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十原则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71d8e6aa00b52acfc7cae5.png)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摘要: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使得坡地建筑越来越多。
坡地的地形处理是一种在新型建筑设计中很重要的工作,比平坦的地形更复杂,通过设计,探讨边坡的环境如何结合实际需要,分散的高和低的地形,科学合理利用,建筑设计点的地形,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与建筑环境的生态原则相一致的。
关键字:坡地建筑,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引言:坡地建筑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愈发地受到欢迎,坡地建筑指的是建在地面起伏较大处的建筑物,坡地是自然界的原生态资源,坡地建筑应该是景观建筑、原生态建筑和人文建筑。
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使坡地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坡地建筑的定义坡地建筑,即建于地面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筑物。
坡地建筑是基于地貌环境的一种建筑类型,与其他建筑不同,它不同于一般的一段时间,风格,流派或功能划分的建筑类型。
它具有以下特性:环境形态的复杂性—坡地环境是坡地建筑生成基因之一,它的空间属性和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体现。
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由于它千变万化,庞杂浩繁,因而很难准确地以某一种方式加以分类。
坡地建设用地常采用坡度为5~25%的坡地,其建筑的接地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地性、节地性、通达性和安全性等人居环境的条件要素。
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样可使人们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和山水的灵动气韵,为久居喧嚣的都市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同时坡地建筑特有的空间形态也给予了建筑师无限的遐想,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动景观。
因此,坡地建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3、坡地建筑基础设计坡地建筑基础设计首先应分析认定设计条件。
坡地岸边上桩基的设计原则
![坡地岸边上桩基的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c1f1859767f5acfa1c7cd25.png)
1 对建于坡地岸边的桩基,不得将桩支承于边坡潜在的滑动体上。
桩端应进入潜在滑裂面以下稳定岩土层内的深度应能保证桩基的稳定;
2 建筑桩基与边坡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建筑场地内的边坡必须是完全稳定的边坡,当有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规定进行整治,确保其稳定性;
3 新建坡地、岸边建筑桩基工程应与建筑边坡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合理确定施工顺序;
4 不宜采用挤土桩;
5 应验算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下桩基的整体稳定性和基桩水平承载力。
坡地建房注意事项
![坡地建房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f09e4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c.png)
坡地建房注意事项坡地建房是指在山地、丘陵地或河岸等地形上建造房屋的一种建筑方式。
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选择在坡地上建房需要注意许多事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坡地建房的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坡地建房来说,选择合适的地段非常重要。
建房前需要对坡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估,了解地质条件、土壤稳定性等。
需要尽量避开有滑坡、塌方等风险的地段,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段进行建设。
同时还要考虑到日照、风向等因素,选择有利于居住的地形。
在建筑设计阶段,要选择适合的建筑方式和结构形式。
常见的坡地建房方式有台基、悬岩结构等。
台基是指在坡地上开凿出鱼鳞状的平台,使房屋更加稳定。
悬岩结构则是利用坡地上的岩壁或岩层作为房屋的一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坡度和土地条件,采取适当的方式来实现坡地建房。
对于坡地建房,土壤稳定性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掌握土壤类型、坡度、地下水位等信息。
根据勘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土壤处理措施,如加固土壤、排除地下水等,确保房屋在坡地上的稳定性。
此外,坡地建房还需要考虑排水问题。
坡地上的雨水会快速流动,容易导致积水和泥石流等问题。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避免对房屋造成损坏。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排水沟、防护墙等措施来有效解决排水问题。
此外,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建筑规范。
坡地建房涉及到地质破坏和土地利用等问题,需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周边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垃圾污染等现象的发生,保持建设环境的整洁和绿化。
最后,坡地建房需要注意住宅的布局和建筑材料的选择。
坡地上的建房空间通常会受到限制,需要合理设计住宅的布局,充分利用空间。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考虑其适应坡地环境的特点,如防水、耐腐蚀等。
同时还要考虑其美观、实用性和环保性。
综上所述,坡地建房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工程。
在选择地段、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都需要注意许多事项。
只有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做好前期调研和规划,合理选择建筑方式和结构形式,合理应对土壤稳定性,解决排水问题,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建筑规范,才能确保坡地建房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坡地建筑实施方案
![坡地建筑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8196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6.png)
