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模与模型 修复
口腔消毒规范

魏克立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1、收集(1)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
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和别。
(2)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3)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入登记表。
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至无误。
2、分检、毁形(1)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人,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2)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
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传送①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批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换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
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②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
第二步:清洗消毒(表1)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口腔临床接诊 修复前的准备及处理 制取全口义齿印模与模型

(3)采取功能性印模 取印模时,在印模材料可塑期内进行肌功能修整。 方法:由患者自行进行或在医师帮助下,唇、颊和舌作各种动作,塑造出印 模的唇、颊、舌侧边缘与功能运动时的粘膜皱襞和系带相吻合 。 (4)保持稳定的位置 取印模过程中,保证盛有印模材料的托盘在口腔中 保持正确而稳定的位置,避免移动,并维持一定的压力。 取出印模时,应向上或向下翘动,使空气进入印模和 组织之间,方可取出.
取适量软化的印模膏放置在 托盘上,用手指轻压印模膏, 使其表面形成牙槽嵴形状的凹 形。
口腔印模的制取步骤
3、取初印模 :
将托盘旋转进入患者口中, 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拉开 上唇,托盘对向无牙颌,向 上后方加压,使托盘就位。 牵拉颊部肌向下前内方向, 作数次运动。冲冷水,待印 模膏硬固后,使印模从上颌 后缘脱位,从口内旋转取出。 要求组织面应清晰。
口腔印模的制取步骤
2、选择合适的无牙颌成品托盘
长:上颌盖过上颌结节,下颌盖过磨牙后垫 宽:与牙弓内外侧应有3-4mm间隙 高:距离黏膜皱襞(前庭沟)2mm 大小:分1、2、3号(S、M、L)
口腔印模的制取步骤
3、取初印模 :
取上颌初印模,选与患者口 腔情况大致相似的成品托盘, 将印模膏放置在60~70。热水中 软化。
口腔印模的制取步骤
3、取初印模
取下颌初印模,将托盘旋 转进入患者口中,轻压使 印模托盘就位,在印模可 塑期内,牵动颊部向上内 方向,并拉动下唇向上内, 嘱患者将舌轻微伸出舔 上唇并左右活动。
口腔印模的制取步骤
4、取终印模
用修改初印模的方法制作个别托盘
将用印模膏取的初印模 的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去 除组织面的倒凹,周围边缘 刮去1~2mm。
口腔印模的制取步骤
《口腔修复学》

第6节 3/4冠 一、前牙3/4冠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前牙3/4冠的牙体预备 1.邻面预备 2.切斜面预备 3.舌面预
备 4.邻沟预备 5.龈边缘预备及精修完 成 (三)前牙3/4冠的制作 1.蜡型制作 2.铸造完成
整理课件
二、后牙3/4冠 (一)后牙3/4冠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 1 2 3.邻沟预备 (三)后牙3/4冠蜡型制备
整理课件
第3部分 固定修复的可卸式模型制作
1.制取印模
2.灌注工作模型
3.模型修整
4.形成复位钉孔及固位钉孔
5.黏固复位钉及固定装置
6.加模型底座
7.分割模型
8.分离代型
9.修整代型
10.涂布间隙涂料
整理课件
修整后的代型
整理课件
代型复位
整理课件
第3章 牙体缺损的修复
类
整理课件
(三)直接固位体--卡环 1.卡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2.卡环各组成部分与基牙的关系 (1)卡环与观测线(导线)的关系 (2)卡环材料的要求 (3)卡环的种类 (4)常用的各种卡环 (5)组合式卡环的应用
