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209771dba1aa8114431d9eb.png)
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
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 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 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 因此可以根据Rf值鉴别化合物。
比移值
组分二 组分一
被分离 混合物
薄层色谱展开示意图
薄层色谱法
优点
操作简单,定性结果直观
缺点
有一定毒性、定量方面的精密度 较差
却后使用。
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佛罗里硅土 氧化镁 氧化铝 对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增强
活性炭
2
供试品的制备:按照各药品质量标准规
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制得的供试品应放 置于密塞的小瓶中,防止溶剂挥发影响点样 量。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可按质量标准规定 精配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置密塞小瓶 中备用。标准药材对照溶液,一般需照供试 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在使用对照品溶液时一 定要注意将取样的毛细管充分洗干净,防止 造成对照品污染。
二.展开室应放在水平、稳定的实验台上,不能有阳光直射, 也不能在通风处放置,离开热源,避免温度波动对分离不利; 光敏物质的分离应将展开室置于暗处进行。 三.点样时间不应超过三分钟。硅胶的硅醇基以氢键形式优 先吸附水,物理吸附使硅胶的活度降低,影响了弱极性物质 的吸附,化合物的Rf值相应地增大。硅胶薄层的吸水速度很 快,当用预先经过活化的薄层板,在点样过程中干燥的薄层 会立即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数分钟内达到平衡,吸附水 蒸气的量决定于点样速度即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和空气的相 对湿度。Dallas指出0.25mm厚、20cm×20cm的硅胶薄层 板在50%相对湿度中放置约3min就失去活性的一半,而放 置15min时吸附的水分已达到最大值。在用相同条件分离同 一组化合物得到的结果不能重现时,必须考虑到相对湿度对 展开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南北地区湿度相差很大;即使在同 一实验室冬夏季节不同湿度也有明显差别,如果不注意湿度 的影响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介绍一种连翘的薄层色谱鉴别法
![介绍一种连翘的薄层色谱鉴别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cb82a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1.png)
介绍一种连翘的薄层色谱鉴别法
连翘的薄层色谱鉴别法是通过薄层色谱技术来进行连翘的化学成分鉴别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薄层色谱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且有效的分离和鉴别化学物质的方法。
连翘的薄层色谱鉴别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的制备:将连翘草药粉碎并浸泡在适当的溶剂中,如甲醇、乙醇等,制备成待测样品溶液。
2. 薄层色谱板的准备:选择一张合适的薄层色谱板,并在板上画上样品点。
通常使用硅胶或者含有金属薄层的板。
3. 样品的上样:在样品点上,用细管或微量注射器将待测样品溶液均匀的滴在样品点上。
4. 色谱板的开发:将上述准备好的薄层色谱板放入一个闭合的容器中,使之与薄层色谱板上方的蒸汽接触,在静置条件下,进行开发,用于组分的迁移和分离。
5. 开发后的显色:观察薄层色谱板开发后的显色结果,可以使用各种显色试剂来使化合物进行着色,用于鉴定和区分。
6. 总结与鉴定:通过比较样品与已知药物标准品的色谱图,分析并鉴定出样品中不同成分的相对含量。
连翘的薄层色谱鉴别法可以通过检测不同草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常用的显色试剂如硫酸铁试剂、柠檬酸铁试剂等可以使化合物具有特征的色带。
此外,还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和比对标准品的色谱图谱来确定某些特定物质的存在。
通过这种薄层色谱鉴别法,可以准确鉴别连翘中的化学成分,并具备轻便、快速等特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连翘药材中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因此在鉴别中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的分析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来增加准确性和可靠性。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34873c4b73f242336c5f58.png)
薄层色谱鉴别操作规程薄层色谱法系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离,所得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用于鉴别。
1.仪器与材料(1)薄层板市售薄层板市售薄层板分普通薄层板和高效薄层板,如硅胶薄层板、硅胶GF254薄层板、聚酰胺薄膜等。
自制薄层板在保证色谱质量的前提下,如需对薄层板进行特别处理和化学改性,以适应供试品分离的要求时,也可用实验室自制的薄层板。
