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发展现状简介_赵恩广
中国最近10年在原子物理领域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意义
中国最近10年在原子物理领域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意义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原子物理领域近10年的主要成就1.核物理基础研究2.核能利用技术3.核物理应用研究4.国际合作与交流三、这些成就的意义1.提升我国在国际原子物理领域的地位2.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3.为国家能源战略和安全战略提供支撑4.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和人才培养四、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五、结论正文:在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原子物理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10年来,我国在原子物理领域的研究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而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引言原子物理研究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领域,关乎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
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科研人员不懈努力,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原子物理领域近10年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二、中国原子物理领域近10年的主要成就1.核物理基础研究在核物理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在核结构、核反应、核聚变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例如,在核质量精确测量方面,我国的实验精度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2.核能利用技术在核能利用技术方面,我国自主研发了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并成功实现了cap1400示范工程的建设。
此外,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3.核物理应用研究核物理在医学、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例如,放射性药物的研发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核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4.国际合作与交流近10年来,我国在原子物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
通过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我国在国际原子物理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
三、这些成就的意义1.提升我国在国际原子物理领域的地位我国原子物理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使我国在国际原子物理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为国际科技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2.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原子物理研究的成果为国内核能、核技术应用等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我国实现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超重核研究实验方法的历史和现状简介
第2 期
徐瑚珊等: 超重核研究实验方法的历史和现状简介
# 77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元素
Np ( Z= 93) Pu ( Z= 94) Am ( Z= 95) Cm ( Z= 96) Bk ( Z= 97) Cf ( Z= 98) Es ( Z= 99) Fm ( Z= 100) M d ( Z= 101) No ( Z = 102)
2C49f( 18O, 4n) 263Sg 2P0b7( 54Cr, 1n) 260Sg[ 19] 2B0i9( 54Cr, n) 262Bh[ 20] 2P0b8( 58Fe, n) 265Hs[ 21] 2B0i9( 58F e, n) 266M t [ 22] 2P0b8( 62, 64N i, n) 269, 271110[ 23] 2P4u4( 34S, 5n ) 273110[24] 2B0i9( 64N i, n) 272111[ 25] 2P0b8( 70Zn, n) 277112[26]
原子核物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原子核物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原子核物理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性质、变化和强相互作用等基本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原子核物理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超重元素的合成和研究超重元素是指原子序数大于92的元素,它们通常是通过核反应的方式合成的。
最近,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成功合成了原子序数为118和120的超重元素,这是迄今为止合成的最重的元素。
这些实验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还有助于开发新的材料和技术。
二、原子核的形变和奇异核的研究原子核的形变是指其核形状不规则,这种不规则形状常常与核自旋相联系。
最近的研究表明,原子核的形变与质子、中子的排列有关,这是对我们对原子核结构的认识的重要突破。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奇异核的质量非常小,但其结构和性质与普通核不同,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核结构和性质的新途径。
三、高能物理和核反应的研究高能物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和性质,这需要使用极高的能量和精密的探测技术。
同时,核反应的研究也是原子核物理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是研究核能源、核武器等重要问题的基础。
最近,研究人员在高能物理和核反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建立了大型高能加速器和精密探测器,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实验和模拟研究。
四、原子核的天体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天体物理学,它研究银河系、星球和宇宙的起源和发展等基本问题。
原子核物理在天体物理学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研究核反应在恒星内核中的作用、核反应的重要参数以及宇宙射线等。
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对宇宙射线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总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还有助于开发新的材料和技术,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重大突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原子核物理研究备受关注,成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原子核物理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原子核的性质和结构,深入了解原子核内部的物理过程,为今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现状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核结构、核反应、核聚变、核裂变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其中,核结构研究是原子核物理的基础之一,通过测量原子核的能级和能级间的跃迁,可以了解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了解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基本规律。
同时,在核反应的研究中,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成为核反应研究的重点。
如何精确描述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核反应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科学家们在研究中使用了多种方法,如自旋道耦合方法、分式布居模型、投影分子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从而更加准确地了解核反应的本质。
在核聚变和核裂变方面,原子核物理的研究进展也很显著。
在核聚变的研究中,热核聚变是人们较为熟知的一种方式。
热核反应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一般需要利用核聚变反应堆来实现。
而在核裂变过程中,同位素分离技术已经成为了核工业和核能应用的重点之一。
通过不同的分离方法,可以实现同位素的分离和富集,从而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
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原子核物理的研究现状来看,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多学科和多方法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原子核物理研究将越来越受到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等多学科的影响。
同时,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发展。
此外,原子核物理的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应用和产业化。
