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农业地域类型(2份)第14讲 农业地域类型 讲义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二第三章第讲农业地域类型共张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二第三章第讲农业地域类型共张](https://img.taocdn.com/s3/m/363a10e66bd97f192379e934.png)
冬季,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到北京地区
无土栽培,冬小麦、水稻(shuǐdào)种植区界线北移
第十六页,共30页。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反思归纳
3.发展(fāzhǎn)分析法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yīn sù)处在不断的发展 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 区位因素(yīn sù)的变化。
高温多雨的 热带、亚热
带地区
气候温凉 的中温带
地区
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光照充足、 夏季高温的 平原地区
水热条件 好的平原
地区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农业区位图的判读
读图技巧
2.分析社会经济因素(yīn sù)对农业区位选择做出判断
第二十八页,共30页。
必修② 第三章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十九页,共30页。
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
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试题调研
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 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
第十三页,共30页。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反思归纳
1.总体(zǒngtǐ)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 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例 如:右图为“我国五个重要农 业区域分布图”,试评价 (píngjià)A、C、D、E四地农业 发展的区位条件;B地发展水产 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jīběn)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 (主导因素),依分作答(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湘教版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adba9cfab069dc5122012c.png)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湘教版一、选择题(11题,共44分)(xx海南海口调研)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
读“通化位置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A.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B.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C.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D.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2.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商品率较高B.机械化水平高C.农场经营规模小D.水利工程量大3.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 )A.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D.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答案:1.C 2.A 3.D解析:第1题,长白山区不是我国最大的林区,A项错误;通化虽位于中朝边境,但林下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国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可知,林下产业发展时间短,D项错误。
第2题,由图可知,M区域为松嫩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量较小;林下产业特产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小。
第3题,发展林下产业能综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产业收入,提高环境承载力。
林下产业对野生动物和地质灾害没有影响,也不会使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xx吉林长春一模)读“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完成第4~5题。
4.有关图中反映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机械化水平低②生产规模小③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④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等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该农业地域类型所占耕地比重较低的国家是( )A.孟加拉国B.俄罗斯C.朝鲜D.泰国答案:4.A 5.B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景观为水稻插秧,即该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其特点是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辅导讲义 第14讲 农业地域类型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辅导讲义 第14讲 农业地域类型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9487d5eefdc8d377ee3297.png)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辅导讲义第14讲农业地域类型新人教版重难点易错点解析【课程标准】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和形成条件: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农业地域特点: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亚洲水稻种植业形成条件分析(东南亚为例);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一、把握农业地域类型特点题一:读图,回答相应的问题。
(1)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读图,回答相应的问题。
(2)下图是“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良性生态系统”示意图。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二: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xx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
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除农业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什么?2.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题三:下图为某国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洋。
该国地形、地势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9章第2节农业地域类型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9章第2节农业地域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d2bc9e3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c.png)
以自给为主
发展措施 适度规模经营
控制人口数量
高考总复习·地理
特点
机械化和科 技水平低
原因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 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 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 平低
发展措施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 械化水平
水利工 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② 发 展 措 施 : 一 方 面 采 取 □36 _围__栏__放__牧___ 、 □37 划__区__轮__牧__ , □38 ___种__植__饲__料_____,打机井等措施;另一方面饲养□39 _良__种__牛___,加强对良 种牛的培育,以及对□40牛__群__病__害__的研究。
③特点:商品化、□41 __专__业__化____、地域化程度高。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答案】D
()
[解题能力培养]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节 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总复习·地理
基础全面通关
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A __南__亚______、B ___东__南__亚____ 、 C 东 亚 等 热 带 季 风 和 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____气候区。
(2)作物:以 __水__稻____种植为主,种植 历史悠久。
()
A.水利工程量大
B.专业化程度高
C.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D.生产活动以牧牛为主
【答案】(1)A (2)B
高考总复习·地理
[思维过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湘教湘教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湘教湘教高三全册地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eeb6fcde80d4d8d05a4fb9.png)
2021/12/11
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气候和地形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具体如下表所示:
2021/12/11
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2)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2021/12/11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2015·浙江高考]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图Ⅰ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Ⅱ为图Ⅰ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Ⅰ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 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2021/12/11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考点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021/12/11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 大牧场放牧业
类型
乳畜业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 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集约 特点