整理课件
五、连接体 (一)大连接体 1.大连接体的作用 2.大连接体的要求 3.大连接体的种类 (二)小连接体
3.根据印模是否对口腔软组织加压分类
4.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类
5.根据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分类
6.分层印模法
7.分区印模法
整理课件
(三)口腔印模的基本质量要求 (四) 制取口腔印模的一般程序 (五)印模制取的原理 1.印模压力的选择 2.开口或闭口印模的选择 3.功能性整塑 4.托盘类型的选择
整理课件
(二)半固定桥
石膏模型的灌注和修整

牙科石膏模型的灌注和修整(一)模型灌注1、检查模型印模制取后必须严格仔细地检查,以防模型出现问题而影响义齿修复质量。
印模必须清晰、光滑、完整、无气泡、不与托盘分离。
对照扣内组织情况观察印模边缘伸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牙及余留牙是否完整准确。
印模内若有其他附件,如修理的义齿、带环、附着体等,不得遗失或移位。
印模内如残留唾液、血和食物残渣等要用流水冲洗干净,否则将会影响模型的精度和凝固。
印模经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并消毒后即可灌注石膏。
如发现印模有缺陷影响印模质量者,应重新制取印模。
水胶体弹性印模材料要及时灌注模型、也要避免长时间用水冲洗,以免印模在空气中失去水分或吸收水分而造成体积改变,产生变形。
2、调拌石膏(1)石膏的水分比例:调拌模型材料必须掌握好水分比例,一般是扑通石膏粉100g加水45~55ml;硬质石膏粉100g加水25~35ml;超硬石膏粉100g加水20~25ml。
由此可见,普通石膏需水量最大,原因是普通石膏在水中溶解度最小20℃时只有0.9%,因而需要大量的水使其达到一定的溶解量,形成饱和或过饱和溶液,以利于强晶核的形成,并逐渐扩散形成整体结晶。
多余的水则成为溶剂和分散剂。
但残留于晶体之间的水挥发后会造成一些微小的孔隙,使材料的强度降低。
因此,控制水分比例不仅是对模型材料的凝固时间,而且对模型强度的有很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量少时凝固快、强度高;但若水量过少,会使凝固膨胀率增大、脆性大,易形成气泡、表面粗糙。
相反,若水量多时,凝固时间延长,抗压强度和表面硬度明显降低。
因此,在调拌石膏时一定要注意水粉比,尤其是超硬石膏,其水粉比最小,在使用中更要严格控制水粉比。
(2)石膏的调拌时间:石膏的调拌时间应适当。
通常情况下,普通石膏调拌时间一般为1分钟硬质石膏及超硬石膏为50秒。
石膏调拌时间对凝固速度产生重要影响,调拌时间越长,形成的结晶中心越多,凝固速度也就越快,同时膨胀率也随之增大,模型强度降低。
第六章 固定修复的印模及模型—印模

本课的重点、难点:1.制取印模前的排龈处理。
2.藻酸盐与琼脂并用的联合印模。
教学目标:1.简述印模的用途、分类及印模的要求。
2.知晓口腔印模用托盘的作用、要求及托盘的选择。
3.掌握藻酸盐与琼脂并用的联合印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熟悉藻酸盐印模法及硅橡胶印模法。
本次课应用的教具:1.电脑、液晶投影仪2.红外线笔、《习题集》等主要教学内容:第六章固定修复的印模及模型§1 印模(一)印模的用途1.灌制与口腔、颌面某局部组织相应的模型,在模型上制作各类修复体。
2.用于检查上下颌牙齿之间的咬合接触情况;观察修复体的组织面是否与口腔组织相贴合3.作为上下牙列间的中介物,用于固定上下颌模型间的对位关系。
不同用途的印模,其制取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
(二)印模的分类根据其精度、使用材料、制取方法等的差异,可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印模的精确程度分类(1)概形印模(2)一般印模(3)精密印模2.根据印模的材料分类藻酸盐印模、橡胶印模、琼脂印模、复合印模、印模膏印模、石膏印模。
3.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类A) (1)一次印模(2)二次印模要正确地表现咬合关系B) 便于制作和操作4.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口腔软组织加压分类(1)非压力印模此种印模适合于人造冠、固定桥以及非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病例。
(2)压力印模:也称功能性印模,即印模区的组织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所制取的印模。
压力印模主要用于以粘膜支持为主的义齿修复。
5.根据取印模的方法分类开口印模和闭口印模。
(三)印模的要求工作印模:1.印模完整2.印模范围合适3.印模清晰对颌印模:牙冠部分必须清晰准确,无变形,无气泡。
