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西北大学,物理化学习题
西北大学2012物理化学考研
(C) (101.325 /3) kPa (D) (2/3)×101.325 kPa1339. 在T,p时,理想气体反应C2H6(g) =H2 (g) + C2H4(g)的K c / K x为:(A) RT(B) 1/(RT) (C) RT/p(D) p/(RT)10. 设某分子的一个能级的能量和简并度分别为ε1 = 6.1×10-21 J,g1 = 3,另一个能级的能量和简并度分别为ε2= 8.4×10-21J,g2= 5,计算在300 K时,这两个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之比(N1/N2):(A) 3 (B) 2 (C) 1.046 (D) 0.18411. 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V = 1.01845 - 4.05×10-5(t/℃- 20) - 9.5×10-7(t/℃- 20)2 298 K 时,电池可逆放电,则:(A) Q > 0 (B) Q < 0 (C) Q = 0 (D) 不能确定12. 已知Λ∞m(H2O, 291K)= 4.89×10-2 S⋅m2⋅mol-1,此时(291 K)纯水中的:m(H+) = m(OH-) = 7.8×10-8mol·kg-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A) 3.81×10-9 S·m-1(B)3.81×10-6 S·m-1(C)7.63×10-9 S·m-1(D)7.63×10-6 S·m-113. 已知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为:Cu2++ 2e-─→ Cu(s) φ1θ= 0.337 VCu++ e-─→ Cu(s) φ2θ= 0.521 V由此可算得Cu2++ e-─→Cu+的φθ值为:(A) 0.184 V(B) 0.352 V(C) -0.184 V (D) 0.153 V14.对应电池:Ag(s)|AgCl(s)|KCl(aq)|Hg2Cl2(s)|Hg(l)的化学反应是:(A)2Ag(s)+Hg22+(aq) = 2Hg(l) +2Ag+(B)2Hg+2Ag+ = 2Ag +Hg22+(C)2AgCl+2Hg = 2Ag +Hg2Cl2(D)2Ag+Hg2Cl2 = 2AgCl +2Hg15.如果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1 V,可逆电极电极电势ϕ值和电池的电动势E值将有何变化(A) E ,ϕ各增加1 V(B) E ,ϕ各减少1 V(C) E 不变,ϕ增加1 V(D) E 不变,ϕ减少1 V16.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1/n所需要的时间是:(A) -0.6932/k(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D) (2.303/k) lg(1/n)17.在反应A→k1B→k2C,A→k3D中,活化能E1>E2>E3, C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C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18.受激物的磷光光谱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A) 三重态向基态的跃迁(B) 单重态到三重态的跃迁(C) 振动模式不同(D) 核自旋跃迁19.当某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 mol·dm-3时,消耗一半所需时间为360 s。
西北大学物理化学习题答案
西北大学物理化学习题答案西北大学物理化学习题答案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常常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不知如何下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相关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西北大学物理化学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 × V = n × R × T,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请问,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当温度不变时,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 V = n × R × T,可以得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关系。
即当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
2. 题目: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温度、浓度、催化剂、表面积和反应物性质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浓度的增加会使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表面积的增加可以增加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反应物性质也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例如反应物的稳定性、溶解度等。
3. 题目:化学平衡是指什么?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正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不再发生净变化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虽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净变化,但是反应仍然在进行。
4. 题目: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盐。
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思考题热力学一、判断题: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3、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Θ(800K)=0 。
( )4、d U=nC v,m d 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5、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6、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7、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此终态。
()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 G和 G<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 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 S <0。