坡地建筑实施方案坡地建筑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建设条件分析坡地建筑是指在山坡上建设各种建筑物的一种特殊形式。
由于地势的限制,坡地建筑需要充分考虑土地的稳定性、水位、通风等因素。
在本项目中,选择了一处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的山坡地建设住宅小区。
以下是对该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1. 土地稳定性:坡地地势较陡峭,需要进行土壤勘察和工程稳定性分析,确保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坡面的稳定性。
2. 水位控制:由于坡地容易积水,在项目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水,保证房屋的稳定和居住环境的舒适。
3. 通风和采光:山坡地地势高低不一,需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设计合理的通风和采光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4. 道路交通:坡地建设需要考虑道路连接的问题,保障居民的出行需求。
综合考虑以上建设条件,制定出以下坡地建筑实施方案。
二、设计建筑方案1. 场地整体规划:依据山坡地的地形,分析场地的高差和坡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包括住宅区、公共设施、景观绿化等。
2. 房屋结构设计:根据土地稳定性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房屋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或者增强混凝土结构,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排水系统设计:通过设置排水沟和雨水收集设施,解决坡地积水的问题,确保房屋和场地的排水效果良好。
4. 通风和采光设计:根据山坡地的地势,设计合理的通风和采光系统,如利用梯田和各个建筑的布置,以及室内设备的设置,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室内光线的充足。
5. 道路交通规划:根据场地的地势和交通需求,规划合理的道路连接,包括主干道、支路和步行道,确保居民的出行安全和便利。
三、施工实施方案1. 建设前期准备:进行地形测量和勘察工作,确定施工的地形特征和土壤条件,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试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土地平整和基础施工:对山坡地进行平整处理,采取合适的填筑和挖掘等工艺,制定坡地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案,确保土地的平稳和承载能力。
3. 房屋建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房屋的建设,包括结构施工、外墙装修、屋顶施工等,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070f1e203d8ce2f016623dc.png)
《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4年3月5日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市)建委,各有关单位:由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重庆市设计院主编的《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专家组审查通过,现批准该标准为强制性重庆市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该标准由重庆市建委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负责解释。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4年3月5日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坡地建筑防火设计高度及建筑类别4 坡地建筑消防扑救场地5 坡地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设置楼层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结合重庆市的特殊地形条件和具体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主要是明确坡地高层民用建筑在不同条件下的防火设计高度并以此进行建筑分类。
防火设计高度及建筑类别确定之后,按照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执行。
坡地建筑消防扑救场地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同时符合本规范要求。
1.0.3 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应根据坡地建筑总高度划分的建筑类别进行确定。
1.0.4 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内新建、扩建、改建于坡地地形上的高层民用建筑。
建于坡地地形上的多层民用建筑参照执行。
1.0.5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1.0.6 对设计文件规定采用涉及消防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没有国家或地方、行业技术标准的,应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经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会同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组织有关专家审定后,方可使用。
1.0.7 坡地建筑的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坡地建筑设计
![坡地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51521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5.png)
坡地建筑设计摘要:坡地建筑是当前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所处区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特点,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应该与常规建筑有所区分,以降低施工作业的难度和风险,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坡地建筑设计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了解不同环节的设计要点并实施针对性把控,消除其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对坡地建筑的基本概念加以介绍,分析坡地建筑设计的要求,探索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坡地建筑;设计要求;方法在建设用地资源紧缺的局势下,建筑工程项目对于坡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可以满足不同环境下人们的居住及使用需求,同时符合我国集约化发展的要求。
然而,与普通建筑相比较而言,坡地建筑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建设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多种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对于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果仍旧按照传统设计方法编制设计方案,则会导致其适用性不足,难以达到具体施工建设要求,项目推进风险增大。
