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第二讲 控制网的布设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建立国家控制网任务重、时间
跨度大,为避免重复和浪费,
必须有统一的布设方案和作业 规范,以使各测绘部门所测成
应有必要的密度
应有统一的规格
果的精度、布设规格合乎要求,
便于构成统一的国家大地控制 网整体。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2.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系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GPS网的布设方案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平均距离 (km) 9 5 2
a (mm) ≤10 ≤10 ≤10
b (1×10-6) ≤2 ≤5 ≤10
最弱边相对中误 差 1/120000 1/80000 1/45000
一级
二级
1
<1
≤10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附合导线长 度 (km)
15 10 3.6 2.4 1.5
平均边长 (m) 3 000 1 600 300 200 120
每边测距中误 差 (mm)
±18 ±18 ±15 ±15 ±15
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
块。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二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布设在一等锁环所围成的范围内,它是加
密三、四等网的全面基础。二等网平均边长为13km,
就其密度而言,基本上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要求。 它与一等锁同属国家高级水平控制网,所以,主要应 考虑精度问题,而密度只作适当照顾。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精)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a)
(b)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三、四等三角点也可采用插点的形式加密。
9
(a)
(b)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三、四等三角网是在一、二等网控制下布设的,是 为了加密控制点,以满足测图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三、 四等点以高等级三角点为基础, 三等网的平均边长为 8km ,四等网的边长在 2 ~ 6km 范围内变通。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 三等为±1.8",四等为± 2.5"。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图a
图b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 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在一等三角锁和二等基本锁控制下,布设平均边长约 为 13km的二等补充网。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 误差小于士2.5"。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二等网以全面三角网的形式布设 在一等锁环内,四周与一等锁衔接。 为了控制边长和角度误差的积累,以保证二等网的精 度,在二等网中央处测定了起算边及其两端点的天文经纬 度和方位角,测定的精度与一等点相同。当一等锁环过大 时,还在二等网的适当位置,酌情加测了起算边。 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 13km ,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 的测角中误差小于士1.0"。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方案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方案一、引言工程平面控制网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基础,它是为了建立一个精度高、几何稳定的测量框架而设计的。
它是由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也称为控制站点)组成的一种测量网,在这些控制点上通过准确测量和数据处理,建立起相应的坐标体系和相对位置关系。
通过这些控制点可以实现工程中各种复杂的测量任务,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提出一个系统的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控制点布设、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控制点布设1. 控制点选择控制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工程的几何特征、地形地貌、测量任务的要求以及辐射传递的可行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控制点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地理位置确定性、易于观测、地形开阔、无遮挡物、便于安装器材和传输信号。
2. 控制点布设方法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点布设方法。
通常包括直射法、反射法、GPS 定位法等。
在实际工程测量中需要综合考虑测量精度、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布设方法。
三、测量方法1. 测量器材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控制点布设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器材。
例如,对于直射法,可以选择全站仪或者经纬仪进行测量;对于GPS定位法,需要使用GPS接收机等设备。
2. 测量操作流程测量操作流程应包括测量准备、目标定位、观测、记录和数据传输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1. 数据采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对控制点的坐标、地形图、影像图等数据进行采集。
一般可以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数字相机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2.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理、配准、检查、比对、坐标转换、模型构建等环节。
需要借助专业的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如AutoCAD、ArcGIS、Photoshop等。
五、质量控制1. 检查标准对于控制点的布设、测量和数据处理等环节,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查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一、控制网的布设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形式:选择控制点要求: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
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①图形应简单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
便于观测和保存二、现场测量控制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二.二.二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 法
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 选用一:二五 000~一:一00 000地形图】上进 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 展绘已知点!! ➢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 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Mi M0
Li L0
M0LiM0
1 Pi
式中!! L i
Li L0
??所以
二. 导 线 网
Li
1 Pi
或
Pi
1 L i2
式中!!Li′是导线长Li以L0为单位时的长度?? 由上式可知!!如果已知线路的权Pi!!则可求出相应的单一线路
的 长度Li′ !!反之如果已知线路长度Li′!!则可求出相应的权Pi??现
