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信息提取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技术使用教程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技术使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3e68be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b.png)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技术使用教程遥感图像处理是一种利用航天器或飞机上的传感器通过接收地球表面反射或辐射的能量进行地球观测与地球表面信息获取的科学技术。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为了更准确地获取地表信息,特征提取技术成为遥感图像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处理中常用的特征提取技术,并提供相应的使用教程。
一、像素级特征提取技术像素级特征提取技术是指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单个像素的特征信息。
常用的像素级特征提取技术有灰度级特征提取和颜色特征提取。
1. 灰度级特征提取灰度级特征提取是根据像素的灰度值来判断其特征属性。
常用的灰度级特征包括像素的亮度、纹理、形状等。
其中,像素的亮度可以通过计算灰度直方图或灰度矩来进行提取;纹理特征可以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小波变换等方法来提取;形状特征可以通过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等技术来提取。
2. 颜色特征提取颜色特征提取是根据像素的颜色信息来判断其特征属性。
常用的颜色特征包括色调、饱和度、亮度等。
可以通过计算像素的颜色直方图、颜色矩来提取颜色特征。
二、对象级特征提取技术对象级特征提取技术是指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具有独特形态和位置特征的地物对象。
常用的对象级特征提取技术有基于边缘提取的特征、基于区域分割的特征和基于形状提取的特征等。
1. 基于边缘提取的特征边缘是地物对象与背景之间的边界,通过提取边缘可以获得地物对象的形态信息。
常用的边缘提取算法包括Canny边缘检测算法、Sobel算子、Prewitt算子等。
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可以得到地物对象的轮廓信息。
2. 基于区域分割的特征区域分割是将遥感图像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连续区域的过程。
常用的区域分割算法有基于阈值的分割算法、基于区域增长的分割算法、基于边缘的分割算法等。
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可以得到地物对象的集合,并提取出地物对象的各种特征属性。
3. 基于形状提取的特征地物对象具有独特的形状信息,通过提取形状特征可以获得地物对象的几何性质。
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空间分析方法
![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空间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6706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2.png)
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空间分析方法遥感图像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方式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和空间分析方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遥感图像特征提取与空间分析方法的相关内容,包括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特征的分类和应用以及空间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特征提取方法1. 基于像素的特征提取方法基于像素的特征提取方法是最基础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分析每个像素点的亮度、颜色等属性来提取图像特征。
常见的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颜色直方图和纹理特征等。
其中,灰度共生矩阵通过计算像素之间的灰度分布概率来描述图像的纹理特征,颜色直方图通过统计图像中像素的颜色分布情况来提取图像的颜色特征。
2. 基于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基于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是将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区域,然后提取每个区域的特征。
常用的方法有边缘检测、聚类分析和形态学处理等。
边缘检测可以提取图像中的边界信息,聚类分析可以将相似的像素点分到同一个区域中,形态学处理可以提取图像中的纹理和形状信息。
二、特征的分类和应用根据特征的性质和应用场景的不同,特征可以分为几何特征、频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等。
几何特征包括面积、周长、形状等,频谱特征包括反射率、辐射度等,纹理特征包括纹理均匀度、纹理方向等。
这些特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1.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是遥感图像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可以通过提取图像的频谱特征和纹理特征来监测和分析土地的利用情况和覆盖变化。
例如,利用遥感图像的反射率特征可以判断农田的健康状况,利用纹理特征可以分析城市建设的扩张情况。
2. 灾害监测与评估灾害监测与评估是遥感图像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可以通过提取图像的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来识别和分析灾害的类型和程度。
例如,在地震灾害监测中,可以利用遥感图像的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来评估建筑物的倒塌程度和人员伤亡情况。
三、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是对遥感图像进行空间变化和空间关系分析的一种方法。
使用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地理信息提取的方法
![使用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地理信息提取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d2b1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2.png)
使用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地理信息提取的方法卫星遥感图像在地理信息提取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通过获取遥感图像中的地物信息,提供高精度的地理数据,帮助各行各业做出更好的决策。
本文将探讨使用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地理信息提取的方法。
在使用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地理信息提取之前,首先需要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图像去噪、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等操作。
图像去噪可以降低图像中由于遥感仪器等原因导致的噪声,使图像质量更好。
辐射校正是为了消除图像中的辐射差异,得到更精确的辐射亮度信息。
几何校正则是为了修正图像的几何变形,如投影畸变和平面畸变等,使图像在地理空间中具有准确的位置信息。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像素的分类。
此方法通过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根据其特征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实现地物的提取。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各种图像处理技术,如阈值分割、聚类、分类器等。
阈值分割是根据图像中像素的亮度特征,将图像划分为目标和背景两个部分。
聚类是将图像中的像素划分为多个簇,每个簇代表一个地物类别。
分类器则是根据已知地物的样本,通过机器学习等算法训练出一个分类模型,用于对新的图像进行分类。
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对象的分类。
与像素级的分类不同,对象级分类将图像中的像素组织成具有一定空间连续性的对象,然后根据对象的属性进行分类。
对象可以是任意形状和大小的地物,如建筑物、道路、森林等。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图像分割操作,将图像分割成一组相互独立的对象。
然后,通过提取对象的特征,如形状、纹理、颜色等,将它们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
对象级分类相比像素级分类,在保留图像空间信息方面更加准确,适用于复杂地物的提取。
除了基于分类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图像中的光谱信息,获取地物的属性。
