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报告
中国近十年老年照护研究综述
中国近十年老年照护研究综述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使得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家庭产生了重大变化。
老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寿命的不断延长以及养老金、照料护理需求增加等都导致养老负担日益加重,而与此同时,家庭规模缩小、照料功能弱化,老年人从家庭中可以获得的养老资源在逐渐减少。
我国老龄市场现状是“未备先老”,对于实践中出现的“以房养老”、“抱团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老年人存在或多或少的疑虑。
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老年人拒绝专业的老年照护,这给家庭照护者带来了新的问题及挑战。
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学界对于老年照护问题的研究大多围绕养老地点、养老方式的选择,政府或社会应该投入的资源建设等方面,鲜有对老年人的主观意愿以及家庭照护者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对老年照护及家庭照护者的概念内涵,老年人的照护现状及研究视角进行探讨与阐释,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老年照护相关概念内涵研究(一)失能老人与长期照护1.失能老人张云英等(2016)从老人的身体特征来对失能老人进行界定,认为失能老年人是因身体机能受损或因出现智力减退导致生活难以自理,需依靠他人提供日常照料与护理的老年人群体,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失能老人失能状态的方面来进行界定,根据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ADLS)来划分老人的失能程度。
2.长期照护裴晓梅等(2010)认为,“老年人的照护服务主要包括针对老年人的供养和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康复、教育、社会参与以及文体娱乐和其他方面的服务”。
老年照护概念包含于养老服务体系之中,2011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0号)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界定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等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
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CLASS 2016数据的实证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3(6):70-78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CLASS2016数据的实证分析—周晓洁打王晓慧2(1.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基于CLASS2016数据,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情况显著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群体差异、社会网络在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提升老年人的互联网操作能力等,以增强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情况;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社会网络[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922(2020)06-0070-09[DOI]10.13322/ki.fjsk.2020.06.010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2020—2035年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依然会持续,城乡之间的老龄化差距会进一步拉大[1]。
农村老年人因其特殊的身体机能状态和社会经济地位成为一个相对脆弱的群体,往往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具有的跨时空性、互动性、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对农村老年人的生产和生活逐步产生影响。
因此,探讨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对增进农村老年人福祉和推进积极老龄化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老年人调查报告
中国老年人调查报告目录一、前言 (3)1.1 调查背景与目的 (3)1.2 调查范围与方法 (4)1.3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5)二、老年人口基本特征 (6)2.1 性别与年龄结构 (7)2.2 文化程度 (8)2.3 职业类别 (9)2.4 婚姻状况 (10)2.5 收入水平 (11)2.6 健康状况 (12)三、养老保障情况 (13)3.1 养老保险 (15)3.2 养老补贴 (16)3.3 社会救助 (17)3.4 养老医疗服务 (19)四、养老服务需求 (21)4.1 养老服务设施需求 (22)4.2 养老服务人员需求 (23)4.3 养老服务内容需求 (24)4.4 养老服务形式需求 (26)五、老年生活意愿与态度 (27)5.1 生活满意度 (28)5.2 对待死亡的态度 (28)5.3 对待子女的态度 (30)5.4 对待社会福利的态度 (31)六、老年人与子女关系 (32)6.1 亲子沟通情况 (33)6.2 子女探望频率 (34)6.3 子女教育支持 (36)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7)7.1 活动参与情况 (38)7.2 文化娱乐活动 (39)7.3 旅游活动 (40)八、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41)8.1 社区支持 (43)8.2 家庭支持 (44)8.3 政府支持 (45)九、老年人的健康自评 (46)9.1 健康自评情况 (47)9.2 健康问题及需求 (48)十、结论与建议 (50)10.1 主要发现 (51)10.2 对策与建议 (52)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54)一、前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需求和期望,对于政府和社会各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老年人群体的调查研究,揭示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以及心理需求等方面的情况,为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现状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
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现状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数据,全面了解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以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的现状。
通过揭示老年人在养老方面的实际需求与现有资源的匹配程度,本文旨在为社会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以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本文将对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深入剖析,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
通过定量和定性数据的结合,本文将揭示不同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和居住方式的老年人在养老需求上的差异和共性。
本文将重点分析家庭和社会在养老资源供给方面的现状。
家庭养老资源主要包括子女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而社会养老资源则涉及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医疗服务、社区照料等。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养老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本文将揭示养老资源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不均衡现象。
本文将对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的满足程度进行评估,分析现有资源与老年人养老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满足中国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二、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养老需求与家庭及社会养老资源的匹配程度,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深入了解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以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的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养老政策和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其与家庭、社会养老资源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而这些需求受到个人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报告
1.4 加权说明
1.4.1 设计权数 设计权数是指每个样本单元在调查总体中所代表的单元数,它等于该样本单元入样概率 的倒数。由前面确定的抽样方法,必选层与抽选层样本的设计权数形式相似,但表达的内容 有所区别。统一的设计权数公式可表达为:
w1hijk
Mh M hi
M hi M hij
Dhij 25
( h 1, 2,3, ,51)
第 i 个初级单元(区、县), j 代表第 j 个二级单元(居委会、村委会), k 代表第 k 个三级
单元(家庭户)。
1.4.2 实际执行情况调整
本调查为了保证目标样本量,对接触样本量进行扩大,调查的执行力度将影响调查样本
的权数,因此需要再次进行权数调整。设某个居委会(村委会)最后样本调查的执行量为 n ,
和 0.57%。被访老年人不识字的占 30.10%,私塾/扫盲占 2.75%,小学占 31.84%,初中占
19.60%,高中/中专占 9.53%,大专及以上占 6.18%。
7
2.2 居住方式
2.2.1 家庭规模 与老年人同吃同住的成员数反映了老年人的家庭规模。被调查老年人的平均家庭规模为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
2014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
关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的说明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CLASS),是一个全 国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目的是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中国老年人群的社会、经济背 景数据,掌握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评估各项社会政策措施在提高老年人 生活质量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为中国老龄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对于您的回答,我们将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严格保密,并且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不要 有任何顾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我们会对您提供的所有信息绝对保 密。我们在以后的科学研究、政策分析以及观点评论中发布的是大量问卷的信息汇总,而不是您 村/居委会的具体信息,不会造成您个人和村/居委会信息的泄漏。请您放心。
2. 您村/居委会(社区)所在地属于: 城区.................................. 1 郊区(城乡结合部).................... 2 镇.................................... 3 农村.................................. 4
5. 您村/居委会(社区)辖区内是否有以下场所、机构或设施?
