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合集下载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和基础技能培养,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工业革命4.0的浪潮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要求。

必须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重新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专业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提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分析该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应用情况。

通过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信息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本研究旨在设计出符合新工科理念精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实践效果评估,以验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最终目的是探讨新工科理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评估基于新工科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同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为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3 研究意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直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些不足,无法完全适应当下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工科理念,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

通过对新工科理念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案例,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二零一六年四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一、调研简介 (1)(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1)(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 (2)(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3)表1 电子生产企事业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 (4)岗位 (4)工作任务 (4)岗位能力要求 (4)1.PCB 图的识别; (4)2.元器件检测、整形、插装焊接; (4)3.万用表、斜口钳、尖嘴钳、电烙铁等工具的使用。

(4)1.具备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分析能力; (4)2.具备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能力,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 (4)3.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以及编写装配工艺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设备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4)4.能熟练地手工焊接贴片电子元器件及插件元器件; (4)5.熟悉电子产品的工艺流程。

(4)电子产品调试 (4)1.服从生产部经理的安排,完成各项测试、调试及维修任务; (4)2.每批次产品调试完成后,及时向生产部经理反映质量问题; (4)3.产品在转运过程中,确保产品标识状态准确无误,做好产品的防护。

. 41.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 (4)2.具备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能力; (4)3.能分析电子电路原理及相关知识; (4)4.具备判断电子产品的基本故障的能力; (4)5.熟悉电子产品的工艺流程。

(4)电子产品检测 (4)1.完成各种材料、外协件、配套件的检验工作,并对其质量负责; (4)2.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4)测试、调试、维修所产生记录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4)3.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 (4)4.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检测设备进行维护; (4)5.对加工工艺、加工方法提出改进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进展的,具有较扎实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争论开发、设计制造、应用和治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学问目标把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根底等根本学问;把握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 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根本理论与应用学问。

〔二〕力量目标初步把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力量,取得电工〔中级〕资格证书、计算机维护修理中级证书、计算机一级〔以上〕证书及英语三级〔以上〕证书和一般话二级乙等证书。

在具备根本根底理论和专业学问的根底上,重点把握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根本力量和根本技能。

〔三〕素养目标1、政治素养:坚持四项根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文化素养:具备肯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语言文学艺术素养。

3、身心素养:具有安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能够和人友好相处。

4、职业素养:具有敬业爱岗、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学问力量要求表学问构造根底理论学问专业理论学问技能根底学问技能专业学问主要支撑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概论与数据统计、电路根底主要支撑课程: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支撑课程:计算机文化根底、有用英语、就业指导、工程制图根底主要支撑课程:电子测量技术根底、微波与天线技术、微机掌握技术、数字电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力量构造学习力量专业力量沟通力量创力量应具备的学习力量:具有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力量。

培育方式或途经:开展选修课,通过相应的自学和培训,规定学生取得相应证书等。

应具备的学习力量:具有学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根本力量和根本技能,具备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产业和基础设施,随着信息技术与应用的全面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1.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类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2.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和开发创新性产品;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可以担任管理和决策职务。

二、人才培养模式1.课程教学为主课程教学是培养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的基础,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教学内容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紧扣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

2. 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是培养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应建立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置1.电子学课程电子学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核心基础学科,它涉及电子元器件、电路、系统、信号与系统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设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相关知识。

2. 模电课程模拟电路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学生需要掌握运算放大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设计和调试方法,以及常用的电路分析工具。

3. 数字电路课程数字信号是现代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领域之一,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硬件描述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新型电子产品设计需求。

4.通信原理课程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理论,学生需要掌握基本通信理论、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原理等知识,以便更好地研发高性能的通信产品。