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多个波段的光谱信息,如可见光、红外和热红外等。
通过分析不同波段之间的光谱差异,可以获取地物的特征。
例如,植被在可见光和红外光波段表现出不同的反射特性,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特性来提取植被覆盖的信息。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4f06c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1.png)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方法遥感图像处理指的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去除噪声等操作,以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和特征。
而特征提取是遥感图像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一、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是表示一幅图像中像素强度分布的曲线,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图像增强的技术。
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直方图均衡化可以用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同时突出图像中的特征,从而提高图像的可视化效果。
二、形态学处理形态学处理是对图像进行形状和结构分析的一种方法。
形态学处理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
形态学处理包括膨胀、腐蚀、开运算、闭运算等操作,可以去除噪声、填充空洞和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等。
三、边缘检测边缘检测是从图像中提取边缘的一种技术。
边缘可以表示图像中物体的边界,通过对边缘进行分析,可以提取出图像中的结构信息和几何信息。
边缘检测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应用广泛,可以用来提取河流、道路、建筑物等具有线状结构的特征。
四、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将图像从空域转换到频域,从而分析图像的频率特征。
频域分析包括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方法。
在遥感图像处理中,频域分析可以用来提取图像中的纹理特征和波形特征,例如提取森林、草地、水体等的纹理特征。
五、特征提取算法特征提取算法是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信息。
特征提取算法包括直方图分析、特征值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从图像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信息,例如提取岛屿、湖泊、山脉等的特征信息。
综上所述,特征提取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直方图均衡化、形态学处理、边缘检测、频域分析和特征提取算法等方法,可以提取出图像中的特征信息,从而达到分析、处理和识别等目的。
在未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特征提取技术也会不断升级和优化,进一步提高遥感图像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7984b57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d.png)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遥感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农业、环境研究、资源管理等。
遥感图像的影像处理和信息提取是实现遥感应用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遥感图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在深入讨论遥感图像的影像处理和信息提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遥感图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遥感图像是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它包含了丰富的地物信息。
根据不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波段范围,遥感图像可以分为光学图像、雷达图像等不同类型。
二、遥感图像的预处理遥感图像在获取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增强图像质量,为后续的影像处理和信息提取做准备。
常见的预处理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
辐射校正用于消除图像中的辐射噪声,保证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大气校正则是为了消除大气对图像的影响,使得图像能够真实地反映地表特征。
几何校正则是校正图像的几何形状和位置,使其与现实地物保持一致。
三、遥感图像的影像处理影像处理是指对遥感图像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操作,以增强图像的特征、提取信息或获得更高层次的图像产品。
常见的遥感图像影像处理方法包括图像增强、图像分类和图像融合等。
图像增强主要是通过增加图像的对比度、调整亮度等方式,使地物特征更加明显。
图像分类则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用于分析地物类型和覆盖状况。
图像融合则是将多个遥感图像进行融合,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地物信息。
四、遥感图像的信息提取信息提取是指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具有特定含义和应用价值的信息。
常见的信息提取任务包括地表覆盖分类、目标检测、变化检测等。
地表覆盖分类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地物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如森林、湖泊、城市等。
目标检测则是在遥感图像中寻找特定目标,并进行识别和定位。
变化检测是对不同时间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找出地物变化的区域和变化趋势。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及空间信息提取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及空间信息提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3a53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5.png)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及空间信息提取方法摘要: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提取空间信息。
引言: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成为了空间信息提取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并提取出各类地理空间信息,为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将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具体介绍遥感图像处理的方法以及空间信息的提取方法。
一、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1. 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是指在进行后续处理之前,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校正和增强,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清晰度。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噪声消除、几何校正等。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到某些特定目标或地物的特征信息。
通过图像分割、目标检测等方法,可以提取出地物的形状、大小、纹理等特征信息。
3. 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是将多源、多感知角度的遥感数据进行融合,以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常见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
二、遥感图像处理的常见方法1. 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是指通过事先标记好的训练样本,利用统计学方法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监督分类方法包括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
2. 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是指无需事先标记训练样本,利用图像中像素之间的统计特征进行分类。
常用的非监督分类方法包括K-均值聚类、高斯混合模型和自组织映射等。
3. 目标检测目标检测是指从遥感图像中检测出某些特定类型的目标。
