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关系考试题和答案
![国际关系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8c56a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b.png)
国际关系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关系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人B. 国家C. 国际组织D. 跨国公司答案:B2.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
A. 和平B. 合作C. 竞争D. 冲突答案:D3. 以下哪项是国际关系中的硬实力?()A. 文化B. 经济C. 军事D. 外交答案:C4.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包括()。
A. 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B. 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C. 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D. 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关系中的非传统安全问题?()A. 恐怖主义B. 网络安全C. 气候变化D. 核武器竞赛答案:D6.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国家主权平等B. 不干涉内政C. 禁止使用武力D. 国家利益至上答案:D7. 以下哪项是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A.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的主要驱动力B. 国家行为是由国际体系结构决定的C. 国家身份和利益是由社会建构的D. 国际政治是无政府状态的答案:C8. 以下哪项是国际关系中的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A.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的主要驱动力B. 国际组织和法律可以促进国际合作C. 国家行为是由国际体系结构决定的D. 国际政治是无政府状态的答案:B9. 以下哪项是国际关系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A.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的主要驱动力B. 国际组织和法律可以促进国际合作C. 国家行为是由国际体系结构决定的D. 国际政治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国际关系中的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A.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的主要驱动力B. 国际组织和法律可以促进国际合作C. 国家行为是由国际体系结构决定的D. 性别不平等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国家间的权力平衡?()A. 经济实力B. 军事实力C. 人口数量D. 文化影响力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国际政治的稳定性?()A. 国家间的权力分配B. 国际法的约束力C. 国际组织的调解作用D. 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性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国际合作的可能性?()A. 共同的利益B. 相互的信任C. 不同的文化背景D. 国际制度的约束答案:ABD14.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国际冲突的爆发?()A. 国家间的权力不平衡B. 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差异C. 国家间的经济竞争D. 国家内部的政治动荡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国际秩序的变迁?()A. 技术革命B. 经济全球化C.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D. 国际法的发展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197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5.png)
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国际关系是研究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政治关系B. 科技关系C. 经济关系D. 以上都是2.以下哪种国际关系模式是建立在国与国关系之上的?()A.国际社会主义关系B. 国家社会主义关系C. 国家共产主义关系D. 国际共产主义关系3.以下哪个国际关系学派强调国家主权和国际非干涉原则?()A.实用主义学派B. 新自由主义学派C. 宏观政治学派D. 持久和平学派4.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从单极化转向()A.双极化B. 三极化C. 多极化D. 偏极化5.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是指()A.国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B.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战争C.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争斗D. 国内党派之间的斗争二、简答题1.什么是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研究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
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各种国际行为主体。
2.国际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国际关系的特点包括多元性、复杂性、动态性和相对独立性。
多元性指的是国际关系中存在着多种主体和利益,各国国家间的关系呈现多样性。
复杂性体现在国际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制约。
动态性指的是国际关系不断发展变化,且变化速度较快。
相对独立性指的是国际关系是相对于国内事务而言的,其决策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请解释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是指什么?冷战是指国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冷战期间,冷战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紧张关系。
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以敌对和对抗为主导,世界格局呈现出两极分立的局面。
三、论述题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初期的中国外交政策强调争取国际地位和外交主权,积极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参与了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阵营。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考试 选择题 52题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考试 选择题 52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080e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e.png)
1. 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B. 国际组织C. 非政府组织D. 个人2. 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权力平衡”理论?A. 汉斯·摩根索B. 肯尼斯·沃尔兹C. 雷蒙·阿隆D. 马丁·怀特3. 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哪些国家?A. 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B. 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巴西C. 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D.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4.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法的主要来源?A. 条约B. 习惯C. 一般原则D. 个人意见5. “冷战”时期的主要对立双方是哪两个阵营?A. 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B. 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C. 北约与华约D. 美国与苏联6. 下列哪个组织不属于区域性国际组织?A. 欧盟B. 东盟C. 非盟D. 联合国7. 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约瑟夫·奈B. 汉斯·摩根索C. 肯尼斯·沃尔兹D. 雷蒙·阿隆8. 下列哪项不是外交政策的工具?A. 外交使团B. 经济制裁C. 军事干预D. 个人演讲9. 