()17、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18、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19、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 )20、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21、焓的增加量∆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22、一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T不一定为零。
( )23、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思考题热力学一、判断题: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3、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Θ(800K)=0 。
( )4、d U=nC v,m d 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5、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6、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7、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此终态。
()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G和G<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17、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18、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19、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 )20、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21、焓的增加量∆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22、一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T不一定为零。
( )23、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 )24、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过程达终态,这两过程的Q、W、∆U及∆H是相等的。
物化真题[1]
(1)2009 年考研试题西北大学2009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物理化学)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A、B、C、D 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2 分,共40 分)1. 有一绝热真空容器,通过活塞与大气相隔,当活塞打开时,空气冲入容器,当内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测量容器内温度,则该温度与外界温度相比(A) 比外界高(B) 比外界低(C) 与外界一样(D) 无法确定2. ΔH = Q p,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A) 理想气体从106 Pa 反抗外压105 Pa 膨胀(B) 0℃,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C) 电解CuSO4 水溶液(D) 气体从(298 K,105 Pa)可逆变化到(373 K,104 Pa)3. 一定量的液态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时变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气,则:(A) ΔU = ΔH,ΔA = ΔG,ΔS > 0(B) ΔU < ΔH,ΔA < ΔG,ΔS > 0(C) ΔU > ΔH,ΔA > ΔG,ΔS < 0(D) ΔU < ΔH,ΔA < ΔG,ΔS < 04. 某溶液由2 mol A 和1.5 mol B 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 cm3,此溶液中组分A 的偏摩尔体积为30 cm3⋅mol-1,则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A) 200 cm3⋅mol-1 (B) 300 cm3⋅mol-1(C) 240 cm3⋅mol-1 (D) 280 cm3⋅mol-15. 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B(s)的质量为1.5 g,溶于1.0 kg 纯水中形成非电解质溶液,测得出现冰的温度比纯水凝固点下降了0.015 K,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 1.86K⋅mol-1⋅kg,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 B(A) 100 g⋅mol-1 (B) 150 g⋅mol-1 (C) 186 g⋅mol-1 (D) 200 g⋅mol-1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指南946. 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NaCl 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NaCl 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A) 高(B) 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7. 在298 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想的气态混合物。
13-15西北大学826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2013物化826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40分)1. 相对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的压力和体积分别会出现: ( )(A) 压力正偏差,体积正偏差 (B) 压力正偏差,体积负偏差(C) 压力负偏差,体积正偏差 (D) 压力负偏差,体积负偏差2. 在标准压力下,C(石墨) + O2(g)=CO2(g) 的反应热为△rHөm,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rHөm是CO2(g)的标准生成热 (B) △rHөm△=rUөm (C) △rHөm是石墨的燃烧热 (D) △rUөm <△rHөm3. n mol某气体在恒容下,由T1加热到T2,熵变为△S1,相同量的气体在恒压下由T1加热到T2,其熵变为△S2,则△S1与△S2的关系为: ( ) (A) △S1>△S2 (B) △S1<△S2 (C) △S1=△S2(D) △S1=△S2=04. 已知 373 K 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 5×104 Pa,液体 B 的饱和蒸气压为105 Pa,A和B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A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A) 1/1.5 (B) 1/2 (C) 1/2.5 (D) 1/35. 