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与圆柱体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钟表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的位置动了四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一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它们的特征。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形体。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及玩具。
(积木四散放在幼儿座位后面。
请配班老师在幼儿搭好房子回座位后将玩具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活动过程:一、通过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二、引导幼儿观察搭房子的材料——积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一)认识搭房子的材料1、师:我们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这些积木都一样吗?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积木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先让幼儿自由讲讲,再请个别幼儿回答)(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1、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老师观察)2、请用不同方法数的幼儿倒前面来示范数。
3、全体幼儿用与刚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数数。
(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
1、师: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数出了积木上由六个图形,谁来告诉我,你的积木上是六个什么图形?2、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三、帮小兔子搭房子。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来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坚固又漂亮。
(幼儿建构房子)2、参观房子,说一说搭房子的积木是什么形体的?四、迁移经验,运用自己感知的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判断自己的礼物是什么形体。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与图形》第三节《正方体与长方体》。
详细内容包括: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特征、识别和应用;通过观察、操作、探索,让孩子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培养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和区分两种图形。
2. 培养孩子的观察、操作和探索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能够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2.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正方体和长方体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教具,展示实物,让孩子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等。
(2)通过对比,让孩子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正方体和长方体图片,让孩子进行识别和分类。
(2)请孩子上台展示,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4. 手工制作(15分钟)(1)发放正方体和长方体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孩子动手制作。
(2)鼓励孩子发挥创意,为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
(2)教师对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正方体与长方体》2. 内容:(1)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12条棱,8个顶点。
(3)区别: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六个面不完全相同。
(4)联系:都是立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画出至少3个正方体和3个长方体,并标注名称。
(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正方体或长方体,并记录下来。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并能够辨别它们;2. 学会利用三视图图形认识法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3. 能够熟练应用体积和表面积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4. 简单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2. 学会利用三视图图形认识法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3. 熟练应用体积和表面积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利用三视图图形认识法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2. 掌握熟练应用体积和表面积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2. 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形体来理解和区分不同形体的特点和区别;3.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五、教学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长方体:三个不同的长方形构成一个长方体,即有 6 面,每面都是一个矩形,3 对面是相等的。
该图形有 8 个角,其中每个角有 3 个面相交。
长方体的 12 条边由 3 种不同长度的边构成,共 4 条长边、4 条短边和 4 条中等长度的边,且长边与短边各2 条。
正方体:六个相等的正方形构成一个正方体,即有 6 面,每面都是一个正方形。
该图形有 8 个角,其中每个角有 3 个面相交。
正方体的 12 条边都相等,每个角度数为 90 度。
2. 利用三视图图形认识法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1)三视图将物体的形状按照三个不同的方向裁开,即形成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其中,正视图是物体的正面,左视图是人站在物体左侧看到的物体形状,俯视图是人站在物体上方看到的物体形状。
通常我们把它们排列在同一纸面的左侧、中间和右侧。
如图 1 所示,左侧为长方体的 3 视图,其中“正视图” 是长方体正的正面,左侧为“左视图”,在此视图中能看到长方体的左侧和右侧两个面,正中间是“俯视图”,在此视图中能看到长方体的顶面和底面。
幼儿园大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立体图形的认识》,详细内容为第3节“正方体与长方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和描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分。
教学重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图片、磁性板等。
2. 学具:正方体和长方体纸盒、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神秘的礼物盒,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猜测里面是什么。
(2)打开礼物盒,展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通过磁性板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3. 随堂练习(1)分发正方体和长方体纸盒,让幼儿动手操作,感受它们的特征。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4. 知识巩固(1)进行“找一找”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找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正方体与长方体》2. 内容:正方体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相等,12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积相等,12条棱分为三组,每组四条棱长度相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里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品,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画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用彩笔标注它们的特征。
2. 答案:(1)正方体物品:如骰子、魔方等;长方体物品:如牙膏盒、书本等。
(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如板书所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外形特征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数学名词3.能够对长方体、正方体进行简单的测量教学内容1.谈论型导入:老师放上长方体、正方体的图片,和孩子们一起谈论它们的长相和用途。
2.感知型教学:老师提供长方体、正方体木块让孩子们触摸、摆弄,通过感知来认识它们的特征。
3.认知型教学:老师提供长方体、正方体的图片,并向孩子们介绍它们的外形特征和数学名词。
比如:长方体有长、宽、高,而正方体有边长。
4.操作型教学:老师放上长方体、正方体的测量图片,引导孩子们使用尺子对它们进行测量,并记录下结果。
教学方法1.情境引导法: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演示等方式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
2.感性认识法:给孩子们提供实物和图片来启发他们对概念的感性认识。
3.演示法:让孩子们亲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
导入环节让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师提供长方体、正方体的图片,和孩子们一起谈论它们的长相和用途,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感知环节老师提供长方体、正方体木块让孩子们触摸、摆弄,通过感知来认识它们的特征。
让孩子们回答下面的问题: -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 长方体有几面是平的? - 正方体的边长相等吗?认知环节老师提供长方体、正方体的图片,并向孩子们介绍它们的外形特征和数学名词。
比如:长方体有长、宽、高,而正方体有边长。
让孩子们通过图片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 长方体有几面是平的? - 决定长方体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操作环节老师放上长方体、正方体的测量图片,引导孩子们使用尺子对它们进行测量,并记录下结果。
让孩子们回答下面的问题: - 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 正方体的边长是多少?总结环节老师引导孩子们再次通过图片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数学名词,巩固孩子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学评估老师观察孩子们在操作环节的测量是否准确,以及孩子们在总结环节是否能够正确回答出问题,从而评估孩子们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
大班的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精选
大班的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数学教材《数学天地》第五章第四节,主要涉及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概念、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特征;2. 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3. 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转换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2. 学生能够运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难点: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卡片、课件等;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知识讲解:通过课件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特征,讲解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用PPT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正方体和长方体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6. 成果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解题心得。