(四)印模材料复习:印模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上述除藻酸盐类印模材料外都属精密印模材料。
(五)印模用托盘1.托盘的作用:盛装印模材料;支撑印模,减少印模变形;方便操作2.托盘的选择:根据牙弓大小、形状和印模材料的不同度选择合适托盘。
◎有孔圆底托盘◎与牙弓内外侧有3~4mm◎系带处呈切迹◎上颌托盘两侧盖过上颌结节,后缘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盖过磨牙后垫区◎若成品托盘不合适,可用鹰嘴钳修改或制作个别托盘◎部分托盘/ 全颌托盘#一般托盘(成品托盘):无孔托盘(无槽式)有孔托盘(有槽式)特殊托盘:个别牙列托盘个别全口托盘#若双侧后牙游离缺失,缺隙区的牙槽嵴吸收较多,或前牙过长时,则应选用一种前牙区底平而深,后牙区底浅而呈椭圆形且适合牙弓外形的托盘-P24 3.个别托盘的制作(录象)4.托盘的要求(1).托盘大小要全面覆盖印模对象.(2).托盘与印模对象之间应有一定间隙.(3).具备防止印模与托盘分离的固位装置.(4).具备便于操作的把柄.(5).托盘不妨碍口腔软组织的正常运动.(六)印模制取前的排龈处理排龈:将龈缘向唇颊向推开作用机理:——技术教材P78排龈的方法:机械法;化学机械法排龈线放置的位置:游离龈与牙冠颈部之间的颈部肩台下方约0.5mm左右排龈线放置的方法:……排龈的注意事项:……(七)固定义齿印模法印模技术(录像)注意事项:A) 取印模后,尽早灌注模型材料B) 灌注模型材料前,去除印模组织面的唾液、血液、污物等。
印模与模型

完整 范围合适 清晰 与托盘无分离
牙冠部分清晰准确 无气泡 无变形
调和均一、光滑、表面致密 藻酸盐印模材会发生失水收缩 在取印模后应尽快灌模型 避免印模失水造成模型不准确
印模消毒的常用方法 消毒对印模质量的影响 消毒剂的选择
用于制取印模的材料
常用的有:印模膏、藻酸盐水胶体、
琼脂水胶体和弹性橡胶类
1、金属托盘 2、塑料托盘 3、金属-塑料联合托盘
一、牙弓大小与形态
二、牙弓高低 三、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一、牙弓大小与形态: 1、托盘大小、形态须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 2、托盘略大于牙弓 3、托盘内面与组织间约有3~4毫米间隙
二、牙弓高低: 1、托盘边缘止于距黏膜皱襞2毫米处 2、不能妨碍系带、唇、舌 3、不能妨碍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
三、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印模必须包括与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范围
按印模的次数可分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 按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开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模 按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可分为解剖式印模和功
掌握:印模技术的定义以及操作步骤和注 意事项
熟悉:模型技术分类、操作步骤以及注意
事项
第一节 印模 印模定义 印模材料 托盘 印模的操作步骤 印模的消毒 第二节 模型 模型的基本要求 模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印模是用印模材料制取口腔有关软
印模与模型制作课件

Making the Tray – Tray Resin
Mix approximately ¼ cup of tray resin for each tray and apply a thin layer of vaseline to your fingers
二次印模法制取无牙颌工作印模
1. 初印模——公用托盘 ➢ 初模型 个别托盘
2. 工作印模——个别托盘 ➢ 工作模型
思考
初印模的制取方法和 要求是什么?
如何制作个别托盘?
初印模的制取
Maxillary Alginate Impression
Insert tray Seat posterior portion Rotate the anterior portion into position Border mold the impression
下颌个别托盘
Mark the vestibular region as previously described with red and blue pencil. Block out the undercuts. The usual areas are:
• Mylohyoid ridge • Frenum • Lingual side of the mandible opposite the retromylohyoid
相关知识回顾 —无牙颌的特点和修复难点
固位!!!
