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上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与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2)V = 10 L = 0.01 m3 m = ρV = 0.7×103 kg/m3×0.01 m3 = 7 kg Q放 = mq = 7 kg×4.6×107 J/kg = 3.22×108 J
t = 30 min = 1800 s
W = Pt = 6×104 W×1800 s = 1.08×108 J
W Q放
100%
1.08108 J 3.22108 J
100%
34%
第 3 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自主导学 转化; 转移;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基础练习 1.(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第 1 节 热机
基础练习 1.D 2.B 3.C 4.C 5.B 6.D 7.C 8.D 9.B
提高练习 10.A 11.压缩; 机械; 内; 60; 15 12.
第 2 节 热机的效率 自主导学 1.完全燃烧; 质量; 焦每千克; J/kg 2.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基础练习 1.D 2.B 3.D 4.D 5.B 6.A 7.B 8.D 9.B 10.D 11.1.5×107 ; 8.6×107 ; 17.4%
基础练习 1.质量为 1kg 的铜,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0.39×103J; 不变 2.D 3.D 4.D 5.D 6.A 7.D 8.A
提高练习 9.B 10.D 11.(1)不同 (2)在达到室温前,相同质量的水,降低的温度越多时,放出的热量越 多 (3)水(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4)水(同种物 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和降低的温度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物质中,哪一个作为酸碱指示剂时,在pH=7附近颜色变化最为明显?A. 酚酞B. 甲基橙C. 溴百里酚蓝D. 石蕊2、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属于置换反应?A. H2 + O2 → H2OB. NaCl + AgNO3 → NaNO3 + AgCl↓C. Fe + CuSO4 → FeSO4 + CuD. CaCO3 → CaO + CO2↑3、题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原理,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直接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B. 通过实验演示化学反应过程C.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提问自主学习D. 强制学生背诵化学反应原理4、题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对“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理解?A. 仅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B.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结合实验演示和讲解C. 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强调公式的推导和应用D. 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5、下列哪种物质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能力最强?A. K2Cr2O7B. KMnO4C. H2O2D. I26、对于反应:N2(g) + 3H2(g) ⇌ 2NH3(g),如果增加体系的压力,平衡将会如何移动?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先向左后向右移动7、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合作学习法D. 问卷调查法8、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减少实验操作,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B.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验结果,忽略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C.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只注重实验操作,忽视实验原理的讲解9、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 氯化钠B. 氢气C. 氧气D. 铜丝 1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Fe + CuSO4 → FeSO4 + CuC. 2KClO3 → 2KCl + 3O2↑D. Zn + H2SO4 → ZnSO4 + H2↑1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2H₂O₂ → 2H₂O + O₂B. 2HCl + 2NaOH → 2NaCl + 2H₂OC. N₂ + 3H₂ → 2NH₃D. CaCO₃ → CaO + CO₂1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氯化钠(NaCl)C. 硫酸(H₂SO₄)D. 氧化钙(CaO)1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氯化钠溶液C. 纯碱D. 水玻璃1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越完全B.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C.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减慢D. 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一定增加1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Cl + Zn → ZnCl2 + H2↑B. Fe + CuSO4 → FeSO4 + CuC. 2KClO3 → 2KCl + 3O2↑D. 4NH3 + 5O2 → 4NO + 6H2O16、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安全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以防火灾B. 实验室中的药品不能随意混合,以防发生危险C. 在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明火,以防爆炸D. 在进行易燃气体实验时,应先将气体排空,再进行实验17、在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属于正确操作的是()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口紧贴试剂瓶口,防止药品洒落B.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正放,避免污染药品C. 在进行试管加热实验时,试管底部应与火焰接触,使试管均匀受热D. 使用天平时,将待称物质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无需使用称量纸18、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Zn + 2HCl → ZnCl2 + H2↑C. Fe + CuSO4 → FeSO4 + CuD. CaCO3 → CaO + CO2↑19、在化学实验中,以下哪种仪器用于精确测量溶液的体积?A. 量筒B. 容量瓶C. 烧杯D. 滴定管 2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哪种类型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2H₂ + O₂ → 2H₂OB. Fe + CuSO₄ → FeSO₄ + CuC. 2KClO₃ → 2KCl + 3O₂D. H₂SO₄ + Ba(OH)₂ → BaSO₄ + 2H₂O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请简述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教学策略,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这些策略。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后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铁加入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反应后铁有剩余,则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
A. Cu 2+B. Fe 3+C. Fe 2+D. H+正确答案:C,2.(单项选择题)(每题3.00 分) 在下列教学行为中,教师使用教学媒体最佳的一组是()。
① 展示水分子结构的球棍模型② 播放“2007年无锡蓝藻事件”视频③ 演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④ 呈现酸雨造成经济损失的数据及空气污染指数的说明和图示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正确答案:A,A. HClB. HAcC. H2SO 4D. HNO 3正确答案:B,4.(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常温下,取下列固体10g分别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氧化钙B. 过氧化钠C. 氮化钠D. 无水硫酸铜正确答案:A,5.(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下列化合物中不具顺反异构的是()。
A. CH3CH =CHCH3B. (CH3) 2B. = CHCH3C. CH2 = CHCH = CH 2D. CH3CH =CHCHO正确答案:B,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