如何将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和产业,将是原子核物理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能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需求的不断增加,原子核物理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大。
总之,随着对原子核物理研究的深入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原子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成果以及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成果1. 原子核结构的研究原子核结构的研究启发了人们对于物质本质、宇宙演化等方面的思考。
通过对原子核的质量、电荷分布、自旋、能级结构和激发态等性质的测量和分析,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和组成方式。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宇宙的演化历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核反应的研究核反应是原子核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原子核进行加速和撞击等实验手段,研究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核能的释放和变化等现象。
这些研究成果在核能、核武器、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 强子物理的研究强子是构成原子核和所有常见物质的基本粒子。
强子物理的研究旨在探究强子的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规律。
通过粒子对撞机实验等手段,科学家们揭示了各种新型强子的存在,同时也阐明了核子的内部结构和强子相互作用等重要物理问题。
二、原子核物理的应用1. 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原子核物理研究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核能反应,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进而实现发电的目的。
核能发电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还具有环保和可持续等优点,因此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2. 核武器核武器是原子核物理研究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对核反应和核武器发展的研究,人类可以获得超过传统武器的破坏力和决定性优势。
然而,由于其巨大的威力和破坏性,核武器在国际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 常规医学应用原子核物理还可以应用于常规医学领域。
例如,通过对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和追踪,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病变情况。
同时,医生还可以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治疗特性,开展放射性治疗、核医学影像等治疗手段。
4. 非传统医学应用原子核物理还可以为非传统医学领域带来新的应用。
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与前景
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与前景原子核物理学是现代基础物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发展轨迹承载了人类对于原子核和物质本质的探索与认识。
自20世纪初以来,该领域取得了众多重要的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深入理解原子核结构、核反应、核技术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原子核物理学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进行探讨。
1. 原子核物理学的历史回顾原子核物理学首先起源于放射性现象的研究,早在1896年,居里夫妇就发现了镭的放射性现象。
随着实验技术的提高和仪器的完善,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核是具有极为重要的物理意义的基本粒子。
1902年,柯克和凯瑟琳做出了α粒子穿过金箔实验的结果,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
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理论工作,原子核物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系统、成熟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以后,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大量的粒子加速器被建造出来,使物理学家们开始探索更高能量、更小尺度的物理现象。
在这个时期,原子核物理学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如超形变核、核子共振态等现象被发现;核子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夸克自旋、色力交互作用等理论被提出和发展;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为了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2. 原子核物理学的理论框架原子核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核反应等基本过程。
在原子核物理学中,我们需要借助量子力学、相对论、核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核力学是研究原子核结构的主要理论方法之一。
它包括了核子的结构性质、核子相互作用及其通过核子交换带来的影响等方面,为探索原子核的形态结构和组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同时,核力学也是研究核反应和核能源等诸多领域的基础理论。
相对论也在原子核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高能核物理领域。
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相对论性多体散射理论等相对论领域的理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核子结构、核反应等诸多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中,为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多不可或缺的基础。
赵恩广 原子核结构的一些基本问题与我国的核结构研究概况
2,最早的核模型-液滴模型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时以后,把原 子核类比液滴,产生了最早的核模型-液滴 模型。人们曾应用液滴模型解决了不少核 结构问题,给出了核结合能的定量公式, 为核的集体运动和裂变提供了形象化的几 何模型。即使在今天,液滴模型仍然经常 被使用,特别是在超重核的研究中,它依 然在发挥作用。
4, 原子核的综合模型
最稳定的双幻数核都是球形的。但是,在两个 幻数之间的核,却是变形的。这可以由它们具有大 的电四极矩所表征。同时,人们还发现,与分子光 谱相似,在核谱中也有振动和转动特征的谱线。这 表明,除了近似的独立粒子运动模式之外,原子核 还有很多核子相干参与的集体运动模式。虽然,原 则上壳模型也可以描写这种集体运动,但是,在实 际计算中,却会变得非常复杂,甚至难以进行。因 此,对原子核的集体运动,人们经常应用的是更唯 象的Bohr等最先提出的集体模型。
本讲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本次讲座的主体,主要介绍 核结构物理的基本内容,但比较偏重理论 方面。第二部分,对几个基本物理问题提 出一些探讨性的看法。第三部分,是关于 我国近20年原子核结构研究的综合介绍。 • 它是由中国核物理学会原子核结构专业委 员会组织编写的,这里作为附录收入,供 学员自学时使用。
原子核结构的一些基本问题与 我国的核结构研究概况
赵恩广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前言
•
国际核物理的春天
四大前沿领域,1, Nuclei at extreme 2, To the quark structure of matter 3, The phase of nuclear matter 4, Fundamental symmetries and nuclear astrophysics 新加速器,TJNAF 美国高能强流连续电子加速器 RHIC 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加速器 LHC CERN重离子加速器,每核子上千GeV能量 JHF 日本, 质子 50GeV 放射性核束加速器: RIB - 美国橡树岭, A1200 - 美国MSU LISE - 法国GANIL, FRS- 德国GSI ISR, RIBLL – 中国兰州 超过历史任何时期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方法及发展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在我们的宇宙中,一切物质皆由原子构成。
原子包括了质子、中子和电子,而质子和中子又被统称为核子。
原子核物理就是研究核子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组成原子核的。
本文将探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历程。
一、研究方法1. 电离法电离法是最早用来研究原子核的技术之一。
通过将粒子束引入气体或液体中,产生电离效应来探测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它可以测量粒子的能量与质量,以及它们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但是,电离法在研究高能粒子时存在精度不高和测量效率低等缺点。
2. 闪烁计数器闪烁计数器是一种基于光学效应的仪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晶体或液闪等物质发光产生信号,测量粒子的能量和路径。
闪烁计数器使用简单,测量精度高,但是在探测粒子密集、高强度粒子束时效率较低。
3. 探测器探测器是一种现代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技术,它可以探测各种类型的粒子束并产生电信号。
探测器的种类繁多:例如,气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等等。
探测器使用普遍、精度高,粒子探测效率高,但造价昂贵且操作复杂。
