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主要指标(2019)
2012年贵州统计年鉴 第1部分-综 合
1-1
行政区划(2011)
Divisions of Administrative Areas
单位:个 地 级 单 位 市(州) 名 称 City (State,Prefecture) Units at Prefectural Level 全省合计 贵 阳 市 六盘水市 遵 义 市 安 顺 市 毕 节 市 铜 仁 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Total Guiyang Liupanshui Zunyi Anshun Bijie Tongren Qianxinan Qiandongnan Qiannan 9 1 1 1 1 1 1 1 1 1 6 1 1 1 1 1 1 88 10 4 14 6 8 10 8 16 12 56 3 2 8 2 6 4 7 15 9 1 2 3 1 4 1 1 2 2 Cities
Qixingguan Dafang 碧江区 万山区 铜仁市 Tongren
Hezhang
江口县
石阡县
思南县 Sinan
德江县 Dejiang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Yanhe
Bijiang Wanshan Jiangkou Shiqian 玉屏侗族自治县 Yuping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Yinjiang
村
民
特 区 市(州、地) 名 称 City (State,Prefecture) Special District 全省合计 贵 阳 市 六盘水市 遵 义 市 安 顺 市 毕 节 市 铜 仁 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Total Guiyang Liupanshui Zunyi Anshun Bijie Tongren Qianxinan Qiandongnan Qiannan 1 1
《贵州省情》考试试题及答案(很齐全的哦-不看后悔)
《贵州省情》考试试题及答案(很齐全的哦,不看后悔)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3.(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12. 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 3 )个自治州、( 2 )个地区和( 88 )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贵州省2019年61个区市县GDP200亿元以下排名
贵州省2019年61个区市县GDP200亿元以下排名|编者zjw按:2015GDP10503亿元,排25名。
2020年17827亿元,排20位。
2011人均GDP排全国最后一名、GDP排26名。
2011人均161 17元、合2495美元、为全国平均值5450美元的45.8%。
2009年4地市《12区》、9县市、55县、11自治县、共87个。
2019年200亿元以下61个中:3市、4区、54县。
187-101亿元28个、99-34亿元33个。
市3区4县5419年排名区市县 2009 2010 2013 2014鉴 2015 排名-20191遵义5习水县 45.00 51.50 91.01 112.55 127.93 2 7-186.752 黔南州1福泉市 46.00 53.90 92.24 112.04 124.43 28 -183.293黔西南州3兴仁市 35.00 42.73 77.21 94.43 112.83 2 9-182.424贵阳3修文县 39.00 46.18 88.73 119.78 140.04 3 0-173.095 毕节区3纳雍县 61.00 71.35 123.47 148.69 171.19 31 -169.646铜仁区6思南县 34.00 40.24 73.66 87.10 105.20 32 -163.257 贵阳乌当区 99.89 99.08 145.80 33-159.858 铜仁区4松桃苗族县 35.00 40.00 72.81 89.43 102.90 349遵义6桐梓县 39.00 50.25 90.41 111.95 125.00 35 -148.8210黔南州6翁安县 34.00 40.92 70.37 86.85 97.19 3 6-146.4411黔西南州2贞丰县 29.00 35.72 62.57 76.54 90.08 37-143.0512 毕节区7赫章县 31.00 37.04 66.16 91.07 112.06 3 8-142.6213黔西南州5安龙县 31.00 38.06 63.71 72.29 88.19 3 9-138.5314铜仁市3德江县 27.00 32.32 60.06 72.35 84.60 4 0-137.4015贵阳1息峰县 49.00 52.14 104.90 128.47 149.09 4 1-136.7916安顺平坝区 36.00 42.18 87.83 4 2-136.4817黔南州10惠水县 23.00 28.47 50.98 63.47 70.70 4 3-134.2818 安顺市普定县 26.00 30.48 59.22 72.16 83.89 44 -132.7219黔南州8独山县 20.00 24.56 42.86 55.01 64.00 45-125.7420 六盘水六枝特区 54.91 54.91 100.96 126.57 147.89 4 6-124.5821 铜仁区7沿河土族县 27.00 32.16 58.96 72.32 84.55 4 7-123.4522 黔南州5贵定县 24.00 28.73 50.90 62.42 69.76 4 8-117.5123遵义12-正安县 21.00 24.91 47.43 60.76 71.10 424 铜仁区5印江土苗族县 22.00 25.28 48.24 58.63 71.40 5 0-113.4625遵义8湄潭县 25.00 30.18 54.04 66.57 78.00 51-110.0526 安顺4镇宁布依苗族县 22.00 25.10 51.83 64.14 74.73 5 2-109.6227铜仁区8-石阡县 18.00 20.50 38.26 50.09 58.54 53-108.4328 遵义2赤水市 29.00 33.56 59.66 70.13 84.10 3 4-100.5529遵义7绥阳县 29.00 34.08 59.50 82.38 85.33 5 5-99.4830 安顺3关岭布依苗族县 21.00 24.05 50.20 60.90 51.13 5 6-98.2931铜仁区1玉屏侗族县 22.00 25.04 45.41 55.44 62.62 57-93.7632黔西南州4普安县 21.00 27.09 42.79 51.05 58.50 58-93.7433黔西南州8-望谟县 11.00 13.41 25.82 36.16 46.5 5 59-93.2034黔东南州15黎平县 22.00 25.60 47.18 57.25 67.2 7 60-92.4735黔南州12平塘县 12.00 15.07 31.83 40.41 47.5 5 61-85.0936黔南州11三都水族县 13.00 15.87 33.32 43.74 48.9 1 62-84.1837黔西南州6睛隆县 17.00 20.83 37.03 44.45 55.1 3 63-82.2638黔南州7长顺县 14.00 16.04 31.99 41.39 46.01 64-79.7239黔东南州13榕江县 16.00 19.09 35.43 41.57 48.2 6 65-79.1340遵义11务川仡佬苖族县 17.00 20.01 34.49 43.74 50.8 0 66-77.4441黔东南州7天柱县 22.00 26.83 49.14 59.18 67.3 7 67-76.8942遵义4余庆县 24.00 28.76 44.34 54.92 64.22 68-76.8743遵义10凤冈县 19.00 22.80 39.67 49.92 60.1 5 69-76.6444黔南州9罗甸县 19.00 23.35 40.38 