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整理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f2c87327284b73f24250ef.png)
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什么是民族平等?我国的民族平等有那些特征?答: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
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的一致性等特征。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的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3、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答: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1、党和国家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答: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2、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答:民族团结对多民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
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不仅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国家的统一甚至生存也难以保证。
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3、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是什么?答: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二)2024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643d7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6.png)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二)引言概述:本文将介绍民族政策常识的第二部分知识点。
通过对民族政策的深入了解,可以增进对各民族关系发展的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本文共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国家平等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就业创业支持和民族团结教育。
一、国家平等保护1. 什么是国家平等保护政策2. 国家平等保护政策的意义和目标3. 国家平等保护政策的基本原则4. 国家平等保护政策的实施途径5. 成功案例与启示二、乡村振兴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3. 乡村振兴战略对民族地区的影响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和手段5. 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与优化建议三、文化传承1. 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2. 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与保护3. 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方式4. 文化传承对民族团结的作用5. 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挑战四、就业创业支持1. 民族地区就业创业的困境与挑战2. 国家对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3. 民族地区就业创业支持的主要形式4. 就业创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5. 优化就业创业支持政策的建议五、民族团结教育1. 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和目标2. 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容3.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4. 民族团结教育的评估与改进5. 民族团结教育的推广与展望总结:通过对民族政策常识的介绍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下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方向。
国家平等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就业创业支持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将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美丽中国做出重要贡献。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b4463203169a4517723a323.png)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注:每课的课题共同构成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2、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3、什么叫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4、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5、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6、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7、民族平等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8、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也至少有1名代表,这说明“各民族一律平等”9、国家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如对汶川、舟曲的对口支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10、保障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1、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民族政策常识
![民族政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098710803d8ce2f0066231e.png)
民族政策常识内容一、民族平等政策1、民族平等的含义。
第1页2、各民族都要承担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2页3、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3页二、民族团结政策1、民族团结含义。
第10页2、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3、12页3、宪法有关民族团结的规定。
第1页4、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第11页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第20页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20页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第22页四、少数民族干部政策1、党和国家一贯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第29页2、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人主要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第30页3、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途径第30页。
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1、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38页2、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方针政策。
第39页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40页4、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40页六、民族语言文字政策1、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22个少数民族有正式使用的本民族文字。
第53页。
2、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坚持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
第54页3、国家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普通话第55页。
七、民族风俗习惯政策1、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62页2、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63页3、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第63页4、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的精神,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才能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中考民族常识
![中考民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2df16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5.png)
中考民族常识的内容:
1.民族常识概述:民族常识包括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在中考中,民族常识通常作为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的一个考点,对于考生了解国情、认识民族问题、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其中包含了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是指各民族在历史、文化、地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同时又有着共同的民族认同和情感纽带。
在中考中,考生需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解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贡献和作用。
3.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包括饮食、服饰、节庆、礼仪等方面。
在中考中,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理解其文化内涵和特点。
例如,蒙古族的摔跤比赛、维吾尔族的舞蹈、傣族的泼水节等。
4.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古迹遗址等方面。
在中考中,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理解其价值和意义。
例如,藏族的布达拉宫、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清真寺等。
5.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旨在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尊严,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在中考中,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等,理解这些政策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中考政治《民族政策常识》知识复习
![中考政治《民族政策常识》知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5452c7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0.png)
中考政治《民族政策常识》知识复习《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第⼀课我国是统⼀的多民族国家1、我们的祖国是⼀个统⼀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民族。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杂居、⼩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虽少,但分布很⼴。
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般特点是什么:地域⼴⼤,⼈⼝较少;⼤都位于祖国边疆,物产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民族的语⾔⽂字:在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同⼀的汉语,有53个民族使⽤本民族的语⾔。
有⽂字的民族21个,共使⽤27种⽂字。
民族之间互通语⾔的情况⼗分普遍。
5、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第⼀个统⼀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6、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和局部分裂,但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课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1、在中华⼈民共和国成⽴前,民族间是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化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的建⽴,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在中华⼈民共和国统⼀的民族⼤家庭内,各民族在⼀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愿地联合和团结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
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5、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好处: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
6、怎样实现民族平等:为了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民族⼀律平等的权利不仅在政治上得到保障,⽽且在经济和社会⽣活的⼀切⽅⾯都得到落实,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少数民族参与⾏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受到特殊保障,适当照顾少数民族⼈民代表在各级⼈民代表⼤会中代表的⽐率。
九年级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8266a9680203d8ce2f2483.png)
九年级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整理每一课: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民族的概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在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一般的特点是:地域广大,人口较少;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地区,物产资源比较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4、在我国,汉族、回族、满族都有使用汉语。
5、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6、民族的基本特点是: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的共同体。
第二课: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和长期任务的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是什么?答: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答: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5、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伸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6、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
7、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各民族平等的权利和地位)8、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答:是少数民族以平等的地位和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9、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答:是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10落实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内容是什么?答: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11、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
精编2019年中考政治知识点专题总结--民族政策常识
![精编2019年中考政治知识点专题总结--民族政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cb07b6dda38376bae1fae77.png)
