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闺怨诗鉴赏学案 《诗歌》
高中语文_闺怨诗鉴赏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闺怨诗鉴赏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413da776f1aff00bed51ea8.png)
教学设计: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把握闺怨诗的人物形象。
2.体会闺怨诗的复杂情感。
3.总结闺怨诗的常用手法。
课堂设计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导入:从一首风靡大江南北的《卷珠帘》导入,营造闺怨诗哀怨的意境。
环节二温故知新:回顾学过的一首经典闺怨诗——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通过背诵、解读,启发学生思考闺怨诗。
环节三品读鉴赏:这一环节,学案上提供了10首闺怨诗,通过品读鉴赏、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带领学生解决字词障碍,并完成如下问题:找出和分析主人公形象相关的具体词语;总结归纳闺怨诗传达的复杂情感和艺术手法。
学情分析:这是一节高三复习课,我所教授的学生为高三学生,此时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一直以来,诗歌鉴赏在学生眼里都是一个难点。
尽管高三学生头脑里已经积累了无数的答题模板,但是在面对诗歌题目时,依旧是毫无头绪,因为很多时候,学生根本读不懂诗歌。
在一些涉及到闺怨诗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
考试过后学生总是叫苦不迭,埋怨自己怎么就看不出诗歌塑造的是一位思妇形象呢。
因为在学生的逻辑思维里,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诗中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
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这一堂闺怨诗的复习专题,第一个环节就是带领学生通过诵读,寻找和女子相关的依据,把握闺怨诗的主人公形象,然后在此基础知识,体会闺怨诗的复杂情感和艺术手法。
效果分析:音乐《卷珠帘》的导入,营造了学习闺怨诗应有的哀怨缠绵的氛围,将学生带入闺怨诗的境界;诗歌的学习离不开诵读,整个课堂贯穿了齐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闺怨诗传达的复杂情感;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成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负责处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调控课堂;整个课堂学练结合,教授知识,小试牛刀,通过习题检测课堂效果。
教材分析:闺怨诗作为诗歌里面一个特殊的类别,主要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其中包括特殊的分类——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高中语文闺怨诗鉴赏学案《诗歌》
![高中语文闺怨诗鉴赏学案《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1b19d7e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6.png)
高中语文闺怨诗鉴赏学案《诗歌》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闺怨诗鉴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诗歌》学习目标:⒈初步读懂闺怨题材的诗歌⒉鉴赏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⒊试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学习重、难点:分析形象、把握情感一、闺怨诗定义闺怨,就是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闺怨诗的内容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闺怨【唐朝】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简析】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哭夫【唐朝】裴羽仙良人平昔逐蕃浑,力战轻生出塞门。
从此不归成万古,空留贱妾怨黄昏。
【注】①唐裴羽仙者,裴悦之妻也;悦征匈奴不归,妻思慕悲切,为诗寄征衣云。
②良人:古代女子称丈夫。
③蕃浑:吐谷浑与吐蕃。
泛指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简析】前半写夫婿的勇敢,后半写不复相见独守空闺的悲怆与哀怨。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春怨【唐朝】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简析】以小见大。
四句诗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
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
表现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与缠绵,思夫而不得的种种懊恼与惆怅。
这首诗间接借闺怨来反映征戍之苦。
闺人赠远【唐朝】令孤楚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一剪梅【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闺怨》鉴赏
![《闺怨》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4d9741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3.png)
《闺怨》鉴赏《闺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用以表达女性内心的苦闷和不满。
它常常借助婉约的语言和意象,描绘出女性对婚姻不幸、家庭沉闷以及社会束缚的抱怨和哀怨。
《闺怨》既表现了女性的柔弱和无奈,又展示了她们的聪明和机智,是对封建婚姻和社会压迫的一种自我表白和反抗。
《闺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
作为一种表达女性内心情感的诗歌形式,它具有深深的情感内核和独到的表达手法。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将女性的苦闷和无助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王建的《闺怨》之中,诗人以“寒夜客衣单,尽日茶无温”的描写,展示了女子的孤独无助和对婚姻冷淡的心态。
诗人用镜子无法照见内心的世界表达了自己压抑的情感和对家庭生活的抱怨。
这些形象化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女子们内心的纠结和痛苦。
除了丰富的情感表达,闺怨诗还寄托了女性的情感寄托和社会自由的追求。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相对较低的。
她们常常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受制于家庭和社会的压迫。
然而,在闺怨诗中,女性却通过诗歌来释放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并传达对婚姻和社会约束的反感。
她们表现出的聪明和机智,使得女性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中展现出一种不被妥协的独立意识。
这种对于情感和自由的追求,为当时受压迫的女性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
在闺怨诗中,女性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给外界。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仅展现出了对于家庭、爱情和婚姻生活的不满,也将这种不满和抗争转化为一种艺术表达。
《闺怨》诗丰富了古代文学中女性主题的内容,提高了女性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关注度。
同时,它也为后世的女性主义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影响。
总之,闺怨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通过精致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女性内心的苦闷和不满。
它不仅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也呈现了女性对于自由和情感的追求。
闺怨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为女性主题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闺怨诗的教案
![闺怨诗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ccde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e.png)