相关知识回顾
— 固位力的主要来源
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制取一副规范的印模
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模型游离端形态及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

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模型游离端形态及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隋磊;刘红红;余培;高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modified cast impression technique on distal-extension alve-olar ridge morphology of partially edentulous casts and the restoration outcome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PRDs). Meth-ods Fifty-four patients with mandibular free-end dentition defect were selected. Impressions were taken from each patient using both modified cast technique and conventional technique. Coronary cross-sections of the casts were scanned from dis-tal to mesial extension;the images were compared to reveal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differences and location of the cross-sections were analyzed.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er paired design, the impressions were taken using the respective modified cast and conventional impression techniques to pre-pare RPDs. The subsequent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cluded frequency of adjustments during the adaptive phas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of the denture at ending of the adaptive phase and visible movement of the extension base dur-ing mastication. SPSS 16.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number of pixels in the same cross-sec-tion was less in the impression taken with modified cast technique than that with conventional technique. And their differ-ence i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1). The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pixels (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cutting and grinding, and N(location of the cross-sections). In addition,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requency of adjustments during the adaptive phase (times:1.12 ± 0.77 vs 3.41 ± 0.82), masticatory efficiency of the denture (0 vs 18.5%) and visible movement of the extension base during mastication (96.3%vs 74.1%) between the modified cast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 Conclusion Morphology of distal-extension alveolar ridge of the casts differs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impressions obtained with modified cast technique and the impressions obtain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the difference increases with greater distance to the distal surface of the terminal abutments. The restoration out-come of RPD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with the modified cast impression technique than with the conventional impression tech-nique.%目的:探讨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牙槽嵴形态及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效果的影响。