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D. 放鞭炮正确答案:A,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化学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
下列属于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①化学教师②学生③教学内容④教学手段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正确答案:D,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是某同学对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第1课时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取用01知识管理1.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不能直接__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不得________任何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具体说明药品的取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即:液体___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________即可。
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________,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____________内。
注意:闻药品气味应用扇闻法:用手轻轻在容器口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方法: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________或________,取用块状固体要用________夹取。
取用时,先将试管________放,再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夹持固体的镊子伸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________,使药品慢慢滑落至试管底部。
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方法:(1)取用较多量液体时用________;取用液体量较少时用________。
(2)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先取下瓶塞,________放在桌面上,然后____________拿起瓶子,使瓶口紧靠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3)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________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
注意: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必须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药液腐蚀胶帽。
02实验报告~【明确任务】1.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及主要用途。
2.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药品的取用。
3.牢记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养成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意识。
【做好准备】1.实验仪器胶头滴管、试管、镊子、药匙、试管夹、木条。
2.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A)、硫酸铜溶液(B)、酚酞试液(C)、石灰石、稀盐酸。
【动手实验】一、认识常见的实验仪器(略)二、技能训练1.固体药品的取用(1)粉末状药品:先把试管倾斜,再把盛药品的____________小心地送到试管底部,最后把试管________起来,让药品全部装入试管底部。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必须合理使用物质的基础;正视化学品和传统化学过程对于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积极治理污染的同时,努力发展绿色化学,属于哪类化学观念()。
A.物质观B.元素观C.分类观D.科学价值观【答案】 A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铜能导电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答案】 B3、化学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
A.认知性目标B.策略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体验性目标【答案】 D4、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
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 A5、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6、某教师在“金属资源的保护”的教学中。
这样导入课题:“家里用的铁制水壶和铝制水壶坏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你怎样保护你骑的自行车,防止其生锈?”该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
A.实物导入B.旧知导入C.直接导入D.社会导入【答案】 D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评价建议”。
A.纸笔测验难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好取消B.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C.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活动的促进作用【答案】 A8、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
STSE的含义是()。
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上答案

《知识与能⼒训练化学》九上答案《知识与能⼒训练?化学》九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单元⾛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堂练习1.B2.A3.C4.D5.B6.D7.D;A;B;B;E;C课后练习8.④;②;①;⑤9.(1)⽆;紫红;⽆(2)⼤(3)⼤10.①②③;④;⑥;⑦;⑤课题2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课堂练习1.B2.C3.D4.D5.A6.(1)④①②⑥⑤③(2)吹灭蜡烛,观察到⼀缕⽩烟课后练习7.(1)①;空⽓中有⼆氧化碳⽓体(2)⽔蒸⽓(3)③;①;⼆氧化碳没有可燃性8.⽩;固;⼩于;划出痕迹;较软课题2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堂练习1.B2.D3.C4.D5.C课后练习6.空⽓中有⽔蒸⽓7.氧⽓;⼆氧化碳8.②;①;③;①课题3 ⾛进化学实验室(1)课堂练习1.(1)⽤⼿接触药品;把⿐孔直接凑到容器⼝去闻药品的⽓味;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1~2mL;盖满试管底部(3)放回原瓶;随意丢弃;拿出实验室;放⼊指定的容器内2.A:铁架台B:酒精灯C:量筒D:滴管E:烧杯F:集⽓瓶G:滴瓶3.(1)量筒(2)集⽓瓶(3)铁架台(4)药匙(5)胶头滴管(6)试管(7)玻璃棒(8)长颈漏⽃或分液漏⽃课后练习4.B5.C6.D7.D8.D9.④⑤;③;①②课题3 ⾛进化学实验室(2)课堂练习1.①d;②c;③a;④b;⑤e;⑥f 2.B3.C 4.C 5.B 6.B 7.C课后练习8.D 9.D 10.D课题3 ⾛进化学实验室(3)课堂练习1.A2.C3.A4.D5.D6.C7.D课后练习8.C 9.A 10.C11.D12.第⼆单元我们周围的空⽓课题1 空⽓课堂练习1.C2.B3.D4.B5.D6.⽓体;粉尘;粉尘7.B8.C9.拉⽡锡;氮⽓;氧⽓10.(1)冒出⼤量的⽩烟,放热;红磷+氧⽓五氧化⼆磷(2)1/5(3)氮⽓;不⽀持(4)B课后练习11.B 12.D 13.C14.③;①;②;④15.深圳;矿物燃料的燃烧,汽车尾⽓的排放;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减少车辆的使⽤16.(1)2;甲中⽓球先变⼩后变⼤(2)⽅案⼆;①环保,五氧化⼆磷不会溢出,不会污染空⽓;②⽅案⼆的实验始终在密闭装置中进⾏,能保持瓶内⽓体在反应前不发⽣改变(或⽅案⼀在实验过程中打开了瓶塞,瓶中的⽓体成分在反应前发⽣了改变);装置漏⽓、未降温⾄室温就将⽌⽔夹打开、红磷过少(三点任写⼀条即可)课题2 氧⽓课堂练习1.D2.C3.C4.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是与氧⽓的反应③反应条件都是点燃④反应都放出⼤量的热⑤都是⽓体与固体反应……5.D6.D7.D8.A9.(1)F(2)B(3)C;红磷+氧⽓五氧化⼆磷;化合(4)A(5)G课后练习10.C 11.D 12.A 13.D 14.D 15.C16.(1)①氧⽓②⼆氧化碳③⽔蒸⽓(2)①铁+氧⽓四氧化三铁;②硫+氧⽓⼆氧化硫;③镁+氧⽓氧化镁;④红磷+氧⽓五氧化⼆磷;⑤碳+氧⽓⼆氧化碳18.(1)⼆氧化碳的猜想更合理,因为氧⽓会使⾷品中某些成分氧化,氧⽓有利于某些微⽣物⽣长,⼆氧化碳则相反,可防⽌⾷品氧化,抑制微⽣物⽣长(2)⽤注射器抽取袋内⽓体通⼊少量澄清的⽯灰⽔中,若⽯灰⽔变浑浊,则猜想正确;反之,则不正确课题3 制取氧⽓(1)课堂练习1.B2.D3.C4.B5.D6.B课后练习7.(1)试管⼝未向下倾斜,导管伸⼊试管太长,试管⼝没有棉花(2)a酒精灯; b试管; c集⽓瓶; d⽔槽(3)③④①②⑤⑥(4)先停⽌加热了,⽔倒流⼊试管,引起炸裂(5)向上排空⽓;将带⽕星的⽊条放在瓶⼝,⽊条复燃即证(6)⽩光;出现⽩⾊浑浊8.B9.(1)酒精灯;⾼锰酸钾锰酸钾+⼆氧化锰+氧⽓;先将导管移出⽔⾯,后熄灭酒精灯(2)带⽕星的⽊条复燃;能够⽀持燃烧课题3 制取氧⽓(2)课堂练习1.D2.C3.B4.B5.D6.