场所、机构或者设施
有
1. 便利店(小商店/小卖部)
1
2. 超级市场
1
3. 百货商场
1
4. 农贸市场
1
5. 银行/信用社
1
6. 社区(村)医院/医疗服务站/卫生室/诊所11源自没有 2 2 2 2 2 2
2014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
关于老年人心理需求的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电子系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关于老年人心理需求问卷调查报告学校系别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调查名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调查报告团队名称爱心课堂团队成员内容摘要:老年人是我国重要的人口组成部分,关爱老年人是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年的心理需求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幸福程度,甚至,老年人的幸福与否,直接关系到祖国的顺利发展,如今,老年人公寓和敬老院是老年主要休息场所,社会也为他们准备一些娱乐场所,众所周知,老年人最关心的不是物质的需求,更多的是心理以及亲情的满足。
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到尊重和爱戴老年人,关心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以满足他们对幸福的追求。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心理疾病正处于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让许多劳动能力弱的老人感到力不从心,这成为引起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一部分老人因劳动能力下降而退休或失业,生活水平大不如从前。
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能长期在身边伺候,只能寄宿在敬老院和老年人公寓。
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变化,我们爱心课堂团队的部分成员在合肥市庐阳区林店街道的金池社区的老年人公寓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能直接反映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对幸福度的影响。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需求幸福度指导教师:李妍研(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团总支书记)调查人员:胡曜东陈树刘博宁赵梦柯李志贵赵芝琪一、调查背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在逐年增多,平均寿命在逐步的增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精神需求也凸现出来,老年人心理需求能否满足,不仅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直接影响着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我们关爱老年人,尊重与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要在物质生活方面给予保障,而且也必须在心理精神方面给予满足。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家庭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社会支持和自我老化态度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 14•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Feb. 2021 Vol. 36 No. 3社会支持和自我老化态度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王港12,魏敏3,傅宏2Influence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n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the multiple mediating e ffect of social support an aging Wang Gang , Wei Min , Fu Hong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自我老化态度在曰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为老年人抑郁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集中采集6843名老年人填写的曰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社会网络量表、老化态度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的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老年人曰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自我老化态度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结果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与抑郁得分、自我老化态度得分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得分与自我老化态度得分呈负相关;自我老化态度得分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均P<0. 01)。
构建链式中介模型,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抑郁,也可以通过自我老化态度正向预测抑郁,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自我老化态度的多重中介正向预测抑郁,总效应值0. 369,间接效应值0.231,占总效应的62. 60%。
结论社会支持和自我老化态度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自我老化态度;抑郁;链式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R473.2;R212. 7文献标识码:B D O I:10. 3870/j. i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对老年人身 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12]。
通过对老年人抑郁机制的研究,可为提高老年人心理 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老年人收入贫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
一、中国老年人的收入贫困状况
一、中国老年人的收入贫困状况
1、总体贫困率: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老年人的贫困率为21.4%,这意味着 每五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人处于贫困状态。这个比例远高于儿童和青壮年,也高 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一、中国老年人的收入贫困状况
2、城乡差异:农村老年人的贫困率远高于城市,分别为27.3%和14.5%。这 主要是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远低于城 市。
结论
特别是对经济困难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支持。此外,完善 养老金制度和就业政策也是降低老年人收入贫困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变得 尤为重要。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为此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本次演示旨 在分析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根据调查数据,大部分老年人对生活基本满意,但满意度存在个体差异。以 下因、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患有疾病或身 体功能受限的老年人更容易对生活感到不满意。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2、经济状况:经济状况越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越高。贫困老年人由于生 活压力和焦虑,更容易对生活感到不满。
一、中国老年人的收入贫困状况
3、收入来源: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养老金和子女供养。然而,由于养老 金的水平较低,且子女供养的不稳定性,使得老年人的收入贫困风险增加。
二、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
1、健康状况: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其收入贫困状况密切相关。患有长期疾病 或残疾的老年人更有可能陷入贫困。这部分老年人往往需要更多的医疗支出,而 疾病也往往导致他们无法参加劳动,造成收入减少。