闺怨诗的教案教案标题:闺怨诗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闺怨诗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背景;2. 分析和理解闺怨诗的主题、意象和情感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闺怨诗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创作符合闺怨诗特点的作品。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闺怨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闺怨诗的基本定义。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闺怨诗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步骤二:讲解闺怨诗的特点和发展背景(15分钟)1. 介绍闺怨诗的起源和发展背景,解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 分析闺怨诗的主题,如爱情、离别、思乡等,以及常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 引导学生了解闺怨诗的情感表达方式,如哀怨、忧愁、思念等;4. 对比闺怨诗与其他诗体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其独特之处。
步骤三:欣赏和鉴赏闺怨诗(20分钟)1. 选择一些经典的闺怨诗,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其意义;2.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3. 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评论和欣赏,让他们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4. 提供一些鉴赏闺怨诗的指导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步骤四:写作练习(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闺怨诗的写作素材,如爱情、离别、思念等主题;2. 引导学生运用闺怨诗的特点和技巧,写一首符合闺怨诗风格的作品;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同时注意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步骤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闺怨诗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2. 总结闺怨诗的特点和学习收获;3. 强调闺怨诗对于情感表达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闺怨诗的经典作品,如《声声慢》、《如梦令》等;2. 闺怨诗的相关资料和解读文章;3. 闺怨诗的写作素材和范文。
教学评估:1. 学生对闺怨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作业等方式进行;2.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对他们的闺怨诗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4577533f0740be1e650e9ab6.png)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 在高墙之内;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宫墙)之内,
【常见意象】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行为类意象;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 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 类意象。
《团扇诗》(又名《怨歌行》《怨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怨 思念
寂寞
“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杂曲歌辞·妾薄命
李端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回灯入绮帐, 对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容颜南国重, 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对镜不梳头, 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从来闭在长 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4.征人妇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 捣衣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思念、牵挂
《新乐府·母别子》 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 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 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 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 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 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2014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哲理诗闺怨诗鉴赏
![2014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哲理诗闺怨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83489573b3567ec102d8a8c.png)
长 信 秋 词(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秋 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春怨(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秋夜曲 《秋夜曲》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宫中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寂寞冷清\凄凉愁苦
艺术特色:
• • • • (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 (三)恰切的比兴衬托。 (四)“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浅”是指它们 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说它们 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
情感类型 三维设计P136-137
寄夫
唐代王驾之妻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思念、牵挂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江南词》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后悔怨恨
古代诗歌鉴赏之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哲理诗的艺术 形象来体会蕴涵在诗中的 丰富哲理。 2、在熟悉哲理诗特点的基 础上赏析哲理诗的理趣。
何谓哲理诗
含蓄隽永,耐人品味,能给人 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的诗作称哲 理诗。
基本思路
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 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 物、事)特点,进而联系社会 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 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闺怨诗学案
![闺怨诗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8cdd54028915f804dc2af.png)
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怨诗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闺怨诗中女性形象;2、理解闺怨诗的思想内容,体会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分析诗中塑造的形象、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一、闺怨诗简介:闺怨诗以女性为描写对象,主要抒写宫女失宠后的怨情、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等。
闺怨诗就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这与诗的主角是女性有关。
浓重的感伤情调、细腻的心理描写、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使得闺怨诗充满了深婉悠长、含蓄无尽的韵味,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朵摇曳多姿的奇葩。
二、闺怨诗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手法:1、主要类型:(1)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妃嫔的怨情。
如:《行宫》(元稹)《宫词》(朱庆馀)(2)闺怨诗: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如:《望江南》(温庭筠)(3)征妇怨诗:征妇可以说是历朝历代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承受着格外沉重的感情折磨,更有对战争的无尽厌恶和怨恨。