为此,要了解坡地建筑设计的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要求,在设计中结合现场状况对具体方案细节实施优化与调整,体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一、坡地建筑概述处于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筑即为坡地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中,随着多种先进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的引入,坡地建筑也越来越多,而且功能呈现出多元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
与普通建筑相比,坡地建筑在风格特点、功能用途和建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显著,而坡地建筑的基本形态和空间布局结构等,也与当地的空间属性息息相关,我国地域广阔,因此在不同区域内的坡地建筑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1】。
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坡地形式,适合建设建筑结构的坡地坡度一般在25°以内且不低于5°,在该区域开展建设工作,不仅能够有效节约用地资源,而且能够确保建筑和当地环境的适应性。
在坡地建筑过程中,应该注重自然生态理念的融合应用,实现坡地内各类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无论是空间形态还是结构形式,都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将建筑融入到整个自然环境当中,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坡地建筑设计要点
![坡地建筑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e31967af1ffc4ffe47ace2.png)
坡地建筑设计控制要点一、建筑方案1、建筑方案公司一定要有坡地建筑设计的经验,其次必须紧扣规划用地条件(尤其注意有无航空限高等特殊因素)、产品策划报告;2、方案开始设计前,一定要对用地清表(主要清楚场地内杂草、灌木、遗留构筑物、建筑物等),并对清表后地形进行等高线测绘。
等高线测绘范围一定要超出红线,延伸20~30米,如相邻的市政道路或小区比较近,也纳入测绘范围(小区测绘关键性区域);3、建筑单体方案基本确定后,反扣到总平图上,首先确定道路线型、交叉路口的标高。
因为只有道路标高确定后,才能确定建筑单体的±0.00的绝对标高,并且将前花园入口与小区道路相交位置的标高标出来。
4、梳理场地内的挡墙。
坡地建筑的特点所决定了场地内或红线周围有一定的挡墙,并单独用线性表示,并且将建筑主体内的挡墙用另一种线型标示出来。
存在掉层的别墅,别墅之间的室外挡墙的起点与终点一定是半地下室挡墙;5、单体建筑设计的时候尽量少采用单跨结构、花池等,注意控制赠送面积的方式;二、施工图阶段1、地质勘查。
(1)如公司成本控制得比较严格,建议对建筑单体一柱一勘察。
这样做不仅责任明确,而且可以减少现场处理基础超深问题的时间;(2)挡墙的地质勘察。
按照建筑总图上挡墙的平面布置,建议按间距10~15米布孔,并查明有无滑坡体;2、挡墙设计。
(1)建议这一部分由地勘单位进行。
因为现在的建筑设计单位对超过图集高度的挡墙,在技术上有一定困难,且没有相关的设计资质;(2)地勘单位对现场的情况比较熟悉(应注意在地勘招标时,应将挡墙设计纳入其中);(3)挡墙设计一定要结合景观总平图;3、施工图设计。
(1)施工图设计单位一定要有坡地设计经验;(2)形成完整的《设计任务书》。
在设计之前应对设计单位全面交底,问题一定要说清楚、讲明白,其中可以纳入建设单位设计部各专业的看法、设计思路,因为这个时候你比设计单位熟悉方案、场地等,千万不能含糊其词;(3)首先需要在建筑总平图上把室外和主体内的挡墙标示出来,一是为了方便结构专业分析场地,方便结构建模;二是,如果需要提前做场平的话,可以提前招标、施工(个人建议最好施工图出完后在进行场平,因为场平除了建筑总平图之外,还需要看建筑单体图,在存在吊脚层的时候尤其重要,可以避免开挖过深);(4)时间控制节点尽量合理。
坡地建筑设计要求
![坡地建筑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967f02fbcd126fff7050bf0.png)
坡地建筑规划设计一、坡地建筑六大设计要素⏹历史要素开发坡地住宅要探寻它的传统,以前的坡地住宅怎么做,人们为什么要做坡地住宅,这都对今天的坡地建筑开发有非常大的意义。
⏹建筑形态要素对于坡地建筑单体,最复杂的就是住宅和地形结合的地方接地模式。
复杂多变的接地模式是坡地单体住宅的典型特征。
⏹总体布局要素坡地建筑讲究自由的总图布局,主要是跟地形结合,有两种布局形式,一个是分散式布局,一种是集中式布局。
⏹交通要素坡地建筑的路网一般做成自由的路网,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方面是地形的限制,第二个是成本的原因。
⏹工程成本要素作为开发商,肯定对成本要素要非常重视。
因为在坡地上面做住宅,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成本上面。
总图规划和项目运作都跟平地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成本上。
⏹情感要素除了工程技术和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投入情感。
具体来讲就是对待土地的心态和态度。
五、坡地建筑景观设计1、坡地景观设计优势平缓错落的坡地地形比平地更容易营造立体绿化、立体园林,不会像平地营造水景必须掘地挖渠通道等,破坏原生地。
二、“三要四不”原则坡地建筑当中的设计原则,也是其特色。
坡地有高差,做到户户有景的机会比平地上更加理想,因为坡地,一般有园林、山谷、河道,在小区设计的同时保护山区的生态是非常重要的。
1.三要原则(1)要显山露水不要影响到坡地山水自然的美,尽量提供一个健康生态的居住环境。
(2)要依山就势依山造势,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户型。
例如花园洋房,情景洋房。
(3)要错落有致增加景观的开阔道。
山坡建筑可以令空间更加丰富,因为错落有致,令到天际线更加多层次感。
2.四不原则(1)不随意伐木除了保护生态环境来说,具体来讲,超过15米以上的大树,或者是有价值的树种,珍贵的树种,要尽量的保留,不要砍伐,必要的时候可以移栽。
(2)不大量挖填土尽量不做大量的挖土和填土。
(3)不做太高的挡土墙认真地做总图设计,利用坡地的原件,减少很多挡土墙,挡土墙最好不要超过1.5米。
坡地建筑案例分析
![坡地建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aa95c46bd97f192379e986.png)
“肾形”的游泳池是别墅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别墅立面
交通流线分析
住宅平面呈“L”形,后面单设 了一个蒸汽浴室,这又形成了 “U”形的游泳池。对着住宅入 门的餐厅,左起进入起居室, 没有设门,用几级踏步划分, 形成了空间分成有机的两部分, 一般作为会客,另一半可安静 的休息和弹琴。有趣的是这两 部分没有什么分隔,也没用地 坪的高差,只是用不同的地面 材料区分。室的一角外有边门 可进入花园,上面有一部值了 曲线雨篷和房间,使造型生动 活泼,和内部流动中间相协调。 底层起居室仅仅是一个单一的 连续的开敞空间,但进一步在 室内布置上却分解为一个围绕 传统芬兰式壁炉的高起地面, 和一个有大玻璃的休息空间。 紧靠着起居室的餐厅和服务用 房,所有居室都安排在楼上。
希腊 圣托里尼岛民居
地理位置
纽约
纽约
❖ 位于北纬41.0545181°,西经73.4559873°,美国康涅狄格州达里恩镇
主体
车库
❖ 位于北回归线至北极圈 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 气候,年均降水量1092 毫米,冬季均温稍低于 0℃,夏季平均气温约为 21-24℃,是气候宜人的 夏季休养地。
