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溪湿地公园芦苇的植物造景

浅析西溪湿地公园芦苇的植物造景
浅析西溪湿地公园芦苇的植物造景

浅析西溪湿地公园芦苇的植物造景

摘要:对西溪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调研,了解芦苇种植布局,从生态、功能、美学、文化等方面分析芦苇在西溪湿地中的作用,并对其设计理念和手法上进行具体研究分析,探索科学而合理的湿地景观植物选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西溪湿地,湿地植物,芦苇,植物造景

1.绪论

1.1研究目的及研究就意义

1.1.1研究目的

城市湿地公园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相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实践的快速升温,其理论和实践研究比较滞后,从而制约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进一步发展。湿地植被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基础作用,是构成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要素。而前人对湿地植物的单种植物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这方面存在不足,而对芦苇的研究就更少了,大部分作品对西溪湿地植物的研究都是大而泛的,所以我选择了从小的方面来分析,从而希望能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本课题通过对西溪湿地公园相关景区经行实地调研,结合大量相关文献的搜集和阅读,将西溪湿地公园中芦苇成景之处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归纳,并将现有相关湿地植物理论基础上抽离对芦苇造景新的认知。本次实地调研主要以有物可考的景点为主,并结合测量结果绘制平面图和立面图,以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对现在或曾有的芦苇景观营建手法作出合理的分析和总结。由于时间季候关系,对那些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却无实景可考的因芦苇成景处,则采取史料研究的方式,挖掘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

1.1.2研究意义

在城市湿地造园活动中植物造景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的植物造景看重的是所谓的生态效益和新美观,而对植物景观文化意蕴的营造却很薄弱,大量使用外来植物。本课题研究中把“芦苇造景”当成一个概念提出来,首先是肯定了芦苇在湿地景观营造中的地位,再就是提供一种新的综合研究思路,意图从芦苇景营建一个小角度出发,逐步延伸到湿地景观中植物造景手法的研究,以小见大,同时希望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对以后对其他湿地植物造景手法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研究区域概况

1.2.1西溪湿地概况

西溪湿地历史悠久,它发现于东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是在一千多年农渔耕作用下形成的城市边缘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1.2.2西溪湿地湿生植物的概况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而湿生植物在着水网交错湿地景观占有主要地位。据相关研究调查,西溪湿地共有水生植物100种,属38科,其优势种为芦苇、芦荻、再力花、茭白、旱伞草、慈菇、菖蒲等7种;,西溪湿地公园湿地植物丰富度较低,从分布来看,大部分湿地植物群落位于水塘岸边,在水位较低的水塘中,植物群落分布较为分散,在水

塘岸边和中央均占据一定面积。

为了体现公园的湿地植物特征,在公园除保留大面积的芦苇湿地外,还人工种植和恢复了许多典型湿地植物群丛,如野茭白+睡莲、野茭白+梭鱼草+莲、再力花+水花生等。除了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还有美化环境、营造景观的效果。在这方面,西溪湿地公园是目前国内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2芦苇造景的设计理念

2.1生态性

西溪原属农耕区,是在多年农渔耕作用下形成的城市边缘次生湿地,芦苇本是其乡土植物,适应性较强。其生态习性深水耐寒、抗旱、抗高温、抗倒伏,笔直、株高、梗粗、叶壮、成活率高。能达到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生命力强、易管理、适应坏境广。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西溪湿地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是形成西溪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的湿地植物就是其中特色之一。西溪湿地公园中大部分芦苇都是尽可能少的干预原有地形、地貌,通过采取适当措施保留下来的,尽可能的保护其生态环境

2.2功能性

2.2.1生态功能

芦苇由于其生命力强,适应环境广,常用作水面绿化、河道管理、净化水质、沼泽湿地、置景工程、护土固堤、改良土壤之首选植物。

2.2.2经济价值

芦苇可谓全身都是宝。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具。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优良饲料,也可食用。花絮可作扫帚,也可填枕头。根状茎叫做芦根,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有健胃、镇呕、利尿之功效。《本草纲目》谓芦叶“治霍乱呕逆,痈疽”;它能“解诸肉毒”。现代药理证实,芦苇的叶、花、茎、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葡萄糖及多量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因而受到医、药学界的重视。芦苇嫩茎的内膜常用来做吹奏乐器笛子的振动膜,称“笛膜”。苇梢碎叶也可以用来驱寒取暖,当柴烧,烧火做饭。

2.2.3辟邪灵物

芦苇在古代也可用来辟邪,用芦苇制成的绳索即古书所说的“苇索”、“苇茭”很早即被作为辟邪灵物。传说神荼、郁垒曾在度朔山上大桃树下用芦苇绳索捆缚恶鬼,后来皇帝仿照此举,创设了“悬苇索以御凶魅”等一系列法术,这个著名的神话意味着苇索辟邪法同桃木辟邪术一样,都是非常古老的巫术形式。据说夏人便已习惯挂苇茭,后至汉代以至魏晋时期都比较流行。

2.3历史性

西溪湿地公园的大部分芦苇是历史遗留的,现在园林建设中,有意识的保护古建、古树名木、但对湿地植物遗留的保护还有些滞后。西溪湿地不像其他湿地建设为达到美观而大改建,先挖后栽的手法,而是适当的保护了原有湿地植物芦苇,这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

2.4文学性

芦苇具有丰富的文学含义。在古代有相思之意,蒹葭者。如《诗经·秦风》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同时也有了野趣之意,如戴复古《江村晚眺》中描写道:“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同时芦苇还是平凡而自由的象征,天才的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鲍安顺在他的《十月芦花》里这样解释道“人的生命如芦苇般脆弱而优美,低头而轻松,沉思而快乐……”而我觉得芦苇不仅如此,同时也是顽强的象征。芦苇易生易长。每年冬天被全部砍光或凋败,第二年春天一阵春风,几场春雨,又长出新的芦苇,一年又一年,总是生机勃勃,就如诗中所写的革命精神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西溪湿地公园中芦苇的文化也随处可见。如西溪十景中的“秋雪庵”,“茭芦田庄”,“茭芦庵”“泊庵草堂”等都有着深深的芦文化。