最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微晶纤维素等,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粒径为10~40μm,加水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2%~0.5%)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板上。
使用涂布器徐布应能使固定相在玻板上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
玻板应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
(2)点样器一般采用微升毛细管或手动、半自动、全自动点样器材。
(3)展开容器上行展开一般可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专用平底或双槽展开缸,展开时须能密闭。
水平展开用专用的水平展开缸。
(4)显色装置喷雾显色应使用玻璃喷雾瓶或专用喷雾器,要求用压缩气体使显色剂呈均匀细雾状喷出;浸溃显色可用专用玻璃器械或用适宜的展开缸代用;蒸气熏蒸显色可用双槽展开缸或适宜大小的干燥器代替。
(5)检视装置为装有可见光、254nm及365nm紫外光光源及相应的滤光片的暗箱,可附加摄像设备供拍摄图像用,暗箱内光源应有足够的光照度。
2.操作方法(1)薄层板制备市售薄层板临用前一般应在110℃活化30分钟。
聚酰胺薄膜不需活化。
铝基片薄层板可根据需要剪裁,但须注意剪裁后的薄层板底边的硅胶层不得有破损。
如在存放期间被空气中杂质污染,使用前可用三氯甲烷、甲醇或二者的混合溶剂在展开缸中上行展开预洗,110℃活化,置干燥器中备用。
自制薄层板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或加有黏合剂的水溶液)在研钵中按同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2~0.3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烘30分钟,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
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6d32f11f4431b90d6c85c732.png)
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
⑴ 载板
⑵ 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 ⑶ 涂布器 ⑷ 点样器 ⑸ 展开室
实验操作
1 薄层板的制备
吸附剂(硅胶)
粘合剂、添加剂
调制
涂布
玻璃板
调制时慢慢搅拌,勿使产生气泡。 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摇动摊平,晾干。 使用前放入烘箱内,在105-115℃左右烘干40-50min。冷
(2)拖尾现象
(3)斑点形成念珠状
(4)同一块薄板上出现比移值相差悬殊
的斑点
(5)斑点比移值不稳定
(6)斑点异形
6 显色
A 光学检出法 a 自然光 b 紫外光 c 荧光 B 蒸汽显色法 C 物理显色法 D 试剂显色法
a喷雾显色
b 浸渍显色
( 通用显色剂 硫酸溶液、0.5%碘的氯仿溶液、 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碱性高锰酸钾溶液)
却后使用。
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佛罗里硅土 氧化镁 氧化铝 对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增强
活性炭
2 供试品的制备:按照各药品质量标准规
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制得的供试品应放 置于密塞的小瓶中,防止溶剂挥发影响点样 量。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可按质量标准规定 精配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置密塞小瓶 中备用。标准药材对照溶液,一般需照供试 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在使用对照品溶液时一 定要注意将取样的毛细管充分洗干净,防止 造成对照品污染。
薄层色谱法
概念
薄层色谱法(TLC) 将固定相(如硅胶)薄薄地均匀涂敷在底板 (或棒)上,试样点在薄层一端,在展开罐内 展开,由于各组分在薄层上的移动距离不 同,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测定各斑点的位 置及其密度就可以完成对试样的定性、定量 分析的色谱法。
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476f5a1d011ca300a6c390d7.png)
• 展开中斑点异常现象的探讨
(1)边缘效应:同一种化合物,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用 同一展开剂,在同一层析缸内展开后,薄层中部的斑 点比薄层两侧边缘处的斑点的 Rf值小即为边缘效应。 常用的解决办法: ①增加展开室(层析缸)中溶剂蒸气饱和度。 ②选用较合适的单一展开剂代替混合展开剂。 ③采用共沸混合展开剂代替一般混合展开剂。 ④在薄层板的两边各刮去约5mm的吸附剂有助于防止 边缘效应。
实验操作
• 实验仪器 ⑴ 载板 ⑵ 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 ⑶ 涂布器 ⑷ 点样器 ⑸ 展开室
实验操作
1 薄层板的制备
调制
吸附剂(硅胶)
涂布
玻璃板
粘合剂、添加剂
调制时慢慢搅拌,勿使产生气泡。 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摇动摊平,晾干。 使用前放入烘箱内,在105-115℃左右烘干40-50min。冷 却后使用。