常见的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的检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等。
4.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遥感图像划分成若干个连通区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常见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阈值分割、区域增长和基于图论的分割算法等。
三、空间信息的提取方法1. 地物提取地物提取是指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各类地物的位置、面积、形状等空间信息。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分类和特征提取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分类和特征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f1744f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1.png)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分类和特征提取遥感图像的分类和特征提取是遥感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类和特征提取,可以实现对地表信息的自动识别和提取,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将从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发展、特征提取的常用技术以及遥感图像分类与特征提取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发展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从传统的像元分类发展到基于对象的分类,经历了多种方法的演变过程。
传统的像元分类是指将图像中的每个像元根据其数字值分配到事先定义好的类别中,一般使用聚类算法或最大似然法实现。
然而,传统的像元分类方法忽视了图像中的空间信息和上下文信息,导致分类结果精度不高。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基于对象的分类成为研究的热点。
基于对象的分类是指将图像中的相邻像元组成的对象作为分类单元进行分类,通过考虑空间信息和上下文信息,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基于对象的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决策树的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人工神经网络分类等。
这些方法在各自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特征提取的常用技术特征提取是遥感图像分类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从图像中提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以实现对不同地物的准确分类。
特征提取的常用技术包括像元级特征提取和对象级特征提取。
像元级特征提取是从单个像元的数字值或变换后的特征数据中提取特征信息。
常用的像元级特征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等。
光谱特征是从遥感图像的不同波段或不同时间的图像中提取的,通过分析不同波段或不同时间的反射率差异,可以判断地表不同地物的类型。
纹理特征是从图像的纹理信息中提取的,常用的纹理特征包括灰度共生矩阵、小波变换等。
形状特征是从地物的形状信息中提取的,通过计算地物的周长、面积、椭圆度等形状参数,可以区分不同地物的形状特征。
对象级特征提取是从像元组成的对象中提取特征。
对象级特征提取主要通过分析对象的形状、纹理、上下文等特征,进一步提高图像分类的准确性。
遥感图像的分类与特征提取方法
![遥感图像的分类与特征提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f05b0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a.png)
遥感图像的分类与特征提取方法遥感图像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球表面的信息。
其中,遥感图像的分类与特征提取方法是关键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介绍常见的分类和特征提取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场景。
一、常见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遥感图像的分类是将图像像素按照其代表的地物类别进行划分和识别。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像素级分类、对象级分类和混合分类。
1. 像素级分类:像素级分类是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都进行分类。
该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地物或者需要保留细节信息的需求场景。
常见的像素级分类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最大似然分类和随机森林分类等。
2. 对象级分类:对象级分类是将图像中的连续区域作为分类单元,对整个区域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图像中的上下文信息,提高分类精度。
常见的对象级分类方法有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RCNN)、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R-C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3. 混合分类:混合分类方法是将像素级分类和对象级分类相结合,综合利用两者的优点。
例如,可以先进行像素级分类得到初步分类结果,再通过对象级分类对初步结果进行修正和细化。
这种方法可以在保留细节信息的同时,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二、常见的遥感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特征提取是遥感图像分类的关键环节,通过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可以更好地描述和区分不同地物类别。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光谱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提取和形状特征提取等。
1. 光谱特征提取:光谱特征是指通过对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光谱反射率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出的表示不同地物的特征。
常见的光谱特征提取方法有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维度约简等。
2. 纹理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是指图像中不同地物的纹理差异。
通过对图像的纹理进行分析和提取,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地物。
常见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GLCM)、局部二值模式(LBP)和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等。
遥感图像分析中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遥感图像分析中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977f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e.png)
遥感图像分析中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遥感图像是使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
在遥感图像分析中,特征提取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图像中的信息,从而支持后续的分类、目标检测和变化检测等任务。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分析中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基于像素的特征提取方法1. 光谱特征提取光谱特征提取是遥感图像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或辐射率来描述地物的光谱特征。
常用的光谱特征包括光谱指数(如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光谱编码特征和光谱形状特征等。
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反映地物的生理状态、土壤类型以及地表覆盖情况。
2. 纹理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描述图像中的纹理结构,它可以用来区分不同地物之间的差异。
常用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协方差矩阵、格雷共生矩阵和小波变换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量化图像中的纹理信息,并提取与地物类别相关的纹理特征。