秋雪庵始建于宋,初名"大圣庵",现也名为“秋芦飞雪”。明末西溪沈氏兄弟重整建筑,延请名僧住持庵堂;明末陈继儒取唐人"秋雪蒙钓船"诗意题为"秋雪庵"。1919-1921年,南浔名士周庆云在原址重修,其很长一段时间隐居于此。现坐船穿过密布的水网,茂盛的芦苇,现虽无法体会“秋雪蒙钓船”的意境,但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滩地,一片白茫茫的意境。秋庵也是“秋八景”的核心景区、也是河渚胜地的静幽之境(见图2—1)。

图2—1秋雪庵及环境平面示意图

茭芦庵,又名正等院,西溪历史上的著名寺庵之一,是文人墨客雅聚切磋诗艺、书画之所。宋绍兴年间(1131-1162),侍卫马军司驻屯于杭州西溪湿地一带,因奉祀所需,于龙驹坞建正等院。明万历初年(1573),正等院释如觉将院迁往河渚,初名正等庵。明末整修时,由董其昌题额。传说交芦庵是茭芦庵是董其昌题名误书"交芦"为"茭芦"。交芦庵名的由来是因庵建在芦苇之中,又称芦庵。

茭芦田庄这是由交芦庵位于此并结合其农事田庄而命名。现是西溪主

要的农事体验区域。

除此之外到处的楹联匾额,也点拨着昊天心语,随处可见芦文化,如梅竹山庄“虚阁”的“溪漾轻舠,昼邀竹影夜邀月;韵催白雪,秋着芦花冬着梅”;西溪草堂“快雪堂”的“烟水一泓梅乍放;荻花四面鹤频来”;高庄“和鸣书屋”的“清酒边,满纸春云润屋;芸窗外,一溪秋雪摇空”等,都体现了芦苇文化对西溪“景观”的影响。

2.4特色性

在许多湿地都应用芦苇,但西溪湿地中的芦苇有其特色性。西溪湿地内芦白柿红、桑青水碧、竹翠梅香、鹭舞燕翔、蛙鸣鱼跃,冷、野、淡、雅,皆成天趣。还有由于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芦苇长得也非常茂盛。有诗赞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

西溪的芦苇以天然质朴为美,其也体现出西溪的特色:“冷、野、淡、雅”。冷,就是幽寂、冷静,好似都市里的一帖宁静剂;置身于芦苇荡中,偶惊数只水鸟,远离城市的喧嚣,一片悠然而宁静。野,就是天然、野趣,宛如红尘中的原始净土;芦苇本是田野间的乡土植物,在这水网密布的西溪湿地中,泛舟由于溪径,两旁芦苇丛生,野趣盎然。淡,就是淡泊、清远,能使人领悟回归自然的哲理;西溪芦苇野趣横生,虽质朴但不平凡,淡泊而致远。雅,就是文雅、高雅,寻常处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如西溪景点中的“泊庵草堂”,“秋雪庵”“交芦田庄”“交芦庵”,三堤十景中的“秋芦飞雪”“蒹葭泛月”等都体现了西溪中芦苇的浓郁文化。

另外每年11月—12月都会举办特色西溪听芦节,西溪的芦花洁白轻盈,一经风吹,河渚两岸恍恍如有无数白头翁个个摇头而立。此时整个西溪宛如一副浓墨重彩的水乡秋景图,在这苍茫辽远、水波涟漪、秋雪飞舞的情景中,人们感受到的是浩渺、古寂、幽野之美。

3芦苇的造景手法

芦苇作为西溪湿地公园主要的湿生植物,在全园中应用很多,分布广,范围大,约占湿生植被的24·2%,主要的造景手法是片植、丛植、点植等方式与乔木、灌木及水生植物搭配营造植物景观,唯一比较缺失的是芦苇属于季候性较强的植物,主要观赏季节是秋季的“秋芦飞雪”,或是冬季的“败芦残雪”,春夏观之则无太大特色。

3.1片植

片植则是大面积的的单物种的种植而形成景观,如秋雪庵旁边的“芦苇荡”,大面积片植而形成,远观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滩地,一片白茫茫的意境,可泛舟穿行于其间,微风吹来,花絮飘落,犹如漫天飞雪一般。

3.2丛植

丛植则是指在水边一丛丛密植而形成的连续景观。西溪景区水网密布,溪、河、湖、港、湾、塘棋布,河港纵横,水塘相连,这给芦苇的丛植景观提供优势环境。芦苇大部分分布于溪、河、湾及塘的水岸边,作为水与陆地的过渡地带。泛舟游溪,穿过密布的水网,两旁芦苇丛生,野趣盎然(见图3—1)。并结合下层的水草,上层的乔木,丰富林冠线,增加景观层次(见图3—2)。

图3—1溪岸丛植立剖透视示意图图3—2水岸边质感、层次对比示意图

3.3点植

点植则是与其他植物搭配,点缀种植丰富景观效果。如与水花生搭配(见图3—2)植于岸边和木栈道旁边,增加质感,丰富景观层次;与竹搭配形成芦竹群落;与桑树搭配形成“芦白桑青”的色彩对比景观效果;还与同类的挺水植物千屈菜、香蒲、再历花(见图3—3)等搭配形成一片的野趣景象。

图3—2芦苇+水花生示意图图3—3芦苇+再历花示意图

4以绿堤为例分析芦苇的景观空间营造

“绿堤”是西溪“三堤”之一,也可以说是湿地植物园,是一条东西向的长堤,全长1600米,宽7米,两侧多接鱼塘,鱼塘里多种植芦苇,净化水质,为鱼提供良好的野生态环境,在达到景观优美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是西溪的一条生态堤与杭州市打造生态城市相呼应。