下列哪个国家不是G7成员国?A. 加拿大B. 意大利C. 澳大利亚D. 日本10.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关系中的哪项原则?A. 主权平等原则B.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C. 不使用武力原则D. 合作共赢原则11.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危机管理的主要目标?A. 防止危机升级B. 促进和平解决C. 增强军事实力D. 减少人道主义灾难12. 下列哪个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A. 联合国B. 世界贸易组织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卫生组织13. “多边主义”在国际关系中指的是什么?A. 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决策B. 单一国家主导决策C. 无国家参与决策D. 国家间不进行决策14.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关系中的“硬实力”表现?A. 军事力量B. 经济实力C. 文化影响力D. 科技实力15. “国际秩序”主要指的是什么?A. 国际法规则B. 国际组织结构C. 国家间关系模式D. 国际经济体系16. 下列哪个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A. 中国B. 俄罗斯C. 印度D. 巴西17. “非传统安全威胁”不包括以下哪项?A. 恐怖主义B. 气候变化C. 经济危机D. 军事冲突18. 下列哪个组织是专门处理经济问题的国际组织?A. 联合国B. 世界贸易组织C. 国际红十字会D. 国际奥委会19. “国际人权法”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国家主权B. 个人权利C. 经济利益D. 军事合作20. 下列哪个国家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创始成员国?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法国21. “国际合作”在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形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援助B. 军事联盟C. 文化交流D. 个人旅行22. 下列哪个组织是专门处理环境问题的国际组织?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B. 世界卫生组织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23. “国际争端解决”的主要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谈判B. 仲裁C. 诉讼D. 个人调解24. 下列哪个国家是北约的创始成员国?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印度25. “国际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规范国家行为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强军事实力D. 提高文化水平26. 下列哪个组织是专门处理难民问题的国际组织?A. 联合国难民署B. 国际红十字会C. 世界卫生组织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7.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国家间互动B. 个人行为C. 经济模型D. 文化现象28. 下列哪个国家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印度29. “国际安全”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军事冲突B. 经济稳定C. 政治稳定D. 社会稳定30. 下列哪个组织是专门处理贸易问题的国际组织?A. 世界贸易组织B. 联合国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卫生组织31.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国家间经济互动B. 个人消费行为C. 文化产业D. 科技发展32. 下列哪个国家是金砖国家的成员国?A. 中国B. 日本C. 德国D. 英国33. “国际法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非政府组织34. 下列哪个组织是专门处理卫生问题的国际组织?A. 世界卫生组织B. 联合国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35. “国际关系中的‘新自由主义’”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市场自由化B. 国家干预C. 军事扩张D. 文化保守36. 下列哪个国家是G20的创始成员国?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印度37.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国家利益B. 个人权利C. 文化交流D. 经济合作38. 下列哪个组织是专门处理金融问题的国际组织?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联合国C. 世界贸易组织D. 世界卫生组织39. “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观念和身份B. 经济利益C. 军事力量D. 政治稳定40. 下列哪个国家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创始成员国?A. 中国B. 日本C. 德国D. 英国41. “国际关系中的‘全球化’”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全球经济一体化B. 国家主权C. 军事冲突D. 文化保守42. 下列哪个组织是专门处理人道主义问题的国际组织?A. 国际红十字会B. 联合国C. 世界贸易组织D. 世界卫生组织43. “国际关系中的‘多极化’”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多个权力中心B. 单一权力中心C. 无权力中心D. 国家主权44. 下列哪个国家是东盟的创始成员国?A. 泰国B. 日本C. 德国D. 英国45. “国际关系中的‘区域一体化’”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区域经济合作B. 全球经济合作C. 军事联盟D. 文化保守46. 下列哪个组织是专门处理教育问题的国际组织?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 联合国C. 世界贸易组织D. 世界卫生组织47. “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文化影响力B. 军事力量C. 经济实力D. 政治稳定48. 下列哪个国家是非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A. 南非B. 日本C. 德国D. 英国49. “国际关系中的‘硬实力’”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军事力量B. 文化影响力C. 经济实力D. 政治稳定50. 下列哪个组织是专门处理妇女问题的国际组织?A. 联合国妇女署B. 联合国C. 世界贸易组织D. 世界卫生组织51. “国际关系中的‘国际组织’”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国家间合作B. 个人权利C. 经济利益D. 军事冲突52. 下列哪个国家是美洲国家组织的创始成员国?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印度答案1. D2. A3. A4. D5. D6. D7. A8. D9. C10. A11. C12. A13. A14. C15. C16. A17. D18. B19. B20. D21. D22. A23. D24. A25. A26. A27. A28. B29. A30. A31. A32. A33. C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0. A51. A52. A。
国际关系专业试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专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df98a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0.png)
国际关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国家之间关系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国家政治B. 国际经济C. 国际法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三大理论?A. 现实主义B. 自由主义C. 建构主义D. 马克思主义3. 国际组织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国际合作B.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 统治世界D. 协调国际关系4. 以下哪个不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A. 安全理事会B. 国际法院C. 世界卫生组织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5.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主权平等原则B. 不干涉内政原则C. 国家利益至上原则D.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此处省略15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A. 经济全球化B. 军事力量C. 文化差异D. 国际法2. 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包括:A. 文化影响力B. 经济吸引力C. 军事力量D. 政治影响力3. 以下哪些属于国际关系中的非传统安全问题?A. 恐怖主义B. 网络安全C. 气候变化D. 核武器扩散...(此处省略2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核心观点。
