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年级《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设计
4.1.1《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
专题四氮、硫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第1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目标聚焦】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增强环保意识,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白性。
【学海导航】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体积的二氧化硫。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的水溶液呈。
a.与水反应:H2SO3容易被氧化,生成硫酸b.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与Ca(OH)2溶液反应②SO2中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a.弱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b.较强还原性:可被多种氧化剂(如O2、Cl2、Br2、I2、HNO3、KMnO4、H2O2等)氧化SO2与O2反应SO2与H2O2反应SO2能使、、等褪色③SO2的漂白性:由此得出结论:SO2的漂白原理:SO2跟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等)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但此无色物质,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容易,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与HClO、过氧化氢等的漂白原理有本质区别)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SO2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它褪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SO2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主要来自于。
①SO2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发生疾病,直至人死亡。
②形成硫酸形酸雨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成为酸雨,酸雨的pH<5.6。
正常的雨水由于溶解CO2形成弱酸H2CO3,pH约为5.6。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两条途径:H2O光照、烟尘中金属氧化SO3H2SO4物等作用SO反应方程式分别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用的措施有:燃料脱硫;少用煤作燃料;开发新能源。
4.二氧化硫的用途:制 ,用作 ,杀灭霉菌和细菌等,还可作食物和干果的 。
5.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红色酚酞试剂褪色,比较其原理。
【思维点拨】【例1】比较Cl 2和SO 2的漂白原理。
【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精华】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理念】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学生。
结合“较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记忆他们所感兴趣的知识,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果把知识比作“黄金”,那么良好的学习能力就是“点金术”,黄金固然可贵,但难以和点石成金的本领相媲美。
在课堂中我将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实现“为了不教而教,让学生自己成长”的教学原则。
【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专题第一单元第一节。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部分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的知识,这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下一节《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足以见得,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酸雨作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继而通过性质来引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和酸雨的防治方法,这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本次我的合作对象是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转变,对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的化学实验感兴趣。
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非金属和金属元素的知识,这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特别要指出的是学生对酸雨非常感兴趣,那么这可以作为切入点,更好地启发学生进入到本节内容的学习。
根据学生抽象思维的薄弱的特点,可以采用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漂白性、还原性)。
2.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并能书写出反应方程式。
3.能说出硫酸型酸雨的防治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做实验,学会合理、科学的运用观察的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化学组李俊达探究练习如何检验木炭与浓硫酸反应反应生成CO2与SO2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说明设计思路。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CO2与SO2性质的学习,并学会如何检验二氧化硫,体会物质检验的先后原则。
【承上启下】酸雨的形成与危害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学习,归纳谋杀河的形成原因。
如果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怎样?如何防治?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2SO2+ O2 === 2SO3SO3+ H2O = H2SO4酸雨:天堂的眼泪!【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学生能认识到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提高环保意识小结【讲解】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原性和很弱的氧化性,还有漂白性。
请同学完成下列作业,好的,本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O2 + H2O H2SO3 SO2 + CaO = CaSO3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SO2 + NaOH = NaHSO3(2)漂白性(3)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①弱氧化性:2 H2S + SO2= 3 S↓+ 2 H2O(介绍)②较强的还原性:如SO2能使氯水、溴水、KMnO4溶液褪色。
2SO2+O2 2SO3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 HBr3.酸雨的形成与危害①酸雨: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②形成途径: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2SO2+ O2 === 2SO3 SO3+ H2O = H2SO4危害:作业设计作业本。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一节,它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酸雨的形成过程及防治方法。
本节既秉承了前一专题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手段,又引领了本单元甚至本专题的其他内容,为接下来学习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及硫的化合物打下了基础。
另外本节注重切合实际,一道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新课标“学以致用”的理念。
【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在生活中学生对二氧化硫的物理性及部分化学性质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对于酸雨的危害有着深刻的认知、对于深入学习二氧化硫,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知识储备。
2、学习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可借用前几个专题中其他非金属元素性质的学习的经验、3、心理特点:酸雨的危害是学生亲眼所见的,作为21世纪的主人,学生们对于酸雨的形成及防治的学习有着极强的责任感与兴趣。
丰富多彩的实验又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硫的物化性质,了解酸雨的形成、防治。
(2)学会根据化合价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掌握二氧化硫与氯水漂白原理、现象的不同、(3)学会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过程与方法(1)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方法,自主探究物质性质。