在绿堤西侧的水生花园展示区中,曲折的木栈道有从池塘中穿过(见图4—1),仿若芦苇荡和溪游湿地的结合版,具有呼应和象征用意。芦苇有沿岸布置,有植于木栈道一边,屏蔽视线,将人视线引向另一边开阔的水面中荷花及浮水植物,有时作为空间界定,又在停留平台环三面而植,形成郁闭空间(见图4—2);有时有两面植,留正前面戏水远眺,时而偶植于远处与千屈菜,菖蒲搭配形成

天际线,时而又点植于岸边,彰显野趣;时而从植于水岸过渡水域陆地的关系,与上层的乔木形成色彩和质感对比,同时增加层次,丰富同林冠线。

图4—1—1平面图示意图图4—1—2塘中木栈道立剖面示意图

图4—1—3植于道路两旁剖立面示意图

图4—2空间及视线引导示意图

而在东侧水生花园的外围则利用已毁鱼塘埂恢复大面积芦、荻等西溪特色植物,创造鸟类的栖息地,同时展现“荻花胜雪”的美景,达到生态和景观的双赢效果。

在经济湿地作物区中,以种植西溪乡土经济、水生植物为主,通过降低塘基、沟通鱼塘、营造缓坡等手段创造各种生境,种植芦苇、菱、茭白、慈姑、芋等乡土经济水生植物,由于芦苇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其大面积片植,在得到经济价值之前,也形成了较好的景观价值。

包家埭亚热带湿地植物展示,芦苇除了与竹结合界定空间,同时也用

于文化景观的营造,在一些停留平台设“茅草亭”(其顶上茅草是芦苇),并在其周围片植或丛植着芦苇(见图4—3),依稀仿若呼应着芦苇丛中的“交芦庵”。这虽是二期扩建工程,但其主要理念仁紧密呼应着西溪的历史文脉,这就是绿堤的特色:新景观,新生态与历史文化的结合体现。

图4—3茅草亭及周边环境示意图

小结与讨论

行在西溪,走在西溪;不管你是去调研,还是去游赏;你一个人也好,跟团也可;无论在何处,左一眼的芦花漫漫,右一眼的秋荻瑟瑟。而且西溪的芦苇运用也很有特色,应用的广而不滥,多而不泛,不仅通过芦苇表现出了西溪的“冷、野、淡、雅”的特色,而且还形成了以芦苇为独有特色的景观和文化。

通过调研,参考资料及总结,对于湿生植物的选择和造景,笔者有以下几点小结,以供借鉴和讨论。

1)植物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其生态性,尽可能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生长的乡土植物,满足“适地适树”的原则。不可只为了景观效果而盲目的引进不适合该环境生长的新植物。

2)湿地植物的选择要注意满足其功能性。本着环境功能的需要而选择合适的植物,是为净化水质,还是护坡固堤,还是纯景观效果等都要依据其功能而选择最适合的植物。

3)湿地植物的选择要注意营造其美学性。按照其主题布局,遵循植物搭配种植的手法,形成色彩、质感对比,意境空间营造从而达到美景观的效果。

4)湿地植物的现则要注意符合其历史文化性。尽可能的保留历史遗留植物,并选择符合其历史文化主题的植物,还原其本真景象,而不是刻意去捏造、附会。

参考文献

[1]杨倩李永红,湿地公园的植物群落构建—以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为例,

中国园林,2007,6

[2]徐利平刘慧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资源调查,浙江农业

科学,2008,5

[3]吴彩云夏宜平.杭州园林水景的水生植物调查及其配置应用[J].

中国园林,2006,1

[4]谢艳虹,关于中国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实践研究_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规划为例,风景园林,2008,7

[5]李永红杨倩,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_基于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的设计

中国园林,2009,11

[6]曹晓,刘红玉,李玉凤,郑囡,西溪湿地公园湿地植物群落及其与水环

境质量的关系,生态与环境农村学报,2011,27(3):66—67

[7]刘扣,生江燕,方宝生,西溪湿地植物园规划设计方案解析,园林工程,

2010,7

[8]俞宸亭,芦花飞雪,九州游记,2009,02

[9]浙江天堂园林园艺有限公司.西溪湿地二工区五标段植被自然化配置方

案建议,2005

[10]芦建国,徐新洲,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_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_西湖西

进湿地为例,风景园林,2007,21

[11]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

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期工程涉及的650户农民的房屋被拆除。政府对宅基地未做任何补偿,因拆迁补偿问题,村民与当地政府也是纠纷不断。一些农民上访,曾被当地警方以各种罪名拘留。据不完全统计,被拘留的农民超过14人,拘留时间最长者达一个月。 文件要求蒋村乡所有机关干部“如实填报”在征地拆迁范围内的亲戚,并要求在三天内做好该亲戚的工作,确保房屋拆迁的“及时丈量、评估、签约”,如未能完成,“将停止单位工作”,并给予“相关行政处分直至辞退处理”。 这份文件被当地农民称为有“株连九族”之功 农民称: “对坚持不搬的人家,从2005年上半年起,政府断了电,村民没办法抽水种地,稻田都荒了。现在全村房屋大多已经拆掉了。”这些农民世代耕种和居住的土地,目前市场价至少每亩500万元以上,但政府的征地成本只有不到10万元,不及土地市场价的2%因动迁不力而被辞退的西湖区蒋村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干部周玉法说: “我们家的房子原来是550平方米,政府说有200多平方米是违章建筑,只按300平方米给了补偿。安置房也只补了225平方米,没有做到…拆一补一?。” 是否符合法规 农民反映,“撤村建居”和集中居住并没有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讨论 05年3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国土资源部等专门针对《〈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发出解释意见,重申“不得以征地为目的搞撤村建居”;并明确指出: 只有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逐渐被依法征收,并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后,才能对农民集体剩余的少量土地转为国有