答案: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的,国家是主要的行为体,国家行为的主要动机是追求权力和安全。
现实主义者强调权力政治和国家利益,认为国际合作是有限的,因为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2. 阐述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答案: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包括:为国家间的互动提供规范和指导;促进和平解决争端;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增加了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国际关系考研面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关系考研面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3be4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9.png)
国际关系考研面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关系考研面试题目及答案#### 题目一: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问题:请简述全球化如何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答案: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之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这增加了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得国家间的经济冲突更为复杂。
其次,全球化推动了信息和文化的交流,这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但也可能引发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问题。
最后,全球化还加速了国际政治力量的重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格局,为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动态。
#### 题目二: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作用问题: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扮演了哪些角色?答案: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它们提供了一个多边对话的平台,使得各国能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
例如,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应对全球健康危机,如COVID-19大流行中,协调国际卫生政策和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经济组织在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减少贫困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 题目三:地缘政治与国际安全问题:地缘政治如何影响国际安全?答案:地缘政治是指国家或地区因其地理位置而具有的战略重要性。
它对国际安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地,地缘政治可以决定国家间的同盟或敌对关系,如战略要地的控制权争夺可能导致紧张局势甚至冲突。
间接地,地缘政治可以影响资源分配、贸易路线和能源供应,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国际争端的根源。
例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一直是国际政治和安全的关键因素,其控制权的争夺常常引发地区乃至全球的不稳定。
#### 题目四: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问题:为什么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答案:国际法为国家间的互动提供了一套规则和原则,有助于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和平。
【题目全集及答案】国际关系理论水平考核题
![【题目全集及答案】国际关系理论水平考核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ecf8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4.png)
【题目全集及答案】国际关系理论水平考核题1. 国际关系定义与理论题目请简述国际关系的定义,并概述主要的国际关系理论。
答案国际关系的定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包括:1.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利益和权力的重要性,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
2. 理想主义:强调国际合作和国际法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对话与协商可以解决国际争端。
3. 建构主义:强调国际关系是由国家之间的观念和认知构建的,认为通过改变观念可以改变国际关系。
4. 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认为自由和民主的国家更容易和平共处。
5. 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经济关系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认为国际关系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题目请简述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并概述国际组织的主要类型和作用。
答案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1. 固定的领土:国家有自己的地理范围和边界。
2. 定居的人民:国家有自己的人口,人民是国家的主体。
3. 政府:国家有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
4. 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有独立性和自主性。
国际组织的主要类型:1. 政府间组织:由多个国家政府组成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2. 非政府间组织:由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国际组织,如绿色和平、红十字会。
3. 跨国公司:在国际范围内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
国际组织的作用:1. 促进国际合作:通过协调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和问题。
2. 制定国际规则:制定国际法和规则,规范国家行为。
3. 促进国际交流: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交流。
3. 国际政治经济学题目请简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并概述其研究方法。
答案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1. 国家利益: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目标和利益。
2. 国际格局: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分布和势力范围。
3. 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关系的紧密联系和一体化。
国际关系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关系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1d291faaea998fcc220efb.png)
1.华夷秩序:是中国在晚清以前,以中国为中心的一种国际秩序。
是长期存在于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等地的国际关系体系。
在这一体系内,由于中国在这一地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水平,所以就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向中国朝贡的各藩国与中国历代王朝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
2.修约外交:关于五卅惨案的交涉使北京政府得以借助民力,将酝酿已久的“修约”外交正式出台。
这种外交政策的实施,不光在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还在于中国与各列强的关系亲疏,更在于其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的大动荡。