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 波测距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二.一.四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 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它方向的精 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 于其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 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精 以下图所示的一级导线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以上公式估算网
度 估
中结点和最弱点的点位精度??图中A!!B!!C为已知点!!N为结 点??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试估计结点N和最弱点W的点 位中误差【不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平面控制网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控制网,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提供测量工作所需的基准框架。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对于后续的测量工作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布设。
下面将介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首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测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地形地貌和地物分布情况,确定控制网的布设范围和密度等。
同时,还需要对测区的地质地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地下水情况、地形起伏等因素,为控制网的布设提供参考。
其次,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
在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时,需要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
控制点是控制网的基础,其位置的准确性和数量的充分性对于整个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测区的地形地貌情况,合理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
然后,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和标志。
确定了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之后,就需要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和标志工作。
在进行控制点的布设时,需要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保证控制点的位置和标高的准确性。
同时,在控制点的标志上,需要使用耐久性好、易于识别的标志物,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能够准确地找到控制点。
接着,进行控制网的连接和调整。
在完成控制点的布设和标志之后,就需要进行控制网的连接和调整工作。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着整个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进行控制网的连接和调整时,需要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保证控制网的各个控制点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最后,进行控制网的检查和验收。
在完成控制网的布设之后,需要进行控制网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这一步是为了验证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确保控制网能够满足后续测量工作的需要。
在进行控制网的检查和验收时,需要采用多种测量方法和手段,对控制网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总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后续测量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
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形式
GNSS 网宜布设为全面网,当需增设骨架网加强控制网精度 时,也可分级布网。城市或工程GNSS网按与邻点的平均距离和 精度划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GNSS网。 GNSS网的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需考虑常规测量方法 加密时的应用,每个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
1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是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最后仍旧回到这一点, 见图
3)导线网 导线网是由若干条导线汇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节点,见图
3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4)支导线 支导线是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 个已知控制点,也不回到原来的起始点。支导线没有检 核条件,不易发现错误,故一般不宜采用,见图。
4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3.三角形网的布设形式
2008 年开始施行的《工程测量规范》中将传统的三角网、 测边网和边角网统称为三角形网,这是由一系列相连的三角 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三角形网测量是通过测定三角形网中 各三角形的顶点水平角、边的长度,来确定控制点位置的方 法。
5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大都是在国家一、 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的。控制网的布设,应从实际出发,根据 不同的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布设方案。
(一)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主要有: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 三角形网测量。
1、GNSS网的布设形式
2.导线网的布设形式 在局部较小的范围内,特别是在隐蔽地区、城市街区、地下工 程以及GNSS接收机天线接收信号受限的区域,用电磁波测距导 线布设控制网的方法就显得特别实用。导线(网)的基本形式 为: 1)单一附和导线 附和导线都有附和条件。如图中,(a)为方位附和导线;(b)为 坐标附和导线,也叫无定向导线;(c)为方位坐标附和导线。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课件
平面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设计原则
遵循优化原则,在满足精 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 地减少工作量和成本。
优化方法
采用数学优化方法,如线 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 对平面控制网进行优化设 计。
约束条件
在优化过程中,应考虑各 种约束条件,如点位分布 、方向交会、边长限制等 。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评定
评定方法
采用适当的评定方法,如误差椭 圆法、三维坐标差分法等,对平 面控制网的点位精度和方向精度 进行评定。
在城市规划中,平面控制网布设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 、用地布局、交通网络等因素,以确保控制网的合理性和 实用性。同时,还需要根据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对平面 控制网进行调整和完善。
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平面控制网布设
土地资源调查是平面控制网布设的又一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建立平面控制网,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精 确的测量和评估,为土地管理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与 优化设计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01
02
03
精度要求定义
根据工程需要,对平面控 制网的精度提出明确的要 求,包括点位精度和方向 精度等。
精度指标确定
根据工程特点、地形条件 、测量方法和仪器等因素 ,综合确定平面控制网的 精度指标。
测量误差考虑
