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灸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选穴:
• 中脘: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 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
• 关元: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椟鼻与解 溪连线上。
• 天枢:脐中旁开两寸。
•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 •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 突下凹陷中。
雷火灸
• 使用步骤
• 1.扭开灸盒,取下灸药顶部的大头针,插入盒口小孔中,固定灸药.
• 2.点燃灸药顶端,注意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
• 3.将灸药火头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2-3cm熏烤,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
发热为度.
• 4.药燃至盒口,取出大头针,拉开灸盒地盖,用拇指推出药棒,再用大头针固
定后,继续使用.
• •
中医灸法
• 5、引热外行

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使热有去路, 从而引热外行。 临床上可用灸法治疗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某 些实热病证。 对阴虚发热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施灸量不宜过大。
• •
中医灸法
• 三、灸法的种类
• (一)艾柱灸
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成的圆锥状物,称为艾柱。
•源自文库
雷火灸
雷火灸
• 雷火灸的作用
中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 有: 1.温通经络、祛风散寒 2.活血化淤,散瘿散瘤 3.扶正祛邪等功效
西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有: 1.通过火热力及红外幅射力, 达到循经感传通导经络和调 节微循环的作用 2.在用灸区域形成高浓药区, 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 深部
雷火灸与一般艾条的区别
• 2、实按灸 • • 将点燃的艾条隔数层布或棉纸实按在穴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火灭 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 若在艾绒内另加药物后,用纸卷成艾卷施灸,名为“太乙神针”和 “雷火神针”。
• 太乙神针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 雷火神针主治急性扭挫伤及寒湿气痛,其他与“太乙神针”主治相同。

临床常见疾病治疗
• 二、风寒湿痹
• 风、寒、湿邪侵袭肌肉、关节,使经络痹阻,不通则痛;气血运行不 畅,不容则痛。
• 1、腰痛
选穴:肾俞、命门。如伴有坐骨神经痛,可加灸患侧环跳、委中。 2、膝关节炎 • 选穴:阿是穴、足三里、膝眼。
临床常见疾病治疗
• 3、肩周炎 • 选穴:患侧肩井、阿是穴。
• 4、项痹
施灸的注意事项
• 6.进行雷火灸时,治疗人员可戴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治疗过 程中注意对患者其他暴露部位保暖。 • 7.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 8.如果使用灸的时间较长,使用温灸盒时,要左右随时移动, 温灸盒移动的距离是一个火头的距离,上下左右移动均可。以 防烫伤。 • 9.对于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 采用瘢痕灸。
中医灸法
中医康复科 孙胜男
中医灸法
• 一、定义
•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指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 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达到防 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 《医学入门.针灸》指出:“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 须灸之。”
• 二、灸法的作用
• 1、温经散寒
• 2、扶阳固脱
• 3、消瘀散结
将艾柱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点燃施灸的方法称为艾柱灸。
分类:1、直接灸
2、间接灸
中医灸法
• (二)艾条灸 • 将艾绒制成艾条进行施灸,称为艾条灸。
• 1、悬起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腧穴或患处一定高度之上,使热 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适用于多种可灸病证。
① 温和灸
② 雀啄灸
③ 回旋灸
中医灸法
雷火灸与一般艾条的区别
• (三)雷火灸条: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制配制不同的雷 火灸条,在燃烧时产生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不同, 再加上雷火灸的独特操作手法相结合,更能达到治疗 效果。这与“雷火神针”的单一治痛症有所区别。 • (四)雷火灸与一般艾条在形状上,燃烧时间上的区 别:雷火灸:粗、短,一般燃烧时间为110—120分钟 左右,1支可治疗3-5次(老人、小孩)。与一般艾使 用时间次数上都有所不同。
• (一)雷火灸在燃烧吹红火头时,距离1公分时,温度 可达240度左右,保持火头灰时,温度在200度左右, 雷火灸距离在3公分,最底保持火头灰,在38度左右。 同一般艾条的相比同实验中的最高温度78度左右,最 低温度在38度左右。
• (二)雷火灸产生的辐射能谱更强,也就是近红外线 的成份更多(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 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 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中医灸法
• 4、防病保健