修约外交主要有三个基本修约策略——以夷制夷,联美修约;援引公法,以理折冲;以子之盾,攻子之矛。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北京政府的这一外交策略都得以体现,北京政府关于关税问题,领事裁判权问题,租借地问题和外国在华邮局问题的修约要求都被讨论。
3.以夷制夷: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
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古代,“以夷制夷”也叫“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
4.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毛泽东根据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3个部分的理论。
第一世界:指美国和苏联两个具有最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
第二世界: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欧洲、日本等国。
并指出超级大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地位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第三世界:指亚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主要力量。
5.韬光养晦: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而出现的不稳定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的方针。
邓小平在提出这个思想时还强调了“决不当头”。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题目及答案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04de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1.png)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一:请简述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答案:“软实力”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
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通过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非强制性手段吸引和影响其他国家的能力。
与硬实力(如军事力量和经济制裁)不同,软实力更多地依赖于吸引力和说服力。
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就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
通过电影,美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着全球观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此外,某些国家通过提供国际援助和发展项目,也能够提升其在受援国的影响力,从而增强其软实力。
题目二:论述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它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存,使得国际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使得国家间的经济利益更加交织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间的冲突,因为经济利益的共同性促使国家寻求合作而非对抗。
其次,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和信息的交流,这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然而,全球化也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引发某些地区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主义情绪。
最后,全球化还加剧了国际政治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如经济剥削和资源掠夺等问题,这可能导致国际关系中的紧张和冲突。
题目三:分析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不同的政治经济体系,它们之间的对抗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冷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对立,许多国家被迫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做出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关系的分裂和紧张。
其次,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代理人战争,如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不仅消耗了巨大的资源,也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国际关系史真题回忆及参考答案
![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国际关系史真题回忆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70457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7.png)
2023年北大国际关系考研专业课846国关史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库楚克开纳吉条约1774年7月21日俄国与土耳其在库楚克-开纳吉(Kuchuk-Kainarji或Kücük Kaynarca,在今保加利亚境内)缔结。
依约:土向俄赔款400万卢布;俄在克里米亚地区获得金布恩、叶尼卡尔和刻赤等地,并将其领土扩大到南布格河;允许俄国商船自由通过亚速海、黑海和黑海海峡,俄国并享受最惠国待遇;俄可在土各地建立领事馆,在伊斯坦布尔的加拉太区修建东正教教堂;克里米亚汗国宣布独立,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获自治并转入俄保护之下。
该约减轻了土对俄的威胁,加强了俄在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地区的政治影响,创造了进一步在巴尔干和中亚扩张的条件。
2、福田主义福田主义是1977年8月东盟创立10周年之际,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发表演说,首次以日本官方身份公开提出要与东盟进行积极合作。
“福田主义”是日本重视东盟的开始,也标志着日本对东盟外交政策的正式形成。
自美国提出“尼克松主义”后,美国有步骤地从东南亚地区收缩势力。
苏联乘虚南下,插手东南亚事务。
为了填补美国势力撤离形成的“真空”,维护自由主义制度,美国希望日本作为补充力量,加强经济援助和合作,在该地区发挥政治作用。
而东盟为了自身的巩固和发展,也希望在经济大国日本进一步发挥经济方面的作用。
伴随着东南亚地区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同时,提出了日本对东盟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一是日本逐步认识到东盟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在地区事务中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日本要尽快采取措施,消除70年代初期、特别是1974年东盟各国反日运动的后遗症,这成为日本外交面临的重要课题;二是在东西对立的形势下,日美在东南亚政策上意见不尽一致,而日本与美欧贸易摩擦日渐加剧,为了摆脱这种相对孤立的处境,日本准备在东盟寻找出路;三是日本外务省欧美派倡导的“经济外交”处于转折时期,“亚洲派”势力逐步抬头。
2023年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ce9c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0.png)
2023年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A. 世界银行B. 联合国C. 非洲联盟D. 亚太经合组织答案:B2. 北约是由哪些国家组成的军事联盟?A.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B. 英国、法国、德国C. 中国、俄罗斯、印度D. 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答案:D3.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什么?A. 世界贸易组织B. 欧盟C. 东盟D. 非洲联盟答案:B4.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实现什么目标?A. 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B. 加强中美合作C. 推动亚洲一体化D. 扩大中国的地缘影响力答案:A5. 2015年签订的《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是什么?A. 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B. 打击恐怖主义C. 促进国际旅游D. 维护人权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联合国的组织结构。
答案:联合国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等。
大会是联合国最高权力机构,由所有会员国组成,负责讨论和解决全球重大问题。