杭州市政府理由是,“农民高层公寓用地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但是,有土地法律学者认为,由于西溪农民并不符合撤村建居的条件,上述文件自然不应成为当地政府征用农地和强制拆迁农民房屋的依据;同时,征地和拆迁发生在2004年上半年,而上述审批却是一年后的事情,岂能将此审批“追溯”为征地和拆迁的依据 湿地公园真相 目前负责湿地公园经营的是上海一家民营公司,叫“中静实业”。农民抱怨说: “早先我们在家门口自己搞旅游,政府看我们搞得好了,就来和我们争利了。”一些当地人士也质疑: 目前商业化的湿地公园运作模式,究竟有利于保护湿地,还是恰恰相反? 浙江大学周复多教授说,目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一期工程范围内,已经兴建了 3."6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王家蚪品味酒店、泊庵垂钓会所、小上海会议酒店、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烟水鱼庄、国际水疗中心以及六星级水上度假酒店区等旅游设施 《财经·经济全局》杂志记者常红晓杨海鹏实习记者于达维杭州报道(财经供网易深度冲击波专稿) 一位旅游规划专家称,其中这个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原本是想做成一个“水上娱乐中心”,后来遭到专家的激烈反对而更改了方案。“可是,几个月后到现场,我们吓一跳,还是建成了一个超豪华的国际会议中心,与周围格调甚不协调。” 冬日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宜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郊的一个居住小区,47岁的农妇蒋明芝晒着太阳和邻居闲聊。 “往年这个时候,也是农闲,但我们可以照料鱼塘,收柿子。”蒋明芝对《财经》记者说。

西溪湿地运营模式分析

西溪湿地运营模式分析 植物景观设计教研室 日18月09年2014 第一部分西溪湿地概况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也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

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 第二部分西溪湿地的投入与产出 投入分析: 西溪湿地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西溪湿地目前已经完成总投资约90亿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湿地保护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已全面实施。 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 二期工程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东接紫金港西侧绿化带,西侧与湿地公园一期(3.46平方公里)范围及湿地公园余杭区块的东界相邻。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89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 三期西溪湿地公园(西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投资总额43.14亿元人民币。其中三期工程直接费用20.6亿元,其中“前府后园”式的洪园、五常民俗村、西溪名园、风情水街、秋雪庵 湿地文化区等工程费用合计8.22亿元,多层(高层)公寓安置10.03亿元;征地拆迁费用17.64亿元;建设管理费及其他1.715亿元;基本预备费3.196亿元。 产出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1.32亿元/年。 其中,西溪湿地纯生态物质生产价值占据比例较小,只有0.26%,仅体现了西溪湿地的生态价值;其次是西溪湿地的旅游价值,达到了37.64%;由于西溪湿地本身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西溪 湿地对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的贡献最大,达到了46.61%,即每年5.23亿元。 西溪湿地的建设的收益主要体现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方面,随着湿地环境及交通的不断改善,周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价格迅速增长。2003年湿地改造之前,周边大华西溪风情一期排屋推出,均价仅4000元/平方米。至2008年3月,西溪风情一期排屋,二手房市场上至少每平方米在22000元左右。2008年年初开盘的西溪蝶园成交均价超过2万元/平方米。排屋部分,包括平层大宅,开盘价格则都超过3万元/平方米,留庄的成交均价达到33000元/平方米以上。 生态经济能值投入产出比较: 根据《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4 ~ 2010)》和调查资料, 湿地公园建立之前, 西溪湿地生态经济系统每年能值总投入为1.71 ×10sej, 相当于1.85 ×10US$。619 其中农业和渔业养殖的投入资金为1.48 ×10US$ ;环境投入3.43 ×10sej, 相当于18 6 3.71 ×10US$。湿地公园建立之后, 环境投入不变,由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投 5 入大量资金, 使经济投入增加为2.62 ×10US$ , 每年能值总投入增加到原来的1.6倍。6 产出方面, 湿地公园建立之前, 系统能值总产出为1.14 ×10sej, 相当于1.23 ×10US7 20 $ , 服务功能产出能值最大, 环境总产出是经济产出的3倍。其中, 经济收入来源于芦苇、水稻、淡水鱼、竹林和柿树等农副产品, 为3.08 ×10US$ ;芦苇、水稻、柿树产生的系 6 统有机物质积累为1.98 ×10sej;西溪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 在大气组18分调节、环境净化、水文调节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能值产出为8.99 ×10US$。建立湿地公园以后, 系统能值总产出是原来的1.9倍, 服务功能产出能值仍占最 6 大比例, 环境总产出与经济产出的比例提高到7∶1。其中, 通过发展湿地旅游实现经营收入 2.90 ×10US$ ;由于芦苇、竹林等得到补种, 且不再收获用于市场交换, 而是作为有机 6 物质贮存在系统中, 系统的有机物质积累增加为3.05 ×10sej, 比原系统增加0.5倍;由18 于池塘、河汊、港湾等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水质明显改善, 湿地生物栖息地得到保护, 维管束植物、鱼类及水系动物、鸟类等种类增加, 同时, 湿地环境监测、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研究等科研活动、科普教育广泛开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产出增加到2.04 ×10US$ , 7

森林与湿地

专题二森林与湿地 (一)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基础知识回顾】 1、森林的环境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1)环境效益: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吸烟除尘;吸收噪音;美化环境;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2)破坏后导致的问题: 全球气候失调(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生物多样性锐减 思考:1、森林破坏后为什么能加剧洪灾? 2.森林破坏后对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2、热带雨林的分布 (1)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思考: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①分布地区: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的东北海岸、巴西高原东南部 ②原因:暖流增温、增湿——-洋流;信风来自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大气环 流;迎风坡,多地形雨——-地形 (2)集中分布区: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3)最大分布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思考: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试从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大陆轮廓等方面思考 ①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高温多雨; ②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③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南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 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受西部山地的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④南美洲北宽南窄,略成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 ⑤暖流增温增湿。 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巨大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④“人类医学宝库”