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分析——基于CLASS_2020_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4年第2期(总第263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No.2,2024(Tot.No.263)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分析基于CLASS 2020数据的实证研究张文娟1,薛诗睿2(1.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摘㊀要:运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所提出的 暴露水平 敏感性 适应能力 脆弱性分析框架,综合已有研究中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了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㊂在此基础上,利用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识别出高㊁中㊁低三种社会参与脆弱性特征的农村老年人,使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揭示出不同特征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类别的相关因素,并结合雷达图展现不同类型风险人群的脆弱性特征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参与脆弱性整体处于中低水平,仅有少部分老年人群的脆弱程度高且内部差异大;高龄㊁文化水平低㊁健康状况差㊁无配偶㊁所在村居没有老年活动场所或设施的农村老年人更容易在社会参与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脆弱性㊂不同特征的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差异是由暴露水平㊁敏感性及适应能力三个维度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高暴露性是识别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弱势人群的重要依据,而低适应能力则是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呈现出较高脆弱性的关键因素㊂未来应根据不同特征农村老年人的脆弱性类型及表现,从个体㊁家庭及社会不同层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以降低高风险人群的脆弱性,防范中㊁低风险人群的脆弱性进一步上升,增强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能力㊂关键词: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暴露水平中图分类号:C913.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0-4149(2024)02-0061-14DOI :10.3969/j.issn.1000-4149.2024.00.006收稿日期:2023-04-20;修订日期:2023-08-2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 重度老龄化社会的新格局与新应对研究 (22JJD840009)㊂作者简介:张文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薛诗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士研究生㊂㊀㊀一㊁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他们的养老需求也㊀‘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2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生存型逐步向享受型转变㊂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健康 参与 保障 三位一体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㊂在此基础上,我国发展出了以实现 老有所养㊁老有所医㊁老有所为㊁老有所学㊁老有所乐 为目标的积极老龄化战略㊂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看待老龄社会㊁老年人和老年生活,发挥老年人价值,把积极老龄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成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原则㊂‘ 十四五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国家应鼓励老年人根据自身状况积极进行社会参与,发挥自身价值,达成自我实现,助力社会发展㊂可见,鼓励和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㊁实现老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在农村人口中的占比已经达到23.81%,远高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而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有45.83%生活在农村[1]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大量经历新中国三次农民扫盲运动和教育普及工作的农村居民陆续进入老年期,提高了农村老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㊂物质生活条件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也增强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意愿和能力[2],由此衍生出积极参与社会的养老需求㊂然而,目前学界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城市人群,而对农村人群的关照不足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形式相对单一,多集中于经济参与[3],这一方面与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不完善,老年人需要通过参与经济活动获得收入有关[4];另一方面亦与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渠道有限有关[5]㊂此外,老年人的健康状态㊁受教育程度㊁家庭结构㊁关系网络等个体和家庭因素,以及村居环境因素均会对他们的社会参与行为产生影响[6]㊂随着经济发展㊁社会转型和人口结构转变,农村老年人群的内部异质性不断扩大,亦会波及他们的社会参与行为;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制造出新的 隔阂 ,对于文化程度低㊁经济状况差的农村老年人而言,数字鸿沟更加难以逾越[7-8],这进一步扩大了农村老年人群社会参与的异质性㊂存在社会参与劣势的农村老年人群成为社会参与的弱势群体,不仅损害了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还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9]㊂因此,如何识别农村老年人中社会参与的脆弱人群,帮助其打破社会参与的障碍,助力有意愿㊁有能力的农村老年人积极进行社会参与,值得关注及研究㊂ 脆弱性评估是一切行动的开始 [10],它对识别脆弱人群,探索降低脆弱性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㊂本文引入脆弱性评估这一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农村老年人群在社会参与的能力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哪些农村老年人更容易成为社会参与的高脆弱性人群?㊀㊀二、文献综述1.社会脆弱性脆弱性概念起源于对自然灾害的评估与分析,原意为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后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㊁环境压力㊁生态环境等自然科学领域㊂随着脆弱性研究的发展,有学者将其引入人文社科领域,使脆弱性分析从仅关注自然因素扰动带来的脆弱性,扩展到关注人与社会张文娟,等: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分析系统的脆弱性形成,进而发展出社会脆弱性概念,强调应关注社会中脆弱群体的识别,探讨脆弱群体易受损害的影响因素和降低该类群体及社会系统脆弱性的对策[11]㊂目前学界较为一致地认可脆弱性是个体或系统暴露于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对风险的敏感程度和适应恢复能力,表现为包含暴露水平㊁脆弱性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的函数[12-13]㊂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用上述三个维度构建了 暴露水平 敏感性 适应能力 的脆弱性分析框架[14]㊂社会脆弱性属于脆弱性概念的延伸,在风险事件特征和脆弱人群的识别方面可发挥作用,有助于确定脆弱人群,改善其可持续能力,进而提高政策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5]㊂2.老年人的脆弱性以往研究揭示了不同特征老年群体的脆弱性表现,比如老年女性群体脆弱性表现为收入来源少,医疗保障不足以及缺少精神慰藉[16]; 城中村 的留守老年人在情感㊁心理和经济三方面均表现出脆弱性[17]㊂亦有学者进一步揭示了心理因素㊁社交活动缺失和健康恶化对老年人群脆弱性有显著影响[18]㊂个体的脆弱性可以反映在多个方面,近年来学界更多关注老年人在健康和养老资源方面的脆弱性㊂有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的脆弱性水平整体较高,且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19];而养老保险则可以有效降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脆弱性[20]㊂在健康脆弱性方面,住房㊁财产损失㊁居住安排等因素皆与之密切相关[21],养老服务则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健康脆弱性[22]㊂综上所述,虽然学界开始关注老年人口的脆弱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但目前尚未涉及社会参与方面㊂3.