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到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
然而,目前在酸碱中和滴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进行反思。
一、实验设计不够合理1.1 实验步骤复杂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实验步骤较多,学生需要依次进行标定溶液、滴定、计算等操作,容易出现操作失误。
1.2 实验条件控制不严格酸碱中和实验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如温度、PH值等,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无法严格控制这些条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实验结果分析不清晰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往往难以准确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影响实验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操作技能不足2.1 滴定技术不熟练酸碱中和滴定实验需要学生掌握准确的滴定技术,包括滴定管的使用、滴定液的添加速度等,而学生在实验前往往缺乏相关技能的训练。
2.2 实验数据记录不规范学生在实验中记录数据的方法和格式不统一,导致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困难,影响实验的教学效果。
2.3 实验误差分析不到位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往往无法准确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无法及时改进实验操作方法,影响实验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学方法单一3.1 传统教学模式目前许多学校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讲解、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缺乏探究性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缺乏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学生在实验中缺乏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机会,难以培养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
3.3 缺乏实际应用目前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教学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的引入,学生对实验的意义和应用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实践操作的动力。
四、实验评价方式不合理4.1 评价指标单一目前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上,缺乏对学生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2.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公式:a.n(H+)=n(OH-)b.C(H+)V(H+)=C(OH-)V(OH-)3.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②气泡;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④指示剂选择不当;⑤杂质的影响;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具体分析如下:(1)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高)(2)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高)(3)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偏高)(4)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偏低)(5)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
(偏高)(6)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7)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偏高)(8)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偏低)(9)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偏高)(10)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11)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12)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
(偏高)(13)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
(操作正确,无影响)(14)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偏低)(15)过晚估计滴定终点。
(偏高)(16)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高)(以上所指偏高偏低抑或无影响是指待测酸碱浓度)分析技巧:1.分析不当操作对公式中四个变量其中一个或多个的大小影响,2.根据公式,分析对V标准液的影响,V标准液比理论偏大,则待测液浓度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反之亦然。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3.2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及误差分析 课件
误差分析
1. 仪器洗涤
(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使滴定结 果______偏__大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
(2)锥形瓶用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_偏___大____
2.气泡 (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使 滴定结果___偏__大____
以标椎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取液:
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待测液盐酸,取25.00ml注入
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 操作:
用待测液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 注入待测液至“0”刻度线以上; 迅速转动活塞将尖嘴气泡排出; 调整液面在“0”或“0”刻度线以下,记下读数。 往洁净锥形瓶内准确放入25.00mL 酸液。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
3.实例 (1)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 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
3.实例 (2)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 2MnO-4+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 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 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1. 滴定管不润洗是否有影响?
2、若不排除尖嘴的气泡,所取酸液 _<___25.00mL
3.滴定
控制滴 定管的活塞
摇动 锥形瓶
锥
形瓶内溶液 的颜色变化
4.读数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原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定量实验,特别是其实验误差分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学生遇到有关实验误差分析总会出现困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判断和相关问题的解决。
那么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如何分析?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从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入手,理解中和滴定原理,即:酸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与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
然后把原理公式化,即:C(待)=k·C(标)·V(标)/V(待)(k表示酸碱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
其次在误差分析中,明确公式中的K、V(待)和C(标)均为确定量,只有V(标)是变量,C(待)和V(标)成正,实验中引起的各种误差,只要造成V(标)偏大的所得C(待)都偏高,反之偏低。
把引起误差因素最终归到V(标)的变化上,再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误差产生的方方面面归纳如下:一、中和滴定的误差来源 1.仪器误差的来源仪器检查不彻底,滴定管漏液;滴定管使用前没有润洗而锥形瓶误被润洗;注入液体后滴定管下端留有气泡;读数时滴定管等量器与水平面不垂直、液面不稳定、仰视(或俯视)刻度;液体温度与量器所规定的温度相差太远。
2.操作误差的来源 ①滴定中左手对酸式滴定管旋塞控制不当,旋塞松动导致旋塞处漏液;使用碱式滴定管时,左手拿住橡皮管中玻璃球用力挤压或按玻璃球以下部位,导致放手时空气进入出口管形成气泡。
②右手握持锥形瓶没有摇动,待测液反应不完全或摇动时前后振荡溅出液体。
③滴定时流速过快,锥形瓶中液体被溅出,也可能使标准溶液滴加过量。
④锥形瓶下没有垫白纸作参比物,对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反应不灵敏,使终点滞后。
⑤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后立即停止滴定,待测液可能未完全反应。
⑥滴定停止后,立即读数产生误差,应等1min~2min到滴定管内壁附着液体自然流下再行读数。
⑦进行平行测定,两次滴定所用标准液体积相差超过0.02mL,仍取平均值计算,产生误差3.终点误差(或指示剂误差)的来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PPT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
NaOH + HCl = NaCl + H2O
C标.V标= C待.V待 即:n(H+)=n(OH-)
1.准备阶段:
①检查是否漏水
②水洗
③润洗
④装液
⑤记录初读数
⑥取待测液
2.滴定阶段:
⑦加指示剂
⑧滴加标准液直至颜色发生明显 变化
⑨记录末读数 3.数据处理阶段:⑩计算待测液浓度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V标偏小,导致C测 偏低。
滴定前 读
实际 值
出 值
滴定后
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平视。
分析:V标偏小,导致C测 偏低。
滴定前
实 际 值
读 出
滴定后 值
1.0 2.3 3.3 4.3 7.0 9.7 10.7 11.7 12.5
【问题组一】:
1、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碱多少? PH等于多少?