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借鉴

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借鉴 一、城市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借鉴 湿地公园,按照《国际湿地公约》的要求,即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科学利用,通过适度科学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对其利用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是在其环境负荷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应该是必须的。 国际湿地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作为一名国际湿地专家,先后考察过英国、日本、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湿地。他考察西溪湿地后认为,有着1800多年人为干预的历史,属于次生态自然湿地,它与青藏高原上的很多原生态湿地完全不同。 也正因为这样,西溪不适合成立“自然保护区”而更适合走“湿地公园”的发展之路。“湿地公园”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陈先生认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肯定能在发挥湿地的三大效应即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可持续利用效应上为全国作出示范。 陈克林先生特别强调,“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定是相结合的,中国湿地种类多、分布广、区域面积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拿出极大的一笔资金进行完全的原生态保护”。纯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的关键在管理,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利用的问题。杭州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它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游客的管理、污水的处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充足的经验。杭州很好的处理了西溪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全国在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典范。为大黄浦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湿地公园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经验借鉴 (一)水主题旅游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与大黄堡湿地相同,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该项目充分挖掘这一优势条件,发展水主题旅游,这种开发方式即保护了湿地环境又打造了旅游特色,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达到了完美结合及和谐发展。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 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 生湿地。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 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 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 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 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 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 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 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 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 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

项目二公园植物造景参考资料.

广东东莞市人民公园植物造景浅析论文(1) 题名 广东东莞市人民公园植 物造景浅析作者 顾建中,陈霞, 张亚珍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单位中国园艺文摘时间2012年第11期页码107-108 摘要通过对东莞市人民公园的植物造景进行调查,分析其在树种选择和搭配上的造景特色,指出其中的一些 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东莞人民公园;植物造景;建议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初探设计论文(2) 题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初探作者 丁丰华,胡希 军,熊奇志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单位湖南林业科技时间 2006年第33卷 第6期 页码65-66 摘要从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含义入手,论述了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生态、艺术及美学原则,并结合实例分析了长 沙烈士公园植物造景的现状,并针对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长沙市烈士公园 徐州市主要公园植物造景研究论文(3) 题名 徐州市主要公园植物造 景研究 作者贾广林、谭雪红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单位 徐州市主要公园植物造 景研究 时间2010年第2期页码30-32

摘要城市公园植物造景能够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休闲的空间,本文以徐州市代表性的公园 绿地—泉山森林公园、彭祖园、快哉亭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从美学、生态学的角度对各公园的植物造景进 行分析。 结果表明:徐州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长期的实践,才能使之产 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为美化城市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徐州市;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特色之挖掘与探讨——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论文(4) 题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特色 之挖掘与探讨——以南 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 作者陈尚玲单位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 术学院 单位安徽农业科学时间2010年第18期页码9861-9862、9926 摘要在对南京玄武湖公园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挖掘,就目前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析探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对现代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特色;配置;玄武湖公园 综合性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初探——以商州市丹江公园为例论文(5) 题名综合性城市公园植物造 景初探——以商州市丹 江公园为例 作者毛静单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 院 单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 时间2010年第1期页码139-141 摘要文中探讨了综合性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类型、树种的选择及布局、用植物营造空间等问题,并以商州市丹 江公园的植物造景项目为例,介绍了不同植物造景手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4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练习(含解析)

考点24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019·山东济南期末)七里海位于天津东北30 km,属沼泽湿地,地势低洼,且常年积水,湿地水域广阔,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七里海开发强度的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下表为七里海区域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考向湿地的作用]七里海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这说明该湿地对京津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降解污染 C.净化空气 D.提供水产品 答案 C 解析七里海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说明七里海湿地在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明显,C项正确。 2.[考向湿地的作用]关于七里海湿地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 B.水域面积缩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C.人工湿地增加有利于生态可持续 D.人工湿地变化使水质得到净化 答案 B 解析水域面积缩小,生物生存空间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B项正确。 (2018·江苏高考改编)“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3~4题。

3.[考向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 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提高造林存活率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提高林地生产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结合材料,“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大面积植树造林,其种植品种以用材杨树林、防护和绿化的杂阔林、果品经济林为主,能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①③正确;提高造林存活率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不是“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②④错误。 4.[考向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加B.森林覆盖率降低 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D.木材供需缺口缩小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整个江苏省造林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故A项正确,B项错误;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比重升高,果品供应能力增强,C项错误;读表可知,“十二五”期间,杨树林面积比重不断下降,即用材林面积比重减少,可能导致木材供应不足,供需缺口加大,故D项错误。 (2019·广东江门一模)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主要保护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据此回答5~7题。 5.[考向湿地萎缩]若尔盖高寒沼泽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泥炭主要是由湖泊沼泽化形成的。湖泊退化后,湖中大量的沼生植物在湖底大量积累。近代,部分沼泽已趋于疏干,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汇总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 ——以森林湿地区与杜鹃园为例 姓名;刘政 学号:120702114 实习目的:通过参观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通过实例来体会植物造景在实际中的应用,巩固并延伸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实习时间:2015年4月 实习地点: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一、公园概况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高沙滩, 一期建成总面积约120hm2, 是在保留原三岔港苗圃大面积植被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是集观景游览、休憩娱乐、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公园。公园植被以乡土树种及苗圃原有树种为主, 多为密林,兼有疏林草地、缀花草坪、灌丛等景观, 植物群落结构合理、配置类型丰富。园内水系形状蜿蜒, 交错分布, 环绕全园。 二、公园定位 结合了森林公园的基本特征,针对滨江森林公园在上海绿化网络系统的作用 及其自身特点,明确了公园的定位:避免城市公园的痕迹,突出野趣自然风貌, 形成人、动物、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同时贯彻生态环保要求,公园趋向零 排放和零污染并逐步形成低成本的养护体系。通过对基地现状和建设木匾的分 析,提出了郊野森林公园概念即位于城市近郊、有良好的自然景观、森林植被及田园风貌、并可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公园。 同时,园内还要致力于保留乡土植物和动植物的栖息地,也就是说要最少的牺牲自然特色、最多的满足植物生长、动物和鸟类生活和游客休憩关胜的需要, 要尽可能做到和谐性、地方性和实用性相统一。同时要体现人性的关怀,充分考虑有课的生理、心理需求和游憩行为特点。 三、园内常见造景手法

