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四版陈国海第七章PPT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7章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7章

©2003 Prentice Hall
Chapter 5 Robbins
9
Employee involvement
• Three major forms of employee involvement (cont.):
• Quality circles (质量圈): a work group of 8 to 10
Disadvantages:
• Topping out - learning all the skills • Skills might become obsolete(荒废的) • Do not address level of performance
©2003 Prentice Hall Chapter 5 Robbins 16
©2003 Prentice Hall Chapter 5 Robbins 6
Alternative work arrangements 可选择的工作安排
• Flextime (弹性工作制): employees have to work
a specific number of hours a week, but they are free to vary the hours of work within certain limits.
• External equity: the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of an organization’s pay relative to pay elsewhere in its industry. (usually established through pay survey.) • The best pay system pays the job what it is worth while also paying competitively relative to the labor market.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精品文档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精品文档
阶级意志
(三)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在应用理论性科学原理的 基础上,探索和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 行为规律性,在掌握这些规律性后还要 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 行为的具体技术和措施。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古代社会 那时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直接 作用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产 生的主观映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二、社会知觉
二是凯特的生产效率近来直线上升,作出积极反应。 三是雷莉变得落落寡欢,她认为这么多人被裁减二她
却留了下来,她为此感到内疚,这使她失去了曾经从 工作中得到的乐趣。
第一节 认知差异与管理
没有两个人会以完全同样的方法去看待 问题,此外,人的行为是以将要发生的事实 而不是以现存的事实为基础的。从非常真实 的意义上来说,人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的认知 世界里。
全体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企业 中的人际关系,重视做人的工作,把这些 因素称为“组织风土”。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六步骤法 1.明确问题; 2.探索和研究有关理论和模式; 3.形成假设; 4.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5.通过观察——测试——实验,进行论证,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近因效应。 4.定型效应(定势效应)。 5.知觉防御。 6.投射。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 336页)(1)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 336页)(1)
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个
体行为、群体行为、激励、领导和权威、人 际沟通、群体结构和过程、群体冲突、组织 及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等
❖ 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研究这 些行为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
----从《刘老根》说起……
❖ 它也探讨组织是如何影响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行 为,以及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又是如何影响组织的。 希望通过对组织行为的分析研究,能够解释和预测 组织成员为什么会这样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的情境 下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也把整个组织作为它们的研究 目标,而不是把重点仅仅放在较窄的组织中 的个体和群体行为上。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制度的变迁乃至技术的进步, 都会对组织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引 发组织变革、结构调整并对组织文化造成冲 击。组织行为学关注的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 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对组织绩效带来的 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规模与发展阶段、组织所应用的技术、 组织文化、组织的变革与创新等等,而核心 仍是发挥组织的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 王选:“任何大的成功,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需要团队合作。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能为别人 着想的人,我看到不少能力出众的人,就是因为不 能团结人,因而很难有大的成就。”
第一节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 是关于行为何如何改善行为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起点就是从个体的行为 出发,分析和解释各种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并对工作中的个体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进行研究。这个领域主要是心理学家的贡献, 从内部因素看包括态度、能力、个性、价值观、 知觉、学习和动机等;而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外 部因素主要是组织的环境和政策,如组织结构 与工作设计、工作设施与技术、领导与奖励制 度、管理控制方式等会对组织成员产生什么影 响。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个体行为与管理
指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种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商人就会联想到奸诈,提起教师就会联想到文质彬彬,提起工人,总是以身强体壮,性情豪爽为其形象,一听说对方是农民,就就认为是大老粗,土包子等等。
定型效应
从众理论
个体行为与管理
你看到了什么?
个体行为与管理
知觉与行为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感觉
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个体行为与管理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征
知觉情景特征
知觉者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
个性

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1
2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性心理特征 是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 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它表明一个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气质 是人典型的、稳定的、的心理特征, 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
认知
主体对态度对象的 认知和理解。 基础
情感
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我的主管提升了一个能力不如我的人 不公平
我讨厌我的主管!
我向任何愿意听我诉说的人抱怨我的主管! 我要换工作!
认知、情感、行为密切相关
对主管的消极态度
案例
接近律图1 相似性图2 闭锁性 连续性
适应性 对比性 敏感化 感受性降低