2、滴定终点时多半滴(0.02mL)和少半滴溶液性 质发生怎样改变? PH发生怎样改变?
滴定曲线
PH
中和滴定曲线
12
10
9.7
突
8
变Hale Waihona Puke 6反应终点范 围
向滴定管和锥形瓶中加液体
1)、取标准盐酸溶液: 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线以上; 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迅速转动活塞将尖嘴气泡排除并调整液面在“0”
刻度或“0”刻度以下。 记下准确读数。V1
2)、取待测NaOH溶液: 注入待测液至“0”刻度线以上;固定在滴定夹上;
浅谈“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误差分析
浅谈“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误差分析【摘要】本文从实验原理、指示剂选择、具体步骤等方面,就酸碱中和滴定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讨论。
【关键词】酸碱中和滴定原理误差分析引言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也是高考中的重点,而每一个不当或错误的操作都会带来实验误差,所以误差分析是学生必备的实验能力。
由于产物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先掌握实验原理,把握规律,找到突破口,各个击破。
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2、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n(H+) = n(OH-)公式:c酸v酸=c碱v碱(一元酸和一元碱)3、实验的关键:(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2)准确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4、实验仪器及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白纸(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的使用①酸式滴定管:下端是玻璃活塞,用来盛放酸性或氧化性(KMnO 4、溴水等)的溶液。
②碱式滴定管:下端由乳胶管、玻璃球组成的阀,用来盛放碱性溶液。
(4)读数:滴定管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量程有25mL 、50mL 。
精确度:0.01mL 。
二、指示剂的选择:1、原则:1)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2)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敏2、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定性测定)紫色石蕊因为变色范围宽,不灵敏,而且颜色变化不明显,所以一般不选用紫色石蕊。
3、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4、滴定终点判断标准:加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高二化学科学习资料·学法指导系列 高二化学科学习资料·学法指导系列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主要来自以下6个方面: (一)仪器润洗不当1.盛放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标准液润洗。
若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这时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变小了,所以会使其用量有所增加,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2.盛放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所取待测液的总物质的量变少了,所以会使标准液的用量减少,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小。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用量变多了,使标准液的用量增多,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二)读数方法有误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由图可知仰视时:观察液面低于实际液面。
俯视时:观察液面高于实际液面。
所以滴前仰视V(前)偏大,滴后俯视V(后)偏小。
这样V 标准液(=V 后—V 前)的值就偏小,导致c(待测液) 的值就偏小。
2.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分析:同理推知V(标准液)偏大,c(待测液)偏大。
(三)操作出现问题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实际用量,致使的 c(待测液)值偏大。
2.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或前无气泡后有气泡)。
分析:对于气泡的前有后无,会把V 标准液的体积读大了,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了。
(反之相反)3.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待测液溅出。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小,从而标准液的用量也减少,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4.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之外。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用量,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5.移液时,将移液管(无“吹”字)尖嘴部分的残液吹入锥形瓶中。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增多,从而增加标准液的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6.快速滴定后立即读数。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1]
NaOH滴定HAc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量未知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NaOH溶液(标准液)、未知浓度的HAc
(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10)
四、实验步骤
(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
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3、量取:用酸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HAc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并往
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现象为溶液不变色。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NaOH,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1
(二)滴定阶段
1、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的下面,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氢氧化钠后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此时,醋酸恰好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3次。
(三)数据处理
注意:取三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四)误差分析
1、来自滴定管产生的误差:
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②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④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⑤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2、来自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3、读数带来的误差
如:标准液读数时
①先俯视后仰视②先仰视后俯视。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表格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滴定管中心液面读数时,正确的方法是两眼平视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处,若俯视,则读数偏小;若仰视,则读数偏大。
但俯视或仰视究竟使得滴定结果偏高或偏低,还需要看滴定前读数与滴定后读数的差值的大小。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引起误差分析
(1)实验室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钥匙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_________。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要的NaOH 的质量为________g 。
(3)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偏小的有_______;无影响的有_________。
A.称量时用生锈的砝码
B.将NaOH 放在纸上称量
C. NaOH 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 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就用来配制溶液 (4)下图是该学生在实验室配制该NaOH 溶液得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配制NaOH 溶液的过程示意图,指出其中有错误的是___(填操作序号)。
解析:(1)题中所需仪器,一般容易忘记胶头滴管,和玻璃棒。
要求我们记忆时要学会“有序记忆”——即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步骤,思考每一步所需要的仪器,然后进行记忆,这样就不会遗漏。
(2)应按照500 mL 进行计算,因为实验室没有450 mL 的容量瓶;(3)错误的操作如何导致浓度的变化,要根据你故意进行分析;(4)量筒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玻璃棒应在刻度线的下方,读数时要平视。
答案:(1)玻璃棒、胶头滴管 (2)2.0 (3) AC ; BDEF ; G (4)①③⑤。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作者:刘亚珍来源:《好日子(下旬)》2020年第03期摘要:本文论述、分析了酸碱中和滴定中误差生产和原因。
关键词:滴定;酸碱中和滴定;碱中和滴定;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一、前言1、滴定(1)、定义:滴定是一种化学实验操作也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手段。
它通过两种溶液的定量反应来确定某种溶质的含量。
滴定最基本的公式为:c1 V1 / ν1 = c2 V2 / ν2其中c为溶液浓度,V为溶液体积,ν为反应方程序中的系数。
(2)、原理:滴定过程需要一个定量进行的反应,此反应必须能完全进行,且速率要快,也就是平衡常数、速率常数都要较大。
而且反应还不能有干扰测量的副产物,副反应更是不容许的。
在两种溶液的滴定中,未知浓度的溶液装在滴定管里,已知浓度的溶液装在下方的锥形瓶里。
通常把已知浓度的溶液叫做标准溶液,它的浓度是与不易变质的固体基准试剂滴定而测得的。
反应停止时,读出用去滴定管中溶液的体积,即可用公式算出浓度。
2、酸碱中和滴定酸碱中和滴定是用来测定酸或碱浓度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具体知识要点如下:(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的中和滴定,则。
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及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3、碱中和滴定(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2)、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和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生成水的反应:即 H++OH—=H2O(3)、计算关系式:已知酸的浓度为cA,酸的体积为VA,未知浓度的碱的体积为VB,求未知的碱浓度为cB,且酸的元数为a,碱的元数为b。
则 cA·a·VB=cB·b·VB,所以 cB =a·cA·VA; /; b·VB 同理,如碱的浓度已知,酸的浓度未知,则cB·b·VB=cA ·a·VA,所以cB =b·c B·VB / a·VA。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及原因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及原因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化学课堂中经常进行的一种实验,它能用来确定一种溶液中某一特定元素或离子的含量,是一种相当精确的实验方法。
一般情况下,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很少会出现误差,但实验者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因此,有必要对误差进行分析,以便知晓其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首先,要进行误差分析,需要了解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原理。
根据实验步骤,溶液会经历中和反应,即酸和碱会相互抵消,从而形成稳定的盐和水,使电导率发生变化,这时可以测定溶液中某一特定元素或离子的含量。
而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一般可以归结于量等因素。
首先,在实验准备过程中,我们要用到酸、碱和滴定液,误差的可能性存在于量的控制,如果把量控制的不准确,计算出来的数据就会存在偏差,进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如果量控制不准确,还会给滴定溶液带来误差,这是由于在稀释时,溶液的比容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环境条件应该稳定,如温度会影响溶液的滴定过程,如果温度波动过大,滴定溶液则很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另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误差,由于实验者可能控制不到住所有的变量,差错也可能由子出现。
此外,在数据分析中,亦有可能出现误差,实验者可能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最终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
记录严格合理,力求结果准确,有利于减少误差。
以上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分析及原因,通过此次实验,可以了解到会出现误差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正,以便达到精确结果。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即可将管中的气泡排除。
2.(重庆市诊断题)取相同体积(0.025 L)的两份0.01 mol· L- 1
的体积(mL)
1 2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0.10 0.10 22.62 22.72 20.00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
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①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结果偏高。③石蕊 不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颜色变化不明显。⑤酸式滴 定管必须润洗后再注入标准酸溶液。⑦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答案:D