(2)学会运用类比的方法来掌握物质,如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迁移。
(3)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物质,如二氧化硫与氯水漂白原理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到“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2)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联系社会生活,树立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教学难点:二氧化硫与氯水漂白原理的区别突破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印象,及时概括总结。
【教学方法】1、情景创设法:通过750年来最强酸雨的短信引入课堂主题。
2、实验法:通过观察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等三个实验,自主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性质和作用》说课稿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性质和作用》说课稿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二氧化硫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方面:
a.了解SO2对空气污染,酸雨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形成良好环境保护意识。
b.掌握SO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SO2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b.通过课后实地调查研究本地区雨水PH,培养学生关心环境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
感受科学使用化学物质意义。
3.重、难点确定。
(1)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难点:酸雨的形成原因。
二、说教学法:
1.教法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氯、溴、碘等一些非金属元素性质,具有了一定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
因此,我的设计思想是通过精心设计情景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中体会。
具体措施有:
a.实验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构建和谐课堂氛围。
b.情景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和Flah展示。
四、说板书设计:
阅读、观看进一步认识物质两面性、正确使用化学物质。
深化巩固所学知识。
(一)酸雨成因及危害、防治。
(二)二氧化硫性质。
1.物理性质。
酸性氧化物2.化学性质漂白性还原。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苏教版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作用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作用的掌握情况,为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重点,强调与氧气性质和作用的异同,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二氧化硫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难点:
1.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其与环境问题的关联。
2. 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解决办法:
1. 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加深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氧气的性质和作用,二氧化硫作为氧气的一种化合物,其性质和作用与氧气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特殊性。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同时,结合教材苏教版的相关章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
-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创新,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环保新闻,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感。
《二氧化硫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后续章节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也是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不可多得的一节课。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2)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3)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教学思路】本节课是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化学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即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方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二氧化硫物理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看火山喷发视频,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 通过实验等情境,初步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二氧化硫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 通过防治酸雨和环境污染的学习和教育,增强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形成牢固的“可持续发展”观。
(3) 提高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正确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单元第1节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主要讲酸雨的形成及危害;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三、教学重点重点:1、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2、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漂白性)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仪器:酒精灯,4支注射器(装有SO2),橡皮塞、4个小试剂瓶实验药品:水、酚酞、碘水、氢氧化钡其他:pH试纸六、教学过程“集思广益、答疑解惑”大讲堂教学内容设计说明学生活动【老师】大家好!欢迎来到“集思广益、答疑解惑”大讲堂,今天,我们问题的主角是SO2。
请看视频:【情境一】“大自然制造的SO2”【提问】看过视频后,联系生活,大家认为SO2有那些性质?【板书一】利用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学观看视频,认真记录物理性质: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在常温常压下1:40溶于水。
习兴趣。
锻炼学生观察总结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
,交流讨论后回答。
【情境一】“人类制造的SO2”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SO2在空气中的含量与日俱增。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洛阳龙门石窟被腐蚀之前和腐蚀后的图片
学习者分析:本届课的学生是大一学生,他们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同时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有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的一些知识,因此,依据之前的知识学习,学生可任意通过类比来学会关于二氧化硫的一些知识;其次,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出实验结论;但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毕竟有限,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可能不太全面。同时,对于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也不能全面分析。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雨的形成以及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
1、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与讨论,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2、通过学习酸雨的危害以及防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验准备:针管、二氧化硫、蒸馏水、PH试纸、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氯化钡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溶液、胶头滴管、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2、知道酸雨的形成过程
3、说出酸雨的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探究,掌握实验的观察总结分析能力