3. 形状特征提取形状特征描述地物在空间中的形状和几何属性。
常用的形状特征包括面积、周长、形状指数和紧凑度等。
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类别的地物,如水体、建筑物和森林等。
二、基于目标的特征提取方法1. 目标边界特征提取目标边界特征是指提取目标轮廓或边界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分析目标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等属性。
常用的目标边界特征提取方法包括边缘检测、边界跟踪和边界描述等。
2. 目标纹理特征提取目标纹理特征提取是指提取目标表面的纹理特征。
它可以用来分析目标的表面纹理结构和纹理特征。
常用的目标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灰度共生矩阵、小波变换和纹理过滤器等。
三、基于空间信息的特征提取方法1. 空间相对关系特征提取空间相对关系特征描述地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常用的空间相对关系特征包括距离、角度和邻域关系等。
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分析地物之间的空间布局和空间关系。
2. 空间结构特征提取空间结构特征描述地物在空间上的结构和组织。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目标检测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目标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72783a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f.png)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目标检测遥感图像是一种通过航天技术获取的地球或其他天体上的图像,它能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和环境数据。
然而,由于遥感图像具有高维复杂性和丰富的信息量,解读和利用这些图像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目标检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遥感图像的信息。
一、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从原始数据中选择和提取出与特定任务相关的信息的过程。
对于遥感图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特征提取。
1. 颜色特征提取遥感图像中的颜色信息具有重要的地理、环境和地物属性。
通过使用颜色直方图、颜色矩和颜色空间变换等方法,可以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丰富的颜色特征。
这些颜色特征可以用于分类、目标检测和地物识别等应用。
2. 纹理特征提取纹理是遥感图像中地物表面的经典特征之一。
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局部二值模式和小波变换等方法,可以提取出遥感图像中地物的纹理信息。
这些纹理特征可以用于地物分类、目标检测和地貌分析等任务。
3. 形状特征提取遥感图像中的地物形状信息也具有重要的地理和环境属性。
通过使用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和轮廓描述等方法,可以提取出遥感图像中地物的形状特征。
这些形状特征可以用于地物识别、目标检测和地貌分析等应用。
二、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目标检测是通过分析遥感图像,自动或半自动地识别和定位其中的目标。
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它可以用于农业监测、城市规划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1. 基于区域的目标检测方法基于区域的目标检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
该方法先通过图像分割将图像分成多个区域,然后通过计算每个区域的特征向量,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和目标检测。
常用的图像分割算法包括基于阈值、基于区域增长和基于图割等方法。
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方法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卷积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遥感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准确识别和定位。
遥感图像处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ffe8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6.png)
遥感图像处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引言:遥感图像处理是一项涉及到观测、获取、处理和解释遥感数据的复杂任务。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性,人们对于遥感图像处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探讨几个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图像去噪问题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图像中常常存在各种噪声,如椒盐噪声、高斯噪声等,这些噪声会对图像的质量和解译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统计滤波:采用均值、中值或高斯滤波器进行图像去噪。
2. 自适应滤波:根据图像的局部统计特性,采用自适应的滤波方法进行噪声抑制。
3. 小波变换去噪: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特性,可以实现对图像的去噪处理。
二、图像配准问题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由于不同图像在获取时所处的视角、光照等条件的差异,图像之间存在一定的几何变换关系,这会导致图像配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特征点匹配:通过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并利用特征点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图像配准。
2. 条带纠正:针对由于卫星的扫描方式导致的条带状偏移问题,可以采用多模板方法或频域匹配方法进行纠正。
3. 控制点匹配:通过选择一些具有高精度地面坐标的控制点,进行图像间的控制点匹配实现图像配准。
三、图像分类问题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图像分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对遥感图像的地物进行分类和分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监督分类方法:通过事先获取训练样本,并利用这些样本进行分类器的训练和分类。
2. 无监督分类方法:根据图像中像素的统计特性,利用聚类等方法对图像进行自动分类。
3. 半监督分类方法:结合监督和无监督分类方法的特点,通过一定比例的训练样本和未标记样本进行分类。
四、信息提取问题在遥感图像处理中,信息提取是指从遥感图像中获取感兴趣的地物的特征和属性信息。
常见的信息提取问题包括目标检测、边界提取、变化检测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特征提取:通过选择适当的特征,如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等,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实现目标检测和边界提取。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cf1eeb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2.png)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遥感图像是一种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遥感图像的数据量庞大且复杂,直接使用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会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对遥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成为了遥感图像处理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一、理解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将图像中的信息转化为可供计算机进一步处理的数值或符号特征的过程。
在遥感图像中,特征提取是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具有代表性和区分度的图像特征,以便进行后续的目标识别和分类。
在遥感图像中的特征可以包括空间特征、频谱特征、纹理特征等。
其中,空间特征指的是图像中目标的几何形状、大小和分布等信息;频谱特征则是指图像中目标在不同波段上的反射或辐射强度的分布信息;而纹理特征则是指图像中目标的纹理信息,如纹理的粗糙度、方向等。
二、常用的遥感图像特征提取方法1. 基于像素的特征提取方法基于像素的特征提取方法是将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点作为一个单独的特征,并将其通过某种算法转化为能够反映目标信息的数值特征。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需要考虑目标每个像素点的信息的任务,如边缘检测、目标分割等。
