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诗四首.

合集下载

陕西西安一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9张PPT)[优秀课件]

陕西西安一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9张PPT)[优秀课件]
点明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悲凉的氛 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断肠人在天涯”在全文中的作用?
直抒胸臆,点明主旨,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同题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作者生平馆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 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 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 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 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 《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 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
采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对友 人不幸的深切同情和关切。诗句想象丰富, 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律诗)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湾 ,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留于北固山下。北固 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小令。“天净沙”曲牌 名,“秋思”题目。
作者生平馆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所作
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 《黄粱梦》等15种。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 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 秋思》最为有名,堪称元曲中的“绝唱”。 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 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 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 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美课件(共6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美课件(共60张PPT)

理 解
词 义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首联:言事点题
颔联:望江面
颈联:观日出
尾联:思家乡
主题——
乡愁
描绘出了潮水涨满、平野开阔、大江直 流、风帆高挂、波平浪静的长江景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 何能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句?
海日东升,驱尽黑暗;春意萌动,赶走严寒。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明确出处、作者、朝代和体裁。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三层:借助奇特的 想像 来 表现大海吞吐 日月星辰 的 气概,极具豪迈之气。
这写的是 虚 景即诗人的主 若 观感受,从“ ”字可以 看出来的。
沧 海 曹 操 以沧海 借 叙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自比, 景 虚 总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抒 抒发了 实 实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情, 诗人统 结 景 一祖国 托 写 合,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建功立 物 动 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业的远 言 虚 静 大抱负。 景 志。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结 合。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 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 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 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背景介绍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 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 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据 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 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 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 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 人。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四首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四首知识点

观沧海作家作品这是一首汉乐府诗,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是曹操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题《观沧海》为后人所加。

曹操,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

体裁:古体诗中汉乐府诗。

表达方式:写景抒情诗。

诗歌精讲东临①碣石②,以观沧海。

译文: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远眺那苍茫的大海。

课下注释:①临:到达,登上。

②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炼字:“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引出下文登山所见;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临”“观”二字表现了诗人登山望海时的勃勃英姿。

作用: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引出下文诗人登山的所见所思。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译文:(海面)水波多么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着。

课下注释:③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④竦峙:耸立。

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写法:◎动静结合。

“水波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写实手法。

描写大海的全景,渲染了大海苍茫浑然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译文:碣石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草长得很茂盛。

海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

写法:◎动静结合。

“树木”“百草”是静态,“秋风”“洪波”是动态,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写实手法。

分别描写山岛景色和大海景色。

炼字:“涌”本指“翻涌”,诗中生动描绘出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涛连天的形态,而且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画面:秋风阵阵,呼呼作响,惹得大海涌起汹涌的波涛。

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⑤灿烂,若出其里。

描述画面:太阳和月亮每天升起又落下,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

课下注释:⑤星汉:银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6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62张PPT)


观沧海
统领全诗的句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最能体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 胸怀的诗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 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 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 刻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 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 思想。
古代诗歌四首
明确出处、作者、朝代和体裁。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曹 操
字孟德,沛国谯郡 人,东汉末年的政 治家、军事家、诗 人。善诗歌,以慷 慨悲壮见称。
《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 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 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 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 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 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 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 法。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溪、巫溪、武溪、 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 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 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 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七年级上册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译文 欣赏 图文解读

七年级上册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译文 欣赏 图文解读

七年级上册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译文欣赏图文解读一、曹操《观沧海》曹操【整体感知】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名句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诗歌主旨】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整体感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的很,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实写) 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虚写)的?
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观 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 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 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 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 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 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 秀作品。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写景
离愁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主题: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 的深切同情与安慰之情。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本诗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 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不 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之情。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我)向东到达碣石山 来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
海水多么荡漾,
山岛竦峙
海上的山岛高高挺立。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树木生长的非常茂盛, 草也很茂盛。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海水,树木发 出很响的声音,
大的海浪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 好像是从大海里出来的。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极品)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极品)

总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实 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乊行,若出其中; 并甚至哉,歌以咏志
虚写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
分写
附文
小结: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 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丼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 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内容理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行舟:点出在旅途乊中
(旅途在青山乊外,船行于绿水乊中) 青山,绿水:写景,暗含忧郁乊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船上所见乊景
(潮水上涨,两岸水面更加宽阔,顺风 行船,一张帆高高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残夜、旧年:使人产生惆怅乊情
海日、江春:写拂晓行船所见的春景
李白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 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 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乊 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题解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辿:古人尊右卑左,左辿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题目意思:听闻好友王昌龄被朝廷贬到龙标,特作此诗在远方作问候寄意。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 (黔阳)尉 。
当堂训练
《观沧海》选自《 乐府诗集 》是乐府诗 《 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是曹操 , 军事 字 孟德, 东汉 末年的 政治 家、 家、 诗人 。他的诗以 慷慨悲壮 见称。
唐 王 湾

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古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

在七年级上册的第4课中,我们接触到了四首古代诗歌,分别是《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登乐游原》和《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四首诗歌不仅在形式上各具特色,而且在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古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以下将对这四首诗歌逐一展开解读。