第五章印模与模型技术 (2)

3mm 2mm 10mm
后堤区制作和要求
2 4-5 1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检查与要求:
修整模型: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检查与要求:
画基托边缘线: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检查与要求:
倒凹区与缓冲区的处理:
模型的基本要求
能准确反映口腔组织解剖结构,要求尺寸稳定、 精确度高、模型清晰、无表面缺陷等。 模型要有一定的形状和厚度: 模型的最薄厚度应在10mm以上。 模型的基底面要与假想咬合平面相平行。 模型的后面及各侧面要与基底面垂直。 模型的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 模型表面应光滑,硬度高,能经受修复体制作 时的磨损。
模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超硬石膏 硬石膏 普通石膏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一般灌注法:指预备印模后不做处理直接灌 注模型。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围模灌注法:
围模灌注法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分段灌注法: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检查与要求:
3mm
2mm 10mm
印模的操作步骤
选择性压力印模:
支架和印模重新放回模型,用黏蜡固定以防止包埋盒和 灌模型过程中支架移位。 置换好的矫正工作模型的颊棚区记录在功能状态,其他 区域记录在解剖状态。
印模的操作步骤
全口义齿印模:
步骤: 1.选择托盘:
印模的操作步骤
全口义齿印模:
步骤: 2.取初印模:
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模型游离端形态及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

修 复效果 的影响 。方 法 选择 5 4 例下颌肯 氏 I、 Ⅱ类牙列 缺损 患者 。采用修正模 型印模 法及常规印模法分别为 同
一
患者取模 ; 将模型游离端 由远 中至近 中逐 层进行冠状横截 面扫描 ; 比较 图像形态差 异 , 并 分析该差异与横截面 位 修
置 之间 的关 系。将 患者按配对设 计均分为 2 组, 分别 采用修正模 型印模技术和常 规印模技术取模制 作 R P D; 比较 2 组 患者适应期的调改次数 、 适应期结束后义齿 咀嚼是否有力 、 咀嚼时游离端基托是否存在 肉眼可见 动度。结果 正模 型印模法及常规 印模法所获模型 同一横截面 图像像素数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 . 0 1 ) , 前 者小于后 者 ; 像 素数差 值 D与切磨 次数 N( 横截面位 置) 之 间呈 负相关 ; 修正模型组适应 期调改次数 ( 次: 1 . 1 2 - + 0 . 7 7 u s 3 . 4 1 - + 0 . 8 2 ) 、 游 离端基 托存在 肉眼可见 动度 阳性 率低 于常规模 型组 ( 0 u s 1 8 . 5 %) , 调改后 义齿 咀嚼有力 阳性 率高 于常规模 型组 ( 9 6 . 3 %v s 7 4 . 1 %) 。结论 采用修 正模 型印模技术所 获模型 的游离 端牙槽嵴形态与 常规 印模法所获模 型有 明显差异 , 距末端 基牙远 中面越远 差异越大 ; 采用该技术取模 制作 的 R P D修复效果 优于采用 常规 印模技术制作者 。
o d s F i t f y — f o u r p a t i e n t s wi t h ma n d i b u l a r f r e e —e n d d e n t i t i o n d e f e c t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 I mp r e s s i o n s we r e t a k e n f r o m e a c h p a t i e n t
口腔修复学:无牙颌的印模和模型

▪ 主承托区 ▪ 副承托区
▪ 边缘封闭区 ▪ 缓冲区
选择性压力印模,托盘应符合下面的要求: • 在制取印模时,只有位于主、副应力承托区上的印模托盘 与其下的组织发生接触。 • 在取印模过程中非应力承托区的托盘不与组织接触。 • 为达到这一效果,要在这些区域的托盘相应位置应形成缓 冲间隙,亦即在制作个别托盘之前,在诊断模型上的非应 力承托区上铺一层基托蜡
第五节
无牙颌的印模和模型
取印模 灌注模型 颌位记录
试戴 排牙
义齿完成 初戴 复查与修改
一、印模 Impression
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无牙上、下颌牙槽 嵴和周围软硬组织的阴模。
准确的印模要能反映口腔解剖形态和周围组 织生理功能活动,以便使义齿基托与口腔粘模高 度密合,有边缘封闭作用,从而取得全口义齿良 好的固位。
(一)印模的分类
开口式印模 (Open mouth technique) 闭口式印模 (Close mouth technique)
(一)印模的分类
解剖式印模(anatomic impression):