六、板书设计正方体与长方体1. 形状特征正方体:六个面相同,八个顶点长方体:六个面不同,十二个顶点2. 表面积计算正方体:6a²长方体:2(ab + bc + ac)3. 体积计算正方体:a³长方体:abc4. 转换关系正方体→ 长方体:边长不变,面扩大长方体→ 正方体:边长不变,面缩小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2厘米的长方体2. 答案:正方体表面积:96厘米²,体积:64厘米³长方体表面积:90厘米²,体积:36厘米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PPT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正方体和长方体大班数学教案
正方体和长方体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定义及特征。
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
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
1.2 教学重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定义及特征。
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的识别。
1.3 教学难点正方体和长方体形状的描述。
1.4 教学准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或图片。
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图片。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向学生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
1.5.2 讲解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定义及特征,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有两对相等的矩形面等。
1.5.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回答问题。
第二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计算生活中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2 教学重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2.3 教学难点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2.4 教学准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或图片。
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图片。
计算工具。
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定义及特征。
2.5.2 讲解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如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²,体积为a³,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ab+bc+ac),体积为abc。
2.5.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计算工具计算生活中正方体和长方体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让学生回答有关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对角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对角线概念。
学生能够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立体图形的认识》,详细内容为第2节《正方体与长方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它们的特征,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区别。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磁性教具、PPT。
2.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画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礼物,引导幼儿观察和猜测。
(2)邀请幼儿上台拆开礼物,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
2. 教学新知(10分钟)(1)引导幼儿观察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特征。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让幼儿判断它们的名称。
(2)教师通过磁性教具,演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让幼儿观察并找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彩色卡纸,指导幼儿动手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
(2)幼儿完成制作后,进行小组展示和交流。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正方体与长方体》2. 板书内容: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12条棱,8个顶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
(2)用卡纸制作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
2. 答案:(1)展开图见附件。
(2)制作方法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时,对棱和顶点的概念理解不深。
幼儿园大班教案《正方体和长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正方体和长方体》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形状,以及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2.学习观察和描述三维物体的表面特征;3.培养幼儿对三维空间形体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特征及区别;2.通过游戏与实物观察,培养幼儿对三维物体的感知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认识,对三维物体的表面特征的观察与描述;2.教学难点:幼儿的三维感知和想象能力,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理解;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向幼儿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并问幼儿认不认识这两个形体?2.引导幼儿讨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和共同点。
3.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物品,身边有哪些形状比较像正方体或长方体?2. 学习形状、特征及区别(15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并标出各个部位的名称。
2.老师向幼儿解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和共同点,比如:它们都是三维立体物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而长方体的六个面是长方形,等等。
3.引导幼儿分类观察身边物品,判断它们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并观察它们的共性和差异性。
3. 游戏与体验(30分钟)1.老师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拿出来,给幼儿亲自观察和摸索。
幼儿可以边摸边想象,感知其形状和特征,进行有趣的游戏体验。
2.老师引导幼儿玩“快乐积木”。
在游戏中,给每组幼儿发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积木,让幼儿十分钟合作搭建高、广、长等不同形状的房屋、桥梁、城堡等。
在搭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放飞想象,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 经验反思(10分钟)1.老师请幼儿回顾这次学习的内容,要求幼儿总结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主要特征和区别。
2.老师邀请一些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鼓励幼儿多交流、多发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3.老师总结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上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一、教学内容1. 正方体的定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角都是90度。
2. 长方体的定义:六个面都是矩形,相对的两个角都是90度。
3. 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等,长方体的相对面相等。
4. 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分:正方体的所有边都相等,长方体的边有长有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确识别正方体和长方体。
3. 培养学生运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分,以及如何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概念、特征,以及如何正确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各一个,用于展示和操作。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用于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例子。
2. 概念讲解:教师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讲解它们的定义和特征。
3. 操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每组有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模型。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并能够正确区分。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找出家里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品,并画下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角都是90度六个面相等长方体:六个面都是矩形相对的两个角都是90度相对面相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找出家里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品,并画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概念和特征。
在操作实践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确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一、教学目标
2、了解有关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3、能够使用实物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形状及属性进行比较、测量。
二、教学准备
1、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实例;
2、平板和立体模型;
3、粉笔、尺子、计算机软件等实验工具设备;
4、画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图形软件MP(Mathematical Pictures)
三、教学过程
1、识别正方体与长方体
(1)展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实物,示范其外表,让孩子体会其不同之处。
(2)老师准备好投影机,使用小白板或者绘图软件,将多边形画出来,示范其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样子。
2、学习正方体与长方体的面积与体积
(1)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公式用小白板展示出来,让孩子弄清楚表面积、体积的概念,并且认识其计算公式;
(2)用实物模型让孩子动手测量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表达计算的结果,最终得出结论。
3、比较与应用
(1)设置实际问题,让孩子使用所学的知识,比较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的大小,得出有理据的结论,并适时引导孩子应用实际问题;
(2)使用计算机软件MP(Mathematical Pictures),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立体图形画出来。
【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正方体和长方体》含反思(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教案《正方体和长方体》含反思(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教案《正方体和长方体》含反思一幼儿园大班教案《武术操》含反思二幼儿园大班教案《母鸡和小鸡》三幼儿园大班教案《每个人都噗》含反思四- 1 -幼儿园大班教案《正方体和长方体》含反思一大班教案《正方体和长方体》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正方体和长方体》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
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
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
(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2 / 9。
幼儿园大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3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
