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运动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P03、P13
3 P01
1 P23
2
P12、P02
飞机起落架动画
利用瞬心原理可以比较方便的对机构的死点进行判定。 仅含一个基本杆组的机构的死点判定:
杆组中的任一构件与主动链的两个瞬心相重合,即是死点位置。 含多个杆组的机构的死点判定:只要有一个杆组不能动,整个机 构即不能动,只需对杆组进行判定即可。
应用图解法建立几何模型,应用解析法建立数学 模型,并与计算机结合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3.1 三心定理
3.1.1 速度瞬心
1.速度瞬心(瞬心): 指互相作平面相对运动 的两构件在任一瞬时其相对速度为零的重 合点。即两构件的瞬时等速重合点。
◆ 绝对瞬心: 指绝对速度为零的瞬心。Vp2=Vp1=0 ◆ 相对瞬心: 指绝对速度不为零的瞬心。Vp2=Vp1≠0 ◆ 瞬心的表示 构件i 和 j 的瞬心用Pij表示
图 6—24
周转副
摆动副
摆动副 周转副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动
画
周转副
曲柄摇杆机构
摆动副
在杆长关系确定后,机构的性质与选择作机架的构件有关: 1.以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可得曲柄摇杆机构; 2.以最短杆为机架,得到双曲柄机构; 3.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得到双摇杆机构。
不满足杆长条件时,无论以何杆为机架均只能得到全摇杆机构(没有转动副)。
•
•
(xCxB)xC(yCyD)yC0
写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矩 =[A]阵形式: =[B]
x xC C x xD B
y yC C y yB Dx y • •C C0xCxB y0 CyBx y • •B B
C点速度方程的一般式:
A
•
xC
•
B
x• B •
yC
xB
对进一步求导得加速度方程:
y
B (xB, yB)
3.1.3 三心定理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一、平面连杆机构
确定平面四杆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全部瞬心的位置。
机构瞬心数目为: K=6
四个铰链点分别为相邻杆的四个瞬心P12、P14、P23、P34
瞬心P13、P24 必须采用三心定理来求
P13
P14、P12、P24在一条直线上; P34、P23、P24在一条直线上 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P24所在点。
3、D
0,即(L2 )2 B2 LBD
0L2
L3
LBD,是一般形式的四杆。机构
(2)C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对建立的C点位置坐标方程一阶导数得速度方程:
2(xCxB)(x • •Cx • •B)2(yCyB)(y ••Cy •B)0 2(xCxD)(xCxB)2(yCyD)yC0
两边化简整理得:
( xCxB)x •C(yCyB)y •C(xCxB)x •B(yCyB)y •B
vP1i 1P01P1i vP0i 0(i2,3) 而P01P1i 0( i2,3)所 , 以 10
死点的条件:机构的任一从动构件与主动 链各构件的所有相对速度瞬心相重合。
平面Ⅱ级机构的死点:当从动二杆组成一 直线时,机构出现死点。 例:飞机起落架,在图示位置即处于死点 位置,保证飞机在滑行过程的稳定。
y
C
求B、C点的运动规律及各杆的角速度。 B
2
求解顺序:从主动链开始,按运动传递的顺序逐次
3
对各杆进行。
1
对图3-4而言:先求B点的运动,建立位置方程, 进而求出速度和加速度方程;
然后求C点的位置方程和速度、加速度;
Φ1 ω1
A
4
x
D
进一步求出杆2、3的角运动。
1. 点B 的运动
y
点B的位 xBL 1 置 co1方 s y程 BL 1si1 nB (xB, yB)
y
y
C
2
B
3
1
Φ1,ω1
A
4
x
D
装配模式Ⅰ
B
1
Φ1,ω1
2 A
4
x
3
D
C′
装配模式Ⅱ
用模式系数MD判断:模式Ⅰ(0°<∠BCD ° <180 °),MD=1; 模式Ⅱ( 180°<∠BCD ° <360 °) , MD=-1