50.61 56.9 7 70-75.6845黔西南州7册亭县 11.00 11.81 23.14 28.94 34.8 5 71-74.2246安顺5紫云苗布依族县 13.00 15.13 35.26 45.28 51.1 3 72-73.5447遵义9道真仡佬苗族县 15.00 17.43 32.06 40.44 48.3 3 73-73.1348 铜仁万山特区 7.22 7.22 25.12 31.50 38.1 6 74-71.2549黔南州4荔波县 15.00 17.71 32.74 41.49 45.3 0 75-70.2350黔东南州12从江县 16.00 18.86 34.49 41.14 48.2 5 76-68.4651铜仁市江口县 14.51 27.69 34.78 40.1 0 77-67.1352黔东南州16-黄平县 14.00 16.43 31.02 38.64 43.8 0 78-65.0553黔东南州4锦屏县 13.00 13.91 25.24 30.34 35.60 80-56.5954黔东南州6岑巩县 12.00 14.46 26.78 31.96 36.56 81-55.5455黔东南州14剑河县 12.00 13.60 26.24 31.41 36.06 82-54.8256黔东南州8三穗县 11.00 13.15 24.99 30.81 34.83 83-47.0657黔东南州5台江县 8.20 9.70 18.56 22.12 25.24 84-42.5258黔东南州9麻江县 12.00 14.24 25.68 22.69 26.53 85-40.9459黔东南州10雷山县 7.60 9.02 17.47 20.98 23.53 86-40.3760黔东南州11丹寨县 8.20 9.56 18.03 21.58 23.70 87-39.1461黔东南州3施秉县 12.00 12.62 23.19 27.46 30.84 88-33.50。
贵州产业比重趋势
贵州产业比重趋势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使得贵州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贵州省的产业比重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贵州省产业比重的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一、贵州省产业比重的基本情况贵州省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导,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贵州省的三大支柱产业。
其中农业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工业包括重工业、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批发零售、旅游、金融保险等行业。
根据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贵州省的三次产业比重为:第一产业占比12.6%,第二产业占比44.4%,第三产业占比43.0%。
可以看出,贵州省的产业结构已经呈现出由农业主导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趋势。
二、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1.农产品种类和品质不断提升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土地资源丰富,特别适宜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产品。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加快推进农产品的品质提升。
例如,茶叶、竹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受到市场的认可。
2.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贵州省将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之一。
省内新建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农产品加工,将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3.农旅融合带动农业发展贵州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旅游业是贵州省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
近年来,贵州省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出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面对挑战,培育壮大家庭农场贵州省农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农业经营主体单一、农产品市场环境不稳定、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有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贵州省积极推进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家庭农场的模式创新,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农业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5-18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8526
8308 248 422
6068 14885
8141
2018
2019
1990
1995
速度指标(%) 指数 (2019年为以下各年)
2000
2005
2010
18938 9781
19218 9801
125.6 142.5
119.8 135.5
114.3 126.2
1559
1575
182.4 529.0 216.3
90.9 135.7
72.2
135.6 145.4 254.8
165.8 342.2 161.7
91.8 123.5
63.8
139.1 132.4 187.0
147.2 266.3 153.5
83.0 98.6 61.3
118.8 117.7 112.9
127.3 201.4 135.2
100.0
161.9
445 1290 13.3 2944 19249 5822 5929 35195
417 1084 13.2 3048 18055 7124 7766 38366
443.3 486.8 1090.2 240.9 2443.9 1934.4 1862.3 1959.6
218.2 452.5 794.7 189.3 1521.7 1018.3 1400.0 893.1
132 754 9232 5326
142 1656 15964 8072
194 5203 35052 15418
1.43
1.69
2.12
42
59
91
297
892
2456
中国统计年鉴2013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54080 8146 26550 19384 30862
666.7 256.8 1104.3 641.6 1010.3
432.3 195.5 655.9 399.0 693.3
248.4 148.3 314.7 232.5 343.2
127.2 112.2 134.1 124.6 139.9
29876 12046
大牲畜年底头数(万头) 羊年底头数 猪年底头数 工业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布 (亿米) (万只) (万头)