第七章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第七章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2.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采取不同 的策略 (1)支持和保护积极型非正式组织。 (2)信任中间型非正式组织。 (3)积极引导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4)坚决取缔破坏型非正式组织。 3.做好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工作 4.加强正式组织的力量,削弱非正式组 织
第三节
组织承诺与组织凝聚力
一、 组织承诺 (一)组织承诺的概念和结构 • 承诺(Commitment),在牛津大词典中意为“一种约定,这 种约定庄重而有约束力,限制了个体行动的自由。”通俗地 讲,承诺就是承诺人许诺将来一定如何如何。 1. 组织承诺的概念 • 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首先提出了“组织承诺”的概念,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组织承诺得到了组织行为学家的 20 深入研究,一些学者总结了组织承诺的定义,认为它们具有 以下共同的特征:是一种稳定的心理束缚力;对个体的行为 起指导作用。综合国外诸多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给出组织 承诺的定义:组织承诺就是指“一种束缚力(Bonding Force),它把个体约束到与保持成员身份相关的行动上”。
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6
第一节

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由管理者通过正式的筹 划而建立起来的,有明确的目标、任务、 结构、职能以及由此形成的成员间的责 权关系,并借助组织结构图和职务说明 书等文件予以明确规定的。 一、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正规性 3.稳定性
二、组织理论
1. 传统的(古典的)组织理论 以韦伯(M Weber)为代表,该理论又称 行政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层峰机构(金 字塔机构)。
●对领导的信任度 ●来自组织的生活支持 ●领导的团体维系行为 ●组织的可依赖性
理 想 承 诺
●员工的社会公平交换水平 ●员工对同事的满意程度 ●员工所处团体的集体工作精神

组织行为学_EN_课件_ Class7

组织行为学_EN_课件_ Class7

Class 7. Foundation of Group Behavior
§7.2 Stages of Group development
1. The 5-Stage Model
From the mid-1960s Forming--characterized by much uncertainty Storming--intragroup conflict Norming--close relationship & cohesiveness Performing--When the group is fully functional Adjourning--for temporary groups, characterized by concern with wrapping up activities rather than task performance Criticism:do not proceeds clearly,simultaneous, regress;ignores organizational setting
Organization strategy authority structure formal regulations--rule,procedure,policies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modern high-quality tools personnel selection proces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 reward system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hysical work setting--layout,acoustic
4.Group structure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ppt(1)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ppt(1)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ppt(1)
组织文化的含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 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 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 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 传统形成独特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 向和行为方式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ppt(1)
二、 组织文化的特点
1、独特性。 每个组织都有其独特的组织文化,这是由不
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背景 以及不同的行业特点所形成的。 2、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组织文化及其特色应保持适当稳定性,在一 定时期内不会因为组织机构的改变、战略的转移 或产品与服务的调整而变化。(精神文化又比物 质文化具有更多的稳定性)。
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 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组织精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文 化的核心,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特征、 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了对组织 未来发展和命运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
组织精神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质和精 神风貌。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ppt(1)
3、伦理规范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ppt(1)
每个组织都需要通过文化的积累和 继承,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结起来,把 组织精神灌输给一代又一代,并且在继 承过程中,要加以选择。
每一个组织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 之下形成的,必然会接受和继承这个国 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ppt(1)
3、发展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组织都 会产生一种追求更高的、更好的物质文 化和精神文化的冲动,这就需要创新。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ppt(1)
组织文化的变革
一、组织战略、结构与组织文化变革的关 系

组织行为学7资料

组织行为学7资料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纵向比较:把自己目前的状况和过去的状况 进行比较。理论模型:
0A
0B
IA
IB
✓ 0A、0B分别是对自己现在和自己过去所获报
酬的感觉;
✓ IA、IB 分别是自己现在和过去付出的感觉。 ❖ 公平感产生的条件是等式成立。
当员工感到被不公平对待
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消极怠工。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别人,从而影响到组织内部的
➢人们将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 报酬的公平性。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横向比较:将“自我”与“他人”相比较来判断
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从而对此作出相应反应。 理论模型:
0A
0B
IA
IB
✓ 0A、0B分别是对自己和比较对象所获报酬的感觉;
✓ IA、IB 分别是对自己和比较对象付出的感觉。 ❖ 公平感产生的条件是等式成立。
叶、半夏)——针对完全湿热体质 ✓ 听悠闲的音乐,悠扬、清雅
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
1 理解激励的概念及正、负激励的内涵 2 掌握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3 理解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4 运用激励相关理论进行制度设计
激励
❖激励是指通过影响员工的内在需要,
激发员工的行为动机,从而使个体的 行为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和活动。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期望值和效价的不同结合,产生不同激励力量:

E (高) × V (高) = M (高)

E (中) × V (中) = M (中)

E (低) × V (低) = M (低)

E (高) × V (低) = M (低)

E (低) × V (高) = M (低)

组织行为学教材(PPT 81页)

组织行为学教材(PPT 81页)

解释 (Explanation)
预测 (Prediction)
控制 (Control)
青海大学
25
OB的学习目的
• 说得体的话、做得体的事 • 寻找自己的位置 • 培养自己审时度势看待变化的眼光 • 不要执著于自己的经验,养成迅速适应
环境的习惯
青海大学
26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生成与发 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思想萌芽 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准备 三、组织行为学的诞生 四、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 矛盾不尽其数,但在一个具体的时期,其中必然有一 对儿是主要的矛盾。
• 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进一步还可以分为矛盾的主要 方面和次要方面。
• 正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今后事物的发展变化才
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青海大学
20
三、帮助管理者用系统方案代替直觉
4、绝对和相对的关

现在也许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可
青海大学
7
生活中的问题
✓ 你了解自己吗? ✓ 你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吗? ✓ 你会让一个讨厌你的人改变对你的看法或态度吗? ✓ 假如你是球队的队长,你会鼓动、激励你的队员
通力合作,赢得每一场球赛吗? ✓ 能力强的人,往往并不十分成功? ✓ 许多管理者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缺乏人际关系
技能。你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吗? ✓ 人的能力应如何界定,成功人士的可借鉴之处是
力劳动分工所带来的节约是类似的, 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劳动分工理论
提出了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以此 来调动劳动者工作积极性,在管理 人员和工人之间寻求和谐的关系
Charles Babbage1791-1871
青海大学
30
罗伯特·欧文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 义者,企业家。早在1825年,他 就主张制定工作时间法、童工保 护法,倡导一种减轻工人阶级苦 难的“乌托邦”式的工作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LOGO
教学目标:
LOGO
❖ 了解沟通的过程和要素; 了解沟通的基本渠道和类型; 了解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掌握群体决策的基本方法; 掌握改善管理沟通的方法; 掌握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2
LOGO
一、沟通与组织
(一)组织中沟通的概念
沟通(communication)是信息源透过某种 管道把信息(信息、观点、情感、技能等)传送 到目的地的过程。
我们没有完成任务 记住在下班前把货送去 当你有什么需要时就请打电话给我 这次的报告写得更好了 对刚刚参加工作的人保证按时上班很 重要
6 免费早餐仅限于 20 元以内,超出部分请自付 你可以免费享用 20 元以内的早餐
7 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的话,可终止续约 (废话,完全可以省略)
外派工作非常有利于你的职业生涯,但
(4)公共沟通, 指利用个人公共关系权力,说服影响公众的 过程
(5)大众沟通, 指利用大众媒体影响公众的过程
(6)跨文化沟通, 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 传递和意义分享的过程
沟通的要素
LOGO
❖理解是对信息沟通成功与否的检验。如果信息为 人理解,沟通就是成功的。反之,信息不能为人 理解,沟通就是失败的。
天,用以操作员及技术人员)、电子信件、绩效评估。
❖非正式的沟通:天下周知的小道消息、日常的咖啡时间
(一天两次)、电子信件。
9
(2)非正式沟通
LOGO
❖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交流和
传递,它以社会关系为基础,是与组织内部明确 的规章制度无关的沟通方式。它不受组织的监督 ,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正式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种形式。
8
LOGO
❖上对下的沟通:公司新闻发布、部门的回顾、产品介绍
、内部新闻信、公司内部的新闻信、技术杂志、录象带杂 志、报告栏、管理人员会议。
❖下对上的沟通:工作进展报告(每月)、工作计划、产
品介绍计划、职工调查。
❖混合式的沟通:员工会议(每周)、换班前的总结(每
LOGO
3.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按沟通的方向划分,沟通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1)单向沟通
指在信息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接收信息 ,接收信息者不再向发送者反馈信息。如作报告、演讲、 下达指标等。
(2)双向沟通
指在信息沟通时发送信息者不仅要发出信息且还要听 取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反馈,发送与反馈可进行多次,直 到双方有了共同的理解为止。如交谈、协商、谈判等。
8
外派工作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困难比较多
也的确需要克服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2)非语言沟通
LOGO
❖ 借助非正式语言符号进行的沟通称为非语言沟通,包 括身体语言沟通(如身体姿势、衣着打扮)、副语言 沟通(如声调、哭笑、重音)和物体的操纵等三个方 面。
❖ 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Mehrabian,1968)对语言沟 通和非语言沟通在沟通中的使用比率进行了研究,总结出 如下公式:
10
非正式沟通的重要作用
LOGO
第一,可以满足职工情感方面的需要。 第二,可以弥补正式通道的不足。 第三,可以了解职工真正的心理倾向与需要。 第四,可以减轻管理者的沟通压力。 第五,可以防止管理者滥用正式通道,有效防止正式沟
通中的信息“过滤”现象。
非正式沟通的缺点主要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欠
缺,有时甚至歪曲事实,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由此可能 导致小集体、小圈子,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人心稳定
传闻或小道消息(并非谣言)
LOGO
小道消息的特点
(1)小道消息不一定都是不确切的消息。
(2)小道消息传递的速度非常快,同时也容易消散。
(3)很难追查到信息的来源。
(4)新闻性和现实性。
12
2.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LOGO
(1)语言沟通
❖使用正式语言符号进行的沟通称为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又分为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沟通
信息的传递100%=7%语言+38%语音+55%态势
LOGO
信息的传递100%=7%语言+38%语音+55%态势
图7-2 四种典型姿态
16
人际距离和空间: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表现 LOGO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 1966)提 出四种人际距离带:
①亲密带(0--0.5米),如亲子行为、恋人、角斗、护 理、抚慰、保镖等。
3
申农和韦威的沟通模式
LOGO