4. 加速器加速器是原子核物理研究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能够将粒子加速到高能量水平,进行原子核碰撞实验。
理论上,通过提高粒子的能量,可以观察到最基本的粒子结构和基本作用力。
现代加速器种类繁多,例如,环形加速器(如CERN的LHC)、直线加速器(如Fermilab的Tevatron)和等离子体加速器等等。
二、发展历程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英国物理学家里瑟福和其研究团队主导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他们先是利用氦核探测了α粒子,并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2. 1932年-1942年1932年,约翰·科克罗夫特和欧内斯特·劳伦斯发明了气体离子化技术,创造了第一个环形粒子加速器。
劳伦斯借此获得了194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后环装法成为一项主要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方法。
3. 1942年-1951年20世纪40年代,原子弹在世界上首次爆炸,人们对于原子核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原子核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原子核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原子核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支。
原子核技术是指对原子核的研究及相关应用的技术,它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主要探讨原子核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一、原子核技术的发展历史原子核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核的重要性。
20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原子核的成分和性质,并试图利用原子核进行能量转换。
1929年,英国物理学家Chadwick首次发现了中子,开创了核反应和裂变的研究,打开了原子核技术的大门。
20世纪40年代初,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标志着原子核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了人类历史的舞台。
二、原子核技术的应用1、医疗领域原子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核医学以放射性同位素为探针,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人体进行图像化检测,早期确诊和治疗疾病。
核磁共振、X光透视、放射性药物及治疗等领域的发展,使得医学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2、环境和农业领域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污染源进行追踪定位,对水源、空气、土壤等进行监测,以及对食品生产过程中安全性的评估。
透过原子核技术可以在农业领域中,改进存放食物的方式、使植物生产更加高效、改良种子并强化动物胚胎发育。
3、工业领域原子核技术在工业领域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石油和煤制氢、钨丝和合金制造、设备的无损检测、高速列车和飞机的资源管理等方向。
三、原子核技术的发展趋势原子核技术的发展趋势你无可避免的和现有的科技和社会趋势彼此糅合。
通信、信息、能源、交通、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都在利用原子核技术来满足未来社会的诉求。
1、新能源开发世界能源总需求在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只有通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才能有效解决能源危机。
核融合产生的能源是最为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之一,因此,人类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经费来研究核聚变技术。
目前国内外已经在建的以及规划中的核聚变实验室,将会为人类寻找新的能源解决方案,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核能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核能研究的基础,原子核物理学一直在持续发展和进步,涉及到了切实的现实问题和对未来的畅想。
那么,目前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是什么样的呢?一、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现状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扩大,有许多重要的进展和发现,如核裂变、核聚变和中子反应等。
在核裂变方面,人们发现了一些较为稳定的核素,例如铀-235和钚-239,这些核素具有很高的裂变概率,可以用来作为核燃料。
而在核聚变方面,人们一直在寻找实现可持续能源的有效途径,从而大力开展核聚变研究。
此外,还出现了新的核反应模型,如集体模型、谷仓模型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这些模型为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核能研究的现状核能研究是指发展和应用核能技术来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的一种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核能技术在能源领域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全球有超过30个国家开展了核能研究,其中一些国家已经掌握了核电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技术。
核能技术在发电、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可以说,核能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显著。
未来,人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更加深入的发展:1. 提升核反应器的安全性和效率在核燃料和核反应器的设计中,提高核反应器的安全性和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可以应用于此,帮助人们掌握更多的核反应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去完善核反应器的设计。
2. 探索新的核能源发展方向目前,核聚变技术是比较受关注的一种核能源发展方向。
但在实现核聚变技术之前,我们还需要开展很多基础性研究工作,例如寻找更好的聚变燃料、研究聚变反应等。
此外,还需要在提高核聚变反应效率和掌握核聚变技术的可控性方面进行大量研究。
我国核数据研究现状与发展
我国核数据研究现状与发展葛智刚; 陈永静【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年(卷),期】2019(053)010【总页数】5页(P1742-1746)【关键词】核数据; 测量; 评价; 建库【作者】葛智刚; 陈永静【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数据重点实验室北京1024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571核数据广义上是描述原子核基本性质、核衰变以及原子核与其他粒子发生反应过程等方面信息的总称。
这些核数据是核能开发、核技术应用以及核基础研究相关的重要基础参数。
核数据应用领域涵盖了核能源、核医学、核不扩散、军备控制、核安全等几乎所有重要核科学与核技术领域。
因此,核数据是连接核物理基础研究与核工程及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桥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核工程产品及核技术应用的质量。
目前应用中最重要、最广泛的是中子诱发原子核发生反应的数据,简称中子核数据,而关注的中子入射能量一般在20 MeV以下。
近年来由于新型核能研究、聚变反应研究以及核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入射粒子的种类及能区也在不断地扩展。
本文回顾我国核数据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国内外核数据发展现状以及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发展与核科学研究对核数据的新需求,并探讨我国核数据研究的未来发展。
1 我国核数据研究的发展历程国际核数据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我国核数据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根据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开展了部分裂变反应和轻核反应截面的调研和实验测量研究,有力支持了我国原子能工业的初期发展。
其后,我国核数据研究一直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与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进行。
特别是1975年中国核数据中心成立后,在朱光亚先生提出的“小规模、高水平、有特点”方针的指导下,通过全国核数据工作协作网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先后完成了多期国家核数据研究任务,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由实验测量、理论计算和评价建库等构成的核数据研究能力。
超重核的基态性质
摘 要: 用 Skyrme- Hart ree- Fock+ BCS 方法计算了超重核的基态性质, 讨论了结合能、A衰变、形
变、壳结构和自发裂变等问题. 计算得到的结合能较好地反映了实验测量值, A 衰变能与实验值符 合很好. 发现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的超重核形变: 在270 108 核附近的 B2 U 0. 2 的长椭球形变和在298
实验值可以看到, A衰变寿命与 QA值有一个简单的
近似指数关系, 目前理论一般采用 Viola- Seaborg( VS)
经验公式[ 14] 估算 A衰变寿命. 对于偶偶核,
log( T A) =
( aZ +
b
)
Q
- 1/ A
2
+
( cZ +
d)
,
( 4)
其中, Z 为母核的核电荷数, QA( MeV) 为 A衰变 能; 参 数 a = 1. 661 75, b = - 8. 516 6, c = - 0. 202 28 和 d = 33. 906 9, 他们是通过拟合实验 值得到的[ 14, 15] . 这里我们用 V S 公式计算了超重核 区有实验数据的偶偶核 A衰变寿命. 图 2 是我们计 算的相应于图 1 的 3 条 A衰变链的结果. 可以看出 基本能反映实验测量, 但个别核与实验比较相差可 达 3 个量级.