❖ 地处美国康涅狄格州边
House
第二代 Walter Ahlström House
❖
❖ ❖
第一代 Antti Ahlström house
坡地 树 河
区位
• 位于离努马库不 远的一个小村的 一个长满松树的 小山顶上。建筑 四周均为树林。
别墅的空间组成
坡地建筑方案
![坡地建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7a64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6.png)
坡地建筑方案坡地建筑方案是指在采用了合适的设计和建造措施后,在坡地上建造稳定和美观的建筑物。
由于坡地地形的复杂性,需要仔细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实用性。
下面是一个关于坡地建筑方案的详细描述,总计约1000字。
首先,坡地建筑方案需要详细的地形研究和分析。
了解坡地的高差、坡度、土壤类型等特征对于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非常重要。
地形研究可以通过测量和记录地势高差,制作地形图等方式进行。
基于地形研究得出的结果,建筑师可以开始规划建筑物的位置和布局。
通常情况下,建筑师会选择将建筑物放置在坡度较小的区域,以减少土方工程和降低建筑物的施工难度。
此外,在选择建筑位置时,还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日照、风向和风力等。
接下来,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
在坡地上建造建筑物时,地基的选择和设计尤为重要。
坡地的土壤通常不太稳定,容易发生滑坡和土方滑移等地质灾害。
因此,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基础设计,如承台、土钉墙等,以增强建筑物在坡地上的稳定性。
此外,建筑师还需考虑建筑物的设计。
在坡地上建造建筑物时,建筑物的外观应与环境相协调,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也应该充分考虑地势的变化,以便在视觉上使建筑物更加和谐和统一。
在坡地建筑方案中,还应该考虑到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坡地上的雨水通常容易形成径流,容易造成土壤侵蚀和洪水等问题。
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建造排水系统、设置护坡等,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最后,建筑师还需考虑到坡地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建筑物的长期使用效益。
总的来说,坡地建筑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形特征、结构和基础设计、建筑物的外观和环境协调、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才能设计出稳定、实用和美观的坡地建筑物。
坡地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坡地建筑结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19706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8.png)
坡地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在坡地上建造建筑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与分析以确保建筑物在坡地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对坡地建筑结构设计的分析进行探讨。
首先,坡地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地面的稳定性。
在选择建筑区域时,需要进行地质勘测,了解土层的组成和性质,以确定地基的稳定性。
在坡地建筑的设计中,常采用加固地基的方法,如打桩、扩底或加设地基桩等,以增加地面的稳定性。
其次,坡地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稳定性。
在设计建筑物的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在坡地上的受力情况,包括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主要来自建筑物本身的重量以及使用荷载,而水平荷载则来自地震、风荷载等外部因素。
为了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如增加结构的水平支撑、设置抗滑支撑结构、加固屋面结构等。
此外,坡地建筑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在坡地上,地下水的变化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除在建筑物外部,或者考虑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加入防水层,以防止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渗透和侵蚀。
最后,坡地建筑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土壤的侵蚀问题。
在坡地上,土壤的侵蚀可能会导致坡地的失稳和土壤的下滑。
为了防止土壤侵蚀,可以采用植被覆盖、设置固定器具或者采用排水系统等方法,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总结起来,坡地建筑结构设计的分析需要考虑地面稳定性、建筑物本身结构稳定性、地下水的影响以及土壤的侵蚀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措
施,可以确保建筑物在坡地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居住或工作环境。
如何做坡地优秀建筑方案设计
![如何做坡地优秀建筑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e75e6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4.png)
坡地优秀建筑方案设计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坡地建筑设计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坡地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地形,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够美化城市风景,增加居住舒适度。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套优秀的坡地建筑方案,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一、坡地建筑设计的特点1. 地形起伏:坡地地势高低起伏,需要根据实际地形进行设计,保证建筑与地形的融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要考虑到使用功能的合理性。
2. 地质条件:坡地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设计时需要考虑地基稳固性和防滑措施,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视觉效果:坡地建筑由于地势高低不一,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视觉效果,保证建筑在不同角度下都能展现出美观的外观。
