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导学案时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导学案时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崇阳县众望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提纲2017年12月12日编制人:李成华课时:2课时(总第64-65课时)
课题:22.愚公移山
班级:八()班姓名: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愚公移山的前因后果。
3、体会众人对愚公移山这一事件的态度。
【重难点】
体会愚公移山的前因后果。
【导学流程】
1、新课导入
2、体会文中不同人物对愚公移山的不同态度。
3、把握愚公移山的前因后果。
一、基础感知
1、新课导入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着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
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2、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从上表可知:本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极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这样更有助于突出愚公移山这一事件的寓意以及愚公的形象。
二、深入学习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方法是“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①山高大无比:“方七百里,高万仞”;
②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移山的人又老又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
④工具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困难重重。
3、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明确:得到了家人和邻里的赞同,从“杂然相许”中可以看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难点】
1、理解人物形象。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导学流程】
1、文本探究。
2、人物赏析。
3、主旨探究。
【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1.阅读第一二两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其妻献疑”是不是不愿移山?
明确:文中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一句语气关切,担心且非常委婉。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愚公移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其全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并且设法克服困难,从而以另一个侧面反衬出愚公意志的坚决。
(2)写一个孀妻遗男的参与移山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细节描写,有两个作用:一是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开山劳作之艰辛,愚公一行之坚毅。二是以此之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
2.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智叟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明确:智叟的观点是“甚矣,汝之不惠”;他的根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愚公的观点是什么?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明确:愚公的观点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他的根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明确: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4)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关心,讲真话,提问题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语气较轻,“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臾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讥笑和嘲讽,“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
这两个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从而自然过渡到神话结尾。
3.阅读第四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故事用神话做结尾,是不是封建迷信?
明确: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就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2)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
明确: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抓住“命”“感”“惧”三个词思考,“命”是谁“命”?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