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第八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PPT课件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复习课件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 持麦田的肥力
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交通运输 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交通运输 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主要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管道
交通运输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
交通运输
理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大渡河畔手掌般的公路
交通运输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 厂、印刷厂、石油加工 厂、棉布厂
区位选择原则 接近原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炼铝、炼铜等有色金属 接近能源供应地
指向型工业 能源 的工业
冶炼
(火电厂或水电厂)
廉价劳动力 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 指向型工业 成本 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 包带、制伞、制鞋等工 劳动力的地方 业
珠三角——基塘农业
珠 江 三 角 洲 的 混 合 农 业 基 塘 农 业
---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 技水平高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
世界农业地域类 型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气候适宜,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交通方便 历史悠久,集约经营,商品率高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2.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或 牧牛并重的混合农业
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1)水稻种植业(以亚洲为例) (2)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 (3)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 (4)大牧场放牧业(以阿根廷为例)
寿光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寿光(山东) 技术条件:种植技术水平高,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寿光蔬菜生产
昆明呈贡建设花卉生产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技术条件:种植技术水平高,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 产具有 地域性 、 季节性 和周期性
针对性练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了农 业生产具有( C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2.我国农业谚语“枣发芽、种棉花”反映了农业生产 具有( B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 A: 东亚 ,B: 东南亚 , C: 南亚 。 (2)图中A、B、C三地均 季风 为 气候区,特点 是 雨热 同期, 水 资源 丰富,适合水稻生长。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 A、B )(双选), 因为这些地区土壤 肥沃 。 A.冲积平原 B.三角洲 C.丘陵地区 D.高原和山区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八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讲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

1.美国福特汽车零部件的分散生产
美国福特公司为了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把有供销关系的工 厂合并在一起,形成跨国公司,零部件遍及 15 个国家。汽车 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全球化,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 位,来降低成本,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物流业的作用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现代物流业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起着促进作用。
(3)在 M 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解析:由图可知,M 公司主要负责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 存管理,其他环节都以外包的形式承包给其他企业。M 公司通 过交流平台完成销售,依据消费看的位置选择配送仓库。 答案:(1)A (2)D (3)A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产业活动地域联系图的判读
1.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的联系过程。 2.注意根据图中图例的含义、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 提取信息。如上图中 P 代表配套产品生产(如仪表、轮胎等)。 3.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 系。 4.掌握模式图内在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及要素之间的相互 联系与制约关系。 5.判读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类型
形式与特点
类型判读
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 零部件工厂之间的联系
投入— 产出联系 生产协作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空间联系
区际贸易 商贸联系 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贸易交流
国际贸易
科学技术交流,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
科技与信 息联系
读某大企业各部门区位指向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2 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说课课件共张

感,增强对祖国和家 乡的热爱
学会体验以及与他
人合作的方法
第四页,共42页。
学情分析
必修2
必修3
工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选择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奠定知识基础
第五页,共42页。
教材分析
第六页,共42页。
“是什么”
31
产业转移的 概念、分类 及一般规律
教学 内容
“怎么样”
3
产业转移对 区域地理环 境的影响
政治经济 局势变化
环境问题
第二十七页,共42页。
重难点知识的教学安排
第二次分组讨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十八页,共42页。
广东 (guǎng dōng)深圳
河南(hé nán)郑州
第二十九页,共42页。
郭庚茂——河南省省长 许勤——广东省深圳市市长 郭台铭——富士康集团董事长 小李——深圳富士康河南籍员工
第二十页,共42页。
富士康的招聘场面
iphone 4 的销售场面
产业(chǎnyè)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富士康的招聘场面
iphone 4 的销售场面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产业转移(zhuǎnyí)的 主要影响因素
市场
劳动力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员工若干名
——员工培训 (péixùn)方面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No 小李——深圳富士康河南籍员工。3、发言时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语言精炼(时间不超过2分钟)
。国 际。(2011新课标全国卷)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C. 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反馈练习
Image
第四十二页,共42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地理复习 模块2 第3章 第1课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 鲁教版