安全理事会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构,由15个成员国组成,其中5个是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负责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机构,由秘书长领导。
2. 解释什么是国际人权法?答案:国际人权法指的是确立和保护人权的国际法律体系。
它包括国际公约、国际人权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
国际人权法旨在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例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人权平等等。
各国通过签署和批准国际人权法律文件,承诺保障和尊重人权,同时接受国际监督机构的监察和审查。
3. 请简要介绍一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答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它由15个成员国组成,其中有5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英国和美利坚合众国。
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能够阻止涉及重大利益的决议通过。
安全理事会通过决议来解决冲突、制裁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并决定维和行动等。
国际关系考研试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106d7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f.png)
国际关系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关系学中,国家行为体的首要目标是:A. 维护国家利益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障国家安全D. 推动文化交流答案:A2.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对抗主要体现在:A. 经济领域B. 政治领域C. 军事领域D. 文化领域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组织的功能?A. 促进国际合作B. 维护国际和平C. 制定国际法律D. 进行国际侵略答案:D4.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主权平等B. 不干涉内政C. 国家利益至上D.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答案:C5.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以下哪个国家?A. 中国B. 俄罗斯C. 德国D. 法国答案:C6.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主张:A. 国家行为受道德规范影响B. 国家行为受国际法约束C. 国家行为受权力政治影响D. 国家行为受经济利益驱动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关系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A. 恐怖主义B. 网络安全C. 气候变化D. 核武器扩散答案:D8. 国际关系中,多边主义是指:A. 国家间双边合作B. 国家间多边合作C. 国家与国际组织合作D. 国家与地区组织合作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A. 文化影响力B. 经济实力C. 军事实力D. 政治影响力答案:C10. 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A. 国家利益是固定的B. 国家利益是可变的C. 国家行为受国际结构决定D. 国家行为受国内结构决定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关系中的权力转移理论。
答案:权力转移理论认为,国际体系的主导权会随着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而转移。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超越现有主导国家时,可能导致国际体系的主导权转移,从而引发国际秩序的重组。
2. 阐述国际关系中合作与冲突的关系。
答案:在国际关系中,合作与冲突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合作是指国家之间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协作和协调,而冲突则是国家之间因利益分歧而产生的对抗。
国际关系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关系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687e80a0116c175f0e48c5.png)
1.华夷秩序:是中国在晚清以前,以中国为中心的一种国际秩序。
是长期存在于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等地的国际关系体系。
在这一体系内,由于中国在这一地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水平,所以就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向中国朝贡的各藩国与中国历代王朝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
2.修约外交:关于五卅惨案的交涉使北京政府得以借助民力,将酝酿已久的“修约”外交正式出台。
这种外交政策的实施,不光在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还在于中国与各列强的关系亲疏,更在于其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的大动荡。
修约外交主要有三个基本修约策略——以夷制夷,联美修约;援引公法,以理折冲;以子之盾,攻子之矛。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北京政府的这一外交策略都得以体现,北京政府关于关税问题,领事裁判权问题,租借地问题和外国在华邮局问题的修约要求都被讨论。
3.以夷制夷: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
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古代,“以夷制夷”也叫“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
4.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毛泽东根据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3个部分的理论。
第一世界:指美国和苏联两个具有最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
第二世界: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欧洲、日本等国。
并指出超级大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地位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第三世界:指亚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主要力量。
5.韬光养晦: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而出现的不稳定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的方针。
邓小平在提出这个思想时还强调了“决不当头”。
2024年高考政治国际关系历年题目全扫描
![2024年高考政治国际关系历年题目全扫描](https://img.taocdn.com/s3/m/ae099c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7.png)
2024年高考政治国际关系历年题目全扫描在2024年的高考政治考试中,国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
国际关系考试涉及到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2024年高考政治国际关系历年题目进行全面扫描,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1.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理论?答案: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理论是指国家间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通过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权力。
该理论认为国际关系是一个无序和冲突的国际政治体系,国家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和相互制衡的关系。
2. 题目:谈谈你对国际关系的自由主义理论的理解。
答案:国际关系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国家间的合作与和平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核心目标。
自由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公共道德等手段来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与和平共处。
3. 题目:请解释联合国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联合国是一个由各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国家间的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护人权。