社会参与的脆弱性作为积极老龄化评估的三个维度之一,社会参与是衡量老年人生活福祉的重要指标㊂其强调老年人按照自身意愿㊁能力或爱好,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参与家庭㊁社区㊁社会层面涉及经济㊁政治㊁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3]㊂积极的社会参与不仅有助于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降低失能风险,还可以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缓解抑郁症状,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其陷入社会隔离的风险[23-25]㊂积极的社会参与是推动老年人群积极面对老年生活的重要方式㊂基于对脆弱性概念内涵和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认识,本研究将社会参与的脆弱性界定为个体暴露于影响其社会参与风险的可能性㊁受到风险扰动时的敏感程度及其从风险状态中恢复的能力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与其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密切相关,而已有研究也揭示了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诸多因素,就人口特征而言,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同其年龄㊁性别㊁健康状况㊁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26-28];在家庭环境方面,老年人的婚姻状态㊁居住安排㊁代际支持等因素均会对他们的社会参与行为产生影响[3,29-30];在社会环境中,社会保障㊁社区场所设施等因素也会作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行为[31-33]㊂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尝试引入脆弱性分析框架,构建评价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测算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指数,揭示农村老年人在社会参与脆弱性上存在的差异,识别社会参与高脆弱性的人群特征,为更有效地降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防范老年人陷入社会隔离的困境提供事实依据㊂㊀‘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2期㊀㊀三㊁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本文将借鉴脆弱性相关研究成果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作为测算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的依据㊂具体步骤如下:①借鉴已有研究,依据 暴露水平 敏感性 适应能力 的脆弱性评估框架,构建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14,19]㊂②借鉴已有研究对指标权重进行处理[34],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即依据指标的变化程度对整个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来计算评价指标的信息熵,进而确定指标权重①㊂③通过社会参与的脆弱性计算公式SPI=(E+S)-A,获得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指数㊂其中,SPI 为社会参与脆弱性指数,E为暴露水平,S为敏感性,A为适应能力㊂其次,基于得到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测算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指数,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进行类别划分,据此识别出不同脆弱性类别的老年人群㊂通过比较不同类型脆弱性老年人群的相关特征,初步揭示相关特征因素与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㊂最后,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相关个体特征与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相关变量与不同类别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雷达图进一步分析其脆弱性表现,为后续提出社会参与高风险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㊂2.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在2020年组织实施的第四期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CLASS)数据㊂CLASS是一个全国性㊁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于201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基线调查,并于2016年㊁2018年和2020年进行了三次跟踪调查㊂该调查以家庭户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主要调查对象,最终样本覆盖全国28个省份㊂2020年数据是该调查最近一次组织的跟踪调查,被访样本共计11398人,其中居住地为农村的样本量为5123人,剔除关键变量缺失样本后,共计样本量为4775人㊂㊀㊀四㊁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脆弱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普遍倾向于认可脆弱性是关于暴露水平㊁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函数[11,34],指标构建也多囊括个体暴露于风险的可能性㊁面对风险扰动的敏感程度及个体从风险中恢复的适应能力这三方面[18-19]㊂综合已有研究及对脆弱性内涵的认识,本文认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暴露水平㊁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具体指老年人暴露于降低或剥夺其社会参与能力的风险的概率㊁社会参与受风险扰动的影响程度以及恢复其参与活动的能力㊂基于此,本文参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提出的 暴露水平 敏感性 适应能力 概念框架来构建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①限于篇幅,未对熵权法的具体过程进行报告,如需要可向作者索取㊂张文娟,等: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脆弱性评估可分为全球㊁国家㊁地区㊁社区㊁人群㊁家庭等不同尺度,脆弱性因素在不同尺度下的表现不同,因此在具体研究中明确研究尺度极其重要,本研究中评估尺度为农村老年人群㊂老年人群的暴露水平主要取决于其暴露于社会风险㊁家庭风险和个体风险的概率[19],该风险会减少或剥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㊂首先,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会放大老年人陷入低社会参与甚至无社会参与境况的风险[27,35],新冠疫情作为近年来重大的负面公共事件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空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剥夺,制约了其社会参与[36],因此选取老年人是否生活在疫情严重地区这一指标来衡量老年人群暴露于社会风险时社会参与受到影响的可能性㊂其次,失去主要家庭成员角色会造成老年人退出社会,家庭支持的缺失则会引发老年人的社会退却[27,29],因此选取是否丧偶㊁是否有子女离世㊁子女是否赞成老年人参与活动这三个指标来衡量老年人在家庭层面存在的可能干扰社会参与活动的风险㊂最后,个体可能遭遇的疾病㊁机能衰退㊁经济状况恶化等恶性事件,都会导致其社会参与的减少[2,6,27],基于此,本文选取过去十二个月本人是否发生过重病㊁摔倒㊁财务损失这三个指标来衡量老年人在个体层面可能遭遇的影响社会参与活动的风险㊂敏感性由暴露的类型和主体特征共同决定,是风险扰动下老年人群社会参与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和程度,表现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状态的变动㊂已有文献通过单独或综合测量老年人参与经济㊁政治㊁社会㊁家庭等活动的情况来衡量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状况,并认为参与类型越丰富㊁数量越多的老年人,其社会参与水平越高[3,29,37]㊂相较于广泛进行社会参与的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较少或社会参与类型单一的老年人,其社会参与渠道更少,可选择的范围更狭窄,遭遇风险时更可能陷入无法参与社会的境况㊂因此,风险扰动对参与社会活动种类及数量较少的老年人群的影响更大,该类老年人群敏感性更高㊂结合数据信息及已有文献,本研究将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界定为经济参与㊁政治参与㊁社会参与和家庭参与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老年人是否参与上述四项活动及累计参与活动的种类数量来综合衡量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敏感性㊂适应能力是老年人群在面对内外部因素扰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所拥有的应对和恢复能力[18],体现为老年人对所拥有的支持和保障社会参与的能力的调动和分配[37]㊂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本文认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能力指老年人具有根据自己意志㊁爱好进行社会参与的自由和权益,又具备实现社会参与的各类要素[38-39]㊂已有文献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老年友好的社区和家庭环境以及个体良好的健康状态㊁文化水平㊁社会支持㊁经济状况等因素保障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权益及自由,也提升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27,40-41]㊂据此,本文利用个体的经济㊁健康㊁文化㊁社会支持状况及居家和社会环境状况等因素来衡量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适应能力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暴露水平和敏感性越高,其社会参与越容易受到扰动和冲击,脆弱性越强;而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适应能力越高,其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越强,越容易从损害状态恢复,脆弱性越低㊂基于上述分析和 暴露水平 敏感性 适应能力 