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复习资料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

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部位—-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1、各类化合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乙酸—丙二酸途径:合成脂肪酸类、分类、醌类

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萜类、甾类

莽草酸途径:具有C6-C3及C6-C1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氨基酸途径:生物碱

符合途径

2、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3、常用提取溶剂的分类与极性:

4、分类:通常分三类:水类;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5、水类还包括酸水、碱水;

6、亲水性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

7、亲脂性有机溶剂为正丁醇后所有的。

溶剂提取法:(1)溶剂的选择(相似相容)

溶剂的极性: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

〈甲醇(乙醇)〈水

(2)提取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成分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其他方法:升华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压榨法

取代基极性大小:

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

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碳数多少):

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

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

8、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致方法

溶剂法:酸碱溶剂法(酸碱性的不同)

溶剂分配法(分配系数不同):分离极性大的—正丁醇-水

极性中等的—乙酸乙酯-水

极性小的—氯仿(乙醚)-水

沉淀法(可逆):专属试剂沉淀法、分级沉淀法、盐析法

分馏法(沸点不同)

膜分离法

升华法

结晶法:化合物由非晶形经过结晶操作形成有晶形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溶剂的选择:a 对被溶解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不同应有显著差别

b 与被结晶的成分不产生化学反应

a 沸点适中

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队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

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

活性炭—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氨基酸、糖、苷)

聚酰胺(氢键)―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蒽醌类、鞣质)

a 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溶质极性大,吸附力强;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

b 活性炭位非极性吸附剂

(2)凝胶果绿色谱(分子筛原理)

(3)离子交换色谱(混合物中各成分分解离度)

(4)大孔树脂色谱

(5)分配色谱(分配系数):正相: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分离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

反相: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分离非极性及中等极性物质)

固定相:十八硅基硅烷、C8键合相

流动相:甲醇-水、乙睛-水

4、中药有效成分的理化鉴定

(1)物理常数的测定: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比重

(2)分子式的确定

(3)化合物的结构骨架语官能团的确定

5、中药有效成分的波谱测定

(1)IR:功能基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

(2)UV:判断共轭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种类、数目

(3)氢核磁共振:质子类型、氢分布、核间关系

炭核磁共振:质子类型、炭分布、核间关系

二维核磁共振:化学结构间不同位置H之间的关系

(4)MS:确定化合物分子量、元素组成以及由裂解碎片检测官能团、辨认化学合物

类型、推导碳骨架

(5)旋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确定某些官能团在手性分子中的位置

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

糖和苷的定义,构型,分类和显色反应;

苷键裂解的方法:酸水解法,酶解法和氧化开裂法;

苷的提取方法和注意事项;

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

(一)糖类化合物

1、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2、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

3、结构类型:Fischer式(C1-OH与原C5或C4-OH):相对构型—顺式为α,反式为β

绝对构型--向右为D型,向左为L型

Haworth式(C1-OH与C5或C4上取代基之间的关系):

相对构型--同侧为β,异侧为α

绝对构型--向上为D型,向下为L型

(二)苷类化合物

1、苷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苷元—苷中的非糖部分

苷键—苷中的苷元与糖之间的化学键

苷键原子—苷元上形成苷键以连接糖的原子

2、苷的分类

1)按苷键原子分类:氧苷、氮苷、硫苷、碳苷(溶解度小,难溶于水)

氧苷:苷元通过氧原子和糖相连接而成的苷

醇苷--是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的苷。如红景天苷

酚苷--是通过酚羟基而成的苷。如天麻苷。

酯苷--苷元以-COOH和糖的端基碳相连接的。如山慈菇苷A

氰苷--是指一类α羟腈的苷。如野樱苷、杏仁苷

吲哚苷--吲哚醇中羟基与糖缩合,如靛苷

氮苷:糖上的端基碳原子与苷上的氮原子连接而成—巴豆苷

碳苷:糖基的端基碳原子直接与苷元碳原子相连接而成的苷—芦荟苷

硫苷:糖的半缩醛羟基与苷元上硫基缩合而成的苷—黑芥子苷

△苦杏仁苷在人体会缓慢分解生成不稳定的a-羟基苯乙腈,进而分解成为具有苦杏仁味的苯甲醛和氢氰酸。小剂量口服时,由于释放少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产

生抑制而镇咳,大剂量时因氢氰酸能使延髓生命中枢先兴奋而后麻痹,并能抑制酶的

活性而阻断生物氧化链,从而引起中毒,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2)按苷元的化学结构:蒽醌苷、黄酮苷、吲哚苷、香豆素苷

3)苷在植物体的存在状况分:原生苷—原存在于植物体的苷(杏仁苷)

次生苷—原生苷水解失去一部分糖后生成的苷(野樱苷)4)根据糖的名称分:葡萄糖苷、去氧糖苷、木糖苷

5)连接单糖基的数目分:单糖苷、双糖苷、三糖苷

6)按照糖连接的糖链数:单糖链苷、双糖链苷

7)按照理化性质或生理活性分类:皂苷、强心苷等

3、苷类的性状:多数固态、无色、无味,个别有色、有味

4、苷类的旋光性:多为左旋,水解后生成糖呈右旋

5、苷类的溶解性:苷-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苷元-亲脂性

6、苷键的裂解:酸水解、酶水解、碱水解、氧化开环

(1)酸催化水解:试剂――酸(盐酸、硫酸、乙酸等)、溶剂――水或稀醇

水解难易的规律:aN-苷>O-苷>S –苷>C-苷

b呋喃糖苷>吡喃糖

c酮糖(呋喃结构)>醛糖

d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e 2、3-去氧糖苷 > 2-去氧糖苷 > 3-去氧糖苷> 2-羟基糖苷> 2-氨基糖苷

f 芳香属苷>脂肪族苷

避免苷元脱水-难水解、对酸不稳定:①两相水解法、②改变水解条件(2)碱催化水解:

具酯性质苷可发生碱水解:酯苷、酚苷、稀醇苷、β吸电子取代的苷(3)酶催化水解:

专属性很强:特定酶只水解糖的特定构型的苷键

条件温和:①保护糖和苷元结构②保留部分苷键得次级苷

(4)乙酰解反应:

特点:开裂一部分苷键,保留另一部分苷键

用途:确定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易难顺序:1→6﹥ 1→4﹥ 1→3 ﹥ 1→2

(5)氧化开裂法:最常用Smith降解法

反应过程:①试剂 NaIO4 --- (邻二羟基)→二元醛

②试剂 NaBH4 --- (二元醛) →二元醇

③室温下酸水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