1)花境的配置园中处处可见花境,而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要输位于公园入口不远处的花园,他通过花境的配置以及白墙,青瓦,小桥,曲水等古典造园的烘托,展现了曲水流觞,清新高雅的格调和诗情画意的意境。 2)引导与暗示园内巧妙运用,空间和景物不断变换,互为对比,来带给人以交钱的引导和暗示,是人们认为继续走下去就必然会有所发现。 3)叠石理水叠石理水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山石的摹写,故称为“假山”。它不仅师法于自然,且凝聚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因而与一般自然山石不同,园林中的山石除兼备自然山石的形神外,还可以具有传情的作用。 4)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制作造型独特的植物景观。依据树木自然形态,采用 2株,3株或是多株合栽,增大了植物体量,丰富了植物造型。 5)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灰”的创作理论,在公园景观中主要被采用介 于草坪植物材料(软性)与建筑铺地(硬性)材料之间的材质,利用树皮、枯草 等材料,经过防腐处理后进行装饰,使其不怕踩踏、又具有景观效果,且起到硬 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过渡作用。 6)采用了缀花草坪做法,制造郊野公园野趣。 四、森林湿地区 4.1 概况 区内水系交错环绕, 岛屿众多。水生植物种类丰富, 生境类型多样, 为鸟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繁衍生息场所。植物方面运用水杉,池杉,落羽杉,湿地松, 木芙蓉,水葱、菖蒲类等水生或湿生植物形成水多则没,水浅则现的独特景观。 4.2 景观以及规划特色 1) 在现有苗圃、林地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和水系改造,通过自然湖岛、沼泽湿地、溪流、林地等原生自然材质,体现“林溪间杂”的景观氛围和游憩空间。 2) 融入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通过开辟鸟道,鱼道,虫道,创造各类不同生境, 形成管理粗放、自我循环良好稳定、具有乡土野趣的生态系统。 3) 融入环保设计理念,充分发挥湿地之肾的功能,形成湿地植物净化系统,引 入太阳能、风能利用。 五、杜鹃园 5.1 概括 杜鹃园位于全园中心, 地势以12m 的山峰引溪而下, 溪流两侧种植大面积、品种多样的杜鹃花。园内溪、谷、坡、林相互交错, 植物种类丰富、配置类型多样、群落结构复杂。

(说明文阅读题)说明文“森林、海洋和湿地”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读题)说明文“森林、海洋和湿地”阅读答案

说明文“森林、海洋和湿地”阅读答 案 说明文阅读题 (09____(省、市、区、县))(共13分) ①森林、海洋和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的水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的价值表现在它是许多化学物质、生物物种和基因的源、汇和库。 ②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等生态系统产品。此外,湿地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它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并且具有美学价值。同时,湿地还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湿地这些综合功能从来都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环境及物质基础。

白枕鹤1000多只、小天鹅2000多只、白琵鹭2000多只、雁鸭类3万多只。 ⑥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也有很多湿地资源。____(省、市、区、县)的湿地资源分为天然河流和人工库塘、湖泊2种类型。其中天然河流湿地占3.5万公顷:北京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分属于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河流面积合计5000公顷左右。人工库塘、湖泊湿地有1.5万公顷,但目前保存典型的芦苇、香蒲沼泽湿地很少,面积较大的仅有顺义汉石桥、延庆野鸭湖、门头沟三家店等处,约有2000公顷左右。 ⑦正是有了这些湿地的存在,才使得自然环境如此的丰富多彩,人们也因为有了湿地的存在免遭很多灾难。希望人们能善待湿地,因为那也是善待人类本身。 20.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 A.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B.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都属于湿地。 C.根据湿地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湿地是气候调节器。 D.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其价值远高于陆地。 21.概括文章第④自然段的内容。(2分) 22.下列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植物造景实习实习报告姓名:潘晓磊 学号:N091001318 老师:张鸽香、徐新洲