框架,遵循科学性㊁客观性和可行性原则,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详情见表1㊂㊀‘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2期表1㊀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维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定义及描述均值标准化均值权重暴露水平社会风险新冠疫情2020年各省新冠确诊人数占总人口数比值(%)0.0100.0750.076家庭风险是否丧偶1=丧偶,0=未丧偶0.2470.2470.050是否有子女去世1=是,0=否0.0030.0030.197子女是否赞成参与活动1=不赞成,0=赞成0.1150.1150.076个体风险自己摔倒过去十二个月发生过自己摔倒为1,否则为00.0800.0800.089本人重病过去十二个月发生过本人重病为1,否则为00.0190.0190.139财物损失过去十二个月发生过财务损失为1,否则为00.0100.0100.160敏感性社会参与类型政治活动参与近三年参加过本地村民委员会的投票选举为0,未参加过为10.5000.5010.025经济活动参与目前从事有收入的活动/工作记为0,未从事为10.5590.5590.021社会活动参与过去一年参与以下任意一项社会活动记为0,否则为1:①照料其他老人/小孩,②调解邻里纠纷,③陪同聊天,④宗教活动,⑤打麻将/下棋/打牌等,⑥广场舞0.5830.5830.019家庭活动参与老年人帮助照顾子女照看孙子女为0,否则为10.3760.3760.035社会参与数量社会参与的种类数量社会参与的活动种类数量,0=没有参与,1=参与一种,2=参与两种,3=参与三种,4=参与四种2.0700.5350.006适应能力个人经济状况老年人经济自评状况,3=更好,2=差不多,1=更差1.0010.2000.003老年人房产拥有数量(个)0.7140.7140.012社会支持状况简易版Lubben社会网络量表(LSNS-6)测量,共计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为0 5,总计得分区间为0 30,根据量表切割点,12分以下为社会隔离状态记为0,12分及以上未处于社会隔离状态记为11.7860.3930.020文化状况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1=文盲及私塾为,2=小学为,3=中学及以上为3.3510.5880.003健康状况自评健康状况,5=很健康,4=比较健康,3=一般,2=比较不健康,1=很不健康4.9150.9790.001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5=完全自理,4=轻度失能,3=中度失能,2=重度失能,1=完全失能0.9120.9120.003家庭居家环境您现在居住的房屋是否存在门槛绊脚或地面高低不平的问题?1=无,0=有0.3580.3580.036您现在居住的房屋是否有网络信号?1=有,0=否0.5780.5780.019张文娟,等: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分析续表1维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定义及描述均值标准化均值权重社会养老服务有以下任意一项村居活动场所或设施为1,否则为0,包括:①老年活动室,②健身场所/设施,③棋牌(麻将)室,④图书室,⑤室外活动场所,⑥其他3.7230.6810.002社会环境对村居孝老敬老氛围的满意程度:5=非常满意,4=比较满意,3=一般,2=比较不满意,1=不满意3.3710.5930.003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程度:5=非常满意,4=比较满意,3=一般,2=比较不满意,1=不满意2.0180.5050.006㊀㊀注:1.表中的数值分布根据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下同;2.老年人社会隔离的标准参考鲁宾(Lubben)等人对量表的切割点及已有文献对该量表的划分[42-43];3.健康状况参考已有学者对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的划分标准:完全失能ɤ20,21ɤ重度失能ɤ40,41ɤ中度失能ɤ60,61ɤ轻度失能ɤ80,81ɤ完全自理ɤ100[44]㊂㊀㊀五、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类别及相关因素1.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类别划分基于上述体系中各评价指标测量值和社会参与脆弱性指数的计算公式SPI=(E+S)-A,获得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指数㊂参照已有文献对脆弱性的界定,脆弱性指数越大,表示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越高[20]㊂以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指数值为聚类指标,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K-means cluster analysis)进行样本聚类,选择聚类为三类,找到分属高脆弱性类别㊁中等脆弱性类别及低脆弱性类别的老年人(见表2)㊂通过对聚类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Bartlett概率P<0.001,表明聚类分析所得到的三种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将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分为三类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㊂表2㊀聚类分析结果的描述统计脆弱性类别暴露水平均值敏感性均值适应能力均值聚类均值聚类标准差占比(%)低脆弱性0.0060.0330.066-0.0270.02739.602中脆弱性0.0370.0610.0460.0520.02443.937高脆弱性0.1190.0690.0370.1510.04816.460合计0.0390.0510.0530.0370.069100.000按照脆弱性分析框架的三个维度对分类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低脆弱性群体的暴露水平和敏感性最低,同时适应能力最高;高脆弱性人群的暴露水平和敏感性处于最高水平,同时适应能力最低;中脆弱性群体的暴露水平㊁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则介于中间㊂符合前述暴露水平㊁敏感性越高则脆弱性越高,适应能力越高则脆弱性越低的原则,表明将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分为高㊁中㊁低三类具有合理性㊂2.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类别分析为明确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类别的相关因素,识别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高脆弱性人群特征,利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㊂在回归模型中,将脆弱性类别设置为因变量,取值范围根据聚类结果设置为三类:低脆弱性㊁中脆弱性和高脆弱性,并将中脆弱性作为回归参照项㊂自变量选取以下三类变量:①个体特征:年龄㊁性别㊁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㊀‘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2期况;②家庭特征:婚姻状况㊁居住安排和子女数量;③社会环境:老年活动设施及场所和社会氛围㊂变量的赋值信息详见表3㊂表3㊀不同特征下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类别分布%变量高脆弱性中脆弱性低脆弱性个体特征年龄∗∗∗60 69岁低龄老人9.5740.4849.9570 79岁中龄老人18.8944.1336.9880+岁高龄老人27.7652.5219.73性别∗∗∗女性18.8545.9635.18男性14.3942.1843.43受教育程度∗∗∗不识字及私塾22.9048.0929.01小学14.3143.5342.16中学及以上7.4135.9156.68自评健康∗∗∗健康10.2641.5048.24一般17.2746.4936.24不健康32.4544.1523.40家庭特征婚姻状况∗∗∗已婚有配偶10.0640.6249.32丧偶/离异/未婚34.5653.3312.11居住安排∗∗∗与子代同住19.8542.0538.10空巢偶居10.2543.2046.56空巢独居34.4857.148.38其他16.5134.4049.08子女数量∗∗∗没有子女22.4060.8016.80一个子女12.1943.2444.57两个及以上子女16.8243.5239.66社会环境村居活动场所或设施∗∗∗有11.9939.6048.41无22.5849.8827.54尊老敬老社会氛围∗∗∗满意13.9046.4339.67一般16.1742.2341.60不满意25.8341.3632.81㊀㊀注:∗∗∗p<0.001,∗∗p<0.01,∗p<0.05㊂(1)不同特征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类别分布㊂表2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脆弱性的聚类结果显示,83.65%的老年人属于中㊁低脆弱性类别,说明我国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状况较好,但仍有16.46%的老年人属于社会参与高脆弱性类别,且这一类别老年人群内部的差异较大㊂表3提供了高㊁中㊁低三类脆弱性群体的分布状况㊂结果显示,三类脆弱性人群在不同年龄组老年人口中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与中低龄老年人相比,高龄老人中的中㊁高脆弱性类别占比更高㊂与上述年龄差异相似,中㊁高脆弱性类别在文化程度较低㊁身体不健康的老年人群中同样呈现出比例偏高的态势㊂从性别差异来看,相较于男性,老年女性人群中的中㊁高脆弱性类别比例更高,说明农村老年女性社会参与的脆弱性更高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脆弱性与家庭照料资源密切相关㊂在不同婚姻状况㊁居住安排下的老年人群中三类脆弱性人群占比表现出较大的差别㊂在丧偶㊁离异或未婚的老年人中呈现出高脆弱性的人群比例相对较高,达到34.56%,而低脆弱性人群占比仅为12.11%,远低于其在已婚有配偶人群中49.32%的占比㊂在空巢独居的老年人中,高脆弱性人群的比重最高,达到34.48%,低脆弱性人群的占比最低,仅有8.38%,值得注意的是在空巢有配偶同住老年。