二、坡地建筑设计的四大原则1. 保护环境:坡地建筑设计应该尊重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对地形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2. 合理规划:坡地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区。
3. 利用地形:坡地建筑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根据地势高低进行前后错落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4. 美观大方:坡地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外观效果,建筑设计要美观大方,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三、坡地建筑设计的示范项目1. 项目背景某市位于山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是一个非常适合开发坡地建筑的城市。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居住环境,市政府决定开展一项坡地优秀建筑方案设计项目。
2. 设计目标(1)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环境,减少对地形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2)合理规划: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区。
(3)利用地形: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浪费。
(4)美观大方:充分考虑外观效果,建筑设计要美观大方,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3. 设计方案基于以上设计目标,设计团队提出了一套坡地优秀建筑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前后错落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坡地建筑解决方案
![坡地建筑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e006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9.png)
坡地建筑解决方案在解决坡地建筑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案:1. 地形处理:对于坡地建筑,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地势起伏,需要对地形进行处理以实现建筑的平整。
可以采用填土和挖掘的方法来平整地势,但需要注意措施,避免对土壤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2. 坡地围护:坡地建筑需要采取一系列围护措施,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以采用挡土墙、防护栅、扶壁等措施来固定坡地,并预防滑坡和坍塌等问题的发生。
3. 坡地平台化:在坡地建筑中,常常需要建造平台来作为建筑的基底。
可以采用挖掘和填土的方法来建造平台,以确保建筑基础的稳定。
同时,还可以采用排水系统来排除积水,预防土壤湿润导致的土壤松散问题。
4. 绿地设计:坡地建筑可以利用自然条件,将绿地设计融入建筑中。
可以选择适合坡地生长的植物,进行合理的绿化设计,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5. 技术创新:在坡地建筑中,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坡地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以便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
同时,还可以利用地下工程技术,减少对地面的干扰,实现建筑的安全稳定。
6. 社区策划:在坡地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社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
可以根据不同的坡地特点,设计出适合社区发展的建筑规划,包括住宅、商业、教育等设施,并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建设生态友好型社区。
7. 坡地保护:在进行坡地建筑时,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
可以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植被恢复技术等手段,保护坡地的生态环境。
此外,还可以通过限制建筑开发密度,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
总之,解决坡地建筑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地形处理、围护措施、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才能实现坡地建筑的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
![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f1a7eae009581b6bd9ebb2.png)
课题II:南京市游客中心题眼:环境——城市+坡地空间——连续空间+展示空间结构——钢筋混凝土SEU-ARCH 2007.11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SEU-ARCH2007.11一、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二、坡度与建筑接地方式三、等高线与坡地建筑布局四、坡地建筑的空间形态五、坡地建筑的形体表现与景观处理四、坡地建筑的空间形态等高线地下式地表式架空式错层掉层跌落错迭架空吊脚山地建筑的接地方式地下式错层掉层Mount Angel BenedictineCollege library, OregonRenzo Piano错迭Casa CoreccoMario Campi架空型吊脚型凤凰古城Le Corbusier吊脚型坡向、分割要素曲率较小曲率较小曲率较大道路位置道路形式环状尽端式之字型道路北向坡改善采光方式解决景向与坡向矛盾的方法坡度与采光坡地建筑的布局方式平行垂直改造适应线网联系型层台组合型踏步主轴型空间序轴型Array空间主从型空间穿插型融入形共构型超越型超越型展示类空间SEU-ARCH2007.11三线要求:流线:人流组织的路径光线:根据展示体的不同时间天然或人工照明视线:参观者与展品的关系路径路径光线内外空间墙板墙板墙板模型操作SEU-ARCH2007.11。
坡地建筑的分类
![坡地建筑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a3c12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c.png)
坡地建筑的分类坡地建筑,顾名思义,是建造在坡地上的建筑。
由于地形条件的特殊性,坡地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安全及美学等多个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坡地建筑,我们对其进行了分类。
以下是根据不同角度对坡地建筑进行的分类。
一、按功能用途1、居住建筑:如别墅、公寓等。
2、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
3、商业建筑:如商店、餐厅、酒店等。
4、工业建筑:如工厂、仓库等。
5、农业建筑:如农业设施、养殖场等。
二、按建筑材料1、混凝土结构:常见的住宅和商业建筑。
2、木质结构:森林覆盖率高地区的常用结构。
3、钢结构:大跨度公共建筑,如会展中心、体育馆等。
4、生土结构:常见于传统农村建筑,如窑洞等。
三、按建筑风格1、古典风格:如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