4 点样:按规定吸取溶液用定量点样毛细管 或色谱用微量注射器点样于薄层板上。点 样基线距底边的距离为1~2cm,点间距一 般为1.0-1.5cm。点样直径一般应小于 5mm。两个以上的点样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并与薄层板的底边平行。点样时必须注意 勿损伤薄层表面。
供试品样
对照品 样
1-2cm
点样示意图 点样直径≤5mm 1cm≤点间距≤1.5cm
自动点样器
毛细管点样
• 5 展开
• 展开室
• 展开剂(流动相)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中 各组分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 度等因素来考虑。
展开剂的选择
正己烷 环己烷 四氯化碳 甲苯 氯仿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丙酮 乙醇 甲醇 水
溶剂的洗脱能力随溶剂的极性增大而增强
在当一块 种薄 溶层 剂板不上能进很行好试地验展: 开各组分时,常选择用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先 性用过 一若强 种所; 极选性展较开小剂的使溶混剂合为物基中础所溶有剂的展组开分混点合都物移,到若了展溶开剂不前好沿,,用此极溶性剂较的大极 的若溶所剂选与展前开一剂溶几剂乎混不合能,使调混整合极物性中,的再组次分试点验移,动直,到留选在出了合原适点的上展,开此剂溶组 剂合的 。极性过弱。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课件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5fe5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c.png)
薄层色谱法用于药物成分的分析和鉴别, 可分离和鉴定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和杂质。
食品安全
环境监测
薄层色谱法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添加剂 、毒素等的检测和鉴定,保障食品安全。
薄层色谱法用于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分离 和鉴定,如水体、土壤、空气中的有害物 质等。
02
薄层色谱法的实验操作
实验材料准备
薄层板
选择合适规格的薄层板 ,确保其质量可靠且无
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斑点的大小或使用紫 外可见光谱等方法,计算待测
物质的质量或浓度。
03
薄层色谱法的优缺点
优点
快速分离
薄层色谱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的分离 ,特别适合于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操作简便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 设备,容易掌握。
高分离效能
薄层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分离效能,可以分离 复杂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
改进方向
提高重现性和定量精度
联用技术
通过改进操作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 薄层色谱法的重现性和定量精度。
将薄层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 如质谱、光谱等,以提高分析效果和 分离效能。
拓展应用范围
研究和发展适用于大分子和极性物质 分离的薄层色谱技术,谱法的实际应用 案例
绿色环保
采用环保型溶剂和低毒性的分离 材料,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课件
目录 CONTENT
• 薄层色谱法简介 • 薄层色谱法的实验操作 • 薄层色谱法的优缺点 • 薄层色谱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 薄层色谱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薄层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 分析技术,用于分离和鉴定混合 物中的化合物。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a04edb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5.png)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技术可 以用于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品 质量。
详细描述
六味地黄丸的薄层鉴别主要采用硅胶G板,以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甲酸(8:4:8:0.5)为展开剂,通过观察 不同成分的Rf值和显色反应,鉴别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要 成分,如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
总结词
黄连解毒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通过薄层鉴别可以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详细描述
黄连解毒汤的薄层鉴别通常采用硅胶G板,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3:1)为展开剂, 通过观察不同成分的Rf值和显色反应,鉴别黄连解毒汤中的主要成分,如黄连、黄芩、
黄柏等。
六味地黄丸的薄层鉴别
薄层板的厚度和均匀度对分离效果和 鉴别准确度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备过 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涂布的厚度和均匀 度。