老年人自评健康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CLASS2018_数据库的实证分析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uzziology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5), 4690-4699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orfhttps:///10.12677/orf.2023.135471老年人自评健康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CLASS2018数据库的实证分析王安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3年7月25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2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9日摘要自评健康是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与其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自评健康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基于CLASS2018数据库,采用有序回归的实证方式,筛选了8653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显示,积极自评健康的老年人相对于自评健康较差的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同时,自评健康较好的老年人更容易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更愿意参与社交活动,拥有更丰富的社交网络。
这些结果表明,自评健康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和社交互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鼓励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积极评价,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评健康,生活满意度,人口老龄化,老年人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Self-Rated Healthon Their Life Satisfaction—EmpiricalAnalysis Based on the CLASS2018 DatabaseAnning Wang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Received: Jul. 25th, 2023; accepted: Oct. 2nd, 2023; published: Oct. 9th, 2023AbstractSelf-rated health is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elderly’s own health status, which is closely王安宁related to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ated heal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older adults. Based on the CLASS2018 database, 8653 elderly people were screened using orderly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lder people with positive self-rated health showed higher life satisfaction relative to those with poor self-rated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the elderly with better self-rated health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good mental health, are mo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ctivities, and have a richer social network.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lf-rated healt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f older adults. Therefore, encouraging the elderly to positively evaluate their own health statu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y lifestyl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life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of the elderly.KeywordsSelf-Rated Health, Life Satisfaction, Aging Population, Elderly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寿命持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报告篇一:20XX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情况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20XX年7月10日)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全国老龄办,向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发布两条新闻。
一、关于今年“敬老月”活动的安排二、关于20XX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情况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20XX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这是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唯一的部门老年人状况科学调查,也是继2000年和20XX年之后的第三次全国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通过三次追踪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进入老龄化10年来老年人口基本状况、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以及我国老龄工作的动态发展情况,还对比分析了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基本生活变化以及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的变化趋势,这对研究了解我国老年人群体基本状况以及老年人群服务需求的变化状况,对党和政府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老龄政策,推进老龄事业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20XX年12月1日0时为调查时点,调查通过与规模成正比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样本分布在160个市县(区)中640个乡镇街道的2000个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共入户访问2万名老年人,获得有效总样本19986人。
追踪调查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汇总结果进行了加权处理,可以推论调查时点我国大陆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体状况的估值。
调查数据很丰富,主要数据已印发,我摘要发布主要数据和相关情况。
(一)我国城乡老年人群体基本状况(一)老年人基本特征1男性占49.0%,女性占51.0%;随年龄增高,女性比例呈加大的趋势,80周岁及以上人口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41.8:58.2。
年龄结构,60-69岁低龄老人占56.2%,70-79岁中龄老人占32.0%,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11.8%。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报告
CLASS 样本的性别比为 0.9216,略低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 0.9756,同时也低于中国城 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的 0.9612。分不同年龄的性别比看,与“六普”结果相比,CLASS 调查 的性别比在各年龄组的差异相对较大。
此次调查样本的整体年龄分布与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较为接近(见图 1-2)。与 2010 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相比,CLASS 调查中高龄老人的比例明显提高,80 岁及以上老年人比例为 13.84%,而城乡调查的比例为 11.80%。
图 1-2 CLASS 项目人口年龄结构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比较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在了解老年人基本信息、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等情况的基础 上,调查重点聚焦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资源、养老观念及安排、代际关系支持、 心理健康状况等,弥补已有老龄相关调查在这些领域的不足。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来自美国 南加州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专家提供了咨询和建议,兼顾了国际比较。
3
第一章 数据简介
1.1 项目简介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 以下简称 CLASS)是
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负责设计,受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与 985 专项经费支 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负责具体实施的一项全国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 项目。
图 1-1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主要内容
