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在全球化的时代,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差异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了解不同文化,能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引入多元文化资源教师可以引入多元文化资源,如图书、音乐、电影等,来展示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通过接触不同文化的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并逐渐培养对其他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设计跨文化交流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化,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同时也鼓励学生去了解其他同学的文化。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国界障碍,建立起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创造多元文化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中能有机会接触和体验不同文化。
例如,可以邀请外国交换学生来讲述自己的国家和文化,或者组织学生参加文化节庆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其他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4. 结合实地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不同的文化场所进行实地体验,例如博物馆、艺术展览、民俗节日等。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他文化的历史、艺术和传统。
同时,这样的实地体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开展跨文化项目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项目合作,例如与国外学校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他文化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元文化资源、设计跨文化交流活动、创造多元文化学习环境、结合实地体验以及开展跨文化项目合作等策略来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并更好地与他人进行跨文化交流,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指个体在多种文化背景下的能力和意识,它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变得越来越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一、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一个重要的方法是通过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接触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和事物。
学校可以引入跨文化课程,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展览、博物馆,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例如学生交换计划或夏令营,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二、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跨国合作项目或国际学生交流,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或项目。
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入跨文化案例和故事,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和互动,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跨文化意识的核心是对不同文化的观察和理解。
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来推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倾听和思考,了解他人的习俗、价值观念和传统。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文化活动、习俗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四、开展跨文化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跨文化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跨文化沟通技巧、文化差异的认知和理解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跨文化专家或国际教育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多元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包容的跨文化心态。
五、鼓励学生体验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需要他们主动去体验和融入多元文化。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国际文化节、国际美食展等,让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其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跨文化俱乐部或小组,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培养良好的跨文化意识的建议

培养良好的跨文化意识的建议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培养良好的跨文化意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还能增进互相了解和尊重。
本文将提供一些建议,帮助读者培养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一、了解不同文化了解不同文化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化杂志、观看纪录片等多种途径来了解不同的文化。
此外,互联网也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平台获取各种文化背景的资讯。
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了解其价值观、习俗、传统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他人。
二、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差异跨文化意识的核心在于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差异。
我们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观念,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观念和习惯。
在与他人交流时,要尊重他们的观点和习惯,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
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避免过于片面或主观地评价。
三、学习多种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多种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不同的文化。
通过学习他人的语言,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学习语言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帮助我们更顺利地与他人沟通。
可以通过参加语言培训班、交流项目或者利用在线学习资源来学习新的语言。
四、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可以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展览等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他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能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五、培养跨文化沟通技巧良好的跨文化意识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技巧。
在与他人交流时,要善于倾听和观察,理解对方的非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本地俚语或难以理解的行话。
在交流中要注意控制语速和语调,以免造成误解或不适。
此外,了解跨文化礼仪和沟通习惯也是很重要的,避免在交流中伤害他人感情或产生不必要的争端。
跨文化意识培养

跨文化意识培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随之而来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频繁交流与碰撞。
在这个环境中,跨文化意识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
跨文化意识,顾名思义,是指了解、尊重并接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观念、行为、信仰习惯等,并且能够在不同文化环境中适应自己的行为和表达方式。
这不仅是对互相尊重的体现,也是促进交流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呢?首先,要了解其他文化的历史、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其次,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要因为自己的习惯和观念而批评或者贬低别人。