大牧场 放牧业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 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 运输;地广人稀;工业发达; 先进的科技
美国中部平原;中国 商品谷物农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 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国 度高,面向市场 业 营农场
地域类型
特点
典型地区
区位优势
混合农业
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 机结合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农业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热条件影响农作物分布、 复种制度、产量高低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 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 度
举例 亚热带的柑橘; 我国西北地区 的畜牧业 三江平原的种 植业;江南丘 陵的立体农业
气候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 树
水源
农业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 西北的灌溉农 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业或绿洲农业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举例 城市郊区及工矿区 周围形成的以蔬菜、 肉乳等为主的农业 基地;订单农业
市场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 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区位条件 自然条 件 气候 地形 水源 区位优势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在800mm以上,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主要集中在平原、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充足
区位条件 劳动力 社会经 济条件 人均耕 地 生产习 惯 食物偏 好
答案】 【 答案 】(1)气候 (2)A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 断减少;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 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 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得更 大的经济效益。 (3)B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位于青藏高原内部 地区(藏北高原),B地海拔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 好;B地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 较C地多;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 足。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第四讲工业与地理环境【优秀课件】

考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考点分析:地理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知识梳理:环境因素对现代工业布局影响加强
考点分析: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分析:工
考点分析:工业区位的选择
考点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
考点分析: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区
工业区
形成条件
工业部门
发展特点
答案提示: 3.D 4、C
唐装是中国的传统服饰,面料主要使用真丝、织锦缎等,大都是手工精心缝制,具 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传统色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仅从面料来看,盛行唐装较广的地区最可能是 A.西双版纳 B.山东半岛 C.成都平原 D.青藏高原 6.为了进一步提高唐装的市场竞争力,其生产企业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以机器代替手工 B.扩大生产规模 C.提高劳动力工资 D.加强品牌宣传
答案提示:1.D 2.A
读下列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类型企业 的运输成本构成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企业成本及布局分 析正确的是 A.甲原料运费占总运费比约为50% B.乙的最优区位是布局在燃料产地 C.丙的最优区位是布局在原料产地 D.丁燃料运费占总运费比约为50% 4.下列行业中最有可能是图中丙企业的是 A.火力发电 B.钟表业 C.家具制造 D.金属冶炼
(4)“地”:工业应布局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
知识梳理:工业与地理环境思维导图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部
分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但在市场推广普及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进
展缓慢,中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仍有较长
的路要走。读“全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示
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八章: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工业区位的选择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选择
工业的概念
工业的分类
工业与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工业区位的概念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结合示意图,考查判断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给出具体案例,考查分析其工业区位选择的有利和 不利因素及其变化;结合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考查评价主导风向(风频),河流流 向等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比较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差异,布局变化
比较各国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布局变化
以我国传统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区位优势,整治措施;借鉴意大利普拉托经验,发展我国 苏南地区,温州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比较印度,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新技术 区与我国同类地区的区位条件的异同
选择的原则
原因 表现
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传统工业区概况 德国鲁尔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概况
工业地域的形成
发展条件,分布范围,主要特点发展模式 意大利新工业区
高新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导向型和布局类型,硅谷 地位,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 美国“硅谷”
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兴起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整治的具体措施 及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意义
工业的区位 因素与区位 选择
工业 地域 的形 成与 发展
第八章: 人类的生 产活动与 地理环境源自农业 地域 的形 成与 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地域的形成
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农业地域以畜牧业为主的类型
乳畜业
西欧乳畜业的形成
社会能环与农业区位理论 季风水田农业
《高中地理》PPT课件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编辑ppt
3
2 、作用:培养学生全面梳理 问题、归纳问题能力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 是人们在地理差异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地理位置的差异
建筑 商业
气候条件的差异 综合因素
文化
编辑ppt
综合因素
10
例: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
农 早期 业 社 中期 会 后期
工业社会
自然条件
河流 限制发展 促进发展 促进发展
限制农业发 展
土壤 限制发展
社会经济条
件
在全国地位
劳动力
低下
不再限制
较快发展
促进发展
限制农业发 展
促进发展 人口南迁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 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 常起决定性作用。
编辑ppt
18
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具体原因:
根本原因: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数量)
b.人类的活动不当(人口素质)
编辑ppt
19
例: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6
例: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耕地类型
成熟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油料作物 其他农业部门
编辑ppt
7
2、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工业
长江三角洲
轻工业 重工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件:产业转移(东亚地区和我国的产业转移)