4
1.2 抽样和调查执行 2014 年 8 月至 10 月,CLASS 基线调查在除香港、台湾、澳门、海南、新疆和西藏之
外的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正式开展。 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概率抽样方法:首先,选定县级区域(包括县、县级市、区)作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05
研究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但面临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如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老年人口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但仍需关注精神慰藉、社会参与和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建议
完善老年人口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建立健全老年人口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养老 服务和照料,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加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管 理能力,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加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支持,关注老年人的精 神慰藉、社会参与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提 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城乡差异
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都高于 农村,但农村老年人口增长速度 更快。
性别比例
女性老年人口数量略高于男性, 但男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堪忧
调查显示,近半数老年人口存在不同 程度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等。
医疗保障不足
约30%的老年人口没有参加任何医疗 保险,导致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城乡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存在差距
相对于农村老年人口,城镇老年人口在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城乡老年人口文化程度存在差异
城镇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农村老年人口,前者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超过25%,而后者这一比例仅为 10%左右。
老年人口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老年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
部分老年人口存在孤独、抑郁等心理 健康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老年人口经济状况
经济收入偏低
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LASS数据的实证分析
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LASS数据的实证分析涂丽【摘要】养老方式代表了老年人晚年的生活方式,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以老年人的养老方式选择行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大样本数据,实证考察了在家庭养老照料资源逐渐缺乏的现实下,老年人对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期望所在,机构照料成为继家庭养老之后老年人更愿意选择的生活照料方式.个体身体条件较好和家庭养老照护资源相对充足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家庭养老方式,而社区养老资源较丰富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的概率较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也更加愿意接受新型的社区养老方式.【期刊名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5)005【总页数】8页(P49-56)【关键词】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意愿【作者】涂丽【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2.1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根据国际上判定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
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自身的生活,更关系到各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养老问题也已成为社会经济和民生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范文婷-西南交通大学人事处
南师大第七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校园调研大赛
团体三等奖
CSSCI
ISSN:1002-3054
C
0.785
4
生育与主观幸福感—基于生命周期和生命历程的视角
人口研究
2016(5)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CSSCI
ISSN:1000-6087
B+
5.595
5
相对资源视角下城市青年夫妻的除夕安排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6(3)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ISSN:1008-6838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无
从事专业
人口学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本科在南京师范大学接受社会学专业教育,后在中国人民大学硕博连读,正攻读人口学博士学位;参与多项重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拥有较强的社会学与人口学理论基础,负责以及参加过多项社会调查、实地调查经验丰富;熟悉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更擅长定量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能力较强;硕博期间担任助研岗位,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
0.299
6
中国城市家庭的代际情感交流——基于独生子女生命历程视角的实证分析
南方人口
2016(2)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1004-1613
B+
7
惯性增长下的人口再生产:全国及省级变化
人口研究
2013(4)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1000-6087
B+
,,
,
5、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1
2014.11
贫困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基于CLASS数据的分析
2020.07 LANZHOUXUEKAN作者简介:童玉林,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江西省扶贫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设计”(项目编号:12JJD840011);南昌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培育项目“压力应对理论视域下相对贫困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3101000308)。
① 李希如:《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国家统计局网站,2019,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901/t20190123_1646380.html.② 温兴祥、程超:《贫困是否影响农村中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17年第12期,第47-65页。
贫困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基于CLASS数据的分析童玉林摘 要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中的个人数据,运用分层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贫困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结果表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都是老年人个体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感均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都存在城乡差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对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感有更强的不利影响,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感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弱。
关键词 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老年人;心理健康;城乡差异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0)07-0192-17一、问题的提出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至17.9%(李希如,2019)①。