我们要面对并接受不同文化各自的美好与独特之处。
最后,要尝试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坚持沟通并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消极地避免或者对抗。
跨文化意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拥有跨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接触和了解其他文化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把握人际交流和职场发展的关键。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指个体能够理解、尊重并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并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展现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社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对不同文化的认识,教师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如文化展览、文化影片、跨文化小组讨论等。
通过接触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事物,学生可以增加对多样性的认识,并培养对其他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关键步骤。
可以与其他学校或国际组织合作,进行文化交流项目,如学生交流、文化展示、线上合作等。
通过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并学会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和尊重不同观点。
三、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文化差异,提醒他们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让学生比较不同国家的习俗、价值观或社会制度,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到文化的影响和差异。
四、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学习外语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学习外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其他文化,同时也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五、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省能力跨文化意识也包括对自己文化背景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并思考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这种自我反思和自省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其他文化,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开放和包容。
六、倡导尊重和包容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当营造一个尊重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和观念。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总结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省能力,并倡导尊重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素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素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意识和素养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学生们需要具备与跨文化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和素养,以应对日后的挑战。
本文将从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以及跨文化素养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跨文化意识是指个体和群体认识、理解和尊重他人文化差异的能力。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全球视野。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增加对世界的了解。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和全球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跨文化意识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建设和谐的多元社会。
最后,跨文化意识对于个体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
具备跨文化意识的个体更具有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跨文化意识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教育应加强跨文化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添加跨文化课程,引入国际交流项目等方式,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学校还可以组织国际交流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其次,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跨文化意识。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
同时,家长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跨文化观念,给予孩子正确的跨文化价值观。
此外,社会应该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宣传和推广。
媒体可以通过多样的文化节目和报道,提高公众对跨文化意识的重视。
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学习机会。
三、培养跨文化素养除了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适应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适应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常见。
无论是在旅游、学习、工作还是商务往来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而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跨文化意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首先,跨文化意识是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差异性、多样性及其对交际行为的影响有所认知和理解。
具备跨文化意识的人能够对他人的价值观、习俗、信仰和行为方式给予尊重和理解,从而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和偏见。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逐渐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友好的关系。
其次,文化适应是指个人在跨文化环境中对新文化的接纳、理解和融入的过程。
文化适应需要我们主动学习和适应新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社会习俗等,以更好地融入新的文化环境。
适应新文化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还需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调整,尽量接纳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持尊重和开放的态度。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文化,不将自己的文化观点强加于他人,而是倾听和理解他人所持的观点和理念。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开放的思维方式,接受新的事物和文化特点,做到包容和包容。
其次,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和礼仪。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比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面子和团体利益,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个人权利更为重要。
只有通过学习和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此外,语言能力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必备技能。
能够熟练地运用他人的母语不仅可以加深我们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还能表达我们对他们文化的尊重和认可。
当然,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参加语言学习课程、与他人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最后,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语言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
如何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