2. 基于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基于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将图像中的像素点组织成一个一个的区域,并对每个区域提取特征。
这种方法考虑了目标的上下文信息,能够更好地反映目标的几何形状和分布情况。
常用的基于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基于区域的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等。
3. 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也逐渐应用于遥感图像处理中。
深度学习通过构建多个隐藏层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自动学习和提取图像中的特征。
这种方法不需要手工设计特征提取算法,具有非常强的表达能力和适应性。
三、遥感图像目标识别的方法在进行了特征提取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识别。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局部地形的提取与分析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局部地形的提取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7c147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e.png)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局部地形的提取与分析遥感图像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它能提供丰富的地形信息,为局部地形的提取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局部地形的提取与分析。
一、遥感图像的基本原理1. 电磁波谱的特性:遥感图像是通过接收地面反射或散射的电磁波来获取地表信息的。
电磁波谱的不同波段在地表的互动过程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提取地形信息。
2. 分辨率的影响: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决定了它能够提供的地形细节。
较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提供更加精细的地形信息,而较低分辨率的图像则提供的信息相对较少。
二、局部地形提取与分析方法1. 高程模型提取:根据遥感图像的灰度值或颜色信息,可以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来提取地形的高程信息。
DEM可以将地表按照高程分层,从而提供了地形的三维信息。
2. 地形特征提取:利用遥感图像,可以提取出地形的一些特征,如河流、湖泊、山脉等。
通过提取这些地形特征,可以分析地形的形状、分布和变化趋势。
3. 地形剖面分析:利用遥感图像,可以在一定的距离上提取地形剖面信息。
通过分析地形剖面的坡度、高度变化等指标,可以了解地形的起伏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水文、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4. 洼地提取:遥感图像中的色彩变化可以用于提取地表的凹地,如低洼区域、水坑等。
通过提取洼地信息,可以研究地表水文过程、水资源等问题。
5. 土地利用/覆盖分析:通过遥感图像,可以提取出不同地表类型(如水体、建筑物、森林、农田等)的信息,进而进行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分析。
这对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有重要意义。
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工具为了进行局部地形的提取与分析,需要借助一些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工具。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专业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如ENVI、ERDAS IMAGINE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各种功能,包括影像校正、地形矫正、地物提取、空间分析等,方便用户进行遥感图像的处理与分析。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测绘数据提取的方法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测绘数据提取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17e43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e.png)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测绘数据提取的方法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测绘工作开始依赖遥感影像进行数据提取。
遥感影像具有高分辨率、广覆盖等优势,能够为测绘工作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
本文将介绍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测绘数据提取的一些常见方法,包括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高程提取。
一、图像分类图像分类是利用计算机对遥感影像进行自动分类的方法。
通过对图像进行光谱分析和空间特征提取,可以将图像中的各类地物分割出来,并进行分类操作。
图像分类的步骤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器训练和分类结果验证等。
在图像分类中,特征提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常见的特征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等。
光谱特征是指地物在不同波段上的反射率或亮度值,通过对光谱曲线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地物的光谱特征。
纹理特征是指地物的细节和纹理特点,通过对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可以提取出地物的纹理特征。
形状特征是指地物的形状特点,通过对地物的边界进行分析,可以提取出地物的形状特征。
二、目标检测目标检测是利用遥感影像进行目标识别和定位的方法。
目标检测可以用于自然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目标检测的关键是找到目标在图像中的位置,并进行标注和分类。
常见的目标检测方法包括目标区域提取、特征描述和目标分类等。
在目标检测中,目标区域提取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目标区域提取可以通过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和区域生长等方法实现。
阈值分割是指利用像素的灰度值进行分割,将灰度值大于阈值的像素设置为目标像素,灰度值小于阈值的像素设置为背景像素。
边缘检测是指通过计算像素间的差值来检测目标的边缘。
区域生长是指从某个种子点开始,根据像素的灰度值相似性来扩展目标区域。
三、高程提取高程提取是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地表的高程信息。
高程提取可以用于地形测量、地形分析和地貌研究等方面。
高程提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匹配和立体视觉等。
影像匹配是利用影像对中的像点对进行配对,从而获取地点的三维坐标。
常见的影像匹配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点的匹配和基于区域的匹配。
遥感信息提取及应用
![遥感信息提取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b2d2d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5.png)
特征3
特征m
…
结果特征元
μc1
μc2
μc3
…
μc4
表示对应目标类中所选择的特征
面向基元的遥感信息提取流程
数据输入 认知基元 模糊分类 输出结果 基元特征库 专家决策知识库
对象识别规则
Level
尺度
提取目标
规则
备注
2
48
大面积分布,纹理特征明显的类别。
水体:波段2和波段3的比率,以及亮度值。 林地与已开发区域通过波段1的均值进行区分。
监督分类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验区或训练区,用训练区中已知地面各类地物样本的光谱特性来“训练”计算机,获得识别各类地物的判别函数或模式,并以此对未知地区的像元进行分类处理,分别归入到已知的类别中。
01
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特征,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即相似度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
02
图像分类中的有关问题—混合像元
选取的特征变量应有这样的性质,即对于不同类别的模式,特征量值相差较大;而对于同类模式,则应有大体接近或相同的特征值。
对于某一类模式而言,特征量及特征值应能充分地表明该模式属于该类而不属于其它类别地主要根据。
目视判读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01
遥感影像的基本特征?