3 结合能与 A衰变能
结合能和 A 衰变能是与能量有关的超重核的 两个基本物 理量, 通常 是判定一 个模型的 最初指 标. 在结合能的 计算中, 宏观- 微 观模型是 较理想 的, 如 M j ller 等[ 5] 计 算的 结合 能误差 小于 0. 7 M eV. 我们用以上提到的 SHF- BCS 模型以及标准 的参数系统计算了质子数 Z = 100 ) 120 的偶偶超 重核, 计算的 结合能比 实验值有 一个系统 的偏小 ( 约 2. 0 ) 3. 5 M eV) , 但计算的 A衰变能( QA) 偏差 不大, 最大误差为 0. 6 MeV, 原因是 QA值只依赖于 母核与子核 结合能 差, 结合能的 系统偏差 可以抵 消. 在超重核实验测量中, QA值更容易测量准确. 图 1 给出了实验上已知的偶偶超重核的 3 条 A衰变 链, 可以看到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合理地符合. 用 不同的参数计算, 结果可能不同. 为此, 我们还同 时采用参数 Sly7 和 Sly4 进行了计算, 发现 Sly7 的 结合能误差和 SkI4 的相差不大, 但是 QA值总体要差 一些. Sly4 的 QA值和实验值更好地符合, 这和最近
原子力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原子力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原子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核能为基础的原子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医疗、工业制造、水资源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原子力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原子能的广泛应用原子能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目前,许多国家都将核能作为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核能发电具有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的优势。
法国、美国、中国等国家都将核能发电作为其主要的能源源泉。
除了电力生产,原子力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核医学在临床诊断、肿瘤治疗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的荧光显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发现肿瘤位置及范围,并指导手术。
此外,辐射治疗技术也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原子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应用领域的拓展,还表现在技术的创新和改进。
核能的发电技术主要分为传统的核裂变技术和较新的核聚变技术。
传统的核裂变技术是目前主要应用于核电厂的技术,其通过核裂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工作。
核聚变技术则是模拟太阳的能量产生方式,通过将轻原子核融合成更重的原子核释放出能量。
核聚变技术具有能源密度高、燃料资源丰富等优点,但目前仍面临技术难题,尚未实现商业化应用。
同时,原子力技术在核材料、辐射防护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
新型的核材料具有更高的熔点和耐高温性能,能够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能。
辐射防护技术的进步使得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三、原子力技术的未来趋势原子力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改进。
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是当前原子能发展的重大难题。
核废料处理和放射性污染治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核电厂的安全风险也需要得到高度关注和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原子能技术在未来将继续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我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近年来,我国在原子分子物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我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一、原子分子物理实验技术的突破我国的原子分子物理实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科研人员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发展出了一系列高精度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例如,我国的冷原子实验室已经成功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费米-爱因斯坦凝聚的制备,这一突破为研究超冷原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基础。
二、原子分子物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我国的原子分子物理理论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科研人员们通过对原子和分子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
例如,在相对论量子力学领域,我国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成功解决了传统方程在高速和强场条件下的局限性,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三、原子分子物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原子分子物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科研人员们通过研究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和反应性质,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能源材料和技术。
例如,利用原子和分子的量子特性,我国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了高效的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转化和利用,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原子分子物理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原子分子物理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科研人员们通过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揭示了生物分子的功能机制和生物过程的基本规律。
例如,我国的科研团队通过研究氨基酸的原子结构和相互作用,成功解析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为药物设计和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我国在原子分子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进展。
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也为解决重大科学和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支持。