展开剂的选择
展开剂的选择是影响薄层鉴别效果的 重要因素,需要根据不同中药制剂的 化学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常见的展开剂有石油醚、乙酸乙酯、 甲醇、乙醇等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 选择时应考虑溶剂的极性、溶解度、 洗脱能力等因素。
提高成分的分离度和鉴定准确性。
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的研究
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的需求
随着中药制剂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快速鉴 别需求越来越高。
当前研究进展
目前已有一些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的研究,如自动化点样、快速分 离和多波长检测等,提高了鉴别速度和效率。
未来发展方向
进一步完善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 大规模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需求。
丹参滴丸的薄层鉴别
总结词
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技术可以用 于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品质量。
薄层色谱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85e41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f.png)
依据:《GMP》与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的要求目的:建立一个薄层色谱鉴别的标准操作规程范围:各种检验中薄层鉴别的操作1.定义:薄层色谱法,系将细粉状的吸附剂或载体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板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经点样、展开与显示以后,再与适宜的对照物质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作对比,用于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2.仪器与材料2.1 展开室:可选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玻璃缸,并有严密的盖子、底部平整。
必要时在展开槽盖处可涂抹少量凡士林增加密闭性,但需注意勿沾污薄层板或溶入展开剂。
2.2 玻璃板:除另有规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的规格。
也可用载玻片进行预试验。
各种薄层板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
玻璃板的质量有一定要求,厚度为2mm或3~4mm,预制板一般使用1mm的玻璃板。
应有良好的平面性,可用镜面玻璃或浮法玻璃,还应有一定的耐热性,以使在烘烤时不致破裂。
2.3 涂布器:有手工涂布器和自动涂布器(用于定量分析),均应能使吸附剂或载体在玻璃板上涂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2.4 点样器:玻璃毛细管2.5 吸附剂或载体首选为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其次有硅藻土、硅藻土G、氧化铝、氧化铝G、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F254等。
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为直径10~40μm。
其比表面积可达约600m2/g。
由于硅胶的质量、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分离度及检出限度。
而且不同厂家生产的硅胶,其质量也有差别,甚至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也会有分离效果不同的差别。
因此要使薄层分离的结果比较稳定,应严格控制硅胶质量。
3.薄层板的制备薄层板分为无粘合剂(软板)和有粘合剂(硬板)两种.前者系将吸附剂直接放在洗净干燥的玻璃板一端,置涂布器上并调节好一定的涂布厚度,一般为0.25~0.5mm(供分析用).由于使用中易被分散,现多采用含有粘合剂的薄层板。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54be49cf84b9d528ea7a4b.png)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得到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得到 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离分析 分离分析双 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离分析双 重功能, 重功能,大大提高了鉴别工作的灵敏度和专属 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色。 性,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色。薄 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杂质检查和 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硅胶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2.制备薄层板(略) 2.制备薄层板( 制备薄层板 3.点样 定量点样
.
溶剂前沿