年龄的增291长使老年人心理健康遭遇更多挑战(温兴祥、程超,2017)②,心理健康问题会给老年人的生活能力、身体健康乃至生活质量都带来巨大挑战①。
隔代照料与老年人年龄认同:子女代际支持的中介效应
隔代照料与老年人年龄认同:子女代际支持的中介效应程新峰;姜全保【摘要】年龄认同是个体对衰老进程的主观体验,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内容.以往关于照料孙子女与老年人年龄认同的相关性的研究较为少见,并且没有关注子女代际社会支持的作用,关于中国老年人隔代照料与年龄认同的相关研究也极为缺乏.本文根据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调查追踪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隔代照料与中国老年人年龄认同的相关性,同时利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考察子女代际社会支持(代际经济支持、代际工具支持和代际情感支持)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隔代照料与老年人年龄认同显著相关,即照料孙子女使老年人有更积极的年龄认同;隔代照料与城市老年人年龄认同显著相关,与农村老年人年龄认同在统计上不相关,与老年女性年龄认同显著相关,与老年男性年龄认同在统计上不相关,照料孙子女对老年人的影响具有城乡差异性和性别差异性.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代际经济支持、代际工具支持在隔代照料与老年人年龄认同之间发生了完全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隔代照料对老年人及中国家庭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社会和家庭一定要关注老年照料者的健康问题和生活需求,要重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对于照料孙子女的老年人,其成年子女应给予更多的代际支持,提升照料孙子女对老年人健康和幸福的促进作用.【期刊名称】《人口学刊》【年(卷),期】2019(041)003【总页数】14页(P63-76)【关键词】隔代照料;年龄认同;代际支持;中介效应;健康【作者】程新峰;姜全保【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一、研究背景老年人在家庭中未成年孙子女的照料和养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1-2]老年人照料孙子女不仅可以为子女减轻家庭负担,使子女能有更多时间参与经济社会活动,而且可以为大家庭带来更多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年 12 月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1
目录
一、 概况...................................................................................................................................3 1.1 项目简介.............................................................................................................................3 1.2 抽样和调查执行.................................................................................................................3 1.3 数据质量评价.....................................................................................................................4
二、 基本情况...........................................................................................................................5 三、 健康状况和照料需求.......................................................................................................7
3.1 身体健康.............................................................................................................................7 3.2 认知能力.............................................................................................................................9 3.3 精神健康..........................................................................................................................10 3.4 照料需求..........................................................................................................................11 四、 经济状况与社会保障.....................................................................................................13 4.1 生活来源...........................................................................................................................13 4.2 收入与支出.......................................................................................................................14 4.3 住房 .................................................................................................................................15 4.4 社会保险..........................................................................................................................16 五、 就业情况.........................................................................................................................18 六、 家庭养老资源.................................................................................................................20 6.1 居住安排..........................................................................................................................20 6.2 健在子女个数..................................................................................................................21 七、 社区的养老设施.............................................................................................................22 八、 社区服务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23 8.1 社区医疗服务..................................................................................................................23 8.2 养老相关的社区服务.......................................................................................................23 8.3 社区参与..........................................................................................................................24 九、 养老规划和养老方式选择.............................................................................................26 9.1 养老规划与安排..............................................................................................................26 9.2 照料的主要承担者..........................................................................................................28 9.3 养老地点选择..................................................................................................................28 9.4 对养老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29 十、 老化态度.........................................................................................................................30 十一、 主要发现.........................................................................................................................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