7.4 94 223 1.2 1265 739 368 417 1958
6.9 191 240 1.7 1610 1187 700 555 4296
5.0 175 498 1.5 2292 1712 647 725 5703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总量指标 指 标 1990 1995 2000 2005
人口与就业 人口 年底总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就业 单位从业人员数 (万人) 宏观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 (元) (亿元) 1444 259.4 (亿元) 166.7 304.4 248 595 476 1173 1026 3050 983 2477 1553 8358 3767 (亿元) 4901 1629 1747 1526 3055 7486 2022 2834 2629 4451 15706 3300 6419 5987 8991 1543 1672 1733 1202 (万人) 15296 6880 16044 7232 16818 7767 17311 8239
106.6
18.2
6.3
6.6
104.0 122.1 109.1 91.2 103.4 105.0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考试纲要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1、贵州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欠发达、欠开发是其现阶段的基本省情。
2、为什么欠发达、欠开发仍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答:在现阶段,贵州同全国整体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欠发达、欠开发仍是其基本省情。
具体地说,一是经济总量小;二是人均水平低;三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四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面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五是城市化水平低;六是对外开放程度低;七是科学教育发展滞后;八是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长较快;九是城镇待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大等。
1、贵州简称“黔”或“贵”,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与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3、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4、贵州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这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
主峰为梵净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多样,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度~20度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6、贵州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极端气温,极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极低气温出现在威宁,7、贵州离南海较近,处于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降雨量多,年降水量多在1100~1300毫米之间,属湿润地区。
贵州雨量最少的是在威宁、赫章、毕节一带,其中赫章最少。
9、乌江是贵州最大的河流。
赤水河被称为“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
11、贵州农业现状:(1)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少、宜林地广、耕地少;(2)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面积大;(3)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4)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均衡。
民族共同体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共同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民族共同体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民族共同体数据的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民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以及相关学术研究和实地调研数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民族共同体现状分析(一)民族分布1. 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1.59%,其他55个少数民族占8.41%。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2. 民族地区分布: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和内蒙古等地区,这些地区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8%。
(二)人口状况1. 人口数量:截至2020年底,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为1.09亿,占总人口的8.04%。
2. 人口增长: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政策扶持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经济发展1. GDP:民族地区GDP总量逐年增长,但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 产业结构: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四)教育状况1. 教育普及率:民族地区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98%以上。
2. 教育质量:民族地区教育质量逐年提升,但仍存在城乡、区域差距。
(五)医疗卫生1. 医疗资源: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城乡、区域差距明显。
2. 医疗服务:民族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医疗资源短缺。
四、民族共同体发展特点(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和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这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民族地区自身努力。