(展开距离) 展开距离)
8~15cm
原点起 始线
≥5mm
≥8mm
1~1.5cm
(点样位置 点样位置) 点样位置
展开剂 液面
4.展开(略) 展开( 5.显色与检视 5.显色与检视 颜色较深的成分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颜色较深的成分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无色或浅色的成分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无色或浅色的成分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或再加热使之显色。 或再加热使之显色。 有荧光的物质或遇某些试剂可激发荧光的物质可在紫外灯 有荧光的物质或遇某些试剂可激发荧光的物质可在紫外灯 365nm)下观察荧光色谱。 (365nm)下观察荧光色谱。 有的成分可用试剂的蒸气 可用试剂的蒸气( 碘蒸气、氨蒸气)熏蒸显色。 有的成分可用试剂的蒸气(如碘蒸气、氨蒸气)熏蒸显色。 无色有紫外吸收且不产生荧光的成分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无色有紫外吸收且不产生荧光的成分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即在含有荧光剂的硅胶板(如硅胶GF254 ),在紫外光灯 GF254板 即在含有荧光剂的硅胶板(如硅胶GF254板),在紫外光灯 (254nm)下观察板面上该成分形成的荧光淬灭色谱。 254nm)下观察板面上该成分形成的荧光淬灭色谱。
药物的鉴别试验 色谱鉴别法
![药物的鉴别试验 色谱鉴别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6632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c.png)
CONTENTS
01 药物鉴别试验概述 02 化学鉴别法 03 光谱鉴别法 04 色谱鉴别法
04 药物检测技术
色谱鉴别法
Part4 色谱鉴别法
一、色谱鉴别法概述
1、色谱鉴别法的原理 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混合物中组分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 差别,当溶质在两相间作相对移动时,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 各组分得到分离
Part4 色谱鉴别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法
1、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操作条件进行 试验 要求供试品和对照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应一致
Part4 色谱鉴别法
补充:其他鉴别方法
1、生物学鉴别法 2、放射性药物用测定半衰期和能谱的方法 3、旋光法 4、纸色谱法、折射率法、显微镜及偏光显微镜法等
✓供试品和对照品(或标准品)用同种溶剂 配成同样浓度的溶液,在同一薄层板上点 样,展开、显色,供试品所显主斑点的颜 色、位置应与对照品的主斑点相同
Part4 色谱鉴别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法
1、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 一般规定按供试品含量测定项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操作条件进行 试验 要求供试品和对照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应一致
2、色谱鉴别法的结果判断 不同组分有各自的特征色谱行为如比移值Rf或保留时间 同一种药物色谱行为相同,可以鉴别药物及其制剂
Part4 色谱鉴别法
二、薄层色谱鉴别法(TLC)
1、薄层色谱鉴别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 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 样、展开后,根据比移值(Rf)与适 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 移值(Rf)作对比 2、色谱鉴别法的结果判断 采用对照品(或标准品)比较法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c8030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0.png)
实验操作
❖ 实验仪器 ⑴ 载板 ⑵ 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 ⑶ 涂布器 ⑷ 点样器 ⑸ 展开室
实验操作
1 薄层板的制备
调制 涂布
吸附剂硅胶
玻璃板
粘合剂、添加剂
调制时慢慢搅拌,勿使产生气泡. 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摇动摊平,晾干. 使用前放入烘箱内,在105-115℃左右烘干40-50min.冷 却后使用.
❖ 操作给抹杀了
D 薄层板类型的影响
D1滤纸
纸色谱中所用的滤纸性质对分离效果有很大影响. 对滤纸的要求是:
1. 物理性质均匀、 质地均一、厚薄一致,否则斑 点畸形,Rf值改变; 2. 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3. 纤维松紧程度适当; 4. 具有一定的纯度; 5. 纸面洁净,不含有溶于水及有机溶剂的物质.
H
酰胺中心的酰胺基可与酚类、酸类、硝基类等 化合物形成氢键而对这些物质产生吸附作用.
应用:蛋白质、肽、多糖、核苷酸等的分离.
葡聚糖
葡聚糖是一种由葡萄糖残基构成的多糖物质. 葡聚糖凝胶是由一定分子量的葡聚糖悬浮于有
机相中,加入交联剂交联聚合而成. 在葡聚糖分子上引入有机基团,则可成为亲脂性
凝胶. 在葡聚糖凝胶上引入羧甲基、磺乙基等,则制成
❖ 操作给抹杀了
❖ 二.展开室应放在水平、稳定的实验台上,不能有阳光直射, 也不能在通风处放置,离开热源,避免温度波动对分离不利; 光敏物质的分离应将展开室置于暗处进行.