1.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对登高所见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壮美的感受。

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壮美景色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豪迈大气的笔调,展现了诗人豁达开阔的胸怀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2.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情。

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句反映了古原草的生命之短暂,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表现了草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坚韧不拔。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离别的思考和感悟。

3. 《登乐游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对乐游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碣石和沧海壮阔景色的向往和追求,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展现了诗人对闲适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豪放大气的笔调,展现了诗人豁达开阔的胸怀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4.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情。

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句反映了古原草的生命之短暂,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表现了草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坚韧不拔。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离别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对这四首古代诗歌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及译文及赏析(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及译文及赏析(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及译文及赏析一、曹操《观沧海》曹操【整体感知】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名句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诗歌主旨】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整体感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最新】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 [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 人。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他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 的开创者。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 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代表人 物有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和建安七子。
乐府诗本是合乐的, 可以歌唱。最后两 句是为了合乐而加 的,与诗的思想内 容没有联系。
(福州中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考点 描绘画面
①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
②析特点,结合这些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
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 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 样的感觉。
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 “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 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 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 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左迁,降职。龙标,唐代县名, 在今湖南洪江西。遥,远。此寄,
指这首诗。诗题交代了事件背景、
人物对象及写作目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柳絮。
今湖南西部、
杨 花 落 尽 子 规 啼 , 闻 道 龙 标 过 五 溪 。贵州东部五条
背景链接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 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 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登上当年秦皇、 汉武也曾登过的这座山,又值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 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 丽的诗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四、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 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本 诗 结 构
统 领 全 诗
观 景
水 ——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实景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若出其中 虚景 星汉——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 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Fra bibliotek写作背景
• 王昌龄是李白 的好朋友。开元27年,贬 放岭南,天宝7年,再贬为龙标(今湖南 洪江西)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 声的时节,惊悉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 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 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 给他。
学习目标
查资料,说说你 从此诗的标题中知 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 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 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代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4 古代诗歌四首
导入 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 明中蔚为壮观。唐诗、宋词、元曲,标志 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那脍炙人口的绝 唱,响彻千年仍生机盎然。今天让我们漫 步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理解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 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 “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资料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资料

四、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 怀,奋勉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 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概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全都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统 领 全 诗
本 诗结构
水 ——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景 百草——丰茂 实景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乐府——
•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 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 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唱歌的 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 为乐府或拟乐府。
观沧海
准 确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受 诗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答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 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 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患病的深刻忧虑, 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 思念,也有热诚的关心。
3.本诗主题是什么?写作特色如何?
诗人通过对暮春季节特定景物 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怜悯 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
析意象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别的苦痛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含飘落之感,唤起读
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

2016秋人教版语文七上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2016秋人教版语文七上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 读准字音、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3)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时间 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4)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 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 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 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 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 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 友的牵挂。
查资料,说说你 从此诗的标题中知 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 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 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 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 诗。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 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
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 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课古诗四首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课古诗四首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课古诗四首“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你看这大海的水波荡漾得多厉害,而海中的山岛高高地挺立着。

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就像你站在海边,看到那波涛汹涌,海中间还有些小岛,看起来特别雄伟。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诗人的目光又从大海转到海岛上,岛上树木长得很茂盛,各种各样的草也很繁茂。

这就像是给那雄伟的大海画面增添了一些生机和绿意,不是只有单调的海和岛,还有这些充满生命力的植物呢。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天的风呼呼地吹着,大海涌起巨大的波涛。

这秋风就像是大自然的指挥家,让大海变得更加汹涌澎湃,那波涛就像一群奔腾的骏马,特别壮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可不得了,诗人的想象力简直爆棚。

他觉得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都是从大海里出来的,星星闪烁也好像是从大海里冒出来的。

这就好像大海是一个超级大的魔法盒,把日月星辰都装在里面了,体现出大海的浩瀚无垠,也显示出诗人曹操那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李白的这首诗是写给好友王昌龄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飘落完了,子规鸟在不停地啼叫。

这画面有点凄美呢,杨花飘落就给人一种飘零的感觉,子规鸟的叫声又很哀伤。

而且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了,还要经过五溪这么偏远的地方。

这就好像你的好朋友要被发配到很远很艰苦的地方,你心里肯定很担心。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这个想法很奇妙,他说我把我忧愁的心寄给明月,让明月跟着你一直到夜郎的西边。

这就像是把自己的牵挂和担忧打包,交给了月亮这个快递员,让月亮带着自己的心意陪着好友。

李白真的很够朋友,不能陪着好友一起去,就用这种很浪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

王湾的这首诗写得很有意境。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诗人在旅途之中,路在青山之外延伸着,而自己乘坐的小船在绿水前面行进。