02
特征的表现方式—判读标志
03
判读标志:地物在图像上的各种特有的表现方式
景物特征和判读标志
形状
01
大小
02
图形与边界
03
阴影
04
位置
05
测绘中的遥感影像解译与信息提取技术
![测绘中的遥感影像解译与信息提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bdf4a3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d.png)
测绘中的遥感影像解译与信息提取技术遥感技术是测绘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它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信息,可以获取到大量的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但是如何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信息提取技术来准确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一、遥感影像解译技术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是分析和推断遥感图像上物体或现象的成因、性质、空间分布等的一种方法。
对于遥感影像的解译,通常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图像预处理和信息解译。
图像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通过这些处理步骤,可以提高遥感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而信息解译则是通过分析遥感图像的可见光、红外等波段信息,来确定图像上物体的类型和分布。
在遥感影像解译技术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像元分类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图像上的像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来实现对图像的解译。
根据图像上像元的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等算法,可以将图像上的不同像元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建筑物、道路、植被等。
通过对像元进行分类,就可以对整幅图像进行解译和信息提取。
除了基于像元分类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如基于目标的解译方法和基于知识的解译方法。
基于目标的解译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已知物体的特征和形状进行分析,然后在图像上寻找类似的物体进行解译。
而基于知识的解译方法则是利用专家系统和知识库来进行解译,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应用,来解释遥感图像中的物体和现象。
二、信息提取技术信息提取技术是指在遥感图像解译的基础上,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遥感图像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和环境信息,通过信息提取技术,可以从中获取到各种地物的空间分布、数量、形状等信息。
在信息提取技术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图像分割技术。
图像分割是将遥感图像分割成若干个连续的、无交集的区域的过程。
通过图像分割,可以将图像中的不同地物分割成不同的区域,然后针对每个区域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提取信息。
图像分割可以根据像素的相似性来进行,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法来进行。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分类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fbcb3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d.png)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分类遥感图像是通过航空或卫星等远距离感知装置获取的地表信息图像。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广泛应用于农业、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
而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分类则是处理遥感图像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遥感图像。
一、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将原始遥感图像转化为能够描述地物类别的数学特征的过程。
在遥感图像中,不同地物或者地物类别往往具有不同的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
因此,通过提取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对地物进行分类与分析。
1.光谱特征提取光谱特征是指反映地物物理性质的光谱波段数据。
通过选择不同的波段组合,我们可以提取出反映植被、水体、建筑物等地物特性的光谱特征。
常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PCA)、最大似然分类(MLC)等。
2.纹理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描述了图像中像素间的空间关系。
在遥感图像中,纹理特征可以用于区分不同地物的纹理复杂程度。
例如,植被具有较为均匀的纹理,而建筑物则较为具有几何纹理。
常用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法(GLCM)、局部二值模式法(LBP)等。
3.形状特征提取形状特征是指地物在图像中的几何形状信息。
通过提取地物的形状特征,可以识别出地物的边界和形状。
例如,对于建筑物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提取其形状特征来判断其是直角形、圆形还是其他形状。
常用的形状特征提取方法有边缘检测算子、Hough变换等。
二、遥感图像的分类分类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划分到不同地物类别中的过程。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获取遥感图像中不同地物的分布情况,进而进行地物的监测与分析。
1.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是指使用人工定义的训练样本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训练样本,这些样本包含不同地物类别的图像区域。
然后,通过计算遥感图像与这些训练样本之间的差异,可以得到分类决策函数,进而对整幅遥感图像进行分类。
2.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是指根据遥感图像中像素值的统计特征,自动将其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
遥感信息提取
![遥感信息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f6715d9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f.png)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 设置特征和分类参数的繁琐过程,提
高分类精度
2
3
但是,它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 资源,且对硬件要求较高
变化检测技术
1
变化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拍摄的 遥感影像,从而检测出地物变化的过程
2
它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城市规划、环境
保护等领域
3
变化检测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实现,例如 图像差分法、像素分类法、支持向量机等
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和技术很多,下面 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目视解译
1 目视解译是指通过人工观察和分析遥感 影像,直接从影像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2 它是遥感信息提取最基本、最常用的方 法之一
3 目视解译的优点是简单、直观、灵活, 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
4 但是,它存在着主观性较强、精度较 低等缺点
计算机辅助分类
地物光谱数据库
➢ 地物光谱数据库是一种利 用地物光谱信息进行遥感 信息提取的方法。它通过 建立地物光谱数据库,为 遥感信息提取提供参考和 依据。这种方法可以提供 更准确的地物识别和分类 结果,但是需要大量的光 谱数据和计算资源
➢ 总之,遥感信息提取是遥 感技术应用的核心环节之 一,其方法和技术多种多 样。不同的方法和技术适 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 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同 时,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 ,新的方法和技术也不断 涌现,为遥感信息提取提 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遥感信息提取 方法和技术。它们各有优缺点, 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同时,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新的方法 和技术也不断涌现,为遥感信息 提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策树分类-练习
构建执行决策树
5. 面向对象分类
5.1 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
• 同物异谱,同谱异物”会对影像分类产生的影响,加 上高分辨率影像的光谱信息不是很丰富,还有经常伴 有光谱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对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提 出了一种挑战,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技术可以一定程 度减少上述影响
• 面向对象的技术
5.3 面向对象分类操作流程
• 发现对象 • 特征提取
发现对象
影像分割
合并分块
输出对象 为矢量文件?