联合国的成立标志着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扮演着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的重要角色。
第二部分:国际经济1.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全球化?答案:全球化是指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全球互动与联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贸易、资本流动以及信息传播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合作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 题目:请谈谈国际经济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主义的差异。
答案: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采取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侵害。
而贸易自由主义则主张通过放宽贸易限制、降低关税和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来实现共同发展与共赢。
3. 题目:请解释新自由主义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答案: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思想,主张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和国家干预的减少。
在国际经济中,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的自由化和全球经济的自由化,主张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以实现国际经济的有效性和效率。
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考试试题
![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2c17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5.png)
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是与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密切合作的?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世界银行集团(WBG)d. 亚太经合组织(APEC)2. 以下哪个国际协定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缓解全球气候变化?a. 京都议定书b. 里斯本条约c. 马斯特里赫特协议d. 里约宣言3.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由以下哪个组织达成的协议?a. 东盟(ASEAN)b. 联合国(UN)c. 北约(NATO)d. 世界贸易组织(WTO)4. 何种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了、定义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国际关系?a. 社会主义b. 共产主义c. 自由主义d. 民族主义5.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其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固定汇率制度b. 浮动汇率制度c. 黄金标准d. 多元货币体系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观点。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者,追求自身利益是其核心动机。
它强调权力、利益和相对安全的重要性,强调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自由主义则强调合作、国际法和多边主义,认为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共同利益和安全。
2. 解释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和挑战。
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依性,促进了跨国流动和经济交往。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不平等问题、文化冲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
全球化使国际关系更加复杂,需要各国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的理解,论述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及应对全球挑战的方法。
全球治理是对全球政治的组织和协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治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贸易战争等,超越了单个国家的能力范围,需要跨国合作和协调来解决。
首先,全球治理有助于维护全球秩序和稳定。
通过建立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各国可以共同制定规则和原则,并通过合作解决争端,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安全。
国际关系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关系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56b0145fbfc77da369b189.png)
各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三次争论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一战—20世纪60年代)科学行为主义vs传统主义(20世纪50年代—)新现实主义vs新自由主义(20世纪80年代—)简答题1、简述国际关系理论古典现实主义者的核心假设。
1、国际体系以国家为基础,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
2、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冲突,即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争夺权力的斗争。
在无政府状态下,民族国家不可避免地要依靠实力来确保生存。
3、各国拥有合法主权,但因实力的大小不同而有强国和弱国之分。
4、国家是统一的行为体,对外政策独立于国内政治。
5、国家是根据国家利益进行决策的理性行为体。
6、权力是解释和预测国家行为的最重要概念。
2、简述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摩根索认为,现实主义理论是一种“关于人性实际上是怎样的和历史进程实际上是怎样发生的理论”。
他所提出的现实主义六条原则已经被国际学术界工人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主要如下:(1)政治关系受制于人性深处的客观规律,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
这些规律“不为我们的喜好所左右,违背它们就要冒失败的危险”。
所以要想变革社会,就必须首先认识这些社会规律,然后以这些认识为依据制定公共政策。
(2)政治领导人是“从以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的”,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假设。
权力界定利益是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特征,它使得国际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含义不易确定。
然而,只要世界是由各国在无政府状态下构成的,“国家利益就是世界政治的核心”。
所以,政治被定义为权力斗争,其本质就是利益。
利益是评价和指导政治行动的永恒标准。
(4)“必须依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不是用抽象和普通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则应用于国家的行为”而必须渗透到有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具体客观过程中。
“将政治行为的道德意义看作是道德命令和政治成功之间必然相互冲突的产物”。
不能混淆政治与道德的界限。
(5)不把“某个国家的道德追求等同于普遍的道德规范”。
国际关系考试试题
![国际关系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aaeb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a.png)
国际关系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位于纽约?A. 联合国B. 世界银行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2. 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A. 法国B. 德国C. 俄罗斯D. 英国3.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A. 世界银行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联合国D. 世界贸易组织4. 《日内瓦四公约》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国际人道主义法规定?A. 战争中保护文化遗产B. 战争中保护儿童权利C. 战争中保护妇女权利D. 战争中保护战俘权利5. 战后的《波茨坦公告》是针对哪个国家的?A. 德国B. 意大利C. 日本D. 俄罗斯二、填空题6. 联合国成立于 ______ 年。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位于 ________。