2、现代风格:简洁、功能主义,注重材料和技术的运用。
3、地域风格:结合当地文化和地理特点,如云南的傣族竹楼、陕北的窑洞等。
四、按楼层高度1、单层建筑:一层高度,主要适用于对地势有较高适应性或特殊功能的建筑,如养殖场等。
2、多层建筑:超过一层高度,主要适用于需要更大使用空间的建筑,如住宅、办公楼等。
五、按结构形式1、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承重能力强,可自由分割空间。
2、剪力墙结构:墙体承重,抗震性能好,但空间灵活性较低。
3、混合结构:结合框架和剪力墙,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六、按地理环境1、高山建筑:适应高山寒冷气候和地质条件,如雪山的木屋。
2、河谷建筑:适应河谷湿热气候和地质条件,如河谷地区的桥梁和水利设施。
3、平原建筑:适应平原地区气候和地质条件,如城市中的高层建筑。
4、沙漠建筑:适应沙漠干燥气候和地质条件,如沙漠中的绿洲和古城堡。
5、海岛建筑:适应海岛气候和地质条件,如海岛上的灯塔和别墅。
七、按使用领域主要包括农业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
这些领域的建筑物根据其使用功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例如,农业建筑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以及农业生产的需求;工业建筑则需要考虑生产工艺、物流运输等因素;居住建筑则需要关注舒适度、安全性和私密性等方面;商业建筑则需要注重商业氛围的营造和顾客体验;公共建筑则需要关注功能需求、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建筑用地的使用坡度
![建筑用地的使用坡度](https://img.taocdn.com/s3/m/de9bf6a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0.png)
建筑用地的使用坡度
建筑用地的使用坡度是指用地的地形坡度,这一因素对于建筑和规划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地块坡度可能会对建筑的设计、地形的处理以及排水系统等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建筑用地使用坡度的一般指导:
1. 平坡地:平坡地适合各种建筑类型,施工相对容易,并且对于基础和排水系统的设计相对简单。
2. 缓坡地:缓坡地通常对建筑和基础的设计有一定的宽容度,但在排水方面仍需谨慎考虑,以避免水流问题。
3. 陡坡地:对于陡坡地,建筑设计和基础工程可能会更加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采用支撑结构、挡土墙等工程来适应地形。
4. 不同方向的坡度:地块的坡度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方向,可能有横向和纵向的坡度。
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坡度,确保建筑在坡地上的平衡和稳定。
5. 排水设计:不论坡度如何,都需要考虑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水患和保护建筑结构。
这可能包括合适的排水沟、雨水管道等设施。
6. 地形处理:对于不同坡度的地块,可能需要采用合适的地形处理方法,比如梯田、挡土墙、护坡等。
在进行建筑用地规划和设计时,通常会考虑到地形坡度的因素,以便更好地利用地形、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形勘测和工程地质勘察是评估坡地条件的关键步骤,有助于确定建筑的适宜位置、结构设计和相应的工程处理方案。
坡地建筑设计
![坡地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dc1278c77da26925c5b0e6.png)
坡地建筑设计摘要:坡地建筑依山而建、依水而居,是当前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回归自然环境的理想居住的地方,特别是繁华的都市更为宝贵。
坡地建筑一般是以山体作为屏障与水系“负阴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
在建筑设计中,尊重自然前提下师法于自然,营造符合生态法则的人居系统。
远看碧水绕山,人家点缀山林。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
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坡地建筑设计的特点及设计进行研究,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坡地建筑;住宅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一、坡地地形特点广东地区的地势以丘陵为主,存在大量的坡地建筑,坡地建筑在安全性、通达性及适地性等人居环境条件要素表现非常良好,其是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不仅使人们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和山水的灵动气韵,同时坡地建筑特有的空间形态也给予了建筑师无限的遐想,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动景观。
二、工程概况某项目靠近107国道,总用地面积297834m2,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99460m2。
项目周边有银行、市场、卫生站等;商业形态比较杂乱,没有什么大品牌进驻,地块现状原始植被属于山体前浅丘,地形呈西高、东低的整体走向,高度介于50~120m 之间。
山体起伏较不规整,坡度较大,内有三湖一库,4~5 条冲沟。
该地块南端的两个山坡已近被破坏,水土流失,现状较为平缓。
在两个受破坏的山坡中间有一条高压走廊由南到北,经过水面,纵穿该用地。
地块西侧紧邻公园,近山滨水,自然条件优越。
西部目前处于未开发状态,用地以林地等农用地为主,未来发展方向以居住开发为主;地块周边建筑主要分布在地块的东侧,目前,东侧建筑主要以工厂建筑为主,建筑密度较大、建筑高度较低,整体建筑群景观较差。
项目根据坡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提升项目整体品质。
三、设计指导思想及特点(1)坚持和完善方案构思,遵守国家和该城市各项规范和规定。
建筑坡地地形处理方案
![建筑坡地地形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2e26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b.png)
建筑坡地地形处理方案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坡地地形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由于坡地地形的不平整性,设计和施工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坡地地形处理的方案。
首先,坡地地形处理的第一步是对地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
通过测量坡地的高度、宽度以及坡度等参数,可以获得地形的准确数据,帮助设计人员制定合理的方案。
在坡地地形处理方案中,最常见的方法是进行坡地切割。
这种方法适用于斜坡较陡峭,不适合直接建筑的地形。
通过切割土地,可以使坡度较陡的地形变得平缓,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提供基础。
除了切割,另一个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坡地填筑。
当坡度较小且不需要陡度改变时,可以选择填筑的方式。
填筑不仅可以填平原有的凹陷地形,还可以增加坡地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为建筑提供良好的基础。
此外,还可以采取梯田处理的方式来处理坡地地形。