把500g樟脑(熔点451.15K)和0.1mol的某新合成的有机物相混合,所得的混合物熔点为443.15K,已知该有机物0.13g和5g樟脑混合物的熔点为447.15K,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为:( ) (A) 130 (B) 260 (C) 140 (D) 2806. 加入惰性气体能增大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是:()(A) C6H5C2H5(g)= C6H5C2H5(g)+H2(g)(B)CO(g)+H2O(g)=CO2(g)+H2(g)(C) 1.5H2(g)+N2(g)=2NH3(g)(D)CH3COOH(l)+C2H5OH(l)=H2O(l)+CH3COOC2H5(l)7.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 H2O,CuSO4⋅ 3H2O,CuSO4 ⋅ 5H2O 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A) 3种 (B) 2种 (C) 1种 (D) 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8. 对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发生一个物理变化,欲求其热力学性质,要知道:()(A) qt、 qr、 qv (B) qt (C) qr、 qe、qn (D) qe、 qn9. 300 K时,分布在J= 1转动能级上的分子数是J= 0 能级上分子数的3exp(-0.1)倍,则分子转动特征温度是:( )(A) 10K (B) 15K (C) 30K (D) 300K10. 给处于右图(图1)II区的系统中投入一块结晶的A(s),发生的现象是:( )(A) A(s)将很快溶解(B)(B) A(s)将稳定存在(C)(C) A(s)量将增加(D) (D) B(s)量将增加11. 在 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 Ag 电极电解 AgNO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3的浓度增加了 x mol,而串联在电路中的 Ag 库仑计上有 y mol 的 Ag 析出, 则Ag+离子迁移数为:( )(A) x/y (B) y/x (C) (x-y)/x (D) (y-x)/y12. 291K,纯水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4.89×10-2 S·m2·mol-1,此时水中m(H+)=m(OH-)=7.8×10-8 mol·kg-1,则291K时纯水的电导率k(S·m-1)为:( )(A) 3.81×10-6 (B) 3.81×10-8 (C) 3.81×10-7 (D) 3.81×10-513. 有如下两个电池,其中a1< a2,电池的动势分别为E1和E2:(1)Cu(s)│Cu2+(a1)ǁCu2+(a2)│Cu(s) E1(2)Pt(s)│Cu2+(a1),Cu+(a’)ǁCu2+(a2), Cu+(a’)│Pt(s) E2两个电池的反应都可以表示为:Cu2+(a2) → Cu2+(a1),则两个电池电动势的关系为:():(A) E1 = 2E2 (B) E1 = 1 / 2E2 (C) E1= E2 (D) 无法比较14. 关于阈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阈能的概念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B) 阈能值与温度有关(C) 阈能是宏观量、实验值 (D) 阈能是活化分子相对平动能的平均值15. 平行反应B→P(E1);B→Q(E2),已知活化能E1>E2,指前因子A1>A2。
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思考题热力学一、判断题: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3、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Θ(800K)=0 。
( )4、d U=nC v,m d 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5、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6、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7、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此终态。
()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 G和 G<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 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 S <0。
()17、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18、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19、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 )20、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21、焓的增加量∆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22、一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T不一定为零。
( )23、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习题,西北大学,物理化学习题
一选择题1.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A) 发生电子传导(B) 发生质子传导(C) 离子荷质比大(D) 离子水化半径小答:(B)2.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 i) 与离子淌度(U i) 成正比。
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25℃时,0.1 mol·dm-3 NaOH 中Na+的迁移数t1 与0.1mol·dm-3 NaCl 溶液中Na+的迁移数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A) 相等(B) t1> t2(C) t1< t2 (D) 大小无法比较2答:(C)3.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1和0.1 mol·kg -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Ω和500 Ω,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B )(A) 1 : 5 (B) 5 : 1(C) 10 : 5 (D) 5 : 10答:(B)4. 在10 cm3浓度为1 mol·dm-3 的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B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答:(B)5. 