5.信号处理课程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必修的重要课程,学生需要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算法和应用、图像处理、语音处理,以及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处理技术,为他们未来的制定电子产品方案打下基础。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控制术 大型 PLC
小计 Linux 基础 嵌入式系统项目
开发 小计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劳动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小计
总 学
其中
理实 论践
技 能 考
考 核 方
学 分
时 学 学 核式数
时时
64 32 32 √ 试 4
建议开设时间及周学时数 一二 三四 五 六
4
24 32 560
00
35
12 16 7
. 专业资料 .
..
..
..
专业方向课( A:计算机控 制技术、大型 PLC等)、专 业方向课( B:Linux 基础、 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等。
. 专业资料 .
..
..
..
表 4: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其中
建议开设时间及周学时数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实 践 学
16 12 4
查1
1
小计
416 276 140
26 9 9 6 1
选修课
64
4
02021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 16 48 √ 试 4 4
02015 C语言程序设计*
64 32 32 √ 试 4 4
02042 高等数学 (1)
64 64 0
试4
4

02043 高等数学 (2)
64 64 0
查4
4

业 02073 电路分析 *
基础、嵌入式系统项目开
发)等。
( 1)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公共选修课(文科类、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完整资料).doc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二零一六年四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一、调研简介 (1)(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1)(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 (2)(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4)(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信息产业发展适应性调查分析 (7)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 (10)(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六大优势 (10)(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11)(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3)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4)(一)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对产业和行业的依存度 (14)(二)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15)(三)积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切实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6)五、调研总结 (10)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积极实践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较高质量的制定出具有九江职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和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及“九江职业大学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特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简介(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调研的对象主要以发达地区电子企业、九江地区电子企业、九江职业大学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省内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等为主体。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信息化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电子信息工程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其培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机构的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等教育资源,依据学科特点,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技术领导力、工程素质和复合型的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为目标。

本文将就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的培养特点、培养方案的设置、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的培养特点在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培养人才的主要特点。

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具备坚实的数学与基础科学知识,能够基于具体实际问题,应用这些知识完成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调试及优化。

2.能够掌握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理论与工程应用技术,掌握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实现和维护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工具,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对工程实践的敏感性,对工程化项目的综合管理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并具有一定的商业洞察力。

4.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积极学习新知识,发扬创新精神,具备实施创新和研发技术的能力及相关的项目管理经验。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软实力。

6.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高度的诚信和责任感,能够在高压力和复杂的情境下保持自控能力。

二、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的培养方案的设置为了培养出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需要制定一套符合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方案。

在制定这一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目标明确设置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以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具备信息应用系统开发和管理的软硬件技能和前瞻性思维能力、突出现代信息与现代通信相关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或是培养具备突出的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电子信息人才为目标等等。

最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启发-精品

最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启发-精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启发过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就业的现状,采用导师制等方法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门课授课内容有机结合、理论课与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但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文借鉴国外相关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针对我国高校实际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式,以此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海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践;通识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海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海外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

主要包括:(1)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和实验室已有设备解决问题,通过解决一些专业问题,达到展示和设计实验项目所需的基本技能的目的[1],这个过程是与国内高校培养的主要差别。

(2)提供电子工程基础知识以及辅助的、科学、知识,通过这些基础知识学校,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对于海外高校而言,他们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习,能够为他们本科与研究生,甚至在工作岗位上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海外高校同时还非常注重社会服务,很多高校在开设专业课的过程中,嵌入一些专业实践环节,这些专业化实践课程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团队合作、领导力、服务和专业化的组织等方面。

二、海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简介在美国高校当中,对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而言,大学要求学生在四年内修满120至180的学分。

在这些学分中,基础课程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1/3,而且必须修满60学分的专业课程;修满8-12学分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对于独立项目或研究计划,要求高年级学生用1年至1.5年的时间参加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以此作为课外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二、培养目标(1)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具有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2)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中进行科研和工程设计;(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协作;(4)具备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课程设置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通信原理等,这些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工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设计、网络与通信安全等。