在确定精度指标时,应充 分考虑测量误差的影响, 以确保平面控制网的可靠 性和精度。
和精度。
数据处理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平 面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将更加智能化 ,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 分析。
跨领域融合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将与地理信息系 统、遥感等技术进一步融合,实现 多源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处理。
平面控制网布设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其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
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8.2.1?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
布设时要求做到: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根据国家平面控制网施测时的测绘技术水平, 我国决定采取传统的三角网作为水平控制网 的基本形式,只是在青藏高原特殊困难的地 区布设了一等电磁波测距导线。国家三角网 的布设方案分为一、二、三、四等4个等级。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一.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大地控制网的骨干, 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二等以下各级三角 测量,并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布设 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图形,如下图所示。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求进 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 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于其他 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他方向 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于
。
一等锁一般采用单三角锁。根据地形条件,也可组成大 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但对于不能显著提高精度的长 对角线应尽量避免。一等锁的平均边长,山区一般约为 25km,平原区一般约为20km。
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二等三角网是在一等锁控制下布设的,它是国家三角网 的全面基础,同时又是地形测图的基本控制。因此,必须 兼顾精度和密度两个方面的要求。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图a 图b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在一等三角锁和二等基本锁控制下,布设平均边长约为13km 的二等补充网。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士2.5"。
工程测量中平面控制网测设
工程测量中平面控制网测设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图布置;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
(1)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平面图利用全站仪(测角1”,测距1+1PPM),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十字型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
(2)管廊的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构筑物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控制网的技术指标。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如图所示,Ⅰ、Ⅱ、Ⅲ为设计选定的建筑基线点,A、B为其附近的已知控制点。首先根据已知控制点和待测设基线点的坐标关系反算出测设数据,然后用极坐标法测设Ⅰ、Ⅱ、Ⅲ点。
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设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因而,精确地检测出∠Ⅰ′Ⅱ′Ⅲ′。若此角值与180o之差超过限差±10″,则应对点位进行调整。调整值δ按下列公式计算:
8.4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应与国家高程控制系统相联测,以便建立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水准网。
水准点应布设在土质坚实、不受震动影响、便于长期使用的地点,并埋设永久标志;
水准点亦可在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点的控制桩面上,并在桩面设置一个突出的半球状标志。
场地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km;水准点距离建筑物、构筑物不宜小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
水准点的密度应满足测量放线要求,尽量做到设一个测站即可测设出待测的水准点。
水准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网形。中小型建筑场地一般可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点的高程;对连续性生产的车间,则需要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点高程;当场地面积较大时,高程控制网可分为首级网和加密网两级布设
根据建筑控制点测设对于新建筑区在建筑场地上没有建筑红线作为依据时可根据建筑基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关系按前所述测设方法算出放样数据然后放样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场地平整就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与填,而挖与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与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与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与起算,其等级与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
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8.2.1 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
布设时要求做到: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 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就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平面控制网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控制网,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控制点组成的,用于确定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合理、科学地进行布设。
下面将介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首先,确定控制点的位置。
在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需求和地形地貌特点,选择合适的位置确定控制点。
一般来说,控制点应该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内,并且要考虑到地形的变化和测量的精度要求,以保证控制点的分布均匀和密度适宜。
其次,确定控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确定了控制点的位置之后,需要根据实际测量需求和测量精度要求,确定控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常情况下,控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应该形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和数据处理。
然后,进行控制点的标志和编号。
在确定了控制点的位置和连接关系之后,需要对控制点进行标志和编号。
标志可以采用地面标志、地面刻线、地面钉子等形式,编号则可以采用数字编号或字母编号,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和数据处理。