298K,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1增加到0.1 mol·kg-1时,其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Λm将:(D)(A) k减小, Λm增加(B) k增加, Λm增加(C) k减小, Λm减小(D) k增加, Λm减小答:(D)6. 有下列溶液, 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小的是:()(A) 0.001 mol·kg-1 NaCl(B) 0.001 mol·kg-1KOH(C) 0.001 mol·kg-1HCl(D) 1.0 mol·kg-1NaCl答:(D)7. 浓度为1.0 mol·dm-3 的强电解质溶液,它的摩尔电导率数值近似于:( )(A) 与电导率相等(B) 是电导率的103倍(C) 是电导率的10-3倍(D) 是电导率的102倍答:(B)8.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Cl-离子的活度无关?( )(A) Zn│ZnCl2(aq)│Cl2(g)│Pt(B) Zn│ZnCl2(aq)‖KCl(aq)│AgCl(s)│Ag(C) Ag│AgCl(s)│KCl(aq)│Cl2(g)│Pt(D)Hg│Hg2Cl2(s)│KCl(aq)‖AgNO3(aq)│Ag答:(C)9.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答:(C)10.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A) 正向进行(B) 逆向进行(C) 不可能进行(D) 反应方向不确定答:(B)11.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H2(g)+O2(g)─→H2O(g)在400 K 时的∆r H m和∆r S m分别为-251.6 kJ·mol-1和–50 J·K-1·mol-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A) 1.2 V (B) 2.4 V(C) 1.4 V (D) 2.8 V答:(A)12.某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情况下放电,其热效应为Q R, 则:( )(A) Q R=0 (B) Q R=∆H(C) Q R=T∆S(D) Q R=∆U答:(C)13.关于液体接界电势E J, 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电流通过时才有E J存在(B) 只有无电流通过电池时才有E J(C) 只有种类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接界时才有E J(D) 无论电池中有无电流通过, 只要有液体接界存在, E J总是存在答:(D)14.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今欲求AgCl 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电池为:( )(A) Ag│AgCl│HCl(aq)‖Cl2(p)│Pt(B) Pt│Cl2│HCl(aq)‖AgNO3(aq)│Ag(C) Ag│AgNO3(aq)‖HCl(aq)│AgCl│Ag(D) Ag│AgCl│HCl(aq)‖AgCl│Ag答:(C)15.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 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A) E1=E2 K1=K2(B) E1≠E2 K1=K2(C) E1=E2 K1≠K2(D) E1≠E2 K1≠K2答:(C)16. 已知298 K时,下列电极电势:φψ (Zn2+,Zn)=-0.7628 V, φψ (Cd2+,Cd)=-0.4029 V, φψ (I2,I-)=0.5355 V, φψ (Ag+,Ag)=0.7991 V, 下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最大的是:()(A) Zn(s)│Zn2+‖Cd2+│Cd(s)(B) Zn(s)│Zn2+‖H+│H2,Pt(C) Zn(s)│Zn2+‖I-│I2,Pt(D) Zn(s)│Zn2+‖Ag+│Ag(s)答:(D)17. 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0.059 V, 当盐桥拿走, 使两溶液接触, 这时测得电动势为0.048 V, 向液接电势值为:( )(A) -0.011 V(B) 0.011 V(C) 0.107 V(D) -0.107 V答:(A)18. 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A) φ平,阳>φ阳;φ平,阴>φ阴(B) φ平,阳<φ阳;φ平,阴>φ阴(C) φ平,阳<φ阳;ϕ平,阴<φ阴(D) φ平,阳>φ阳;φ平,阴<φ阴答:(B)19.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A) 浓差极化电极(B) 电化学极化电极(C) 难极化电极(D) 理想可逆电极答:(A)20.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 )(A) 析出氧气(B) 析出氯气(C) 析出铜(D) 铜电极溶解答:(D)21.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A) 铜片(B) 铁片(C) 镀锡铁片(D) 锌片答:(D)22.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答:(D)23.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A) φψ (Na+/ Na) < φψ (H+/ H2)(B) η(Na) < η(H2)(C) φ(Na+/ Na) < φ(H+/ H2)(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Na+/ Na) > φ(H+/ H2)答:(D)二计算题:1.根据如下数据,求H2O(l)在298K时解离成H+和OH-并达到平衡时的解离度和离子积常数K wΘw.已知298K时,纯水的电导率为k(H2O)=5.5×10-6S.m-1,∧∞m(H+)=3.498×10-2S.m2.mol-1, ∧∞m(OH-)=1.98×10-2S.m2.mol-1,水的密度为997.09kg.m-3。
西北大学考研物理化学习题
西北大学考研物理化学习题1. 在一次实验中,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过3秒后达到了速度为10 m/s。
求这个物体在3秒内的加速度。
2. 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直线上,起初速度为12 m/s,经过5秒后速度增加到28 m/s。
求汽车在这5秒内的平均加速度。
3. 一块质量为0.5 kg的物体受到一个恒力F=20 N的作用,开始从静止运动,经过4秒后速度达到了多少?4. 汽车以10 m/s的速度通过一个弯道,半径为50 m。
求汽车通过弯道时的加速度。
5.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如果一个声音信号从发送到接收共用时0.05秒,求这个信号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6. 一块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一个30 N的恒力,开始从静止位置运动。
求这块物体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达到速度为12 m/s?7.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踩下刹车。