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4第一单元,本届课的主要内容有: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危害,二氧化硫的防治。本节课安排在二氧化硅的学习之后,是由半导体到非金属的过渡,同时本节课后安排的是硫酸的性质和制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苏教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专题四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前面三个专题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非金属元素氯、溴、碘、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和金属元素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学习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探究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操作、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
本节课主体采用“搜集相关知识一实验操作一分析讨论一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让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证明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
三、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应用四、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五、教学手段讨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六、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学生做好适当预习准备七、教学流程【提问】、我们采集的当地雨水是不是酸雨?、雨水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硫酸型酸雨中硫兀素疋从哪里来的?、燃烧产生的是怎样转变成酸性物质的?【引导】展示一瓶二氧化硫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物理性质。
苏教版高中化学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苏教版高中化学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课题来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4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2.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形通过前时期的学习,学生差不多初步积存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技巧,通过本专题学习后,将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学生也差不多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和类比迁移能力,能够通过物质分类理论知识,来推导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学生也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分析出二氧化硫中硫的+4价属于中间价态,从而推出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另外,学生差不多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实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为实验探究做好了预备。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阻碍,教学难点是二氧化硫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阻碍及防治。
具体能够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与能力把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了解二氧化硫对人类、对社会、对环境的阻碍,酸雨的形成缘故、危害和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以观看生活→理论分析→ 实验探究→回来生活为主线,训练综合分析能力、设计实验能力、观看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与科学品质,开发多元智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体验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环境爱护意识。
三、设计思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理论引导分析、从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四大主题,依照这一点,我们设计了以观看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回来生活为主线的自主学习途径,具体内容如下:。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1苏教版(实用教案)
苏教版化学第专题第一单元《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王海英(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 )一、教学设计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模式:结构T性质T用途,而是从现实实际和观察到的现象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T推测性质T实验验证T得出结论,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
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课前循环播放的优美风景图片与一组环境污染图片的对比,视觉冲击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接着课堂创设“模拟酸雨” 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并由此引出相关问题,设计展开四个探究活动:①二氧化硫可溶于水且溶液显酸性。
②探究的还原性。
③探究二氧化硫的氧化产物。
④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这些场景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知识问题化,通过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原理、类比迁移等化学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使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是苏教版《化学》专题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
二氧化硫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氧化物之一,是一种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酸性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环节中的一种重要的物质,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的一种主要物质。
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其性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二氧化硫用途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辩证看待事物。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硫的作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硫的组成及价态,分析其可能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图片展示环境污染的情景,对学生进行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二氧化硫性质和应用》教学案例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案例【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84-011 主题内涵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去考虑怎么教才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容易理解,容易掌握;作为学生总是希望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轻松的氛围在讨论、实验中获取知识。
怎样协调好“如何教”和“如何学”呢?实验探究是培养实验观念与动手、观察能力的最关键的途径,问题探究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分析能力最有效的手段,能够在化学课堂中更好地处理好“知识点的落实”与“充分运用探究手段”的关系。
2 案例描述《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是苏教版化学第一册专题四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二氧化硫的水溶性、漂白性、和还原性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利用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来有效地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让学生直观地、深刻地、全面地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2.1 二氧化硫的水溶性课本用充有80mlso2的针筒吸入10ml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用ph试纸测定so2的水溶液;本实验想通过针筒活塞内推,气体体积减小,推断出so2溶于水,但是我认为这个实验操作有点复杂而且对针筒的密封性要求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水溶性的实验提出改进方法,:①用一支充满so2的试管倒置在有水的烧杯中,通过液面差推出so2溶于水,但是由于so2是无色的,液面差观察不够明显;②向充满so2二氧化硫的塑料瓶里加水,振荡,塑料瓶迅速变瘪,直观效果好,效果明显。