(1)⾼锰酸钾(2)过氧化氢(3)D ; D ;集⽓瓶内留少许⽔;正放课后练习7.D8.C9.C10.C11.(1)⾼锰酸钾锰酸钾+⼆氧化锰+氧⽓;分解反应(2)氯酸钾氯化钾+氧⽓;分解反应(3)过氧化氢⽔+氧⽓;分解反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和原⼦(1)课堂练习1.B2.B3.D4.B5.C6.C7.C 课后练习8.A 9.(1)⽔不能使酚酞变红,氨⽔能使酚酞变红(2)酚酞试液变红⾊; A 中浓氨⽔的分⼦不断运动,运动到B 中来了(3)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1和实验2中已经做过类似的实验 10.(1)分⼦不断运动(2)分⼦间有间隔,在⽔分⼦作⽤下蔗糖的分⼦不断运动,彼此进⼊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课题1 分⼦和原⼦(2)课堂练习1.D2.C3.C4.D5.C6.C7.(1)液体逐渐变红;分⼦在不断运动(2)液⾯低于刻度线;分⼦之间有间隔课后练习8.D 9.D 10.(1)A ; BC (2)化学变化;物理变化11.(1)分⼦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2)⼀个氧分⼦是由两个氧原⼦构成(或汞由汞原⼦构成)课题2 原⼦的结构(1)课堂练习1.A2.A3.B4.A5.D6.D7.B 课后练习8.A9.22; 22 10.(1)16; 7;氟原⼦(2)10;氖原⼦课题2 原⼦的结构(2)课堂练习1.A2.D3.C4.B5.A6.质⼦数;最外层电⼦数7.B 课后练习8.C 9.C 10.B 11.B 12.D 13.B 14.C课题2 原⼦的结构(3)⼆氧化锰加热⼆氧化锰课堂练习1.B2.B3.B4.D5.B6.143;92课后练习 8.A9.(1)分⼦、原⼦、离⼦(2)原⼦(3)阳离⼦、原⼦核、质⼦(4)阴离⼦、电⼦(5)分⼦、原⼦、中⼦(6)电⼦(7)质⼦、中⼦(8)质⼦、电⼦ 10.11.(1)氢原⼦(2)Mg 2+(3)(4)(5)2 (6)12课题3 元素(1)课堂练习1.a.Al b.Ca c.Zn d.Na e.Fe f.Si g.He h.O i.H (1)abcde (2)h i (3)a ;h2.(1)P (2)Mg (3)4S (4)Cu (5)n Ne (6)2个氯原⼦3.(1)氢元素,⼀个氢原⼦(2)2个氢原⼦(3)5个银原⼦(4)氮元素,⼀个氮原⼦4.B5.A6.C7.D 课后练习8.D9.A10.(1)原⼦(2)⼆氧化碳(3)四; 49 (4)三;①③④;②(5)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可分,原⼦不可分②⼀个氮分⼦由两个氮原⼦构成(⼀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等)11.(1)53 (2)78 (3)碘元素12.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质⼦数不同;核电荷数不同;发⽣化学变化时分⼦本⾝变了,变成其他分⼦;发⽣物理变化时分⼦本⾝不变,只是分⼦间的间隔发⽣变化课题3 元素(2)课堂练习1.B2.B3.D4.B5.C6.C7.B8.(1)氧;得;阴离⼦(2)⾦属; Mg 2+(3)②同⼀周期的元素,原⼦的电⼦层数相同③同⼀周期的元素,原⼦的原⼦序数依次增加(或同⼀族的元素,原⼦的最外层电⼦数相同等)9.(1)19.00; 20 (2)8 (3)BC (4)B 课后练习10.D 11.A 12.C 13.ANa+与F第四单元⾃然界的⽔课题1 爱护⽔资源课堂练习1.D2.D3.B4.D5.A6. 废⽔;废⽓;废渣;农药;化肥;节约⽤⽔;防治⽔体污染7.D8.B课后练习9.A10.D11.B 12.D 13.⼈均⽔量很少;略14.C 15.D课题2 ⽔的净化课堂练习1.D2.C3.D4.B5.B6.C7.D课后练习8.C9.A 10.D 11.C 12.(1)吸附杂质;防⽌液体飞溅(2)滤纸没有紧贴漏⽃壁,残留的⽓泡减缓了过滤的速度(3)滤纸被捅破了,或液⾯⾼过了滤纸上边缘,使得液体从滤纸和漏⽃间流过,没有起到过滤作⽤(4)不是纯⽔;含有可溶性杂质;蒸馏课题3 ⽔的组成(1)课堂练习1.A2.C3.D4.⽆;⽆;难;淡蓝⾊;爆炸5.D6.C7.D课后练习8.C9.氧;复燃;氢;燃烧; 1∶2;氢;氧10.(1)A.⽔ B.氧⽓ C.氢⽓ D.四氧化三铁(2)⽔氢⽓+氧⽓;铁+氧⽓四氧化三铁11.(1)负;正(2)燃烧更旺;助燃(3)2∶1课题3 ⽔的组成(2)课堂练习1.B2.B3.D4.C5.D6.D课后练习8.A9.A10.B11.B12.(1)①②(2)⑤⑦(3)③④13.①⑦⑨;②③④⑤⑥⑧⑩;③④⑧⑩;②⑤⑥14.D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堂练习1.D2.(1)×;N2 (2)×;Ne (3)√(4)×;MnO2(5)×;Na2S (6)×;Fe(OH)33.B4.D5.C6.B7.(1)2个铝原⼦(2)2个氯离⼦(3)2个氧分⼦(4)⼀个亚铁离⼦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5)硫化钙中硫的化合价为负2价课后练习8.Fe; O2; CO2;He; H2S; P2O5;CaO; Fe3O4;Na2SO4;ZnCl2; H2O; KOH;CuO; Al2(SO4)3;NH4NO3 9.(1)氧元素,⼀个氧原⼦(2)氧⽓,⼀个氧分⼦,氧⽓由氧元素组成,⼀个氧分⼦由2个氧原⼦构成(3)2个氧原⼦(4)2个氧分⼦(5)2个氧离⼦10.B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堂练习1.(1)64 (2)63 (3)122.5 (4)74 (5)36 (6)802.CaCO3 (1)100 (2)1∶1∶3 (3) 10∶3∶12 (4)40% (5)20g3.3;13∶19∶24.B5.B6.12∶18∶2∶2∶1; 142课后练习7.(1)KMnO4 (2)158 (3)1∶1∶4 (4)39∶55∶64 (5)24.68% (6)78(7)632 8.B9.(1)156 (2)48∶5∶80∶23 (3)1.4g第五单元化学⽅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堂练习2.B3.D4.A5.D6.C7.A8.(1)×(2)×(3)√(4)×课后练习9.C10.C11.C 12.A 13.A14.(1)不正确,因为铜、氧⽓、⽔中没有碳元素,⽽“铜绿”中有碳元素,不符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2)CO215.(1)符合(2)氢⽓球受到浮⼒作⽤16.(1)C (2)分解(3)2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程式(1)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程式。
化学知识与能力训练

20 道化学知识与能力训练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海水C. 冰水混合物D. 矿泉水答案:C。
解析: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海水含有水、盐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矿泉水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是混合物。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酒精挥发C. 蜡烛燃烧D. 干冰升华答案:C。
解析: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酒精挥发、干冰升华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 水分子B. 氢原子C. 氧原子D. 氢原子和氧原子答案:A。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 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C. 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容器中D. 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答案:C。
解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A 错误;不能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B 错误;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容器中,不能随意丢弃,C 正确;用天平称量药品时,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应用镊子夹取,D 错误。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B. 铁丝C. 红磷D. 硫粉答案:C。
解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A. 氯化钠食盐NaCl₂B. 碳酸氢钠苏打NaHCO₂C.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D. 氢氧化钠火碱NaOH答案:D。
化学知识与能力训练A本电子版

化学知识与能力训练A本电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为加快漂白粉的漂白速率,使用时可滴加几滴醋酸B.为防止海鲜腐烂,可将海鲜产品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C.为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D.为使水果保鲜,可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要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为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加入氯水震荡,观察上层是否有红棕色B.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滴加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D.滴加NaOH溶液共热,冷却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4.下列仪器中,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 )。
A.容量瓶B.洗气瓶C.分液漏斗D.酸式滴定管5.下列属于化学课程资源的是( )。
a.学校里的化学老师b.学校里的化学实验室c.最新化学科学研究成果d.学生的智力水平A. a、b、cB. b、c、dC. a、c、dD. a、b、d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科书的内容编排特点的是( )。
A.内容选取上落实《课程标准》,突显五大主题B.内容编排多线索共存,外显三维目标C.内容在实际案例的选择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D.内容逻辑符合学生认知发展顺序7.课程实施建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教学建议B.评价建议C.教材编写建议D.学生管理建议8.下列不属于科学能力探究要素的是( )。