如果汽车停下来需要10秒的时间,求汽车的减速度。
8. 一辆自行车以8 m/s的速度行驶,经过15秒后速度减小为2 m/s。
求自行车的减速度。
9. 一个物体通过重力加速度从高度500 m自由下落,求物体达到地面时的速度。
10. 一架飞机以300 m/s的速度水平飞行,在1秒内飞行了多远的距离?11. 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加速,经过5秒后速度增加到30 m/s。
求汽车在这5秒内的平均加速度。
12. 一个物体受到一个10 N的恒力,开始从静止位置运动。
求这个物体在3秒内的速度。
13. 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如果一个声音信号从发送到接收共用时0.1秒,求这个信号在水中传播的距离。
14. 一块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一个20 N的恒力,开始从静止位置运动。
求这个物体在2秒内的加速度。
15. 一个物体通过重力加速度从100 m高的斜面上滑下来,求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电荷和静电场(一) 西北大学大物作业
班级学号 第八次 电荷和静电场(一) 得分 姓名基本内容和主要公式1.电荷的基本特征:(1) 分类:正电荷(同质子所带电荷),负电荷(同电子所带电荷)(2)量子化特性(3)是相对论性不变量(4)微观粒子所带电荷总是存在一种对称性 2. 电荷守恒定律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孤立系统,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整个系统的电荷总量必定保持不变。
3.点电荷:点电荷是一个宏观范围的理想模型,在可忽略带电体自身的线度时才成立。
4 库仑定律:表示了两个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表示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5. 电场强度 :是描述电场状况的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反映了电场的基本性质。
0F E q =6. 电场强度的计算: (1)单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可直接利用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来求得 (2)带电体产生的电场强度,可以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来求解πεπε===∑⎰ni i 33i 10iq 11d q Er Er 44r r(3)具有一定对称性的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强度,可以根据高斯定理来求解 (4)根据电荷的分布求电势,然后通过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求得电场强度 7. 电场线: 是一些虚构线,引入其目的是为了直观形象地表示电场强度的分布 (1)电场线是这样的线:a .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b .曲线分布的疏密对应着电场强度的强弱,即越密越强,越疏越弱。
(2)电场线的性质:a .起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b .不闭合,也不在没电荷的地方中断c .两条电场线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不会相交 8. 电通量: φ=⋅⎰⎰e sE dS(1) 电通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把它与电场线联系起来,可以把曲面S 的电πε=1212123012q q 1F r 4r通量理解为穿过曲面的电场线的条数。
(2) 电通量是标量,有正负之分。
9. 高斯定理:ε⋅=∑⎰⎰sS 01E d Si(里)q(1)定理中的E是由空间所有的电荷(包括高斯面内和面外的电荷)共同产生(2)任何闭合曲面S 的电通量只决定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电荷,而与S 以外的电荷无关10. 静电场属于保守力:静电场属于保守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所做的功只与该电荷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其经历的路径无关。
西北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卷
考试科目:《物理化学》(总分) 136分一单选题 (共126题,总分值126分 )1. 室温下,以下几种离子中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最大的为()。
(1 分)A. K+B. Na+C. H+D. Zn2+2. 反应C(s)+O2(g)=CO2(g),2 CO(g) +O2(g)= 2CO2(g),C(s)+ 1/2 O2(g)=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Θ、K2Θ,这三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1 Θ、K3分)A. K3Θ=K1ΘK2ΘB. K3Θ= K1Θ/K2ΘC.D.3. 101.3 kPa下,110 ℃的水变为110 ℃的蒸气,吸热 Q.此过程环境的熵变ΔS(环)()。
(1 分)A. = 0B. > 0C. < 0D. = Q/T4.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
(1 分)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B.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D.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5. 1 mol 水在 100℃, 101.3 kPa下变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 水蒸气视为理想气体 ), 然后等温可逆膨胀到 10.13 kPa, 则全过程的ΔH =()(已知水的气化焓为 40.67 kJ/mol)。
(1 分)A. 0B. 40.67 JC. 40.67 kJD. - 40.67 J6. (1 分)A. -484.5B. 0C. -873.5D. 194.87.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1 分)A. SB. (G/p)TC. (U/V)TD. C V8.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1 分)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9.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1 分)A. 铜片B. 铁片C. 镀锡铁片D. 锌片10. dU=CvdT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1 分)A. 等容过程B.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11. 基元反应 H + Cl2──> HCl + Cl 的反应的分子数为()。
2017年西北大学研究生考试物理化学真题