如何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培养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通过互相理解和尊重,增强与其他文化成员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个人培养跨文化意识。
1.接受多样性: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存在和多样性。
学习欣赏其他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传统。
开放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不将自己的文化标准强加给其他人。
2.学习语言:学习其他文化所使用的语言是建立跨文化意识的重要一步。
掌握一门其他语言有助于更好地与其他文化成员进行沟通,并更好地理解其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3.研究文化差异: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关键。
研究其他文化的历史、价值观、社会结构和社交规则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成员。
4.参与跨文化体验:参与跨文化体验活动,例如留学、交换生项目、实习或志愿者机会等,能够让个人深入了解其他文化并与其他文化成员互动。
这样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能够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跨文化沟通技巧:学习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有效沟通。
了解不同文化对沟通方式和非语言行为的理解和解释的差异,并适应并尊重其他文化成员的沟通方式。
展示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并避免使用冒犯性语言或行为。
6.培养文化灵活性:在跨文化环境中,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对于未知的文化和情境,保持开放态度,并接受变化和挑战。
学习适应他人的行为和做法,并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适应其他文化。
7.寻求互相理解和合作的机会:寻找与其他文化成员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尊重并理解其他文化的观点和意见,学会以合作和共同利益为导向,建立富有互信和尊重的关系。
8.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个人的自我反思和意识觉察。
定期反思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偏见,并努力纠正自己的偏见和歧视。
总而言之,跨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交流和改进。
通过接受多样性、学习语言、研究文化差异、参与跨文化体验、建立跨文化沟通技巧、培养文化灵活性、寻求互相理解和合作的机会以及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个人可以逐渐增强跨文化意识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多元文化的环境中。
培养跨文化意识

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指个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备理解、尊重和适应他人文化的能力和素养。
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需求。
本文将从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以及跨文化能力的实践中,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更在于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
首先,跨文化意识能够让个体更好地接纳多元文化,消除文化冲突和偏见,增强文化包容性。
其次,跨文化意识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环境,提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
最后,跨文化意识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有效沟通,增进互信与合作,推动文化交流与包容的发展。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培养跨文化意识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提高文化自觉和自省意识。
个体需要从自我角度出发,反思自身的文化认知和偏见,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背景对于行为和思维的塑造。
通过自觉和自省,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并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存在。
2. 增强跨文化沟通技巧。
跨文化沟通技巧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
个体需要学习并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如积极倾听、尊重差异、避免刻板印象等,以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3. 学习和了解其他文化。
通过学习和了解其他文化,个体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价值、信仰、习俗等因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深入了解其他文化,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4. 参与跨文化交流和体验。
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和体验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可以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志愿者项目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亲身体验其他文化的魅力,提升跨文化沟通和适应能力。
5. 培养智慧多元性。
智慧多元性是指个体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和跨文化思维的能力。
个体需要具备接纳多元文化的态度,学习多种语言和文化,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多元文化环境。
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1. 什么是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是指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跨文化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不同国家、民族或社群进行交流与合作。
2. 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2.1 培养尊重和理解他人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他人差异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共同点与差异,学生可以消除偏见和误解,建立包容性思维,并更好地适应全球多元环境。
2.2 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跨文化意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国际交流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念、礼仪规范以及语言习惯等,可以减少误解并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也能更好地协调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员合作。
2.3 增强全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意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也起到重要作用。
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在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拓中更具优势,可以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工作环境,展现出更高的价值。
3. 跨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3.1 跨学科融合教学跨文化教育可以通过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来实施。
例如,在语言课程中介绍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背景知识、历史文化等;在社会科学课程中探讨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合作等。
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更全面地呈现跨文化教育内容。
3.2 跨境交流与体验组织学生参与跨境交流和体验活动是促进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海外交流项目、文化考察旅行以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生合作项目等。
通过亲身体验和接触不同文化,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其他文化。
3.3 多元化资源与教材运用多元化的资源和教材对于跨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引入全球性的教材、多语言资料以及跨文化体验网站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