A.猜想不假设B.表达不交流C.练习不复述D.反思不评价9.化学课堂组织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
A.传统的秧田式B.小组合作式C.马蹄式D.填鸭式10.某学生根据Na、Mg、Al、Fe等物质都可不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是“金属可不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2018九年级化学知识与能力训练上册B版完整答案

2018 年秋化学<<知识与能力>>最新答案 13
117kg uuᰓ uuᰓ ᰓu x=71kg
x
气体的体积 =
质量 密度
答:生成氯气的体积为 22.1m 。
tu
ᰓu
= 22.1m³
3
第六单元 P40 第 32 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 物
课题 1 C60 (1) 金刚石、石墨和
【课堂练习】 1.更多完整答案关注公众号作业帮手查询 【课后练习】 10. C 11. D 12.B 13.B 14.D 15.D
1. 6.(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气球先膨
2018 年秋化学<<知识与能力>>最新答案 9
胀后缩小, 天平最终保持平衡 (2)偏右;符合;气球受到浮力作用 (3)气体
【课后练习】 7.B 8.C 9.D 10.C 11. B 12.D 13.B
P34 第 28 课时
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
学方程式(1)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
全一册(B)参考 答案
(2018 秋季最新)
第一单元
第 2 课时 课题 2
走进化学世界
P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础的科学(1)
【课堂练习】 1.B 2.C 3.D 4.C 5.B 6.(1)④①②⑥⑤③ (2)
探究步 骤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实验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2018年秋化学知识与能力最新答案4课时课题1空气2课堂练习不良后果用过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放胶头滴管取用的碱性或酸性试剂如果倒流会腐蚀胶头污染试剂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偶尔有剩液流下腐蚀标签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试管炸裂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污染试剂瓶内药品把块状固体药品垂直放入试打破试管2018年秋化学知识与能力最新答案51b2a3d4b课后练习5c6b7c8c9d10b11a12
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知识点过关练习 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含答案)

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2020昆明中考)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2.(2020北京中考)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步骤及现象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別浸入80 ℃热水中(如图所示)。
白磷、红磷均不燃烧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
红磷不燃烧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
白磷燃烧(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
3.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D.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4.(2020益阳中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益阳市区已有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
材料一: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
材料二: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
根据家中使用不同燃料情况,报警器安装位置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
(1)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该安装在(选填“甲”或“乙”)图位置。
(2)试写出丁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
5.(2020襄阳中考)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石油C.煤D.氢气6.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
《知识与能力训练_化学》九年级下册

《知识与能⼒训练_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与能⼒训练?化学》九年级下册参考答案第⼋单元课题1 ⾦属材料【课堂练习】1.B2.B3.(1)银(2)铝(3)钨(4)铬4.Al Ag Hg W 性质5.(1)A (2)C (3)B (4)D (5)E6.D7.B8.D9.B 10.B【课后练习】11.C 12.D 13.B 14.C 15.A 16.A 17.D 18.B19.(1)Cu-Zn (2)60%课题2 ⾦属的化学性质(1)【课堂练习】1.C2.C3.B4.铜锌铁浅绿⾊5.D6.B7.D8.C 【课后练习】9.(1)Fe + 2HCl = FeCl 2 + H 2↑置换反应(2)3Fe + 2O 2点燃Fe 3O 4 化合反应(3)2KClO 3=2KCl + 3O 2↑分解反应(4)Zn+ H 2SO 4=ZnSO 4 + H 2↑置换反应 10.C 11.B 12.A 13.D 14.B 15.A 16.(1)b (2)Fe2H 2O课题2 ⾦属的化学性质(2)【课堂练习】1.银⽩紫红蓝浅绿 Fe + CuSO 4 = FeSO 4 + Cu2.D3.A4.A5.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前⾯后⾯溶液6.D7.B 【课后练习】8.C 9.D 10.D 11.C 12.A 13.A 14.D 15.D16.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在混合物中加⼊⾜量的稀硫酸反应,然后过滤洗涤; Fe + CuSO 4 = FeSO 4 + Cu ,在溶液中加⼊⾜量的铁粉,然后过滤洗涤 17.(1)Cu-Zn (2)0.2 (3)35%△MnO 2课题2 ⾦属的化学性质(3)【课堂练习】1. (1)能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2)不能 Cu 的⾦属活动性排在H 的后⾯(3)能 Cu + 2AgNO 3 = Cu(NO 3)2 + 2Ag (4)不能氯化银不溶于⽔2.C3.C4.B5.D6.C7.D8.B 【课后练习】9.C 10.B 11. D 12.A13. (1)①铁丝表⾯有⽓泡产⽣,溶液逐渐变成浅绿⾊②铜丝③铝丝铝丝表⾯先变⿊后变成银⽩⾊,溶液浅绿⾊逐渐变⽆⾊(2)先⽤砂纸打磨铝丝的表⾯(3)把铜丝插⼊到稀盐酸溶液中(4)铜铁铝课题3 ⾦属资源的利⽤和保护(1)【课堂练习】1.Al Fe Fe 3O 4 Fe 2O 32.铁矿⽯焦炭⽯灰⽯在⾼温下,利⽤⼀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Fe 2O 3 + 3CO =2Fe + 3CO 2) 2Al 2O 3 = 4Al + 3O 2↑3.D6. 2976.7t 【课后练习】7.D 8.A 9.D 10.C 11.A 12.A 13.B 14. 3Fe + 4H 2O Fe 3O 4 + 4H 2↑置换反应15. (1)红⾊粉末逐渐变成⿊⾊粉末铁粉 Fe 2O 3 + 3CO 2Fe + 3CO 2 澄清的⽯灰⽔变浑浊 CO 2 CO 2 + Ca(OH)2 = CaCO 3↓+ H 2O (2)还原焦炭氢⽓冶炼⾦属(3)处理尾⽓,防⽌污染空⽓(4)先通⼊CO 排除试管中的空⽓停⽌加热防⽌灼热的铁重新与氧⽓反应⽣成氧化铁16. 7∶2 17. 5.6g课题3 ⾦属资源的利⽤和保护(2)【课堂练习】1.铁氧⽓ Fe 2O 3·x H 2O 氧化铝保护膜隔绝氧⽓隔绝⽔蒸⽓改变内部结构刷上⼀层油漆、制成不锈钢2.C3.A4.D5.(1)防⽌⾦属⽣锈(2)回收⾦属(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4)寻找⾦属的代替品6. B7.B 【课后练习】8.A 9.A 10. B 11.C 12. B13.(1)刷油漆(2)镀上⼀层⾦属(3)涂油(4)表⾯涂上⼀层搪瓷(5)制成不锈钢(6)镀上⼀层⾦属14.铁锈上升铁⽣锈消耗了氧⽓导致试管内⽓压减⼩15.(1)混合物(2)Fe 2O 3 + 3CO 2Fe + 3CO 2 (3)氧⽓⽔蒸⽓(4)表⾯涂油第九单元通电⾼温⾼温⾼温通电课题1溶液的形成(1)【课堂练习】1.C2.D3.D4.B5.A6.B【课后练习】14.B15.(1)⾷盐⽔(2)36 100 (3)9 25课题1溶液的形成(2)【课堂练习】1.B2.B3.B4.D5.B【课后练习】6.A7.D8.B9.C10.D11.D12.(1)CaCO3(2)CuSO4(3)NaOH (4)NaCl (5)NH4NO313.不溶解溶解不溶解溶解(1)不同不同(2)汽油可以使⾐服上的油渍溶解进⽽清除油渍(3)不同,汽油是溶解油污,洗涤剂是乳化油污。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卷:自然界的水(1)