2017年西北大学研究生考试物理化学真题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40分)1.元素S的标准燃烧焓与同温度下列哪一物质的标准生成焓相等(A)SO (B)SO2 (C)SO3(D)S2.在图一中,状态A→B为等温可逆膨胀,状态A→C为绝热可逆过程。
如果A经过绝热不可逆膨胀到V2,状态将在(A)C下(B)B上(C)BC之间(D)无法判断3.若一气体的方程为pV=RT+αp(α>0),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ðUðV )T=0(B)(ðUðP)T=0(C)(ðUðT)V=0(D)(ðUðT)P=04.某溶液有2mol A和1.5mol B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 cm3,此溶液中组分A的偏摩尔体积V A=30 cm3·mol-1,则组分B的偏摩尔体积(cm3·mol−1)为(A)200 (B)300 (C)240 (D)2835.把500g樟脑(C1O H16O,熔点451.15K)和0.1mol的某新合成的有机物相混合,所得的混合物熔点为443.15K,已知该有机物0.13g和5g樟脑混合物的熔点为447.15K,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30 (B)260 (C)140 (D)2806.设反应A(s)=D(g)+G(g)的∆r G m(J·mol−1)=−4500+11T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A)T>409K (B)T<409K (C)136K<T<409K (D)T<136K7.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有(A)3种(B)2种(C)1种(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8.l2的分子振动能级间隔是0.43×10−23J,则在298K时某一振动能级和其低能级分子数之比为(A)1(B)0.43×10−20(C)0.35 (D)无法计算9.分子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是不同的,大小顺序是(A)平动>振动>转动(B)转动>振动>平动(C)振动>转动>平动(D)平动>转动>振动10.0.40cm3水溶液中有2g无水BaCl2(分子量为208),溶液的电导率为0.00585S·m−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S·m2∙mol−1)为(A)10−7(B)2.41×10−6(C)2.41×10−1(D)2.41×10−311.AgCl在下列哪个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加的最多(A)0.1mol∙kg−1的KNO3(B)0.1mol·kg-1的KCl(C)0.1mol·kg-1的Ca(NO3)2 (D)蒸馏水12.已知298K时,∅θ(Ag+,Ag)=0.799V,下列电池的Eθ为0.627V。
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思考题热力学一、判断题: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3、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Θ(800K)=0 。
( )4、d U=nC v,m d 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5、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6、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7、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此终态。
()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 G和 G<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 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 S <0。
()17、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18、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19、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 )20、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21、焓的增加量∆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22、一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T不一定为零。
( )23、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2017年西北大学研究生考试物理化学真题.pdf
2017年西北大学研究生考试物理化学真题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40分)1.元素S的标准燃烧焓与同温度下列哪一物质的标准生成焓相等(A)SO (B)SO2 (C)SO3(D)S2.在图一中,状态A→B为等温可逆膨胀,状态A→C为绝热可逆过程。
如果A 经过绝热不可逆膨胀到V2,状态将在(A)C下(B)B上(C)BC之间(D)无法判断3.若一气体的方程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4.某溶液有2mol A和1.5mol B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 cm3,此溶液中组分A的偏摩尔体积V A=30 cm3·mol-1,则组分B的偏摩尔体积()为(A)200 (B)300 (C)240 (D)2835.把500g樟脑(C1O H16O,熔点451.15K)和0.1mol的某新合成的有机物相混合,所得的混合物熔点为443.15K,已知该有机物0.13g和5g樟脑混合物的熔点为447.15K,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30 (B)260 (C)140 (D)2806.设反应的,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A)T>409K (B)T<409K (C)136K<T<409K (D)T<136K7.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有(A)3种(B)2种(C)1种(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8.的分子振动能级间隔是,则在298K时某一振动能级和其低能级分子数之比为(A)1(B)0.43(C)0.35 (D)无法计算9.分子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是不同的,大小顺序是(A)平动>振动>转动(B)转动>振动>平动(C)振动>转动>平动(D)平动>转动>振动10.水溶液中有2g无水2(分子量为208),溶液的电导率为0.00585,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A)(B)(C)(D)11.在下列哪个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加的最多(A)的(B)0.1mol·kg-1的KCl(C)0.1mol·kg-1的Ca(NO3)2 (D)蒸馏水12.已知298K时,,下列电池的为0.627V。