精编2019年中考政治知识点专题总结知识专题(三) 民族政策常识1.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坚持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我国为什么重视民族平等?(为什么各民族是平等的?)(1)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3)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各民族平等是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5)各民族平等有利于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国家为什么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对口支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种新政策形式。
对口支援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这样做:(1)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资金及个人引进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少数民族跨越式发展。
(2)有利于逐步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和内地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建设边疆、巩固边疆。
(4)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4.我国为什么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1)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发展还不平衡。
(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平等团结的物质基础,是坚持平等团结的最终目的。
(4)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VIP专享】民族政策常识基础点
![【VIP专享】民族政策常识基础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86244552ea551810a687e6.png)
民族政策常识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4.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5.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1.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
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3.各民族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的意义?)(1)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2a84cfb6294dd88d0d26b89.png)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入口虽少,但分布很广泛。
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特点是:(1)地域广大,(2)人口较少,(3)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4)物产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3)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4)祖国的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5)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二、民族平等1.我国目前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和长期任务。
3.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花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这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
4.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1)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2)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3)怎样实现民族平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形式进一步确认了民族平等的原则;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党和国家积极帮助有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还注意从经济、教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落实民族平等原则,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民》P33)。
2013九年级政治第三部分民族政策
![2013九年级政治第三部分民族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8c9682c0722192e4536f6ef.png)
第三部分:民族政策常识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2、什么是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3、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有哪些?(1)、权利的广泛性(2)、权利的真实性(3)、权利的彻底性(4)、权利的完整性(5)、权利义务的一致性4、民族平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的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5、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什么?民族平等6、为什么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和谐相处。
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什么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各民族的团结4、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以身殉职,支援西藏的党的好干部是谁?孔繁森5、民族团结的核心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团结。
6、民族团结的基础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
7、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民族团结8、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初中政治民族政策知识点梳理
![初中政治民族政策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6437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e.png)
初中政治民族政策知识点梳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互助、和睦共处的民族政策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中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了解和掌握民族政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初中政治中关于民族政策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1. 民族政策的总体要求:中国的民族政策总体要求是坚持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这一总体要求是落实“三个有利于”的基本国策,即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长治久安。
2.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平等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保障各民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享有平等权利。
民族团结强调各民族之间要增进交流和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目的是达到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权利。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地区,如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力,并且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自治条例。
同时,国家也会给予自治区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国政府重视培养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识和思想,将其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热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各民族历史、文化和语言的教育和保护,提高学生对民族多样性的认知和理解。
5. 民族区域自治政府运行: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府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机关,负责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和自治权力。
自治政府由选举产生,政府负责人一般由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担任。
2010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民族政策常识
![2010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民族政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ccd860d4a7302768e99393f.png)
2010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民族政策常识班级:姓名:书本知识梳理:1、八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我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公民基本义务)★★,,,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2、九年级第二课: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重要性★★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3、九年级第九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也是我国的一项。
我国是一个有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都是国家的主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下,各少数民族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
4、九年级第十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关系、、,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实现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
5、民族团结教育材料:民族政策常识(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系)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民族平等的含义和民族平等政策的内容★★(1)民族平等的含义(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内容A、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表现先进民族和落后民族,大民族和小民族,在、和上都是和的。
B、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表现各民族不仅在上、在完全平等,而且在、、教育、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一切领域,也完全平等。
C、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表现PD、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表现2、民族平等的意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1、民族团结的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含义(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3、民族团结的意义★★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模块三 民族政策常识
![模块三 民族政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5b66ef0242a8956bece488.png)
模块三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3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识点4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惯第三部分:民族政策常识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和长期任务。
我国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一)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
1、含义:A、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区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B、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C、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2、怎样实现民族平等:A、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形式进一步确认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党和国家适当照顾少数民族人民代表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代表的名额。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还从经济、教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落实民族平等原则,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a、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这是重要的民族政策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b、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c、努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d、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二)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1、含义: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及互助联合的关系。
《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民族政策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60ad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c.png)
国家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 发展。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
国家重视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
03
民族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的民族政策
民族识别
识别不同民族,确定其族称,为 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 。
民族平等观念
民族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背景,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公平 公正,加强监督和评估。
详细描述
在制定民族政策时,需要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背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 建议,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实施民族政策时,需要注重公平公正,避免歧视 和偏见,同时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此外,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促进民族团结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04