这些课程将深入探讨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通过电子信息工程实验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够熟悉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习和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实训,让他们接触实际的工程项目,参与实际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五、毕业设计(1)选题要求:毕业设计选择实际工程问题为研究对象,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又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导师指导:每位学生配备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提供学术和技术指导。

(3)实践能力要求: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论文撰写和答辩:学生需按规定要求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向导师和评审委员会展示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

六、质量保证为了保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条件,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平台。

(2)增加实习和实训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是指研究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建立和应用信息系统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的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信息化的加速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培养更多的合格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具备坚实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基础,能够熟练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

2.具备广阔的科学文化视野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有国际化眼光和思维,能够适应国际化工程实践和国际化合作。

3.具备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设计、实现和管理中发挥创新作用。

4.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的进行电子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能够组织和管理多人、多领域的工程项目。

5.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崇高的工程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EDA技术等。

2.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3.电子信息工程综合课程:包括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理论等。

4.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人工智能、光电工程、无线通信工程等。

5.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工程实践、书面报告、毕业设计、实习等。

三、教学方法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和维护等技能的专业人才,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专门人才:1、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从事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制版;3、具备一定的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从事通信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工作;4、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三、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专业课程: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网络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实践课程: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电子电路设计实习、通信网络实习、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习等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综合素质课程:包括人文素质、外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四、实践环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实验是本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包括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专业的另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和专业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旨在制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实训,培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电子信息工程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专业技能: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技能,包括电路设计与调试、模拟信号处理、通信系统设计与调试等方面的技能。

3.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科研实践和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问题解决能力。

5.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组中有效地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团队任务。

三、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1)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物理基础:大学物理等。

(3)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4)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原理、C语言等。

2.专业课程:(1)电路与信号处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

(2)通信工程: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纤通信等。

(3)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等。

(4)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

3.实践课程:(1)实验课程:电子电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等。

(2)科研实践:参与电子信息工程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实训,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0701一、专业简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由始建于1970年旳无线电专业发展而来,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旳教师队伍,该队伍构造合理、治学严谨。

教学方面重视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旳培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旳提高。

拥有近千平米旳电子与通信试验室,具有完善旳基础试验和专业试验设备,并和企业合作建立多处实习基地,为本专业旳试验教学、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旳培养以及学生就业发明了良好条件。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旳学科,重要研究信息旳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旳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旳专业。

伴随现代电子技术旳飞速发展,电子信息领域有关企事业单位需要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关产品及设备旳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旳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旳电子信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旳基本理论与设计措施,具有较强旳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在通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工作旳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到达如下目旳:1.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很好旳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2.具有扎实旳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电子信息有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旳能力;3.熟悉电子信息领域有关旳技术技能,具有较强旳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电子信息系统旳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能力;4.具有较强旳创新意识、良好旳交流、团体合作和领导才能,可以在电子信息领域有关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旳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旳发展旳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概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涉及到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三、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掌握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2、能力要求:具备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修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四、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等。

2、专业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3、实践课程:电子工艺实习、电子设计竞赛、生产实习等。

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如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选修课程。

五、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质量监控1、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2、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建立毕业设计选题审查制度、答辩制度等,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3、就业情况监控: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制度,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社会评价,为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七、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技术和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以期为相关院校、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二、培养目标和特点1. 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 培养特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和丰富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知识,具有问题识别与分析能力、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1. 课程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重视课程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

在基础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基础知识。

在专业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模拟电子、数字电子、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数字通信、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网络等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应该还设立相关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践环节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过程中,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真正的工作环境,了解实际工程项目的需求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外活动在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开设学生科研项目、技术讲座、实验竞赛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概述电子信息工程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迅速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不断发展并深入,成为了当今社会中最具发展前途的专业之一。

然而,如何培养高素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的1.培养具备电子信息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电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工程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

3.培养掌握纵向、横向高水平与其他工程领域交叉融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三、学科体系1.专业核心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微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等。