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第二种方法完成水溶性实验,接着让学生测定其水溶液的ph值。
学生很容易从ph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出其水溶液显酸性。
我充分利用结论,引导学生回忆氧化物性质分类总结一下:so2属于哪类氧化物?具有什么通性?学生经过分组讨论总结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然后分组完成方程式,在互相评析、互相打分的竞争协作的氛围中很好地掌握了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了解SO2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2、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办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上网查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情感。
4、通过实验使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通过学生配合实验,使学生体验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
2、SO2的主要性质。
3、恰如其分地评价SO2对人类的影响。
三、教学流程设计六、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酸雨形成的过程。
七、播放录像:为了减少矿物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硫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科学工作者研究出了多种脱硫技术。
1、在含硫矿物燃料时加生石灰,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SO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也可以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 SO2。
2、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的 SO2和 CO ,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在773K 和催化剂(铝矾土)的作用下,使两者反应可收加大量的硫磺。
3、展示有关图片:人们对受酸雨污染的土壤的处理。
八、展示有关二氧化硫的应用的图片资料九、小结六、假如你是一位工程师,你将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二氧化硫污染,减轻酸雨的危害?七、1、提供的两种脱硫技术过程中,涉及怎样的化学反应?2、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采取什么措施补救受酸雨污染的土壤?3.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八、请举例说明二氧化硫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九、以酸雨防治的有关知识为主线,请同学们对本课有关SO2的一些性质和用途进行总结。
六、从酸雨形成的过程出发,讨论酸雨防治的可能方法。
七、1、学生根据从材料中提取的化学信息,联系SO2的性质,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目前采用的措施,探讨对环境保护的设想。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 教案-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一
专题4-§1-1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引入新课,介绍了硫单质的化学物理性质及应用,又以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过度到二氧化硫。
以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为例,对物质性质和变化作出解释和预测,能运用化学变化规律分析无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辩证地分析化学品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初步形成风险评活的意识:认识化学工业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知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2.能够从化合价的角度预则、分析、解释SO2的化学性质。
3.知道SO2的危害与用途;认识到SO2的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硫酸型酸雨的措施。
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够依据实验现象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提出可能的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能够建立假设、结论论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认识到SO2的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硫酸型酸雨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课件、视频教学过程预习引入:学生阅读教材第90页内容PPT展示:硫单质、硫化汞、黑火药图片,学生观察问题:1. 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2.硫的物理性质有哪些?3.哪些物质中含有硫元素?板书:一、硫单质1.自然界中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学生阅读:游离态硫存在于火山喷口的岩层;化合态主要存在于硫化物和硫酸盐,火山喷出物中含有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
1.物理性质: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俗称硫黄,质地脆,易研成粉末,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讲解:人类对含硫化合物的发现和应用历史悠久,我国古代炼丹术史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即是硫化汞;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就是由硫黄等成分配制而成的。
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中也存在硫元素,在燃烧时生成SO2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一年级《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课通过二氧化硫性质学习掌握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示了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本课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不同教学情景,体现课改新理念。
通过活动与探究等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酸性及还原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归纳出酸雨形成过程,并通过设计趣味性实验,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及特点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资料卡的学习分析,落实对酸雨防治方法。
整个施教过程中基本上完成课前制订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酸雨为学习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课教学中还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真正起到了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实现了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整个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资料分析,引导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强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任务分析】本案例是苏教版高一化学I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和社会,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而打破了以往严密的知识体系。
整个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
【学习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及高一前3个专题的学习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方法已有些认识。
大部分学生对酸雨也有所耳闻,经过前面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运用书籍、网络资源,比较、归纳对信息加工的能力。