❖ 三.点样时间不应超过三分钟.硅胶的硅醇基以氢键形式优 先吸附水,物理吸附使硅胶的活度降低,影响了弱极性物质的 吸附,化合物的Rf值相应地增大.硅胶薄层的吸水速度很快,当 用预先经过活化的薄层板,在点样过程中干燥的薄层会立即吸 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数分钟内达到平衡,吸附水蒸气的量决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薄层色谱鉴别技术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薄层色谱鉴别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932970c79563c1ec5da718a.png)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薄层色谱鉴别技术中药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在检验中药真伪方面通常采用的检测手段有形态鉴别、理化鉴别和光谱色谱分析等。
而作为色谱技术一个分支的薄层色谱由于其独具的长处而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分析。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起,薄层色谱鉴别除有化学对照品作为鉴别药材的指标成分对照品以外,鉴于单一化学对照品不能反映药材的整体特征,一些多种植物共存的化学成分没有专属性,以及没有化学对照品鉴别就无法进行的问题,开始增加了“对照药材”,以药材对照品的色谱整体为特征进行对比鉴别,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并于1993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作为中药薄层鉴别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该书的第一章中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参考Friedrich Geiss的《Fundamentals of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Planar Chromatography)》一书的内容,从实用的角度叙述了薄层色谱实际操作中的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起到了薄层色谱操作规范化的指导作用。
但是直至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药薄层色谱鉴别基本是以手工点样、实验室自制薄层板为基础的较为粗放的操作进行试验,由于硅胶材料的质量不高和手工操作的个体差异较大,致使色谱质量仍然不高,分离度、重现性均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尽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在薄层色谱技术及相应的仪器开发逐步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达到单元操作计算机自动化,高质量商品预制薄层板(常规板与高效板)代替了自制薄层板,进入一个高层次的仪器化和微机化的阶段。
美国药典、欧洲药典等对草药(植物药)均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并有规范化的要求,以保证结果的专属性和可重现性,这对药典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因而我国药典在中药的薄层色谱鉴别的应用和推广也需要在技术层面有明显的提高。
在实验室条件方面。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54be49cf84b9d528ea7a4b.png)
2.薄层色谱的点样 点样是关键的一步,既关系到能否得到可重现的薄层色谱, 点样是关键的一步 , 既关系到能否得到可重现的薄层色谱 , 也关系到定量结果的准确与否, 也关系到定量结果的准确与否 , 不良的点样是测定误差的主要 来源。 来源。 3.吸附剂的活性与相对湿度的影响 硅胶为亲水性吸附剂,其含水量越高,吸附活性越弱, 硅胶为亲水性吸附剂 , 其含水量越高 , 吸附活性越弱 , 自 点样开始直展开前,薄层板都是暴露在空气中, 点样开始直展开前 , 薄层板都是暴露在空气中 , 其活性取决于 空气的相对湿度,薄层板在不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 空气的相对湿度 ,薄层板在不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 , 其吸附活 性亦不同,致使薄层色谱重现性较差。 性亦不同,致使薄层色谱重现性较差。 实验室可用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来控制展开时的相对湿度。 硫酸溶液来控制展开时的相对湿度 实验室可用适当浓度的 硫酸溶液 来控制展开时的相对湿度 。 硫酸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吸湿性越大, 硫酸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吸湿性越大 , 使得展开室中的相对湿度 越小;反之,则越大。 越小;反之,则越大。
1.薄层色谱法定性的基础 基于相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 基于 相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表现出相 相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 同的色谱行为这一基本规律, 同的色谱行为 这一基本规律,在同一块薄层板上 这一基本规律 点加供试品和对照物,在相同条件下展开, 点加供试品和对照物 , 在相同条件下展开 , 显色 检出色谱斑点后, 检出色谱斑点后 , 将所得供试品与对照物的色谱 图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药品进行定性鉴别。 图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药品进行定性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得到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得到 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离分析 分离分析双 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离分析双 重功能, 重功能,大大提高了鉴别工作的灵敏度和专属 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色。 性,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色。薄 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杂质检查和 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硅胶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0db689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7.png)