没有粘膜变形时的印模 (无压力印模、静态印模)
功能性印模(functional impression):
(3)印模材料的选择: 氧化锌丁香油Zinc oxide-eugenol:
流动性好, 细腻, 无弹性, 用于取终印模
29
(3)印模材料的选择: 印模膏棒 (Stick Compound / Modeling Compound): 用于边缘整塑
30
(二)取印模的步骤方法: 二次印模技术 取初印模 制作个别托盘 取终印模
边缘整塑(Bolder molding):
在取印模时, 利用印模材的可塑性, 通过唇颊舌肌及周围 软组织的运动, 来确定印模边缘的位置(伸展范围)和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型的类型
名称
材料
用途
研究模型 普通熟石膏 研究设计治疗方案,检查 保存治疗效果
工作模型 普通熟石膏, 制作修复体 高强度人造石
记存模型 普通熟石膏 治疗前后用了对比治疗效 果
精品课件
❖ 一般灌注 ❖ 围膜灌注 ❖ 分层灌注
灌注方法
精品课件
模型灌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模型的制取方法
❖ 围模灌注法
❖ 按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可分为解 剖式印模和功能性印模
❖ 按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可分为压力 式印模、非压力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
❖ 另外还有分层印模法和分区印模法
精品课件
印模分类
❖一次印模法
指用成品托盘和相应的印 模材料一次完成的工作印模 ❖多用于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义齿的 修复 ❖采用材料多为藻酸盐印模材
精品课件
器械准备 ❖橡皮碗、调拌刀 ❖量勺、量杯 ❖全自动藻酸盐搅拌机
精品课件
材料准备 ❖藻酸盐印模材(粉) ❖水
精品课件
调和比例 ❖粉:水=10g:23ml ❖先放水,再放粉
精品课件
调和姿势
❖ 左手握橡皮碗 与地平面呈45°角 ❖ 身体直立 两肩平齐 头略低注视碗口 ❖ 右手持调拌刀 采取大把抓的手法
分为双线排龈和单线排龈。 双线排龈缺点是排龈线可能粘到印模
材料上,导致材料撕裂或变形。
精品课件
(二)机械化学式排龈技术 使用含有血管收缩剂的排龈线排龈,常用于牙
龈出血病例。常用的血管收缩剂为肾上腺素。
精品课件
时机:肩台预备前或取印模前 目的:避免损伤牙龈
使视野清楚 使印模清晰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模型技术
精品课件
模型的基本要求
❖ 精确反应口腔软硬组织的解剖结构,尺寸大 小准确,表面清晰无缺陷。
❖ 模型范围大小符合要求。 ❖ 模型有一定的形状和厚度。 ❖ 模型表面硬度高,抗压强度大。 ❖ 模型表面光滑,容易脱模
精品课件
模型的定义
❖ 用模型材料灌注印模内,得到的阳模。
用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叫做工作模型 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和记录口腔情况的模型成为研 究模型
精品课件
调和方法
❖ 右手调拌刀逆时针紧贴碗壁连续搅拌 ❖ 左手橡皮碗配合调拌刀不断变换位置
❖ 避免气泡产生 ❖ 印模材将变色 ❖ 调和时间30秒
精品课件
印模时间
❖将调和好的印模材在1分钟内置于托 盘内并放入口腔
❖总工作时间为1分25秒至2分30秒
精品课件
印模时间
❖在口腔内放置一分钟左右 ❖待印模完全变色取出 ❖固化时间为2分30秒至3分30秒
精品课件
印模与模型技术
精品课件
一 印模技术
❖ 印模的定义 ❖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印模的分类 ❖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 印模消毒
精品课件
印模的定义
❖ 印模是物体的阴模 ❖ 口腔印模是指口腔有关组织的阴模 ❖ 反映与修复有关的口腔软、硬组织的情况
❖ 边缘宽度以3-5毫米为宜, 模型最薄处不能少于10毫 米。
❖ 模型修整后底面要平,底 座部分高度应为工作部分 的1/2。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模型的设计
标记基托边缘线
精品课件
后堤区精品课件源自精品课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印模分类
❖ 二次印模法:又称联合印模法,指通过取两次印模 完成工作印模
❖ 分为初印模和终印模 ❖ 二次印模法多用
1、于全口义齿印模。
2、某些固定修复印模
3、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印模
精品课件
托盘的种类
❖按制作托盘的材质分有
1.金属托盘(有孔型、无孔型) 2.塑料托盘 3.金属支架外部涂塑托盘
精品课件
如何选择托盘
❖二、牙弓高低:
❖ 1、托盘边缘止于距黏膜皱襞2毫米处 ❖ 2、不能妨碍系带、唇、舌 ❖ 3、不能妨碍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
精品课件
如何选择托盘
❖三、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 方法:
❖ 印模必须包括与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 范围
精品课件
理想的印模材料
❖ 无毒、无刺激性、无特殊气味 ❖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 有良好的化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 ❖ 从材料的混合调拌到凝固的时间约为3~5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托盘的种类