如:《子夜吴歌》(李白) 《春怨》(金昌绪)《陇西行》(陈陶)(4)商妇怨诗:写商妇的闺怨诗,其抒情主人公忧怨的焦点则在于丈夫的重利轻别、约而无信上。
她们除了对自己形同遭弃的命运躬自悲悼以外,又往往多生一段悔恨。
如:《贾妇怨》(刘得仁)2、艺术手法:(1)细腻的心理描写。
此类诗多用第一人称(即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方式)叙写女性怨情。
一首诗,既是一幕人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
除了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2)恰切的比兴、衬托、对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爱情的兴衰.“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
闺怨诗宫怨诗鉴赏学案
![闺怨诗宫怨诗鉴赏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a78190b4e767f5acfce72.png)
闺怨诗宫怨诗鉴赏学案闺怨诗宫怨诗鉴赏学案红笺一叶闺怨诗宫怨诗鉴赏学案学习目标初步读懂闺怨题材的诗歌鉴赏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试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学习重、难点分析形象、把握情感课前预习【概念解说】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主要类别】1、闺怨诗。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另外,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宫怨诗。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沈佺期《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
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4、商妇怨诗。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金钗”本是女子妆扮首饰,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作了问神卜卦的金钱一般来抛掷,其中苦情不言而喻。
5、少女闺怨诗。
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
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春词》。
【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公开课教案】闺怨诗赏析
![【公开课教案】闺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92f90258fb770bf68a5507.png)
闺怨诗欣赏教学目标⒈赏析闺怨题材的诗歌⒉鉴赏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⒊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概念解说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主要类别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以前,一心要丈夫早点博取功名,一个人在深闺还感觉不到丈夫不在身边的愁闷。
可现在登上楼头不经意地看到,路边的杨柳树头早已是一片葱翠,自然田野里也少不了成双成对的踏青人,而自己身边却无人陪伴。
这就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
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
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
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
李商隐的《为有》一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首句先说人和环境均佳,人为无限娇女,环境有云屏相围,可以说青春美貌富贵荣华均已具备。
次句又继之说居地和气候皆好,即身在京都,且适逢冬寒去尽。
照理说在这样十全十美的条件下,这对夫妇应能尽情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然而却不能,却要“怕春宵”。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后两句以“无端”这种带嗔怨、不满口吻的词语为导语,引出了原因。
原来是因为丈夫须早起上朝,这样作妻子的就不能同丈夫同拥香衾,共享好梦,这岂不要恼杀人也么?丈夫一去,这金碧辉煌的屏风摆在那里还有什么意思?住在繁华的京城里又怎么样?春暖花开的美景带给人的恐怕更多的是烦闷,丈夫纵然能佩得金龟袋,地位显赫一时,可现在人去楼空,让妻子独居于此又有什么意思?所以有了第四句“辜负香衾”四字,前三句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均形同虚设一般,真的要让这女子气不打一处来,所以要概叹这种事太“无端”,太没来由,太让人提不起精神来了。
香闺幽怨谁识得——闺怨诗歌鉴赏
![香闺幽怨谁识得——闺怨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38a1c1f7cd184254b3535ab.png)
香闺幽怨谁识得——闺怨诗歌鉴赏教学目标:⒈初步读懂闺怨题材的诗歌⒉鉴赏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3.体会闺怨诗歌的情感之美教学重、难点:分析形象、把握情感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合作探究【专题解说】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主要类别】1、闺怨诗。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另外,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宫怨诗。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沈佺期《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
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4、商妇怨诗。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金钗”本是女子妆扮首饰,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作了问神卜卦的金钱一般来抛掷,其中苦情不言而喻。
5、少女闺怨诗。
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
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春词》。
【常见意象】包括: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闺怨诗歌鉴赏
![闺怨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83b4ad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1.png)
闺怨诗歌鉴赏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独特的类型,这类诗往往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独守空闺的哀怨、寂寞以及对远方丈夫或情人的思念等复杂情感。
一、意象的运用1. 月- 在闺怨诗中,月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意象。
例如“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月亮总是高高地挂在天上,它的清冷和永恒就像女子无尽的等待。
它照着女子的闺房,也照着远方的征人或者游子。
女子在月下,可能会想起曾经和爱人一起赏月的美好时光,而现在只有自己孤单一人,于是对着月亮倾诉自己的哀怨。
这就像月亮是一个无声的听众,见证了女子从幸福到孤寂的转变。
2. 楼- 高楼常常出现在闺怨诗里。
女子住在高楼之上,看似高高在上,实际上是一种被困住的状态。
像“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的翠楼。
高楼将女子与外界隔离开来,她只能从楼上眺望远方,等待爱人归来。
楼越高,她的孤独感就越强烈,因为她站得高却望不见爱人的身影,只能看到无尽的远方和自己的寂寞。
3. 柳- 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在闺怨诗中,柳就成了离别和思念的象征。
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那如烟的杨柳,就像女子心头那挥之不去的离情别绪。
每看到柳树,就会想起爱人的离去,仿佛柳树也在为她的孤独而哀伤。
二、情感表达的方式1. 直接抒情- 有些闺怨诗是直接表达女子的哀怨之情的。
像“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直白地说出了对丈夫的思念,而且这种思念已经到了让自己容颜老去的程度。
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就像女子在倾诉自己的心声,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她的痛苦。
2. 间接抒情- 更多的闺怨诗是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或者自己的行为来间接表达情感的。
例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中没有直接说女子思念丈夫,而是通过她赶走黄莺这件事。