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跨文化教育的在线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4. 跨文化评估与培训的必要性为了确保跨文化教育能够取得实质性效果,评估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何培养孩子的跨文化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跨文化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孩子的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跨文化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相似与不同之处的认知和理解。
它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们培养孩子的跨文化意识。
一、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是培养孩子跨文化意识的基础。
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例如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
同时,家庭中要尊重多元文化,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并接纳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接触和理解不同文化,培养开放包容的态度。
二、提供跨文化交流机会为孩子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是培养其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家庭可以参与国际学生交流组织,或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到家里作客。
这样孩子可以与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同时,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学校或社区举办的国际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语言交流会等,通过参与实际活动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学习外语学习外语是跨文化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学习外语的机会,可以报名参加外语培训班,或者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学。
学习外语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还可以提升他们的交流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自信和顺畅。
四、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习俗培养孩子的跨文化意识需要从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习俗开始。
家长要教导孩子尊重他人的差异,并且理解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隐含规则和价值观念。
孩子要学会包容和接纳他人,避免对他人的偏见和歧视,从而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开展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教育是培养孩子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家长可以选择在国际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或班级,这样孩子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学习和交流。
同时,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例如交换生项目、夏令营等,让孩子有机会亲身体验其他国家的文化,拓宽眼界。
跨文化意识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跨文化意识”。
所谓跨文化意识即“不同民族、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之间的交流、交往。
”我们通俗的来说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或者说是民族文化思维,这种思维能够保证交际者能够准确的交流。
”那么“跨文化意识”对学生来说有什么作用呢,人类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是否具有“跨文化意识”并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对学生来说极为重要,没有正确的“跨文化意识”根本无法交流。
作为外语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尽量全面的介绍目的语文化,防止学生的文化定型,视文化平等,摒弃文化歧视。
我见过这样一种比喻,有人把“跨文化意识”比喻成一种特定的符码,在同种语境中,交际双方用相同的一套符码进行交流,但是在跨文化语境中,双方根本不了解对方的语境环境特点,他们往往就不能共用一套符码,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他若不具备“跨文化意识”根本无法交流。
那么如何让培养“跨文化意识”呢?通过借鉴现有的成果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了以下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和活动。
首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词汇的本身意义或者说是其内涵所在,多做词汇的扩展,拓宽词汇意思,通过词汇来了解“跨文化语境”中的民族风情,文化意义。
并且让学生明白理解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之间有着不完全对应的情况,是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这种情况普遍。
也就是说你认为的英语词汇的意思,在当地的民族风俗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就像我们的汉语,一词多义,地方不同,方言也不同,同时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
只有弄清楚这些词汇的内涵,才能减少交际中出现的理解性的错误。
其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的交际文化的差异,充分挖掘课文中隐藏的文化信息,深入了解日常生活模式,让他们明白和识别日常文化存在的差别,这方面在最普通的口语交际中最为普遍,比如赞美、道歉、礼貌问候以及普通的见面语,同时还要注重体态语言、委婉口语、和禁忌语言等。
再次,在教学中应注意地区文化的差异,让学生“亲身”进行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行为,比如,回答有关别的国家文化的问题,对图片进行讨论,做小型调查,扮演课文角色等,在表演时,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多使用肢体语言,因为不同文化的肢体语言差别很大,如,你认为是做表扬的动作,但在他们的理解中是藐视,这方面也很常见,通过表演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受语言交际的区别。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需求。
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意识是指学生能够认识、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并且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此重要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培养计划。
首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
当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时,他们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并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有助于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避免冲突和误解,并能够更有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因此,学生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将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和了解其他文化,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超越单一的文化框架。
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他文化的艺术、音乐、文学等方面。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研究其他国家的历史和社会制度,深入了解其他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并使他们在全球化时代中具备更广阔的思维和洞察力。
另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有助于促进和谐的跨文化交流。
当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习俗和价值观时,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这有助于减少文化冲突和偏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
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对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跨文化教育课程。
学校可以将跨文化教育纳入学生的课程设置中,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其他文化。