❖按托盘的结构和使用目的分有
1.全牙列托盘 2.部分牙列托盘 3.无牙颌托盘
精品课件
如何选择托盘
❖一、牙弓大小与形态 ❖二、牙弓高低 ❖三、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精品课件
如何选择托盘
❖一、牙弓大小与形态:
❖ 1、托盘大小、形态须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 ❖ 2、托盘略大于牙弓 ❖ 3、托盘内面与组织间约有3~4毫米间隙
第三节 软组织的处理
❖ 软组织的处理包括牙齿周围液体的控制和暴 露颈缘
精品课件
一、牙齿周围液体的控制
1、橡皮障:是最有效的隔湿工具
精品课件
2、真空吸引器:效率高,可隔开颊侧软组织 3、吸唾器:效率较低,常与棉卷配合使用 4、药物:如阿托品,适用于唾液分泌特别多者
精品课件
二、暴露颈缘
(一)机械式排龈技术 通过机械方法扩大龈沟,暴露颈缘,
❖ 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得 患者的积极配合
精品课件
您信任这样的面孔吗
❖ 布莱尔前助手:乔纳森·鲍威尔 (JONATHAN POWELL)
精品课件
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精品课件
印模分类
❖ 按印模的次数可分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 法
❖ 按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开口式印模 和闭口式印模
精品课件
印模消毒的重要性
❖规范操作 ❖控制感染 ❖口腔修复全过程控制交叉感染
精品课件
工作印模的要求
❖完整 ❖范围合适 ❖清晰 ❖与托盘无分离
精品课件
对颌印模的要求
❖牙冠部分清晰准确
❖无气泡
❖无变形
精品课件
印模要求
❖调和均一、光滑、表面致密 ❖藻酸盐印模材会发生失水收缩 ❖在取印模后应尽快灌模型 ❖避免印模失水造成模型不准确
精品课件
口腔修复体的制作完成
❖ 一般都要经过预备印模,灌注模型,然后在模型上 制作完成
❖ 印模与模型质量的好坏是制作优良修复体的首要的 和重要的前提
精品课件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解 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 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的 了解
❖ 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种 技术和技巧
精品课件
5.临床上为了使冠容易就位,常常在轴壁预 备的(牙合)向聚合角为( )
❖ A.1°~2° ❖ B.2°~6° ❖ C.3°~6° ❖ D.2°~5° ❖ E.2°~7°
精品课件
6. 铸造全冠唇侧颈部肩台宽度通常为( ) ❖ A. 无肩台 ❖ B. 0.5~0.8mm ❖ C. 0.8~1.5mm ❖ D. 1.5~2.0mm ❖ E. 都可以
精品课件
练习题
1.牙体预备时,不能减小对牙髓的损害的措施 是( )
❖ A. 短时切割 ❖ B. 水雾冷却 ❖ C. 间歇切割 ❖ D. 低速磨切 ❖ E. 轻压磨切
精品课件
❖ 2. 恢复牙冠颊舌面外形突度的意义是( ) ❖ A. 保持牙齿、牙列的完整性 ❖ B. 为发音清晰 ❖ C. 保护牙周组织 ❖ D. 提高咀嚼功能 ❖ E. 起到排溢食物的作用
❖纤维素醚 ❖合成橡胶等(不可逆性)
精品课件
非弹性印模材料
❖ 印模膏 ❖ 印模蜡 ❖ 油泥等(可逆性) ❖ 印模石膏 ❖ 氧化锌等(不可逆性)
精品课件
口腔印模材料的种类
❖ 根据印模材料能否重复使用分为 可逆性印模材料
不可逆性印模材料
精品课件
藻酸盐印模材的调和方法
❖器械准备 ❖材料准备 ❖调和方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步骤
❖ 距印模3-5㎜处,直径5毫米的蜡条包绕印 模一周
❖ 下颌者还需在舌侧包绕蜡条,再封闭相当 于口底的位置
❖ 然后蜡片沿粘蜡条外缘垂直围绕印模,其 边缘高于印模最高点10㎜以上
精品课件
模型的制取方法
❖ 一般灌注法
精品课件
模型的要求
❖ 完整无缺、表面清晰,尤 其是粘膜反 折线和系带 处。
精品课件
❖ 3、以下情况常采用龈下肩台,除了( ) ❖ A、前牙 ❖ B、牙合龈距离短 ❖ C、牙龈退缩,牙根暴露明显 ❖ D、美观要求高 ❖ E、以上不能采用龈下肩台
精品课件
❖ 4、下列哪一项不是龈下肩台的优点( ) ❖ A、美观 ❖ B、增加修复体固位力 ❖ C、减少龋病的发生 ❖ D、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刺激 ❖ E、以上都是
钟 ❖ 凝固后易与模型分离 ❖ 有适当的流动性、弹性、可塑性 ❖ 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容易推广
精品课件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膏 ❖海藻酸盐印模材料 ❖硅橡胶印模材料
精品课件
口腔印模材料的种类
❖ 根据印模塑形后有无弹性分为 弹性印模材料
非弹性印模材料
精品课件
弹性印模材料
❖琼脂(可逆性) ❖藻酸盐
精品课件
硅橡胶印模材料
精品课件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 调椅位
❖ 选择合适托盘
❖ 取印模
❖ 检查印模质量
精品课件
印模消毒
❖印模消毒的常用方法 ❖消毒对印模质量的影响 ❖消毒剂的选择
精品课件
❖戊二醛
印模消毒剂
❖次氯酸钠
❖碘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