8. 《日内瓦四公约》规定了对于 _______ 的保护。
9.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代表着国际贸易向 ______ 方向发展。
10. 《巴黎协定》旨在应对全球 _______ 变化。
三、简答题11. 解释一下什么是外交与什么是国际关系?12. 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列举一个联合国机构的功能。
13. 世界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简要描述一下。
14. 什么是国际交往的法律基础?请举例解释。
15.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简要描述一下。
四、论述题16. 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一下。
17. 论述一下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8. 讨论国际环境法对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合作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19. 总结国际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并解释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
20. 以您所熟悉的一个国际事件为例,分析国际社会对该事件的反应及其影响。
五、综合题请结合以上题目中你感兴趣或者熟悉的内容,进行一次完整的综合分析与讨论,展示你在国际关系方面的学习与思考成果。
国际关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b2284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1.png)
国际关系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哪个领域不属于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范畴?A. 国家主权B. 国际贸易C. 国内政治D. 国际安全答案:C2. 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现象。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全球化的推动力之一?A. 科技进步B. 国家独立性C. 自由贸易D. 跨国公司答案:B3. 《联合国宪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章程,也是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协定之一。
以下哪个原则不是《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A. 主权平等原则B. 非干涉原则C. 多极化原则D.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答案:C4.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多边贸易组织,负责制定和监督国际贸易规则。
以下哪个国际协议属于WTO的核心协议?A. 《巴黎公约》B. 《布雷顿森林体系》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 《联合国宪章》答案:C5. 战争是国际关系中最极端的形式之一,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以下哪种观点认为战争是国家之间冲突不可避免的结果?A. 实力观点B. 合作观点C. 民族主义观点D. 文化观点答案:A二、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国际秩序,并举例说明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国际秩序是指由国际组织、国际法律、国际准则等所构成的一种国家行为规范和国家间关系的稳定有序状态。
它确保了各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明确的行为规则和原则可依循。
例如,联合国作为一种国际组织,通过其宪章和安全理事会的决议,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了国际合作与发展。
国际秩序的存在使得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更加稳定和可预测,有利于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发展。
2. 请简要说明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并阐述它们的区别。
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所驱动的,国家是国际政治的中心。
权力、安全和国家利益是现实主义关注的重点,通过实力竞争和权力平衡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华夷秩序:是中国在晚清以前,以中国为中心的一种国际秩序。
是长期存在于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等地的国际关系体系。
在这一体系内,由于中国在这一地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水平,所以就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向中国朝贡的各藩国与中国历代王朝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
2.修约外交:关于五卅惨案的交涉使北京政府得以借助民力,将酝酿已久的“修约”外交正式出台。
这种外交政策的实施,不光在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还在于中国与各列强的关系亲疏,更在于其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的大动荡。
修约外交主要有三个基本修约策略——以夷制夷,联美修约;援引公法,以理折冲;以子之盾,攻子之矛。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北京政府的这一外交策略都得以体现,北京政府关于关税问题,领事裁判权问题,租借地问题和外国在华邮局问题的修约要求都被讨论。
3.以夷制夷: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
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古代,“以夷制夷”也叫“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
4.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毛泽东根据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3个部分的理论。
第一世界:指美国和苏联两个具有最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
第二世界: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欧洲、日本等国。
并指出超级大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地位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第三世界:指亚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主要力量。
5.韬光养晦: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而出现的不稳定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的方针。
邓小平在提出这个思想时还强调了“决不当头”。
实际上,“韬光养晦”的具体政策含义,就是“决不当头”,不觊觎苏联留下的社会主义领袖的位置。
由于苏联与美国争霸并组建对抗欧美发达国家的所谓社会主义阵营,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外交的核心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不挑战美国霸权和国际体系。
6.三线战略: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三线战略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7.中国防空识别区:防空识别区是国家依自身安全需按划分,没有国际法效力,其范围大于领空,飞行器若是进入某国防空识别区内,需要进行识别、告知动作。
这个国家则判断飞行器有无攻击、危险性质,若无危险性且停留时间短,则会进行劝告、了解动作;若是停留时间长,则有可能驱离。
简答与论述1.清王朝留下的外交遗产(1)不断扩大的不平等条约体制根据历次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在关税方面给予各国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允许外国设立租界,在华外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船只可以在中国水域航行,外国传教士可以在中国各地传教……最后,列强还在中国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并取得了在北京及其门户驻扎军队的权利。