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调查地点:上海延中绿地,上海宝山顾村公园,上海浦东世纪公园 调查时间:2012.5.17——2012.5.21 调查内容:本次在上海的植物造景实习,调研了上海延中绿地,上海宝山顾村公园,上海浦东世纪公园等地的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情况。下面将从调查对象的介绍,调查方式以及调查内容的图片分析三个方面对实习情况进行汇报。 一.调查对象 1.延中绿地 延中绿地是上海人在城市老建成区的建筑群中"挤出来"的绿化,自然更珍惜"寸土寸金"的宝贵价值,更注重文化、工尽匠心。延安中路大型公共绿地位于静安区、卢湾区、黄浦区三区交界处,其中静安区段的绿地始建于2000年2月,规划建设延安中路大型公共绿地,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经济、缓解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延中绿地位于南北、延安两条高架道交叉处的"真正市中心"延中绿地,在总体规划思路上,就提出要通过"高密度多品种的植物材料和若干水面有机组合,形成茂密的森林、疏密相间的林中草地、缓缓的溪流、清澈的小湖、绿色的自然地质景观,调动人们的嗅觉、触角、视角、听觉,充分体验上海城市建设发展与自然共存的和谐"。这个以"水蓝树绿人亲"为核心的绿化建设主题,被设计者形象地命名为"蓝绿交响曲",在建成后的延中绿地中得到完整的体现。四周林立的高楼、交叉而过的高架道、川流不息的车队,和延中绿地的茂林修竹、草地曲径、假山瀑布、溪流小桥、蛙声禽鸣,相互辉映,形成了在客观上尖锐对立而又在主观上高度和谐的现代大都市绿化文化特色。建成后的静安段大绿地占地面积为348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为24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5%。绿地中保留了中共二大会址、平民女子学校等历史纪念性保护建筑,并建有大型瀑布,曲折深潭,北美风格的凉亭等。静安延中大绿地布局呈三部分。南部是展现历史文化的空间,以中共二大会址和平民女子学校为中心,周围种植了规则式的墨西哥落羽杉林,红花继木和龟甲冬青,体现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中部为城市森林空间,地形高低起伏,绿化种植以高大乔木为主,并配植各种花灌木及四季常绿的草坪,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序、层次丰富的美丽景观。特别是绿地内原有的一棵大构树,由于堆地形被深埋了二米多,但采取了开排水沟,做通气管等一系列科学的方法,使这棵大构树生长良好,成为绿地内的一大奇观。北部为自然山水空间,建有高达10米,长150米黄石堆砌成大型假山、瀑布,栽植名贵花木,东侧毛竹成林,山上松柏茂盛,枫槭辉映,山下水池野趣昂然,辟有樱花路、榉树林荫道。形成了壮观美丽的“城市山林”景观,为久居都市的人们带来了亲近自然的感受。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湿地和森林一样重要》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湿地和森林一样重要 ①大家知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天然工厂”。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要吸收4000 亿吨二氧化碳,释放2000亿吨氧气,这绝大部分 ....是森林的“功劳”。人类和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靠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来生存。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天然的吸尘器,1亩森林一年能吸附2.4吨粉尘。森林中有许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杀死空气中的病菌,从而净化大气环境。 ②相比森林来说,湿地似乎离我们比较远,它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在过去更是受到较少的关注。所谓湿地,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长期被水淹没或有大片浅水区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系统。我国湿地面积约有6600万公顷(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浅海水域、水库、河口、海岸滩涂、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③别小看湿地,它可是和森林、海洋并列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这是因为湿地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和分解作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解毒”功能。在湿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植物,伴生其中的有各种水生动物以及肉眼不可见却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体。随水流入湿地的各种污染物,或直接被土壤阻截,或被湿地动植物利用,或被湿地微生物分解。整体上看,湿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净水器。 ④湿地还有很重要的蓄水功能。在天气多雨、河流涨水的时候,湿地就像“海绵”一样储存过量的水分,减缓洪水的流速和流量。等天气转好,洪峰退去,储存在湿地中的水再通过下渗的方式来补充地下水。 ⑤由此可见,湿地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逊于森林。 1.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湿地、森林、海洋是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 B.森林被誉为天然的氧气制造工厂和净水器。 C.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D.湿地一般指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2.根据文章内容,简述湿地的作用。 3.联系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段中加点词“绝大部分”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B 2.湿地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和分解作用。(或:湿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

西溪湿地考察报告

西溪湿地的考察报告 从西溪湿地东大门入口,沿着湿地小道前行,周边都是绿色的草,碧玉的水潭,红红黄黄的小花,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可爱,心也似乎飞了起来,直通向河渚街。小街两旁开着酒肆、茶馆、染坊、龙舟馆、丝绣馆、竹编馆,都是些民间的“土特产”。来到小街的广场上,一座河渚塔高高耸立,沿着只容一个人通过的木楼梯登上塔顶,俯瞰西溪湿地美景,俨然江南水乡的又一典型代表。我通过这次西溪湿地的实地考察,从以下五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影响西溪湿地旅游知觉的因素 1. 刺激物的新奇独特性。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它这独特的地位吸引着相关专家和普通游客前来一睹它独特的风采。 2. 他人的提示。我们在考察过程中,恰巧听到一位导游在讲解蒋相祠、古戏台和壁画。听完后感受到西溪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的不是沉默的西溪。 3. 旅游者的生理条件。我们组成员正值年轻,血气方刚的时候,什么都会去尝试一下,如爬河渚塔,感觉很惬意!来回都没坐电瓶车也不觉得疲惫。在途中发现老人团就明显不同,他们体力有限,有些活动就没有积极参加。 4. 刺激物的反复出现。一部《非诚勿扰》电影,电影大力宣传的同时也使得西溪湿地红遍大江南北,它成为许多情侣向往的地方。 5. 兴趣。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并且家乡也是山水风景区的我来说,山山水水对我来说真没太大吸引力。说实话,我反而更向往北方广阔的草原和一望无垠的平原。我想北方人和我的想法会恰恰相反吧,尤其看了电影后,我猜测原本有打算来南方的北方朋友就会更有兴趣了。 6. 知识与经验。初来来到西溪湿地,我们毫无经验可言,去的比较仓促,之前也没做什么深入了解,想必下次带亲朋好友过去时就会有另一番状况了。这次从周围的导游的讲解词中就学到了不少知识,下次我就可以班门弄斧了。 7. 情绪。天气晴朗,看看周围的游客个个心情舒畅,而我们在要离开时还出现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对西溪湿地旅游条件的知觉 1. 对旅游时间与季节的知觉。临近西湖,在这方面也就存在共性,晴雨雾雪天气下的西溪湿地也风姿各异,四季皆宜。 2. 旅游设施。旅游设施方面有做的好的地方,但也有明显存在些不足之处。如电瓶车和步行者共行,存在安全隐患;河渚街入口处小桥前那些花哨破旧的游船实在和西溪湿地的主题风格不一致,大煞风景;有些旅游景区找不到厕所是不足之处,可西溪湿地没走几步就有厕所也是个问题,不仅影响了旅游者的心情也浪费了资源;路灯种类的参差不齐,广播传出的音乐断断续续,都有损景区的形象。 3. 旅游距离与交通。我们学校与西溪湿地如此之近,这个距离与交通不存在问题,但外来的游客就不同了。杭州的交通问题闻名全国,为缓解交通压力,修建地铁那是势在必行。否则,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因堵车等交通问题引起的旅游质量下降。 三、旅游的需要与动机及如何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1. 旅游者的需要 a) 满足生理的需要。游客出于散心散步前来西溪湿地,调节生理心理的 不良状况,满足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b) 社交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朝九晚五地上