在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的鼓励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已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2)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擦究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记录现象,查阅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表达、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知识意义。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逐步树立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及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策略】如通过投影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和影片,激发学生的环保情感,引起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如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讨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及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表达的能力。
教师通过补充实验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概括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和分析资料,学习酸雨的防治措施。
通过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二氧化硫的功和过,来深化对二氧化硫的用途及酸雨的认识。
设计目的让学生不仅可以主动获得知识,了解化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而且能体验科学学习的过程,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品】多媒体教室化学仪器:大针筒、点滴板、试管、橡皮塞、胶头滴管化学试剂:二氧化硫的水溶液、PH试纸、紫色石蕊试纸、氯化钡溶液3%的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品红溶液【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共鸣。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酸雨危害自然界、建筑物的图片,激起学生情感上共鸣。
学生描述: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教师提问: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什么?学生1答:煤的燃烧!学生2答:烟火、火山暴发过渡:我国是燃煤大国,这些含硫燃料的燃烧必然导致二氧化硫流入空气引起硫酸型酸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二氧化硫是怎样形成酸雨?先认识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我们可以通过下例实验进行研究。
2.创设情境,师生合作探究。
演示实验:用充有80ml二氧化硫的针筒吸入10ml蒸溜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的体积的变化。
教师提问:当我们要认识一种新物质的物理性质从哪些方法入手?学生答:看、闻、验、查学生1描述: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
学生2描述: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的。
学生3描述:针筒内吸入水后,发现体积变小。
教师提问:体积变小,能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答:二氧化硫溶于水。
教师补充:通常压强下,1体积的水能溶40体积的二氧化硫,可见二氧化硫易容于水。
教师引导:从组成上看,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很多是酸性氧化物,请同学 设计实验的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3.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实验一:用PH 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值,并产生预测发生什么反应。
学生1描述:二氧化硫的水溶液的PH 值小于7。
学生2描述: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
教师提问:跟学过哪种物质很相似。
学生答:二氧化碳!教师引导: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弱酸而且反应是可逆的,那二氧化硫与反应是否可逆的?用如下实验证明。
演示实验: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置在盛放亚硫酸溶液的瓶口。
现象: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学生分析现象并结论: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生成亚硫酸是可逆的,可见亚硫酸是弱酸。
教书指出并板书:SO2 + H 20 H 2S034.创设情境,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实验:(1)向点滴板中加2-3滴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1-2滴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没有什么明显现象。
经分析得出SO2不会与BaCl2反应生成BaS03多媒体展示小资料:某学习兴趣小组收集当地的酸雨样品,隔一定时间测定其溶液PH值。
数据如下表:时间开始8h 16h 24h 32h 40h 48hPH 5.0 4.8 4.5 4.3 4.0 4.0 4.0 教师提问:根据这些数据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1答:随着时间推延,溶液的PH下降。
教师引导:随着时间延长,溶液的PH值下降了,是不是与空气中某物质起反应了?学生2答:与空气中氧气反应,需要较长时间。
学生3答:有可能生成硫酸。
教师板书:2H2SO3+O2=2H2SO4分析:硫从+4价变到+6价是有可能,但比较耗时,我们现在用一种新型的、高效的强氧化剂双氧水,来代替氧气,看看有没变化?学习实验二:向上述溶液滴加1-2滴3%的过氧化氢溶液,搅拌、并滴加1滴稀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学生1描述:有白色沉淀生成。
学生2描述:H2SO3被H2O2氧化成H2SO4,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教师小结:二氧化硫及亚硫酸中的硫为+4价易被氧气、双氧水、氯水等氧化剂氧化。
.板书:具有还原性2H2SO3+H2O2=2H2SO4教师要求学生从上述学习过程归纳出酸雨形成的过程。
学生归纳一:SO2 H2O H2SO3O2H2SO4学生归纳二:SO2 O2SO3H2O H2SO4教师给予相当肯定的评价。
过渡:二氧化硫除了酸性、还原性,是否还有其它特殊性质呢?5.创设情境,学生趣味探究。
学生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1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1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描述:品红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板书:漂白性学生实验(2):将小气球套在试管口,然后加热试管,观察加热后溶液颜色变化。
学生描述:气球鼓起,溶液恢复红色教师分析: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一种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板书:品红+SO2无色物质教师提问:这可以用来检验SO2存在的特征,那我们曾学过哪种物质也有漂白性学生1答:氯水!学生2纠正:次氯酸HClO教师追问:它们漂白原理是怎样?是否与二氧化硫一样?学生3口答:不一样!HClO是一种强氧化剂,将有色物质氧化分解。
SO2的漂白是不稳定的。
教师讲述:SO2的漂白在生活中的应用。
展示市售白银耳录像展示: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
引出酸雨的防治多媒体展示资料:我国是燃煤大国,在烧煤中加入生石灰等来进行脱硫以降低二氧化硫的产生。
要求学生写出反应原理:学生:CaO+SO2=CaSO3Ca(OH)2+ SO2=CaSO3+H2O教师补充:2 CaSO 3+O 2=2 CaSO 4教师小结:脱硫只能减轻污染,不能从根本上治理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描述:寻找开发新能源。
如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等。
板书设计:一、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酸性 SO2 + H 20 H 2S03 (弱酸)2、还原性(1)2H 2SO 3+O 2=2H 2SO 4 (2)2H 2SO 3+H 2O 2=2H 2SO 4 酸雨的形成(1)SO 2 H 2O H 2SO 3 O 2 H 2SO 4 (2)SO 2 O 2 SO 3 H 2O H 2SO 4 3、漂白性(不稳定) 品红+SO2无色物质 二、二氧化硫的用途 三、酸雨的防治作业设计: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 2有关的是 ( ) A 、臭氧空洞 B 、酸雨 C 、光化学烟雾 D 、温室效应2、有关亚硫酸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亚硫酸是SO 2的水溶液,显酸性 B 、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水和SO 2C 、亚硫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D 、亚硫酸对人体有害,所以用SO 2漂白过的食品不能信用3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④4、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①活性炭②过氧化钠③氯水④二氧化硫⑤臭氧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问题讨论: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很好素材,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做深入一点探究较难,能否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对酸雨有些了解?2、如何在一节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中落实学生的化学基本用语的书写?参考文献:1.苏教版化学1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2.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课程标准研修》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