薄层色谱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的分析技术,它适用于许多领域,如有机化学、药物分析等。
薄层色谱鉴别是一种分析技术,它通过样品与色谱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和鉴别各种化合物。
薄层色谱鉴别的原理是利用样品与色谱介质的相互作用力的差异来实现分离。
色谱介质一般是一种吸附剂,常用的有硅胶、活性炭、氧化铝等。
样品溶液通过毛细管往薄层色谱板上流动,称为展开。
在展开过程中,样品中的各种化合物会根据它们与色谱介质的相互作用力的不同而在色谱板上分离开来。
最后,通过使用染色剂或化学试剂,可以使各种化合物形成可见的斑点,从而实现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的步骤如下:1.准备色谱板:选择适当的色谱介质,并将色谱介质涂覆在色谱板上。
常用的色谱板有玻璃板、铝板等。
2.准备样品溶液:将待分析的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使得样品溶解度适中,并使样品能够在色谱板上展开。
3.展开样品:将样品溶液使用毛细管均匀地涂覆在色谱板的起点上,待样品溶剂挥发后,在通风处或使用加热器加热。
样品溶液会随着溶剂的挥发,在色谱板上展开,并在展开过程中分离。
4.评估展开效果:等待展开完成后,可以使用紫外灯或其他凸显试剂将分离的化合物可视化。
根据斑点的位置、颜色和强度,可以初步评估展开效果。
5.鉴别化合物: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鉴别。
例如,可以使用标准品和样品进行比对,根据斑点的位置和颜色来确定化合物的身份。
6.记录结果和分析数据: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薄层色谱鉴别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所需设备和材料价格相对较低。
此外,该方法对于非常小的样品量也可以进行分析。
然而,它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例如无法分离高极性分子和对于无色化合物的分析能力相对较弱。
总而言之,薄层色谱鉴别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分析技术,可以在化学实验室中应用于许多领域。
它通过样品与色谱介质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分离和鉴别各种化合物。
薄层色谱鉴别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所需设备和材料价格相对较低,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色谱鉴别法》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色谱鉴别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ba0c8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1.png)
色谱鉴别法一、概述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时,混合物中不同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使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得到别离。
色谱鉴别法是利用物质在一定色谱条件下,产生的特征色谱行为〔R f值或保存时间〕,通过比拟色谱行为和检测结果是否与药品质量标准一致来鉴别药物的真假。
常用的色谱鉴别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二、薄层色谱鉴别法〔最常用〕〔一〕根本原理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经展开、检视后所得的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作比照,进行药物的鉴别。
〔二〕分析依据—保存值薄层色谱法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验的依据是待测物在薄层色谱中保存值,保存值反映了组分与固定相之间作用力的大小,是色谱过程热力学特性的参数,通常用比移值表示。
比移值〔R f〕:指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相移动距离之比,是薄层色谱的根本定性参数。
R f=原点中心至组分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中心至流动相前沿的距离由公式可知:R f值只能在0~1之间。
当R f=0时,表示组分在原点未被展开,即展开剂不能将试样组分解吸;R f=1时,表示组分随展开剂迁移到溶剂前沿,即组分不被固定相吸附。
适宜的R f值为~,最正确范围为~。
〔三〕鉴别方法可采用与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在同一薄层板上点样、展开、检视。
方法有:1、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颜色〔或荧光〕与位置〔Rf〕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一致,而且主斑点的大小与颜色的深浅也大致相同。
2、或采用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等体积混合,应显示单一、紧密的斑点。
〔四〕应用实例维生素C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法试验:取本品细粉和维生素C对照品各适量,分别加水制成每lml中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那么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5:4:1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置于紫外光灯〔254nm〕处观察〔1小时内〕。
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bf985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9.png)
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注意事项
1、有些溶剂,如氯仿或乙醚,常掺入痕量乙醇作为保护剂,使用前应将其蒸馏除去,否则不能得到重复的色谱图。
2、在不同的环境中保存的不同溶剂,水含量差别很大,特别是许多溶剂是亲水的,会受到环境湿度的影响,最好将其贮存在干燥器中。
3、要防止溶剂在贮存过程中受到污染.其中有些会自动氧化,右些则因贮器密封不好,受到大气污染物的污染。
污染程度与贮存条件及贮存时间有关。
4、移动相和镕质相互作用会改变色谱行为,而溶剂中的杂质有时会参与这种相互作用。
5、混合移动相中的各种溶剂也会相互作用。
如果溶剂不纯或各批混合溶剂组成不同,混合物的性质就可能改变。
6、薄层色谱混合溶剂在展开过程中可能发生分层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在弱溶剂和少量强溶剂混合时迟到。
一段开始阶段优先吸附强溶剂,于是前沿就是100%的弱溶剂了。
这种吸附剂被强溶剂饱和后,会出现由混合溶剂组成的策二个前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提问
1、薄层色谱法原理?