(二)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
{ E(ε)=0,
var(ε)=σ2,
(2)
式 中,β0+β1+ … +βn 均为模型待定参数,分别称为
回归常数 和 偏 回 归 系 数,ε 为 随 机 误 差,需 满 足 式
(2)要 求 .如 果 对 式 (1)两 边 求 期 望 ,则 有
E(y)=β0 +β1x1 + … +βnxn,
(3)
令参数β0 +β1 + … +βn 的估计为β^0,β^1,…,β^n 其估
老龄人口数和老龄化率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个社 会的人口压力状况,因 此 预 测 老 龄 人 口 数 和 老 龄 化 率是必要的.传统的 预 测 方 法 多 采 用 单 数 学 模 型 预
测,最常 见 的 有 偏 微 分 方 程[2]、灰 色 GM (1,1)模 型[3]、Leslie模型[4]、时间 序 列 模 型 和 [5] 非 参 数 自 回 归模型[6],此类模型各有优势,但单个模型的不足 难 以 克 服 ,也 缺 乏 对 比 模 型 的 验 证 .随 着 学 者 对 人 口 老 龄化研 究 的 深 入,新 的 方 法 被 引 进,如 预 测 软 件 (CPPS)[7]、生命编制表[8]、年龄推 移 法[9]、径 向 基 神 经网络模 型 和 [10] Bayesian 层 次 时 空 模 型 等 [11] ,预 测 效 果 相 比 有 较 大 提 升 .同 时 ,为 了 更 适 应 区 域 研 究 和进一步提高预测 精 度,部 分 学 者 采 用 改 进 的 模 型 或多种模型的组合 进 行 预 测,如 基 于 改 进 的 新 陈 代 谢 GM(1,1)模 型[12]、非 参 数 估 计 的 Kernel密 度 估 计 和 [13] 主 成 分 回 归 模 型 等 [14] .在 人 口 老 龄 化 因 素 分析中,学者 常 用 的 方 法 有 地 理 加 权 回 归[15]、面 板 模型[16]、多元 线 性 回 归[17]、地 理 探 测 器 等 [18] ,以 上 方法部分太过复杂、部 分 无 法 解 决 数 据 共 线 性 等 问 题排除,故本文选取 难 度 适 中 且 能 有 效 剔 除 数 据 共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2019
5.9
13.3
1325.9
8.2
411.9
2.5
21.4
30505.5
28.6
6225.0
5.8
26.0
711.0
26.5
258.0
9.6
27.7
799.3
26.4
251.9
8.3
23.5
10890.0
31.7
3305.0
9.6
24.2
98.9
25.6
29.6
7.7
25.8
199.1
29.0
63.1
本专科在校学生数 (万人)
医院数
(个)
执业(助理)医师 (万人)
医院床位数 (万张)
5012495.8 149571.2
1760435.7 4713624.4
16229.6 106810.7
2688.0 3031.5 34354.0
386.7 686.7
1178782.5 42743.8
635215.9 1809035.3
70466.7 386165.3 534233.1
30732.8 42358.8 16020.7 101080.6 203743.2 408017.2 315627.3 172373.6 143253.7
54164.5 511161.2
23459.2 198955.9 288746.1
39438.9 50145.4 19988.6 58030.8 85052.9 206182.2 253847.7 140187.2 113660.5
22471.0
31.9
6647.5
9.4
23.7
《贵州省情》部分考试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情》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3.(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12. 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 )个地区和(88 )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_经验与启示_杨军昌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总共有 48 个不同民族,其中世居贵州的少数 民族有 17 个之多,分别是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瑶族、壮 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 3 个少数民族自治 州,11 个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如表 19 所示。在这里,我们讲少数民族民 族地区,即是指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统称。据统计,贵州民族自治区域( 州、县) 的土 地面积 373218. 4 平方千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密度为 162. 36 人 / 平方千米。全省民族 自治地方共辖 47 个县( 市、区) ,占全省 87 个县( 市、区) 的 53. 4% ,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的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等 8 个民族。此外,还 建立了 254 个民族乡。据五普资料,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有 1333. 96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37. 85% 。2000 年 年 末,贵 州 民 族 自 治 地 区 人 口 为 1547. 47 万 人,占 全 省 总 人 口 的 41. 2% 。③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苗岭、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九万大山区,具体分布为: 关 岭是贵州境内主要的山脉之一,横亘与贵州中部,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安 顺市有紫云、关岭两个自治县,黔南州有 9 个县,黔东南有 7 个县,黔西南州 3 个县在次区
① 基金项目: 本研究报告为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 2009—2010 年年度重点 课题《建国以年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启示》最终研究成果。
② 作者: 杨军昌( 1963 - ) ,侗族,贵州石阡人,贵州大学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主任、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主任、教授、博士; 李永贤,贵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贵州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旅游业
revenue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pending of overnight tourists and one-day tourists. (the relative tables are the same)
2017 392 30 362
