球上方的空气被氢气赶走到极稀少时,这种燃烧将难于进行,爆炸更是无从发生。

由于我们是在烧杯内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因此,水面上方的空气被反应生成的氢气(或水蒸气)赶走的量总是很有限的,所以钠与水反应的燃烧和爆炸现象是必然的。

(讨论)如果创造一个无氧环境,让钠在惰性气体或其他还原性气体中只与水反应,这种燃烧与爆炸就无从发生了。

那请同学们讨论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结论)(师)注意引导,总结,并给出指导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