这包括学习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2. 组织跨文化交流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跨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展览、国际交流学生互访等。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交流、理解和尊重。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教育背景教育背景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更多地融入跨文化教育元素,让学生接触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经验。
比如,可以开设全球文化比较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拓宽他们的视野。
二、语言学习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同语言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不同文化。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机会,例如设置外语角、举办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等。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外语来培养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能力。
三、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文化节、访问交流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方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理解力。
四、文化比较研究学生应该学习如何进行文化比较研究,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避免以自己的文化观念评价他人的文化。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比较研究,并组织相关的讨论和报告,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五、培养开放心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需要培养他们开放的心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观念。
学校可以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宽容度。
同时,教师也应该发挥示范作用,树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的榜样。
结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教育背景、语言学习、跨文化交流、文化比较研究以及培养开放心态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只有在跨文化意识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并在全球化的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包容精神。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呢?一、加强文化教育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习俗等,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
学校可以开设丰富多样的文化课程,如世界历史、地理、宗教、艺术等,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真实的文化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还可以组织文化讲座、文化展览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和感受多元文化。
学校也可以与国外的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教育。
二、培养语言能力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工具,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于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学校要重视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
可以采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外语。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语言类的竞赛和活动,如英语口语大赛、外语演讲比赛等,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除了英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其他热门外语课程,如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交际技巧包括非语言沟通技巧、文化适应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
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中非语言沟通的差异,避免因误解而产生冲突。
在面对文化冲突时,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对方的观点,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培养跨文化意识:促进全球视野

培养跨文化意识:促进全球视野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中。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意识是指理解、尊重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能力。
通过培养跨文化意识,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加深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增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并如何通过它促进全球视野的发展。
什么是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涉及到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认知和理解。
它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接纳和适应能力,以及对自己文化的反思和理解。
跨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学习一些关于其他文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文化敏感性和交流技巧,能够在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为什么要培养跨文化意识?1. 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我们的视野。
每个文化都有独特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
通过接触和学习其他文化,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文化的不足之处,对其他文化的智慧有更深入的理解。
2. 推动全球合作与交流跨文化意识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变得更加普遍。
通过培养跨文化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需求和利益,促进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
3. 增强个人竞争力在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中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
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将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合作,因此更有可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1. 学习其他文化了解其他文化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一步。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了解。
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参观艺术展等方式来接触其他文化,并加深对其的理解。
2. 学习其他语言学习其他语言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

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种可能有效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
一、推广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和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比如开设民族文化、外语、地理等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艺术展览和国际会议等。
二、提高语言能力水平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和桥梁。
学校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水平,让他们能够自如地用另一种语言进行交流。
可以通过开设语言类课程、外教志愿者、留学交换项目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