这些核心课程构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

2.子类专业课程为了满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深化和分支发展需要,可以提供相关的子类专业课程,比如:RF电路和系统、光通信技术、VLSI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等。

3.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基础,而非单纯的附带教育。

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实现理论教学的同时,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各行业的实际情况,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专题设计、毕业论文实践等。

在实验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需的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专题设计中,学生需要独立设计、制作和调试一个小型电路或者系统。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一项严苛的任务,也是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投入。

电子信息工程比较广泛的应用于国家的安全、国民经济的发展、民生改善,所以其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相关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构建先进、科学、高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在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毕业生要向届时准备走上社会的小伙伴们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责任感、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等。

其次,要提高教育质量和课程设置,以提升学生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

学校要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特点与学习学习能力,构建一种分层化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合理的课程来学习。

此外,学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应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实现对学生的指导。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我国的发展,专业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师资力量的引进将有助于学生获得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另外,学校还要建设完善的实验和实践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实践,深入体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学校在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时,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学校在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时,都开展了大量的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参加企业的实践项目,让学生更加熟悉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技术、方法。

除此之外,学校应建立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模式,真正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学校要科学规划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牢固树立专业的规范,充分发挥师资力量的作用,加强实验与实践,发挥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功能。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发展水平,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设施
实验室建设
建设完善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 ,包括电路基础实验室、通信原 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
,提供实践教学环境。
仪器设备配置
购置先进的电子仪器设备,如示 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
等,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实践教学基地
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 教学基地,提供学生实习、实训
的场所。
校企合作
资源配置
师资队伍
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引进具有国内外知名学术背景的 教授、博士,引领专业建设和教
学改革。
企业背景教师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 师、技术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和实 践教学的兼职教师。
青年教师培养
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攻读博士 学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修 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感谢观看
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估,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为改进提供 决策支持。
积极与行业企业沟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及时调 整培养方案。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探索更加符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发 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行业反馈和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定期更新培养 方案,确保其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
THANKS
04
质量控制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内容监控
建立教学内容审核机制, 确保课程设置符合培养目 标和行业需求。
教学方法监控
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教学 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同时监控其有效性。
学生反馈机制
设立学生评教制度,定期 收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意 见和建议,作为改进教学 的依据。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学业成绩评价
产学研合作
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专业的科研水平 和应用能力。

转型发展期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转型发展期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转型发展期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笔尖轻触纸张,心中涌动着无数想法。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在这个问题上有着自己的见解。

就让我以意识流的方式,探讨一下转型发展期如何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得从专业定位说起。

电子信息工程,这是一个涉及广泛、技术含量高的专业。

在转型发展期,我们需要明确专业定位,将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不再单一追求理论知识的堆砌,而是要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石,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这些课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时,能够动手实践。

2.专业课程:这些课程要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如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等。

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入最新的技术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

3.实践课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验室、工厂等实际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如电子设计、通信系统仿真、项目实训等。

二、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引入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驱动:将学生分成小组,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3.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三、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教授等,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了解行业动态,提高自身素质。

3.激励机制:设立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案奖等,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四、校企合作1.建立实习基地:与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2.聘请企业导师:邀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

3.共同研发: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研发,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针对培养具备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

它依托于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上,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

为了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

2.培养具备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进行创新研究的人才。

3.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

2.专业课程:包括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3.工程实践: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实训、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方法:1.知识讲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例分析、案例研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实验实践:开设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工程实践等实验课程,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意识。

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工程项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导师制度:建立专业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方向上的规划,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指导。

四、培养环境:1.实验室设施:建设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实验室,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2.项目平台: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平台,与社会环境进行衔接。