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未病施灸有防病 保健、益寿延年的作用,古人称之为“逆灸”,现代人称之为 “保健灸”。 《备急千金药方.灸例》记载: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 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医说.针灸》提出的“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更说明常 灸强壮要穴能够强身健体,抵御外邪。
• 选穴:大椎、肩井。
• 三、久病体虚
• 临床以发力、周身不适、失眠等为主要表现。多为五脏气血阴阳失衡所 致。
• 选穴:肾俞、脾俞、足三里。
临床常见疾病治疗
• 四、妇科疾病
• 1、痛经、月经不调


常因肝气郁结、寒凝气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选穴:三阴交、足三里、关元。
• 2、盆腔炎 • 常因瘀血、湿热及邪毒致病。 选穴:关元、气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阿是穴。
中医灸法
• (三)温针灸 • 毫针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或艾条段)施灸的方法,称温针灸。
• 此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艾灸的病证。
• (四)温灸器灸 • 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为温灸器灸。 • 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灸架、灸盒和灸筒。 • 临床需要灸治者,一般均可应用,对小儿、妇女及畏灸者尤为适宜。
雷火灸

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 方。在古代“雷火神针”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 创新发展而成的治疗法。 雷火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雷火灸由多种中药制作而 成,根据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有药力峻、 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广泛的特点。
• 5.不用时,取出大头针,盖好药盒,火自动熄灭,放至干燥处备用.
施灸的注意事项
• 1.施灸时,火头应与皮肤保持用灸距离,切忌火头接触皮肤, 以免烫伤。
• 2.治疗时,应保持红火,随时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能忍受为 度,以避免灼伤。 • 3.治疗后,请勿即刻擦洗,否则影响效果。 • 4. 对体质虚弱、神经衰弱的患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紧 张的患者应先消除其思想顾虑,饥饿的患者应先进食或喝些糖 水。
施灸的注意事项
• 10.施灸的先后顺序 《备急千金药方.针灸上》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 上后下,先少后多“。 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 部,状数是先少后多,艾柱也是先小而后大。 但是也不能过于拘泥,例如脱肛,则是先灸长强以收肛, 后灸百会以举陷。
临床常见疾病治疗
• 一、消化系统疾病 • 1、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 • • 临床以胃痛、进食后胃胀、嗳气、呃逆等为主要表现。 该病证主要涉及肝、脾、胃三脏,主要病机为脾虚气滞,胃失和降。 选穴:中脘、关元。 病机多以脾肾阳虚为主。
• 4、防病保健
• 5、引热外行
中医灸法
• 1、温经散寒 •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 经闭、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
• 2、扶阳固脱 •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 阴挺、崩漏、带下、久泄等病证。
• 3、消瘀散结 • 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瘿瘤等病证。
临床常见疾病治疗
• 五、带状疱疹
• 本病是脏腑之气亏损于内,卫气不足于外,腠理空虚,免疫防御功能减 退,正虚邪乘,内外因果互为邪毒。本病是本虚标实之症。 • 首先用悬灸法灸疱疹部位及患侧指趾冲,起到引邪外泄的目的。 • 再选穴:大椎、内关、三阴交、足三里。
常用穴位
• 一般气滞、脾虚、肾虚、阳气不足的 病症效果好。
• 2、腹泻 •

选穴:天枢、关元。
临床常见疾病治疗
• 3、腹水、腹胀 • • • 常见于我院肝硬化患者,以腹大坚满,尿量减少,伴或不伴双下肢浮 肿等为主要症状。 常归属于“鼓胀”“积聚”范畴。病位在肝、脾、肾。 治以行气、健脾、利水。


选穴:中脘、关元。
可配合天枢穴行隔药灸,加强行气利水疗效。
•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