三、开设国际课程和项目国际课程和项目是学校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开设国际课程,比如IB(国际文凭)课程、AP(大学预科)课程等,引入国际化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可以推行留学交换项目,通过让学生到外国学校学习、实习或旅游,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教育,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参与国际竞赛和活动国际竞赛和活动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视野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性的竞赛和活动,比如国际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等竞赛,让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互相学习和成长;也可以参加外交、文化、教育方面的国际会议和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进行学术和文化交流。
在实际操作中,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结合起来,相互提升,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此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视野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的语言习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了解文化背景和地区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首先要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
背景和语言习惯,包括量词的使用差异。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与当地人交流等方式,了解当地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尊重当地习惯:在交流中,要尊重当地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不要随意
改变或批评别人的语言用法。
如果对某地区的语言用法不太了解,可以向当地人请教或询问,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3.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
使用可能引起歧义或误解的量词或表达方式。
如果某些用词可能引起争议或误解,可以事先沟通或解释。
4.善于倾听和理解:在交流中,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意见和观点,不要
一味强调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如果发现自己的表达方式可能引起误解或不满,要及时调整和修正。
5.培养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培养跨文化意识,尊重不同文化的
差异和多样性。
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
总之,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的语言习惯,需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了解、尊重当地习惯、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善于倾听和理解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大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

大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关键信息项:1、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目标2、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3、实践跨文化交流的场景设定4、评估跨文化意识培养效果的标准5、持续学习与改进的机制1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具备跨文化意识成为了在多元社会中有效沟通和合作的关键。
本协议旨在明确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以提升个人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交流效果。
111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目标1111 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摒弃文化偏见和误解。
1112 培养敏锐的文化感知能力,能够快速识别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和习惯。
1113 提升在跨文化团队中合作的能力,有效地协调和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
1114 建立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跨文化交流,拓展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112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1121 学习多元文化知识广泛阅读有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地理、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章。
参加文化讲座、研讨会和课程,系统地了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观看反映不同文化的影视作品,直观感受文化特色。
1122 语言学习与交流学习多种语言,不仅是语法和词汇,更要注重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与母语为其他语言的人进行交流,通过实际对话体验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利用语言学习平台和社交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人建立联系,进行文化交流。
1123 体验式学习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留学或游学,亲身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
参加文化活动,如节日庆典、传统仪式等,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进行文化调研,实地考察不同文化社区,了解其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1124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接触到的文化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不盲目接受或排斥。
反思自己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习惯,认识到其局限性和相对性。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文化现象,培养包容和多元的思维模式。
113 实践跨文化交流的场景设定1131 国际商务合作模拟商务谈判、项目合作等场景,学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和沟通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口译及跨文化意识的定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刚开始研究口译时还是将其视为翻译的一个分支,认为口译是将口头或书面信息通过口头输出方式转化为目标语的一种翻译行为。
事实上口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传递。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
以上的定义体现了口译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口译需要译员传递文化内涵,二是口译的直接性要求译员快速反应。
这两个特征决定了一个好译员应具有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在稍纵即逝的源语中捕捉到文化信息,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有效地传递文化内涵。
而跨文化意识即指译员应意识到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上的差异同样也会造成交际障碍。
对于口译员来说,跨文化意识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是口译员的一种特殊思维模式、判断准则和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因素的敏感度。
此种意识在交际发生的过程中给译员启发和指示,让他们把握好口译尺度,有效避免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使跨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二、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如上文所述,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译员所处理的是语言和文化双层面的问题。
而一旦涉及到文化,跨文化交际障碍也就不可避免。
“在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惯以及行为、思维模式各异,所有对应言辞的文化内涵迥异,而各自又都是在按照自己所遵从的文化模式来表述思想和感情,双方对于各自的背景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障碍”(张文(3)1998)。
一个合格的译员应消除此种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