梯田是一种将坡地划分为多个平坦的平台的处理方法,可以提供平坦的土地用于农业或建筑用地。
梯田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侵蚀,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和稳定性。
在坡地地形处理方案中,还需要考虑到排水和防护的问题。
对于较陡峭的坡地,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雨水不会积聚在坡地上,导致土壤流失和建筑物的损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坡地的稳定性,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如设置护坡、植被等,来增加坡地的抗冲击能力和稳定性。
最后,坡地地形处理方案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问题。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自然环境,采取措施保护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合理规划和布局建筑物,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达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结而言,坡地地形处理方案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对于不同坡度和地形的坡地,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割、填筑、梯田等处理方案,并结合排水和防护措施来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处理和利用坡地地形,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坡地建筑十原则尊重自然原则,系统原则,亲水原则,择高原则,择坡原则,留顶原则,占边原则,经济原则,美学原则。
坡地建筑的杂谈坡地住宅挑战最大的是成本问题,因为在坡地上面搞建筑活动,必然会增加成本,至于成本增加多少,增加20%,30%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们成本控制上面要做得更加的精细,另外我们也会动一些脑筋,想一些办法,比如在坡地上景观地利用,提到水景,我们坡地本身有很好的一些山地的溪流的水景,这些水景我们充分地利用,把这些溪流的沟床做一些处理,下雨的时候水很大,不下雨的时候水就很小。
这个没关系,我们把沟床进行景观化处理了以后,有水是有水的景观,没水是没水的景观。
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坡地跟平地是一个矛盾体,坡地有坡地的优势,但是同时它也有很多的劣势,所以关键的是开发商拿到坡地以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而最大限度地抑制它的劣势。
开发商如果要把坡地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个优势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对坡地住宅他有平地住宅所无法比拟的视线和景观的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和享受,在坡地上形成退台之后,后面的房子不会被前面的房子挡住,那么他视线的开阔度和私密性各方面都会比平地的小区要好很多。
平地上的小区所有的房子都一样高,每一户的窗子都是互相的对望,你保持18米的间距,还是会有私密性的干扰。
那么坡地建筑大部分的住宅能够保证他的私密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是坡地建筑最伟大的价值,第二个坡地建筑本身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景观很好,空气好,我们学府大道69号,我们专门做一个空气质量的测试,我们对于悬浮物和污染物的含量,我们专门请重庆大学环境测评所给我们测试,比我们主城区里面的平地的数值有很明显的区分。
所以居住坡地建筑有很明显的生态上的享受,那么你要得到这些享受,肯定相应就要克服一些困难,主要就是高差的困难,那么在重庆来讲,重庆的坡地建筑在80年代,90年代以前,重庆市场没有真正的坡地建筑,只是因为重庆没有这么多平地,所以就有大部分房子是盖在坡地上面,可能有些房子就是上面是8层,然后下面还吊了6层,那么整个有十几层,但是还没有电梯。
我们在解决居民的入住的舒适度上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包括路网和车行道和步行系统上面有一个合理的搭配,再配上现代化的扶梯和电梯这些交通工具,加上家庭小车越来越普及之后,利用小车能够上去之后,慢慢的以前坡地所固有的这些抗性,慢慢就会化解。
反过来对坡地所得到的好处和享受的坡地的价值会慢慢超过坡地的劣势,两者比较,他认为得到的好处比付出的代价更多的时候,他就会愿意买你这个房子。
若是描绘一桢生活场景,不应忽略了嵌在山腰的坡地。
看到坡地,就自然想起温馨四溢的炊烟,想起树林,想起锅炉里香气沁人的红薯和远去的童稚梦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场景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但人们对优美的居住环境更加向往,对坡地的追求并没有放弃。
提及坡地,人们容易想到的是爬坡上坎,想到的是累。
事实上,坡地建筑能够走红,除了满足人们天然亲近山水的心理需求以外,还在于不断地改进后,真正实现了居住的品质感,大大提升了舒适度以及整体建筑美观。
比如学府大道69号在坡地建筑上首创采用安装电梯的模式,内部还有三重轻松的交通方式,回家,已经是一种与自然融合的享受。
在广厦城江畔语林、华立天地二期、水天花园设计的都是缓坡,有坡地的起伏却没有爬坡的疲惫感。
通过这样的规划设计,大大提升了居住的舒适感。
从外观上,由于高低落差明显,坡地特有的这种特质能轻易使小区的建筑有高低欺负、错落有致的变化,形成一种动态的建筑美感,打破了一般小区兵营列阵式的沉闷布局,而且由于高低错落,能使住宅的采光,通风条件进一步改善,在视野,间距上获得让人满意的效果。
此外,坡地建筑能使空间设计更有发挥的余地,坡地住宅结合地势高差设计,能创造出比平地建筑更富于变化起伏,在园林设计上更是格外精彩,而架空层等箭镞后手法的使用也显得得心应手。
特别是与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自然的生态空间更贴合健康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坡地建筑形态的构成初探1(早期收集的资料)随着土地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的加剧,对坡地的开发日趋受到重视。
一方面,开发坡地可以在节约土地资源、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前提下为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坡地为建筑形态的创造和更新提供了新的灵感源泉。
1坡地建筑的历史与现实坡地建筑的历史几乎与建筑史一样长久。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知道“择高处而居”,人类在坡地环境中的建筑活动已非常频繁,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洪涝侵袭和抵御外敌。
于坡地、瘠地之上建住宅,而将平地、耕地留出,以达到“保土”的目的,这种古老的生态意识使坡地民居受益于自然,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于坡地分布区域极广,区域特征的文化肌理演进加入,使得坡地民居建筑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态,其中许多堪称经典的建筑文化形态流传至今,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风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民族自然观。