3.学习资源:建设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书籍、论文等学习资料。

五、评价体系:1.考试评价: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

2.实验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成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19门 37(至 共17门 32.5(至少选 少选修22学分) 修14学分) 24 8(至少选修4 学分) 28 181 28 5(至少选修3学分) 31 170
教学 实践 环节 总
欢迎各位专家评判 指正!!! 指正!!!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处理方向
核心课程培养结构示意图
软件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DSP系统 综合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 DSP器件及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信号与系统
第一 ,二 学年 大电 类公 共课 程: 数学 物理 英语 工程 导论 人际 交流
数据结构与算法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Windows程序设计
改革指导思想
增加第一,二学年的学时量 增加第一, 根据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生实际的学 习情况,增加第一,二学年的学习量不仅能保 持学生习惯的连贯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在第三, 四学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找 工作.
整合课程,改进教学方法 整合课程,
(1)加强数理模块,保证学时数. (2)优化两课模块,调整开课时间及教学方式. (3)理论与实践课程合并,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步性. (4)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5)选修课程模块化,取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度小的课程.
工程实 践训练 项目
电路分析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SOPC技术
毕业设计
ADSP技术及应用
创新设计 项目
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
从左到右为时间顺序
图例:
含CDIO全过程的 一级项目
含部分主要课程的 二级项目
从上到下为时间平行课程
一级Cornerstone项目安排示意图 项目安排示意图 一级
专业基础课模块
第2学期
电路分 析基础 整合 实验 项目
单设的实验课程 整合到理论课中
第3学期
模拟电 子技术 数字电路与 逻辑设计
将原脉冲与数字电路, HDL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课程整合成这一门课程
第4学期
高频电子线路 微机原理与 接口技术
将原微机原理,单片 机等课程整合成这一 门课程
第5学期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二级项目)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二级项目)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综合设计1 数字信号处理综合设计 二级项目) (基础 二级项目)
电 路 与 系 统 设 计