因为黄莺的啼叫会惊破她与丈夫在梦中相见的美梦,从这个小小的行为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f6ec29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7.png)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 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 分析。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 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 象。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 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5、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 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宫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 妹居处。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①案诗示中例写:的是一个因—被孤—幽独—闭寂—深寞—宫—而——宫的女—妃—子——。 ②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 【常见意象】
•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行为类意象;
•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 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 类意象。
闺意献张水部
又 名
朱庆馀
:
洞房昨夜停红烛
近 试
待晓堂前拜舅姑
高考语文复习:爱情闺怨诗 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爱情闺怨诗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ff5e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0.png)
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爱情闺怨诗学案一、阐释概念回归教材爱情闺怨诗可分为爱情诗、宫怨诗和闺怨诗。
其中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中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痛苦;闺怨诗多是抒写少妇、少女独居闺闱的孤独、思念、忧愁和怨恨等情感。
1.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二、凡例举隅分级突破第一级突破目标:分析意象,明确爱情闺怨诗的主要类别。
(一)【人物形象、闺中人的身份】1.【宫妇】宫怨诗宫词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后宫词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2.【宦妇】闺怨诗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征妇】征妇怨诗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商妇】商妇怨诗啰唝曲(其三)刘采春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二)【典型意象】1.行为类意象:戍边、眉锁、画眉、织布、捣衣、缝衣(边衣、征衣)、梳妆、红妆对镜、登高、凭栏、临笺泪长、泪如雨、残梦等。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妄梦,不得到辽西。
2.室内用具类意象:灯、烛、珠帘、被、团扇、床枕、帷幕、镜、画屏、书信、剪刀、更漏、沙漏、水漏、回文机等。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望夫词施肩吾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13.庭院建筑类意象:闺房、翠楼、庭院、行宫、高楼、宫殿、玉阶、玉阑、窗台、章台、栏杆、宫墙等。
《“犹是春闺梦里人”——认识闺怨诗》教学设计
![《“犹是春闺梦里人”——认识闺怨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0a497ed1f34693dbef3ebc.png)
《犹是春闺梦里人——认识闺怨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闺怨题材诗歌的特点;(2)初步掌握闺怨诗(闺怨、征怨类)中主人公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指导、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形式把握闺怨诗上述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闺怨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女性的坚韧与伟大;(2)引申闺怨主题,体会古今女性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闺怨诗(闺怨、征怨类)中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闺怨诗中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理念及方法】生本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拓展延伸法。
【教学手段】【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高中生活,已经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他们对诗歌鉴赏板块也有了感性认识,但对诗歌的理性认识却相对欠缺。
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专题入门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珠海一中集结了全珠海市最优秀的学生,高二四班又是语文学习兴趣高、成绩好的文科班。
根据文科班女生情感细腻、男生情怀深广的特点,我选择闺怨诗作为授课内容,正契合该特点。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高度参与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我拟采用讨论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小组展示的策略。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高涨,在设计基本的知识点教学之外,还辅以拓展延伸环节,深入挖掘女子闺怨情感背后的家国使命,进行价值观教育。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准备:播放视频:电视散文《最忆是江南》节选1.教师现场演唱京剧《春闺梦》选段(节选),课件上出示唱词,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演唱。
(问题:这段唱腔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或:你对唱词中哪一句最有感触?)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展示这段唱词的来源:陈陶《陇西行》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入境。
)二、新授(一)展示学习目标(二)知识链接1.什么是闺怨诗?(先让学生试着说,再由教师展示。
高考闺怨诗鉴赏导学案通用教案
![高考闺怨诗鉴赏导学案通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75d2c610661ed9ac51f349.png)
高考闺怨诗鉴赏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闺怨诗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了解闺怨诗常见思想情感和常用表现手法。
一、高考真题感知〔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分)【答案】①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②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③凄凉的气氛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分)【答案】①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②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缓慢。
【考点解说】?阮郎归?是一首闺怨诗。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而闺怨诗那么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这一主题,在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频频作为高考素材,复习时不可弃之不顾。
二、闺怨诗常识及解题方法〔一〕【主要类别】、闺怨诗。
、宫怨诗。
、征妇怨诗。
、商妇怨诗。
、少女闺怨诗。