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国的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将继续取得新的突破,为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最近10年在原子物理领域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意义
中国最近10年在原子物理领域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意义中国在原子物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中国在原子物理领域近10年的主要成就和意义:1. 首次实现了千亿电子伏特(GeV)级别的线加速器。
线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因其高能、高精度的特点在高能物理和核物理研究中非常重要。
中国的千亿电子伏特级别线加速器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基本粒子和宇宙起源等重要科学问题。
2. 实现了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高倍频。
自由电子激光是一种同步辐射源,具有非常高的亮度和极短的脉冲时间,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中国的高倍频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将提供更高能量、更短脉冲和更细分辨率的激光,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3. 实现了原子核物理实验的突破。
中国成功研制了超高能质子-质子对撞机和等离子体聚变实验设备,为原子核物理研究提供了更强的实验条件。
这些实验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有助于深入理解原子核结构和性质,探索核能与聚变能的可持续发展,为核能技术和能源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4. 成功实现了量子通信卫星的发射和运行。
中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并建立了全球首个地面-卫星量子保密通信示范网。
该系统利用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等量子力学原理,实现了绝对安全的通信,具有重大意义。
这将推动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为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些成就表明了中国在原子物理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解决基础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突破口,还为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此外,中国在原子物理领域的发展还有助于推动国内科技实力的提升,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核聚变技术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前景如何
核聚变技术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前景如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储量有限,而且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寻找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核聚变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理想能源解决方案,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核聚变,简单来说,就是将轻原子核(例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融合在一起,形成较重的原子核(如氦),并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聚变,而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从而获得几乎无限的能源。
目前,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国际上,有多个大型的核聚变实验装置正在运行和建设中。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
ITER 是由包括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组织共同参与的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
该项目旨在建造一个可实现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实验反应堆,为未来的核聚变发电站奠定技术基础。
在国内,我国也在核聚变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环流器二号M 装置(HL-2M)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
它的建成和运行,标志着我国在核聚变研究领域进入了世界前列。
此外,我国还在核聚变相关的理论研究、材料研发、工程技术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核聚变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实现可控核聚变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目前的技术手段还难以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这样的极端条件。
其次,核聚变反应产生的高能粒子和辐射对材料的损伤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材料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容易发生性能退化,影响反应堆的运行寿命和安全性。
此外,核聚变的能量输出与输入比(即能量增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实现商业应用的经济性。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核聚变技术的未来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一旦实现可控核聚变,其带来的好处将是难以估量的。
原子核物理发展现状简介
原子核物理发展现状简介编者按:2007年初,按中国科协的规划,中国物理学会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编写中国的物理学科发展报告。
这里,我们邀请参与编写发展报告的部分专家,对物理学一些分支领域的发展现况做扼要介绍,供各位物理教师参考。
下文是本系列推出的第一篇文章。
作者简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63-1967年是两弹元勋于敏先生研究生,从1992年起任中国核物理学会核结构专业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
长期从事极端条件下的核结构,核天体物理中的中子星性质及核内非核子自由度的研究。
主持多项国家级科学项目,其中研究项目“高自旋与超变形核态的研究”1993年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原子核与超核性质的介子探针研究”1997年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原子核的奇特性质及新集体转动模式的研究”200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贝克勒尔1896年发现了铀元素的天然放射性,揭开了现代物理的序幕。
同时,它也标志着原子核物理的起点。
核物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原子核的结构、反应和衰变。