计 力 块 部 专 课



算机能 培养模 (提 高 分 )和 业高级 程模块







专 题 讲 座
一 级 项 目
二 级 项 目
宽基础, 宽基础, 深能力
专业基础课模块
人 文 教 育 及 工 程 设 计 模 块 , 基 本 数 理 模 块 , 计 算 机 能 力 培 养 模 块 (基 础 部 分 )
降低总学时与总学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降低总学时与总学分,
加强人文道德素质
加大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包括写作能力,资料查找能力 及从事电子方面工作的相关职业道德,金融意识等方面的培 养.
激发学生进实验室的积极性
合理设计一,二级项目 合理设计一,
确保:
项目开设时间合理性, 设计内容与能力培养的吻合性, 基本项目与提高项目的结合性, 人文素质培养的持续性(写作能力,资料查 找能力,道德修养)
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人文教育及工程设计模块
第1学期
工程导论
新增,并将原工程设 计,电子实习,电子 信息工程概论等课程 整合成工程导论这一 门课程
第2-3学期
第4学期
工程经济
新增
第5学期 第6-8学期
工程制图
新增
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 ,思想道德修养(工程师职业道德)调整到 1-7 学期) (由 1 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由1-4调整到1-6学期) 公共选修课 技术文档写作,口头表达,工程实践,团队合作精神等 以1,2级项目为载体,辅以专题讲座形式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三学年的课程较多,第一, 第三学年的课程较多,第一,二学年的课程相 对较少: 对较少 不利于学生保持高中学习阶段的紧张气氛, 同时,在前期的学习中,未接触到相关专业知 识,第三学年课程较多,学生疲于应付各门课 程的考试,不利于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方面的培 养; 沟通交流的能力较弱: 沟通交流的能力较弱 不仅表现在口头交流及团队合作方面,同时 表现在书面交流方面,如技术文档的写作及规 范,相关技术资料的查找等;
实施CDIO的原则
强调将工程师职场环境(CDIO)作为工程 教育的环境,而不是"内容" 培养"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 培养"做事" 做成事"
– – – – – 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 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 共享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 发现知识的能力(创新) 传播知识的能力(交流沟通)
结合工程实践,但仍是"通识教育" 分层分流,因材施教 分层分流,因材施教,分模块培养 将现行模式与CDIO比较, 互相补充
CDIO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CDIO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杨 玲
2009年4月25日 年 月 日
CDIO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1,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 2,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 3,实施 实施CDIO的原则 实施 的原则 4,改革指导思想 改革指导思想 5,培养方案介绍 , 6,核心课程培养结构 核心课程培养结构 7,修改前后的培养方案对比 ,
6
19.75
318
17
7
11.5
184
10
8
15
9
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对照表 表2 各课程模块学时 学分对照表
原培养方案 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 课 公 共 基 础 必 修 课 英语体育课 数理基础课 计算机基础课 工程基础 小计 28 7.5 0 71 448 120 0 1138 27 8.5 4 73.5 12 23.5 学时 192 378 修改后的培养 方案 学分 12 21.5 学时 192 382 由于采用俱乐部方式, 体育课减少2学分,学 2 时数增加了 432 136 72 增设2门工程类课程 1214
第1~2学期 学期 第3~4学期 学期 第5学期 学期 第6学期 学期
C
典型产品剖析 项目 个人 构思 项目 小组 构思 项目 构思 改进 项目 实现
I
实现 的改 进 提交 设计 报告
D
个人 方案 设计 小组 方案 设计 方案 设计 改进 产品 推广 与维 护
O
项目 功能 改进 项目 总结
修改前后的培养方案对比
专业任选课
专业英语 工程经济 大气科学导论 学科前沿讲座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随机过程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
各课程模块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
通过人文教育及工程设计模块,基本数理模块,计 算机能力培养模块(基础部分)的培养和实践,使学 生具有基本的数学工具及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具 有电子工程专业中的基本知识,同时具有有关社会, 经营,工程等相关人文知识方面的重要技能; 通过专业基础课模块的培养和实践,使学生具有电 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从事该工作方向 的基本能力;
培养方案介绍
基本数理方法培养模块
第1学期
微积分1 空间解析几何 与线性代数
第2学期
微积分2 概率论与数 理统计 由原3学期调至2学期
第3学期
工程数学 在原"复变函数"的 基础上增加"计算方 法"的内容
第6学期
随机过程分析 由专业必修课 改为选修课
大学物理1
合并
大学物理2 大学物理2实验
大学物理1实验
新增
毕业设计(一级项目 毕业设计 一级项目) 一级项目
教师指导下分模块选课
专业 选修 课分 为两 个模 块, 任选 其一 专业 限选 课任 选两 门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WINDOWS程序设计 数据库技术 信号处理仿真及应用
电路与系统设计
ADSP技术及应用 语音信号处理 数字视频技术 信息论与编码 SOPC SOPC技术
工程教育的走势
个人能力, 个人能力,团队能 力,工程能力 1950s前: 前 实践
1960s: 科学与实践 1980s: 科学
2000: CDIO
学科知识
工程师同时需要这两维,工程教育必须能提供这两维 工程教育脱离产业需求是对产业人力资源的主要威胁
人才培养目标
1,具有基本的数学工具及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具有电子工程专业中的基本知识; 2,具有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知识,有从事该工作 方向的基本能力; 3,针对不同的发展方向,按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 学生的特长; 4,使学生具有有关社会,经营,工程等相关人文 知识方面的重要技能;(至少选修10 学分)
(至少选修6 学分)
续上表
课程模块 专 业 必 修 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方向课 小计 原培养方案 学分 33 17 50 学时 528 272 800 修改后的培养方案 学分 32 13.5 45.5 学时 512 216 736 说 明
专业选修课 必修 选修 小计 计
目前存在的问题
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弱,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弱 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工程实现的能力较弱, 工程实现的能力较弱,缺乏从事电子方面工作的相 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 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 盲目选修课程,不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系统培养. 盲目选修课程
各个学期学时/学分对照表 表1 各个学期学时 学分对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