自然界的水考点一:水的净化和保护1.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2.关于硬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 B. C. D.3.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 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有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B. 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C.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D. 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5.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 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B. 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 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D. 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6.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的纯净水有些就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可以通过自来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冷却而获得B. 它清洁、纯净,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而无害C. 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D. 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7.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冰”是纯净物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D. 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8.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A. B. C. D.9.生活离不开水。
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
(2)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讲解专题训练(人教版)专题0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解析版)

专题0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并掌握其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煤燃烧、铁生锈等。
【要点诠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要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颜色、状态、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等。
【要点诠释】化学性质的语言描述是在化学变化的基础上加一些表现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会”等。
要点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水槽等。
2.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3.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4.托盘天平:(1)左物右码。
(2)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
(3)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5.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相切。
6.使用药品“三不能“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3)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7.药品取最少量原则:(1)要严格按照用量来取;(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8.用剩药品“一要三不要”原则:(1)要放在指定容器内;(2)不要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带出实验室。
9.常见事故的处理:(1)洒在桌面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各选项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2B.Cl-C.2HD.Fe【答案】 D2、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
A.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B.讲授式学习、发现式学习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答案】 C3、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
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答案】 B4、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
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 C5、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
A.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B.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C.化学课程标准D.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答案】 B6、关于高中化学课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1、化学2和化学与生活是高中化学的必修模块B.“过程与方法”指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C.高中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为知识、技能和能力D.高中化学课程中专门设置“实验化学”模块【答案】 D7、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该环节主要包括()。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⑥⑦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答案】 D8、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总反应式为Mg+H2O2=Mg(OH)2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pH减小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答案】 B9、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2、某校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初三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编制了一套化学期末试题,对本学期的化学教学情况进行测定。
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B3、下列关于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B.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发生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 A4、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答案】 C5、某学生在预习烃类物质时,根据烃的组成和结构将烃分为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进行学习。
该学生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分类法【答案】 D6、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 B7、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2020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分类训练——专题四十八:碳和碳的氧化物(解析版)

2020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分类训练——专题四十八: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一: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1.“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低碳生活”是指工作生活中所耗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A.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B.多用一次性消费品C.将普通灯改为节能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购物自带环保布袋,不用塑料袋2.某文章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文章的标题可能是()A.PM2.5与雾霾天气B.新装修屋内的空气杀手C.酸雨的罪魁祸首D.室内燃气热水器的安全防范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4.某班同学在对CO2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O2的功,又可以体现CO2的过的是()A.CO2可以使人窒息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5.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
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