2、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二、引入课题
波曾色谱法快速、简便、灵敏,是目前中药化学学
[实验目的]
1、掌握中药的薄层色谱法鉴定的实验技术。
2、掌握丹参等中药薄层色谱鉴定的特征和方法。
3、熟悉含有不同类别化学成分中药薄层色谱鉴别的条件及方法。
展开剂要求新鲜配制,不要多次反复使用。
丹参鉴定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4:1)
6、检测
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如果本身无色,可先在紫外灯光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有苯环的物质都有),用铅笔在薄层板上划出斑点的位置;对于在紫外灯光下不显色的,可放在含少量碘蒸气的容器中显色来检查色点(因为许多化合物都能和碘成黄棕色斑点),显色后,立即用铅笔标出斑点的位置。
2、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丹参粉末1g,加乙醚5ml,置具塞试管中,振摇,放置1h,滤过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
3、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制备
(1)对照药材溶液制备
取丹参对照药材,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制备。
(2)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丹参酮IIA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
4、点样
点样用的毛细管为内径<lmm的管口平整的毛细管。
点样前,可先用铅笔在薄层板一端距底边10mm处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起始线上小心点样,如需重复点样,则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点。若在同一块板上点几个样,样品点间距离为10mm以上。样点直径不大于3mm。
5、展开
薄层的展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先将选择的展开剂放入层析缸中(小板可用广口瓶代替),使色谱器内空气饱和5-10min,再将点好试样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密闭,上行展开,薄层板浸入展开剂中的深度一般要求液面距离样点原点约5mm,也就是样点的位置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展开至规定距离后(一般当展开剂上升到离前端5-10mm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划溶剂前沿的位置后,即可显色检测。
2、供试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课前准备
仪器:电吹风、薄层板、烧杯、磁力搅拌器、玻璃棒、天平、容量瓶、分液漏斗、刻度试管、具塞三角瓶、研钵、层析缸、量筒、毛细管、烘箱、移液管等。
试剂:丹参粉末
材料:硅胶G、CMC-Na、蒸馏水、乙醚、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30-60℃)等
对照品:丹参对照药材、丹参酮IIA。
(2)快速分离少量物质。(几到几十微克,甚至0.01µg)
(3)跟踪反应进程。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利用薄层色谱观察原料斑点的逐步消失,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
(4)化合物纯度的检验(只出现一个斑点,且无拖尾现象,为纯物质。)
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在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
[实验内容]
章节题目
实验三中药薄层色谱鉴定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中药的薄层色谱法鉴定的实验技术。
掌握丹参等中药薄层色谱鉴定的特征和方法。
熟悉含有不同类别化学成分中药薄层色谱鉴别的条件及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丹参等中药薄层色谱鉴定的特征和方法。
难点:含有不同类别化学成分中药薄层色谱鉴别的条件及方法
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1、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将1份硅胶G加3份0.4%CMC-Na水溶液,研磨混合均匀后(在平铺玻璃板上能晃动但不能流动),将其均匀涂布于薄层板上(10X10),厚度为0.2-0.3mm,为使其坦平,可将载玻片用手端平晃动,致坦平为止,放在干净平坦的台面上晾干,然后放入110℃烘箱活化30分钟,分干燥器备用。
制备好的薄层板要求表面平滑、均匀、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及污染。
1、薄层板的制备
制薄层板的主要原料是吸附剂和粘结剂。吸附剂:最常用于TLC的吸附剂为硅胶G、硅胶GF254、
硅胶HF254。本实验用的吸附剂为硅胶G。
粘结剂:一般用所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也有用淀粉的。CMC-Na为粉状固体,用时先加水,水浴上熬成糊状,配成0.2%-0.5%水溶液。
制板:
(1)化合物的定性检验。(通过与已知标准物对比的方法进行未知物的鉴定)
在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纯碎的化合物在薄层色谱中呈现一定的移动距离,称比移值(Rf值),所以利用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定化合物的纯度或确定两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是否为同一物质。但影响比移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层的厚度,吸附剂颗粒的大小,酸碱性,活性等级,外界温度和展开剂纯度、组成、挥发性等。所以,要获得重现的比移值就比较困难。为此,在测定某一试样时,最好用已知样品进行对照。
参酮IIA本身有颜色可直接观察斑点。
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作业]
1、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为什么可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2、展开剂的高度若超过了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何影响?
3、绘出丹参薄层色谱图,注明色谱条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
1、原理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样品在薄层板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之间进行分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薄层色谱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