(2)面对激烈变动的中外关系手足无措而导致的混乱的、病态的外交政策在遭受外来打击的最初阶段,清王朝权贵们的反应几乎完全是依据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做出来的。
在对外交涉中,他们极力维护视为立国之基的大清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但旧的武库,无论是军事的、外交的,还是思想的,都不再能提供任何足以奏效的武器。
(3)中国进入世界之后,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处于屈辱、从属和孤立无援的地位在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由周边国家拱卫而成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中,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面对列强在东亚的扩张,旧的宗藩制度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与各邻国共同反抗外来侵略的媒介。
不过,由于中国连遭败绩,宗藩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被粉碎了。
失去了传统的周边屏障,中国自身的地位也就变得朝不保夕。
(4)刚踏入国际社会的中国被抛到最底层,找不到盟友,也找不到自卫的任何手段最后,一个无形的方面是心理上的,它层次最深,影响最长远。
对中国来说,真正的灾难并不在于旧的对外交往体制的彻底崩溃,而在于它刚踏入新的国际社会就一下子被抛到了最底层,找不到任何盟友,找不到任何足以自卫的手段。
在两种国际体系交错的过程中,强烈的反差使中国人的心理失去了平衡:自豪感与屈辱感、仇外与媚外、向西方学习先进与抵制西方影响长久地、矛盾地共存于中国人的胸中,交替起伏,因时而异。
2. 从20世纪中国外交史中你如何认识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关系?(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它是一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中国作为战胜国,当然有权收回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非法权益。
但是英、法、意始终支持日本关于接管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无理要求,而美国最后也向日本让步,结果和会完全满足了日本的欲望。
巴黎和会未能解决远东及太平洋问题,美国为打击日本独霸中国的政策,于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举行华盛顿会议,确定了美国提出的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的原则。
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也便利了其它几个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
(2)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但也促使了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中国成立后就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雅尔塔体系关于中国大国地位的安排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有关中国领土与主权的规定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肯定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巨大贡献。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抗战胜利后的局势和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雅尔塔体系所造成的两极冷战格局是中国大陆与台湾长期不能统一的重要原因。
(3)雅尔塔体系的解体。
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也意味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解体。
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异军突起,这都成为多极化的一极,两极格局演变为世界多极化趋势。
3、你认为中国在外交对策方面应该有哪些举措应对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美国现在将军事战略重心从欧洲移至亚太地区,对美国而言是重返亚洲。
对中国来说,实质上是美国增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
面对这一变化,中国要做到:(1)坚定地坚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巩固深化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2)善用中国的国力;(3)冷静清醒地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坚持以维稳为前提,通过维权实现更有效的维稳;(4)在与有关国家坚持发展友好合作的同时,通过谈判协商不急不躁地解决摩擦;(5)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既关注又不与之对抗,坚持以我为主,积极推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周边环境。
从总体上说,中国只要稳住阵脚,在经济竞争中不被美国击败,守住经济的防线,在一定时期内,美国对中国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但就目前而言,由于面对的形势趋于复杂,中国需要寻求使用更为综合、更为多样、更讲究相互配合的手段,以在复杂、变动的环境下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中国的国家利益。
4、中国外交面临的三大难题和盾牌是什么?(1)台湾问题。
中国是大国中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国家。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中国选择的政治道路是独特的,一些西方国家不愿信任这种选择。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愈发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
(3)地区形势的复杂性。
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可能是国际关系最复杂的地区,大国小国、各种宗教力量等集中于此。
地区形势的复杂性也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挑战。
但是三大因素成为中国外交的有力后盾:(1)军事上的核力量,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诈,中国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政治上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国有安理会否决权。
(3)经济上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庞大。
这三大因素直接支撑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5.中国面对的结构性挑战有哪些?结构性矛盾,顾名思义,是指国际关系的结构中的矛盾方面。
首先,分析结构性矛盾的前提是先确定结构;其次,结构性矛盾的变动应当引发国际关系结构性的变动;第三,分析结构性矛盾应当辨析出结构性因素和非结构性因素。
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引入了国际体系的结构,认为无政府状态下,各大国存在结构性矛盾。
那么于中国而言,最大的挑战当然是和美国的结构性矛盾。
即由于中美两国在国际体系权力结构中位置不同及利益需求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并在一个时期以来主要表现为中国力量上升、利益需求扩展与美国维护其霸权安排的深刻冲突。
具体说来,中美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三个方面。
首先,美国强化霸权与中国政治影响迅速上升之间的矛盾。
其次,美国维护世界经济主导地位与中国拓展发展空间的矛盾。
第三,美国追求绝对安全与中国维护日益扩展的安全利益的矛盾。
台湾问题是中美结构性挑战的焦点所在。
6.中国周边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有哪些?传统安全: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面临的严峻挑战主要在东部和南部,具体表现在(一)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严峻。
(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面临考验(三)南中国海问题波谲云诡。
(四)美国周期性对台军售存在隐忧。
(五)复杂的中印关系与美印加强安全合作。
非传统安全: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复杂,邻国众多且情况各异,各种敏感问题、热点区域汇聚,民族、宗教、边界、资源等各种矛盾交织,成为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挑战上升的源头。
另一方面,随着两极格局结束,美国加紧部署“重返亚太”,对中国周边环境施加影响的能力增强,而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猜疑增多,两者相互借助使中国在周边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将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