是
是
特征提取
定义要素 规则分类 监督分类
导出要素
查看报告和统计
完成
面向对象分类练习
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 • 数据“..\练习数据\3-面向对象图像分类\1-基于规则” 基于样本的面向对象分类
• 数据“..\练习数据\3-面向对象图像分类\2-基于样本”
• 据分类的复杂度、精度需求等确定哪一种分类器 • 目前ENVI的监督分类可分为基于传统统计分析学的,包括平行六面 体、最小距离、马氏距离、最大似然,基于神经网络的,基于模式 识别,包括支持向量机、模糊分类等,针对高光谱有波谱角 (SAM),光谱信息散度,二进制编码
平行六面体 最小距离 马氏距离 最大似然 波谱角 光谱信息散度 二进制编码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分类 模糊分类
aspect
ndvi Tascap
计算坡向
计算归一化植被 指数 穗帽变换
关系/逻辑
pc
mnf lpc Stdev Mean Min、max 其他 如:{ndvi} LT 0.3
主成分分析
最小噪声变换 局部主成分分析 标准差 平均值 最大、最小值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他符号
决策树分类-练习
• 数据源
– “..\练习数据\2-决策树分类\bouldr_tm.dat”
2. 目视解译
2.1 遥感图像解译的基本概念
• 人们对地表物体的有关领域,如土地利用存在一种先验知识, 在遥感图像寻找对应关系。然后,根据遥感图像的影像特征推 论地表物体的属性。这一过程就称之为遥感图像的解译,也叫
遥感图像的判读。
• 解译的任务就是从图像上认识,辨别影像与地物的对应关系、 判断、归类、地物目标,并用轮廓线圈定它们和赋予属性代码,
具有半自动跟踪功能,能自动圆滑线性地物拐弯处、圆滑不规则
地物边界等。 • 经验的积累:图像解译以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主导,图像处
理为辅助,经验是在实践中逐步总结。
3. 监督分类
3.1 监督分类定义
• 又称训练分类法,用被确认类别的样本像元去识别其他未知类 别像元的过程。
– 在分类之前通过目视判读和野外调查,对遥感图像 上某些样区中影像地物的类别属性有了先验知识, 对每一种类别选取一定数量的训练样本 – 计算机计算每种训练样区的统计或其他信息,同时 用这些种子类别对判决函数进行训练,使其符合于 对各种子类别分类的要求 – 用训练好的判决函数去对其他待分数据进行分类。 使每个像元和训练样本作比较,按不同的规则将其 划分到和其最相似的样本类,以此完成对整个图像 的分类
或用符号、颜色表示属性。
• 进行图像解译时,把图像中目标物的大小、形状、阴影、颜色、 纹理、图案,位置及周围的系统称之为解译的八要素。
2.2 遥感图像解译预处理
• 预处理主要包括:几何校正、融合、裁剪、镶嵌。
• 除了这些传统的预处理外,为了方便目视解译,图像解译中比
较重要的处理还包括了波段组合、图像增强、图像变换等。
• 遥感影像分类就是利用计算机通过对遥感影像中各类地
物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分析,选择特征,将图像 中每个像元按照某种规则或算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然 后获得遥感影像中与实际地物的对应信息,从而实现遥 感影像的分类,即信息提取。
1.2 遥感信息提取方法概述
基于专家知识 的决策树分类
面向对象特征 自动提取
• 规则获取(经验总结和样本总结)
– – – – – 类1:NDVI大于0.3,坡度大于或者等于20度 类2:NDVI大于0.3,坡度小于20度,阴坡 类3:NDVI大于0.3,坡度大于20度,阳坡 类4:NDVI小于或等于0.3,波段4值大于或等于20 类5: NDVI小于或等于0.3,波段4值小于20
地物识别与 地表反演
基于光谱的计 算机自动分类 变化检测
人工解译
地形信息提取
1.3 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适用范围
方法 说明 人工解译 适用定性信息的提取,也就是在图像上通 过肉眼能分辨的信息 基于光谱的计算机分类 对于中低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效果明显 (小于10米) 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 需要多源数据支持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随着高分辨率影像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 地物识别与地表反演 定量信息提取,需要模型的支持,数据源 有一定要求 变化监测 多时相影像支持 地形信息提取 需要立体像对的支持
面向对象分类练习——合并分块