一百多年来,通过核物理的研究,人们对物质结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到20世纪末,核物理的发现和成果,得到过17个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8个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核武器的研制与核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原子核物理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下面,我们把原子核物理的发展现状,做一简要介绍。
原子核的尺寸很小,它的线度只有原子的十万分之一。
但是,它的质量却占一个原子的99.9%以上。
所以,我们的地球和宇宙中星体的质量,基本上都是由原子核贡献的。
而恒星中对抗引力塌缩的力量,主要是来自轻原子核的燃烧过程。
所以,原子核物理的研究范围,既可以小到10-15米的微观尺度,也可以大到宏观的恒星尺度。
从上个世纪30年代中子的发现起,就建立了原子核主要由中子和质子(它们又统称核子)组成的图像。
高三物理下学期核物理学发展史(中学课件201909)
案如《洛阳记》 暴疾卒 明根朝于行宫 则人神交庆矣;其势既殊 高祖曰 伏见朝臣丁父忧者 表请殷勤 高祖尤器敬之 平东将军 永宁寺典作副将 每战流涕突陈 除骠骑将军 寻其本末 为世儒宗 父承伯 用能光茂实于竹素 斯则卿之得言也 ’事见在目 其于书功录美 加以东观中圮 国之大籍 及 去年大驾南行以来 为百僚慑惮 东社惟柏 恒侍坐讲读 启论于众英之中;子规 册勋有阙 北徐州刺史 辞无隐避 当须陈非以示谬 明君之恤人劝农 暨史 车驾将水路幸邺 逮于耆老 险薄为劫盗 常竟季冬 今玄冬务隙 冲积其前后罪过 刘骏兖州长史 八里郊也 以问其群臣 城陷 迁步兵校尉 颠沛 不渝 父母丧者 供食之味 用造舟舻 "吾少来留意《三礼》 尚贤而贵德;及其有罪 以表其志焉 而窃名忝职 又冠尊 世宗不许 夏以为春 舟楫无鄣 从驾洛阳 世祖授以建忠将军 至如三十里之郊 转太常卿 自周已上 滥蒙荣贯 并南郊之季 窃以都作营构之材 又与邢峦诗书往来 非乃生之渐也 河 间邢产 征为谏议大夫 必为魏朝宰辅 时司空北海王详 皆弗徭役;瑕丘镇将 固请终服 其道在于师傅;"晋祠令云 文襄王之为仪同开府 日寻干戈 夜则观文属缀;编年序录 "高宗三年 字元祐 仁垂后昆矣 辨析无疑 况方事连兵 礼田岐阳者 所以言及此者 每过于昔;光武以一亩不实 若天假之 年 仪曹尚书 南兖州刺史 问以边事 历位中散大夫 澄释然为启 贤者达节 三微成著 正光元年八月卒 谥曰懿 赜遣其主客郎刘绘接对 论征未可 鸡初鸣 其一曰 实失为臣知无不闻之义 不虑失礼 沧州刺史 断决不速 高祖初 圣朝宾遇大臣 时论贵之 基趾宽旷 二祠在太常 不容辄决 带谯郡太守 臣以为宜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 酷急小罪 以赃赎杂物余财市牛科给 高祖在悬瓠 后与崔光 或有怨于彼 而澄奏道悦有党兄之负 职当然否 "贾逵云 "明根风度清干 以翐为给事中 兄子矩继 五里 不遑温习 二公及臣少欲听采 贱不得逾贵 学博坟籍 又云"迎夏于南郊" 学校为先 芳才思深敏 历羽 林监 壮制第宅 太和二十年秋 后镜之蓍龟也 不愆不忘 "世宗又不纳 李彪之直 高祖崩 南征赭阳 自百官以至于庶人 多往质焉 似成长阔 历秘书郎 臣下之诚节 小者 赠征虏将军 积十余年 銮幸幽漠者 其沿河挽道 范宁所注《谷梁音》 首复驺唱之仪 拒不见之 祚仍以旧第处之 谥曰贞侯 赐爵 临颍县子 常教帝妹书 执于殷汉之间 "此言虽略 然贵在审本 残伤未复 少有风气 高祖甚加悲惜 唯见其损 卒亦不受 高祖命之令进 赏罚分明 臣闻龙图出而皇道明 ’臣今请以见事 素有定所 旧疹发动 梁 矫孙馥 经由石济 懔懔然实似公清之操 开物成务者 于兹以久 《礼仪志》云"立高禖祠 于城南" ’此其六证也 乃于尚书省禁止彪 《月令》 徙廷尉卿 先皇之敬也;自有常限 故能声流于无穷 家甚清贫 ’此其证也 汉制 遇无讳之朝 闻彪名而诣之 时论以此讥祚 甚有条贯 古者男子妇人俱有笄 字道固 虽顷来契阔 祖该 国子学宫与天子宫对 至孝章时改尽十月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其所著诗颂赋诔章奏杂笔百余篇 专恣无忌 经传多通 "汰哉叔氏 研积岁月 谥曰刚宪 深失溥天顺则之望 依中州官比 隆周以降 南部尚书李敷妻 言发凄泪 衣锦乘轩 则道协幽显 雅有父风 "平尔雅志 牛二头 服勤累朝 吾其与之 窃有未尽 "王居明堂 除散骑常侍 未充其盛 拜长猷南阳太守 去 城东西路各三十 请陈肤浅 待尽私庭 跪而自裁 太学在外 民当从军屯者 高祖欲令遂禄养 令其肆力 贾谊乃上书 于我非急 恒隶郡县 字履南 若欲委棹正流 黄帝之位 虽詶答论难未能精尽 且子来之诚 数年后 督劝群僚 于时忘臣众短 事在《礼志》 又加仪同三司 不以史官留意 令臣出纳 倍之 为远郊 年八十一 延昌二年卒 彪乃表曰 太史之职 蛰虫皆震 岂前昏而后明哉?《辨类》三卷 卢植云 宿豫不征而自伏 无宜临时斟酌以意 布二百匹 兴和三年卒于家 史迁 火帝炎帝 辄亦尚其梗概 然以事经恩宥 近侍群官豫在奉迎者 赵高傅胡亥 业艺夙成 罪及牧守 又所以表功也 为比丘尼 广平宋弁 谥曰宣简 宜令父兄露板引咎 立师傅以训导太子 西南未地 中书侍郎 不以为恨 宜伏东皋之下 敕南征沔西 前将军 卒官 人所忌疾 其三曰 皆陵迟之世不能容善 是以久而受讥 岂可舛替?进给事中 若不待连兵 舆服典章 连口三道诸军 而五社各异也 无情之人 居虎门左 由是为高祖 所责 宜损兹小利 给事黄门侍郎 自侍中崔光已下并加封邑 死而后已 铄焉无泯矣 盛轨懋咏 语曰"患为之者不必知 帝入北学 佥深怪愕 曰 彪深宗附 前废帝时 理惭张贾 是以釐革之始 "此又中郊五里之审据也 清河太守 廞为执经 则不免淫祀 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 天子为其改容而体貌之 将观衅而动 兵役时解 虽愆于礼 诏彪兼通直散骑常侍 文雅见任 召为婕妤 岂唯予咎 痛毒备极 是以平子去史而成赋 数旬之间 高宗文成皇帝慨少时师不勤教 使国子学焉;外则有太学 无所惮慑 克隆堂构 肇外宽柔 检督难周 随例降侯为伯 卒于洛阳 冀州刺史 比及三年 唐虞已往 自余乘 世 明复辞不受 字景兴 播徽声于金石 群臣固请公除 爰自曩日;履静恭以安邦;免彪所居职 夫道贵长久 赐青纱单衣 善事当世 "自为赤子 史业竟未及就 改爵新泰侯 袭爵云阳伯 芳以所置五郊及日月之位 马 诏太子恂入居金墉 共相难质 赠散骑常侍 寻征安南将军 孝文深纳其言 教以孝仁礼义 "王肃云 笃志坟典 中散大夫 亡之与兴 幽州刺史 及其初登宪台 愚以为宜植以松 达于从政 不戚戚于贱贫 朐山久捍危敝 "至于太和之十一年 北郊在雒阳城北四里 于此弥彰 使之然耳 尚或有称 停其外役 四海莫不闻 王薨 主者谘呈 前世礼制复废而不行 "我有田畴 先皇之志也;吾遇子有礼 矣 齐明日月者 太尉属 素冠作刺;罪未判 于四门置学 公私坐集 岂虚也哉?而况乃生训之以正道 然先皇之茂猷圣达 时有南方沙门惠度以事被责 纪册必就 为利 唯诫社 故《礼》曰"太子生 于钟离之北遏其前锋 以酬厥款 凉州刺史 崇祠不绝 逮系长安狱 诚复政有质文 笃学不倦 山湖下垫 莫能纠劾己者 青州刺史 彪前后六度衔命 芳斟酌古今 民无居者 彪虽宿非清第 彪以位经常伯 "贾逵云 正色立朝 文明太后崩 高祖擢为南兖州冠军府长史 其宫室车服各有差品 以通三统 以郁洲内附 亦当年之师表也 语理未尽 尤精《三礼》 平原王叡年将弱冠 芳辞以年貌非宜 古先哲王之为 制也 亦以忠厚见称 终不下署 此最其丁宁备解有树之意也 字伯楚 周则六学 ’所宜木 无犯公私 开府记室 皆传于世 孝庄初 皆鞭面杀之 舅元庆 振于下国;愚聋视听 历河南郡丞 "许慎云 又诏使者监护丧事 可谓当之矣 《毛诗》 未有定闻 国无三年之储 见殷比干墓 注述是同 分忧均戚之 理也?与著作等鸠集遗文 又欲御泛龙舟 皆当部郡县修理 掌以媺诏王 帝入太学 撰述行事 爵例降 盖言习之所得也 或生虑外 不安则扰动 昔帝舜命咎繇惟刑之恤 三《传》 去都城九里 有加常使 高声大呼云 肃宗时 汉文时 虽宠势干请 时不得已 手不释书 又非宰事无辜滥臣 太后令廞以诗赋 授弟元吉 司马绍敕尚书唯给笔札而已 《周官》 赙钱一十万 博学高才 彭城人也 素服而示惧;虞庠在国之西郊 将门有将" 长水校尉边欣 不惮强御 诏长猷为谘议参军 会留台表言彪与御史贾尚往穷庶人恂事 芳甚重之 历尚书郎 兵使会否 如此 皆彪之功 从太尉 臣虽下才 非谢罪而来 顿祛平 生之惑 子弟无惨惕之容;"陛下自能恕之 广宅高宇 明根乃得归乡里 抚宁后事 为政清简 奋抗楚之辩 年三十六 非直绥初附 人无菜色者 臣辄集尚书以下 禄则亲荣 了无从宦者 肇表曰 是以置鼓设谤 刘义隆征虏将军 彪答臣言 直在萧赜 遗落时事 然恩发至衷 岂得虚承浮说 复有来理否?从 郊庙之祀;袭爵 见重于世 其四曰 辽西太守 则人无怨旷矣;盖亦不离松也 师氏居内 镇远将军 父廞之死 逮于直绳在手 初遭丧 国学在内 四小在郊 既同郑人 高祖赐名焉 男子有笄明矣 臣闻国本黎元 后王所宜观其意而取折衷也 命群臣赋诗以送别 曾祖策 与郑懿女对为左右孺子焉 先王既 宪章于古 叛入萧衍 愿陈闻见 因金数也 俄出为征虏将军 又参定律令 至有易衣并日之敝 赏赉丰渥 "南郊 以自资给 数年 高祖诏责 赠幽州刺史 所谓无益之田也 盖朝制弗宣 天平中 国之吉庆 "肃曰 因论求复旧职 "东郊 正除员外散骑常侍 行南青州事 今从他职 南郊七里 近则期月可就 光 化升治 雉雊鸡乳 七里 先皇之鉴也;谓崔鸿曰 寻而昶败 并有名位 殊乖所以 王主于社 何关许人 二世而亡 孝慈是先 朝服一袭 巨制费力之事 ’掌设王之社壝 接物以礼让 彪炳绵籍;光禄大夫 先皇之陶钧也;不宜劳之 六里 曾与彪在领军府 衍不夺其意 裸形水陆 无所与让 郭祚为吏部 出 帝初 以军功累转后军将军 苟有才能 ’子事父母 复以本官行徐州事 太和二十三年卒于家 然愚臣所怀 屯骑校尉任景攸 "中郊 迁太尉司马 又慰喻汾州叛胡 ’天子太社 "世宗从之 高祖赐名焉 若无其人有旷庶官者 芳祖母 乃封祥高邑县开国侯 领兵数千邀衍饷军于邵阳 修缮非务 故事决于下 故恢崇儒术以训世嫡 二圣清简风俗 肇既聿修 今闻往释 值世祖东讨 八里郊也 频表固请 《礼》 以故致旱 深具乃心 与缵相接 后崇为太乐令 故权停之 迁都曹主书 理无暂失 雅有志业 军粮资运 子皓 案《论语》称’夏后氏以松 谨冒死上封事七条 长水校尉 公行僣逸 "南郊 及弁卒 召入禁 中 彪甚奇之 彪兼尚书 安以身作之过深劾他人 累著征战之勤 迁中书令 岂所谓助阳发生 高祖初 子良贤 镇戍晏然 卒 一去何事?食邑千户 典刑德政 因木数也 迁尚书右仆射 乃诏曰 窃揆时宜 卿应报国 "此灵星在天下诸县之明据也 去都城八里 岁责六十斛 于时 南社惟梓 北社惟槐’ 以芳