湿地景观植物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湿地景观植物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旅游业的发展,重点推出了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在发展湿地公园的同时也在寻求科学保护湿地与湿地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努力开创一条湿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道路。然而在湿地景观开发与设计过程中,如保应用湿地植物,对湿地植物进行有效保护,保持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湿地公园开发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湿地景观植物;应用现状;对策 1 前言 湿地也被称之为“地球之肾”,同森林,海洋一样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对气候调节,水源保护,防洪抗旱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的加强,同时对湿地功能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因此,湿地植物景观的应用,是湿地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作者以杭州西溪为例,分析了我国湿地景观植物应用的现状,并对如何利用湿地植物提出可行性见解。 2 实例分析——以西溪为例从科学与审美角度来分析湿地景观应用与策略 2.1西溪湿地概括 西溪湿地公园属于国家级公园,和杭州西湖相距五公里,是杭州的天目山路朝外的延伸端,属于罕见城中次生的湿地,和西冷、西湖三者并称为三西,也是当今我国国内的第一个集城市、文化湿地以及农耕湿地为一体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杭州副西湖美称。园区大约有70%面积属于河港、沼泽及池塘等等,有诗词: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公园是用六条河流组成而成,其河流纵横交汇,河汊如网、水道如巷等,都形象的描述出西溪别致的湿地景致。 2.2西溪植物景观的现状 西溪湿是水陆交错,陆地与水域面积比为3:7,西溪湿地主要以池塘,湖泊,河港与沼泽为主,目前人工培育水生植物面积已达到0.85平方千米,挺水植物占65.7%,浮水植物占18.2%,漂浮植物占6%,而沉水植物仅占10.1%,在园区的行廊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挺水植物。 2.2.1湿地植物季节性品种应用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西溪湿地水生植物多达上百种,但大多数都是应用的茭白,再力花与芦苇等对公园景观进行布置设计,植物品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没能体现公园不同区域的特色。在园林布置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四季变化,冬天到处都是枯草,湿地景观中的含绿量明显不足,而且冬天气温影响,水生植物枯死之后,分解腐烂、速度缓慢,来年气温上升,植物迅速分解,释放大量的营养盐与有机质,对湿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建议发掘和引进具有冬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上 海 崇 明 岛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西 沙 湿 地 公 园 班级: 姓名: 学号: 老师: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 园 湿地公园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体现了“在保 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生态思想,其中植物景观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对湿地植 物的选择也尤为重要。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是一 个以自然保护为主的主体性公园,其保留了大部分 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的构建模式,在保留层面有 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不足,希望通过对其优劣势的分析,对今后的湿地植物景 观设计有更多的借鉴。 1湿地公园景观概述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本质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 总平面图 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 恢复或重建湿地生 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城 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 集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 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 研究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湿地公园兼具有物种

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国内湿地公园的研究刚开始,主要集中在湿地公园概念功能研究、生态湿地栖息地的修复、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人工湿地的水处理、景观价值的评价等,这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杭州西溪湿地,镜湖国家湿地公园、香港湿地公园、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等。 2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目的与原则 湿地公园的建设有两个主要的目的:其一是通过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改善湿地生物的生长条件,为其创造适宜的生存、繁衍空间,从而保护和恢复已遭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结构;其二是在湿地不受破坏的前提下,为参观者提供游憩和近距离观察湿地野生生物的场所,体现湿地文化。 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如何开发并保护城市湿地的生态景观,充分发挥湿地潜能,体现湿地景观特色是整个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在对湿地进行开发设计时,应根据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在整个规划设计中以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为根本,以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等先进的规划设计理论为指导,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的自然资源,以曲折有致、动态连接的水系及生态廊道构成完整的生态景观体系,以最少化的人为干扰充分发挥湿地的自然潜能,展示湿地自然的景观能动性。 3湿地景观植物的种植设计 植物种植设计是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很多湿地由 于长期的破坏和疏于管理,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已经遭受了 破坏。通过种植设计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是湿地公园建 设的根本目的之一。 湿地公园的种植设计应该考虑湿地植物的生态恢复

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新人教版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据此完成1—3题。 1.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2.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3.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1.C 2.D 3.D 3.外围和内部林带建设,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农田蒸发量减少,树木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增加;大行距内耕作低秆农作物,林地间土壤熟化过程加速,水肥条件优越,沙棘和枸杞的生长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故选D。 解题必备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一、森林的分布及生态效益 1.森林的分布 2.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的生态效益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在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又有所差异,总结如下。 地区生态功能破坏后果湿润地区、山地丘陵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下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农牧业减产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台风(飓风)、风暴潮加剧, 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城市、交通道路两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减弱噪声等 大气污染加剧、噪声污染加剧、 环境质量降低热带雨林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 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 二、湿地的主要功能及其保护 1.湿地的分类 ?? ?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2.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1~3题。 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C.受西南信风的影响 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2.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 C.雪线高度上升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3.下列保护乙地区该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 答案:1.A 2.C 3.A解析第1题,沿岸暖流对该地区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第2题,该森林带为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度减小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雪线高度上升。第3题,设立国际基金,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前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改为种植橡胶林后() A.蒸发量增多B.下渗量增加 C.径流总量增多D.气候更加湿润 5.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上升 C.生物多样性减少D.自然灾害减少 答案:4.A 5.C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橡胶林蒸发量比原始生态林大,A项正确。下渗量则会减少,B项错误。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结合蒸发量考虑,径流总量可能减少,C 项错误。由于橡胶林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气候会变得干燥,D 项错误。第5题,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破坏原始植被,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项错误。植被破坏,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B项错误。原始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C项正确。森林的调节功能下降,旱涝灾害频繁,D项错误。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境内,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泊。下表示意1982~2012年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读表,回答6~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