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7.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8.硅(Si)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时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碳表现氧化性D.二氧化硅是还原剂9.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家长和孩子必读铜牌、省一大有用处,一样过强基、上名校

家长和孩子必读铜牌、省一大有用处,一样过强基、上名校家长和孩子必读:铜牌、省一大有用处,一样过强基、上名校_中考动态_资讯_中招网_中招考生服务平台_非官方报名平台2021年36校强基入围分数线01北京大学02中国人民大学03清华大学0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05北京理工大学06中国农业大学07北京师范大学08中央民族大学09南开大学10天津大学2021年:该校强基入围结果均已公布,考生可登录各校强基报名系统及本科招生网查询入围结果。
但暂未公布官方入围分数线,欢迎分享。
11吉林大学12哈尔滨工业大学13大连理工大学14复旦大学2021年(网络收集版):福建,物理,662分入围。
15同济大学2021年:根据《同济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规定,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在高考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依次以数学、语文、外语成绩高低排序)。
各省分专业组入围分数线如下:16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网络收集版):山西,理科,640分入围;江苏,物理,637分入围。
17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该校强基入围结果均已公布,考生可登录各校强基报名系统及本科招生网查询入围结果。
但暂未公布官方入围分数线,欢迎分享。
18南京大学19东南大学20浙江大学2021年(网络收集版):天津,物理,689入围。
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该校强基入围结果均已公布,考生可登录各校强基报名系统及本科招生网查询入围结果。
但暂未公布官方入围分数线,欢迎分享。
22厦门大学23山东大学24中国海洋大学25武汉大学26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第一类报考条件考生入围校考标准27中南大学28国防科技大学29中山大学30华南理工大学31四川大学32电子科技大学33重庆大学34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人数为分省分专业计划的5倍(同分全部入围),入围标准见下表:35西北工业大学36兰州大学经典易错题破解之法必是笑傲考场的逆袭之术,善杰帮您走正确的路如果您想掌握更多科目经典题目的解法和考试技巧,可以加我,“百花名师联盟"各科优秀老师帮您轻松提升,在冲刺小升初、中考、高考中获得A+喔需要加入2022年深圳中考咨询群的家长先加杨善杰,谢谢!2021年深圳中考自主招生58所学校名单公布,深中最低控制线517分从善杰的中考喜报编书历程教您如何学习物理化学直击中考查缺补漏之物理基础知识辨析(四)直击中考查缺补漏之物理基础知识辨析(三)直击中考查缺补漏之物理基础知识辨析(二)直击中考查缺补漏之物理基础知识辨析家长和孩子必读:中考物理学霸笔记(内能质量和电学全部)家长和孩子必读:中考物理学霸笔记(杠杆滑轮功功率机械效率)中考物理——70个常考物理超实用易错点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简答大全中考物理——图像题大全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总结中考物理——电学故障之电灯问题中考物理——电学故障之电表问题中考物理——电学故障之滑动变阻器问题中考物理——必须掌握的93个小知识点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和学习方法总结,超级全,请收藏直击中考查缺补漏之物理基础知识辨析2021年中考各科实用答题技巧善杰教您如何秒杀化学中粗盐提纯实验题善杰教您分析初中物理力学易错题中考化学——15个课本上重点实验题中考化学——多功能瓶的使用中考化学——粽子有关的化学题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书写易错点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重要实验现象描述中考化学——如何突破压轴题中考化学——三大热点:日本核废水、黄金面具、碳中和中考化学——除杂题必考的12个经典内容中考化学——文字表述题模板,会了就得高分!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总结(含重点实验现象)中考化学——80个实验现象总结中考化学——必须掌握的42个小知识点中考化学——初中化学七大典型实验集锦,全部弄懂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知识点汇总,全部弄会中考化学——初中化学一二三单元考点汇总,暑假弄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总结《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光现象(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测试题(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测试题(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电功率(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电与磁(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周围的空气(含答案)《知识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初中化学全册知识考点梳理知识精华整理善杰对2021年深圳中考化学的建议,细读可以获得A+善杰对2021年深圳中考物理的建议,细读可以获得A+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高中物理经典知识和模型总结初升高衔接物理学习技巧和知识点全面点拨善杰学子总结高一物理化学易错题高考最难考的8个档次55所一流大学善杰建议新高一学生暑假要合理进行学习规划最新2021年广东各市高考成绩排名,深圳首屈一指!深圳2021年中考各大名校分数排名和分析【官宣】深圳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第一批录取标准善杰建议新高一学生暑假要合理进行学习规划善杰谈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知物明理,理从物来学好各科尤其初高中物理学科的方法2021年高考广东省部分院校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年广东省新高一高考选科调整方案2021年深圳中考公办普高率48.25%高中物理经典知识和模型总结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新高一必读普通班和重点班的不同高中全国考985/211大学,谁的难度最大?深圳中考有多少学生入读四大和十大高中双减下2021年广州深圳重点高中清北录取情况,深中41人双减下新高考3+1+2可能调整为3+2+1双减下广东新高考3+1+2政策和选科要求双减下如何成为优秀的高中生及其家长双减下深圳中考成绩很惨的10类学生,家长必看!双减下广东省和兄弟省上本科难易大比拼双减下看2021年高考多少分能上清华?双减下2021年秋季开学前善杰写给学生的忠告双减下深圳一线教师面临的新型挑战双减下教师家长和孩子如何应对开学综合征双减下学习陶行知(一)教育就像喂鸡双减下学习陶行知(二)教育不应是苦海双减下学习陶行知(三)每天四问水到渠成双减下学习深圳中考加分政策,最高可降30分录取双减下关注深圳61所公办高中招生情况双减下看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考佳绩深圳中考上四大十大高中的数据解读2021年9月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清北创新高新高考(3+1+2)12种选科的利弊分析初三高一必看新高考物理组报考优势明显双减下深圳中小学家长不能不知的大变动2022年冲刺公办高中或者名校需要考多少分?教育部公布新学年36项全国性竞赛名单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七位老师2021年教师节时品中国十所顶尖师范大学中国保研率前100名院校,努力考上就是赚到高中物理答题模板和易错知识点集锦请认清双减不是减弱父母的责任深大专业选科要求和入读深圳十大高中分数线14岁好少年程大拙和李宣佑考上清华人教社回应家长热议语文课本封面二胎变三胎太空旅者,中国英雄,欢迎回家深圳市省一级公办高中对综评单科成绩的要求家长必读:父母这样做,太耽误孩子中秋佳节,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好心人初三你要用心努力上好高中,赢得高考双减下深圳体育中考拿满分还得抓点紧深圳实验学校2021年中考指标生分配情况2024年深圳中考理化实验操作拟计入总分2021年高考38所985高校选科要求汇总通过2021年高考成绩看深圳四大高中有多强最新“双一流大学”排名,9所高校进入前列!中国最适合读大学的9所城市,加油,少年!2021年中国师范大学一流专业一流学科排名致敬《长津湖》班级前10名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同一个班上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5个关键词深圳多所中学招收科技特长生初中生学习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2021年高考38所985高校选科要求汇总中国理学专业与工学专业大不同2021深圳高中录取分数线及2022新增公办高中汇总中国16所最美大学及其录取分数线新学期,先抓习惯,再谈成绩深圳60余所公办高中招生情况各区一览表深实验、深高级高中园2022年招收首届高一新生高考化学考试必背公式和快解结论深圳省一级公办高中对综评和单科成绩的要求广东高考不好上本科,这20所学校也很强中国这三所常被忽略的211大学,专业强,录取分低!高考化学考试必背公式和快解结论中国25个工科热门专业就业详解2021广东高考550-600分可以上的大学广东本科高校各专业分数线最新汇总!明年还要涨?中国大学就业率最“差”的十大专业高中最不推荐选科组合可选专业低于60%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助力答题速度翻倍陶行知谈一名合格教师须具备这6点深圳牛校荔园小学被深外录取人数占比近两成“双减”这张好习惯一览表正在疯传!人民日报公布不合格家长行为!青春期孩子最讨厌的聊天方式,看看你都是怎么把天聊死的!你为什么在家学习静不下心来?