这就像是一幅画卷慢慢展开,你能看到一个人在山水之间赶路,那山水就像是他旅途的背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4古诗四首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4古诗四首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随风伴随你一直到夜郎西。
感悟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 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 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 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 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 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 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 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 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 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 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富安中学刘瑛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 停顿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 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 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 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 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 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 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 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哀欲断肠了。
叙事诗 抒情诗 哲理诗
形 式 分
格 律 诗
诗 词 曲
类 自由体诗
诗的
古古
分类 时 代 体
间诗 诗
创作分类 文人诗
分 类
现 代
近 体
民间诗
诗诗
题材分类
送别诗 怀古诗 边塞诗 思乡诗 闺怨诗 借景抒情诗 咏物言志诗 田园诗 山水诗 政治诗
1.他是我国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他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3.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鲁迅称他为“改 造文章的祖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由什于么新诗年人来突然到想,到正要是寄家一人封团家书聚呢之?时, 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 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名句“赏海析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 看,有导出尾联的作用, 与诗人的乡愁有关。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表示时序的交 替,匆匆不可待,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 生思乡之情。
星何等光“气灿幸魄烂甚!的至银哉河,,竟歌都以包咏蕴志在。这”沧海之中,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 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 没有联系。
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 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 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 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 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细读感悟
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 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写景:
游子漂泊 行旅图
枯藤 老树 小桥 流水 古道 西风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次北固山下
作者简介
王湾 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 (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 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 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 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 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 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 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2、诗人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 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 “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 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 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 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 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 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著有《李太白全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 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 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 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 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 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 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 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 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 写乡愁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继续写船上所见,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 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更 替如此匆匆,怎能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 顿生思乡之情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离家日久,而此时正是家人团聚之 时,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 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 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新课导入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 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我国发展得最有成 就的文学体裁分别有唐代的唐诗、宋代的宋词 、元 代的元曲、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 诗篇。
文西中学 L.S.Y
考试中常遇到的考察形式
❖1、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 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态度、主 张、抒发的情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 操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zāi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字词积累
碣石( jié ) 竦峙(sǒng zhì)
澹澹( dàn ) 萧瑟(xiāo sè)
整体感知
❖ 1.本首诗以哪个词统领全篇 ❖ “观”,强调了登碣石的目的。 ❖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看到哪些景色,请
——写景兼点时令。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 哀与同情。
“杨花”即“柳絮”,杨花飘落会满天飞舞。
寓意“漂泊无定”。
“子规”,又叫杜鹃鸟。常在夜间啼叫,声音凄
苦。这里写子规,实际上借以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
龄被贬的悲哀与同情。
——直叙其事。流露出他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意思:我把这颗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明月, 让它伴随着你一直奔赴夜郎之西 。
作者生平馆
曹操(155-220),字 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 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 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 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 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 力。建安五年(200年)在 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 此后逐渐统一北方。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 行》中的一章。
总结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 写
子规 闻道
景 叙 事
过五溪 铺

愁心
明月
抒 情
轻风
主题:诗人通过对 景物的描写,表达 了对友人的深切同 情和关切的思想感 情
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你还记得哪些关于 明月的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3、理解题意 闻:听说
左迁:贬谪,降职。
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
是非常 荒远的地方,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 尉。所以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 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遥:遥远
此寄:这首诗篇
4、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①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意思: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听说你被贬到龙 标去,一路上要渡过五条溪水
——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 情怀。
(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 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 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 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 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 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 选自《李太白全集》 ❖ 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
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 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王昌龄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边塞诗和
送别诗,其诗以七绝见长,后人誉为“七 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 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送别诗 不重伤离重慰别,格调高昂爽朗大气
且听风吟阁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 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 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 旧年。
细读感悟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点题。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 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 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又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 中进士。在京城长安做官,天宝年间他被 贬到龙标做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读诗品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烘托的气氛。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语言特色和 表达技巧)
❖4 、鉴赏诗歌中的“妙词”“妙句”
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
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史诗、咏物 言志诗、即事感怀诗、边塞诗 、闺 怨诗、思乡诗等
鉴赏诗歌能读懂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 象 特殊词句
通向诗 歌主旨 的第一 条快速 通道
明确 风格 了解 时代
每个都 有用, 每个都
要用
作者 情感 的 载体
把握 感情 的切 入点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观沧海 曹操
走近作者
曹操(155-220),字Fra bibliotek德,沛国谯县人(今 安徽省亳州),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 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 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 他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 的名篇。诗作融入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 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号己斋叟。其代表作为《窦娥冤》 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其代表作为《墙头马
上》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其代表作为《汉宫
秋》 郑光祖,字德辉。其代表作为《倩女离魂》
品味探究苑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 又称散曲。曲有小令、中令,和长调之分,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 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 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 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 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 奇特的想象。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 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
《 调这 天填词净是,沙一但》篇较是抒词小情明令作快。品自曲由,与。词仅体用式2相8个近字,都,按 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 子的悲哀
翻译全文
枯深藤秋老树的昏黄鸦昏,,小一桥个流风水人尘家仆,仆古的道游西子风,瘦马骑。 着夕一阳匹西瘦下马,,断迎肠着人在一天阵涯阵。冷飕飕的西风,在 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 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 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 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 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 长夜,不禁悲从心中来,肝肠寸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