物理化学(全册)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状态与内能无关 2.μ=0 3. ( )A. 不变B. 可能增大或减小C. 总是减小4.T, p, W ‘=0≥0 C. (dG)T,V, W=0≤0 D. (dG) T, V, W ‘=0≥0 5.A. (dA)T, p, W ‘=0≤0B. (dA) T, p, W ‘=0≥ T, V, W ‘=0≥0 6.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因为A. 恒压过程中,焓不再是状态函数B. 恒压过程中,焓变不能量度体系对外所做的功 D. 恒压过程中, ΔU 不一定为零 7. NOCl 2(g )=NO (g ) + Cl 2(g )为吸热反应,改变下列哪个因素会使平衡向右移动。
( )增大压力 C. 降低温度 D. 恒温、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 8. )A. 溶液中溶剂化学势较纯溶剂化学势增大B. 沸点降低C. 蒸气压升高 9.ΔA=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 ( )C.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10.ΔG=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 ( ) C.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D.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可逆过程 11. 300K 将1molZn Q p ,恒容反应热效应为Q v ,则Q p -Q v = J 。
无法判定12.已知FeO(s)+C(s)=CO(g)+Fe(s),反应的Δr H m 0为正,Δr S m 0为正(设Δr H m 0和Δr S m 0不随温度而变化)A. 高温有利B. 低温有利与压力无关13.化学反应 N 2(g) +3H 2(g) = 2NH 3(g)A. 3NH 2H 2N μμμ==B. 032=++3NH 2H 2N μμμC. NH 2H 2N μμμ32==14. 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A →P ,则在动力学研究中表明该反应为 ( )A.二级反应B.基元反应C.双分子反应15. 已知298 K 时, Hg 2Cl 2 + 2e - === 2Hg + 2Cl -, E 1 AgCl + e - === Ag + Cl -, E 2= 0.2224 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Ag(s)|AgI(s)|I-
(a
I-)‖Cl-(a
Cl-)|AgCl(s)|Ag(s);
②Pb(s)|PbSO
4(s)|SO
42-(a
SO42-)‖Cu2+(a
Cu2+)|Cu(s);
3.试将下述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
③AgCl(s)+I-(a
I-)==AgI(s)+Cl-(a
2的水溶液,在xx上会发生:
()
(A)析出氧气
(B)析出氯气
(C)析出铜
(D)铜电极溶解
答:
(D)
21.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A)铜片
(B)铁片
(C)镀锡铁片
(D)锌片
答:
(D)
22.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2(aq)│Cl
2(g)│Pt
(B) Zn│ZnCl
2(aq)‖KCl(aq)│AgCl(s)│A│Cl
2(g)│Pt
(D)Hg│Hg
2Cl
2(s)│KCl(aq)‖AgNO
3(aq)│Ag
答:
(C)
9.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A)在xxxx发生氧化反应
()
(A) Ag│AgCl│HCl(aq)‖Cl
2(p)│Pt
(B) Pt│Cl
2│HCl(aq)‖AgNO3(aq)│Ag
(C) Ag│AgNO
3(aq)‖HCl(aq)│AgCl│Ag
(D) Ag│AgCl│HCl(aq)‖AgCl│Ag
答:
(C)
15.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
(1)H
2(g) + O
(D) Zn(s)│Zn2+‖Ag+│Ag(s)
答:
(D)
17.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
0.059 V,当盐桥拿走,使两溶液接触,这时测得电动势为
0.048 V,向液接电势值为:
()
(A)-
0.011 V
(B)
0.011 V
(C)
0.107 V
(D)-
0.107 V
答:
(A)
18.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0.1 mol·kg-1
时,其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m将:
(D)
(A)k减小,m增加
(B)k增加,m增加
(C)k减小,m减小
(D)k增加,m减小
答:
(D)
6.有下列溶液,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小的是:
()
(A)
0.001 mol·kg-1
NaCl
(B)
0.001 mol·kg-1
KOH
(C)
0.001 mol·kg-1
(B)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
(C)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xx
(D)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
答:
(C)
10.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A)正向进行
(B)逆向进行)(C)不可能进行
(D)反应方向不确定
答:
(B)
11.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
H2(g)+O
2(g)─→H
()
(A)平,xx>xx;平,阴>阴
(B)平,xx<xx;平,阴>阴
(C)平,xx<xx;平,阴<阴
(D)平,xx>xx;平,阴<阴
答:
(B)
19.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A)浓差极化电极
(B)电化学极化电极
(C)难极化电极
(D)理想可逆电极
答:
(A)
20.用铜电极电解CuCl
()
(A)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
(B)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
(C)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
(D)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
答:
(D)
23.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Na+/ Na) <(H+
/ H
2)
(B)(Na) <(H
(Zn2+,Zn)=-
0.7628 V,(Cd2+,Cd)=-
0.4029 V,(I2,I-)=
0.5355 V,(Ag+,Ag)=
0.7991 V,下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最大的是:
()
(A) Zn(s)│Zn2+‖Cd2+│Cd(s)
(B) Zn(s)│Zn2+‖H+│H2,Pt
(C) Zn(s)│Zn2+‖I-│I2,Pt
0.799V,φΘ(Cu2+|Cu)=
0.337V.