通过解上面方程,可得到C点的位置坐标:
x yC C x yB B B B ((x yD D xyB B )) M MC D C D ((y xD D y xB B ))
其中 B: A22 LA 222L12;ALBD (xDxB)2(yDyB)2; C D; DL22B2
A
有关说明D:是一个判断系数,是判否断为四杆机构及关位系置。
1、D
0,即(L2 )2 B2 LBD
0L2
L3
LBD,将不是四杆机构
2、D0,即(L2 )2 B2 LBD
0L2
L3
LB, D 将共线,运动不;确定
无死点的一个条件是:
cosmin
b2
c2
(a2 d2 2bc
2ad)
1
得:( b-c)2 (ad )2
产生的结a果 d: 时当
abdc (bc)
acdb (cb) 同理,在Φ1=180°时, μ → μ max,此时,若μ max =180°
也出现四杆共线,也可以列出无死点的条件:
com saxb2c2(a22bcd22ad )1
自由度F=3×3-4×2=1
解决的办法:使过约束变成虚约束。 过约束不改变被约束杆的绝对速度瞬心,就变成了虚约束。
由三心定理P24、P04与P23、P03确定的P02 P01、P12与P24、P04或P23、P03决定的P02是同一位置,故其中必 有一个杆副是虚约束。
构造平面机构中的虚约束条件: 该约束不改变被约束构件的速度瞬心。
2
1
Φ1 ω1
2、C点的运动
条件分析:B、D两点为运动已知点,通过
L2
2
与C点保持定长(L2、L3)确定C点的运动(。xBB、yB)
(1)由定杆长建立方程:
((xxC C xxD B))22((yyC CyyB D))22LL232200
二元二次方程有两组解,其解的选取与装配模式有关。
C
xC、yC
3
L3
D xD、yD
两构件间某点的相对速度:vA21=Ǿ21×P21A2
瞬心的特点:①该点涉及两个构件; ②绝对速度相同,相对速度为零; ③相对回转中心。
2.瞬心数目:每两个构件有一个瞬心,根据排列组合,若机 构中有N个构件,则瞬心数为:
K=N(N-1)/2(个);
机构有且只有一个固定构件,绝对瞬心有N-1个
构件数
4
摇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摇动的连架杆;
周转副: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能整周相对转动;
摆转副:不能作整周相对转动的转动副。
连杆 C
运动副全为转动副。
B
b
连架杆
不同性质的机构与杆长是什么关系呢?
a d
A
机构的性质与曲柄的存在有极大的关系,
四个杆长呈什么关系时回出现曲柄?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c 连架杆 D
2
对位置方程进行求导,一次求导得到速度 二次求导得到加速度方程
B点速度方程:
•
•
•
XvBxB L1sin11 yB1
•
•
•
yB vyBL1cos11 xB
1
Φ1 ω1
A
4
(0,0)
C (xC,yC)
3
x D(xD,yD)
B点的加速度方程:
••
xB
•
•
L11cos11
xB•12
••
yB1
••
••
同理: yB xB1
5
6
8
瞬心数目 6
10
15 28
3、机构瞬心位置的确定 1)、直接观察法(两构件以运动副相联)。 适用于求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瞬心
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构件i、j 的瞬心表示为Pij。
转动副联接两构件的瞬心 在转动副中心。
若为纯滚动, 接触点即
为瞬心;
移动副联接两构件的瞬心在垂 直于导路方向的无究远处。
取最短杆相 邻的构件为 机架得曲柄 摇杆机构
取最短杆对 边为机架得 双摇杆机构
推出结论的另一种方法:
设a<d,连架杆若能整周回转,必有两次与机架共线,则由△B’C’D可 得:a+d≤b+c
由△B”C”D可得:b≤(d-a)+c即: a+b≤d+c c≤(d-a)+b即: a+c≤d+b
将以上三式两两相加得: a≤b, a≤c, a≤d 可见AB杆为最短杆。 若设a>d,同理有:d≤a,d≤b,d≤c AD杆为最短杆。
P02→∞
n
K
ω1 1 P01 P12
0n
3.2 机构的可动性分析
利用三心定理讨论在机构自由度F≥1的条件下机构不能动和 过约束机构能动的条件
F≥1机构不能动是指在某一位置不能动,形成死点; 判断死点位置
过约束机构能动,出现了虚约束,把虚约束找出来
3.2.1 死点
B P12、P02
2
1 ω1
C P23
3.2.3 过约束机构可动的条件
判定方法:
过约束机构:含有虚约束的机构?