接下来,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和记录。
在进行控制点的布设之后,需要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和记录。
测量可以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记录则需要准确记录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最后,进行控制点的验证和修正。
在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之后,需要对控制点进行验证和修正。
验证可以采用反复测量和比对的方法进行,修正则需要根据验证结果对控制点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正,以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时,需要合理、科学地确定控制点的位置、连接关系、标志编号、测量记录以及验证修正,以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项目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建立国家控制网任务重、时间
跨度大,为避免重复和浪费,
必须有统一的布设方案和作业 规范,以使各测绘部门所测成
应有必要的密度
应有统一的规格
果的精度、布设规格合乎要求,
便于构成统一的国家大地控制 网整体。
控制测量 2.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系
控制测量 二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布设在一等锁环所围成的范围内,它是加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1/120 000 1/80 000 1/45 000 1/20 000 1/10 000
控制测量 1、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4)要有统一的规格 为了使不同的工测部门施测的控制网能够互相 利用、互相协调,也应制定统一的规范,如现行的 《城市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 我国天文大地网简介
我国第一期天文大地网,1951年开
始布设,1971年完成测量工作, 1982年完成网的整体平差工作,包
括一等三角锁系、二等三角网、部
分三等网和导线,有近5万个控制点, 467条起始边和916个起始方位角。
控制测量
我国天文大地网简介
2003年我国又完成了地面网与空间 网的联合平差工作,它是在1982年 平差的基础上,增加了全国高精度 GPS网等空间测量数据,获得了全国
y 259894.000 255874.600 264367.000 261401.000 264587.000 267713.000
控制测量
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精度估算结果比较
控制测量
课下阅读书目:
1、杨国清.控制测量学(P8~16,20~26).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2、孔祥元,梅是义.控制测量学(上)(P13~5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平面控制网是地面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控制测量方法,它是用来提供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的基准网络。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对于地面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以及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首先,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需要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确定布设的控制点数量和位置。
在确定控制点位置时,需要考虑到测量区域的大小、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测量精度的要求。
一般来说,控制点的布设应该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并且要考虑到控制点之间的相互连通性,以确保整个测量区域都能够被控制网覆盖。
其次,控制点的布设需要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采用全站仪、GPS等现代化的测量设备来进行控制点的布设。
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可以更加准确和高效地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坐标信息,从而提高整个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和效率。
另外,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点的标记和编号。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方便对控制点进行识别和管理,需要对每个控制点进行标记和编号。
通过标记和编号,可以清晰地记录每个控制点的位置和坐标信息,从而方便后续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工作。
此外,对于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控制点的位置时,需要尽量选择地势稳定、地质条件良好的地点,以确保控制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测量中还需要对控制点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以确保控制点的位置和坐标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对于地面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布设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布设方法和技术手段,以确保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测量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便于扩展和加密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展 望良好的地方;为减弱旁折光的影响,要求视线超越(或 旁离)障碍物一定的距离;点位要长期保存,宜选在土质 坚硬,易于排水的高地上。
(2)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 充分利用制高点和高建筑物等有利地形、地物,以便在
不影响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觇标高度;充分利用 旧点,以便节省造标埋石费用,同时可避免在同一地方不 同单位建造数座觇标,出现既浪费国家资财,又容易造成 混乱的现象。
(3)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 点位离公路、铁路和其他建筑物以及高压电线等应有一
定的距离。
2.2.2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
LB CN
1 PBCN
1 0.74(km) 1.83
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这就相当于把BN,CN两条线路合并成一条等权的线路,其长度为 LBCN′=0.74km,如55页图(b)中虚线所示。现在原导线网已成为一条单一 导线A-BC,其等权线路长为
LABC LAN LBCN 1.4 0.74 2.14(km)
3
于是结点M和最弱点N的点位中误差为
PW
2
1 LA2W
2
1 1.072
1.75
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再来计算单位权中误差即长为lkm的一级导线端点的点位中误差。设导线
的平均边长为s=200m,测距精度为Ms=±12mm,
,
;则 2/1000000 m 5 n
1000 200
5
,
M1km
5 122 22 ( 5 106 )2 5 1.5 40(mm)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求进 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 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于其他 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他方向 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tQ,D 2tQ,Z
uQ,D
4uQ,Z
返回本节首页
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计算支导线终点点位误差的公式
M
nms2
2L2
m2
2
L2
n 1.5 3
上式略去了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其中
n 。 由L 此式可见若不考虑起始
数据误差,则在一定测量精度和边长的情况下,支s 导线终点点位误差与导