①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②当电池可逆地输出2mol电子的电荷量时,求电池反应的△rGm,△rHm和△rSm;
③求醋酸银AgAc(S)的容度积KspΘ(设活度因子均为1)。
3.在298K和标准压力下,试写出下列电解池在两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并计算其理论分解电压:
3.498×10-2S.m
2.mol-1,∧∞m(OH-)=
1.98×10-2S.m
2.mol-1,水的密度为
997.09kg.m-3。
2.有如下电池:
Cu(s)|CuAc2(
0.1mol·kg-1)|AgAc(s)|Ag(s)
已知298K时该电池的电动势E(298K)=0372V,温度为308K时,E(308K)=0374V,设电动势E随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又知298K时,φΘ(Ag+|Ag)=
(C)QR=TS(D)QR=U
答:
(C)
13.关于液体接界电势EJ,正确的说法是:
()
(A)只有电流通过时才有EJ存在
(B)只有无电流通过电池时才有EJ
(C)只有种类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接界时才有EJ
(D)无论电池中有无电流通过,只要有液体接界存在,EJ总是存在答:
(D)
14.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今欲求AgCl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电池为:
0.01mol·kg-1)和CuCl2(
0.02 mol·kg-1)的水溶液。若电解过程中超电势可忽略不计,试问:
(设活度因子均为1)
①何种金属先在阴极析出?
②第二种金属析出时,至少须加多少电压?
③当第二种金属析出时,计算第一种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
三问答
1.电池中正极、负极、阴极、阳极的定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在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而正极是阴极?
2(g)─→H
2O(l)
(2)2H
2(g) + O
2(g)─→2H
2O(l)
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
(A)E1=E2K1=K2
(B)E1≠E2K1=K2
(C)E1=E2K1≠K2
(D)E1≠E2K1≠K2
答:
(C)
16.已知298 K时,下列电极电势:
①Pt(s)|NaOH(
1.0mol·kg-1,γ±=
0.68)|Pt(s)
②Pt(s)|HBr(
0.05mol·kg-1,γ±=
0.860)|Pt(s)
③Ag(s)|AgNO3(
0.50mol·kg-1,γ±=
0.526)‖AgNO3(
0.01mol·kg-1,γ±=
0.902)|Ag(s)
4.在298K和标准压力下,以Pt为阴极,C(石墨)为阳极,电解含CdCl2(
HCl
(D)
1.0 mol·kg-1
NaCl
答:
(D)
7.浓度为
1.0 mol·dm-3的强电解质溶液,它的摩尔电导率数值近似于:
((A)与电导率相等
(B)是电导率的103倍
(C)是电导率的10-3倍
(D)是电导率的102倍
答:
(B)
8.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Cl-离子的活度无关?()
(A) Zn│ZnCl
NaOH xxNa+的迁移数t1与
0.1mol·dm-3
NaCl溶液xxNa+
的迁移数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A)相等(B)t1>t2
(C)t1<t2(D)大小无法比较2
答:
(C)
3.用同一电导xx分别测定浓度为
0.01 mol·kg-1和0.1 mol·kg -1
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和500,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2O(g)
在400 K时的rHm和rSm分别为-
251.6 kJ·mol-1
和–50 J·K-1
·mol-1
,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A)
1.2 V(B)
2.4 V
(C)
1.4 V(D)
2.8 V
答:
(A)
12.某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情况下放电,其热效应为QR,则:
()(A)QR=0(B)QR=H
Cl-);
④Pb(s)+HgO(s)==Hg(l)+PbO(s)
4.联系电化学与热力学的主要公式是什么?电化学中能用实验测定哪些数据?如何用电动势法测定HgSO4(s)的溶度积常数?试写出所设计的电池、应测的数据及计算公式。
5.在铁锅里放一点水,哪一个部位最先出现铁锈?为什么?为什么海伦要比江轮采取更有效的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