风水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坡地建筑的建构。
风水的本质要求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张人们应尽量顺应自然环境,不强借人力来改变环境。
风水中所要求的许多具体作法,都饱含着古老的生态意识,如“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追求“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布局原则,就是对选址的要求。
从中可见,古人将复杂多变的坡地形态,看作是建筑的有利条件。
自产业革命以来,经济与科技突飞猛进,为坡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由于交通工具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的活动范围,如缆车、索道、电梯、自动扶梯等的广泛使用,这些现代交通工具超越了人的生理极限,解决了坡地建筑中最主要的竖向交通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得复杂地形的建筑工程问题可以得到进一步解决,从而为坡地的开发利用创造了物质技术条件。
此外,人们对自然土地资源利用的观念更为理性化,坡地建筑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在逐渐深化。
可喜的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坡地的开发和建筑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将一些新的理念、新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应用于坡地建筑的设计实践中,为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资源、丰富建筑创作作出了现实和超前的探索。
2坡地建筑极其环境形态的综合特征和影响因素2.1 建筑及其环境形态的综合特征坡地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是以其所处的地貌环境同其它建筑相区别的,这不同于常见的以时期、风格、流派或功能来划分建筑类型的方式。
坡地这一特定的地貌环境构成了坡地建筑及其环境形态的主旋律;而坡地环境中的众多影响因素犹如经脉贯穿始终,牵动全局;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表达则有如人体的肌肤血肉,最终展现出一个立体、有机、完整的形象。
就坡地建筑形态影响因素而言,它具有以下特性:环境形态的复杂性—坡地环境是坡地建筑生成基因之一,它的空间属性和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体现。
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由于它千变万化,庞杂浩繁,因而很难准确地以某一种方式加以分类。
通常我们会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对坡地进行分类,比如按坡度、按坡面曲率、按气候条件来分等。
坡地是一个“面”的概念,而且非平整性是其主要特征,坡地环境中地表每个点的位置相对于另一个点来说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位移坐标。
与坡地建筑相对应的地貌形态的划分应以影响建筑构成的地貌空间几何曲面形式来划分,因为这是影响坡地建筑场地的功能关系、空间构成以及形象表达等方面的主要因素。
坡地地貌形态对于坡地建筑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坡地的区位特征,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区位:坡顶、坡中和坡底(见图1)。
上述对于坡地区位形态特征的描述,它对于单体建筑的设计具有直接影响。
坡地环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地貌形态的丰富多变上,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平地环境所没有的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具体因素。
诸多因素的参与决定了坡地环境形态的复杂性,坡地建筑的形态组织也因此而获得丰富的创意和表现手段,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心理感受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千变万化的形态特征和强烈的地形高差处理区别于平地建筑,是建筑中随地点而变异的最活跃的元素。
建筑形态的多变性—建筑形态的多变性是坡地建筑最直观的表现(见图2),它不仅表现在建筑功能类型多样化,单体及群体组织手法的适应性,适应地形变化的灵活性以及丰富多变的艺术表达形式,而且坡地建筑的形式风格也由于地方性的影响而呈现多样性的文化内涵。
坡地建筑与环境的融通性—坡地环境作为坡地建筑形态表现的根源,成为坡地建筑建成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坡地建筑本身是人与环境对话的中介,与环境对话的意义是,在既成环境里,当新的实体空间及开放空间置入时,对现况产生的影响,新置入的空间有它的面貌和声音,因此会使建成环境呈现新的面貌与乐章。
2.2坡地建筑及其环境形态影响因素从上述对坡地建筑及其环境形态的综合特征分析中,可以发现,坡地建筑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是广泛、综合而且错综复杂的。
参照台湾建筑师对坡地开发所建立的综合性框架,将坡地建筑及其环境形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四大类,即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经济技术因素(含规划及法规制约因素),建筑师主创观及其它人为因素。
以上各种因素在坡地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只是在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层次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各种因素构成综合的系统,产生综合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情况,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因素,才能构筑独具特色的坡地建筑形态。
坡地建筑形态的构成初探2(早期收集的资料)3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构成3.1 坡地建筑群的视景组织坡地建筑群体及其环境作为人的活动场所、生活空间,建筑自然要建立起与人的活动相适应,甚至经过人工强化的空间视景序列。
这一空间序列是按一定秩序原则组织实体要素而形成的。
秩序与内容相关,使人在其中的活动意义得以实现。
这一空间视景序列的建立,在建筑上是一系列涉及行动及视觉的处理手法。
路径与视觉空间—人在坡地建筑群中的活动是位移和视觉活动的共同发生。
作为位移基面,路径的样式影响到视觉活动的效果。
整个坡地建筑群视景序列中的实体要素是经由路径组织起来的。
路径作为线性要素,具备线段所呈现的特点,影响到人接近物象和进入空间的方式。
坡地建筑群的视景组织—坡地建筑群与地段环境在视觉上的调适主要表现在其界域的确定以及对体量和各向延伸趋势的有效控制上。
坡地建筑群所占空间界域是三维度的,但在视觉效果的直接反映却是投影的二维度形式,即视觉面积高度。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建筑与坡体视觉面积比的关系来达到确定其空间界域的目的。
坡地建筑群的视觉面积的控制取决于建筑与坡体哪一个占主导地位。
若以坡体为主,建筑趋势切忌扩张,视觉面积水平方向的长度尽量缩短,以维持坡体的整体感。
当建筑有满铺的趋势时,坡中建筑群则应起到承上启下,连接坡顶与坡底景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