原子核简介
原子核简介
吕立君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本文介绍了原子核壳层结构、集体运动模型及描述集体运动的理论模型,并对远离稳定线核和高自旋态核的结构特点作了简要介绍.
【总页数】4页(P)
【作者】吕立君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内蒙古赤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571.2
【相关文献】
1.从原子核物理到磁共振成像--200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简介 [J], 翁旭初
2.原子核天体物理简介 [J], 肖云奥
3.原子核物理发展现状简介 [J], 赵恩广
4.原子核物理发展现状简介 [J], 赵恩广
5.《原子核物理评论》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总第313期2008年第4期(上半月)物理教学探讨Journal of Physics T eachingVol.26No.313(S) 4.2008.1.专家论坛原子核物理发展现状简介赵恩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市100080编者按:2007年初,按中国科协的规划,中国物理学会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编写中国的物理学科发展报告。
这里,我们邀请参与编写发展报告的部分专家,对物理学一些分支领域的发展现况做扼要介绍,供各位物理教师参考。
下文是本系列推出的第一篇文章。
作者简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63-1967年是两弹元勋于敏先生研究生,从1992年起任中国核物理学会核结构专业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
长期从事极端条件下的核结构,核天体物理中的中子星性质及核内非核子自由度的研究。
主持多项国家级科学项目,其中研究项目/高自旋与超变形核态的研究01993年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原子核与超核性质的介子探针研究01997年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原子核的奇特性质及新集体转动模式的研究0200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贝克勒尔1896年发现了铀元素的天然放射性,揭开了现代物理的序幕。
同时,它也标志着原子核物理的起点。
核物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原子核的结构、反应和衰变。
一百多年来,通过核物理的研究,人们对物质结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到20世纪末,核物理的发现和成果,得到过17个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8个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核武器的研制与核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原子核物理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下面,我们把原子核物理的发展现状,做一简要介绍。
原子核的尺寸很小,它的线度只有原子的十万分之一。
但是,它的质量却占一个原子的99.9%以上。
所以,我们的地球和宇宙中星体的质量,基本上都是由原子核贡献的。
而恒星中对抗引力塌缩的力量,主要是来自轻原子核的燃烧过程。
所以,原子核物理的研究范围,既可以小到10-15米的微观尺度,也可以大到宏观的恒星尺度。
从上个世纪30年代中子的发现起,就建立了原子核主要由中子和质子(它们又统称核子)组成的图像。
这个图像,至今仍然正确。
但是,由于粒子物理的发展,人们可以把一些其它的粒子,如+超子和2超子,束缚在原子核内,构成了所谓的超核。
对超核的研究,已经成为核物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核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是强相互作用,又称核力。
此外,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在原子核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原子核是一个由这些基本相互作用支配的有限量子多体系统,由此而建立的核多体理论独具特色。
这些理论既有非相对论性的,也有相对论性的,它们仍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
自然界存在的稳定原子核不到300种。
如果以中子数为横轴,质子数为纵轴,把原子核排列起来,就构成所谓的核素图。
图中的每个原子核叫一个核素。
到目前,加上实验室发现和产生的各种寿命的不稳定原子核,核素的总数已经有3000多个。
但是,理论预言,核素的总数应当有8000多个。
对这些未知核素以及已经发现的不稳定核素进行探索和研究,构成了当代原子核物理的几个重大前沿领域,包括放射性核束物理、核天体物理以及超重元素的合成。
图1核素图。
图中的直线标出了中子和质子幻数。
在核素图中(图1),所有稳定的原子核,都落在一条从左下角伸向右上角的斜线的附近。
这条线被称为B-稳定线。
因为,这些核相对于B-衰变是稳定的。
相对于B-衰变稳定的原子核内,其质子和中子数目,都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比例。
当核素逐渐离开B-稳定线时,这个比例会变得过大或过小,其寿命不断变短。
现有的原子核理论,基本是来自对稳定核的研究。
在远离B-Vol.26 No.313(S) 4.2008 .2 .物 理 教 学 探 讨Journal of Physics T eaching第26卷总第313期2008年第4期(上半月)稳定线核区,原子核处于弱束缚状态。
对于一个稳定原子核性质的描述,基本上可由其负能状态决定。
但是,对于一个弱束缚体系,其性质还与正能的连续态有关。
这种与连续态耦合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原子核的基本结构和反应过程可能发生重要的变化,如出现晕结构、集团结构、新幻数、软巨共振、多反应道耦合和多步反应过程等。
因此,产生并研究这些远离B -稳定线的核素,既可以扩展和深化对于原子核性质的认识,又可以对现有理论进行极其重要的检验,促进理论的发展。
同时,宇宙中元素的形成和演化,大都经由这些不稳定核进行。
研究这些核素的性质及它们参与的核反应过程,对于核天体物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宇宙中的中子星,可以看成是一个主要包含中子(和少量质子)的巨大原子核。
对中子星等致密星体的研究,已经成为核物理界与天文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这些研究构成了当前核物理的两个重大前沿领域,即/放射性核束物理0与/核天体物理0。
在核素图中,沿质子数增加的方向发展,当原子序数接近和超过100时,核素的寿命越来越短。
但是,理论预言,在原子序数为114附近,可能会有一些长寿命甚至稳定的核素。
一般地,人们把103号以上的元素称为超重元素,把114号元素附近的长寿命的核素构成的区域,称为超重稳定岛。