• 影像分割时,由于阈值过低,一些特征会被错分,一个特征也有可能被分成很多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合并来解决这些问题。 • FX利用了 Full Lambda-Schedule算法,该方法在结合光谱和空间信息的基础上迭代 合并邻近的小斑块。 • 这一步是可选项, 如果不需要可以直 接跳过。
3.2 监督分类基本流程
类别定义/特征判别 样本选择
平行六面体 最小距离 马氏距离 最大似然 波谱角 光谱信息散度 二进制编码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分类 模糊分类
分类器选择
影像分类 分类后处理 结果验证
3.3 监督分类流程说明——类别定义/特征判断
• 根据分类目的、影像数据自身的特征和分类区收集的信 息确定分类系统; • 对影像进行特征判断,评价图像质量,决定是否需要进
– 集合临近像元为对象用来识别感兴趣的光谱要 素 – 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的全色和多光谱数据,利用 空间,纹理,和光谱信息来分割和分类的特点 – 以高精度的分类结果或者矢量输出
5.2 与基于像元分类的区别
类型 基本原理 影像的最小单元 适用数据源 缺陷
传 统 基 于 地 物 的 光 谱 信 息 单个的影像像元 中低分辨率多光 丰 富 的 空 间 信 息 光 谱 的 分 特征 谱和高光谱影像 利用率几乎为零
• 特征提取结果输出
– 矢量 – 图像(分类图像、 规则图像) – 结果统计报表
面向对象分类练习2——基于样本
• 监督分类
– 根据一定样本数量以及其对应的属性信息,提供 K邻近法、支持向量机 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特征提取
类方法
基 于 专 家 根 据 光 谱 特 征 、 单个的影像像元 多源数据 知 识 决 策 空间关系和其他 树 上下文关系归类 像元 面 向 对 象 几 何 信 息 、 结 构 一个个影像对象 中高分辨率多光 速度比较慢 的 分 类 方 信息以及光谱信 法 息 谱和全色影像 知识获取比较复 杂
注:一种方法不能完全取代另一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
根据光谱特征、空间关系和其他上下文关系归类像元
陡坡上的植被 缓坡上的植被
+ + +
DEM
Road Map Zoning Coverage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
高山植被
公园用地
4.2 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基本步骤
知识(规则)定义
规则输入
决策树运行
分类后处理
4.3 规则定义
遥感图像信息提取
主要内容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概述 目视解译 监督分类 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
面向对象分类
地物识别和定量反演 动态监测 立体像对DEM提取
1. 遥感信息提取方法概述
1.1 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基础
• 遥感影像通过亮度值或像元值的高低差异(反映地物的 光谱信息)及空间变化(反映地物的空间信息)来表示 不同地物的差异,这是区分不同影像地物的物理基础。
4.4 规则描述——表达式与变量
表达式 基本运算符 三角函数 部分可用函数 +、-、*、/ Sin、cos、tan asin、acos、atan Sinh、cosh、 tanh…. LT、LE、EQ…. and、or、not…. 最大值、最小值 指数(^)、exp 对数alog 平方根(sqrt)、 绝对值(adb) …… slope 变量 作用 计算坡度
2.3 解译标志的建立
• 遥感图像判读包括识别、区分、辨别、分类、评定、评价及对某些特殊重要现象的探 测与鉴别。其轮廓的勾绘及其属性的赋予是要有依据。依据就是判读标志。在遥感图 像上研究地表地物的种种特征的总和,就叫判读遥感图像标志。
地物名称
林地
特征
1 、指生长乔木,树木郁闭度 ≥ 20 %的各 种天然、人工等树木的土地;
面向对象分类练习1——特征提取
• 规则分类
– 每一个分类有若干个规则(Rule)组成,每一个规则有若干个属性表达 式来描述。规则与规则直接是与的关系,属性表达式之间是并的关系
• 如下是对水的一个描述:
– 面积大于500像素 – 延长线小于0.5 – NDVI小于0.25
面向对象分类练习——输出结果
• 规则获取:经验总结和样本总结 • 规则描述
– 类1:NDVI大于0.3,坡度大于或者等于20度 – 类2:NDVI大于0.3,坡度小于20度,阴坡 – 类3:NDVI大于0.3,坡度大于20度,阳坡 – 类 4 : NDVI 小于或等于 0.3 ,波段 4 值大于或等 于20 – 类5: NDVI小于或等于0.3,波段4值小于20
– 小斑快处理 – 栅矢转换
• 精度验证
监督分类练习(二)
数据源
– 练习数据\1-监督分类\2-火烧迹地提取\BurnALI_subset.dat”
•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