民族政策的实践与成效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 2 3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促进 地区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产业扶持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民族地区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案例展示了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和 社会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强调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 性。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案例包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 建设的背景、目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这些案例展示了民 族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强调了 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案例,可以深入了解民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推动民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6ba88a9a26925c52cc5bfdf.png)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2、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3、什么叫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4、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5、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6、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及和谐。
)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7、民族平等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8、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也至少有1名代表,这说明“各民族一律平等”9、国家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如对汶川、舟曲的对口支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第三个方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10、保障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1、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1、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2、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团结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3、民族团结的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
《民族政策常识》1
![《民族政策常识》1](https://img.taocdn.com/s3/m/163f68685acfa1c7aa00cc8d.png)
新华社大马士革2月21日电 (记者 杨臻)据叙利 亚通讯社21日报道,当天发生在叙首都大 马士革南郊赛达· 宰纳卜镇的连环爆炸袭击 造成83人死亡、178人受伤。
原因? 实行了一系列正 确的民族政策
第一课/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 个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 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泛。 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1)地域广大,人口较少; (2)位于祖国边疆, 物产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重要地位。 (3)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民族多(56个)语 言多(超过80种),文字也多(近30种)。通用文字 现象比较普遍(汉回满同操汉语,一种民族同时掌握 几种语言)。
《民族政策常识》
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农村地区的种姓抗议已经连 续抗议一个星期,现在已经演变为持续两天的 暴力抗议,导致人员伤亡,并引发首都新德里 的缺水危机。从法律角度讲,印度早已废除沿 袭千年已久的将人依照种姓划分的制度,但种 姓制度仍很大程度存在现实社会中。印度政府 为了促进社会平权与减少对低种姓人口的歧视 ,在公共部门给予底层种姓族群一定配额的工 作,不过这也引起其他一些种高种姓族群的不 满。
5、民族团结 是什么: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和 根本政策 ,也是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含义(P31)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 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具体包括: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 歧视;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民 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国家统一。 为什么: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掌控中考P115116课本P34-35
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
民族政策常识基础点
![民族政策常识基础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fbeaef2af90242a995e5bd.png)
民族政策常识基础点民族政策常识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4.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5.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1.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
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3.各民族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的意义?)(1)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注:每课的课题共同构成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2、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3、什么叫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4、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5、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6、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7、民族平等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8、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也至少有1名代表,这说明“各民族一律平等”9、国家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如对汶川、舟曲的对口支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第三个方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10、保障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1、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1、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2、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团结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3、民族团结的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主要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民族内容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5、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民族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6、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进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7、“三个离不开”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汶川地震救援与灾后重建体现了三个离不开)8、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民族团结的时代特征9、民族团结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10、国家维护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
11、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这个道理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
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不仅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国家的统一甚至生存也难以保障。
12、各民族共同繁荣(1)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①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②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
③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相结合的原则。
(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举措:①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
②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③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还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④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民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3、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5、我国设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6、我的自治区有5个,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7、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总面积为617万多平方公里,占全面总面积的64.3%,总人口1.6亿。
8、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1)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2)设立自治机关(3)行使自治权10、行使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11、每个自治区分别是以那一个民族的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1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
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民族团结。
第四课:少数民族干部政策1、大力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包括各类专门人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切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2、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要积极培养具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3、少数民族培养干部的“四化”方针是什么?原则是什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德才兼备的原则。
4、国家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刑部的具体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内容:(1)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人主要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2)普遍且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或原因)(1)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需要。
(3)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的需要。
第五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1、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2、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政策。
3、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改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4、各民族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5、国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新时期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主要有:(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2)组织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方针。
(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5、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满后面貌?一方面,国家要大力帮助,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民族经济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植自己的“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机制。
6、组织较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7、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消除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4)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9、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7+8)10、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与措施:分为:科技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四个方面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政策和措施①重点培训、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员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③在民族院校增设紧缺专业……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政策和措施采取措施,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扶持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卫生队伍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第六课:民族语言文字政策1、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构成工具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国有56个民族,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2、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的措施:(1)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设立专门的机构;(3)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创造条件。
3、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数量达80种以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五个语系。
其中有22个少数民族有正式使用的本民族文字,数量达2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