高;专业化程度高 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在现代农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其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
区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素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
市场
的类型和规模
农作物品种
交通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
运输 品销售范围
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
(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 南亚,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南欧的一些地区,美国 密西西比河下游 地区,南美洲北部也大面积种植水稻。
提示 农业地域类型与农业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地域特点,如东亚、东南 南亚地区的水稻种植业等,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9.2 农业的地域类型教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9.2 农业的地域类型教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ae44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75.png)
第2讲农业的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区位条件生产特点解决措施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①气候高温多雨②地形平坦、土层深厚①劳动力丰富②种植历史悠久③人口众多粮食需求大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①加大科技投入②适度规模经营③建设水利工程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主要是温带大陆气候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②平原辽阔、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①交通便利②人口较少、人均土地数量多③科技发达①种植小麦和玉米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③家庭经营④商品率高降低能耗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干旱、半干旱气候①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②天然草场面积辽阔①交通便利②地广人稀①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③经济效益好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②培育良种牛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作物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城市周围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平原为主、土壤肥沃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①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②人们的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①商品率高②集约化程度高③机械化水平高①培育良种乳牛②注重动物疫病的防治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①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工程量大。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丰富,热量、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区可以通过解决灌溉问题发展优质农产品,如温带水果、棉花等的生产,因而多为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半干旱区可利用天然牧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农业布局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农业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7a6fe0e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5.png)
课时49农业布局一、农业布局1.含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原则(1)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
(2)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二、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2.主要类型:水稻种植业、商业型热带和亚热带栽培业、商业型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商业型谷物种植业、畜牧业、商业型乳酪业等。
3.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特点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从“小而全”到专业化;从相对分散到适度集中;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1.农业区位选择(1)大尺度空间的区位选择①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农业类型区位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池塘、沿岸浅海滩涂海域②农作物的区位选择农作物区位选择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平原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小尺度空间的区位选择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与合理布局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业>乳牛业>塘渔业>蔬菜种植业>果园业>粮棉业地价因地价较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种植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业、蔬菜种植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花卉业、乳牛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且交通便利的地方2.亚洲水稻种植业(1)区位优势条件分析(2)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答题角度规范答题术语经济可持续发展增产: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④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讲义(打印版)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讲义(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b8e1c2482fb4daa48d4bc6.png)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讲义(打印版)【考纲展现】1.农业区位要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构成条件。
2.农业消费活动对天文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农业区位要素及其选择一、影响农业区位的要素1.农业消费特点:地域性、时节性和周期性。
2.区位要素〔1〕自然条件剖析角度答题术语气候光照:光照充足、光照时数长;热量:热量充足;降水: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无机物质积聚地形例如:平原地域地形平整,耕空中积广,适宜开展种植业;坡度>25°山地丘陵适宜开展林果业;低洼易涝地适宜开展渔业水源接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平地冰雪融水等)土壤厚度:土层深沉;肥力:土壤肥美;土质:沙质土;酸碱性:酸性/碱性土壤剖析角度答题模板市场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国际外市场宽广)交通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休息力数量:休息力丰厚;素质:休息力素质高;价钱:休息力廉价科技科技水平高(培育劣种)、机械化水平高、冷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度政策政府政策支持、扶持历史阅历种植历史阅历丰厚农业基础农业基础、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备完善土价土地价钱昂贵特别提示主要要素、主导要素和限制性要素的区别①主要要素:指一区域契合某种农业开展所需求的一切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
②限制性要素:指不能满足农业消费所需的要素,如我国西北地域水源缺乏,是该地域农业消费的限制性要素。
如西北地域开展农业的限制性要素是水源。
③主导要素:指对某种农业消费影响最大的要素,假设没有该要素,就不能够有这种农业消费的散布,它能够是最突出的优势要素,也能够是限制性要素。
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要素是地形;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的主导要素是水源;城郊地域的花卉、蔬菜主导要素是市场等。
二、农业区位的选择1.大范围农业区位选择〔量体裁衣〕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绪在停止局部地域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思索右图几个方面:(2021·海南天文)以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托出口,动摇较大。
2024届高考人文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农业
![2024届高考人文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82599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4.png)
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环境质量好。
解析:该地樱桃品质高,主要结合当地自然环 境特点进行分析,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 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植 物光合作用;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 质积累;海拔较高,人类活动影响小,环境污染 小;黄土层深厚肥沃;光、热、水、气、土等 主要自然条件匹配合理。
人文因素
农业社会经济因素------饮食习惯
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影响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的生产类型
中国南方喜米 北方喜面
人文因素
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农业生产力水平,区域劳动力的数量
和劳动力价格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2021全国乙卷)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 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 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 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无人机的使用,大幅 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2 .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 的是( ) A.增强竞争力 B.培育市场 C.提升服务水平D.提高效益 3.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A.产量 B.质量 C.利润 D.价格