理 自
1.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
主
课
通 关
(1)路线
后 限
时
高
集
频 考
训
点
互 动 探 究
·
返 首 页
11
·
基
础
梳 理
(2)主要驱动因素
自 主
①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
课
通
后
关
②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限 时
高
集
频 考
③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物流 训
后 限
高
域转移。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
时 集
频 考 点
训
对迁出区来说,可能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他产业,
互
动 探
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
究
返 首 页
·
28
·
(2)为了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转移。如台湾产业向祖国大陆转
基 础
梳 移。台湾的机电企业转移至大陆,对于大陆来说,可以增加就业。
动 探
转移
究
善
机会
·
返 首 页
13
·
基
础
梳
理
“珠三角”地
自 主
课
通 广东边远地区的 区生产成本上 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相对 后
关
限
高 产业集群效应
频 考 点
升,经济效益下 落后地区扩散,缩小地区差别 时 集
降
训
互 动 探 究
返 首 页
·
14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课件PPT

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境问题导致生物栖息地 破坏、物种灭绝,对生物 多样性造成不可逆转的损 失。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协 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实践
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绿色消费等模式,促进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04
水污染及治理方法 探讨
水污染现状及其危害评估
水污染现状
列举典型的水污染事件,展示水污染问题的严重 性。
水污染来源
分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水、农业污水 、生活污水等。
水污染危害
阐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的 影响。
水污染治理技术方法介绍
物理治理技术
介绍沉淀、过滤、吸附等物理方法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化学治理技术
讲解化学氧化、还原、混凝等化学方法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原理及实 践。
生物治理技术
阐述生物降解、生物膜法等生物方法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优势及局限 。
水资源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
节水措施
提出家庭、农业、工业等领域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污水处理与回用
介绍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回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冷却等领域的方法 。
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绿地减少等导致环境 质量下降。
农业污染
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导致土 壤、水体污染。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破坏森林等导致生态破 坏。
环境保护重要性与紧迫性
01
02
03
人类生存与健康
环境问题影响空气质量、 水质、食品安全等,对人 类生存和健康造成威胁。
经济社会发展
危险废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精品ppt课件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课件(共47张PPT)
雪佛兰(美) 三菱(日) 本田(日)丰田(日)
(3)为什么一个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 的转移对象地区变成转移地区?
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提高,劳动密 集型产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 二章 节《第产二业节 转移《产 ─业─转以移东─亚─为以例东》亚课为件例7 》 优秀p课p t件课(共 件47张PPT)
如果仅从劳动力价格考虑, 那么,企业为什么不把生产转移 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 二章 节《第产二业节 转移《产 ─业─转以移东─亚─为以例东》亚课为件例7 》 优秀p课p t件课(共 件47张PPT)
2、内部交易成本
有工业联系的 其他企业
地方服务行业 (包括政府)
职工培训
1、劳动力因素 ——向廉价劳动力区域转移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向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区域转移
3、市场因素 ——向市场广阔或潜力大的区域转移
其他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 二章 节《第产二业节 转移《产 ─业─转以移东─亚─为以例东》亚课为件例7 》 优秀p课p t件课(共 件47张PPT)
P87思考: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 与不同点。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1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中图版

微点 3 人地关系示意图
微点 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只是由国情决定的: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了受国内的 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国际环境的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2)中国要把发展经济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位: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中国应把 经济发展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中心。
冰川消融
盐渍化
2.臭氧层的破坏 (1)臭氧层的作用:强烈吸收_太__阳__紫__外__线___,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2)现状:全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_南__极__上__空___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 (3)原因:_氟__氯__烃__化__合__物___的大量使用。 (4)影响:①危害人类的健康;②影响农作物和_海__洋__生__物___的生长繁殖。 (5)防治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参与国际保护臭氧层的合作。
(1)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2)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 采取的措施。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 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 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 题。 (3)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 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 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新素养同步导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老课标版课件第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总结