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
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
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
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3、幼儿操作活动:(1)、每人一张作业图。
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幼儿园大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精彩教案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精彩教案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立体图形》,主要内容为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具体内容包括: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外观特征、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生活中的正方体与长方体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征,能够辨别两种立体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分。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外观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长方体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正方体、长方体纸质模型,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立体图形的外观特征。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并说明理由。
(2)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找一找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第28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纸质模型,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外观特征。
2.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并画出它们的简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较为顺利,但在区分两者时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立体图形的特征,如圆柱、圆锥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分。
2. 例题讲解:具体例题的设计与讲解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含反思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及名称。
旨在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及安排如下:一、导入环节(3分钟)通过操纵实物铅笔盒、纸巾盒,询问学生,这些盒子的形状和名称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矩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二、导入环节(3分钟)现场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列举日常物品,如书、照片等,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学习新知:认识长方体(30分钟)1.学习长方体的名称及长、宽、高的特点2.学习长方体的构成部分: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3.老师给出长方体实物,让学生互相观察并分享长方体的特点及相关生活中的应用四、学习新知:认识正方体(30分钟)1.学习正方体的名称及边长、体积的特点2.学习正方体的构成部分:顶点、棱、面3.老师给出正方体实物,让学生互相观察并分享正方体的特点及相关生活中的应用五、巩固练习(20分钟)1.分发练习册并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和掌握2.分组比赛,通过游戏“拼长方体、拼正方体”来巩固所学内容。
六、小结(4分钟)由老师对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及目标进行总结,回顾当堂课学习到的内容。
反思本次上课,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结合视觉教育、听觉教育、游戏教育三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通过多种环节和多个学习视角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需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锻炼和提升教学质量,如可以通过继续提高互动形式和设置更精细的教学目标,进行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教学。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名称: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让幼儿认识和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辨别和命名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2. 技能目标: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命名。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命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学具: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画笔,画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让幼儿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加深对它们特征的理解。
4. 比较:让幼儿比较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不同之处,并用语言描述。
5. 练习:让幼儿进行一些辨别和命名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练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命名。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这次活动的效果,看看幼儿是否掌握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是否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命名。
如果发现有幼儿还没有掌握,我会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让幼儿观察和操作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让幼儿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会让幼儿进行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绘画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正方体和长方体大班数学教案
正方体和长方体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概念1.1 引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
1.2 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由六个矩形面组成的多面体。
1.3 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或模型,发现它们的特点,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中有相对的两个面是相等的矩形。
第二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性质2.1 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性质,如每个面都是矩形,相对的面是相等的,有12条棱等。
2.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或模型,发现它们的性质。
2.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和记录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棱长,面的大小,以及相对面的面积。
第三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计算3.1 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计算方法,如计算体积和表面积。
3.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或模型,发现它们的计算方法。
3.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并进行记录和比较。
第四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际应用4.1 引入正方体和长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骰子、收纳盒等。
4.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品,发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4.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制作和设计自己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物品,如骰子游戏、收纳盒等。
第五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创意活动5.1 引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创意活动,如搭建、拼图等。
5.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或模型,发现它们的搭建和拼图方法。
5.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利用正方体和长方体进行搭建和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立体绘画6.1 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立体绘画方法,如使用透视原理绘制立体图形。
6.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或模型,发现它们的立体绘画方法。
6.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创作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立体画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立体图形的认识》,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正方体与长方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如面、棱、顶点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未知、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长方体模型,积木,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礼物盒,引发幼儿好奇心,请幼儿观察礼物盒的形状,引导幼儿说出正方体。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说出它们的特征。
(3)通过互动提问,巩固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积木搭建正方体和长方体,加深对两种立体图形的理解。
(2)出示卡片,让幼儿判断卡片上的图形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正方体的特征: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 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
2. 答案: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制作方法见板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身影,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5.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7.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
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
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
(正方体、长方体。
)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
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
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
(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
“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
)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
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
“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
)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