〔二〕【闺中人的身份】〔〕宦妇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悔怨思念〔〕商妇啰唝曲〔其三〕刘采春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埋怨懊悔思念盼归〔〕宫妇后宫词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怨思念寂寞〔〕征人妇子夜吴歌秋歌白居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思念担忧厌战盼归〔〕少女伤春词白居易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26张))-优秀课件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26张))-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60b51bd5bbfd0a7856737b.png)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课件 (2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2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4分)
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 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
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 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4分,正确写出一 重对比内容2分)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 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1、题目:宫、闺、怨、思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人物:女子形象
3、常见意象
1、工具类意象:书信、剪刀、边衣、征衣、 更漏、沙漏、水漏、回文机等;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3、室内用具意象:灯、烛、帘、被、团 扇、床枕、帷幕、帏、镜等;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闺意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庭院建筑意象:闺房、高楼、宫殿、 玉阶、窗等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课件 (2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典型例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 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 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委曲迂回意,绵邈缱绻情——品读闺怨诗》教学设计
![《委曲迂回意,绵邈缱绻情——品读闺怨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f0438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2.png)
《委曲迂回意,绵邈缱绻情——品读闺怨诗》教学设计《委曲迂回意,绵邈缱绻情——品读闺怨诗》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初步读懂闺怨题材的诗歌2.了解闺怨诗的内容和情感3.试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教学重难点:宫怨诗、悼亡诗等不同类型闺怨诗情感的细化分类课时安排:1课时(30分钟)课前准备:1.布置学习小组任务,每组提交几首闺怨诗,并能简单鉴赏2.整合小组资料,制作PPT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程:同学们好,三月春光正当时,师生共赴云端约,又是一节在线课程,感谢同学们准时来到直播间,我们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学习了如何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也学习了如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一首诗歌,我们还可以从题材的角度去感悟,去理解,因为题材和诗情是具有同构性的,题材的高度决定了情感的深度,古代诗歌题材分类很多,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品读我们诗歌题材之一—闺怨诗!首先,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老师推荐给大家,以及各小组提交上来的闺怨诗,然后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品读、鉴赏!二、常识积累:闺怨诗的内容:1.抒情主人公为女子:抒发真正的闺阁之愁怨。
2.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赠内诗、悼亡诗3.以妇女的角度写的闺怨: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闺怨诗的情感:1.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2.表现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3.表现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4.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三、重点赏析:独不见/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知(谓)含愁独不见,使妾(更教)明月照流黄!内容补充:1.此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疑为副题。
乔补阙为乔知之,(696—697)年间任右补阙,此诗当作于此时。
2.独不见: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乐府解题》:“独不见,伤思而不见也。
王昌龄《闺怨》唐诗鉴赏
![王昌龄《闺怨》唐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6eddb9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f.png)
王昌龄《闺怨》唐诗鉴赏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
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
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少妇的幽怨。
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
一般指少女或少妇。
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
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后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凝妆:盛妆,严妆。
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陌头:路边。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悔教:后悔让觅封侯:觅,寻求。
从军建功封爵。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装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诗歌赏析闺怨
![诗歌赏析闺怨](https://img.taocdn.com/s3/m/8bdd0af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75.png)
诗歌赏析闺怨闺怨诗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该类诗的意象2、掌握该类诗的表达技巧3、总结该类诗的语言特色4、总结该类诗的主题范围闺怨诗分类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一、产生原因皇权无上恩无常男尊女卑夫为纲别离迟暮源征商二、闺中人的身份宦妇(官太太)商妇征人妇宫妇游子妇弃妇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宦妇悔、怨、思念《罗贡曲》刘彩春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商妇埋怨、后悔、盼归、思念后宫词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宫妇怨、思念、寂寞《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征人妇思念、担忧、怨战、盼团圆明确人物形象=“怨”由+“怨”情+“身份”三、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⒉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⒊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⒋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⒌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⒍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四、【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闺怨诗鉴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诗歌》学习目标:⒈初步读懂闺怨题材的诗歌⒉鉴赏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⒊试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学习重、难点:分析形象、把握情感一、闺怨诗定义闺怨,就是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闺怨诗的内容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闺怨【唐朝】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简析】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哭夫【唐朝】裴羽仙良人平昔逐蕃浑,力战轻生出塞门。