单元活动 学用电子地图 教材P84活动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亲身实践来熟悉网络地图的使用方法和步骤。例如,用 电子地图查询从上海火车站到外滩的公交路线,具,分别在起始点和终点输入上海火车站和外滩。 第三步,确定最佳路线。
2.雍和宫虽然(suīrán)历史文化价值很高,但是与故宫、颐和园等距离很近, 特征又相似,所以游览价值大大降低。
第十二页,共16页。
教材P79活动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高度的环境责任心,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与旅游环 境;充分理解和尊重旅游地的社会文化(wénhuà)、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讲 究文明礼貌;注意旅游安全。
业,发展创税、创汇(chuànɡ huì)农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切实全面推广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六页,共16页。
(3)发展特色乡镇集约化经营,把农户、加工企业、市场紧密联系起来, 形成规模(guīmó)效益。 (4)加强交通运输与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营造知名品牌,与国际市 场接轨。 教材P63活动 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且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 交通便利。
第九页,共16页。
2.辽中南工业区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既有鞍山、本溪、抚顺、沈阳、辽阳 等多个工业枢纽,又有若干有色金属、煤炭、菱镁矿等矿山(kuàngshān)工业区以 及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工业城镇。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第十页,共16页。
教材P73活动 本题(běntí)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以身边比较熟悉的工业生产活动 为实例,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旨 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教材P58~59活动
高中地理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优秀课件

第二局部 迁移运用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境 内某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 引种优质长绒棉〔如图〕.目 前,该区域已成为我国种植规 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种植面 积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12分〕
① 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 至断流;〔4分〕 ②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4分〕 ③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灌区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 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4分〕
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条件较 好,经济比较兴旺的地区,环境结构呈现出明显 的东、中、西部带状分布特征. 材料一: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图 材料二:1985~1989年该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数 量的变化
比列较举分该析地图区中农Ⅰ业类生侵产蚀过区程与中Ⅱ可类能侵引蚀发区的主环 要境外问力题作.用的差异及原因
[20xx·全国卷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
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 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方法总结
不合理的农业 造成 草场退化 ,容易引 起 土地荒漠化 ; 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 土壤盐碱化 ; 毁林开荒会造成 水土流失 ; 热带迁移农业区会导致 森林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 (2)环境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水体、大气
2013-2014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单元归纳整合课件