总是忍不住一直刷手机高中三年熬得住出彩,熬不住出局!致正在为高考奋斗的孩子们!深圳省一级公办高中对综评和单科成绩的要求妈妈在双减下给孩子的一封信211、985以及“双一流”分别都有哪些大学?深圳中考各科分值满分610分!(附2021年中考录取分数线)深圳中考升学途径汇总!除裸考外,还可以降分录取广东新高考3+1+2政策解读!满分750分2021软科中国最强学科广东23所高校榜上有名如何刷题效率翻倍?教你四招提高效率经常熬夜的初中生应该多吃些什么?“太累了,我不想学了!”撑不下去的时候看看这12张图初中生为啥不愿和家长沟通?你得掌握好这7点善杰写给初三: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物理太难了,幸好还有这些建议第一次月考没考好?不仅仅是因为粗心!根本原因是这4点!期中考试后成绩退步,家长和孩子各自该怎么办?一位从教30年的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中国学生:你真的会做错题本吗?90%的人都做错了有艺体特长和竞赛获奖能不能加分?深圳中考加分政策汇总“认真检查啊”光喊是没用的!教会孩子检查试卷,至少还能加10分中国不同年龄段孩子好习惯养成指南中国家长千万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不分析试卷,期中就白考了高中常见的学习误区清华附中关于期中考试成绩致家长的一封信高一高二没学好,高三还能逆袭吗?中考失败意味着什么?答案远比你想象的可怕!和孩子一起认真看看教育路上,家长不愿与老师并肩,还能相信谁?期中考后,只关注分数就错大了!中考答疑|2021年招收特长生的学校及项目汇总深圳61所公办高中学费及住宿情况汇总!附四大、八大宿舍实景图一览深圳109所高中分数线汇总!AC类和D类录取分数线排位表中考改革?广东将探索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提高体育成绩占比考试后这样整理错题本,成绩轻松涨涨涨!(初中生一定要看)2022年新增公办高中学位和新四大高中园启动,明年公办普高率能到多少?给2022年中考的新初三同学每月重要时间表选物理躺赢? 2022年广东高考考生比例曝光深圳各区重点公办高中盘点!看看多少分能考进去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深圳市省一级高中和2022-2023年新增公办高中一览2021年深圳部分高中高考数据汇总谁的初三不慌张,关键看你怎么做!建议每位初中生都认真看2022年深圳中考适应性考试难度系数接近中考!部分学校期末要考两次初三中考生父亲晒出女儿备考图,看哭万人:读书虽苦,却是最容易的那条985/211和普通本科的差距到底在哪亲爱的初三生,当你累了想放弃时,请想想这3个人高考考场一定会遇到的九道题深圳四大高中园最新建设进度一览!计划2023年9月开始全面招生学习不认真?此文带你进入高质量学习状态!“初三,没有不辛苦的!”一位中考高分学长的经验分享!中考最高可降20分进公办高中!这条升学途径了解一下中考失误后,能不能选择复读?你那也叫努力?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你!未达录取分数线也能上?这58所高中可自主招生放假安排!深圳中小学寒假时间公布平时都会,考试不对,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积懒成笨初中生为啥不愿和家长沟通?家长得掌握好这7点家长必读:孩子逐渐沦为差等生的7种低效学习方法深圳新中考第二年,总分610,想上公办高中或者名校如何备考?家长和孩子必读:差生和尖子生之间只差10大习惯家长必读:预防孩子的心理问题,简单有效之法!家长和孩子必读:初三,你要学会拯救自己家长和孩子必读:12月最容易出现学习倦怠,挺过去就是胜利!家长和孩子必读:初中生“伪努力”的七种表现,中了三个及以上问题就大了!家长和孩子必读:深圳中考落榜90%的原因是初三之前没注意这些问题!家长和孩子必读:一位初三妈妈的坚守: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家长和孩子必读:物理学习好的学生会有3个“天赋”,若占一个,恭喜你了家长和孩子必读:有一种经历叫“初三”深圳2021年中考四大名校共2128个指标生名额分配情况3金4银!深中7名学子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斩获佳绩优秀!深圳109名大学生获国家奖学金选科必看||2021秋季新高一参加2024新高考选科要求发生重大调整为什么初三上学期决定中考成绩?广东高考(物理科目)2021(分护理、中外、专项)最低、最高院校专业组投档分、位次家长和孩子必读:2021中国最好学科分布的高校期末将至,善杰写给初三生:中考前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家长和孩子必读:衡水中学100个管理细节曝光,震撼所有人家长和孩子必读:在深圳养成一个内心富足孩子的10个细节家长和孩子必读:7种告别低效的学习方法家长和孩子必读:22种学习方法根治各种学习疑难杂症家长和孩子必读:期末复习一定要注意的几点善杰给2022年中考的初三同学每月重要时间表,请好好保存家长和孩子必读:中考前,错题本这么整理,成绩轻松上个台阶!家长和孩子必读:985/211王牌专业最全盘点!(附选专业10大真相)家长和孩子必读:走4.5公里山路上学,满头冰花的小男孩深圳中小学寒假时间安排和深圳学位常见知识问题大解惑家长和孩子必读:期末考试你只管努力,时间会告诉你答案!家长和孩子必读:请把这16幅图送给正处青春期的孩子,比任何说教都管用!家长和孩子必读:偏理科怎么选专业?30个热门理工专业逐一详解家长和孩子必读:期末复习最快涨分必看!家长和孩子必读:2022好好规划高一高二高三的升学要点深圳市2021-2022学年期末九年级理化学科适应性考试说明和考试卷子2022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理化+数学+英语试卷家长和孩子必读:高中三年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考上985?初中物理(八下)彩色笔记!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彩色笔记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巨变,考生如何选择“完美”组合?你连寒假都控制不了,何谈逆袭?双减背景下,高考试题会变容易吗?家长和孩子必看:自律者出众,懒散着出局致初三:中考前这个寒假再不自救,真的来不及了!家长和孩子必读:非常详细的寒假作息计划。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人教版)专练11水的净化(解析版)

专练11水的净化知识梳理一、水的净化方法1、沉降 原理:重力作用,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促进方法:明矾(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2、过滤 原理: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仪器: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带铁圈铁架台;步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否则过滤很慢;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要低于滤纸边,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过滤失败;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3层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分析 ①过滤仍浑浊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
②过滤速度慢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
4、蒸馏 原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5、消毒杀菌:用液氯,此过程是个化学变化。
二、自来水和软硬水1、自来水生产过程: 天然水加明矾 用液氯(是化学变化) 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2、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仪器是A.B.C.D.【答案】D【详解】过滤用到的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蒸发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D。
2.2020年的,“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中国在疫情防控中使用的中医药,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堂练习1.B2.A3.C4.D5.B6.D7.D;A;B;B;E;C课后练习8.④;②;①;⑤9.(1)无;紫红;无(2)大(3)大10.①②③;④;⑥;⑦;⑤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课堂练习1.B2.C3.D4.D5.A6.(1)④①②⑥⑤③(2)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实验结论点燃前石蜡块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浮在水面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b.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水、二氧化碳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7.(1)①;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2)水蒸气(3)③;①;二氧化碳没有可燃性8.白;固;小于;划出痕迹;较软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堂练习1.B2.D3.C4.D5.C课后练习6.空气中有水蒸气7.氧气;二氧化碳8.②;①;③;①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堂练习1.(1)用手接触药品;把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1~2mL;盖满试管底部(3)放回原瓶;随意丢弃;拿出实验室;放入指定的容器内2.A:铁架台B:酒精灯C:量筒D:滴管E:烧杯F:集气瓶G:滴瓶3.(1)量筒(2)集气瓶(3)铁架台(4)药匙(5)胶头滴管(6)试管(7)玻璃棒(8)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课后练习4.B5.C6.D7.D8.D9.④⑤;③;①②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课堂练习1.