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以便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障碍体现于三个层面,即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字词语句、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语言表述和因不同思维模式造成的表达方式。
(一)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字词语句各国的语言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一些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突发事件等等因广泛的传播而为众人熟知,它们慢慢浓缩,沉淀为成语、俗语、习语等等,成为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社会风气等等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以一些固定的表达存在于语言中。
这些富含文化内涵的词句,对不了解该国文化的人就成为理解障碍。
比如:1999年3月15日,新闻中心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答中外记者问时说道:这几天台湾的选情波谲云诡,急转直下,用尽了权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不就是有人要让台独势力上台吗?这里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俗语,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司马昭的故事,知道他是三国时魏臣,权倾朝野,想要篡位自立。
即便不知道这个故事,也知道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人野心很大,谁都看得出来。
但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司马昭”就是一个空洞的符号,他们也不懂这里的“心”到底指什么心。
如果口译员只翻译字面意思,而不传递文化内涵,就造成交际障碍。
(二)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语言表述各国在各自发展的历史中,由于地处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的风俗习惯,包括礼仪、习惯、好恶、禁忌等等。
出于不同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语言表述也会有差异。
比如中文里有相当数量的谦辞和敬语,因为中国文化很注重谦让和对人敬重。
所以中国人在受到称赞时,首先反应就是推辞,会说诸如“哪里,哪里”、“过奖”、“承让”等等,甚至会把自己的成就说得微不足道,完全不值得称赞。
口译时如果全部如实翻译,反而会让本土文化不那么注重自谦的外国人产生误解,以为受称赞的人不坦诚,甚至虚伪。
这也是一种交际障碍。
(三)不同思维模式造成的表达方式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因而在这不同的背景下生活的人们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且体现在映射文化的语言上。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他们侧重推理、分析和辩证逻辑关系。
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说话直截了当,较少用非言语形式传递信息。
相反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则是螺旋型的,侧重的是对自身以及外界的观察和直觉体悟。
因此中国人说话喜欢旁敲侧击,把很多信息通过非言语形式表达出来。
比如:在“欧盟口译教程——跨文化意识”这一课的视频教材中提到:在一次商务谈判成功结束后,客人起身离开时看到主人办公室墙上挂的一幅画,顺便称赞了几句,并提到自己的妻子很喜欢这种风格。
译员照实口译了。
于是主人就坚持把画送给客人。
结果主人为失了一幅喜欢的画而心疼,客人因得了一幅不想要的画而烦恼。
在此例中客人是典型的西方思维模式,他喜欢这幅画,就称赞了,并没有言外含义。
而主人则是典型的中国思维模式,他听到称赞马上产生联想,认为这话一定有言外之意,肯定是客人想要这幅画。
他想做成这桩生意,只好忍痛割爱,把画送给客人。
在这两种思维差异之间,口译员没有做好调解,结果酿成交际障碍。
三、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解决方法跨文化交际障碍起于不同的原因,成为口译中的一个难点。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使跨文化跨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一个译员必须增强跨文化意识,只有在意识到这些文化差异之后,才能调整自己的口译策略,达到最佳交流效果。
(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并非通过掌握语言自然习得,而需要对文化的下意识学习。
译员应动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尽可能接触不同文化,从而达到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融合。
意即发现不同文化的相异之处并接受它们,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配合相异文化的模式和风格却并不抛弃自己的文化。
达到这一境界的译员能够站在源语发言者的角度观察到源语的文化内涵,并且以目的语听众的角度去理解源语文化。
若没有跨文化意识,理解没有到位,口译也就无根可循。
比如:2007年3月16日,新闻中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时,在开场白中提到一件事: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
译员将其译为:Although I'm very busy and no matter how busy I have been, I still took time out to 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riting tool, the Chinese brush to write the letter to him or her. And in that letter I encourage the child to grow in an all-round and sound manner.此例中温家宝总理提到的“毛笔”,是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古代是书写必不可少的用具,但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
它在现代仅用于一些特殊场合,比如题字、题词、书法等。
总之,用毛笔一定是郑重其事的。
温总理这里特意强调用“毛笔”写回信,也就暗示了自己对给孩子回信这件事高度重视。
而译员并没抓住这层意思,没有将其传递给听众,尽管加了对“毛笔”的解释,这层意思还是遗失了。
还有一个例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rthur Waley 的译文是:Tao gave birth to the One;the One gave birth successively to two things,three things,up to ten thousand.(Arthur Waley,2004,P91)此处,译者译出了字面意义,把“一”、“二”、“三”译为简单的数字,并没有体现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以及“事物总是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的哲学内涵。
即未译出其中的隐喻意义。
译者若能以注解的形式对其加以阐释,其间的文化内涵才能被西方读者领略。
这句话不妨译作:Tao gave birth to the One―the source of everything in the world;the One gave birth successively to two things―yin and yang,then another new things,up to ten thousand.因此译员的跨文化意识是成功口译的一个前提。
有了这种意识,进一步要做的就是将源语文化用目的语听众可以接受的目的语传达出来。
换言之,目的语听众对源语发言人意图的理解要和口译员一样。
(二)适当翻译策略的采用意识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是前提和基础,怎样用合适的方法向源语发言人和目的语听众传递这种差异是译员需要下苦功去解决的问题。
这个任务难在没有定法,直译和意译难分高下,大多数情况要加以必要的解释和灵活的处理。
在例三中,重点并非在“毛笔”是怎样的一种工具上,而在温总理写这封信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因此,口译中需要增译的内容不是关于毛笔,而是关于态度。
但如果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发言人介绍的主题是中国书法,此时若提到“毛笔”,则该对这种写字工具加以解释了。
口译的直接性要求译员反应快速且一般不允许修正,在这种情况下,译员并没有时间考虑选择哪种翻译策略更好,他们所作的判断都基于日常训练总结的基本规律和经验。
一般来说,出于对听众的考虑,要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此外,口译出口后难以再修改的特点也给这项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因此译员的实战经验对口译质量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随着中国更加积极深入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官方和普通民众都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跨文化交际。
本文在探讨跨文化意识与口译之间的关系之后,发现跨文化意识实为成功口译的前提。
在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交际障碍在所难免,成因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层面,即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字词语句、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语言表述和因不同思维模式造成的表达方式。
为了处理好这些交际障碍,译员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使交流得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