从此不归成万古,空留贱妾怨黄昏。
【注】①唐裴羽仙者,裴悦之妻也;悦征匈奴不归,妻思慕悲切,为诗寄征衣云。
②良人:古代女子称丈夫。
③蕃浑:吐谷浑与吐蕃。
泛指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简析】前半写夫婿的勇敢,后半写不复相见独守空闺的悲怆与哀怨。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春怨【唐朝】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简析】以小见大。
四句诗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
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
表现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与缠绵,思夫而不得的种种懊恼与惆怅。
这首诗间接借闺怨来反映征戍之苦。
闺人赠远【唐朝】令孤楚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一剪梅【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简析】本篇词作,上阕隐然相思之意,下阕则直宣情愫。
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寄夫【唐朝】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简析】陈玉兰是晚唐诗人王驾之妻。
写的是一位女子不顾西风吹在自己身上的寒冷,却对丈夫体贴入微,问寒问暖,生动表现少妇的焦虑。
寄征衣【元朝】姚遂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简析】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
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情也溢出纸外。
四、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菩萨蛮【唐朝】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简析】作者摄取了“梳洗”、“弄妆”生活细节,表现闺妇幽怨孤寂心情和笃情善感的形象。
三处反衬。
以懒起弄妆反衬寂寞空虚;以花面相映反衬命薄如花;以成双鹧鸪反衬形单影只的孤独,表现对爱情渴望。
鹊桥仙•七夕【南宋】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简析】对比衬托。
①通过“群仙相护”(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5、抒发别离苦情摊破浣溪沙李璟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下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
“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
“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
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
这二句情意虽极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7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行宫【唐朝】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简析】以少总多。
二十个字描绘了宫女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和盛衰的感慨。
以乐景写哀。
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
秋夕【唐朝】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简析】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宫词朱庆余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
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
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8、“托志帷房”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还有一种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
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
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
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托志帷房”。
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
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
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
如白居易元和初年在皇帝身边作了几年谏官,由于犯颜直谏,被皇帝逐渐疏远,于是作《太行路)),诗中以“妾颜未改君心改”自比,痛陈“人生莫做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另有贺铸《横塘路》、辛弃疾《摸鱼儿》。
摸鱼儿·辛弃疾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作者在伤春吊古,借古讽今,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怀才不遇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
练习⒈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苏扬州中学2007—2008高三模拟考试)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居处。
⑴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4分)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4分)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苏州市第三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测试卷)点绛唇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
(4分)(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箇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4分)⒊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闺思张仲素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通州区2010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蝶恋花·春暮李冠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⑴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⑵“一寸相思千万绪”一句有什么表达特色?请略加分析。
(2分)⑶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
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4分)第2课时一、【常见意象】(一)从下面诗中筛选概括意象1 一剪梅【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 摸鱼儿辛弃疾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3 闺人赠远【唐朝】令孤楚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4 寄夫【唐朝】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5 哭夫【唐朝】裴羽仙良人平昔逐蕃浑,力战轻生出塞门。
从此不归成万古,空留贱妾怨黄昏。
总结【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二、【风格特色】常用写作手法多用第一人称(即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方式)续写女性怨情。
多通过情态、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和恰切的比兴衬托来刻画形象抒发情感。
浓重的感伤情调、细腻的心理描写、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唐代的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所决定,也为两类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周汉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歌中的宫怨诗和闺怨诗已然构成一种感伤的传统色调;文人所作,则无论是宫怨诗的悲叹“君恩无常”和“妾身薄命”,还是闺怨诗的抱憾色衰爱弛或夫妻分离,其感伤色调亦极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