直观判定 或拆副法
可动的条件:过约束是虚的,不影响整个机构的运动。
过约束的构成:1、由运动副直接构成的虚约束;
2、由杆副构成的虚约束
如何判定呢?
图示机构:
自由度计算:F=4×3-6 ×2=0
无法运动? 事实是可以运动的!
P02→∞
3.3.1 Ⅱ级机构的运动分析
基本知识:
机构是由主动链和F = 0杆组组成。 主动件的运动给定后,各杆组的运动就确定。
已知条件:机构的构形参数(所有杆的长度、固定铰链点的坐标、 固定道路的方向角)
主动链的输入运动(φ、ω),一般 a 或ε=0
求解:各动点的运动规律(s、v、a 或φ 、ω 、ε)
一、连架曲柄输入的四杆机构
3
P01 A
0
P03、P13
D
P01 1 A
B ω1 0
P12、P02
2D
P03、P13
3
P24、P02、P12
P23
B
1 2C
ω1
A
P14
P01
P34、P03、P13
3
D
4
0
ω4
E P04
P23
C
以上三个机构在图示位置均不能动,处在死点位置。 死点:主动件不能输入运动的位置
原因:出现了瞬心共点的情况;非连架杆与主动链各构件的瞬心 重合。
◆分析:
μ Φ1
构件AB要为曲柄,则转动 副A应为周转副;
为此AB杆应能占据整周中 的任何位置;
因此AB杆应能占据与AD共 线的位置AB'及AB''。
杆a转动的过程中,杆b与杆c不能成一直线(0° < μ< 180°)
coμ sb2c2(a 2d22acdo φ1)s 2bc
当Φ1=0时, μ → μmin。若μmin=0,产生四杆共线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
出现问题:杆2多受了一
个定杆长约束或一个定向
约束(副C或D提供)
P24
4
D
2
B
1
P12
P01 A
P04→∞ P02
C3 P23
D P04→∞ P24
2 4
0 A
P03→∞
P02
C3 P23
D 2 B
1 P12
P01,A
P03→∞
P02
C3 P23
D
P04→∞
P24 2
P02
4
B
1 P12
P01,A
得, bc( ) 2(ad)2 adbc
将上面几个关系式进行运算得到:a ≤ b, a ≤c, a ≤d
结论: 杆a为曲柄的条件: 1)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杆长条件 2)杆a或机架d为最短杆。
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机构尺寸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
最短杆 为机架 得双曲 柄机构
同理,可以求出P13的位置
P24
P23
2 ω2 P12
P34 3
4 ω4
1 P14
二、平面高副机构(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由三个构件组成, 共有3个瞬心P01、P02、P12
P01为凸轮转动铰链点,P02在垂直于 导路的无穷远处
根据三心定理,P12应在P01、 P02 形成的直线上
2
过高副接触点作公法线n-n,与 P01、 P02连线的交点即是P12
若既有滚动又有滑动, 则瞬心在高副 接触点处的公法线上。
3.1.2 三心定律(两构件间没有构成运动副)
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三个瞬心,且它们位于同 一条直线上。
三心定律特别适用于两构件不直接相联的场合。
证明: 设三个物体1,2,3间作相对运动
以构件1作为参考系,瞬心P21和P31已知。 1
寻找P23位置。设在K点
第3章 机构的运动分析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1.三心定理及其应用(图解法) 2.机构的可动性分析 3.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解析法) 4.机构的等效变换
轮系的运动分析在齿轮机构结束后进行。
运动分析的基本任务:根据机构的输入运动(Φ,
Ǿ),求解机构运动构件的运动。 求解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主要是解析法。
K
vK31
vK21
3
v v 由定义: K23 = K32
按矢量相等的概念: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φ 21
2
•
φ 31
P31
•
而 Vp23 21 P21P23
P21
•
Vp32 31 P31P32
由图可以看出,若要VK23 =VK32,在目前位置是不可能达到的. 若要完全相等,K(P23或P32)必须在P21 P32 直线上。
P03、P13
P23
3
P35
P05、P15
P35
P34
P02、P12
2
5
P25
3 5
P05、P15
4 P23 P04、P14
1
4 P45
P24
2
P01
0
P12、P02
P01
1
0
机构的死点与主动件有关,改变主动件其死点位置将发生改变。
3.2.2 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
名词概念:
曲柄: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