品质、产量
多 少
降 水
光照 气候
灾害
热 量
大
积温 夏温 冬温 春温 秋温 日较差
大风、低温冻害、旱涝
分布 品质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九章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九章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b0a74fdb964bcf84b8d57bab.png)
控制人口数 量
机械化 和科技 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 低,劳动力丰富,机械 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 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 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 入,提高机 械化水平
水利工 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 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 水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投入, 兴修水利
3.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1)自然条件
自然条 地势_平__坦__开__阔___;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件 降水丰富等
社会经 交通运输便利;市场__广__阔___;地广人稀; 济条件 ______机__械水化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1)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可简记为“一大”“一 小”(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一高”“三低”(单位面
积产量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低)。 (2)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已实现了生产机械化,进入 了现代化阶段,商品率高。
有利于大规模经营,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商品率
工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 产提供现代化机械及 电力、化肥、农药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 条件,提高了劳动生 产率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 技成果推广快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和质量,促进了农业 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 化
[考向探究] 考向一 季风水田农业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 题。
【答案】 B
考点一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深化整合]
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2.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特 点
原因
发展 措施
小 农 经 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 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 地很少
适度 规模 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讲农业地域类型
主讲教师:田佩淮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课程标准】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和形成条件: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农业地域特点:
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亚洲水稻种植业形成条件分析(东南亚为例);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
一、把握农业地域类型特点
题一:读图,回答相应的问题。
(1)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读图,回答相应的问题。
(2)下图是“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良性生态系统”示意图。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二: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
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除农业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什么?
2.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题三:下图为某国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洋。
该国地形、地势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特点
题四:读下图(世界各地区粮食进出口状况示意图,图中圆的大小表示数量多少),
回答(1)~(2)题。
(1)世界粮食进口量居首位的地区是()
A.北美地区B.大洋洲地区C.欧洲地区D.南亚地区
(2)世界粮食出口量最大地区的农业生产优势是()
A.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B.劳动力丰富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地广人稀,水利工程量大
题五: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完成下面试题。
1.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a、b、c B.c、d、e C.a、b、e D.a、c、d
2.美国中部地区与西欧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美国中部地区耕作业比西欧更发达,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两地的地形B.两地的气候C.两地所处发展阶段D.两地生产经济条件
题六:左图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右图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2. 若右图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3. m、n两地均盛产葡萄。
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B.市场广阔C.鲜果上市早D.技术条件好
题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二、关注粮食问题
题八:2008年以来,粮食危机席卷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凸显。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3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
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1)材料一图中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和1996—2003年,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双项选择)。
(3分)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D.农业结构调整
材料二: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4分)
(3)河南是中部地区的一个产粮大省,试评价该省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
(4分)
(4)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2分)
三、关注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九: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 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 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第14讲农业地域类型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1)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
(2)利:实行轮作可提高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混合农业既为牲畜提供饲料,又为农田提供有机肥。
保护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弊:休耕地使土地利用率相对降低。
题二:1.旱作小麦(或大麦、高粱、玉米等)
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商品率也低。
2.问题: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
措施:在高原修建水库与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调配;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推广滴灌与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
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
题三:(1)印度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2)热带季风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为干湿季
(3)水稻种植业(季风区水田农业)。
(4)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稻生长需要大量水时)如果雨季来得迟。
走的早(降水少)形成旱灾。
题四:(1)C (2)A 题五:1. D 2.B 题六:1.C 2.B 3. C
题七:(1)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
种植业和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比重。
(2)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能够满足用水需要
题八:(1)1956~1960 CD
(2)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上升(2分) ;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上升(2分)。
(3)有利:夏季高温,光热充足,(1分) 雨热同期(1分)。
不利: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大,
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春季低温冷害(寒潮)。
(2分)
(4)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1分) ;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1分)
题九:(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2)风(风力)
(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土地退化)。
(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
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