①d;②c;③a;④b;⑤e;⑥f 2.B 3.C 4.C 5.B 6.B 7.C课后练习8.D 9.D 10.D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3)课堂练习1.A2.C3.A4.D5.D6.C7.D课后练习8.C 9.A 10.C11.D1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堂练习1.C2.B3.D4.B5.D6.气体;粉尘;粉尘7.B8.C9.拉瓦锡;氮气;氧气10.(1)冒出大量的白烟,放热;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2)1/5 (3)氮气;不支持(4)B课后练习11.B 12.D 13.C14.③;①;②;④15.深圳;矿物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减少车辆的使用16.(1)2;甲中气球先变小后变大(2)方案二;①环保,五氧化二磷不会溢出,不会污染空气;②方案二的实验始终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能保持瓶内气体在反应前不发生改变(或方案一在实验过程中打开了瓶塞,瓶中的气体成分在反应前发生了改变);装置漏气、未降温至室温就将止水夹打开、红磷过少(三点任写一条即可)课题2 氧气课堂练习1.D2.C3.C4.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是与氧气的反应③反应条件都是点燃④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⑤都是气体与固体反应……5.D6.D7.D8.A9.(1)F(2)B(3)C;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化合(4)A(5)G课后练习10.C 11.D 12.A 13.D 14.D 15.C16.(1)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2)①铁+氧气点燃→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②硫+氧气点燃③镁+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氧化镁;④红磷+氧气点燃⑤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生物生长,二氧化碳则相反,可防止食品氧化,抑制微生物生长(2)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正确;反之,则不正确课题3 制取氧气(1)课堂练习1.B2.D3.C4.B5.D6.B 课后练习7.(1)试管口未向下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太长,试管口没有棉花 (2)a 酒精灯; b 试管; c 集气瓶; d 水槽 (3)③④①②⑤⑥(4)先停止加热了,水倒流入试管,引起炸裂(5)向上排空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即证 (6)白光; 出现白色浑浊 8.B9.(1)酒精灯;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够支持燃烧课题3 制取氧气(2)课堂练习1.D2.C3.B4.B5.D6.(1)高锰酸钾 (2)过氧化氢 (3)D ; D ; 集气瓶内留少许水; 正放 课后练习7.D 8.C 9.C 10.C11.(1)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2)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3)过氧化氢 → 水+氧气;分解反应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1)课堂练习1.B2.B3.D4.B5.C6.C7.C 课后练习8.A 9.(1)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2)酚酞试液变红色; A 中浓氨水的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B 中来了 (3)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1和实验2中已经做过类似的实验 10.(1)分子不断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课题1 分子和原子(2)课堂练习1.D2.C3.C4.D5.C6.C7.(1)液体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2)液面低于刻度线;分子之间有间隔 课后练习8.D 9.D 10.(1)A ; BC (2)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二氧化锰 加热 二氧化锰11.(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或汞由汞原子构成)课题2 原子的结构(1)课堂练习1.A2.A3.B4.A5.D6.D7.B 课后练习8.A 9.22; 22 10.(1)16; 7; 氟原子 (2)10; 氖原子课题2 原子的结构(2)课堂练习1.A2.D3.C4.B5.A6.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7.B 课后练习8.C 9.C 10.B 11.B 12.D 13.B 14.C课题2 原子的结构(3)课堂练习1.B2.B3.B4.D5.B6.143; 92课后练习 8.A9.(1)分子、原子、离子 (2)原子 (3)阳离子、原子核、质子 (4)阴离子、电子(5)分子、原子、中子 (6)电子 (7)质子、中子 (8)质子、电子 10.12B A11.(1)氢原子 (2)Mg 2+(3) (4)(5)2 (6)12课题3 元素(1)课堂练习1.a.Al b.Ca c.Zn d.Na e.Fe f.Si g.He h.O i.H (1)a b c d e (2)h i (3)a ; h2.(1)P (2)Mg (3)4S (4)Cu (5)n Ne (6)2个氯原子3.(1)氢元素,一个氢原子(2)2个氢原子(3)5个银原子(4)氮元素,一个氮原子4.B5.A6.C7.D 课后练习8.D 9.A10.(1)原子(2)二氧化碳(3)四; 49 (4)三;①③④;②(5)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②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一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等)11.(1)53 (2)78 (3)碘元素12.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质子数不同;核电荷数不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变了,变成其他分子;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课题3 元素(2)课堂练习1.B2.B3.D4.B5.C6.C7.B8.(1)氧;得;阴离子(2)金属; Mg2+ (3)②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③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或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等)9.(1)19.00; 20 (2)8 (3)BC (4)B课后练习10.D 11.A 12.C 13.A14.Na+与F不同之处:((你看到什么信息?((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课堂练习1.D2.D3.B4.D5.A6. 废水;废气;废渣;农药;化肥;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7.D8.B课后练习9.A10.D11.B 12.D 13.人均水量很少;略14.C 15.D课题2 水的净化课堂练习1.D2.C3.D4.B5.B6.C7.D课后练习8.C9.A 10.D 11.C 12.(1)吸附杂质;防止液体飞溅(2)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残留的气泡减缓了过滤的速度(3)滤纸被捅破了,或液面高过了滤纸上边缘,使得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流过,没有起到过滤作用(4)不是纯水;含有可溶性杂质;蒸馏课题3 水的组成(1)课堂练习1.A2.C3.D4.无;无;难;淡蓝色;爆炸5.D6.C7.D课后练习8.C9.氧;复燃;氢;燃烧; 1∶2;氢;氧10.(1)A.水 B.氧气 C.氢气 D.四氧化三铁(2)水通电→四氧化三铁→氢气+氧气;铁+氧气点燃11.(1)负;正(2)燃烧更旺;助燃(3)2∶1课题3 水的组成(2)课堂练习1.B2.B3.D4.C5.D6.D7.A课后练习8.A9.A10.B11.B12.(1)①②(2)⑤⑦(3)③④13.①⑦⑨;②③④⑤⑥⑧⑩;③④⑧⑩;②⑤⑥14.D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堂练习1.D2.(1)×;N2 (2)×;Ne (3)√(4)×;MnO2(5)×;Na2S (6)×;Fe(OH)33.B4.D5.C6.B7.(1)2个铝原子(2)2个氯离子(3)2个氧分子(4)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5)硫化钙中硫的化合价为负2价课后练习8.Fe; O2; CO2;He; H2 S; P2O5;CaO; Fe3O4;Na2SO4;ZnCl2; H2O; KOH; CuO;Al2(SO4)3; NH4NO3 9.(1)氧元素,一个氧原子(2)氧气,一个氧分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3)2个氧原子 (4)2个氧分子 (5)2个氧离子 10.B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堂练习1.(1)64 (2)63 (3)122.5 (4)74 (5)36 (6)802.CaCO 3 (1)100 (2)1∶1∶3 (3) 10∶3∶12 (4)40% (5)20g3.3;13∶19∶24.B5.B6.12∶18∶2∶2∶1; 142 课后练习7.(1)KMnO 4 (2)158 (3)1∶1∶4 (4)39∶55∶64 (5)24.68% (6)78 (7)632 8.B9.(1)156 (2)48∶5∶80∶23 (3)1.4g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堂练习1.D2.B3.D4.A5.D6.C7.A8.(1)× (2)× (3)√ (4)× 课后练习9.C 10.C 11.C 12.A 13.A14.(1)不正确,因为铜、氧气、水中没有碳元素,而“铜绿”中有碳元素,不符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2)CO 2 15.(1)符合 (2)氢气球受到浮力作用 16.(1)C (2)分解 (3)2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