线全长有关。这种关系如用图解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以城市四等电磁波 测距导线为例。
各等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 a2 bd 2
式中 σ——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a ——固定误差(mm) b ——比例误差系数(1×10-6) d ——相邻点间的距离(km)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4.边角网的布设方案 *5.测边网的布设方案
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 波测距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1.5 ±2.5 ±5 ±8 ±12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1/60 000 1/40 000 1/14 000 1/10 000 1/6 000
电磁波测距导线共分5个等级,其中的三、四等导线与三、四等三角 网属于同一个等级。这5个等级的导线均可作为某个测区的首级控制 。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对处于 。A-BLAC这BC 条 1单.0一7k导m线而言,其最弱点W应在导线中点,即距两端为 2
现在来求N点和W点的权。N点的坐标可看做是从AN和BCN两条线路 推算结果的加权平均,则N点的权为
PN
PAN
PBCN
1 LA2N
1 LB2CN
1 1.42
1 0.742
2.34
W是导线的中点,其权应为线路AW的权的2倍,即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应有足够的精度 3.应有足够的密度 4.应有统一的规格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4.国家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及其精度
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及其精度见下表。表中所列推算元素的精度, 是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三角网应达到的最低精度。
国家三角锁、网布设规格及其精度
度 估计结点N和最弱点W的点位中误差(不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估
算
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为了估计导线网中任意点的点位中误差,需设法将网化成单一导
线,然后按加权平均的原理计算待估点的权,再设法求出单位权中误 差,最后即可求出待估点的中误差。
设以lkm长的一级导线的端点点位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则上图 中各段线路的等权线路L′即为已知的线路长,所以
设导线测量的精度为
ms 12mm 510 6 D, 2 10 6 , m 2.5
导线边长 s分别为500、1 000、1 500和2 000m,导线总长为1~
l0km,代入上式计算支导线终点点位误差M。
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将所得结果以L为横坐标 ,以为M纵坐标作图,如
下图所示。由图可知,这
第二章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本章提要] 2.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2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2.3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估算 2.4 平面控制网的选点、造标埋石
[习题]
2.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 选用1:25 000~1:100 000地形图)上进行,其 方法和步骤如下:
➢ 展绘已知点; ➢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 ➢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 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2.3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估算
2.3.1 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 2.3.2 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2.3.1 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
精度估算的目的是推求控制网中边长、 方位角或点位坐标等的中误差,它们都 是观测量平差值的函数,统称为推算元 素。
方法
1.公式估算法 2.程序估算法
可以看出:
①平差后各边方位角的精度最大仅相差约0.3〞(当 = 16n时);
返回本节首页
2.2.2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1.搜集和分析资料
(1)测区内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2)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全部有关技术文件、图表、 手簿等等)。
(3)有关测区的气象、地质等情况,以供建标、埋石、 安排作业时间等方面的参考。
(4)现场踏勘了解已有控制标志的保存完好情况 。
对搜集到的上述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网的布设形式, 起始数据如何获得,网的未来扩展等。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1.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附合导线长度 (km)
15 10 3.6 2.4 1.5
平均边长 (m)
3 000 1 600 300 200 120
每边测距中误差 (mm)
±18 ±18 ±15 ±15 ±15
测角中误差 (″)
些曲线都近似于直线,因
此,在一定的测量精度与
平均边长情况下,导线终 点点位误差M大致与导线 长度L成正比。设以长度L0 为的导线终点点位误差M0 作为单位权中误差,则长 度为Li的导线终点点位的 权Pi及其中误差Mi可按下 列近似公式计算
Mi
M0
Li L0
M 0Li M 0
1 Pi
式中,
Li
返回本节首页
2.2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2.2.1 技术设计的意义 2.2.2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2.1 技术设计的意义
控制测量的技术设计是关系全局的重要环节,技术设 计书是使控制网的布设既满足质量要求又做到经济合理 的重要保障,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结 合测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布网方案(控制点的位置 和网的基本形式)、选择适当的作业方法和仪器、编制 作业计划,解决作业生产的组织和测量成果验收等一系 列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问题。
Li L0
。所以
2. 导 线
Li
1 Pi
或
Pi
1 Li2
式中,Li′是导线长Li以L0为单位时的长度。
网 由上式可知,如果已知线路的权Pi,则可求出相应的单一线路长度
的 Li′ ;反之如果已知线路长度Li′,则可求出相应的权Pi。现以下图所示
精
的一级导线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以上公式估算网中结点和最弱点的 点位精度。图中A,B,C为已知点,N为结点。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试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工测控制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各项工程建设的规划 设计阶段,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房地产管理测量而建立 的控制网,叫做测图控制网;另一种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 放样或变形观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的控制网,我们称其为专 用控制网。建立这两种控制网时亦应遵守下列布网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要有足够的精度 3.要有足够的密度 4.要有统一的规格
其次还应考虑网的坐标系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此外还应考虑网的图形结构,旧有标志可否利用等问题 。
2.2.2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网的图上设计
根据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按照有 关规范的技术规定,在中等比例尺图上以“ 下棋”的方法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