1.(2008· 全国理综Ⅱ)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 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等质量的Na2CO3消耗盐酸比NaOH少,所以使滴定结果偏低。
B选项盛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实际使盐酸浓度变稀, 需要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大,所以使 c(NaOH)偏高。C选项是正确 操作,无误差。D选项固体NaOH中含KOH杂质,因为等质量的 KOH消耗盐酸比NaOH少,所以使滴定结果偏低。 标准答案:B
烧杯 (或表面皿) _、________ 码、镊子)、 ___________ 药匙 。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 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 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上传: 何琼华更新时间:2012-5-19 20:47:38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定量实验,特别是其实验误差分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学生遇到有关实验误差分析总会出现困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判断和相关问题的解决。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从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入手,理解中和滴定原理,即:酸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与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
然后把原理公式化,即:C(待)=n·C(标)·V(标)/V(待)(n表示酸碱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
其次在误差分析中,明确公式中的n、V(待)和C(标)均为确定量,只有V(标)是变量,C(待)和V(标)成正,实验中引起的各种误差,只要造成V(标)偏大的所得C(待)都偏高,反之偏低。
把引起误差因素最终归结到V(标)的变化上,再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根据引起误差的原因,对常见的分类归纳分析如下:
一、仪器洗涤不当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移液管和锥形瓶都要用蒸馏水洗净,且滴定管、移液管还要用待装液润洗2∽3次,锥形瓶不润洗。
若洗涤不当就会引起误差,如:
1、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中消耗V(标)偏大,C(待)偏高。
2、盛待测液滴定管或移液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入锥形瓶,造成待测液被稀释,V(标)偏小,C(待)偏低。
3、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再取待测液,造成V(标)偏大,C(待)偏高。
4、滴定前,锥形瓶用水洗涤后,或锥形瓶中残留水未干燥,或取完待测液后再向锥形瓶中加点水便于观察,虽然V(待)增大,但C(待)变小,其物质的量不变, 无影响。
二、读数不当
在读数时,应将滴定管直立在水平面上,两眼平视,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处水平相切。
若读数不当就会引起误差,如: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滴定管读数, 造成V(标)减小,C(待)偏低。
2、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仰视刻度线,读数偏大,造成V(标)偏大,C(待)偏高。
3、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造成V(标)减小,C(待)偏低。
4、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滴定管刻度线,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
造成V(标)减小,C(待)偏低。
三、操作不当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按照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规定的具体要求,进行规范的操作,常见的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主要有:
1、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就取液加入锥形瓶,由于气泡填充了部分待测液,使得待测液体积减小,造成滴定时V(标)偏小,则C(待)偏低。
2、滴定前,液面在“0”刻度线之上,未调整液面,造成V(标)偏小,C(待)偏低。
3、移液管悬空给锥形瓶放待测液, 使待测液飞溅到锥形瓶外,或在瓶壁内上方附着,未被标准液中和,造成滴定时V(标)偏小, C(待)偏低。
4、移液管下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内, 使待测液体积偏大,消耗的V(标)偏大, C(待)偏高。
5、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部分标准液用来填充气泡所占体积,造成V(标)偏大,C(待)偏高。
6、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消耗液体的体积被气泡占据,V(标)偏小,则C(待)偏低。
7、滴定过程中,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或盛标准液滴定管漏液,造成V(标)偏大,C(待)偏高。
8、滴定达终点后,滴定管尖嘴处悬一滴标准液,造成实际进入锥形瓶的标准液减小,使V(标)偏大,C(待)偏高。
9、溶液变色未保持30秒,即停止滴定,结果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造成V(标)减小,C(待)偏低。
10、滴定过快成细流,立即读数,造V(标)偏大,C(待)偏高。
四、指示剂选择不当
指示剂的选择,一般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一般不选用石蕊,指示剂用量为2∽3滴为宜。
若选择不当就会引起误差,如:
1、用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选用酚酞。
由于酚酞的变色范围在8.2∽10之间,造成消耗强酸V(标)偏小,C(待)偏低。
2、用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选用甲基橙。
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之间,造成消耗强碱V(标)偏小,C(待)偏低。
五、来自配制标准液产生的误差
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500mL,需要NaOH质量 2.0g
(1)NaOH已部分潮解偏高
(2)NaOH中含有杂质:
①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偏高
②所含杂质消耗1mol盐酸需质量大于40g 偏高(例如:Na2CO3、NaHCO3)
③所需杂质消耗1mol盐酸需质量小于40g 偏低(例如:Na2O)
(3)砝码有油污偏低
六、终点判断不准
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表示的,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半分钟不褪色的时刻,即为滴定终点。
若判断不准就会引起误差,如:
1、强酸滴定弱碱时,甲基橙由黄色变为红色停止滴定。
使测出的V(标)偏大,C(待)偏高。
2、强碱滴定弱酸时,酚酞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立即读数。
使测出的V(标)偏小,C(待)偏低。
总之,造成中和滴定实验误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理解了误差产生原因,掌握了误差分析的正确思路,即:造成的因素→直接后果→对V(标)的影响→滴定误差。
再通过适量的练习,就能顺利完成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