合成超重新元素、攀登超重稳定岛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对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重要检验。
从上个世纪的中后期开始,国际上的几个大实验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个别国际著名的实验室里还出现了有人假造合成116号和118号元素数据的丑闻。
目前,实验室已经合成的111号(及其以下)元素已经得到国际组织的命名。
但是,已经合成的这些核素的寿命都很短,并且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寿命仍呈降低的趋势,生成超重核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寻找和到达超重稳定岛,仍然是一个国际上备受关注的重大科学前沿领域。
图2 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 IRF L -CSR)主环在原子核物理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基本粒子物理这一姊妹学科。
反过来,基本粒子物理的发展,又促进了核物理研究的深入与扩展。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核子是由夸克和胶子组成。
因此,从物质结构的更深层次,即夸克和胶子层次,来研究原子核,研究核子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核物理的另一个重大前沿领域。
同时,它也是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交叉领域。
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轰击另一个原子核,观察它所发生的变化,是研究原子核的重要手段。
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原子核反应。
可以用作入射炮弹的,除中子、质子、氘核、A 粒子和电子外,粒子物理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基本粒子,如P 介子、K 介子、L 子以及超子等,作为研究原子核的探针。
另一方面,重离子(即比氦重的原子核)加速器的出现与发展,实现了两个重原子核之间的反应,使核反应的种类大为丰富,为核物理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前述的远离B -稳定线的核素和超重元素,都是以重离子加速器为主要的实验设备。
通过各种重离子反应,还可以产生多种奇异核态,如高速旋转的原子核,转动速度可达1022次/秒,是目前自然界中最快的转动。
高速转动的原子核中出现了很多奇特的性质,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高自旋物理0的主要内容。
当重离子加速器的能量进一步提高,使被加速的原子核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就可以把两个很重的原子核挤压在一起,以至于可能把核子的界限打破,使囚禁在核子内部的夸克和胶子脱逸出来,形成所谓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 -g luo n plasma,简称Q GP)。
这是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态。
探索产生QGP 的途径,研究它的独特性质,构成了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交叉的又一个重大前沿领域。
针对上述重大前沿领域的研究目标,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际上一批大科学装置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
如美国的高能强流连续电子加速装置CEBAF,可从夸克层次研究原子核;美国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 IC 和西欧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 C,是研究QGP 的主要设备;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几个大型的放射性核束装置和升级改造的重离子加速器(图2给出了我国的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为/放射性核束物理0、/核天体物理0和超重元素的合成,第26卷总第313期2008年第4期(上半月)物 理 教 学 探 讨Journal of Physics T eachingVol.26 No.313(S) 4.2008 .3 .教 学改 革以中考题为例谈教学方法的选择胡新民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黑龙江省大庆市163414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各地中考物理试题都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视双基,突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
尤其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内涵,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具体而言,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际应用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考试的热点这种试题的出现主要表现在要把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脱离单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
这种应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
生产中,如:长江三峡工程,石油储备工程,节约能源工程、节水工程等。
生活中,如:节水、电、气、节约时间等等。
这种生产和生活的应用应该突出生活性、地域性,多以学生可知、可感的实际生活场景为背景考查学生实际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渗透STS 教育。
再如:(06年福州市)赛车尾部气流偏导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让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更大,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
下图中能表示偏导器横截面形状的是()2 广泛联系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社会热点问题从物理的本质考虑,物理是一门以物说理的科学,因此最新的科研成果,社会热点问题,既能为物理的考题创造情境,又能把许多看似复杂不可及的科技成果用物理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从而推动学生关注科学发展动向,了解社会变化,更重要的是从物理简单的模型中看到未来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是由很多看似简单的物理知识、物理原理组成的,我们只要学好每一个环节的内容,攀登科技高峰不是很神秘。
如:/神州0飞船的每次成功发射,在力学、光学、声学、电学、热学等方面很多物理现象用我们初中物理知识就能解决。
再如:第六次火车大提速,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库等等。
3 粗放型的简单学科渗透与综合由于学科本位和传统教学的影响,要想在最短时期内完成真正的学科综合是不切实际的,但就本学科知识而言,进行简单的学科渗透是与新课程接轨的最佳途径,因此在07年的中考命题中,简单的学科渗透是一种必然。
如生物中学习了蒸腾作用之后,小明对植物的生长和物理中的一些相关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次他参加学校组织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野外生存的很多知识和技能。
其中(1)获取饮用水。
如图1,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