类 型
典型图
区位要求
分析思路
玫 瑰 统 计 图
该图是一种特殊 的玫瑰统计图, 读图时只要找出 图为“五 每种模式折线上 种类型工 距离中心最远的 业区位模 折点,就可确定 式示意 相应的主导区位 图”,食 因素。食品工业 品工业、 属于市场指向型 软件产业、 工业,软件产业 服装加工 属于技术指向型
(3)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 位优势是 ( )。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
解析 读图1和图2,结合所学欧洲西部地形、 气候类型和城市人口分布特点等,分析得出:a 处于地中海气候区,这里适宜发展亚热带水果 和灌溉农业;b分布区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 适于发展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商品谷物农 业;c为乳畜业,因其所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 众多、经济发达,对乳畜产品其分布区适宜发展畜牧业。m地比n地纬 度低,气温高,鲜果上市早。 答案 (1)C (2)B (3)C
2.工业分布图的判读 工业分布图一般提供的是工业企业的分布情况, 让同学们进行区位因素分析,选择工业企业布 局的最佳地点,或通过读图分析工业分布的特 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等。 (举例分析见下表)
类 型
典型图
等 值 线 图
分析思 区位要求 路 分别读 某企业生产必需 出甲、 原料分别来源于 乙、丙、 M1、M2,N是该 丁、戊 企业的唯一市场, 五个地 以M1、M2为圆心 点运输 的同心圆分别代 原料和 表生产单位产品 产品到 所需两种原料的 市场N的 等运费线,以N 运费, 为圆心的同心圆 算出总
(1)下列工业部门中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 )。 A.时装设计 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厂 D.水果罐头厂 (2)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C.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高中地理_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型:复习课内容: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授课人:教学设计一、【考纲展示】: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考试预测】:根据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地理部分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新课标)变化解读,我们可以看出,本部分内容的考试范围较往年保持不变,依然是作为基础进行考察,考试内容包括: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纵观近几年考题,我们发现这部分知识,每年都有考察,而且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有出现。
结合上面情况组内老师进行了精心的集体备课,经过认真探讨后,对本单元的知识复习,我们做出以下部署:1、紧靠大纲,夯实基础。
引导学生熟记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与特点,重要的工业区的分布与特点,重点掌握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2、本单元与现实生活,历史、政治结合密切,有些知识需要从历史上寻求帮助,如三次产业革命的始建于标志,殖民扩张与英联邦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这就要求学生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客观理性的把握本部分知识点。
三、【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4、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5、结合实例,说明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类型。
3、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4、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1、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混合农业的特点。
3、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讨论法六、【教学内容】:七、【教学过程】导入:直接点出本节复习内容课堂讲解:第一步:结合课前填充的基础知识提纲,小组学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同桌作为小组,快速回扣)第二步:重点突破:【?重点是什么】核心知识,重点突破(让学生黑板板出,小组更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二、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 区域性 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以种植业 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
(2)分类 以畜牧业 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7-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 带雨林区。 (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①需投入大量 劳动力 。 ②单位面积产量 高 。 ③ 农户家庭 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 ④ 机械化 水平和 商品率 较低。
答案:(1)B (2)C
-15-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整合构建 1.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日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②日
日 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日照不
照 足,不适宜谷物种植,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③日照时间长,在
-4-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3)发展变化。 古代, 自然 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随着社会进步, 社会经济 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5-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2.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如果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等资源可以为人类永续利用。 (2)不利影响。
-14-
命题立意本组题以庄园经济为主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对综合思 维的素养要求较高。
思路分析第(1)题,优质铁观音茶的种植和加工储存→优质铁观音 茶(前提条件)→整合特色山水,建设以茶为主题的现代茶庄园。故 选B项。第(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现代茶庄园引进采用了现代化的 生产加工、管理技术,使各种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产业链连接紧密, 产品种类多,其增值潜力更大,经济效益更高。故选C项。
-8-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①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②地势较平坦。 ③丰富的 劳动力 。 ④市场需求量 大 。 ⑤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 种植经验 。
-9-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3.商品谷物农业 (1)概念:是一种以生产 小麦 、 玉米 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 市 场 的农业地域类型。 (2)商品谷物农业显著特点是生产规模 大 ,商品率 高 。 (3)分布:主要分布于 美国 、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 俄 罗斯 等国。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东北 和 西北 地区。 4.混合农业 (1)概念: 种植业 和 畜牧业 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 业。 (2)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 南非 ,以及大洋洲 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 基塘农业 也属混 合农业。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10-
(3)特点(以澳大利亚为例) 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市场适应性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三、世界其他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类型
地中海 式农业
热带种 植 园农业
分布地区
生产特点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
第八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2-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考点呈现
体系构建
1.农业区位因素,主 要农业地域类型的 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考向解读
以具体区域的农业 发展为背景,考查农 业区位因素及其发 展变化、农业地域类 型的形成条件
-3-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16-
区位 因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机械化水平,如平原地区宜发展种 植业,山地丘陵区宜发展林牧业、立体农业(多种经营) 土层厚度、土壤水分(湿度、温度)、透气性、肥力(有 机质、矿物质含量)影响农作物生长 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如干旱区的绿 洲农业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地中海沿岸及北美洲、南美洲 品率高;面向城市市场的
的地中海气候区
园艺业、时鲜业比较发
达
橡胶种植园主要在东南亚和巴 西;咖啡种植园主要在南美洲及 非洲;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 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以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产 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 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12-
类 型 分布地区
-13-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考向一 农业区位因素 典题研析 (2016全国Ⅱ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
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 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 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生产特点
市场园 艺业
一些大城市周围
随着长途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在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优越的地 区,也发展了市场园艺业
游牧业
在非洲和亚洲中部的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随季节变化迁移放牧,属于自给农 业
热带迁 移农业
在热带雨林的低地与 丘陵地区,亚马孙热带 雨林是最典型的地区
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整理 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作 物
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 周期 性。 (2)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发展变化
自然因素 气候 壤
(光、热、水)、地形、水源、土 比较 稳 定
社会经 济因素
市场 、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地
价、资金、管理等
发展变 化较快
科技因素 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
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
气 候
热 量
①热量(或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生长期、复种指数和单产;② 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有机质)积累,农产品品质优
降 水
①年降水量 400 毫米以上宜发展种植业,200~400 毫米宜发 展畜牧业;②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③降 水过少或过多易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