6229 1203 5026 74417.43 126.79 64.86 31.00 30.93 74290.64 7116.81 28326.58 7097.91
2018 339 28 311
4572
2019 498 31201 4043
96858.12 113526.60
146.55 79.57
161.31 102.11
35.74
24.26
31.24
34.94
96711.56 9471.03
113365.29 12318.86
4420
4738
旅游总人数(万人次) 入境旅游人数
Total Number of Tourists (10000 person-times)
Number of Overseas Visitor Arrivals
37630.01 94.09
53148.42 110.19
外国人 港澳同胞 台湾同胞 国内旅游人数
51.83 29.13 29.24 53038.23
旅游总收入(亿元)
Tourism Earnings (100 million yuan)
3512.82
5027.54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from International Tourism (USD 1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业
Fishery
工业(规模以上)
Industry(above designated size)
企业单位数(个)
Number of Enterprises(unit)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Revenue from Principal Business (100 million yuan)
433.05 348.93 157.58 1270.53 354.16 280.42 635.95
621.51 919.37
22.49 432.71 1670.60 721.57 233.04 326.18
23.29 6.01 5.82
116.70
260.73 281.15
11.99 173.16 796.12 410.76
83.89 165.97
9.63 4.83 2.21 65.52
大牲畜(万头)
Cattle and Buffaloes(10000 heads)
猪(万头)
Hogs(10000 heads)
羊(万只)
Sheep and Goats(10000 heads)
牲畜当年出栏数
Number of Slaughtered Animals
大牲畜(万头)
Cattle and Buffaloes(10000 heads)
猪(万头)
Hogs(10000 heads)
羊(万只)
Sheep and Goats(10000 heads)
肉类总产量(万吨)
Output of Meat(10000 tons)
水产品产量(万吨)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 #农 业
Total Savins Deposit Balance at Year-end (100 million yua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 Savings Deposit Balance
24-4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主要指标(2019) Major Soci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Autonomous Areas
指标
Item
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Total Aquaticபைடு நூலகம்Products(10000 tons)
Gross Output Value of Farming,Forestry,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100 million yuan)
Farming
林业
Forestry
牧业
Animal Husbandry
31.89 10.84
7.82 180.69
y Autonomous Areas
民族自治州
民族自治县
Minority Nationality
Minority
Autonomous
Nationality
Prefecture
Autonomous County
973.92 806.66 132.90 3913.88 681.15 1252.70 1980.03
农业 乡村从业人口(万人) 农用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化肥使用量(折纯量)(万吨) 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 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 #粮 食 油料作物 粮食总产量(万吨) 油菜籽产量(万吨) 烤烟产量(万吨) 茶叶产量(万吨) 当年造林面积(千公顷) 牲畜当年存栏数
Population Number of Population at The Year-end (10000persons)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 余额(亿元)
#个人储蓄存款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 余额(亿元)
General Public Budget Revenue (100 million yuan)
General Public Budget Expenditure (100 million yuan)
Grain Rapeseeds Total Grain Yield(10000 tons) Output of Rapeseeds(10000 tons) Output of Flue -cured Tobacco (10000 tons) Output of Tea (10000 tons) Afforested Areas(1000 hectares) The Number of Total Livestock
民族自治地方 Minority Nationality
Autonomous Areas
1379.78 1118.51
140.27 5100.23 1013.36 1509.85 2577.02
863.23 1177.52
34.10 593.91 2416.26 1112.54 310.42 483.30
Minority Population Population Density(person/sq.km) Gross Domestic Product(100 million yuan) Value-added of Primary Industry Value-added of Secondary Industry Value-added of Tertiary Industry Agriculture Rural Employed population(10000 persons) Total powe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10000 kw) Consump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10000 tons) Effective Irrigated Areas(1000 hectares) Total Sown Areas (1000 hectares)
Total Profits(100 million yuan)
商业
Trade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财政、金融
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100 million yuan)
Government Finance and Banking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