信息源
发送者
渠道

收 信 号
接收者
信 息
目的地
噪声源
4
沟通六个层次的意义
LOGO
(1)个人内部沟通, 指自我对话、自己与自己交流的过程
(2)人际沟通, 指发生在两个人或数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相 互理解的过程
(3)群体沟通, 指群体成员之间的意义分享和目标整合过程
②个人距离带(0.5--1.25米),其中0.5--0.8米是 亲密朋友交往的距离带,0.8--1.25米是普通朋友 交往的距离带。
③社会带(1.25--3.50米),未曾相识或一般相识,公 பைடு நூலகம்公办、应酬或初步了解。
④公共带(3.5--7.50米),如庆典、演讲时的主持者 与听众、交警与行人。
17
3.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4. 缓解组织内任何变革的阻力,有利于组织发展
5. 有助于创建组织内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员工的 满意感,具有心理保健作用
6. 满足了员工的归属需要,并及时提供员工身心发 展的信息。
7
(三)沟通的渠道和类型
LOGO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 ❖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与工作相关的
信息传递和交流,它与组织的结构息息相关。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认为信息沟通包括说话 者、词语(要传递的信息)、接受者。沟通至少 包括三个方面:
(1)传递
(2)交流
(3)分享
6
(二)沟通在组织中的作用
LOGO
1. 信息传递 2. 准确传递各项决策与计划,并使管理者全面把握
人员的情况,提高管理的效能
3. 体现并实现组织成员对管理工作的充分参与,发挥 激励员工的作用
❖在语言沟通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得体性、 激励性和幽默风趣。表7-1列举了如何变消极的 语言为积极的语言。
13
表7-1 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
编号
消极语言
积极语言
1 我们这次的任务失败了 2 别忘了在下班前把货送到 3 我希望你对此满意并继续订货 4 这次的报告写得好多了
5 我们不允许刚刚参加工作就上班迟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